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情况的处理和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异常情况的处理与应急预案
1.晕针:初诊病员体质虚弱,精神过于紧张,或劳累、空腹、大泻、大出
血后、或针刺手法过重,体位不当等均可引起晕针反应。

晕针时,病人突然出现头晕眼花、出冷汗、胸闷、恶心、心慌、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拥有晕厥、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脉细欲绝等症状。

发生晕针反应,应立即出针,让患者平卧,头部稍低,以温开水或糖水,一般静卧片刻即能恢复。

严重者刺人中。

涌泉、足三里、内关、灸百会、关元等穴,必要时配合其她应急措施。

为了预防晕针反应,医生对初诊病人要接触其顾虑,防止其精神过分紧张。

选穴不易过多,手法不宜过重,并尽量采取卧位针刺。

对劳累、体弱、病后患者,应先休息片刻再行针刺。

针刺过程中,医生应随时观察病人的表情及面色,发现晕针先兆,及时处理。

2.滞针:滞针常由病人精神过分紧张而致肌肉强烈收缩,行针时捻动
幅度过大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滞针表现为针体在体内捻转提插滞涩、困难,甚至不能出针。

医生用手指在滞针部位轻轻叩打,使紧张地皮肤与肌肉缓解,如因单向捻动幅度过大,可将针向相反方向捻转,待针体松动后即可出针。

对初诊病人针前做好解释工作,同时针刺手法要轻巧,捻动幅度不要太大,更不要单向捻转过紧。

3.弯针:弯针就是由于病人在留针过程中,突然变动体位,也可由于操
作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所致。

因针身弯曲在病人体内,可风针柄改
变了原来的刺入方向,捻动与出针均感到困难,病人感觉疼痛。

医生在处理弯针现象时,要顺着弯针方向,边捻转边将针取出,不可用力拔针。

若由于病人体位变动造成的弯针,令病人恢复原来的体位即可。

要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后再针刺;针刺时手法要轻,指力均匀;
刺后告诉病人不要变动体位,这样就可有效地预防弯针。

4.折针:折针最易发生在根部。

如果针具质量欠佳,针体被腐蚀生锈,
或针刺手法过重,病人因强刺激而肌肉突然收缩等,均可引起断针。

折针时,如果针身残端露于皮肤之外,应告诉病人不要变动体位,用镊子下压残针周围皮肤,使针体暴露,再用镊子夹出。

如残针完全陷入皮肤,针尖到达对侧皮下,可揉按断端针孔,使针从另一端透出皮肤,随之拔出。

如以上方法均不能取出者,应采取手术方法,将针取出。

针刺前,医生对针具应仔细检查,针刺时手法宜轻柔,针身不可全部刺入体内,针后告诉病人不要变动体位,均可有效的预防折针。

5.刺伤重要脏器:在重要脏器体表进针过深可伤及脏器,而发生医疗
事故。

刺伤胸壁与肺脏,可造成外伤性气胸;刺伤脑脊髓,尤其就是延髓(在哑门、风府穴部位进针过深),可危及生命;刺伤肝、脾、肾可造成肝出血、脾出血、肾出血,甚至发生出血休克;刺伤胆囊、膀胱、胃。

肠,可导致腹膜刺激症与急性腹膜炎;刺伤周围神经根、干,可造成神经炎;刺伤皮下血管,可造成皮下出血等等。

对于上述种种针刺意外,应及时处理、抢救危重病人,应请专科医生
会诊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