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案一. 教材分析《挑山工》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挑山工登山的艰辛和坚强意志,通过作者与挑山工的对话,展现了挑山工面对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风貌。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本节课是第7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旨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挑山工的精神品质,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但是,对于课文中所描绘的挑山工的生活,他们可能还不够了解,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课文学习到的精神品质,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提炼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挑山工的艰辛生活,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挑山工面对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感受挑山工的艰辛生活,体会他们的坚强意志。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精神品质,并加以引导。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挑山工的艰辛;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挑山工的敬意;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课文,提炼精神品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3.生字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挑山工的生活,引出本课的主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适时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挑山工的精神品质,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语文园地”,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语文知识。
但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于一些语文技能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限,对于一些文章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文知识。
2.难点: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深度的语文思考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通过分析具体的语文案例,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相关知识点,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语文小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素养。
对于每个部分,教师简要讲解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关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第七单元学习目标一、单元简析本单元的主题是“伟大的品格”,围绕这个主题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和《黄继光》。
这四篇课文题材不一,囊括中外,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伟大品格的感染力。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的内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题:古诗三首:本课是三首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塞下曲》《塞下曲》赞美了守边将士慷慨出击、不怕环境的恶劣,随时准备杀敌的大无畏精神。
《墨梅》寄予了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文言文二则:本课是两篇文言文,《囊萤夜读》讲述了车胤将萤火虫当作灯来看书,勤奋好学的故事。
《铁杵成针》讲述了少年李白受到老妇人铁杵磨成针的启发,发奋读书,完成学业的故事。
“诺曼底号”遇难记:本文讲述的是“诺曼底号”邮轮被“玛丽号”撞出大窟窿,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脱离危险,使船上的所有人获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牺牲了的故事。
黄继光:本课展现了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继光舍己为人、崇高的爱国精神。
二、学习目标1.认识37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按要求背诵古诗和文言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积累四则以自强为主题的名言警句。
4.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从中受到启发。
5.完成本单元习作,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三、教法与学法本单元的课文,重在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单元课文题材多,古诗和古文教学要讲解背景,让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现代文则要引导学生品析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这些描写中所体现出的人物品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三首第2课时《塞下曲》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三首第2课时《塞下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塞下曲》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风光和戍楼将士的英勇顽强。
诗中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场面,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这首诗意境高远,寓意深刻,对学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代文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方面仍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塞下曲》,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的向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塞下曲》。
2.教学难点:领悟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中的意境。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和写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中的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边塞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塞下曲》的意境。
2.初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塞下曲》,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3.解析诗句: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如“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场面。
4.深入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领会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中的意境。
5.朗读背诵:让学生集体朗读和背诵《塞下曲》,加深对诗的记忆。
6.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塞下曲》的意境,发挥想象,写一段边塞风光的描写。
7.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句和活泼的插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口语交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介绍还局限于姓名、年龄、爱好等简单信息,缺乏深度和特色。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提高自我介绍的质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自我介绍的基本格式和技巧。
2.培养学生自信、大方地进行自我介绍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自我介绍。
2.难点:引导学生如何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使自我介绍更具吸引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介绍。
2.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进行示范性自我介绍,为学生提供模仿的对象。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自我介绍的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提前让学生准备一段自我介绍的台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你们觉得自己有哪些特点和优势?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我介绍。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自我介绍的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人物特点。
然后,教师进行示范性自我介绍,让学生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位学生进行全班展示,让大家互相了解。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和评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七:我的素描》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七:我的素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是《作七:我的素描》,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素描来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素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研究运用素描进行绘画和表达;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 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2. 启发学生运用素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3.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细心描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素描的概念和基本知识;2. 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3. 运用素描进行绘画和表达。
教学安排如下:1. 第一课时:介绍素描的概念和基本知识;2. 第二课时:讲解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3. 第三至四课时:指导学生运用素描进行绘画和表达。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 解说法:通过简明扼要地解释素描的定义和技巧,让学生快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 示范法:教师用板书或投影展示素描的实际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技巧;3.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素描练,提高其实际绘画能力;4. 交流互动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观察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研究态度、参与度和绘画技巧等方面;2. 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其绘画水平和表达能力;3. 班级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艺术交流和合作。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设计一些活动和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索和表达。
同时,我也会充分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实施。
以上是我对《习作七:我的素描》这一单元的说课稿,谢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析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人物品质”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及《黄继光》4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写的都是人物,学习作者是如何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是本单元的重点。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课文人物品质有关,学生与里面的内容有年代感,通过出示图片、播放视频令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教学时以默读和讨论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和有选择地读等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认识、感悟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从人物描写中感悟人物品质。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学习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感受人物的品质特点。
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
教学目标:1.认识3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32个字,正确读写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4.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5.学习能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6.与同学交流语言描写所能表现出的人物特点。
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习一些表现人物品质、心情等等的词语。
7.通过“词句段运用”,了解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
学会用一连串动词来描写某种情况。
教学重点: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篇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品质、特点。
比如,《文言文二则》中通过动作描写,写出车胤勤奋学习的精神,《铁杵成针》通过对老婆婆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描写,明白了坚持不懈的品质,《“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对哈尔威船长动作、语言的描写,感受其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黄继光》通过对黄继光语言、动作的描写,写出黄继光的视死如归,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着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特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篇课文:《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和《卧薪尝胆》。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勤奋学习,不怕困难,通过讲述古代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囊萤夜读》讲述了车胤用萤火虫照亮书本,夜晚勤奋学习的故事;《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学习,后来被老妇人的毅力感动,从而勤奋学习,最终成为大诗人的故事;《卧薪尝胆》讲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最终报仇雪恨的故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代人物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式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囊、萤”等13个生字,会写“夜、习”等15个字。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代人物勤奋学习、不怕困难的精神,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文中的一些句式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3.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指导。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老师点评。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品七:我的自画像》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品七:我的自画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作品七:我的自画像》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内容。
该单元主要以学生自我介绍为主线,让学生通过绘制自画像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研究本单元,使学生了解绘画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并能够绘制出简单的自画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绘画来展示自我。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教授学生绘画的基本技巧和细节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我,发掘自身的特点和个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或自画像,并与同学们分享。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为接下来的研究做铺垫。
2. 研究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作品七:我的自画像》,理解其中的词汇和句子。
通过解释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意思和语言表达方式。
3. 绘画实践让学生按照课文中的要求,自己动手绘制自画像。
老师可以先介绍一些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和颜色的选择。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和形象,慢慢绘制出一个简单的自画像。
4. 分享展示让学生把自己的绘画成果展示给同学们。
鼓励大家互相欣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回顾整个研究过程,总结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自我表达的方法。
并对自己的绘画进行评价,注意学生的进步和反思。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投影仪2. 教学画板和彩色笔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绘画实践中的表现,包括技巧运用和创意发散。
2. 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分享。
3. 组织同学们进行互动和合作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帮助。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放松心态,保持良好的研究氛围。
2. 需要充分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
3. 注意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细致的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本节课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有所掌握,但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讨论交流法: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好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准备好发言稿。
3.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践活动的话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例如: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进行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可以采用讨论、采访、观察等方式,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主题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伟大的品格”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挑山工》四篇课文。
其中,《古诗三首》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及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诺曼底号”遇难记》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黄继光》从展现了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气概;《挑山工》表现了普通劳动者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
《“诺曼底号”遇难记》与《黄继光》《挑山工》的课后练习与学习提示,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
由此可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是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侧重情感的体会,心情相对于品质而言比较波动、表面。
本单元则侧重人物品质的感受,这是相对于心情而言更加稳定、本质的。
所以在分析人物品质的时候,应当引导学生全面思考,结合当时的情境、主人公的言行去分析,让学生能够受到人物伟大品格的感染。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三首》;熟读美德名言(一)(二);2.过程与方法:找出人物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句子,来初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哈尔威船长、黄继光、挑山工、圣地亚哥的人物品质中,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单元课文,初步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学会找出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句子,来初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教学内容】1.“一主”教材:《古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挑山工》。
2.《新主题阅读》:《单元小诗》《老人与海》(节选),《馒头的故事》。
3.《你读我诵》:《塞下曲》《诚实童子》,美德名言(一)(二)。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乘坐时空穿梭机,开启一段时空之旅,去认识八位伟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4黄继光》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4黄继光》教案一. 教材分析《24黄继光》是一篇描写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的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英勇事迹,展示了他热爱祖国、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英雄人物的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悟英雄精神等方面还需要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继光的英勇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黄继光热爱祖国、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与朗读。
2.难点:黄继光精神深层含义的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黄继光的图片、相关背景资料等。
2.课文音频:方便学生跟读、感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黄继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黄继光的了解。
教师简要介绍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体会黄继光的英勇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细节,如黄继光的表情、动作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教师适时给予评价,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黄继光的英勇精神,巩固所学。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黄继光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发扬黄继光的精神?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黄继光的精神。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继光的英勇精神。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黄继光的故事,感悟黄继光的精神。
8.板书(课后)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板书,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第七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围绕“感受人物的品质”共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一篇略读课文《黄继光》,一次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一次作“我的‘自画像’”,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三首》中的《芙蓉楼送辛渐》写了XXX送别XXX,XXX渐给洛阳亲友报个平安,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塞下曲》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的边塞将军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领的赞赏之情。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XXX而题写的。
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文言文二则》选取了两篇文言文《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启示我们要有刻苦研究、不畏艰难的精神。
《“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主人公XXX船长在一次猝然而至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最终以身殉职。
《黄继光》主要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597.9高地,XXX冒着枪林弹雨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最后他用自已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一惊天动地的壮举,充分表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品质。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说出课文大意,感受每课人物的品质。
4.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5.研究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重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难点研究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古诗三首》3课时《文言文二则》2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2课时《黄继光》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作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21古诗三首这三首诗都施展阐发了墨客尊贵的品质。
《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墨客表达本人仍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我的“自画像”》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是《我的“自画像”》。
这是一篇指导学生通过描写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来介绍自己的作文。
教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自己,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展示写作技巧。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自己的特点和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自己的外貌和性格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描述不具体,语言平淡;2. 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3. 表达方式单一,缺乏创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细节,运用生动的词语,发挥想象力,使作文更具个性和特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自己的外貌、性格和爱好,展示自己的特点和魅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自己,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增强自信心,乐于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具体的词语描绘自己的外貌、性格和爱好,使作文具有生动性和个性。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抓住自己的特点和魅力进行描写,使作文富有创意和吸引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性格和爱好,发现自己的特点和魅力。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分析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己的特点。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悟。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谈话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特点和魅力吗?”激发学生的兴趣。
2.观察发现自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性格和爱好,发现自己的特点和魅力。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第七单元主要围绕着古文《唐僧取经》展开,通过学习古文使学生领略唐僧求取真经、历经千辛万苦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教材内容涵盖了课文内容、生字词、课后习题等。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僧取经》的故事情节,掌握故事背后蕴含的道德、文化内涵。
2.通过学习古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汉字识字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三、教材内容分析1. 课文内容本单元主要以《唐僧取经》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唐僧所历经的艰难困苦、师徒四人的友情、师徒带来的正能量等,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厚重与魅力。
2. 生字词本单元生字词以古文中的生僻字、古代常用字为主,学生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并运用这些生字词,提高汉字识字水平。
3. 课后习题课后习题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古文填空、古文翻译等内容,通过这些习题的完成,学生能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2.多角度解读: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文背后的道德、历史含义,启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3.引导阅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朗读、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评估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口头问答、书面测试、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评估,以考察学生对《唐僧取经》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
六、教学建议1.学生在学习《唐僧取经》时,可以配合一些相关的动画片、连环画等辅助教材,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
2.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学习古文,注重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到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知。
以上是关于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唐僧取经》的简要分析,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出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课文内容丰富,涉及到了自然、人文、历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词语,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人文、历史等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词语、句型的掌握。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词语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3.词语句型学习: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学习重点词语和句型,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5.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课堂所学,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课文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主题是“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共有4篇文章,分别是《小英雄雨来》、《尊严》、《骆驼和羊》、《猫的天性》。
这些文章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还有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在书写和表达能力上也有所差异,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
2.难点:学生对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基本知识,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观点等方式,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含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情分析等)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习作内容是命题作文“我的‘自画像’”,根据课本中模拟的情境和问题提示,要从外貌、主要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等不同方面来介绍自己,没有特别强调要进行语言、动作的描写。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学习做“自我介绍”,通过本次口语交际练习,学生将知道“对象和目的不同,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旨在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发现人物的品质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
《古诗三首》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及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对古诗的教学重在读通、读懂、熟读成诵。由于时代隔阂,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一开始会停留在字面上,对诗中表达的人物精神品格体会不深。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了解古诗大意之后,借助注释,结合相关的背景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鼓励学生围绕课后题自主、合作学习,形成学习能力。
单元学情
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侧重情感的体会。在上册的学习基础上本单元则侧重人物品质的感受:《“诺曼底号”遇难记》与《黄继光》的课后练习与学习提示,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交流平台”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总结如何从语言和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雨果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时帮助扫清外国人名、地名陌生化的词语,进而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事情发展顺序梳理文章脉络。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先自主读书,圈画批注有关语句并小组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抓对比、抓对话、抓动作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感受人物品质。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包含了三篇课文:《巨人的花园》、《鸟的天堂》、《永生的眼睛》。
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表达和创造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在阅读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探索与发现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课文打印稿3.学生分组名单4.相关教学资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标题,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巨人的花园?为什么它被称为巨人的花园?”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阅读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巨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你们认为这种变化好吗?”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能分享给大家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挑山工》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作者游览泰山时,对挑山工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
通过描绘挑山工攀登泰山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还需要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攀登高峰的艰辛和毅力方面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感受和体会。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怀,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挑山工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2.难点:感受挑山工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挑山工的辛勤劳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泰山的美景,引出课文《挑山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3.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挑山工的精神风貌。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巡回指导。
5.分享感悟: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6.小结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人物品质”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及《黄继光》4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写的都是人物,学习作者是如何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是本单元的重点。
2.本单元重点:
(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篇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品质、特点。
比如,《文言文二则》中通过动作描写,写出车胤勤奋学习的精神,《铁杵成针》通过对老婆婆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描写,明白了坚持不懈的品质,《“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对哈尔威船长动作、语言的描写,感受其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黄继光》通过对黄继光语言、动作的描写,写出黄继光的视死如归,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着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特点。
本单元中,《文言文二则》运用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特点爱学习、勤奋努力的特点;《“诺曼底号”遇难记》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人物舍己为人的特点;《黄继光》通过语言描写、动作的描写体现了黄继光为革命甘愿牺牲自我的英雄气概。
习作中是《我的自画像》抓住人物的外貌、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来展现自我形象。
3.本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本单元课文,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学习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感受人物的品质特点。
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