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第二级基本要求
等保2.0基本要求-各级对比
应保证跨越边界的访问和数据流 通过边界设备提供的受控接口进 行通信。
a) 应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并按 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 络区域分配地址;
a) 应保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满 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 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 务高峰期需要;
b) 应删除多余或无效的访问控制规 则,优化访问控制列表,并保证访 问控制规则数量最小化;
b) 应删除多余或无效的访问控制规 则,优化访问控制列表,并保证访问 控制规则数量最小化;
b) 应删除多余或无效的访问控制规 则,优化访问控制列表,并保证访问 控制规则数量最小化;
c) 应对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 口、目的端口和协议等进行检 查,以允许/拒绝数据包进出。
7.1.1.10 电磁防护
8.1.1.10 电磁防护
d)应提供应急供电设施。 9.1.1.10 电磁防护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 避免互相干扰。
a)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 免互相干扰;
a)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 免互相干扰;
b)应对关键设备实施电磁屏蔽。
b)应对关键设备或关键区实施电磁屏 蔽。
c)应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并按照方 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络区域分 配地址;
a) 应保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满 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 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 务高峰期需要;
c)应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并按照方 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络区域分 配地址;
b) 应避免将重要网络区域部署在 边界处,重要网络区域与其他网 络区域之间应采取可靠的技术隔 离手段。
c) 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 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第二级保护制度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二级)一、技术要求1、物理安全1.1物理位置的选择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1.2 物理访问控制(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守,鉴别进入的人员身份并登记在案;(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1.3 防盗窃和防破坏(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理受限的范围内;(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如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等;(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5)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以防进入机房的盗窃和破坏行为。
1.4 防雷击(1)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2)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5 防火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保持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良好状态。
1.6 防水和防潮(1)水管安装,不得穿过屋顶和活动地板下;(2)应对穿过墙壁和楼板的水管增加必要的保护措施,如设置套管;(3)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屋顶和墙壁渗透;(4)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1.7 防静电应采用必要的接地等防静电措施1.8 温湿度控制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1.9 电力供应(1)计算机系统供电应与其他供电分开;(2)应设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3)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如UPS设备)。
1.10 电磁防护(1)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设备寄生耦合干扰;(2)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避免互相干扰。
2、网络安全2.1结构安全与网段划分(1)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应具备冗余空间,要求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2)应设计和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3)应根据机构业务的特点,在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网络带宽;(4)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5)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6)重要网段应采取网络层地址与数据链路层地址绑定措施,防止地址欺骗。
等级保护2.0第二级数据中心安全防护产品性能
等级保护2.0第二级数据中心安全防护产品性能指标参考一、防火墙类1、WEB防火墙(推荐要求)WEB 网站访问防护专用安全设备,具备WEB 访问控制、WEB 网络数据分析等基本功能。
具备对SQL 注入、跨站、扫描器扫描、信息泄露、文件传输攻击、操作系统命令注入、目录遍历、异常发现、webshell 攻击检测、盗链行为、拒绝服务攻击防护、网页防篡改、身份认证、日志审计等14 项安全功能。
2、数据库防火墙(推荐要求)数据库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专用设备。
①具备数据库审计、数据库访问控制、数据库访问检测与过滤、数据库服务发现、脱敏数据发现、数据库状态和性能监控、数据库管理员特权管控等功能。
②支持桥接、网关和混合接入方式,基于安全等级标记的访问控制策略和双机热备功能,保障连续服务能力。
3、网络防火墙(必须具备其中3 项功能、支持3 种访问控制类型)网络边界防护和访问控制的专用设备。
①具备访问控制、入侵防御、病毒防御、应用识别、WEB 防护、负载均衡、流量管控、身份认证、数据防泄露等9 项功能。
②支持区域访问控制、数据包访问控制(例如基于IP、端口、网络协议访问的数据包)、会话访问控制、信息内容过滤访问控制、应用识别访问控制等5 种访问控制类型。
二、安全审计设备类1、网络安全审计(必须满足全部要求)记录网络行为并进行审计和异常行为发现的专用安全设备。
①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
②审计记录包括事件的时间和日期、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它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③能够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审计报表。
2、数据库审计(必须满足全部要求)监控数据库系统的用户操作日志、数据库活动、预警的专用设备。
①具备数据库操作记录的查询、保护、备份、分析、审计、实时监控、风险报警和操作过程回放等功能。
②支持监控中心报警、短信报警、邮件报警、Syslog报警等报警方式。
3、运维审计(必须满足全部要求)数据中心运维操作审计及预警的专用设备。
等级保护各级别安全要求(含扩展项)
第四级安全要求
安全通用用要求 安全扩展要求
安全的物理理环境
安全通信网网络
技术要求
安全区域边界
安全计算环境
安全管理理中心心 安全管理理制度 安全管理理机构 安全管理理人人员
管理理要求
安全建设管理理
安全运维管理理
安全物理理环境 安全通信网网络
安全区域边界
云计算安全扩展要 求
安全计算环境
安全管理理中心心 安全建设管理理 安全运维管理理 安全物理理环境
第二二级安全要求
安全通用用要求 安全扩展要求
安全的物理理环境
安全通信网网络
技术要求
安全区域边界
安全计算环境
安全管理理中心心 安全管理理制度 安全管理理机构 安全管理理人人员
管理理要求
安全建设管理理
安全运维管理理
安全物理理环境 安全通信网网络
安全区域边界
云计算安全扩展要 求
安全计算环境
安全建设管理理 安全运维管理理 安全物理理环境
第三级安全要求
安全通用用要求 安全扩展要求
安全的物理理环境
安全通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网络
技术要求
安全区域边界
安全计算环境
安全管理理中心心 安全管理理制度 安全管理理机构 安全管理理人人员
管理理要求
安全建设管理理
安全运维管理理
安全物理理环境 安全通信网网络
安全区域边界
云计算安全扩展要 求
安全计算环境
安全管理理中心心 安全建设管理理 安全运维管理理 安全物理理环境
安全区域边界
移动互联完全扩展 要求
安全计算环境
安全建设管理理 安全运维 安全物理理环境
二级等保管理要求
二级等保管理要求一、等级介绍等保是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对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和评估制度。
等保管理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等级从高到低递减。
二级等保要求是指对于中等风险的信息系统所需要满足的安全管理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二级等保管理要求。
二、涉及范围三、管理措施1.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管理规范、组织安全工作培训、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等。
2.安全策略与管理要求:制定信息系统安全策略,明确信息系统的保密、完整性和可用性要求,确保信息系统各项措施的连续和有效执行。
3.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建立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处理、风险监控等,确保及时识别、分析和处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
4.安全审计与评估要求:建立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和评估制度,包括内部审计、外部评估和安全漏洞扫描等,确保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5.安全运维要求:建立信息系统安全运维制度,包括安全设备管理、安全事件管理、日志管理等,确保信息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6.安全技术要求: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访问控制、传输加密、身份认证、数据备份等,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应急管理要求:建立信息系统安全应急管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应急响应等,确保及时有效地应对信息系统安全事件。
8.人员安全要求:加强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人员对信息系统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并制定相应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离职人员的安全处理等。
四、保密要求1.隐私信息保护:对于涉及个人隐私信息的系统,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保护,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
2.保密通信要求:对于涉密通信,需要使用加密通信工具进行传输,避免信息泄露。
3.保密操作要求:对于操作涉密信息的人员,需要签订保密协议,并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
5.信息输出控制:对于涉密信息的输出,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包括打印记录、传输记录等。
等保 二级合格分
等保二级合格分摘要:1.等保二级概述2.等保二级的评分标准3.等保二级的实践应用4.等保二级的合规意义5.总结正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等保,即等级保护,是我国针对信息系统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
等保二级作为其中一种等级,对于保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等保二级概述等保二级是指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第二级。
根据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保二级信息系统应当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能力,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信息泄露、破坏和篡改。
二、等保二级的评分标准等保二级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策略与管理:包括安全组织、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安全运维等方面。
2.网络安全:包括网络设备、网络架构、网络边界防护等方面。
3.主机安全: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等方面。
4.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分类、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等方面。
5.应用安全:包括应用开发、应用部署、应用更新等方面。
6.安全监测与响应:包括安全事件监测、安全威胁预警、安全应急响应等方面。
三、等保二级的实践应用等保二级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关键信息系统涉及国家利益、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等保二级作为基础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2.合规性要求:许多行业和领域对信息安全有严格的要求,如金融、医疗等。
等保二级作为合规性评价标准,有助于企业确保业务稳定运行。
3.提升企业信息安全意识:实施等保二级有助于提高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推动企业完善安全防护体系。
四、等保二级的合规意义1.降低法律风险:遵循等保二级要求,有助于企业规避因信息安全事故导致的法律纠纷。
2.提升竞争力:符合等保二级要求的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政府和客户的信任,提升市场竞争力。
3.保障业务稳定运行:等保二级作为基础安全防护,能有效降低企业因信息安全事件导致的业务中断风险。
五、总结等保二级作为我国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要等级,具有实践应用和合规意义。
等级保护简介(等保二级与等保三级的区别)
等级保护简介(等保⼆级与等保三级的区别)等级保护简介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五级等级逐级增⾼:第⼀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企业的官⽹,规模较⼩的学校,乡镇级别的对外门户等。
第⼆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作进⾏指导。
⼀些中型的企业门户,⼀些提供⽹上服务的平台,尤其是涉及到个⼈信息认证的平台,⼀旦发⽣问题,都是万级或更⾼的个⼈信息泄露。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作进⾏监督、检查。
适⽤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例如涉及⼯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作进⾏强制监督、检查。
适⽤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特别重要系统以及核⼼系统。
例如电⼒、电信、⼴电、铁路、民航、银⾏、税务等重要、部门的⽣产、调度、指挥等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的核⼼系统。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作进⾏专门监督、检查。
国家的机密部门了,⼀般的企业不会⽤到的。
等保⼆级和等保三级的区别应⽤场景不⼀样 三级信息系统适⽤于地级市以上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重要信息系统防护能⼒不⼀样 第⼆级安全保护能⼒需达到: 能够防护系统免受外来⼩型组织的、拥有少量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般的⾃然灾难及其他的相应程度的威胁做造成的重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重要的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遭受攻击损害后,具备在⼀段时间内恢复部分功能。
国家的信息安全系统等级第二级保护规章制度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二级)一、技术要求1、物理安全1.1物理位置的选择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1.2 物理访问控制(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守,鉴别进入的人员身份并登记在案;(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1.3 防盗窃和防破坏(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理受限的范围内;(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如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等;(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5)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以防进入机房的盗窃和破坏行为。
1.4 防雷击(1)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2)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5 防火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保持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良好状态。
1.6 防水和防潮(1)水管安装,不得穿过屋顶和活动地板下;(2)应对穿过墙壁和楼板的水管增加必要的保护措施,如设置套管;(3)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屋顶和墙壁渗透;(4)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1.7 防静电应采用必要的接地等防静电措施1.8 温湿度控制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1.9 电力供应(1)计算机系统供电应与其他供电分开;(2)应设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3)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如UPS设备)。
1.10 电磁防护(1)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设备寄生耦合干扰;(2)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避免互相干扰。
2、网络安全2.1结构安全与网段划分(1)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应具备冗余空间,要求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2)应设计和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3)应根据机构业务的特点,在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网络带宽;(4)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5)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6)重要网段应采取网络层地址与数据链路层地址绑定措施,防止地址欺骗。
机房2级与3级等保要求
机房2级与3级等保要求机房2级和3级等保是指针对机房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
等保是我国对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一种规范,按照等级分为5级,分别为1级、2级、3级、4级和5级等保。
等保的目的是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护系统内的重要信息不被泄露、篡改或损坏。
本文将分别对机房2级和3级等保的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2级等保要求机房的安保措施要相对较高。
具体要求如下:1.机房出入口要设置门禁系统,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
门禁系统要有记录功能,记录所有人员的出入时间和身份信息。
2.机房内要配备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全面,监控画面的存储时间要达到要求,存储设备要有密码保护功能。
3.机房内要有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设备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并保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机房内的电源设备要有备份,保证机房的供电不中断。
备用电源应配备UPS(不间断电源)设备,以便在停电时维持机房正常运行。
5.机房内的设备要进行分类管理,不同区域或功能的设备要分离布置,以降低可能因设备故障或人为操作导致的风险。
6.机房内的设备要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存在的故障。
7.机房内的数据备份要定期进行,备份数据要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以防止数据丢失。
而对于3级等保,机房的安保要求更高。
具体要求如下:1.机房出入口要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使用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进入机房。
2.机房要安装严密的监控和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非法侵入和异常活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机房要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以保护机房内的网络环境和数据安全。
4.机房内的设备要有防雷措施,如安装避雷设备或利用接地技术,以保护设备免受雷击损坏。
5.机房内的设备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存放,设备布局合理,避免设备之间相互干扰。
6.机房内要进行全面的漏洞扫描和安全性评估,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二级等保标准
二级等保标准信息安全是当今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国家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信息系统,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信息安全标准和规范,其中二级等保标准就是其中之一。
二级等保标准是指信息系统按照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标准。
它是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级等保标准主要包括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保密管理和应急响应等内容。
在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方面,要求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加强对信息系统安全的监控和评估。
在安全技术措施方面,要求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网络边界防护、主机防护、安全接入控制等,确保信息系统不受到恶意攻击和非法入侵。
在安全保密管理方面,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保密制度,对重要信息进行分类保护和加密传输,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
在应急响应方面,要求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事件,减少安全事件对信息系统的损害。
二级等保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障国家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有效防范和抵御各类网络安全威胁,保护国家的信息安全,还可以提升我国信息安全保护水平,增强国家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总的来说,二级等保标准是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它的实施对于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二级等保标准,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共同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二级要求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二级要求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二级是一种中等安全保护级别,适用于含有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和非国家秘密级别但需要较高安全级别的信息系统。
该级别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系统管理
1、制定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2、建立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明确职责和权限。
3、建立信息安全检测机制,定期检测系统漏洞和安全性。
4、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5、规范用户权限管理,限制用户对系统的访问权限。
6、保证系统管理人员的经常性培训。
二、物理安全
1、采用防火、防盗、防水等物理防护措施,确保系统物理安全。
2、配备适当的备份设备,备份数据定期进行。
3、设备摆放合理,设备运行环境应满足标准要求。
4、对出入系统的人员身份进行身份验证,并记录相关信息。
三、网络安全
1、采用有效的网络安全控制设备和技术,如防火墙、VPN等。
2、加强对外网的防护,限制外网与系统的连接。
3、规范网络访问控制,限制访问权限。
4、建立监管机制,收集、分析网络安全日志。
5、使用加密技术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
四、应用安全
1、对系统业务进行分级,为不同级别的业务设置不同的安全保护措施。
2、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确保其机密性。
4、加强软件管理和维护,及时打补丁、升级版本。
五、人员安全
1、对系统操作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并进行协议保密。
2、系统操作人员保证工作区不闲置,离开时必须上锁,不得随意携带介质。
3、加强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
二级等保范围
二级等保范围
摘要:
一、二级等保范围的概念和背景
二、二级等保范围的具体内容
1.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
2.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二级要求
三、二级等保范围的实施和监管
1.实施二级等保范围的重要性
2.监管机构和企业的责任与义务
四、二级等保范围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五、对二级等保范围的展望和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
二级等保范围是指我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中,针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第二级要求。
这一制度旨在保障我国信息系统安全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分为五级,其中二级等保范围主要针对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重要企事业单位、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
这些系统往往承载着关键业务,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二级等保范围的要求相对较高,涵盖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安全运维管理等方面。
二级等保范围的实施和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和企业,其中政府部门负责制定政策、法规和标准,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则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
同时,监管部门和企业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在实际应用中,二级等保范围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重要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金融、电力、交通等领域,二级等保范围的实施有效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二级等保范围也将不断优化和完善。
等保二级标准
等保二级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也成为了各个行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国家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我国制定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通俗来讲就是等保标准。
等保标准是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基本要求,它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本文将重点介绍等保二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等保二级标准是指在一般的商业系统、政府系统、金融系统等信息系统中,需要保护的信息安全等级。
根据等保标准,等保二级的信息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其次是安全保护措施的实施,再次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最后是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
这些能力的要求,旨在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范各种潜在的安全威胁。
其次,等保二级标准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网络安全方面,等保二级要求信息系统需要具备完善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安全设备,并且需要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安全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
在数据安全方面,等保二级要求信息系统需要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在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方面,等保二级要求信息系统需要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机制和访问控制策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另外,等保二级标准还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提出了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基础,等保二级要求信息系统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培训、安全漏洞管理、安全事件响应等方面。
此外,等保二级还要求信息系统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最后,等保二级标准要求信息系统需要具备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
安全事件是指对信息系统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各种安全事件,包括病毒攻击、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
等保二级要求信息系统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处置机制,及时响应安全事件,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件对系统的影响。
二级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和测评要求
允许拨号访问网络;
口和协议等进行检杳,以允许/
度为网段级。
b)应检杳边界网络设备,杳看其是否根据会话状态信息
访问控
拒绝数据包出入;
c)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
对数据流进行控制,控制粒度是否为网段级;
制(G)
c)应通过访问控制列表对系统
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
b)应检杳机房安全管理制度,杳看是否有关于机房出入方面的规定;
c)应检杳机房出入口是否有专人值守,是否有值守记录及人员进入机房的登记记录;检杳机房是否不存在专人值守之外的其他出入口;
d)应检杳是否有来访人员进入机房的审批记录,杳看
审批记录是否包括来访人员的访问围。
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
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
务处理能力满足基本业务需要;
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业务高峰流量情况;
b)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
b)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带宽
b)应访谈网络管理员,询问网段划分情况以及划分原则;
络的带宽满足基本业务需要;
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询问重要的网段有哪些;
c)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
c)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
c)应检杳边界网络设备,杳看其是否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
资源实现允许或拒绝用户访问,
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
限的用户数量;
控制粒度至少为用户组
d)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
d)应测试边界网络设备,可通过试图访问未授权的资源,
量
验证访问控制措施是否能对未授权的访问行为进行控制,
控制粒度是否至少为单个用户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各等级基本要求
c)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c)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7.1.1.7
防静电
8.1.1.7
防静电
9.1.1.7
防静电
应采用防静电地板或地面并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a)应采用防静电地板或地面并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a)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a)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b)应对关键设备实施电磁屏蔽。
b)应对关键设备或关键区实施电磁屏蔽。
b)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安全处;
b)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安全处;
c)应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或设置有专人值守的视频监控系统。
c)应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或设置有专人值守的视频监控系统。
6.1.1.3
防雷击
7.1.1.4
防雷击
8.1.1.4
防雷击
9.1.1.4
防雷击
应将各类机柜、设施和设备等通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
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c)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隔离防火措施。
c)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隔离防火措施。
6.1.1.5
防水和防潮
7.1.1.6
防水和防潮
8.1.1.6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方案
2.第二级:对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中度损害,或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轻度损害。
3.第三级: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中度损害,或对国家安全造成轻度损害。
4.第四级:对国家安全造成中度损害。
5.第五级:对国家安全造成重大损害。
四、安全保护措施
5.第五级安全保护措施:
在第四级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更加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
四、实施与监督
1.组织实施:明确责任分工,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本方案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2.定期检查: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3.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进行持续监督。
1.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3.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1.第一级保护措施:
-基础物理安全: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信息系统硬件设备免受破坏。
-网络边界保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防范外部攻击。
-基本主机安全:安装操作系统补丁,防范恶意代码。
-数据备份:定期备份数据,保障数据可恢复性。
-用户培训:提高用户安全意识,防止不当操作。
2.第二级保护措施:
-加强访问控制:实施身份认证、权限分配,防止未授权访问。
(3)安全漏洞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修复安全漏洞。
2级等保规章制度
2级等保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保护重要信息资源不被泄露、篡改、破坏,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管理公司网络信息系统的人员和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内部员工、外部供应商、合作伙伴等。
第三条公司网络信息系统的等级划分及保护要求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规定,具体细则由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
第四条公司网络信息系统的保护责任由公司全体员工共同承担,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对自己负责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
第五条公司网络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应当遵循信息安全管理的原则,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等。
第六条公司对于系统的备份、恢复、监控、审计等安全措施要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完善,确保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泄露、篡改或者破坏公司的重要信息资源,一经发现必须及时报告并配合调查。
第八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将依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惩处,情节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章系统安全管理第九条公司的网络信息系统应当实行分级管理,根据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保密程度划分不同级别。
第十条不同级别的系统应当设置不同权限的访问控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够进入系统。
第十一条公司对于系统的重要信息资源应当进行备份和加密存储,确保数据不会因为意外事件或者恶意攻击丢失或泄露。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日志审计制度,对系统的操作日志、事件日志进行定期审核,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对系统进行定期的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补安全漏洞,提高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建立紧急响应预案,针对重大安全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建立网络安全培训制度,对全员进行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三章数据安全管理第十六条公司对于个人隐私信息和商业机密等重要数据应当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的保密性。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具体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具体要求第二级基本要求6.1 技术要求6.1.1 物理安全6.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2)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6.1.1.2 物理访问控制(G2)本项要求包括:a)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b)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6.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2)本项要求包括:a)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b)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c)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d)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e) 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
GB/T 22239—200886.1.1.4 防雷击(G2)本项要求包括:a)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b) 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6.1.1.5 防火(G2)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1.1.6 防水和防潮(G2)本项要求包括:a)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b)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c)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6.1.1.7 防静电(G2)关键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6.1.1.8 温湿度控制(G2)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6.1.1.9 电力供应(A2)本项要求包括:a)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b) 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6.1.1.10 电磁防护(S2)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6.1.2 网络安全6.1.2.1 结构安全(G2)a) 应保证关键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b) 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c) 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d) 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本项要求包括:
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本项要求包括:
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d)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
b)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本项要求包括:
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
本项要求包括:
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
c)应将安全管理制度以谋合方式发布到相关人员中。
本项要求包括:
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对踩在不足或 需求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改。
本项要求包括:
a)应设立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
b)应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
d)应启用身份鉴别、用户身份标识唯一性检查、用户身份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以及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并根据安全策略配置相关参数。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提供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文件、数据库表等客体的访问;
b)访问控制的覆盖范围应包括与资源访问相关的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操作;
c)应由授权主体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并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
b)应建立资产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员或责任部门,并规范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行为;
本项要求包括:
a)应确保介质存放在安全的环境中,对各类介质进行控制和保护,并实行存储环境专人管理;
b)应对介质归档和查询等进行登记记录,并根据存档介质的目录清单定期盘点;
c)应对需要送出维修或销毁的介质,首先清除其中敏感数据,防止信息的非法泄露。
c)应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
d)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源代码,并审查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后门。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
b)应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控制实施过程;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验收;
b)在测试验收前应根据设计方案或合同要求等制订测试验收方案,在测试验收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测试验收结果,并形成测试验收报告;
d)应根据所承载数据和软件的重要程度对介质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
b)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本项要求包括: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本项要求包括:
a)应保证关键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c)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本项要求包括:
a)审计范围应覆盖到服务器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
b)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
c)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和结果等;
d)应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本项要求包括:
c)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产品的采购;
本项要求包括:
a)应确保开发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物理分开
b)应制定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开发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
c)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根据开发需求检测软件质量;
b)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
b)应与选定的安全服务商签订与安全相关的协议,明确约定相关责任;
c)应确保选定的安全服务商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承诺,必要的与其签订服务合同。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对机房供配电、空调、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b)应配备机房安全管理人员,对机房的出入、服务器的开机或关机等工作进行管理;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和安全保护等级;
b)应以书面的形式说明确定信息系统为某个安全保护等级的方法和理由;
c)应确保信息系统的定级结果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根据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选择基本安全措施,并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补充和调整安全措施;
b)应以书面形式描述对系统的安全保护要求、策略和措施等内容,形成系统安全方案。
c)应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系统测试验收报告进行审定,并签字确认。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制定系统交付清单,并根据交付清单对所交接的设备、软件和文档等进行清点;
b)应对负责系统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
c)应确保提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文档和指导用户进行系统运行维护的文档;
本项要求包括:
a)应确保安全服务商的选择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d)应授予不同帐户为完成各自承担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提供覆盖到每个用户的安全审计功能,对应用系统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
b)应保证无法删除、修改或覆盖审计记录;
c)审计记录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发起者信息、类型、描述和结果等;
本项要求包括:
d)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
b)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网段级;
c)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加强各类管理人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内部的合作与沟通;
b)应加强与兄弟单位、公安机关、电信公司的合作与沟通。
本项要求包括:
安全管理员应负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系统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人员录用;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b)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
c)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
d)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
e)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施;
f)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a)应提供数据有效性检验功能,保证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的数据格式或长度符合系统设定要求;
b)应提供自动保护功能,当故障发生时自动保护当前所有状态,保证系统能够进行恢复。
本项要求包括:
a)当应用系统的通信双方中的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另一方应能够自动结束会话;
b)应能够对系统的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
c)应能够对单个帐户的多重并发会话进行限制;
本项要求包括:
应能够检测到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
本项要求包括:
应采用加密或其他保护措施实现鉴别信息存储保密性。
本项要求包括:
a)应能够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和恢复
b)应提供关键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本项要求包括:
a)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
b)安全管理员不能兼任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部门及批准人、对系统投入运行、网络系统接入和重要资源的访问等关键活动进行审批;
b)应针对关键活动建立审批流程,并由批准人签字确认;
本项要求包Leabharlann :a)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b)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
c)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d)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b)应规范人员录用过程,对被录用人的身份、背景、专业资格等进行审查,对其所具有的技术技能进行考核;
c)应与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签署保密协议
本项要求包括:
a)应规范人员离岗过程,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
b)应取回各种身份证件、钥匙、徽章等以及机构提供的软硬件设备;
c)应办理严格的调离手续。
本项要求包括:
应定期对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及安全认知的考核;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
b)应告知相关人员,对违反违背安全策略和规定的人员进行惩戒;
c)应制定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
本项要求包括:
a)应确保在外部人员访问受控区域前得到授权或审批,批准后由专人全程陪同或监督,并登记备案
e)应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