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最详细的讲解.共36页文档
合集下载
综合布线最详细的讲解
4.4.2 北美標準 ANSI/TIA/EIA 568
1 ANSI/TIA/EIA 568-A
– ANSI/TIA/EIA 568-A-5 100歐姆 4對增強5類佈線技術 規範
2 ANSI/TIA/EIA 568-B 2002年6月
• 568-B1綜合佈線系統總體要求 • 568-B2平衡雙絞線佈線組件 • 568-B3光纖佈線組件
產品; 7、掌握AUTOCAD和Microsoft Office Visio等軟體的
使用方法,繪製綜合佈線系統圖、施工圖等。
4.1 用戶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對象 智能建築、智能社區
二、智能社區 是繼智能建築後的又一個熱點,隨著智能建築技術的發展, 人們把智能建築技術應用到一個區域內的多座建築物中,將 智能化的功能從一座大樓擴展到一個區域,實現統一管理和 資源共用,這樣的區域就稱作為智能社區
4.6.4 綜合佈線的介面
4.6.5 具體配置 1,子系統線纜長度
1.A+B+E≤10m 水準子系統中工作區電纜(光纜)、設備線纜和接插 線或跳線的總長度。
2.C+D≤20m建築物配線架或建築群配線架上的接插線或跳線長度 3.F+G≤30m 在建築物配線架或建築群配線架上的設備電纜(光纜)長
度。 4.接插線應符合設計指標的有關要求。 5.建築群幹線光纜是指多模光纜的長度。
3、設備間裝潢施工的配合。
4.3 建築物現場勘察
(1)各樓層、走廊和房間、電梯廳、大廳等吊 頂的情況,包括吊頂是否可以打開、吊頂高 度、吊頂距梁的高度及其他。然後根據吊頂 的情況確定水準主幹線槽的鋪設方法。對於 新樓要確定是走吊頂內線槽,還是走地面線 槽;對於舊樓改造工程需確定水準幹線槽的 鋪設路線。找到佈線系統要用的電纜豎井, 看豎井有無樓板,詢問同一豎井內有哪些其 他線路(包括自控系統、空調、消防、閉路 電視、保安監視、音響等系統的線路)。
综合布线课程讲解
6. 管理子系统
为方便日后的更改、增加、维护, 必须要对整个布线系统的电缆、连 接硬件、空间、走道等进行统一管 理。布线系统的管理由EIA/TIA 606来规范。
7. 入口设施:入口设施是外部电话
线、楼间主干线缆、天线等的入口点 。
第二章 综合布线的材料与设计
本章重点
常用线缆简介 综合布线产品简介 综合布线设计标准 电气保护与接地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图纸设计
综合布线介绍---传输介质
铜缆带宽: • 五类 • 超五类 • 超五e类 • 六类
100 MHz 100 MHz 160 MHz 220~300 MHz
双绞线
• 双绞线TP是目前使用最广,价格相对便宜 的一种传输介质 • 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组成,以减少 对邻近线对的电气干扰 • 由若干对双绞线构成的电缆被称为双绞线 电缆 • 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综合布线常用介质
• 有线介质
– 双绞线 – 铜轴线缆 – 光纤
• 无线介质
– 无线电 – 微波 – 激光 – 红外线
铜轴线缆
• 概述
铜芯
绝缘层 外导体屏蔽 层
保护套
综合布线介绍---传输介质
铜缆按传输速率分类: • 三类 10Mbps • 五类 100Mbps • 超五类 100Mbps 以上 • 六类 1000Mbps • 七类
第二部分:结构化布线系 统的组成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电信工业协会(TIA)/电子工业协会 (EIA)制定的商用建筑布线标准,即EIA/TIA 568A和569以及其 他相关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主要针对电话、传真、计算机网 络,即语音和数据应用,未来的发展还将包括电视会议、图文 传真、语音邮件、卫星通信等较新的通信技术。该标准对以下 几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规范 规范 定义了认可的媒体 定义了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 规定了各子系统的布线距离 定义了布线系统与用户设备的接口 定义了线缆和连接硬件性能 规定了安装实践所需注意事项 定义了链路性能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概述(PPT 99页)
10
布线图片
11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4)技术经济合理 综合布线系统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 并按照标准施工和严格检测,保证系统技术性能优良可 靠,满足目前和今后通信需要,且在维护管理中减少维 修工作,节省管理费用。采用综合布线系统虽然初次投 资较多,但从总体上看是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 求的。
12
综合布线的范围
• 综合布线系统的范围应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范围来定,一 般有两种范围,即单幢建筑和建筑群体。
(1)单幢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范围,一般指在整幢建 筑内部敷设的管槽系统、电缆竖井、专用房间(如设备 间等)和通信缆线及连接硬件等。
(2)建筑群体因建筑幢数不一、规模不同,有时可能扩 大成为街坊式的范围(如高等学校校园式),其范围难 以统一划分,但不论其规模如何,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 范围除上述每幢建筑内的通信线路和其它辅助设施外, 还需包括各幢建筑物之间相互连接的通信管道和线路, 这时,综合布线系统较为庞大而复杂。
20
综合布线选型原则
常用的综合布线系统有: • 美国的安普(AMP)的开放式布线系统(Open Wiring
System) • 美国朗讯(Lucent)的SYSTIMAXSCS布线系统 • 美国西蒙(SIEMON)公司推出的SIEMON Cabling布线系
统 • 美国的Belden布线系统 • 德国克罗内的K.I.S.S (KRONE Integrated Structured
•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综合布线技术不断进步,产品 不断更新,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同 时提供VDV(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集成通信网的盛 行,最终综合布线会取代单一、昂贵和复杂的传统布线, 将一布线的定义
综合布线概述(第一节PPT演示文稿
4 中继线联号
• 所谓中继线是指进入交换机的外线,所谓中继线联 号是指将若干中继线捆绑成一个号码,这个号码称 之为“引示号”
• 以A公司为例: A公司现有12条中继线进交换机,号码为: 62222222~62222233,在申请了中继线联号以后电话局将这 12条中继线分配如下: –引示号:62222222(通常为最好的号码) –双向号码:62222223~62222227(既可打进,亦可打出) –单进号码:62222228~62222230 (只可打进) –单出号码:62222231~62222233 (只可打出)
• 通道的频率是衡量单位时间内线路电信号
的振荡次数 • 频率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类似于高速公
路上行车道数量与车流量的关系。
31
1.7.2 带宽
• 传输介质的带宽定义为介质所能携带的信息 的容量,用MHz表示,表示介质所支持的频 率范围
• 大多数铜质通信电缆的规定MHz范围可以从 1MHz到介质所能支持的最高频率范围
23
综合布线是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一个模块化、灵活性 极高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
24
工作区也称为工作区子系统,提供从水
平子系统端接设施到设备的信号连接,通 常由连接线缆、网络跳线和适配器组成。
25
• 水平主干子系统提供楼层配间至用户工作区
的通信干线和端接设施。水平主干线通常使用屏 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也可 以根据需要选择光缆。端接设施主要是相应通信 设备和线路连接插座。
4. 平衡电缆更适合于传输通信信号。平衡电 缆支持差分信令。差分信令是应用在局域 网上最典型的信令。
35
1.7.5 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性
1. 1 电磁干扰
• 所谓中继线是指进入交换机的外线,所谓中继线联 号是指将若干中继线捆绑成一个号码,这个号码称 之为“引示号”
• 以A公司为例: A公司现有12条中继线进交换机,号码为: 62222222~62222233,在申请了中继线联号以后电话局将这 12条中继线分配如下: –引示号:62222222(通常为最好的号码) –双向号码:62222223~62222227(既可打进,亦可打出) –单进号码:62222228~62222230 (只可打进) –单出号码:62222231~62222233 (只可打出)
• 通道的频率是衡量单位时间内线路电信号
的振荡次数 • 频率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类似于高速公
路上行车道数量与车流量的关系。
31
1.7.2 带宽
• 传输介质的带宽定义为介质所能携带的信息 的容量,用MHz表示,表示介质所支持的频 率范围
• 大多数铜质通信电缆的规定MHz范围可以从 1MHz到介质所能支持的最高频率范围
23
综合布线是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一个模块化、灵活性 极高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
24
工作区也称为工作区子系统,提供从水
平子系统端接设施到设备的信号连接,通 常由连接线缆、网络跳线和适配器组成。
25
• 水平主干子系统提供楼层配间至用户工作区
的通信干线和端接设施。水平主干线通常使用屏 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也可 以根据需要选择光缆。端接设施主要是相应通信 设备和线路连接插座。
4. 平衡电缆更适合于传输通信信号。平衡电 缆支持差分信令。差分信令是应用在局域 网上最典型的信令。
35
1.7.5 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性
1. 1 电磁干扰
2024版综合布线教程(共47张PPT)
• 需求分析:企业要求网络具有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性等特点,同时要求系 统易于管理和维护。
• 设计方案: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楼层为单位设立配线间,数据中心采用高密 度布线方案。选用高品质的网络设备和线缆,确保系统性能稳定可靠。采用智 能化的管理系统,方便用户对网络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 实施效果:经过施工和调试,综合布线系统成功投入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满足了企业的业务需求。同时,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提高了网络维护效率,降低 了运维成本。
传输速率测试
测量数据传输的速度,验证网络 带宽是否满足要求。
误码率测试
在特定条件下,统计传输过程中 的误码数量,评估系统可靠性。
验收流程与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
熟悉验收标准、准备验收文档和测试工具。
现场核查
检查布线系统的安装质量、设备配置和标识情况。
验收流程与注意事项
功能测试
对布线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包 括连通性、传输速率等。
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观察法
通过观察设备指示灯、告警信息等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
替换法
通过替换疑似故障的设备或部件进行验证。
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 仪表测量法:使用专业仪表对故障点进行测量和分析。
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熟悉设备
深入了解布线系统设备的性能和工作原理,有助 于快速定位故障。
经验积累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经 验。
04
施工完成后应对布线系 统进行整体测试,确保 系统正常运行且符合验 收标准。
04 网络拓扑结构与 传输技术
网络拓扑结构类型及特点
星型拓扑
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其他节点与中 央节点直接相连,具有易于管理和 维护的特点,但中央节点故障会导
• 设计方案: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楼层为单位设立配线间,数据中心采用高密 度布线方案。选用高品质的网络设备和线缆,确保系统性能稳定可靠。采用智 能化的管理系统,方便用户对网络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 实施效果:经过施工和调试,综合布线系统成功投入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满足了企业的业务需求。同时,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提高了网络维护效率,降低 了运维成本。
传输速率测试
测量数据传输的速度,验证网络 带宽是否满足要求。
误码率测试
在特定条件下,统计传输过程中 的误码数量,评估系统可靠性。
验收流程与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
熟悉验收标准、准备验收文档和测试工具。
现场核查
检查布线系统的安装质量、设备配置和标识情况。
验收流程与注意事项
功能测试
对布线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包 括连通性、传输速率等。
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观察法
通过观察设备指示灯、告警信息等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
替换法
通过替换疑似故障的设备或部件进行验证。
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 仪表测量法:使用专业仪表对故障点进行测量和分析。
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熟悉设备
深入了解布线系统设备的性能和工作原理,有助 于快速定位故障。
经验积累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经 验。
04
施工完成后应对布线系 统进行整体测试,确保 系统正常运行且符合验 收标准。
04 网络拓扑结构与 传输技术
网络拓扑结构类型及特点
星型拓扑
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其他节点与中 央节点直接相连,具有易于管理和 维护的特点,但中央节点故障会导
综合布线系统知识讲解图文
去其它IDF
六类常用综合布线拓扑图
110/RJ45跳线
LC/ST万兆光跳线
ST光纤总配线箱
☞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 ☞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 在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 综合布线清单数量如何配置 ☞ 常见的专用名词解释
内容介绍
在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90米链路长度的测试? 各类光纤选择?
系统分级与组成:
系统分级与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信道应由最长90m水平缆线、最长10m的跳线和设备缆线及最多4个连接器件组成,永久链路则由90m水平缆线及3个连接器件组成。
系统组成:
主要包含6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即楼层配线间系统) 垂直主干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即中心机房) 建筑群连接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知识讲解图文
内容介绍
☞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 ☞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 在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 综合布线清单数量如何计算
综合布线系统是什么?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使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接。 我个人的理解:线缆的综合 - 在大楼或园区内,利用双绞线、大对数电缆、光缆、接插件组成的传输连接平台。 数据的综合 - 用于传输电话、计算机、会议、监控图像等信息。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每层楼面积为1200平方米,实际可用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合计信息点和语音点各100个。 工作区子系统由各个办公区域构成,其中均为六类配置,可支持2.4Gbps的数据网络通讯及多媒体通信,包括网络应用及话音通信。 数据线使用原装(或加工)跳线100条
《综合布线教程》课件(电子版)
综合布线故障诊断与排除
故障诊断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观察法
通过观察设备的外观、 指示灯状态等判断是否
存在故障。
测试法
使用专门的测试工具和 软件对线路进行测试, 以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
和原因。
替换法
用正常的设备替换可能 存在故障的设备,以确 定故障是否由该设备引
起。
经验法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 ,结合故障现象进行诊
断。
常见故障类型与排除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不需要物理连接 线,通过电磁波进行数据 传输,具有灵活性和移动 性。
连接硬件
配线架
用于连接和管理双绞线电 缆的硬件设备,提供方便 的跳线和管理功能。
模块化插座
安装在墙面上,用于固定 和连接双绞线电缆的插座 ,具有快速、方便的插拔 功能。
光纤连接器
用于光纤电缆的连接,包 括SC、LC、ST等不同类型 的连接器。
定义了水平电缆和其他连接硬件的性能和测试方法。
TIA/EIA-606-A标准
定义了商业建筑物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标记方法。
TIA/EIA-607-A标准
定义了商业建筑物电信接地和连接的要求。
ISO/IEC标准
ISO/IEC 11801标准:定义了 建筑物通用布线的标准和要求 。
ISO/IEC 24764标准:定义了 数据中心布线的标准和要求。
ISO/IEC 27001标准:定义了 信息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适用于布线系统的信息安全。
国内标准
01
GB 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定义了中国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 的标准和要求。
02
GB 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定义了中国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 系统的验收要求。
故障诊断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观察法
通过观察设备的外观、 指示灯状态等判断是否
存在故障。
测试法
使用专门的测试工具和 软件对线路进行测试, 以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
和原因。
替换法
用正常的设备替换可能 存在故障的设备,以确 定故障是否由该设备引
起。
经验法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 ,结合故障现象进行诊
断。
常见故障类型与排除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不需要物理连接 线,通过电磁波进行数据 传输,具有灵活性和移动 性。
连接硬件
配线架
用于连接和管理双绞线电 缆的硬件设备,提供方便 的跳线和管理功能。
模块化插座
安装在墙面上,用于固定 和连接双绞线电缆的插座 ,具有快速、方便的插拔 功能。
光纤连接器
用于光纤电缆的连接,包 括SC、LC、ST等不同类型 的连接器。
定义了水平电缆和其他连接硬件的性能和测试方法。
TIA/EIA-606-A标准
定义了商业建筑物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标记方法。
TIA/EIA-607-A标准
定义了商业建筑物电信接地和连接的要求。
ISO/IEC标准
ISO/IEC 11801标准:定义了 建筑物通用布线的标准和要求 。
ISO/IEC 24764标准:定义了 数据中心布线的标准和要求。
ISO/IEC 27001标准:定义了 信息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适用于布线系统的信息安全。
国内标准
01
GB 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定义了中国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 的标准和要求。
02
GB 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定义了中国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 系统的验收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PPT课件讲义
6. 建筑群干线子系统(Campus Backbone Subsystem)
建筑群子系统是指由楼群配线架(CD)与其他建筑物配线架 (BD)之间的缆线及配套设施组成的系统,它使得相邻近的几个 建筑物内的综合布线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楼群内部交 换和传输信息,并对电信公用网形成惟一的出入端口,如图 1.8所示。
垂直 干线 子系 统
垂直 干线 电缆
电缆 孔
图1.6 垂直干线子系统示意图
5.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Subsystem)
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室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 组成,它在中继线交叉处和布线交叉连接处将公用系统的各 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如图1.7所示。设备间用来安放交换机、 计算机主机、接入网设备、监控设备以及除强电设备以外的 设备。
1.5 综合布线系统的意义
智能化建筑的基本功能主要由3大部分构成,即大楼自动化(又 称建筑自动化或楼宇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 (OA)(通常称为“3A”)。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建筑物连接“3A”系 统的基础设施,如图1.9所示。在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时, 既不完全看建筑物的体积是否高大巍峨和造型是否新型壮观,也不 会看装修是否宏伟华丽和设备是否配备齐全,主要是看综合布线系 统的配线能力,如设备配置是否成套,技术功能是否完善,网络分 布是否合理,工程质量是否优良,这些都是决定智能化建筑的智能 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综合布线系统是衡量智能化建筑智能化程 度的重要标志,智能化建筑能否为用户更好地服务,综合布线系统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综合布线系统可使智能化建筑充分发挥智能化 效能。
3) 建筑物内人员的移动 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增加、移动和改变是不可避免的, 有统计表明,每年有40%的员工会涉及到办公室内的移动。随 着公司企事业部门规模的扩大、设备的更新、人员的变动、办 公环境的变更,任何对网络配置的增添、变动,都可能会引起 全局的变动,这不但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对公司企事业部门 的实体运营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随着ISDN(综合业务 数字网)和宽带网络的出现、应用和推广,原来落后的布线系 统将难以满足新的应用要求。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可以使增加、 移动和改变网络配置变得迅速而有效。
综合布线结构图(详细介绍“布线”共55张)
第10页,共55页。
5.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7、电缆长度估算
1)确定布线方法和走向。
2)确立每个楼层配线间或二级交接间所要服务的区域。
3)确认离楼层配线间距离最远的信息插座(IO)位置。
4)确认离楼层配线间距离最近的信息插座(IO)位置。 5)用平均电缆长度估算每根电缆长度。
6)平均电缆长度 =(信息插座至配线间的最远距离+信息插座至 配线间的最近距离/2。
1、设计原则
1)根据工程提出的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
2)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的数量及其位置(工作区子
系统已讨论); 3)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预测情况; 4)一次性建设或分期建设的方案;
第6页,共55页。
5.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2、设计内容
1) 布线路由设计
2) 管槽设计 3) 电缆类型、布线长度设计
8)电缆订购数。按4对双绞电缆包装标准 1箱线长=305m,
电缆订购数=W/305 箱 (不够一箱时按一箱计)
第12页,共55页。
5.2.2 水平子系统管槽路由设计
1、天花板吊顶内敷设线缆方式
(1) 分区法 (2) 内部布线法 (3)电缆槽道法
第13页,共55页。
5.2.2 水平子系统管槽路由设计
7)总电缆长度 = 平均电缆长度 + 备用部分(平均电缆长度的 10%)+ 端接容差 6m(变量)。
第11页,共55页。
5.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每个楼层用线量(m)的计算公式如下:
4.1.2布线系统总体结构 C=[ 0.55(L+S)+6 ]× n
(2)根据设计等级,估算信息插座数量。
式中 C —— 5)用平均电缆长度估算每根电缆长度。 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5.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7、电缆长度估算
1)确定布线方法和走向。
2)确立每个楼层配线间或二级交接间所要服务的区域。
3)确认离楼层配线间距离最远的信息插座(IO)位置。
4)确认离楼层配线间距离最近的信息插座(IO)位置。 5)用平均电缆长度估算每根电缆长度。
6)平均电缆长度 =(信息插座至配线间的最远距离+信息插座至 配线间的最近距离/2。
1、设计原则
1)根据工程提出的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
2)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的数量及其位置(工作区子
系统已讨论); 3)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预测情况; 4)一次性建设或分期建设的方案;
第6页,共55页。
5.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2、设计内容
1) 布线路由设计
2) 管槽设计 3) 电缆类型、布线长度设计
8)电缆订购数。按4对双绞电缆包装标准 1箱线长=305m,
电缆订购数=W/305 箱 (不够一箱时按一箱计)
第12页,共55页。
5.2.2 水平子系统管槽路由设计
1、天花板吊顶内敷设线缆方式
(1) 分区法 (2) 内部布线法 (3)电缆槽道法
第13页,共55页。
5.2.2 水平子系统管槽路由设计
7)总电缆长度 = 平均电缆长度 + 备用部分(平均电缆长度的 10%)+ 端接容差 6m(变量)。
第11页,共55页。
5.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每个楼层用线量(m)的计算公式如下:
4.1.2布线系统总体结构 C=[ 0.55(L+S)+6 ]× n
(2)根据设计等级,估算信息插座数量。
式中 C —— 5)用平均电缆长度估算每根电缆长度。 每个楼层的用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