《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艺设计说明书铸造⼯艺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机械⼯艺课程设计设计题⽬:底座铸造⼯艺设计班级:机⾃1103设计⼈:学号:指导教师:张锁梅、贾志新前⾔学⽣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机械制造⼯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上⼯作岗位进⾏⼀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它要求学⽣全⾯地综合运⽤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零件加⼯⼯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

其⽬的是:(1)培养学⽣综合运⽤机械制造⼯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实习、⽣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艺规程的能⼒。

(2)培养学⽣能根据被加⼯零件的技术要求,运⽤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步提⾼结构设计能⼒。

(3)培养学⽣熟悉并运⽤有关⼿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

(4)进⼀步培养学⽣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件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独⽴思考和独⽴⼯作的能⼒,为毕业后⾛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录⼀、⼯艺审核 (1)1.数量与材料 (1)2.图样 (1)3.零件的结构性 (1)⼆、成形⼯艺设计 (1)1.确定⼯艺⽅案 (1)(1)浇注位置的选择 (2)(2)分型⾯的选择 (2)2.确定铸造⼯艺参数 (4)(1)机械加⼯余量和铸出孔 (4)(2)浇注位置的选择 (5)(3)拔模斜度 (5)(4)铸造收缩率 (6)3.砂芯设计 (6)4.浇注系统的设计 (6)5. 冷铁的设置 (6)三、⼼得体会 (7)⼀、⼯艺审核1、数量与材料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结构⽐较简单,但是形状不是很规则,⼯作条件⼀般以承受压⼒为主,故要求该零件有良好的刚性和强度。

另外,根据零件图的要求,该底座零件为单件⼩批量⽣产,另外材料选⽤灰铸铁HT200,流动性较好,适于铸造。

2、图样该零件图给出了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3个视图。

支座铸造工艺课程设计-2

支座铸造工艺课程设计-2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支座铸造工艺设计院系:工学院机械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工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1级 1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设计题目: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课程名称: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时间:5 月 22 日至 6 月 6 日共 2 周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已知技术参数、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1、已知技术参数图1 支座零件图2、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任务1 选择零件的铸型种类,并选择零件的材料牌号。

2 分析零件的结构,找出几种分型方案,并分别用符号标出。

3 从保证质量和简化工艺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佳分型方案,标出浇注位置和造型方法。

4 画出零件的铸造工艺图(图上标出最佳浇注位置与分型面位置、画出机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型芯及型芯头,图下注明收缩量)5 绘制出铸件图。

2)设计要求1设计图样一律按工程制图要求,采用手绘或机绘完成,并用三号图纸出图。

2 按所设计内容及相应顺序要求,认真编写说明书(不少于3000字)。

3、工作计划熟悉设计题目,查阅资料,做准备工作 1天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1天工艺设计和工艺计算 2天绘制铸件铸造工艺图 1天确定铸件铸造工艺步骤 2天编写设计说明书 3天答辩 1天4.主要参考资料《热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成形工艺设计》、《机械设计手册》系主任审批意见:审批人签名:时间:2013年月日支座铸造工艺设计摘要铸造是指将液态金属或合金浇注到与零件尺寸、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里,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铸造成形是机械类零件和毛坯成形的重要工艺方法之一,尤以适合于制造内腔和外形复杂的毛坯或零件。

本文主要分析了支座的结构,并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了它的砂型铸造工艺。

支座是支撑其他零部件的重要承力零件,主要承受着径向压缩及轴向摩擦的作用,它具有结构稳定、形状简单、廉价实用等特点,故在机械零件的设计、加工制造中支座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铸钢齿轮熔模铸造工艺设计

铸钢齿轮熔模铸造工艺设计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铸钢齿轮熔模铸造工艺设计学生姓名唐洪学生学号: ************ 院(系):材料工程学院年级专业: 10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指导教师:范兴平博士助理指导教师:范兴平讲师二〇一三年十一月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摘要熔模铸造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艺技术,是一种无分型面的特种铸造方法。

熔模铸造是用一种易形成模样的材质如石蜡等做成零件的模型,然后在表面涂一层耐火材料和型砂形成一个模壳,经过脱蜡后对壳进行焙烧使壳具有一定的强度,然后进行浇注,经冷却落砂后生产出产品。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对齿轮的熔模铸造进行了设计,对齿轮的材料进行了分析,和在铸造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一一进行处理。

在模料的选择中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制模的操作步骤等。

关键字:熔模铸造,齿轮,工艺设计目录摘要 (Ⅰ)1.零件分析 (1)1.1齿轮的形状分析 (1)1.2 齿轮材质分析 (1)2.选择基准面…………………………………………………………………………3.制模工部设计………………………………………………………………………3.1模料选择……………………………………………………………………………3.2制模设备与工艺…………………………………………………………………… 3.2.1制模设备………………………………………………………………………3.2.2蜡膏制备………………………………………………………………………3.2.3制模工艺………………………………………………………………………3.2.4压型制造………………………………………………………………………3.3蜡模修整………………………………………………………………………………4.制壳工部设计…………………………………………………………………………4.1 耐火材料选择………………………………………………………………………4.2涂料的配置及操作程序…………………………………………………………… 4.3 制壳………………………………………………………………………………4.4 脱蜡和型壳焙烧…………………………………………………………………5.熔炼工部设计…………………………………………………………………………5.1 熔炼操作步骤………………………………………………………………………6.浇注工部设计……………………………………………………………………………7.落纱清理及质检工部设计………………………………………………………………8.铸件表面处理方案的选择………………………………………………………………9.结束语……………………………………………………………………………………10.参考文献…………………………………………………………………………………1 零件分析1.1齿轮形状分析齿轮的外圆直径为φ258.26mm,宽为60mm,轮毂上有均匀分布的六个直径为φ40mm的孔,齿轮中心孔的直径为50mm。

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任务书

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任务书

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用CAD绘制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铸件零件二维三视图(零件图就是第4次作业绘制的铸件图),经过指导老师检查合格打印出图,图纸采用A0图幅;(12月16日至17日,2天);
2、在A0铸件图样上用红蓝铅笔做铸造工艺设计,包括分型面、加工余量、分型(芯)负数、拔模斜度、铸造体(线)收缩率、补正量、冷铁,浇注系统设计、冒口设计、砂芯设计、工艺说明等;必须设计3种分型方案,从中选取一种合适的方案做铸造工艺设计,设计中冒口及浇注系统等设计须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和计算依据;(12月18日至23日,6天)
3、铸造工艺图设计完成后,根据铸造工艺图设计金属模板装配图、金属芯盒装配图(中等难度砂芯),用A2图幅打印出图;(12月24日至29日,6天)
4、撰写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说明书,说明书必须是打印文件;(12月30日至元月3日,5天)
5、答辩。

(元月4日至元月5日,2天)
注:1)做课程设计时间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

2)提前完成的同学经指导老师检查认可后,可以申请提前答辩,
提前答辩时间安排在12月29日至31日其中的一天。

3)本次课程设计时间及进程安排不受学校提前放假日期的影响,
完全按学校制定的原教学计划执行。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1设计目的与要求1.通过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铸造工艺课程及其它有关基础课程的知识;2.通过课程设计能较系统的掌握铸造工艺及工装的设计方法,锻炼运用铸造工艺手册及其它技术资料的基本技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铸造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图纸、文字表达能力;4.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2设计任务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2周)内,必须完成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采用手工造型的主要铸造技术文件编制工作。

采用CAD出图,铸件需要进行三维建模。

具体任务包括:1.铸件2D零件图一张2.铸造工艺图一张3.芯盒装配图一张4.铸型装配图一张5.设计说明书一份§3设计内容和步骤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总的程序是:根据已下达的课题任务-零件图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后,绘制出铸造工艺图。

然后以工艺图为依据,设计出模样图和芯盒图,然后再绘制铸型装配图(合箱图),最后编写设计说明书。

§3.1按设计步骤分别介绍各项主要内容与注意事项§3.1.1首先了解和熟悉铸造零件图纸通过阅读图纸,应着重了解以下各点:1.了解铸造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各投影间的关系,建立零件形状的明确完整的立体概念,以保证工艺设计及各项设计制图工作的顺利进行;2.弄清零件图的各项尺寸,并着重记录铸造零件的重量,主要壁厚及最大壁厚,零件最大尺寸(长宽高轮廓尺寸),以供工艺设计使用;3.零件各项公差要求,零件加工位置及零件各项加工要求(包括表面粗糙度),并对加工方法做初步了解;4.零件材质及性能要求,以及图纸上指出的各项特殊技术要求。

§3.1.2了解和分析铸造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进一步了解其负载情况及其工作条件,如了解零件所受载荷性质(静载荷,交变载荷,冲击载荷等)和载荷大小,并对受力情况做初步了解。

§3.1.3了解设计任务所要求的生产批量在课程设计中,一般按成批或大量生产进行。

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成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II设计题目: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设计院系: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1、设计任务1.1、设计零件的铸造工艺图1.2、设计绘制模板装配图1.3、设计并绘制所需芯盒装配图1.4、编写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2、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2.1、生产性质:大批量生产2.2、材料:HT2002.3、零件加工方法:零件上有多个孔,除中间的大孔需要铸造以外,其他孔在考虑加工余量后不宜铸造成型,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均不铸出。

造型方法:机器造型造芯方法:手工制芯2.4、主要技术要求:满足HT200的机械性能要求,去毛刺及锐边,未注明圆角为R3-R5,未注明的筋和壁厚为8,铸造拔模斜度不大于2度,漆以(A/C 202 QCATBD -12-2002),铸造表面不允取有缺陷。

3、零件图及立体图结构分析3.1、零件图如下:图1.零件主视图图2.零件左视图3.2三维立体图如下:图3.三维图(1)图4.三维图(2)4、工艺设计过程4.1、铸造工艺设计方法及分析4.1.1铸件壁厚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

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与铸造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在普通砂型铸造的条件下,铸件最小允许壁厚见表1。

表1. 铸件最小允许壁厚引【1,表1-3】查得灰铁铸件在100~200mm的轮廓尺寸下,最小允许壁厚为5~6mm。

由零件图可知,零件中不存在壁厚小于设计要求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壁厚小于最小壁厚要求的情况。

4.1.2造型、制芯方法造型方法:该零件需批量生产,为中小型铸件,应创造条件采用技术先进的机器造型,暂选取水平分型顶杆范围可调节的造型机,型号为Z145A。

制芯方法:由生产条件决定,采用手工制芯。

4.1.3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当铸件的造型方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后,应当初步确定一箱中放几个铸件,作为进行浇冒口设计的依据。

一箱中的铸件数目,应该是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越多越好。

法兰盘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全套图纸)

法兰盘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全套图纸)

法兰盘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全套图纸加153893706设计题目:法兰盘目录一、设计任务 (1)二、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 (1)2.1、生产性质:小批量生产 (1)2.2、材料:Q275 (1)2.3、零件加工方法 (1)三、工艺设计过程 (2)3.1、浇注位置与分型面 (3)3.2、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3.2.1机械加工余量 (4)3.2.2拔模斜度 (4)3.2.3铸铁的铸造收缩率 (4)3.2.4铸造圆角 (5)3.3、型芯、冷铁和冒口的确定 (5)3.4、浇注系统 (6)3.4.1浇道的设计 (6)3.4.2.1浇注系统截面的选择 (6)3.4.2.2浇注系统断面尺寸的设计 (7)一、设计任务1.1、绘制零件图1.2、绘制铸件图1.3、编写毛坯工艺设计说明书二、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2.1、生产性质:小批量生产2.2、材料:Q2752.3、零件加工方法:零件上有多个孔,除中间的大孔需要铸造以外,其他孔在考虑加工余量后不宜铸造成型,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均不铸出。

造型方法:手工造型造芯方法:手工制芯三、工艺设计过程3.1、浇注位置与分型面分型面设计及浇注位置的选择浇注位置选择原则:1).浇注位置应有利于所确定的凝固顺序,而且要有利于铸件的补缩以及冒口的安放2).铸件的重要部分应尽量置于下部3).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呈直立状态4).应使铸件的大平面朝下5).应保证铸件能充满6).应使合型位置、浇注位置和铸件冷却位置相一致分型面选择原则: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置于同一半型内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的数目3).分型面应尽量选用平面4).分型面通常选在铸件的最大截面处,尽量不使砂箱过高确定方案:根据原则1与4选择位于一侧的最大端面为分型面。

(详情见铸造工艺图)3.2、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3.2.1机械加工余量机械加工余量是指在铸件加工表面上留下的、准备用机械加工方法切去的金属层的厚度,目的是获得精确的尺寸和光洁的表面,以符合设计的要求。

轴承座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轴承座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轴承座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轴承座铸造工艺设计院系:工学院机械系班级:09机电二班姓名:苏传民学号:090105061指导教师:刘万福日期: 2011年5月18日至2011年6月2日1目录1 课程任务设计书 (3)2 绪论(含摘要) (5)3 结构工艺分析 (6)4 工艺方案确定 (6)4.1 铸造种类方法及选择 (6)4.2 型芯结构及制造 (6)4.3 分型面选择 (6)4.4 浇注位置确定 (7)5 铸造工艺参数确定 (7)5.1 切削加工余量 (7)5.2 铸造收缩率及圆角 (7)5.3 型芯及芯头 (7)5.4 浇注系统及浇筑参数 (7)5.4.1 浇冒口设计方案 (8)5.4.2 浇冒口尺寸确定 (8)5.4.3 浇注工艺及参数 (8)5.5 铸造工艺卡及铸件图( 见附图三) (8)6 结论 (8)7 致谢 (8)8 参考文献 (9)21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工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9级普本—2 班学号 090105061 姓名苏传民指导教师刘万福题目: 轴承座铸造工艺设计课程: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时间: 5 月 18 日至 6 月 2日共 2 周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已知技术参数、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1(已知技术参数:轴承座零件图2(设计任务与要求(完成后需提交的文件和图表等):1.设计任务(1)选择零件的铸型种类,并选择零件的材料牌号。

(2)分析零件的结构,找出几种分型方案,并分别用符号标出。

3(3)从保证质量和简化工艺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佳分型方案,标出浇注位置和造型方法。

(4)画出零件的铸造工艺图(图上标出最佳浇注位置与分型面位置、画出机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型芯及型芯头,图下注明收缩量)。

(5)绘制出铸件图。

2.设计要求(1)设计图样一律按工程制图要求,采用手绘或机绘完成,并用三号图纸出图。

(完整word版)铸造工艺课程设计1

(完整word版)铸造工艺课程设计1

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4)2.1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4)2.1.1 零件基本信息 (4)2.1.2 零件分析 (4)2.2 造型方法与铸型种类的选择 (5)2.2.1造型方法选择 (5)2.2.2 造型材料 (6)2.3 砂芯种类与制芯方法的选择 (6)2.3.1 砂芯种类的选择 (6)2.3.2 制芯方法的选择 (6)2.4 制芯机的选择 (6)2.5 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 (6)2.5.1 分型面确定 (6)2.5.2 浇注位置的选择 (7)第三章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8)3.1 机械加工余量 (8)3.2 铸造尺寸公差 (8)3.3 铸造收缩率 (9)3.4 起模斜度 (9)3.5 最小铸出孔和槽 (9)3.6 工艺补正量 (9)3.7 反变形量 (10)3.8 非加工壁厚负余量 (10)第四章砂芯设计 (10)4.1 芯头的设计 (10)4.2 压环、防压环和集砂槽芯头结构 (11)4.3 芯骨设计 (12)4.4 砂芯的排气 (12)4.5 砂型负数 (13)第五章浇注系统设计 (13)5.1 选择浇注系统 (13)5.2 铸件在内浇道上的位置 (13)5.3 直浇道的位置和高度 (14)5.4 计算浇注时间并核算金属上升速度 (15)5.5 内浇道的截面积计算 (16)5.6 各浇道的比例关系 (17)5.7 计算横浇道截面积 (18)5.8 计算直浇道截面积 (18)5.9 浇口窝设计 (18)5.10 冒口设计 (19)5.11 冷铁设计 (19)5.12 浇口杯的设计 (19)第六章铸造工艺装备设计 (19)6.1 模样设计 (20)6.2 芯盒设计 (20)6.3 模板设计 (20)6.4砂箱设计 (21)总结 (22)参考文献 (23)铸造工艺图(附) (23)第一章绪论铸造生产通常是指用熔融的合金材料制作产品的方法,将液态合金注人预先制备好的铸型中使之冷却、凝固,而获得毛坯或零件,这种制造过程称为铸造生产,简称铸造,所铸出的产品称为铸件。

铸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铸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图1从板铸件图
1.2造型工艺
造型工艺1:单箱测浇大冒口补缩,如图2所示。方案:从板的顶部置明冒口,侧面设浇注系统,单箱浇注。如图2所示。
图2造型工艺1示意图
材料成型工艺及工装
铁路机车配件从板共12页第3页
文字说明与计算步骤
参考资料
此方案的优点:为铸造工程技术人员常选择的方案,设计简单。
此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艺出品率低,为75.55%,造型效率低,造型耗砂量为1:2;4。底注式方案不易贯彻,只能选择茶壶式浇注或倾斜式浇注,使钢水纯净度不高,浇注时间过长,浇注飞溅浪费钢水严重,且后期浇注采品容易出现浇不足,后序冒口根部的氧割以及电弧气刨、打磨工作量大,且工艺参数未控制好时容易采生缩孔,焊补量大。
此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采品的造型效率低,造型耗砂量为1:
铸造工艺及设备
材料成型工艺及工装
铁路机车配件从板共12页第4页
文字说明与计算步骤
参考资料
2.5,同时由于专用保温发热冒口的采用,成本较高:另外底注式方案实施难以实现,依然选择茶壶式浇注或倾斜式浇注,钢水纯净度不高,浇注时间偏长,浇注飞溅浪费钢水严重,且后期浇注采品容易出现浇不足。冒口根据有少许缩孔现象,需要焊补。
脱箱内框尺寸为540mm×320mm×110mm,拔摸斜度为3~5,另准备一块通二氧化碳压实模板,内框尺寸为540mm×320mm×110mm圈框,以及一根110mm的直浇棒。
图5模型示意图
塑料外模通过螺栓平面朝下安装在脱箱内,单边距脱箱壁尺寸为40mm,浇注系统也安装于脱箱内,注意字芯安装在浇口的远端,浇注系统直浇道高度与脱箱一致。如图5所示。采用塑料把螺栓孔堵上刮平,塑料阴干后就可以投入生产。准备一个大的圈箱,尺寸为可以圈下6叠铸型为宜,主要以节约砂为主。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铸造工艺课程设 计指导书
2024-01-25
目录
• 课程设计概述 •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 • 铸造工艺设计实践 • 铸造工艺装备设计 • 铸造工艺实施与质量控制 • 课程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
01
课程设计概述
目的与意义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铸造工艺理论 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熟悉 铸造工艺设计的全过程,掌握铸 造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课程设计流程与安排
课程设计流程
确定设计题目 → 收集资料 → 制定设计方案 → 进行详 细设计 → 绘制铸造工艺图 → 编写设计说明书 → 答辩 与评审。
第一周
确定设计题目,收集相关资料。
第二周
制定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设计。
第三周
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浇注系统、冒口、冷铁等的设计。
第四周
绘制铸造工艺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造型材料
用于制造砂型的材料,如原砂、 粘结剂、水等。要求具有良好的 耐火性、透气性、退让性和溃散
性。
熔炼材料
用于熔炼金属的原材料,如生铁、 废钢、回炉料等。要求成分稳定、 纯净度高、杂质含量低。
辅助材料
包括涂料、脱模剂、除渣剂等,用 于改善铸件表面质量、提高生产效 率。要求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耐火 性和环保性。
施等。
03
案例三
铝合金压铸件工艺设计。研究铝合金压铸件的材料特性、压铸机选择、
压铸模设计、压铸工艺参数设定、后处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设计案例展示与讨论
1 2 3
学生作品展示
选取部分优秀课程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包括设计 思路、方案制定、实施过程及成果呈现等方面。
互动讨论环节

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成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II设计题目: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设计院系: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1、设计任务、设计零件的铸造工艺图、设计绘制模板装配图、设计并绘制所需芯盒装配图、编写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2、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生产性质:大批量生产、材料:HT200、零件加工方法:零件上有多个孔,除中间的大孔需要铸造以外,其他孔在考虑加工余量后不宜铸造成型,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均不铸出。

造型方法:机器造型造芯方法:手工制芯、主要技术要求:满足HT200的机械性能要求,去毛刺及锐边,未注明圆角为R3-R5,未注明的筋和壁厚为8,铸造拔模斜度不大于2度,铸造表面不允取有缺陷。

3、零件图及立体图结构分析、零件图如下:图1.零件主视图图2.零件左视图三维立体图如下:图3.三维图(1)图4.三维图(2)4、工艺设计过程、铸造工艺设计方法及分析铸件壁厚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

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与铸造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在普通砂型铸造的条件下,铸件最小允许壁厚见表1。

表1. 铸件最小允许壁厚引【1,表1-3】查得灰铁铸件在100~200mm的轮廓尺寸下,最小允许壁厚为5~6mm。

由零件图可知,零件中不存在壁厚小于设计要求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壁厚小于最小壁厚要求的情况。

造型、制芯方法造型方法:该零件需批量生产,为中小型铸件,应创造条件采用技术先进的机器造型,暂选取水平分型顶杆范围可调节的造型机,型号为Z145A。

制芯方法:由生产条件决定,采用手工制芯。

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当铸件的造型方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后,应当初步确定一箱中放几个铸件,作为进行浇冒口设计的依据。

一箱中的铸件数目,应该是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越多越好。

本铸件在一砂箱中高约52mm,长约130mm,宽约100mm,重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年级:2011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
一、题目
在完成铸造工艺课程学习基础上,对实际的铸件进行铸造工艺设计,使学生掌握铸造工艺设计的步骤,设计方法,必要的计算,绘制出正确的铸造工艺图、工装图、装配图等。

二、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
要求学生在给定图纸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要求,独立完成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铸件的铸造工艺设计。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进行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的基本步骤;
(2)熟悉查阅参考资料及手册进行设计计算和确定工艺参数的基本方法;
(3)能正确运用常用计算公式:
(4)熟悉常用铸造工艺符号和表达方法;
(5)能正确绘制铸造工艺图;
(6)能正确绘制相应的铸造工装图。

提交设计说明书(或设计报告),3~5千字,提交设计说明书。

三、主要技术路线提示
(1)零件的技术条件和结构工艺性分析;
(2)选择铸造及造型方法;
(3)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4)选用工艺参数;
(5)设计浇冒口,冷铁和铸肋等;
(6)砂芯设计;
(7)在完成铸造工艺图的基础上,画出铸件图;
(8)完成铸型装配图;
(9)完成工装设计;
(10)综合整个设计内容。

四、进度安排
第13周:对给定零件进行认真分析,制定铸造工艺设计方案,完成
铸造工艺设计。

第14周:完成铸造工艺参数计算,完成铸造工装设计。

第15周:进行分析,修改、完善设计方案,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五、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
零件图1份,铸件图1份,铸造工艺图1份,铸造工装图1份,铸型装
配图图1份,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1份。

六、推荐参考资料
[1] 王文清,李魁盛.铸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李弘英,赵成志.铸造工艺设计[M]. 北京:机械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
设计,2005.
[3] 樊自田,吴和保.铸造质量控制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铸造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2003
指导教师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系 主 任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学生姓名 接受任务时间
年 月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