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区河道规划整治

合集下载

山区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探讨

山区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探讨

山区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探讨摘要:山区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洪水冲刷力大、破坏力强,经常发生洪灾危及两岸居民、林地、耕地和道路安全。

山区河道的治理可完善河道沿线防洪体系,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减少洪灾损失,并能通过生态防护材质和结构的使用保护水生态环境,提高水生态安全,促进沿岸经济发展。

关键词:山区河道;防洪减灾;整治工程;生态防护;1山区河道特点山区河道多分布于沟谷地带,是山区美丽的自然景观,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

山区河道汛期洪水发生时水位涨落快、涨落幅度大,洪水历史短,洪峰形状尖瘦、传播速度较快,洪水中沙石含量较大,洪水冲刷力大、破坏力强,未经治理的河道两侧受水流冲刷,边坡塌滑和水土流失情况较为普遍,经常发生洪灾危及两岸居民、林地、耕地和道路安全。

2山区河道治理工程的重要性(1)提高防洪能力。

山区河道的治理可完善河道沿线防洪体系,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减少洪灾损失,保护两岸耕地、林地、基础设施和农村安全。

(2)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于河道沿线的生态环境要求逐渐提高,河道治理可以有效减少洪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促进沿岸经济发展。

通过河道治理,可以有效提高项目区河道防洪能力和生态环境,可以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3山区河道治理的原则(1)防洪减灾。

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优先考虑提升河道防洪标准和行洪通道畅通,保证河道的防洪能力和河道岸坡、河床的稳定性,避免河道冲刷、改道和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达到岸固河畅的根本目的。

(2)自然生态。

遵循河流的自然形态,顺应河流走势,在保证河道防洪需求的前提下结合生态护坡理念,恢复河道自然生态、提升沿线人居环境品质,力求达到水清岸绿的河道生态治理效果。

(3)安全经济。

根据河道沿线保护对象的规模和重要性,合理选择防洪标准和建筑物级别,既要确保能切实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又要避免过度防护浪费资金。

山区河道现状浅谈

山区河道现状浅谈

山区河道现状浅谈本文对山区河道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治理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

标签:山区河道现状治理措施河流是城市之脉,城市因水而兴、因河而美,达到“水清、岸绿、景美”,是我们水利人一贯的发展期望。

山间渠边,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河底的青苔映入眼帘,不时有鱼儿游动,两岸景色优美,形成一幅人水和谐的画面。

1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1 多年来,河道建设及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1.1.1 河床淤积现象严重。

山区河流,水文条件、水利要素情况复杂,一般情况下,流域面积都比较小,流程短,汇流时间短,河道比降大,汛期洪水陡涨陡落,枯期流量很小,有的基本断流,河岸或河堤承受高水位压力的时间不长,但一遇洪水,水流速度快,冲刷力特强,推移质多,有的河流一次洪水后,推移质就填满了河槽,再遇洪水,灾害损失就迅速扩大。

去年“6.15”大洪灾中,我乡中村村就在暴雨中,由于大量泥沙奔流而下,高过边上农田,中村村淳溪段被洪积物淤平,直接填平近50亩农田。

1.1.2 建筑弃渣、生活垃圾乱倒严重。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下,每年各村都有三四十户农民自建新房,为减少支出,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渣直接倾倒到门前的河里,严重阻碍了行洪。

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白色垃圾漂在河面上或挂在河边的小树上,让人看着揪心。

1.1.3 乱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各地砂石料需求较大,一些非法分子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利益,于是就出现擅自乱采、半夜偷采现象。

河道乱采滥挖,造成河床坑坑洼洼,影响河道行洪、河势稳定、河水安全。

今年中村溪段经常出现乱采砂人,经村民举报,镇村现场制止2起,其中县水利局处理1起。

1.1.4 老河道基础设施落后。

大部分村级河道未建防洪堤,属原始河岸,防洪标准低,经过几十年洪水冲刷,老化失修状况十分普遍,严重地影响河道安全行洪。

1.2 造成如上问题的原因1.2.1 历史因素。

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历史传统生产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本地的农民一直遵循着“砍树卖钱”、“靠山吃山”的旧习,在这种粗放型生产模式的影响下,一些村的自然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每当暴雨,屡成洪灾。

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探讨_熊传地

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探讨_熊传地
,
护岸工 程

上 堵 就 是 在河 道 上 游
,

,
土 地 利 用 与 防 洪 规划
,
修建 一 定 的 拦 挡 坝
是疏 导 河 道
岸坡

沉沙库
拦截泥 沙
治 山 治水 与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加大投 人 力 度 治好 管 好
生 态环 境
,
进 行全 面 统筹规 划
, ,
,
清除阻 水障碍
,
使河道 畅通
万 人 的采 用
,

年 一 遇 的设
,

对河道 进行截 弯取 直和 扩宽
,
计洪 水 标准

但 由 于 山 区 河道 水文 资料短 缺

,


必 须 认 真调 查
,
,
充分研究
,
结合水
,
的甚 至 根本 无 资 料
的特性

其 计 算 成果 精 度 差
,
,

实践 中
水 文计 算 成 果
,
客观分析 下 泄 流量 和 经济损 确 定 出科 学 的方 案

形 地 质情 况 等
进 行具 体 分 析

制 定 出基 本 完 整
加 大 了河 槽 比 降 水 瀑发 时
看似 极 为 理想
,
可 在第 二 年 洪
,
切 合实 际 的 治 理 方 案
达到河 道治理 费省 效宏
流 速 和 冲刷 力 比 过 去 大 得 多
将建好


事 半功 倍 的 目的
面进 行认真 研 究

结合城镇建设

山区河道综合整治项目设计侧重点探析

山区河道综合整治项目设计侧重点探析

山区河道综合整治项目设计侧重点探析发布时间:2021-05-13T06:17:43.714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期作者:黄美娟[导读] 现阶段,我国政府大力重视生态保护与治理各地区环境两方面工作的开展,在上述工作内容当中,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是工作的重心。

广西万众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29摘要:现阶段,我国政府大力重视生态保护与治理各地区环境两方面工作的开展,在上述工作内容当中,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是工作的重心。

由于我国广西地区多为山地,河道大多数位于山区,因此在进行综合整治的时候,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寻找山区河道的治理侧重点。

基于此,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山区河道的综合整治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山区河道;综合整治;项目设计。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的开发也在不断持续,在开发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使河道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例如河道的长度、深度、水质、河岸等。

我国的社会经济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因此对于河道的综合整治项目不断得到构建并实施。

但是在综合整治山区河道的时候,需要对多种因素进行全方位考虑,然后再根据被治理河道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工作。

一、对山区河道开展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在通常情况下,山区河道水流较短、水流湍急,如果山区河道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治,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可能会被打破。

我国广西地区的河道多为山区河道,在降水量大的时候,山区河道会不可避免地遭受洪水的冲刷,导致周边地区的环境被洪水破坏;而且广西地区的地质结构十分复杂,由于受到山区地形的影响,河道周围有着陡峭的坡度,水位线比较高,洪水边幅变量较大,湍急的水流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发生,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整治,有很大概率引发泥石流,危害河道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广西地区很多农村和城镇位于山区河道附近,如果山区河道出现洪灾,必然会使河道周边的农村和城镇损失严重,同时也为山区河道的政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山区河道整治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

山区河道整治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

山区河道整治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摘要:山区河道整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恢复山区河道的实际使用功能,满足当前的改善山区水环境的发展需求,为山区整体河道的治理提供帮助。

在此情况下就需要结合山区河道整治的需求,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强化各方面的山区河道整治工作力度,优化工作机制与模式,为其后续的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山区河道整治;重要性;措施山区河道的整治工作中应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严格开展管理工作,总结丰富的山区河道整治工作经验,统筹上游与下游部分,科学开展布局工作,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提升山区河道的整治工作水平,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山区河道整治的重要性有助于恢复山区河道功能近年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频繁,自然环境中的地表植被受到破坏,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尤其在山区河道采砂工作不规范、经常会出现垃圾乱堆的现象,导致山区河道出现淤积问题,泄洪能力降低,在汛期如果有强降雨,难以发挥泄洪的积极作用。

而开展山区河道的治理工作,可有效解决当前山区河道污染问题、淤积问题与泄洪能力的问题,恢复相关的山区河道基本功能,有助于促使山区河道的良好使用。

有助于为综合治理提供保障通常情况下,山区河道在大江大河的上游区域,属于上游的直流部分,多数都是季节性的河流,洪水的洪流时间很大,数量较大,速度很高,冲刷力度非常强,一旦出现集中降雨的现象,就可能在洪水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两岸所堆积的污染物冲入下游区域,岸坡损坏,下游的大江大河出现淤积现象与负担的问题。

而开展山区河道的整治工作,可有效进行上游河道的治理,预防下游大江大河出现污染问题与其他问题,为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提供保障。

有助于促使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在山区河道方面,经常会出现防护措施不完善的问题,功能降低,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的现象,对当地区域的农业经济、牧业经济与林业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导致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而开展相关的山区河道整治工作,可改善目前的山区河道功能,全面提升河道的泄洪功能与应用功能,预防出现洪涝灾害的问题,从根本上规避出现经济损失的问题,促使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

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及对策

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及对策
苑, 0(2 2 82 ) 0
1 l 7 1
F( R TL ] JNE ( LD ? w 诹 。一o 5

全超高来确定 , 不需校核标准。 3 、堤身的处理以及河道质量问题 山区河道堤身结构和 型式 ,应根据 当地的 建筑材料 、施工技 术、交通条件 ,因地制宜地选 取 ,既要经济合理 , 又要安全可靠。山区河道修 建堤防 ,基础是关键,从多数水毁的堤防看,与 基础处理上的好坏直接相关。不少堤防是前一年 建成 ,第二年洪水就掏空堤脚,开始垮塌 ,形成 了年年修堤 ,连年受灾。所以一般都应把基础嵌 进完整的基岩0 5 . m以上,对冲洪 积层较深 的河 段,必须清到15 .m以 上,而且基础不得置于水流
黪参 考文献 鍪 [ 丁慧峰, 1 1 山区河道的规划与治理 山西水利科 .
技, 0( 2 91 o ) 【 孙岗张强, 2 】 , 宋全香, 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的探 讨田.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0 ( 2 8) 0 6
【 张艳艳, 3 】 朱海艳, 于洪丽, 合理解决山区 科学 河道 规划治理问 题探析【. J黑龙江水利科技,0( ] 28) 0 S 【 杨森林, 4 】 河道治理与规划的 初步分析嘲. 科 今日

但堤防设计洪水的 计算方法目前尚不成熟 , 还处 于探索阶段 ,加之山区河道水文资料短缺 ,有的 根本 无资料 ,常 采用经验公式进 行设计洪水计 算 ,其计算成果精 度差 。实践中 ,加上 历史调查 洪水 , 合实际 ,综合平衡考虑 。因此 ,在我国 结 要求对堤防 设计采用一个洪水设计标准 ,加上安
黼 间磐 , 1 n 誊 磬坡辇 要



罔 . 沙 届 譬
黧 釜 就 导 [蔷
篷_ _ 羹薹 莩 曩 。。 嘉

分析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

分析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

断合理化规范对 于工程都非 常有效 , 只有 于工 程 的顺 利 投 产 不 仅 需 要 工程 的特 殊 的
这样 才能够促进 全部工作 的顺利进行 。 对 段 , 必须清 到1 . 5 m以 上 ; 对 排 水 困 难 的 河
1 关于 山区河道的概况介绍
在 我国 经济快 速发展的 同时 , 我 国 的 经济获得 了长足 的发展 , 为 我 国 的 经 济 发
系着 山间河道的工程 进度 , 只有 适 度 对 工 程进 行规 范 , 规 范 各 项 工 程 的 综 合水 平 , 才 能 将 山 间河 道 的 治 理 问 题 进 行 解 决 。
题。 关 于 提一 个
重要方面 。
2. 4加 强基础 的稳 固
化的配置 。 对 于 工 程 的 规 范 以 及 工 程 的 不 行综 合 的 把 握 。 所 以 一 般 都 应 把 基 础 嵌 进 完整 的 基 岩 5 0 c m以 上 , 对 冲 击 层较 深 的河
不同程 度的问题 。 对 于 这 些 问 题 的 解 决 关 治 理 , 只 有 全面 有 效 将 工 程 进 行 规 划 , 将 设 题 。 在 一 定 得基 础 之 l 卜, 需 要对 山 间河 道 的
基础是 山间施 工的重要 内容 。 打 好 工
我 国 经 济 由计 划 经 济 向 市 场 经 济 转 化
的过 程 中需 要 不 断 对 环境 的 因素 进 行 综 合 程 的 施 工 基 础 是 我 们 需 要 全 面 注 意 的 问 计 的方 案 进 行 处 理 才 能 够 对 工程 进行 合理 地 质 条 件 进 行 全 面 的 分 析 , 不 断 对 工 程 进
给。 在 水 资 源 工 程 进 行 的 过 程 中需 要 对 各 体 解 决 。 项规 章 制 度进 行 严 格 完 善 和 不 同 程 度 地 管 理。 只 有 全 面 进 行 水 资 源 的 综 合 调 度 才 能 2 山区河道治理的具体方案设计 够将 工程 做 到 规 范 和 科 学 合 理 。 目前 , 我 国 在水 资源 的河 道规 范 治 理 方 面 存 在 着 很 多

浅析山区河道的规划治理问题论文

浅析山区河道的规划治理问题论文

浅析山区河道的规划治理问题论文浅析山区河道的规划治理问题全文如下:1 概述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西长62 公里,南北宽34 公里,全区总面积1455.1 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总面积的8.657%,其中山区面积1433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8.5%;平原仅21.8平方公里,占1.5%,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是北京市十个远郊区县中山区面积比例最高的区县。

由于山多地少,因此适宜建设的土地较少。

全区适宜建设的平原区仅占总面积的1.5%,而容纳的人口却占全区半数以上。

大面积的山地使境内植被、耕地、气温、降水、河流、水资源等自然因素都与山体走向、山峰高低、山势陡缓相联系,并对农业、交通甚至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门头沟区来说,山区河道与建设区是紧密联合在一起的,必须重视山区河道的治理问题,从规划方案出发,在解决好防洪问题的基础上,协调山区河道与城市建设区之间的关系。

文章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山区河道的治理问题。

2 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由于山区坡度较大,降雨较为集中,就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一方面使洪峰流量增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因此,从规划上应首先强调山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即对山上、半山腰、山下、耕地、水库以及山洪冲沟进行综合治理,广泛的通过绿化稳固山坡,减少水土流失,通过修建塘坝等形成小水库,并可拦蓄泥沙,并对山区小河道的河坡进行加固,以防止河坡冲刷,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修建石埂梯田,种植果树等,与发展经济效益进行挂钩,更有利于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

通过山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一方面减少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山区河道的洪峰流量,减小了下游城镇、农村的防洪压力。

3 蓄、截、排三种方式结合的治理方式蓄:由于山区河道在排水过程中往往携带较多的泥沙,而到了下游的建设区、农村后,往往地势开始变得平缓,河道的纵坡减小,河道流速变缓,使得河水中携带的泥沙逐渐淤积下来,河床增高,河道水位上升,如不及时疏挖河道,则很容易发生洪水溢出河道的情况,给两岸居民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山区河道在进入建设区前,应设置一些较大的坑塘,使洪水先进入坑塘短暂停留后再流入下游建设区,这样一方面使携带的泥沙沉淀下来,另一方面也使洪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浅析山区河道规划整治

浅析山区河道规划整治

浅析山区河道规划整治第一篇:浅析山区河道规划整治浅析山区河道规划整治杨卫甲(大理白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大理671000)摘要:山区地形、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差异悬殊,自然条件恶劣。

山区河道坡降陡,洪水洪枯变幅大,洪水冲刷力强,河岸植被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山区大部分生产力集中分布在河道两岸,发生洪灾往往给沿江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山区河道规划整治意义重大。

关键词:山区,河道,整治,云龙县沘江1山区河道特性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差异悬殊。

河道一般集雨面积小,暴雨集中,单点暴雨强度大,汇流历时短,洪水洪枯变幅大;河道坡降陡,水流流速快,河水挟沙能力和冲刷能力强,其推移质和悬移质多;有的河道一次洪水后,推移质就填满了河床,再遇洪水,灾害损失迅速扩大。

河道岸坡植被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山区大部分生产力(乡镇、村庄、农田、交通、工矿企业等)集中分布在河道(江、河、溪、沟)两岸,洪灾往往给沿江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并加剧了其它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地质灾害等,河道整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我们必需不断地对山区河道的洪水特性、洪灾类型、灾害成因、整治措施进行认真探索,密切结合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土地利用与防洪规划,城乡建设与河道整治,治山治水与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全面统筹规划,加大整治投入力度,分项、分部门、分阶段逐步实施,合理开发利用河岸滩涂,提高土地利用率。

根据《防洪法》的要求,在河道管护范围内,减少不利于河道行洪安全项目,把河道治好管好,达到整治河道,防治洪涝,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城乡经济的目的。

2河道整治问题在规划整治中,需要因地制宜,综合研究上下游、左右岸、主支流的相互关系,统筹规划,综合整治。

一方面在流域内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拦截地面径流,减少泥沙进入河道。

另一方面进行河道整治,采取上堵下排,修建堤防、护岸工程。

上堵就是在河道上游修建一定的拦挡坝拦截泥沙;下排就是疏浚河道,清除阻水障碍,使河道畅通。

浅析河道治理的方法和方向(精选五篇)

浅析河道治理的方法和方向(精选五篇)

浅析河道治理的方法和方向(精选五篇)第一篇:浅析河道治理的方法和方向浅析河道治理的方法和方向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及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河道人为破坏的影响较为严重,垃圾的倾倒及污水的排放,使当前河道中的水质不断恶化,不仅水生物在不断的减少,而是河道淤堵的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防洪功能的发挥,同时大规模的采砂活动,使河道堤岸失稳的情况严重。

同时由于雨水多少的原因,也会导致河道内发生洪水及泥石流灾害,或是河道干涸,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产用水需求等。

这些情况的存在,使河道治理更具有迫切性,因此,需要对河道进行有效的治理,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河道的功能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河道治理的意义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所需要排出的废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之监管方面的不完善,所以导致大量废水未经处理即排人河道当中,使河道内的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使城市的形象受到较大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方都加大了对城市河道治理的力度,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不仅使河道的防洪、排水和排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的环境。

河道治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的专业较多,所以需要从全方位对于河道治理进行考虑,不仅要使河道的功能性得到快速的恢复,同时还要使河道满足人类生存的要求,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载体。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劣,使我国的水资源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大量使用,又进一步与水中的生物进行氧气的争抢,加速了生态系统恶化的程度,再加之人类活动的增多,也使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所以加强河道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河道治理的方法2.1 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我们应该先从源头抓起。

河流在山涧中汇集而成,而一旦遇到暴雨或者连续的阴雨天,雨水就会顺流而下,而河流两边的松散尤其颗粒大的固体物质就会随着雨水直接进入河道,长年累月可以使河床抬高,而部分大颗粒就会在河道当中形成堆积,挤占河道,从而迫使河流改道泛滥。

浅谈山区河道治理对策与措施

浅谈山区河道治理对策与措施
发展 。
4. 2 加强水利专业数据库建设 水利信息化建设 ,信息是重中之重 . 要加强 对河道、水资源、水库及相关水利设施的各项信 息采集、数据库建设 ; 提高信息采集 、传输的时 效性和 自动化水平 ,做到及时采及,及时更新 。
4. 3 加强资金投入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要 的公益性事业 ,
政府投人是资金的主要来源。水利信息化对资金 需求量较大,资金的注人制约着其发展水平,对 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新技术的引进等都起着重
西丰县作为一个农业的大县,全县人 口 3 4 万 ,耕地 7 万亩。其耕地 6 %位于 5 条山间谷 5 2 地的河道两侧,山间谷地的宽度一般在 30 一 0 5 1 0 m 之 间,土质为棕壤、潮棕壤、草甸 土,
土质相对肥沃 ,是西丰人 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各 级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 。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 固定河床 ,任其 自由摆动、侵蚀农 田,不仅耕地 将大量锐减,沿河农民为了生存繁衍 ,只得向山 坡要粮,必定加剧超坡度开荒,形成又一轮的毁 林 一开荒 一水土流失一淤塞河道一冲毁农 田的恶 性循环。因此 ,控制水土流失 ,加强河道治理 ,
— 14 2 —
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 1 治理标准 根据我国 《 防洪标准》规定一般城市 、工矿 区、保护耕地面积小于 3 万亩的采用 1 年到 0 0 20 年的设计洪水标准,要求对堤防设计采用一 个洪水设计标准 ,加上安全超高来确定 ,不需校 核标准。在山区保护耕地面积都 比较少 ,一般在 千亩左右,上万亩的很少。根据 山区河 流 的特 性、社会经济状况和效益情况 ,首先考虑以防冲 为主, 设计标准不宜过高,一般按 5 到 1 年的 0 洪水标准设计,结合保护对象的地面高程加一定 的超高确定堤顶高程 ,比较适宜 ,可避免造成人 力 、财力、物力的浪费。 1. 2 治理形式 防洪标准一经决定,随之而来的就是工程形 式 的确定。西丰的河道治理除县城寇河段采用混 凝土直立墙和棍凝土板治理 2。 Zkm 和东辽河采 用软排护岸和植柳护堤 3. 7 km 外,其他河段的 4 治理基本都采用砂堤,砂堤的特点是稳定性差, 极容易被冲刷,遇到大洪水就会把已建成的堤防 冲毁 ,给人民群众造成严重的损失。按上级部门 的要求,并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采用缓坡低 堤 ,堤防两侧植树的治理原则 ,或枯水年在河两 岸植树的方法,对 河道进行 了行 之有效 的治理 , 这种方法投资少,见效快 ,而且效益高,可以调 动民间资金参加河道治理,可谓一举两得。 “ 低堤”就是对防护对象的农田,或山间谷 地宽度在 50 一 1 o0 m 左右采取的防洪标准, 0 0 从洪峰分析的角度去确定,重现期为 5 一 1 年 0 一遇 。也就是说允许超过常遇标准 的洪水漫流, 高水位数十分钟即可归槽 ,只要主河道稳定,对 农 田来说并无大碍。 “ 缓坡” 即考虑到超过常遇 标准的洪水漫堤后不能对堤防产生重大破坏 ,而 且不集聚很大的水头对临近农 田造成强烈冲刷的 坡比。不同的筑堤土质 ,不 同的河流这一系数不 尽相同。西丰采用 1: 4 一 1: 3。

山区河道治理的方向探讨

山区河道治理的方向探讨

山区河道治理的方向探讨摘要:山区河流治理由被动的防御型工程治理模式向生态型、自然修复型综合治理模式转变已刻不容缓。

本文分析了山区河流的特性、目前的治理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山区河流治理的方向:在以防洪为第一要务的基础上,向河流生态系统建设、河流水环境改善、涵养水源以及河流资源的开发方向扩展。

关键词:山区河流;治理;水源涵养;河道既是重要的水利设施,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道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工程,理念是基石,规划是关键,技术是支撑,管理是保障。

1、山区河道治理的必要性山区河流是河流的中上游或河源段,是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差异悬殊。

河道一般集雨面积小,暴雨集中,单点暴雨强度大,汇流历时短,洪水洪枯变幅大;河道坡降陡,水流流速快,河水挟沙能力和冲刷能力强,其推移质和悬移质多;有的河道一次洪水后,推移质就填满了河床,再遇洪水,灾害损失迅速扩大。

河道岸坡植被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山区大部分生产力集中分布在河道两岸,洪灾往往给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对于水源分布而言山区是市区的产水区,并且水质优良,基本上未遭受污染,因而成为城市与平原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2 山区河流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周边近年完成的山区河流治理主要集中在河道疏浚、堤防建设、护坡护岸等工程内容。

大多以混凝土、浆砌石、干砌石、护坡砖为主。

但无论是河道疏浚、堤防建设还是护坡护岸,无疑都是基于防洪而采取的传统工程措施。

这些硬性的工程覆盖措施固然可以防洪减灾,但却以牺牲河流的其他功能作为代价,如河流生态、河流资源、河流经济等。

以往的山区河流治理之所以千篇一律地偏重于防洪,通过分析认为,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缺乏系统的治理规划。

山区河流长期处于“没有统一规划、没有统一管理、没有统一治理”状态,通常与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或防汛救灾工程结合被动治理。

灾情一旦发生,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建设防洪工程为第一要务,从而忽视了河流的其他功能建设。

分析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

分析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

分析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摘要: 我国城市地区通过人工改造河道设施,基本上实现了水资源的持续性供应,带动了城市化经济产业的升级经营。

对山区河道进行科学地规划与治理,能够在保证水资源调度使用的前提下,降低河道结构病害的发生率。

同时,提高河道引导水流运动的规律性,使河床冲淤部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推动了山区原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已经建成的河道设施,应定期进行必要的整修与改造处理,推动河道设施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山区; 河道规划; 特点治理; 综合措施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资源内容,需要不断改善水资源的河道治理规范。

只有综合对水资源进行调配才能够促进水资源的不断完善和流动的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在水资源工程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完善和不同程度地管理。

只有全面进行水资源的综合调度才能够将工程做到规范和科学合理。

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的河道规范治理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同程度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山间河道的工程进度,只有适度对工程进行规范,规范各项工程的综合水平,才能将山间河道的治理问题进行解决。

1 关于山区河道的概况介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生态领域的环境问题在各个领域层出不穷。

因此在山涧河道的治理方面需要对环境保护问题更加重视,只有综合对各项问题进行考察才能够在河道安全的治理问题上不断增强力度。

山间河道具有地势险恶的特点,在治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威胁,具体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1 复杂性我国的山区在地势上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同程度进行综合考察,只有合理对工程进行考察不断改善工程在前期工作中的不同的程度的准备工作,山地地势条件复杂多变,在工程的进行中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只有全面对工程进行综合把握,才能够不断对地势进行考察和了解,完善工程在各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促进工程的不断投产。

浅析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1)

浅析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1)

浅析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1)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施工,也引起区域居住人员及研究人员的关注。

如何落实有效的水利规划,并且提升区域水力资源的合理应用,成为当前水利规划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文章针对当前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标签:水利工程;水利规划;河道整治水利工程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建工程之一,其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区域水涝灾害的治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河道治理做为水利规划中重要的作业内容之一,一定程度上分析河道治理效果,衡量着整体水利工程的施工规划效果。

因此在各类水利规划中,也引起了工程施工人员及研究人员的重视。

此文针对当前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进行简要的剖析研究,以盼能为我国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发展提供参考。

1、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原则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为重要的作业内容之一,河道整治的合理实施,确保了水利工程规划的有效性,并且提升了水利工程的应用效果。

基于当前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1.1降低环境危害水是生命之源,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资源的供给,河道在形成的过程中,对两岸的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生态系统。

因此在水利规划中针对区域河道进行整治作业,主要的整治原则之一即为:降低环境危害。

水利规划河道整治中必须合理管控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以此在保障区域水资源合理应用的现状下,确保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1.2提升水源应用率水资源在应用中因河道动态变化,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多见。

水资源浪费现象主要体现为,河道出现较多并流小支流或出现决堤漫溢现象。

因此基于河道的实际变化现状进行分析,河道整治提升水源的应用率也为主要的原则之一。

具体分析在工程设计规划中,设计规划人员应从降低资源浪费,提升长期水源应用效率的方向进行发展。

以此确保水利规划中的河道整治效果,并且降低因不良河道整治产生的区域生态恶化,以及水资源大量浪费现象。

浅析山区河道规划整治

浅析山区河道规划整治

浅析山区河道规划整治卫甲(白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671000)摘要:山区地形、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差异悬殊,自然条件恶劣。

山区河道坡降陡,洪水洪枯变幅大,洪水冲刷力强,河岸植被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山区大部分生产力集中分布在河道两岸,发生洪灾往往给沿江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山区河道规划整治意义重大。

关键词:山区,河道,整治,云龙县沘江1山区河道特性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差异悬殊。

河道一般集雨面积小,暴雨集中,单点暴雨强度大,汇流历时短,洪水洪枯变幅大;河道坡降陡,水流流速快,河水挟沙能力和冲刷能力强,其推移质和悬移质多;有的河道一次洪水后,推移质就填满了河床,再遇洪水,灾害损失迅速扩大。

河道岸坡植被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山区大部分生产力(乡镇、村庄、农田、交通、工矿企业等)集中分布在河道(江、河、溪、沟)两岸,洪灾往往给沿江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并加剧了其它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地质灾害等,河道整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我们必需不断地对山区河道的洪水特性、洪灾类型、灾害成因、整治措施进行认真探索,密切结合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土地利用与防洪规划,城乡建设与河道整治,治山治水与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全面统筹规划,加大整治投入力度,分项、分部门、分阶段逐步实施,合理开发利用河岸滩涂,提高土地利用率。

根据《防洪法》的要求,在河道管护围,减少不利于河道行洪安全项目,把河道治好管好,达到整治河道,防治洪涝,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城乡经济的目的。

2河道整治问题在规划整治中,需要因地制宜,综合研究上下游、左右岸、主支流的相互关系,统筹规划,综合整治。

一方面在流域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拦截地面径流,减少泥沙进入河道。

另一方面进行河道整治,采取上堵下排,修建堤防、护岸工程。

上堵就是在河道上游修建一定的拦挡坝拦截泥沙;下排就是疏浚河道,清除阻水障碍,使河道畅通。

《对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的探讨》

《对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的探讨》

《对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的探讨》摘要。

本文阐明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意义,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指标选取的原则、方法和依据。

制定了滨海滩涂型、河谷滩地型和山地丘陵梯田型三种地貌型,水田一等、二等、三等和旱地一等、二等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可供土地开发整理立项、规划设计和检查验收发展的最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人口的日益膨胀,以及对土地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经遭到相当严重的损害。

为此,联合国提出了“拯救土地,就是拯救我们自己”的口号。

我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特别是人均耕地资源相对贫乏,要以占世界不足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中的首要问题。

而今土地资源退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xx 年全国耕地面积仍比xx年净减少61.73万公顷,耕地面积12761.5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10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全国2800多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警戒线的有666个,占总数的23.7%,这666个县级行政单位中人均耕地低于0.5亩的有463个,耕地的不足与对富裕生活的热心向往,使人们形成了一种跨世纪的深切忧虑。

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足,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对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这个事关全国大局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于xx年4月特发出了“中央1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通知指出: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措施必须十分严格的,必须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必须采取治本之策扭转人口继续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

通知强调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严格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做到本地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及对策初探

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及对策初探

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及对策初探摘要:山区河道不同与平原河道,它的两岸一般是基岩,河床以基岩或粗沙、卵石组成为多,河床坡度陡、流速大、水位涨落快,但河床变形强度较小。

河道规划治理应当以山区河道的特点为依据进行。

本文简单介绍了山区河道的特点与规划目标,分析了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山区河道;规划;对策一、山区河道的特点与规划目标(一)山区河道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山区河道的主要功能是行洪、灌溉。

(2)日常运行时常水位低可见河底,汛期时,洪峰流量大、历时短,水位暴涨暴落。

(3)河道在平面地形上蜿蜒曲折,坡降较大。

(4)地质上,河岸土层多为砾砂,河床一般以砾石、块石或砂砾卵石等为主,防渗土料匮乏。

(5)防洪、防冲、渗透稳定等问题超过平原河道的防洪、防涝,生态景观休闲功能弱于平原河道。

(二)规划目标(1)以打造天然生态河道为根本目的;(2)通过对河道进行整治,清除河道内违法建筑物,恢复河道原来面貌;(3)通过河道疏浚、筑堤等工程措施,使河道满足设计防洪标准;(4)整治河道和修建控制引导河流流向、保护堤岸等工程,应当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按照规划指导线实施,不得任意改变河水流向;(5)在河道治理中,基本保持现状河势,保护河道内现有的沙洲、深潭等,确定适应不同河道要求的防洪布局和水生态修复措施;(6)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完善河道防洪体系。

(7)以河道现状为基础,以河床演变规律为依据,因势利导,统筹兼顾,尽可能利用天然节点和经多年加固的控导、护岸工程,以此作为治理工程的主要依托,以保证河势稳定。

二、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一)山区河道治理观念意识较差,治理意识较传统山区河道的规划应当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理念,落后的规划理念以不能满足当前的规划需求。

传统的“工程水利”对于河道的防洪、航运等功能比较重视,而对河流的资源、生态功能等不够重视。

随着生态理念在各个领域的深入,生态理念也应当融入河道规划中,对原有传统的河道治理理念和的思路不断创新,从而让河道实现“安全”、“资源”、“环境”的三者合一。

关于山区河道生态治理理念与措施的探讨

关于山区河道生态治理理念与措施的探讨

关于山区河道生态治理理念与措施的探讨以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为核心,采用水利、生态手段全面梳理河岸、河床及保护区域,通过合理布置岸坡位置、合理选择岸坡形式、合理处理河床断面式等“三个合理”,在保证河道流域防洪、防汛、河道管理的基础上,打造改善沿线城镇景观,促进流域沿线经济发展的生态型河道。

标签:山区河道;防洪;生态随着水资源污染及过度开发形势日益严峻,雨洪的生态功能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本文通过生态手段治理河道,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生态措施对河水进行净化与涵养,从而改善河道的整体水环境。

1、山区河道治理普遍现状山区河道一般暴雨集中,产、汇流历时短,河道坡陡水疾,洪水暴涨暴落,流量洪枯变化大。

河床及岸坡一般植被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河道流经村庄段普遍面临着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同时山区河道两侧也时常存在尾矿库堆积的情况,且大多尾矿库水土保持措施不规范。

在传统的山区河道治理过程中,过于强调安全,往往只注重河道的防洪功能,通常采用平整河床、砌筑浆砌石、混凝土防洪墙等手段,束缚洪水,处处是硬化,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这种做法忽略了河道的生态功能,往往造成洪水过后河道内一片光秃裸露的现象。

2、工程实例探索洒河是滦河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承德市兴隆县獐帽子山南麓的东八品沟分水岭,于迁西县境内洒河桥镇北注入滦河。

全长89km,流域面积1160km2。

做为滦河水系重要的支流之一,洒河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威胁,河道内采矿挖砂导致河床裸露,植被残缺,水源涵养调蓄能力极低。

同时,河道内周围垃圾污染严重,直接影响下游大黑汀入库水质质量,从而威胁着“引滦入津”、“引滦入唐”等重要城市供水工程的水质安全。

山区河道生态综合治理设计分析

山区河道生态综合治理设计分析

山区河道生态综合治理设计分析一、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山区河道生态综合治理是保护山区河道生态环境、改善水域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

由于山区河道地势陡峭、土地开垦程度低,加之山地水土流失严重、水质污染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导致山区河道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因此,进行综合治理是保护山区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水域生态功能的有效途径。

二、综合治理的设计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以保护、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通过生态系统恢复,提升河道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

2.综合治理原则:综合考虑山区河道的生态、水利、农业、生态旅游等需求,协调各方面资源,统筹安排各项措施。

3.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综合治理设计中,要注重长远的利益,合理利用资源,确保河道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4.社会参与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吸引各方参与,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5.创新技术原则: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先进治理手段,提高治理效果和效率。

三、综合治理的设计内容和措施1.水土保持措施:采取植被覆盖措施,建设农田水土保持设施,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泥沙淤积,维护河道水流畅通。

2.生态恢复措施:引入河道生态保护技术,加强河道生态系统建设,恢复植物和生物多样性。

修建湿地保护区,培育优质水生生物。

3.水污染治理措施:加强农业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水质净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维护水平。

4.河道整治措施:进行河道的清淤疏浚,疏导河道,保持河床的通畅,提高流量能力,减少水患风险。

5.农村生态旅游开发:结合山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文化资源,开展农村生态旅游,培育农村经济新动力,推动乡村振兴。

6.社会宣传和培训: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培训等方式,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的参与意识和水平。

四、综合治理的预期效果1.改善水质:通过治理措施,减少农业和工业排污,提高河道水质,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2.恢复生物多样性:通过生态恢复措施,提供生境、优化生态环境,促进植物和动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山区河道规划整治杨卫甲(大理白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大理671000)摘要:山区地形、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差异悬殊,自然条件恶劣。

山区河道坡降陡,洪水洪枯变幅大,洪水冲刷力强,河岸植被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山区大部分生产力集中分布在河道两岸,发生洪灾往往给沿江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山区河道规划整治意义重大。

关键词:山区,河道,整治,云龙县沘江1山区河道特性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差异悬殊。

河道一般集雨面积小,暴雨集中,单点暴雨强度大,汇流历时短,洪水洪枯变幅大;河道坡降陡,水流流速快,河水挟沙能力和冲刷能力强,其推移质和悬移质多;有的河道一次洪水后,推移质就填满了河床,再遇洪水,灾害损失迅速扩大。

河道岸坡植被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山区大部分生产力(乡镇、村庄、农田、交通、工矿企业等)集中分布在河道(江、河、溪、沟)两岸,洪灾往往给沿江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并加剧了其它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地质灾害等,河道整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我们必需不断地对山区河道的洪水特性、洪灾类型、灾害成因、整治措施进行认真探索,密切结合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土地利用与防洪规划,城乡建设与河道整治,治山治水与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全面统筹规划,加大整治投入力度,分项、分部门、分阶段逐步实施,合理开发利用河岸滩涂,提高土地利用率。

根据《防洪法》的要求,在河道管护范围内,减少不利于河道行洪安全项目,把河道治好管好,达到整治河道,防治洪涝,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城乡经济的目的。

2河道整治问题在规划整治中,需要因地制宜,综合研究上下游、左右岸、主支流的相互关系,统筹规划,综合整治。

一方面在流域内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拦截地面径流,减少泥沙进入河道。

另一方面进行河道整治,采取上堵下排,修建堤防、护岸工程。

上堵就是在河道上游修建一定的拦挡坝拦截泥沙;下排就是疏浚河道,清除阻水障碍,使河道畅通。

其次在关键河段修建堤防护岸工程,约束水流,保护岸坡。

同时应注意河道的生态平衡问题,充分遵循自然规律,不宜过多改变河道自然特性,研究河道形态的价值,尽量保护天然河道作用。

尤其是对河道进行截弯取直和扩宽河道堵口,要特别慎重。

河道截弯取直,一定程度上虽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带来的问题是改变了洪水流向,增大了河床比降、流速和水动能增加,又加剧了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和河床的下切,使原有堤防和河岸垮塌更为严重,防洪问题存在安全隐患;扩宽河道堵口,虽然能够增大下泄流量,减轻上游的淹没损失,但对下游的淹没损失可能更大,往往顾此失彼。

因此,对河道进行截弯取直和扩宽河道堵口时,必须认真调查,充分研究,结合水能、水文计算成果,客观分析下泄流量和经济损失,采取多方案比较,确定出科学的方案,达到整治的最佳效果。

⑴平面布置山区河道规划整治中的平面布置,直接影响一个流域、一条河道的总体规划,必须做到点、线、面、体的合理布局。

点就是要确定整治的重要河段和重点部位,一般以城镇、集镇、村庄、耕地面积集中成片的河段为重要河段,以易垮塌易冲刷一旦决口损失较大的地段为重点部位。

线就是对河道的岸线、堤线进行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布置,调整好河势和流向,充分发挥天然河道的作用。

为了避免新建的堤防、护岸工程侵占行洪断面,阻碍行洪,抬高水位,加重损失,一是最好不要建丁坝,对确定需要建丁坝的地段,其坝轴线与水流方向的夹角最好控制在30°以内,这样建成的丁坝阻水很小,既能保护耕地和自身的建筑物,又能防止挑流时影响对岸,同时对堤坝的安全、稳定有利;二是河道转弯半径不能太小,应成一光滑的抛物曲线,并注意上下游提线的衔接和左右岸的协调;三是对河道弯曲形成的浅滩。

沙洲可以适当缩窄河道断面,用抽心束水归床的办法来增大流速,减少推移质淤垫河床。

面就是处理好整条河道的平面、断面和挡水面之间的关系。

平面上可利用航测1:10000地形图或实测1:2000地形图布置,以达到整体效果;断面上既要确定河床断面即堤距,又要拟定河堤护岸的断面型式,还要提高堤防护岸迎水面的防冲能力。

体就是要达到整治河道的整体效果,结合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田改造项目,统筹规划,协调布置,互不干扰,分步分项逐步实施。

做到规划中与整治后的效果一致。

⑵确定堤防高度山区河道堤防高度的确定,主要应根据保护对象、堤防等级,按照《防洪标准》确定洪水设计标准,计算洪水流量和洪水位,再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加上一定的堤防安全超高来拟定堤防高度。

我国《防洪标准》规定一般城市采用50~20年的设计洪水标准;乡村、小型工矿区、保护耕地面积小于30万亩的采用20~10年的设计洪水标准。

鉴于山区河道水文资料短缺,有的根本无资料,常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设计洪水计算,其计算成果精度差。

实践中,应注重历史洪水调查,结合实际,综合平衡考虑。

在我国要求对堤防设计采用一个洪水设计标准,加上安全超高来确定,不需校核标准。

在山区保护耕地面积都比较少,一般在千亩左右,上万亩的很少,在河道规划整治中应根据山区河道的特性、社会经济状况和效益情况,首先考虑以防冲为主,设计标准不宜过高,一般按10~5年的洪水标准设计,结合保护对象的地面高程加一定的超高确定堤顶高程,比较适宜,可避免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但采用降低防洪标准的堤防工程应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

⑶堤身的结构型式及基础处理山区河道堤身结构和型式,应根据当地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交通条件,因地制宜地选取,既要经济合理,又要安全可靠。

山区河道水土流失严重,推移质多,大部分河道内都有充足的卵石材料,河道两岸岸坡灰岩分布较多,都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

在结构上可选用重力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简便,有利于群众施工,但工程量大,水流条件差,建议最好选用仰卧式或梯形结构,这两种型式水流条件、稳定性均好,投资省,同时减少了工程量,但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专业队伍施工。

在条件好的地方,还要推广堤防新型结构,如拉筋挡墙等。

山区河道修建堤防,基础是关键,从多数水毁的堤防看,与基础处理上的好坏直接相关。

不少堤防是前一年建成,第二年洪水就掏空堤脚,开始垮塌,形成了年年修堤,连年受灾。

所以一般都应把基础嵌进完整的基岩0.5m以上,对冲洪积层较深的河段,必须清到1.5m以上,而且基础不得置于水流冲刷线以上。

对排水困难的河段基础,应运用水下施工技术,同时对堤脚趾加固保护,防掏脚、抗冲和增加堤防稳定性。

⑷施工质量问题堤防工程施工,首先要制定严密的施工计划,要切合群众施工和专业施工相结合的实际,充分利用群众力量投入治河建设,但必须注意施工安全,搞好施工管理。

其次是工程质量问题,应重点做好关键部位的施工,一是基础一定要嵌进新鲜完整的基岩或者超过不冲深度,通过技术检验合格后才下基础;二是砌筑砂浆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搭配,并拌合均匀,保证砂浆强度;三是对河道转弯的凸岸浆砌时要提高砂浆标号或增大河堤断面尺寸,提高抗冲强度和稳定性;四是要把堤身建成一条光滑的曲线或者直线,不能成为折线,影响流态。

财力许可的地方,还可对堤顶以砼压顶整平,迎水面勾缝或抹面,以改善水流条件。

工程结束后,还应清除残留在河床内的废弃物,恢复施工中坡面取石造成的创面,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搞好堤防工程绿化,保护生态环境。

3云龙县沘江鹅脖子河段规划整治工程云龙县沘江鹅脖子河段规划整治工程是在云龙县城遭受1993年8月29日特大洪灾(简称“8.29” 特大洪灾,洪水标准接近50年一遇)后,根据云龙县城洪灾恢复和县城总体发展规划提出,是一个以土地开发和防洪为主要任务的工程,目的是通过对沘江鹅脖子河段截弯取直规划整治,开发河弯滩地,作为县城新区,缓解县城狭小,土地紧张的局面,同时提高县城防洪安全标准。

沘江发源于怒江州兰坪县金顶羊锯山,从金鸡桥进入云龙县境内,由功果桥汇入澜沧江,为澜沧江一级支流,是一条典型的山区河道,主河长173.3km,平均坡降0.0058,云龙县境内河长123km,平均坡降0.0074。

沘江鹅脖子河段位于县城以北新云桥~胜云桥之间,该河段长3839m,平均坡降0.00516,由于沘江干流的侧蚀作用于此形成一个“S”型河道,中间留下一个长约150m、厚30m 类似鹅脖子的山脊,成西北向高昂的鹅头,后来又被称之为“天然太极图”。

⑴规划整治方案经过8.29” 特大洪灾后,云龙县对县城恢复的今后发展进行了规划,根据县城规划的总体布置,县城今后发展方向是上游鹅脖子地带,将作为县城的工业区和生活区进行合理开发,为此鹅脖子河段规划整治方案较为重要。

根据鹅脖子河段的地形地质条件,提出了以下三个规划整治方案,工程平面布置见图。

方案1:截弯取直改河方案。

在鹅脖子较薄弱附近筑一拦河坝,并于右岸开挖新河道,经消能后将沘江水流导入下游河道,同时治理上、下游河岸。

该方案以开发鹅脖子河段左岸土地为主,新增土地面积约300亩,并与下游县城连片。

工程投资1780.87万元。

方案2:仍为截弯取直改河方案。

在鹅脖子上游距新云桥500m筑一拦河坝,并于左岸开挖新河道将沘江水流导入下游河道,同时治理上、下游河岸。

该方案以开发鹅脖子河段右岸土地为主,新增土地面积约260亩,通过扩建胜云桥与县城连片。

工程投资1984.32万元。

方案3:保护天然河道方案。

维持鹅脖子河段的天然形态,仅对河道两岸按防洪要求进行河岸整治。

工程投资839.66万元。

以上三个方案相比,方案1具有水流条件好,新挖河道短,下游防洪堤短,土地开发面积广等优点,缺点是改变了河段的天然形态,上游防洪堤长,投资偏高。

方案2不仅变了河段的天然形态,新开挖河道较方案1 长370m,挖深大(最大挖深达27m),下游防洪堤长,投资最高。

方案3在三个方案中虽投资最省,施工技术相对简单的优点,但对规划整治河段上的土地开发利用率较低,与当时县城发展规划相悖。

因此当时推荐方案1为规划整治实施方案。

⑵实施和总结在即将进行实际阶段以前的种种迹象表明,当地群众以及民间组织大都反对鹅脖子河段规划整治采取截弯取直方案,理由集中在不宜以改变河道的天然形态换取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为前提,况且鹅脖子河段被当地老百姓视为风水宝地,因此鹅脖子河段规划整治工程推荐方案多年来一直被搁浅,取而代之的是对河岸防洪堤分期治理。

应该看到,沘江曾发生的“8.29” 特大洪灾,给云龙县工农业生产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惨重的损失。

据事后调查和当地群众反映,“8.29” 特大洪灾仍未改变鹅脖子河段天然形态,正因为鹅脖子河段的存在,致使洪水迂回,流速降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洪水对下游河岸的冲刷和下切,减少洪水对县城威胁,这是河道天然形态自身价值的较好例证。

实践证明,上世纪九十年代云龙县鹅脖子河段规划整治项目推荐方案最终未能实施是正确的,从此沘江上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然太极图”(位于云龙县城北面,因沘江水绕出一个“S”型大弯子,形成类似道家太极图案的天然地貌奇观,虽然它不过是地质时代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通过河流深切形成的特殊地貌,但后来人们赋予它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