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be7f66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c.png)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金属的回收利用、防锈方法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生成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包括:
1.了解金属资源的现状,知道金属资源的有限性和可回收性。
2.掌握金属的回收利用方法,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回收利用实例。
3.了解金属生锈的条件,掌握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金属的冶炼和防锈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金属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金属资源。通过对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具体包括: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分工明确,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具有讨论性的问题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
3.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确保学习效果的达成。
(四)反思与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学习能力。具体包括: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自评,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共两课时)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共两课时)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9d32620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0.png)
8. 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的矿物;(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3)掌握有关化学反应计算中的含杂质问题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脸、阅读、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生活、生产以及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3)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1、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教学难点】1、有关化学反应计算中的含杂质问题的计算2、让学生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教学方法】阅读、实验、讨论、比较分析、联想、归纳【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实验导入教师演示金戒指在酒精灯上灼烧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以及钠、镁等金属为什么在自然界中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物之中的原因。
2、介绍金属资源的存在形式和“矿石”的定义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5T6页②引导学生观看金属资源图片(多媒体课件)③介绍金属资源的存在形式、“矿石”的定义以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
3、过渡:从“就在地壳中的含量及存在形式“过渡到铁的冶炼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什么?在地壳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中,铁排第几位?但是自然界中的铁大多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开采得到的是各种铁矿石,那么,如果你是炼铁厂的工程师,你将根据什么原理从铁矿石中炼出铁来呢?4、铁的冶炼一一模拟实验设计和演示、分析(1)思考、讨论有关炼铁的实验设计方案问题:①实验时,应先通CO还是先加热?为什么?②如何验证产物?③尾气含有什么有毒气体?如何处理?你可以设计出哪些方法?④通一氧化碳前应先做什么?⑤所设计的整个实验操作顺序及理由©co为什么要“早出晚归”?酒精喷灯为什么要“迟到早退”?(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5、有关含杂质问题的计算①以练习的形式介绍归纳不纯物质的质量与纯物质的质量转换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8页例题③让学生小结归纳“有关含杂质问题计算的关键”,并让学生代表讲解分析④讲解分析并归纳出有关含杂质问题计算的关键:”先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或者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得出纯物质的质量,最后求出含杂质的物质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896a3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2.png)
2.计算题:设计金属腐蚀速率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分析题:给出一些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
4.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金属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必要性。
2.使学生掌握金属腐蚀的原因、类型及防护方法,了解金属资源的开采、冶炼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分析生活中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成功案例,提高学生对金属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认识。
8.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进一步了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掌握了金属的基本性质、分类及用途。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可能对金属腐蚀的深入机理、金属资源保护的措施等方面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金属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为普遍,缺乏主动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设计具体安排:
1.导入:通过展示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新课导入:讲解金属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3.知识讲解:
(1)金属腐蚀的原因、类型及防护方法。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说课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说课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7dfd445a561252d380eb6e40.png)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说课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1.铁的冶炼。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3.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4. 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1.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投影仪(或录像机、图片等)、矿物标本(或图片)。
Fe2O3、石灰水、贮有CO的贮气瓶、磁铁、铁架台、酒精喷灯、酒精灯、试管、直玻璃管、橡胶塞、导管、火柴。
[展示投影资料]资料一: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资料二: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
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并根据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如下图所示(不包括今后新控要明的矿物储量、一些国家的金属储备量和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议一议]1.金属腐蚀可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2.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1题可能的回答有:(1)金属大量腐蚀使冶炼金属的成本提高。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d06f3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c.png)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实验等活动。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还使他们能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和讨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知识。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九年级化学下册的“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重要内容。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以及金属的冶炼等知识后,学生需要对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知识。但同时,他们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案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实验等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调查身边的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现状。学生可以通过访谈、调查等方式进行探究,并将结果进行汇报。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本节课的教学情境创设应以生活实际为基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金属制品图片、播放金属冶炼的短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金属资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金属资源的使用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意识到金属资源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9281d5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3.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现状;2.掌握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3.能够分析和解决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问题。
教学重点1.金属资源的利用现状;2.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1.分析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问题;2.解决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问题。
教具准备1.教科书、黑板、粉笔;2.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金属资源概念和分类;2.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性?二、新课讲解(10分钟)1.给学生介绍金属资源的利用现状,如在建筑、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领域中的应用;2.分析金属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浪费、污染等;3.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的保护意义和必要性。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金属资源(如铁、铝、铜等),讨论该金属资源的利用现状和问题;2.引导学生分析该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并列举相关措施。
四、汇报和讨论(15分钟)1.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于各组的保护措施进行补充和改进。
五、案例分析(15分钟)1.教师提供一个具体的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如电子废弃物的处理;2.学生们分组讨论该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2.学生们对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写在个人笔记中。
课后作业1.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一个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案例;2.完成相应的作业题目,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使用金属资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提高了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对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理解不深,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金属资源的保护)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金属资源的保护)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842d24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3.png)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属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紧迫性,我将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通过展示金属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金属腐蚀给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具体操作如下:
2.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思考
本案例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金属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紧迫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金属腐蚀与防护的知识,还提高了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中,小组合作学习贯穿始终。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研究金属腐蚀现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实验探究,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本案例注重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原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金属腐蚀过程,了解防护方法的实际效果,从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入
本案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引导学生认识到环保意识、资源节约观念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中学生。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金属腐蚀现象进行探讨。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实验等方式,总结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护措施。
3.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问,共同提高。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ff5f3d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c.png)
·化学
(4)为减缓水对铁质海轮外壳的腐蚀,制造海轮时,会在海
轮船底四周铺嵌比铁活泼的金属。下列金属适宜在船底镶嵌
的是 D (填序号)。
A.Pb(铅)
B.Cu
C.Pt(铂)
D.Zn
(5)生锈的铁制品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洗槽中,观察到溶
液变黄,一段时间后,有无色气泡逸出,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Fe+2HCl FeCl2+H2↑ (化学方程式表示)。
·化学 (2)铁锈通常为 红褐 色固体,铁锈蚀属于缓慢氧化,该过 程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试管C中棉花放氧化钙的目的是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 (4)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的原因是 空气干燥 。
·化学
(1)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氧气、水蒸气等发生缓慢 氧化反应的过程; (2)在温度较高、酸性、食盐溶液等环境下,铁生锈速率会 加快,如夏天用刀切咸菜,不及时擦干净,刀很快会生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梳理 03 实验突破 04 课堂导学 05 随堂检测
·化学
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理解生锈的条件和防锈的方法; 2.了解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途径。
生活中的金属锈蚀
·化学
·化学
如果洗过的铁锅里有残留的水,我们会发现在靠近水面的部位铁锅生锈 的最厉害,而水面下以及没有水的部位几乎不生锈。
·化学
知识点一 金属的锈蚀
【例1】[新教材P23习题改编]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光亮铁钉 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 (1)一周后观察,试管①和③中的铁钉 无明显变化,试管②中的铁钉明显生 锈。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 与 空气 和 水蒸气 直接接触。 ②中铁钉的A、B、C三处中 B 处 锈蚀最严重。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2)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ac1321339e31433238689322.png)
课题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知道保护金属资源的主要途径。
过程方法1、通过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学习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1、通过对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介绍,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2、通过对矿物可开采年限的介绍,教育学生要懂得保护金属资源。
教学重点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和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教学难点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投影资料】资料一: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资料二: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
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并根据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如图所示(不包括今后新探明的矿物储量、一些国家的金属储备量和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图见课本P20页【结合资料思考】1.金属腐蚀可给我阅读资料一,了解金属锈蚀情况阅读资料二,认识矿物及金属的储藏量通过一组具体的数字和两个问题的设计,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金属资源的保护中来。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们带来哪些危害?2.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过渡】金属腐蚀和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是严峻的挑战。
因此,保护金属资源也就成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板书】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探究分析锈蚀条件【探究活动1】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探讨“铁生锈的条件”实验的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多动脑设计出多种方案,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并认真做好观察记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8abd45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f.png)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设计小组实验,如金属防护实验,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小组合作探究金属腐蚀的原因及防护措施,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金属防护措施:表面处理(如镀层、涂层)、阴极保护、合金化等。
4.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合理开采、选矿、冶炼,提高金属利用率,减少腐蚀损失。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金属腐蚀的原因及防护措施,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金属腐蚀防护的经验和方法。
3.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成果,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金属腐蚀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2.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成果,发现自身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通过反思与评价,使学生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5.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本节课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高。例如,通过多媒体展示金属腐蚀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腐蚀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得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环节,我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的兴趣。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此外,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6b524b783e0912a2162a77.png)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
2.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课前组织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内容,让学生记录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结果,并从中应道学生如何由实验来分析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
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并结合“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
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以便
于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重点难点]
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
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与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o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题内容;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钉锈蚀”实验,观
察并记录铁钉锈蚀情况。
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利用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
二、金属资源保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防锈方法的确定,可以结合第七单元学过的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6f0b9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d.png)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何保护金属资源?”和“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和方法”。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金属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发学生对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实验教学,强化直观感受:组织学生进行金属腐蚀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金属腐蚀的过程,加深对金属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的理解。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7.课后延伸,巩固所学知识:
a.布置与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b.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8.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a.教师应认真总结课堂教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b.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5.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第8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2课时 金属资源的保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第8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2课时 金属资源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2722d66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3.png)
第2课时金属资源的保护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知道一些废弃金属对环境会造成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和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和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面临短缺的危机意识,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重点:铁的锈蚀条件及其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
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预习赠送的小册子。
一、情景导入金属材料已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环顾我们周围的金属材料,会发现许多金属制品尤其是钢铁制品,往往是锈迹斑斑,金属为什么会锈蚀呢?我们又是如何防止它们锈蚀的呢?由于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那我们又是如何来保护这些有限的资源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这些问题展开探究。
二、合作探究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材料和各种金属矿物的储量及开采年限等相关资料。
【提出问题】从所给资料中我们能发现当前世界上的金属资源存在哪些问题?【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请一位同学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评订正。
【归纳总结】(1)金属资源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2)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
(3)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数量巨大。
(约占年产量的20%~40%)【过渡】因此保护自然界的现有资源就成了我们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保护好这些金属资源呢?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防止金属腐蚀。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金属资源的保护)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金属资源的保护)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2adb5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2.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金属资源的保护一、核心素养(一)化学观念1.知道金属锈蚀的原理;2.知道防护金属锈蚀的一些措施,有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
(二)科学思维通过铁生锈条件的探究,进行收集材料、猜想、设计、验证、观察、分析、得到结论、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科学探究与实践评论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地去做。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2.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在一周前做好的铁钉锈蚀条件探究的对比实验等。
四、教学过程【课程回顾】高炉炼铁加入的焦炭和石灰石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焦炭:提供还原剂,提供热量;石灰石: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新课导入】根据有关报导,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一)探究金属锈蚀的原理【提出问题】从你的生活经验来看,铁制品生锈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提出问题】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有哪些?【猜想与假设】铁制品锈蚀可能与氧气、水有关。
【实验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观看实验视频)【进行实验】一周前准备实验,取3枚无锈的洁净铁钉,分装在不同条件的试管内,如下表图中所示,并按下表要求观察、记录:【思考与交流】为什么要用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避免蒸馏水中溶有氧气。
【教学拓展】(1)环境中的某些物质会加快铁制品的锈蚀,如与酸、食盐溶液等接触的铁制品锈蚀更快。
化学初三人教新资料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初三人教新资料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a2e0f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f.png)
化学初三人教新资料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剖析教材内容包含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责问题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化和防备、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教材比较集中地介绍了金属资源的用途和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与过去的初中教材对比,表达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全面性;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纳对照的方法;着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育,特别注意对一些要点内容〔如金属腐化的条件等〕采纳研究的方式,经过实验,层层指引,深入议论,并归纳得出结论;在活动与研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取新知识;注意对学生进行金属资源保护意识的教育,以事实来说明化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课方案思路教课程序教课环节教课内容【三】教课方案课题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知识目标1.经过学生生活中的体验和查找的有关资料,知道铁锈蚀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2.经过实验研究铁锈蚀的条件,认识铁被锈蚀的原由,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防备金属锈蚀的方法。
3.知道荒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建立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教课目的【二】技术目标1.培育学生自主合作的研究精神。
2.学习运用察看、实验等方法获守信息,并将其与生活相联系。
【三】感情目标1.经过对研究实验现象的察看,培育学生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2.经过认识金属资源的锈蚀情况,培育学生热爱化学的感情。
要点实验研究铁生锈的条件和防备铁锈蚀的方法。
实验研究铁生锈的条件和防备铁锈蚀的方法。
难点知道荒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教课方法开放式“超前自学”教课模式。
其基本环节是:学生开下学习采集资料——拓展研究,展现——沟通学果——生价——理解反省用。
常器〔略〕、物投影、算机、水、剪刀、器、用品一周前做的生的三。
教课程:教活学生活意[引入 ]学生:物出示生的水、剪刀,剖析可否使得出:不可以使入,简单接受。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77ebe77a45177232f60a271.png)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
该活动与探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实施、讨论、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应用等多个步骤,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价值。
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教材中首先以图示的方法给出了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形象地说明了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教材中简要地介绍了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矿物等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对金属锈蚀和保护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因此,联系生活把生活经验化学化、化学问题生活化,体现“化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四、重难点:[重点]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难点]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
五、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在一周前做好的铁钉锈蚀条件探究的对比实验。
七、板书设计:(要求使用框图式板书):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八、随堂练习:(3~5分钟的练习题)1.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和直接接触,防锈的方法有许多例如:、。
2.金属资源有限,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许多,举三种方法、、。
3、铁生锈的过程是一个()A、剧烈的氧化反应B、物理变化C、缓慢氧化D、快速的化学反应4、车,船表面涂油漆的主要目的()A、防止撞坏B、清洁美观C、防止磨损D、防止锈蚀九、教学反思:本课题的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但教师用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感知熟悉学习的对象,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出课题,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身份来研究金属矿物的种类、铁为什么生锈、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如何防止铁生锈等,从而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化学”。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3fe8f6ed5bbfd0a795673e0.png)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第一部分“铁的治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
教案设计时,把铁的冶炼原理和实验室模拟工业治铁原理的实验,设计成了探究内容,以使学生主动参与、深刻理解。
对金属资源概况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特意精心设计,一是对学生的视野进行了拓展,二是为他们将来高中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
此部分内容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应用等环节来完成。
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也由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讨论等方式来认识和学习。
◆教学目标1.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
2.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3.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4.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保护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金属腐蚀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相关资料卡片、活动卡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播放视频“金属腐蚀”。
【导入】金属腐蚀对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要研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和措施,需要先知道金属腐蚀的条件。
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过渡】下面我们以生活中最常见的铁制品——铁钉为例来探究铁制品的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
学生活动1:探究铁制品的锈蚀条件【实验探究】铁制品的锈蚀条件实验步骤: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3支试管中进行下面实验:1.在试管1中把铁钉部分浸没在水中。
2.在试管2中注满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倒入植物油液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
课时)教案
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并结合“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
动去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认识到金
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以便于让学生懂
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重点难点]
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
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与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o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题内容;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钉锈蚀”实验,观察并记录
铁钉锈蚀情况。
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利用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
二、金属资源保护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数以亿吨计金属。
然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据估计每年全世界因生锈而损失的铁就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
[学生]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的锈蚀条件的“活动与探究”,完成实验报告。
在课堂上回顾实验步骤,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与学生探讨设计的目的并对学生的设计给予评价。
通过具体数字,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分析结束后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把握实验的关键,培养学生实验中认真、细致、严谨的实验态度。
汇总实验如下——取5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5支试管中进行下面实验:
1.在试管1中加入稀硫酸溶液,浸没铁钉
后,倒去溶液。
2.在试管2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使铁钉
一半浸没在溶液里。
3.在试管3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球上。
4.在试管4中注满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塞紧
橡皮塞。
5.在试管5中加入少量干燥剂(碱石灰),
再放一团干棉球,把铁钉放在干棉球上,塞紧橡皮塞。
(注意)试管5需要事先用酒精灯进行加热。
[教师]提问:通过探究小结使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小结:1.导致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
水和氧气同时存在;2.加速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酸或者氯化钠。
[教师]了解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才能知道如何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因为如果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止铁制品的锈蚀。
[学生]讨论得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建议: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教师]引导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分析: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什么防锈措施?
[教师]简单介绍一些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1.“穿外衣”——加一层保护膜。
如:刷漆、涂油、电镀、烤蓝2.“增强体质”——改变其自身的内部结构(合金)。
如:不锈钢、不锈铁
3.改变腐蚀环境防锈方法的确定,可以结合第七单元学过的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运用知识的思路: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或破坏反应的条件——达到某一目的。
[教师]金属的防腐可以有效保护金属资源。
[学生]讨论:既然金属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保护金属资源呢?
[教师]课件展示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
和我国金属资源概况。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1. 防止金属的腐蚀;
2. 金属的回收利用;
3. 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让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金属资源:丰富与有限。
提高学生的资源意识。
同时利用金属资源的回收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金属回收的活动中去。
4. 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
利用的一些资料,如废金属回收、电子垃圾
的回收、废电池回收等等。
[学生]汇报交流,积极探讨金属的回收利用。
[板书设计]
二、金属资源的保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实验报告:
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水和氧气
3.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二)金属资源保护
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金属的回收利用;
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课堂评价练习]
一、选择题
1.据估计每年因生锈而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下列防锈措施中不正确
...的是()
①涂油②刷漆③砂纸④镀金属⑤经常用雨水冲洗⑥烤蓝
A.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①④
2.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说法中,你不赞成的是()
A.地球上除少数不活泼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C.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和环境
D.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3.在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是()
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
二、简答题
4.将一根干燥的铁丝弯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并将其两端分
别插入盛有水的烧杯甲中和盛有植物油的烧杯乙中,放
置数天后,观察铁丝A,B,C三处表面发生的变化是否相
同?若有不同则三处各有什么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5.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睛框表面出现的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
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
[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
...,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右图所示:
⑴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光亮
铜片最先生锈(填字母编号)。
⑵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它只考
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
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
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
....为。
⑶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
....为;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评价与改进]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图示)。
[反思与小结]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