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结碎石路面总说明
(完整版)泥结碎石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禄丰县垃圾外理厂进厂及厂区泥结碎石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单位:云南融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日期:2009年10月10日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一、编制说明我公司能够参加禄丰县垃圾外理厂进厂及厂区泥结碎石道路工程项目的投标,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也感谢业主给予我公司参与竞争的机会。
通过多次深入现场实地踏勘,并认真阅读和研究招标文件,分析了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和工程特点,我公司有充分的信心保证优质、按期、安全地完成本工程招标文件规定承包范围内的施工任务,为此,我公司将以积极的态度,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承担本工程施工的总体设想我公司一旦中标,针对本工程特点,我们将认真组织施工,并充分发挥类似工程施工的管理力量和技术装备优势,中标签订合同后,迅速进场做准备工作,在建设单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争取尽早开工。
1.1组织形式和施工队伍我公司将派出经验丰富的队伍,提供强有力的装备,夯实工程建设的物资基础。
将安排具有类似施工经验的项目部承担本工程施工任务。
由项目经理具体负责,在全公司范围内抽调骨干力量组建项目经理部,同时,加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层层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从各个方面保证工程建设顺利、高效、优质完成。
1.2工程总体目标优质高效、工程先进、文明环保,确保按期达标投产,实现工程标准。
(1)质量目标:一次性验收达到符合国家相关验收合格的标准,争创优良。
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方针。
严格按施工图纸、技术文件和国家颁发的有关规范、规程精心施工,认真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诚恳接受有关方面的质量、安全检查和监督,积极配合现场施工监理人员的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工期目标:90日历天。
(3)安全目标:本工程安全目标为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无等级事故。
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制度,按照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层层设置专职和兼职安全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有效开展安全月(日)活动,确保安全文明施工,避免一般事故,杜绝重大人身和设备事故。
泥结石路面标准
泥结石路面标准# 泥结石路面标准## 一、前言嘿,朋友!你有没有走过那种有点特别的路面呢?就是那种看起来不是很光滑,有很多小石子嵌在土里的路面,这就是泥结石路面啦。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泥结石路面标准这回事儿。
为啥要了解这个标准呢?你想啊,不管是在农村的小道上,还是一些不太繁忙的支路上,泥结石路面都很常见。
要是没有个标准,那这路面质量可就参差不齐了,可能今天修了,过不了多久就坏了,多闹心啊。
所以这个标准啊,就像是一个准则,告诉大家怎么把泥结石路面修得又好又耐用。
## 二、适用范围1. 农村道路咱先说农村道路吧。
农村很多地方不像城市,没有那么多钱修那种特别高级的水泥路或者柏油路。
泥结石路面就很合适啦。
比如说,在村子里连接各家各户的小路,或者是从村子通向农田的路。
这些路车流量不大,主要是行人、自行车、摩托车,还有偶尔的农用车。
在这种情况下,泥结石路面的成本低,修建起来相对简单,而且只要按照标准来,也能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2. 临时性施工道路还有就是在一些建筑工地上。
你看,盖大楼的时候,材料要运进来,机器要开进去,可是大楼还没盖好呢,这时候修一条特别好的水泥路就有点浪费了。
泥结石路面就派上用场了。
它可以作为临时性的施工道路,等大楼盖好了,要是不需要了,拆除也比较方便。
不过,即使是临时的,也得按照标准来修,不然施工的时候,车陷进去了,那可就耽误事儿了。
3. 公园内的小道公园里面有时候也会用到泥结石路面呢。
想象一下,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公园里,有条弯弯曲曲的泥结石小道,走在上面还能听到脚下石子嘎吱嘎吱的声音,是不是很有感觉?这种路面适合那种想要营造自然氛围的地方。
但是,要是不按照标准来,这小道可能走着走着就坑洼不平了,游客体验就不好了。
## 三、术语定义1. 泥结石路面简单来说呢,泥结石路面就是用泥土和碎石混合铺成的路面。
泥土就像是把碎石黏在一起的胶水,而碎石呢,就像骨架一样,给路面提供支撑。
你可以想象一下,泥土是面粉,碎石是花生米,把它们混合起来就能做出一个有一定硬度的东西,这就是泥结石路面的基本构成啦。
农村公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设计总说明一、概述1.1工程概况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是金峰镇青橙村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
原路为泥结碎石路面,由于道路等级较低,下雨时,路面泥泞不堪,为当地人民群众的出行及物资的运送造成极大阻碍。
因此,该项目的改建已势在必行。
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义乌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受中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委委托,对《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进行设计。
该项目由于任务紧张,我公司在接到委托任务后立即成立项目组开展工作,于2014年7月上旬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就项目建设方案与业主方主要负责人达成一致:利用既有公路进行建设,路线平、纵面不作大的调整,局部地段改线,调整纵坡,完善排水设施,增设挡防设施的增设、错车道的设置、安保设施的设置等工作。
我公司项目组在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进驻现场进行勘察测量,采用现场实地选线,并结合实际地形地貌进行调整,并据此再次对路线进行局部优化调整。
勘测工作中,各作业组严格控制测量精度,对资料认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各项资料的搜集齐全和完整。
经详细的测量、实地放线、细致的资料搜集、调查,外业勘测资料精度达到勘察测量规范规定的要求。
整个外业勘测工作于2014年7月中旬完成,随后项目组全面展开内业设计,内业设计工作中,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把关,对项目通过认真、细致的设计,在确保结构物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优化设计,使设计文件更加经济、合理,可行。
2014年7月下旬编制完成《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设计,并交付业主。
1.3原路状况本项目原有公路属于农村公路,路线沿山势展开,路线曲折,弯道多、平曲线半径小,路基宽窄不一,平纵面线形局部达不到重庆农村公路标准,存在超限问题。
沿线大部分路段无边沟或排水沟,全线部分涵洞经疏通维修后能继续使用。
原路防护工程大多为干砌片石,部分不满足要求的重新翻修为浆砌挡墙。
1.4建设标准本项目原则上按设计速度15km/h,部分路段依据《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进行设计。
泥结碎石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泥结碎石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背景与目的:泥结碎石路面是一种常见的路面铺设方式,其配合比的设计对于保证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详细说明泥结碎石路面配合比的设计原则和步骤,帮助相关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正确进行路面铺设。
一、设计原则:泥结碎石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1 稳定性原则:泥结碎石路面的配合比应保证路面在交通荷载下的稳定性,以防止路面变形和损坏。
1.2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路面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使用材料的消耗,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二、设计步骤:泥结碎石路面配合比的设计包括以下步骤:2.1 材料筛选:根据路面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碎石材料和改良剂,并进行相应的试验分析,以确定其物理性能和适用范围。
2.2 配合比确定: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实际工程要求,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包括碎石、黏土、水等成分的比例。
2.3 混合料试验:按照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混合料试验,评估混合料的稳定性、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等性能指标,以确定最佳的混合料配合比。
2.4 成型试验:根据混合料试验结果,制备成型试件,通过压实试验和剪切试验等方法,评估路面的稳定性和抗剪强度等性能指标。
2.5 优化设计:根据成型试验结果进行配合比的优化设计,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并确定最终的配合比。
三、质量控制与施工注意事项:为确保泥结碎石路面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注意以下事项:3.1 材料质量控制:对于碎石材料、黏土和水等原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2 混合料制备: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混合料的制备,注意控制水泥和水的用量,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3 压实方法:采用合适的压实方法和设备,确保路面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3.4 施工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天气条件和施工现场的湿度,避免雨水对路面施工的影响。
3.5 养护措施:在路面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采取有效的防水和防冻措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说明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6、滨德高速公路施工技术规范7、设计图纸二、设计要求1、工程部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7d无侧限抗压强度:Rd≥3.5Mpa;3、压实度:K≥98%;4、水泥:初凝时间4h以上,终凝时间不小于6.5h;5、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0%,集料中小于0.6mm的颗粒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含泥量不大于3.5%。
三、原材料1、水泥:采用德州中联大坝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缓凝水泥。
初凝时间315min、终凝时间461min、3d抗折强度5.4MPa、3d抗压强度26.1MPa、安定性合格、比表面积364m2/Kg。
各项指标均达到相应规范及技术标准要求。
2、碎石:采用山东公路海瑞石料技术有限公司长清分公司生产的0-5mm、5-10mm、10-20mm、16-31.5mm四档碎石,碎石的掺配比例为0-5mm:5-10mm:10-20mm:16-31.5mm =35: 26:23:16,压碎值为18.4%,集料中小于0.6mm的颗粒液限为wl=19%,塑性指数为Ip=6,含泥量为2.2%。
3、拌和水:采用洁净地下水四、设计过程: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初步确定五个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和确定五个配合比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1、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和以往经验初步确定五个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为:①水泥(外掺):0-5mm石屑:5-10mm碎石:10-20mm碎石:16-31.5mm碎石=4.0:35:26:23:16;②水泥(外掺):0-5mm石屑:5-10mm碎石:10-20mm碎石:16-31.5mm碎石=4.5:35:26:23:16;③水泥(外掺):0-5mm石屑:5-10mm碎石:10-20mm碎石:16-31.5mm碎石=5.0:35:26:23:16;④水泥(外掺):0-5mm石屑:5-10mm碎石:10-20mm碎石:16-31.5mm碎石=5.5:35:26:23:16⑤水泥(外掺):0-5mm石屑:5-10mm碎石:10-20mm碎石:16-31.5mm碎石=6.0:35:26:23:16。
关于旧水泥砼路面共振碎石化施工原理及工艺的说明
关于旧水泥砼路面共振碎石化施工原理及工艺的说明共振碎石化技术是共振破碎机利用共振原理,将旧水泥路面的刚性面层变为柔性基层。
其独特的共振技术可以持续产生高频低幅的能量,共振破碎的同时保证了地基不受损坏,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重大突破。
共振碎石化原理共振破碎机是根据共振理论,持续产生高频低幅的能量,通过调节锤头的振动频率,使其接近旧水泥面板的固有频率,激发其共振,在路面层内产生均匀的裂纹,从而达到破碎的效果。
破碎过程中,共振破碎机的工作锤头在激发路面共振的同时快速向前移动,冲击的合力指向前下方,水泥板块产生的裂纹是与路面呈35~40°角,这种独特的斜向受力,在形成上部粒径较小,分布均匀的碎石化层的同时,也使下部碎裂水泥板之间,呈现良好的嵌锁结构,大大增强了碎裂后结构的承载力。
共振碎石化强度形成机理共振碎石化后,上部碎石化层,强度降低,起到类似柔性基层作用,抗反射裂缝作用提高。
由于阻尼作用的影响,下部水泥混凝土板由于吸收不到充分的能量,碎石化裂纹远小于上部碎石,板体性较好,呈现良好的嵌锁层结构,大大增强了结构的承载力。
共振频率的选择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混凝土板块间的咬合作用已基本丧失,因此可以认为每一块板的边界条件为四边自由边界。
利用承载板试验对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检测,得到混凝土面板的当量回弹模量,通过计算得出混凝土面板的固有频率(一般为40-80Hz),共振破碎机参考混凝土板固有频率以一定的速度进行共振破碎。
共振碎石化施工工艺随着通车年限的增加,以及车辆不断增加,目前水泥混凝土面板相继出现各类病害,主要有裂缝、断裂板、角隅断裂、错台、接缝碎裂、填缝料损坏、露骨、坑洞等问题,考虑节能环保的因素,可以采用共振碎石化对路面进行改造。
RPB-GP60型共振破碎机,利用共振原理将旧水泥路面的刚性面层破碎,充分利用原水泥混凝土,作为新铺沥青路面的基层再利用,在保证基层的足够承载力的前提下,彻底消除反射裂缝问题。
城市次干道Ⅲ级水泥路面-宽度24米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我公司与委托业主******签订的关于《******B区国邦至三友二期工程道路建设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补充设计合同》。
2、我公司完成的《******B区国邦至三友二期工程道路建设工程一阶段施工图》.二、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1、技术标准:①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Ⅲ级②路基宽度:24.0米③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④抗震烈度:Ⅵ度⑤工程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使用年限:20年。
2、技术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2.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034—2000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9.《城市道路设计手册》(交通出版社)10.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12.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三、评审意见执行情况(一)道路专业1.补充工程荷载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执行情况:己在设计总说明技术标准中补充完善。
2.明确墙背及道路路基填料的力学指标要求。
执行情况:己在设计总说明方案设计中补充完善。
2.桩基应嵌入中风化基岩层不小于2.5倍桩径。
执行情况:己在施工图中补充完善。
四、工程概况项目场地位于******B区国邦至三友二期工程道路建设工程K0+009~K0+063右侧人行道处,该段路基右侧外约5~7米,长约60米范围为既有建筑,按照原道路设计,既有建筑将被拆除,现应业主要求,保留既有建筑,我公司对该段道路进行补充设计。
五、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特征拟建场地位于丘陵斜坡沟谷地带,地面高程在273~282米间,最大相对高差约9米。
泥结碎石路面施工方案(二篇)
泥结碎石路面施工方案本项目的泥结石主要用于K9+700-K8+200段原路基调平层。
2施工准备(1)材料泥结石主要由碎石、泥土组成。
采用质地坚韧、耐磨、轧碎花岗岩或石灰石,碎石应呈多棱角块体。
泥结碎石所用的石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长条、扁平状颗粒不宜超过___%。
泥结碎石层所用粘土,应具有较高的粘性,塑性指数以12~15为宜。
粘土内不得含腐殖质或其它杂物(2)机具翻斗车、汽车或其他运输车辆按计划直接卸入路床,挖机或人工摊铺,洒水车,压路机,其他夯实机具。
(3)作业条件垮塌路肩已修复,原路面已破碎、纵断面已初步调整。
并保持现场交通、机械调转作业方便,各种测桩齐备、牢固、不影响各工序施工。
(4)泥结石配合比粘土用量一般不超过混合料总重的___%~___%。
3泥结石调平层施工3.1施工前的工作泥结石调平层施工前,将垮塌路肩用浆砌片石修复,用破碎机将原路面沥青表处层破碎,原路面纵坡变化大的路段用挖机进行初步调整。
3.2施工流程本段泥结石调平层施工程序如下:垮塌路肩修复破碎原路面测量放样粗调纵坡布置料堆摊铺碎石稳压撒铺粘土碾压。
3.3施工方法(1)堆料及摊铺作业段划分:摊铺作业时间,每个流水段可按___m为一段,根据摊铺用料石量计算卸料车数。
卸料后用挖机粗平。
压实系数人工摊铺为1.25-1.30,机械摊铺为1.20-1.25,。
应按机械配备情况确定每天的施工长度,可根据施工进度要求以8-10h为一班连续摊铺。
摊铺:碎石料卸料后,应及时摊平。
应最大限度使用挖机初平,路宽不能满足挖机操作宽度情况下,使用人工摊平。
现场施工人员应根据放线标高及虚铺厚度,用白灰标出明显标志,为挖机指示摊平高度,以便挖机按准确高度和横坡摊平,为下一步稳压创造良好条件。
人工配合机械施工:施工时,设专人指挥卸料,要求布料均匀,布料量适当。
布料过多或过少时,会造成机械或人工工作量过大,延长工作时间。
在路床表面洒水,洒水车应由专人指挥,应参照作业时的气候条件控制洒水量,以最佳含水量为标准调整现场洒水量。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书1、概述本路段为保定市徐水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之一,起点与易保线相交,沿现有道路向西,穿解村中部,终点解村西与瀑河水库至屯里路相交口,总里程2.606Km。
1.1道路现状现状道路为非等级路,总长为2.606Km。
其中过村段1.01Km,为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厚度为20cm,无路面基层;野外段长度为1.596Km,为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由于现状道路等级较低,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过村段路面病害逐渐严重,主要病害为破碎板、露骨等,现状如下:露骨破碎板根据“保定市徐水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的要求,对本路段进行改造提升。
过村段由于受道路两侧空间、地形等客观因素限制,仅按照现状道路线形、宽度将旧路挖除新建,新建路面结构为:20cm水泥混凝土面层+16cm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 5%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增加排水边沟和路灯照明,并通过加强交安措施,保证通行安全。
野外段参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7.5m,路面宽6.5m,将旧水泥路面面层挖除,再新建路面结构,路面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2.1 任务依据l、《保定市徐水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建设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1.2.2 测设经过接受建设方委托后,我公司即组织精干人员进行了本路段的勘查设计工作。
针对本路段特点,勘测方面,加强对路基、料场等现场调查。
路基方面,侧重于沿线填土调查;料场方面,积极与保定市徐水区交通局以及地方政府了解周围料场情况,扩大调查范围,满足道路施工需要。
勘测中,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并与环保、土地、水务等部门先行进行了沟通,取得了相关意见。
项目组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与设计相关资料。
1.3技术标准1.3.1本路段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如下: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勘测规范》(JTG Cl0—2007)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9、《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14、《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9、《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358号1.3.2 主要技术指标过村段受客观条件限制,按照等外路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说明
路面设计说明4.1、主要技术指标车行道:双车道面层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自然区划:本路段经过地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区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IOOkN横坡:时单向坡4.2、路面结构设计水泥险路面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20cm。
调平层:级配碎石调平层,厚度4cm底基层:手摆片石,厚度16CIDO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10年,设计基准期内车道所承受的标准轴载BZZ-IOO,累计作用次数为950932次,为中交通等级,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146. 2MPa,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可靠度系数为L 06。
基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100.0 (0. Olnun)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310.0 (0. Olmm)水泥混凝土设计抗弯(折)拉强度为4. 5Mpa (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混凝土弯拉模量29GPa.水泥稳定粒料回弹模量为1500 MPa,新建路基30 Mpa o4.3、水泥混凝土面层组成设计设计以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产生综合疲劳损坏作为设计标准,以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综合疲劳应力不高于水泥混凝土板的弯拉强度作为控制指标,对路面厚度进行了计算。
中湿段的路面总厚度不小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冻最小厚度。
单车道路面混凝土基本板块尺寸为4.5mX4.5m (长X宽)。
水泥混凝土板厚均为20厘米,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4. 5MPa,路面面层弯拉弹性模量为Ec=29GPa,要求使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42.5号,所用石料必须满足有关规范对石料强度指标的技术要求,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 0-3. 5之间。
路面的抗滑以构造深度不低于0.6mm,混凝土水灰比不大于0. 46,掺用的外加剂应经配合比试验应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假缝上部的槽口用切缝机进行切割。
构造物横穿公路时,构造物顶面至板底距离小于120Cm时,其顶面及两侧各6m 范围内的混凝土面板采用钢筋网补强。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一、前言水泥稳定碎石路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公路路面类型,其施工技术规范对于保证路面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路面设计、材料选配、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二、路面设计1.设计原则水泥稳定碎石路面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1)满足道路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2)充分考虑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3)合理选用材料,保证路面稳定性和耐久性;(4)根据设计速度、车辆荷载等因素确定路面厚度。
2.断面设计水泥稳定碎石路面的断面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路面应平整、流畅,纵向坡度、横向坡度和横向超高均应符合要求;(2)路基应符合设计要求,路面厚度应根据设计荷载、设计速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3)路面结构应采用逐层递减厚度设计,底层应选用强度较高的石料,上层应选用粒径逐层递减的碎石或沥青混合料。
三、材料选配1.水泥水泥是水泥稳定碎石路面中的重要材料,其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强度高,稳定性好;(2)含量应适中,过多过少都会影响路面性能;(3)应与碎石均匀混合,且搅拌时间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2.碎石碎石是水泥稳定碎石路面中的主要骨料,其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强度高,稳定性好;(2)粒径应逐层递减,上层应选用较小的骨料;(3)应与水泥均匀混合,且搅拌时间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3.其他材料除了水泥和碎石外,水泥稳定碎石路面还需要其他辅助材料,如膨胀剂、防水剂等。
这些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四、施工工艺1.基层处理水泥稳定碎石路面的基层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1)基层应平整、坚实,无松散、泥土等;(2)如有不平整、松散、泥土等,应及时清理、填补、夯实;(3)基层应湿润,但不能有积水。
2.施工工艺水泥稳定碎石路面的施工工艺应符合以下要求:(1)搅拌设备应符合要求,搅拌时间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2)碎石应均匀分布在基层上,水泥应均匀撒在碎石上;(3)搅拌后应及时散布在基层上,压实后应保持平整;(4)路面应在水泥凝固前及时喷水保湿。
泥结碎石路面施工方案
泥结碎石路面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泥结碎石路面施工是指在道路基层上铺设一层由泥结碎石组成的路面层。
该施工方案说明了泥结碎石路面施工的整个过程,包括准备工作、路面设计、材料购买及准备、施工步骤和质量控制等。
二、准备工作1. 工程测量:根据路面的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工程测量,包括路面的尺寸、坡度和曲线等。
2. 施工准备:清理道路基层,确保基层平整、结实,并清除杂物和沉积物。
3. 设备准备:购买或租赁所需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水泥搅拌机等。
三、路面设计根据道路基层的情况、交通流量和使用要求,确定泥结碎石路面的设计要求,包括路面厚度、材料种类和施工方法等。
四、材料购买及准备1. 泥结碎石:根据路面设计要求购买合适的泥结碎石材料,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2. 沥青:根据设计要求购买合适的沥青材料,确保沥青质量及来源正规。
3. 其他材料:购买所需的辅助材料,包括水泥、砂浆、沙子等。
五、施工步骤1. 基层处理:a. 清理基层:清除基层上的杂物和沉积物,确保基层平整干净。
b. 基层修补:对基层进行必要的修补和加固,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
2. 路面铺设:a. 铺设沥青:将沥青均匀铺在基层上,使用平地机或刮板机进行铺设。
b. 摊铺碎石:将碎石均匀铺在沥青层上,使用振动式或静碾式压路机进行压实。
c. 等级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碎石的粒径和厚度,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
3. 防水处理:a. 涂覆沥青:在碎石路面上涂覆一层沥青,用于防水和加强路面的耐久性。
b. 涂覆橡胶沥青:在沥青层上涂覆橡胶沥青,用于进一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防水性。
4. 完工处理:a. 检查施工质量:对路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b. 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施工现场的杂物和沉积物,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c. 完工验收:组织相关部门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六、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对购买的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4.0米宽泥结石设计说明书样本
4.0米宽泥结石设计说明书一、说明书(一)概述1、设计技术标准:山重四级单车道泥结碎石路面宽4.0米。
(二)路线起讫点路线起讫点:廉租房四期——快速通道(三)工程设计要点1、路线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按山重四级标准,计算行车速度15km/h进行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详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2、路基2.1、路基设计依据:根据当地的受益群众数量和交通流量预测,确定该公路路基宽度:单车道路基5.5m宽,路肩0.5m宽,施工中工程艰巨地段可减为路基4.0m 宽,路肩0.25m宽。
每间隔200—300m设臵一处错车道,错车道处的路基宽度6.5m。
2.2、路基压实度:顶面弯沉:设计弯沉值2202.3、路基边坡:土质边坡:填方1:1.5,挖方:1:0.5石质边坡:填方1:1.5,挖方:1:0.32.4、不良路基:本路段无不良路基2.5、路基排水:路基高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设臵边沟(土水沟)将水引入就近的涵洞或溪流。
路面排水:设臵路面2%的横坡,路肩2%或3%的横坡将水引入边沟。
2.6、路基防护工程:浆砌块石护肩和浆砌块石挡土墙(重力式)2.7、路基施工注意事项2.7.1填土路堤:填料要求不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特征的土。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需要使用时,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路基填方材料的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路堤基底的处理路堤基底是指路堤填料与原地面的接触部分。
为使两者结合紧密,避免路堤沿基底发生滑动,防止因草皮、树根腐烂而引起路堤沉陷,对路堤表土需进行清理:当基底为坡面时,将坡面做成台阶形,一般宽度不小于2m,高度最小为1.0m,而且台阶顶面应做成向堤内倾斜4%~6%的坡度。
施工作业方法土方路堤常根据路段地形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或纵向分层填筑法两种形式。
[整理]JTGD40—2002公路水泥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条文说明1 总则1.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 012---94)(以下简称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积累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取得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靠度、路面结构排水等研究成果,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为此,对原规范进行修订,以提高水泥路面的工程质量,适应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
1.O.3 修订后的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接缝设计、混凝土面层配筋设计、材料组成要求及性质参数、加铺层结构设计等。
与原规范比,主要增加了路面结构可靠度设计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方法,充实了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配筋计算方法,细化了路面结构组合和材料组成及性质参数要求,修改了旧混凝土路面调查和评定方法,补充了交通分析方法。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当地材料、技术和经济条件也不尽相同。
因此,路面设计应紧密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实践经验,选择经济、技术合理的设计方案。
由于路面是公路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公路的路基、排水等密切相关,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
根据国家标准《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的规定,本规范以“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取代原规范的“定值设计法”,即在度量路面结构可靠性上由经验方法转变为运用统计数学的方法,从而使路面结构更为符合实际情况。
1.O.4 本规范涉及的标准规范较多。
除在规范条文中列出的如:《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等外,在条文中还引用但未列出的有:《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JT/T 203)等。
村道水泥路建设情况说明
村道水泥路建设情况说明村道水泥路的建设是为了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方便农村民众生产生活。
下面,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我国村道水泥路建设情况,包括建设背景、建设现状和建设前景。
建设背景农村是我国的三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而道路交通则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之一。
村道水泥路建设的背景是,许多地方的农村道路状况不佳,有些地方只能靠堆石头、土块和碎石等方式来铺路,这种路面质量参差不齐,既不美观又不实用,给居民出行和货物运输带来很多不便。
村道水泥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水泥路面平整、光滑,降低车辆行驶噪音,有助于提高安全性和交通流量,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同时,村道水泥路的降尘功能和雨水渗透性也使得村庄环境更优美,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建设现状近年来,村道水泥路建设受到了全国各地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农村道路里,水泥路在建设当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无论是在建设质量还是建设数量上都在逐年提高。
村道水泥路建设现状总结如下:建设范围目前,全国有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进村道水泥路建设。
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这项建设工作推进得更为顺利。
除了建设现有村道水泥路外,许多地方还积极探索新的建设方式和模式,实现了对更偏远地区的建设要求。
建设质量村道水泥路建设质量也在逐步提高。
除了符合建设要求外,还在推进节能减排、环保节能等各项指标。
同时,加强了水泥路路面的管护工作,实现更长久的使用寿命。
建设投入村道水泥路建设的成本较高,全国各地对于这项建设工作的投入也在逐渐增加。
为了支持和推进建设工作,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一些村落、贫困地区进行水泥路建设。
建设前景展望未来,村道水泥路建设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由于水泥路面具有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村道水泥路在未来的建设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村道水泥路建设的标准和质量也将不断提升,人们更加重视绿色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村道水泥路的建设也会朝着高效、环保、节能的方向不断发展。
泥结碎石路面的施工方法
泥结碎石路面的施工方法学习笔记2009-10-31 22:07:26 阅读22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泥结碎石路面是以碎石作为骨料、泥土作为填充料和粘结料,经碾压而形成的路面结构,其主要施工方法有拌和法、灌浆法和层铺法三种,本文主要介绍灌浆法和拌和法的施工方法.一、拌浆法施工程序为:摊铺碎石→铺土→拌和整型→碾压。
1、摊铺碎石:按松铺厚度用平地机获人工摊铺碎石,并洒水,使碎石全部湿润。
2、铺土:将规定用量的土均匀的摊铺在碎石表层上。
3、拌和:采用机械或人工拌和,拌和一遍后边拌边洒水,翻拌3~4 遍,以粘土成浆与碎石粘结在一起为度。
4、整型:用平地机将路面整平,符合路拱要求。
5、碾压:整形后用6~8t 压路机洒水碾压,使泥浆上冒,至表层时缝中有一层泥浆即停止碾压;稍干后再用10~12t 压路机进行收浆碾压1 遍,随即撒嵌缝料,再碾压2~3 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二、灌浆法其一般工序为:①准备工作;②摊铺碎石;⑧预碾碎石;④灌浆;⑤带浆碾压;⑧最终碾压。
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下承层及排水设施、施工放样、布置料堆、拌制泥浆。
泥浆一般按水与土为0.8∶1~1∶1 的体积比配制。
过稠、过稀或不均匀,均将影响施工质量。
2.碎石摊铺和初碾压,使碎石初步嵌挤稳定为止。
过多碾压将堵塞碎石缝隙,妨碍泥浆灌入。
摊铺碎石时采用松铺系数1.20~1.30(碎石最大粒径与厚之比为0.5 左右时用1.3,比值较大时,系数接近1.2)。
摊铺力求表面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初压,用8 吨双轮压路机碾压3~4 遍,使粗碎石稳定就位。
在直线路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线碾压;在超高路段,由内侧向外侧,逐渐错轮进行碾压。
每次重叠1/3 轮宽。
碾压弯第一遍就应再次找平。
初压终了时,表面应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和纵坡。
3.灌浆及带浆碾压。
若碎石过干,可先洒水润湿,以利泥浆一次灌透。
泥浆浇灌到相当面积后,即可撒5~15mm 嵌缝料(约1~1.5 立方米/100 平方米)。
1057《公路工程路面面层碎石技术条件》---条文说明
热拌沥青混合料按碎石公称最大粒径分为: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特粗式公 称最大粒径为37.5mm,最大粒径为53mm,在沥青混合料中对粗集料公称粒径最低标准要求为(20~ 40)mm的S5规格碎石,因此本标准删除JTG F40—2004中 S1、S2、S3、S4等四种规格碎石。
a) 各种类型设备的破碎原理: 1) 鄂式破碎机
鄂式破碎机主要由机架、偏心轴、大皮带轮、飞轮、动鄂、侧护板、肘板、肘板后座、调隙螺杆、 复位弹簧、固定鄂板与活动鄂板等组成,其中肘板还起到保险作用。鄂式破碎机是以电动机为动力,通 过电动机皮带轮,由三角带和槽轮驱动偏心轴,使动鄂按预定轨迹作往复运动,从而将进入由固定鄂板、 活动鄂板和边护板组成的破碎腔内的物料予以破碎,并通过下部的排料口将成品物料排出。
6.2.1 清除表土和风化层是保证碎石无风化、洁净、无杂质的首要环节。碎石母岩开采前,应首先剥 离山体表土层和风化的软岩。 6.2.2 尽可能使开采的毛石不致块度过大,宜根据岩石硬度和台阶高度,设定爆破炮孔间距和孔深。 6.2.3 在母岩开采中宜剔除杂石、避免其进入破碎环节。因为,母岩开采中混入的杂石,在破碎环节 无法剔除。同时要保证石料洁净,不得混入泥土。必要时应进行人工挑选或过筛处理。
表2要求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用碎石规格,宜考虑采用S8′、S9′规格。这是因为,我区目前 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均为3000型以上,有6个热料仓,区分S8′、S9′规格可以更好控制沥青混合料 级配。
4.3 依据区内碎石科研成果报告,本标准表 3 按照气候分区分别作了碎石的磨光值、碎石与沥青的粘 附性指标要求。其中,在调查的区内 14 家规模料场中,78%的料场按照现有加工方式生产的碎石,其磨 光值不小于 40;78%的料场按照现有加工方式生产的碎石,其磨光值大于 38。因此,对半干区和干旱区 的碎石的磨光值技术要求分别由规范的 38 和 36,提高至 40 和 38。
泥结碎石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泥结碎石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前言本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泥结碎石路面配合比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以确保设计出的路面具有优良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说明书所提供的信息是基于一般工程实践和相关规范,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设计依据1.泥结碎石路面的设计规范和标准;2.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和限制;3.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和规格。
三、材料选择与准备1.碎石:选用质地坚硬、颗粒均匀的碎石,规格一般为5-31.5mm;2.泥灰:选用具有良好粘结性的泥灰,通常为粘土、石灰和水的混合物;石灰要求消解充分,混合均匀;3.水:应采用清洁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配合比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路面强度是路面最重要的性能之一,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碎石、泥灰和水之间的比例关系,以确保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2.稳定性: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混合料的抗冻性、抗水损性能等,以确保路面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3.耐久性: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混合料的耐久性,包括耐磨性、抗老化性能等,以确保路面的使用寿命;4.经济性: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工程成本,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具体的配合比如下:碎石:泥灰:水=4:3:3(重量比)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含水量、压实度等参数需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以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保证路面稳定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水含量,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五、施工注意事项1.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配合比的效果,应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2.拌和、运输、摊铺、压实等施工环节对配合比的影响较大,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3.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对路面性能的影响;4.配合比设计完成后,需进行试铺和试压,以检验配合比的适用性;5.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路面进行质量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参考文献与附录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3.工程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性能指标说明书;4.原材料性能指标检测报告;5.配合比设计过程记录表;6.试铺试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说明书一、概述1.1项目背景、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木里河又名理塘河,界于东经99°35′~101°48′,北纬27°05′~30°25′之间,发源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以北的沙鲁里山脉。
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理塘、濯桑、唐央乡、沙湾、四合乡,至呷姑水文站以下与卧落河汇合后又称小金河,而后折向东北方向,经列瓦、瓜别于洼里附近注入雅砻江。
全流域集水面积19114km2,其中木里河集水面积为9416km2。
木里河水量丰沛,河床坡降陡,自然落差大。
由于河流深切,岭谷相对高差大,使得域内地形复杂,起伏甚大,山高岭峻,河谷幽深。
源头西北部的塞峰高达5833m,南邻云贵高原海拔1500~3000m左右,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由于受地势的影响加之交通闭塞,大部分河段耕地零星分布、人烟稀少。
全流域呈南北向条带状,支流密布呈树状分布,源近流短。
其中木里河梯级水电站(上通坝~立洲)段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交通条件差,流域梯级电站对外交通公路工程建设工程量大、难度大、周期长,相应的勘测设计周期也较长,是制约电站能否早日开工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促进木里河流域的滚动开发,尽早开工建设木里河沿河通乡公路已势在必行。
立洲水电站为木里河流域规划的第六梯级水电站,坝址位于博科乡下游立洲岩子,混合式开发,初拟水库正常蓄水位2088m,装机容量26万kW。
规划初荐坝型为砼拱坝,最大坝高138m。
电站坝址距桃巴约13km,距下麦地约53km;距木里县城约70km,距西昌市约300km。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四川华电木里河公司组织了本项目勘测设计的招投标工作,确定我公司承担木里河沿河通乡公路立洲新建段的勘测设计任务。
接受中标通知后,我公司即按招标文件的要求,于2006年4月10日组建测设队伍,同时派出控制测量、路线、地质等主要人员先期进场作好外业勘察的现场前期准备工作, 4月15日全部测设人员进场开展外业工作。
根据《木里河干流梯级水电站(上通坝~立洲)对外交通公路方案初步规划》及招标文件精神,按四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20km/h)的标准,对全路段路线方案实地详细勘察,对路线可能走的方案反复进行论证比选,找出最佳路线方案;全线布设导线点并与业主提供的GPS控制点联测,对坐标和高程进行全面控制;按路线最佳方案进行实地选线布设交角点,测设交角点坐标及高程,设置曲线;按照技术标准对路线平、纵、横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进行反复详细研究、比较,找出设计不恰当、不合理、不经济部分进行调整修改;对工程重点、关键路段,桥梁、高挡墙、不良地质等除在纸上研究外,在实地按标准、造价反复论证修改,直至满足为止;按调整后的中线进行实地详测中线、横断面、桥梁、地质、筑路材料及杂项调查等,收集外业资料;根据详测中线,初拉纵坡,对困难路段作横断面设计来检查,按初设的资料,对全线测设进行实地检查核对,对遗漏或错误进行补测或修改,2006年5月15日完成初设阶段的外业测设工作。
按公路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业主要求进行内业设计,2006年6月5日完成两阶段初步设计和文件编制工作。
2006年6月19日,业主委托凉山州交通局测量队在西昌市召开了本项目两阶段初步设计文件的评审会。
会上,领导及专家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查,充分肯定了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所做的工作,同时也对设计文件在下阶段设计时应注意和考虑的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
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和业主要求,我公司于2006年6月25日开始招标设计工作。
在招标设计阶段,我公司对初步设计文件作了进一步优化,并对初步设计文件审查中提出的“下阶段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予以了完善和调整,如对个别半径小于极限半径15m的弯道进行了调整,使之半径能满足规范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我公司积极与业主及水电贵阳设计院、凉山州交通局测量队、水电西北设计院等相关单位配合,于2006年7月30日完成了招标设计及文件编制工作。
1.2 主要技术指标本项目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系考虑满足电站施工期外来器材物资运输的要求,依据《木里河干流梯级水电站(上通坝~立洲)对外交通公路方案初步规划》及勘察设计招标文件精神,并参照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对公路分级和公路等级之规定综合考虑影响本项目公路技术标准的各种因素,确定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表1-1根据《木里河干流梯级水电站(上通坝~立洲)对外交通公路方案初步规划》推荐的路线总体方案,木里河沿河通乡公路立洲新建段起于木里县下麦地铧口、小金河右岸的S216线K476+135位置,沿小金河右岸布线至小桥渡口(起点段利用木里至后所乡乡村公路老路约2km),在约1898米高程用一座特大桥(水电顾问集团西北院承担设计)正跨卧落河。
过卧落河后,利用木里至后所乡村公路木里河右岸第二个至第三个回头之间的段落,连接大湾子村民点,绕油房沟(三岔沟),顺有利地形从后所乡岩多的田坝下面通过,接苏家湾村民点,过苏家湾垭口,用两个中桥绕过杨家桥沟(新山沟)至洛瓜米村。
从观音庙红岩子中下部、上下陡崖之间较平缓台地通过,利用较好地形过各科村。
过各科村后在K30~K35段利用间断未建成的老公路路基布线,穿过呷姑村,跨呷姑磨房沟(龚家沟),在K34+200~K34+400过新建立洲电站厂区(高程在1904~1907米),又在K34+820与在建的呷姑汽车吊桥右岸正交(高程1907米)穿呷姑岩子,路线逐渐提高过脚儿岩子上部后,路线渐下跨过大水沟,利用有利地形从康复村下部通过,利用K43+500~K50+000未建成的老公路路基布线,其间通过六谷地、基石地、八科村民点,在K51+250立洲坝址以下约800m 处新建立洲大桥以1991m高程跨木里河,用一对回头曲线展线上升至立洲岩子过坝隧道进口(高程约2092米),在K53+480(高程2116.5米)出隧道后经下瓦科村民点,在博科乡下面的凯司沟省道回头弯处与凉山州交通局测量队承担的固增段的起点K58+450接线,本段止点里程桩号K59+027.28,路线长度为59.71847km。
其中A1合同段为K0+000~K23+000,路线长23.44606km;A2合同段为K23+000~K44+000,路线长21.07314km;A3合同段为K44+000~K59+027.28,路线长15.19927km。
1.5 主要技术指标执行情况1.5.1 平面指标路线总长59.71847km,全线交点718个,平均12.02个/km;最小平曲线半径15m/2个;缓和段最小长度10m,曲线比大多近于1:1:1;平曲线总长39.02km,占总里程的65.34%。
1.5.2 纵面指标全线变坡点295个,平均4.940个/km, 8.07%~9.0%纵坡,7338.98m/35处,最小纵坡0.3%/3处(除卧落河大桥及立洲厂房为0%外),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型340米/1个、凹型300米/1个,竖曲线总长13.35km,占总里程的22.36%。
1.5.3 横面指标全线路基设计宽度为6.5米。
1.5.4 坐标及高程坐标和高程均采用业主提供的木里河立洲水电站厂区及坝址GPS控制成果。
分段闭合、平差,坐标精度和高程精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1.6 主要工程数量2.1区域自然条件2.1.1地理位置木里河沿河通乡公路立洲新建段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处于该县西北侧木里河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00°54′~101°13′,北纬27°49′~28°08′,隶属于木里县博科乡、后所乡、下麦地乡所辖。
路线于下麦地乡铧口村与省道S216线相接,沿小金河右岸由北东向南西逆流而上至卧落河口,设大桥跨卧落河后再沿木里河右岸上行,经后所、呷姑至立洲水电站坝址下游,再设大桥跨木里河后沿木里河左岸上行,止于博科乡与S216线相接,全长59.61127km。
项目区内地形复杂,地势险要,各村乡之间仅有骡马道相接,交通极为不便。
2.1.2 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木里河下游河谷地带,河谷多呈“V”型峡谷,属青藏高原东南部强烈侵蚀切割的高山峡谷地貌,群山绵亘、沟壑纵横、峭壁林立,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山脉走向大致呈南北向,区内平均海拔约2600m左右,河谷地带海拔一般1800m~2200m左右,全线最低点卧落河口海拔约1780m,山脊地带海拔高程一般为3500m~4000m左右,最高峰别都峰海拔4493m,最大高差达2700m 左右。
`木里河规划河段阶地不发育,零星分布有三级阶地,主要发育Ⅰ、Ⅱ级阶地,Ⅲ级阶地仅残留部分,其中Ⅰ、Ⅱ级阶地为堆积阶地,Ⅲ级阶地为基座阶地,各阶地阶面拔河高程分别为1~10m、15~40m、80~100m。
2.1.3 水文项目区位于木里河下游,木里河又名理塘河,发源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北部的沙鲁里山脉南缘,其上游又称无量河。
河流由西北向东南自理塘县进入木里县后,依次流经唐央、沙湾、四合、博科、后所,至下麦地与卧落河汇合后又称小金河,而后折向北东方向,经列瓦、项脚进入盐源县,于欧家湾子附近汇入雅砻江。
全流域呈南北向条带状,支流密布呈树状分布,规划河段主要支流有前山沟、宋家沟、大水沟、龚家沟、咪黑沟、丁家沟、阴沟及三叉沟等,均处于青年期,具强烈侵蚀切割作用,两岸常常形成悬崖绝壁,江面狭窄,水流湍急。
河流受高山融雪水、大气降水、地下水补给,雨季流量成倍增加。
2.1.4 气象木里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区域内气候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
各环流系统随着不同的季节变化交替地起着不同的作用:冬半年(11月至翌年4月)受高空西风南支气流所控制,使该流域冬半年天空晴朗,云层不多,气候干燥,降水极少,日照充足,形成了明显的干季;而下半年(5~10月)高空西风环流北移,而相应的印度洋与太平洋副高北上加强,流域上空转为深厚、温暖、潮湿的西南季风气流控制,带来充沛的水汽,此气流与西北不断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大量降水,成为该流域的雨季。
区内属大陆季风高原型气候,受复杂多样地貌类型的影响,气候具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垂直分带明显的特点。
区域内年平均气温11.1°C,一月平均气温4.3°C,极限最低气温-10.1°C,七月平均气温17.2°C,极限最高气温34.8°C;年平均降水量为816mm,6~9月为雨季,雨季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雨季常有短时大雨或暴雨,造成山洪及泥石流爆发,冲毁道路和桥梁;年均日照时数为2302小时,无霜期为200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