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回忆录
回忆知青岁月的经典句子
用东西盖上,等时间到了用密封罐封存, 发酵一个月后,即可食用。致 谢:泡菜的制作
泡菜简介
• 泡菜古称葅,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 经过发酵的蔬菜。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 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 蔬菜在经过腌渍及调味之后,有种特殊的 风味,很多人会当作是一种常见的配菜食 用。
泡菜简介
• 世界各地都有泡菜的影子,风味也因各 地做法不同而有异,其中涪陵榨菜、法国 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为世界三大 泡菜。已制妥的泡菜有丰富的乳酸菌,可 帮助消化。但是制作泡菜有一定的规则, 像是不能碰到生水或是油,否则容易腐败 等等。
泡菜的制作
• 材料: 蒜头20瓣(两颗)左右,2个辣椒,2个
包菜,1斤秘制泡菜酱
步骤:
1. 蒜头去头去尾,切粒,辣椒去头去尾,切粒。 2. 把2个包菜的大心去掉,留小心,这个包菜
的小心不切,接着把包菜切块,切后弄开来。 3. 把1斤的秘制泡菜酱,均匀倒入。 4. 拌均,拌一会后,再用手压一下,力度要适
中。 5. 用食用盒或保鲜膜,装起来,放冰箱,发酵
20~24小时。
咸菜的制作
• 配料: • 2斤大菜,粗盐,味精,热水(要煮开的)
步骤:
1. 将大菜洗净用热水过一下。 2. 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等到大菜的表面没
有一点水为止。 3. 将大菜放入盆里,放两勺粗盐,一小勺味
精(适度即可)再加一大勺热水。 4. 用手拌均,边拌边用手轻轻的压,以便菜
知青下放农村的回忆文章
知青下放农村的回忆文章在我记忆中,知青下放农村的日子是我一生中难忘的经历。
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我和一群年轻的知青被派往农村,以支援农业生产为己任。
初到农村,我感到陌生而焦虑。
这里的生活和城市中完全不同,没有熟悉的街头巷尾,取而代之的是广袤的田野和青山环绕。
我和知青伙伴们被分配到了一个农村合作社,负责耕种土地和植物收获。
那时候,我们一起在农田里劳作,背着麻袋,用手扛锄头,流着汗水,为农田灌溉、除草、施肥。
通过这些辛苦的努力,我们亲身体验到了农民的艰辛和辛苦,也更加理解了农业生产对国家的重要性。
除了农田,我们还积极参与农村的各项社会工作。
我们和乡亲们一起修路、建桥、建设学校和医疗设施。
这些经历让我们感到自己不再是城市中的陌生人,而成为了乡亲们真正的朋友。
我们共同努力,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加深了我们与农村的关系。
在知青下放农村的日子里,我们充满激情和朝气,我们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奋务实的习惯。
与农民一起生活、工作和交流,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
有的知青通过学习农民种田的技艺,成为了优秀的农业专家;有的知青通过学习农村医疗知识,成为了村里的“土医生”。
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农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尽管知青下放农村的经历有苦有乐,但是我们成长和进步了。
我们的心变得更加宽广,眼界也更加开阔。
我们学会了尊重农民、尊重大自然的力量,也学会了如何与人为善、和谐相处。
这些宝贵的收获,在我一生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光荏苒,知青下放农村的岁月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回忆。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那段日子的经历和感受却永远留在了心底。
知青下放农村的回忆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让我更加明白青春的宝贵。
我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共同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青回忆录精品范文
知青回忆录精品范文我是一名知青,从1972年到1975年,我在云南省的山村生活了三年。
那段时间对我来说是艰辛而难忘的,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在这个回忆录中,我想分享一些我在知青岁月中的经历和感受。
我是一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于农村生活一无所知。
当我被派到一个偏远的山村时,我感到非常不安和不适应。
刚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时常想念家人和城市的生活。
山村的环境与我所熟悉的城市截然不同,我经常觉得自己被孤立起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适应了这个新生活。
我开始与村民们交流,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知识。
我参与田间劳动,帮助他们种植庄稼,放牧牲畜。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我经历了一些磨砺,但随着我的进步,村民们也开始接受我,帮助我适应新环境。
知青生活中最难忘的一部分是与村民们的关系。
他们是善良和团结的,总是愿意分享他们拥有的一切。
我经常参加他们的聚餐和庆祝活动。
虽然食物简单,但大家总是快乐地围在一起,分享美食、笑声和感激。
除了工作和社交,我还用业余时间读书和学习。
我记得有一个小学老师在村里开设了一所临时学校,我参加了他的课程。
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我重新点燃了对学习的热情。
尽管课程有限,但至少我有机会保持我的求知欲望。
尽管生活艰辛,但我的知青岁月也充满了美好的时光。
首先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象。
我住在一个山村,周围是青山环抱和清澈的河流。
每天早晨,我都会在山间漫步,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这些美景成为我生活中的珍贵回忆。
另外,我还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知青朋友。
我们在共同的困境中相互支持和鼓励。
我们一起游山玩水,探索附近的乡村。
这些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动力。
我要感谢知青岁月给我带来的锻炼和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我学会了坚持和耐心。
农村的艰苦环境教会了我如何在困难中坚持不懈地努力。
我也学会了珍惜现在的生活和感恩身边的人。
这段三年的知青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磨炼和锻炼。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我从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回忆。
我的难忘知青岁月(第一篇)
我的难忘知青岁月(第一篇)文/ 无然图/ 网络那段岁月有太多难忘的故事!序2018年,是我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半个世纪;1978年,是我们在农村安家落户10年后,返城;1968年,我们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安家落户,去了农村;回顾往昔,我们无限感慨!在农村,我们从当年的单纯,幼稚,一步步走向成熟,切身感受和体会到了农民的勤劳,善良和朴实,对他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农村艰苦生活的经历和磨砺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是我们一生成长的宝贵财富!01我们是1968年11月18日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可为的号召,到当年浑江市错草顶子公社错草顶子大队三小队安家落户的。
那一天,是1968年的第一场雪。
雪花飘飘,漫天飞舞。
我们乘坐加上高栏的,绿色敞篷解放牌卡车,坐在行李上,一户一车,还有两辆车是到公社所在地曲柳树大队的。
冒着大雪,早7.30分,从大栗子铁中出发,沿鸭绿江边公路上溯,途经临江,盘山过四道沟,六道沟,临江铜矿等公社和镇。
过了临江铜矿爬上山顶就到了目的地。
卡车行驶了六个多小时,中饭是在车上吃了一个糖饼,走时学校给带的。
下车时已是下午了,雪儿已停了,看着脚下半尺多深的雪,望着不远处坡上的人家和附近的树林,我们的心空空的,难道命运就要将我们抛在这里吗?给我们户新打的炕还没烧干,我们十人分住两家,暂时借住离户两里外的二队。
这时一群小孩围过来看,我说你们家有没有土豆?回家拿土豆我给你糖饼,咱们换,还给你毛主席像章。
一会儿,一个7.8岁的小孩咧咧趄趄,连拖带拽拎来了半土蓝子土豆。
来时在车上吃了一个糖饼,剩下的两个全给了他,还把下乡时学校发的毛主席两个大像章也给了他。
小孩乐的高兴坏了,拖起土蓝就往家跑…我们把土豆在锅里洗了后,锅里舀些水,土豆全放锅里。
看外屋地上有很大一块松明板,还有斧子,劈开后,放到锅灶里用火柴一点呼呼着。
知青回忆录精品范文
我的知青岁月
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的前夕,成长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深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成为了“臭老九”。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家里经常被红卫兵抄家,父母也经常被批斗。
我小时候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交际,但是我有一股强烈的求知欲。
1968 年,我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的号召,成为了一名知青。
我和其他知青一样,抱着满腔热情来到了农村,准备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是,现实却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得多。
我们每天要在田间地头劳动十几个小时,吃的是糙米杂粮,住的是简陋的草屋。
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在农村的日子里,我逐渐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我学会了如何和农民相处,如何克服困难和挫折。
同时,我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明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经验。
1977 年,我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一名工农兵大学生。
在大学里,我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一个国有企业工作,成为了一名技术人员。
在工作中,我继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
如今,我已经年过七旬,回顾自己的一生,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我的知青岁月虽然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是也让我获得了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一)——回忆我的知青生涯
写在前面1972年3月2日,本来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但是对我来说却是终身难忘、刻骨铭心的一天。
就在这一天,年仅16岁的我响应国家的号召,打起简单的背包,在一阵喧天的锣鼓声中登上一辆敞篷大卡车,被送到30多公里外的一个小山村,成了德阳县鄢家公社五大队五生产队180多名农民中的一员。
尽管那时的我不过是一个身高刚过1.5米,体重79.5斤,满脸稚气的小屁孩。
从下乡那天开始,直到1977年1月17日离开农村进入东方电机厂,历时四年零十个半月,这段经历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后来我曾经多次做过这样的梦:一打开房门,柜里没有米,缸里没有水,灶前没有柴,我着急地想,今天吃什么呢?记得我进城以后很久,已经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住上现代化的楼房,我还做过这样的梦,说明这段经历已在我心中留下了终生难以平复的烙印。
离开农村以后,我就一直想把当知青这段历史用文字记录下来。
看了很多人写的知青生涯回忆录以后,我曾经想过,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在农村时既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心动魄的经历,甚至没有爱情的风花雪月,这些经历充其量就是一个普通人经历的平凡琐事,还有没有必要写下来呢?随着时间的消逝,知青的岁月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已经逐渐地被漠视,被淡忘。
这些经历如果不被记录下来,必将渐渐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鉴往知来,温故知新。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我才鼓起勇气,下定了写作回忆录的决心。
今年夏天,德阳气候炎热,我们夫妇联袂前往什邡石门洞山区避暑。
山村里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生活悠闲,为写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条件。
于是我每天上午游山,午间小睡后便打开手提电脑写作,并以此作为远离麻将桌的充分理由。
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居然完成了逾两万字的初稿。
回德阳后,我又在此基础上继续补充完善,形成了这样一篇稿子。
虽然水平有限,但几经增删,反复推敲,相信也不至于贻笑大方,可以敝帚自珍也!一、下乡第一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中毕业以后下乡插队当知青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那是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回忆知青的经典句子
回忆知青的经典句子1. "那时候的我们,年轻而热血,满怀梦想,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知青之路。
"2. "知青时期,是我一生中最艰苦但也最有意义的日子。
"3. "在大山里,每一次心灵的碰撞都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仰,坚持走自己的路。
"4. "知青岁月,虽饱受苦难,但也培养了我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存意志。
"5. "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我们凭着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美好的未来。
"6. "回首过去,我们曾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从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7. "知青时期,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友情,那是比亲情更坚固的纽带。
"8.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我们都相信只要坚持努力,成功就一定会到来。
"9.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懂得了节约的价值,学会了克制和自力更生。
"10. "跨越大山大水,我们在路上,永不放弃。
"11. "知青时期,身临其境的才能真正理解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重要意义。
"12. "经历了那么多困苦,我们时刻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信苦尽甘来。
"13. "在知青时期,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不被困境所束缚,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14. "知青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就了我们今天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15. "知青们一起度过了辛苦的岁月,如今回忆起来,却是一段难能可贵的青春记忆。
"16. "在知青岁月里,我们彼此扶持,在困境中成长,让我们相互铭记,永远坚定友谊。
"17. "尽管早已离开了那个特殊的时代,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知青生活中的那些片刻。
"18. "知青时期,我们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一生的骄傲和无悔。
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那年那月那日 知青岁月回忆文章(优秀5篇)
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那年那月那日知青岁月回忆文章(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那年那月那日知青岁月回忆文章(优秀5篇)关于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那年那月那日(推荐篇一一阵微风拂过,平静的心荡漾起那段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那回忆至今留在心头久久不散!依然记得在那石头路上凹凸不平的路,在我当时只有六岁时,真是有种可怕的感觉,尖锐的石头边缘就好似一把把锋利的刀刃,一不小心就会被它“误伤”。
老三届知青回忆那些饥饿的日子
曾经挨过饿,所以时过三十年,仍是看见什么都觉得香。
要是参加宴会,在餐桌上总是不停地劝人家:“吃吧,不吃就浪费了。
”真是到了自己吃不下,别人也不吃的时候,又会说:“吃不了就兜着走,别浪费了!”当真望着那满桌的山珍海味将倒进泔水缸时,“可惜,可惜”的话便禁不住脱口而出。
同事们提醒道:“看看场合,这话少说。
”便又觉失态。
的确,这话似乎与今日的身份不相符。
无奈,挨过饿的人,视粮食比金子还珍贵……女生每顿省下半块干粮给男生那是1969年的夏末,我所在的内蒙古兵团四团,为了迎接新兵,抢盖营房,从河北雇了二三十号人的民工队,他们与我们同吃住,一个月下来,粮食吃亏了两千多斤。
民工队走时,留下的是一排崭新的营房和度不完的饥荒。
按说,当时每人每月45斤定量算是还能凑合。
可是那会儿,正处在连队新建、一没菜二没油更没肉的时期,每天还要干八九个小时的农活(挑沙垫地、挖渠垒垛、脱坯盖房,没一样是轻的)。
午休和夜晚还要“表忠心”去挖两三个小时的“战备坑”,半夜里还时不时地搞一些突如其来的紧急集合,以致当时我们每人吃起饭来如同饕餮一般。
每次开饭号一吹,全连战士都能极自觉地用最快的速度整队集合,用最快的速度唱完“大刀向――”,然后就等着那两块发糕和一碗稀饭,发糕说是二两一块,但实际却不足一两五,外加天冷面发不起来,所以一块也就有一个小烧饼大小。
我们当时经常拿起两个小烧饼对着一拍,合二为一,变成一个大烧并往嘴里一放,眨眼工夫便宣告结束。
那时的人有意思,肚子再饿嘴上也不说。
但是人再有革命意志,胃也是肉长的,在每晚必开的班务会上,一旦出现了静场,就立马会听见“咕噜噜,咕噜噜”的肠鸣,一班十几个人的混在一起,便觉惊天动地。
女生饿,可还要想着男生。
女生中有人建议:每人每顿省下半块干粮给男生。
这样每次打饭后就要从有限的口粮中留下几个。
献血后吃顿好的觉得不好意思我们连队营房的转角处建了个小卖部,里面准备了一些红糖和少许当地产的糖块,但是很少有人问津。
知青生活回忆录精选
知青生活回忆录精选
知青生活回忆录精选如下:
曾经,知青们置身于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中,面对着种种困境和挑战。
他们不得不每天劳作在田间地头,过着朴素的生活。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发扬了自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创造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和回忆。
在我的记忆中,最深刻的是那些在农村里的日日夜夜。
当时,我和一群知青朋友一起生活在那里,每天清晨,我们会随着晨曦一起起床,去田间劳作。
在午饭后,我们会分组去挖沟渠、修水利,有时也会参加集体大会,一起商讨如何改善农村生活。
即使夜晚,我们也不会放松自己,我们会烧起篝火,围坐在一起,唱歌跳舞,谈论各自的经历和梦想。
在那个时期,我学会了如何艰苦朴素、独立自主地生活。
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文化。
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和自信,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回忆起那段知青岁月,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感动。
那些日子虽然艰苦,但却是我们成长的重要阶段。
在那里,我们体验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困难,同时也感受到了团结和友爱的力量。
这些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回忆知青的那些日子 二
回忆知青的那些日子二回忆知青的那些日子(二)作者:过眼云烟编辑:东江阿峰知青们在农村在领略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乐趣之后,逐渐感受到了自己要为之付出的代价是多么沉重!我们知青休息回到城里时,在城市人面前表现得多疑而敏感,自卑感很重,承受着劳作之苦以外的另一种重压——文化贫乏。
在下乡两年半的日子里,我当过小学代课老师。
在中学的时候,我曾经是茂名市少年田径队员,强项是田赛项目,跳高是我的专项。
同时又喜爱足球、篮球,除了没有很好机会读书以外,在体育方面样样喜欢,样样拿手,在一个农村小学代任体育老师,对我来说真是小菜一碟。
我还当过文艺宣传队员。
我同知青场的几位知青一起参加大队文艺宣传队。
我们知青场的几名女知青,她们在茂名市第一中学读书时就是出名的校文艺宣传队队员,来到农村后,成为大队文艺宣传队骨干。
记得当时创作的一个歌舞节目很美,水平很高,在大队彩排时醉倒了不少年轻人。
歌词大意是:要让河水上山坡,要让荒沟变成河;要让山村亮起灯,要让岭头果满箩。
嘿哟嘿哟嘿嘿哟,嘿哟嘿哟嘿嘿哟……我们文艺宣传队在公社文艺汇演中夺得了大奖。
大队支部书记任福隆来看望我们时,喜得笑眯了双眼,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赞扬的话:“你们真行!你们真行!”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我们是知识青年,农民们都说我们有文化,有知识,见过世面,啥都来问我们。
农民们太贫穷了,一直在盼着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可是,“何时才能实现共产主义?”这个问题,我们自己都说不清。
对我们来说,还是句问号。
农民们说,你们来了,共产主义肯定很快就会来的。
但是,我们在农村是“接受再教育的”。
我学到了很多与共产主义风马牛不相及的一些农业知识,这倒增强了我的意志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农民们也很无奈。
特别是经过“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方面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很多做人的道理。
像我们七五届的这批知青,到农村后和农民一样的待遇,插队落户一个月后,全部知青都集中到了知青点。
上海知青回忆文章
上海知青回忆文章
我是一名上海知青,回忆起那段岁月,仍然感慨万分。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我们年轻的知青们被派往农村,开始了与农民的生活。
这个经历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农村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陌生感。
我们来自城市,对于农田和农活一窍不通。
但是,农民们热情地接纳了我们,教会了我们如何种地、如何放牛、如何捕鱼。
他们告诉我们,农村的生活并不简单,需要耐心和努力。
我记得那个冬天,我们在农村过年。
农民们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虽然我们离开了家乡,但是在这里我们也建立了一个新的家庭。
我们一起努力工作,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这些回忆至今仍然让我感动。
在农村的日子里,我们不仅学会了耕种,还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我们了解到农村的贫困,看到了农民们艰辛的付出。
我们在农田里汗水洒满的同时,也更加珍惜食物的来之不易。
我们和农民们一起努力,希望能改变自己和农村的命运。
从农村回到城市后,我们带回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记忆。
我们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勤奋。
我们不再抱怨生活的艰辛,而是学会了珍惜和奋斗。
我们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努力为农民争取权益。
上海知青回忆,是我们年轻时的一段珍贵经历。
这段经历不仅让我们成长,也让我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我们知青们用青春和汗水,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段回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铭记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内蒙古知青的回忆文章
内蒙古知青的回忆文章那个年月,我们在内蒙古当知青的生活很枯燥,白天干活,收工回来自己做饭。
晚上,乡亲们到知青这来,当地有一句土语是鬼嚼球毛来,到也叫我们开一开心。
文艺活动太少了,县里有乌兰牧骑演出队,这么多年没看过一次演出。
每隔数月,公社电影放映队都轮回一次到官地村,不是南征北战,就是地雷战、要不就是地道战。
乡亲们说,三个带战字的电影,就打败了日本兵和国民党。
虽说是老掉了牙的影片,乡亲们还是十里八村赶来看的。
由于信息不畅通,交通不便。
乡亲们有的赶来时、己演了一部分,他们又是后悔又是跺脚。
这个灰货,不知是骂谁,紧赶慢赶还是耽误了一大截。
这一句话,到是成了我们这些知青人的口头禅。
唯一叫我们高兴的,大家能聚在一起打扑克,下棋就满不错了。
女同志们在一旁一起说说悄悄活,要不大伙在一起山南海北的穷聊,又不敢说的过于沉重。
有时村里老乡杀了羊,弄上个半只,告诉别处的知青,赶过来,大家一起吃羊肉喝酒。
那时,我们也和一家人一样,坐在炕上,面前有一个黑色掉瓷的碗,装上满满的一碗粮食酒,(不是现在黑心商人造的假酒)一上来喝酒的感觉还不错,又说又笑。
一年有几次这样的生活? 吃,吃饱了不想家。
吃到半截的时候不是味了,心里不好受呀,眼看也是这么大的人了,没家没业没人疼呀,何年何月才有个盼头。
想到这些,大家都低头不语,眼圈里含着泪你看我、我看你,有的坐着、那泪水就滴滴答答成串的往下掉,有的还强忍着不叫泪水流下来,闭上眼仰头张嘴喘着粗气。
有的蹲在墙角旮旯里不说话,低下头只是闷声不响的抽着烟。
凡是下过乡的知青们没有没流过泪的,伤心动情的哭,不是懦弱者的表现。
哭,是对社会待不满的发泄,哭,是我们没有人管。
当时的情况这些人都二十多岁了,围在一起只是低头喝着闷酒,没有一个人敢说活,气氛的凝重和人心的低落到了极点。
有人会顶不住的,一会有人轻轻的抽泣声,听的人心里不是个滋味,就这一瞵间破坏了静静的夜晚。
本来吃肉喝酒是一件好事,还说喝酒能解愁,实际上愁上更愁。
知青回忆录:我在重庆农村的插队生活
知青回忆录:我在重庆农村的插队生活知青回忆录:我在重庆农村的插队生活一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桂林铁中三百多名学生聚集在桂林铁路北站工人体育场,接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大会,军委会、工宣队作了鼓动人心的演讲,会后每个下乡的同学都领到一床棉被或者是一床蚊帐,带上自己简单行李,登上了事先安排好的解放牌汽车,驶向那农村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当时没有父母的送别,同学们没有悲伤,脸上都显得很兴奋,振奋人心的动员报告起了作用。
毛主席的语录: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
我向往农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金色的稻田。
憧景着能和农民上山打猎,下河摸鱼,每天都是欢歌笑语的劳动场景,我充满着遐想,希望有个美好的未来……汽车把我们12同学拉到了-全州县凤凰公社七里大队,到大队部已是晚上八点,四周一片漆黑,什么也都看不见,只见大队部有一些微弱的灯光。
我们提着行李跌跌撞撞的走进大队部,几位贫下中农伯伯围坐在火堆旁,抽喇叭旱烟,他们都是等候着来接我们的,那么冷的天,他们中间有的人还赤着脚。
大队部很简陋,桌上摆放了一部手摇黑色有线电话机,一把算盘,墙上倒挂着几本记事本,还贴满了毛主席的语录,语录被烟熏得字已经模糊不清了。
支部书记先发言:毛主席给我们大队派来了12位知识青年,每个小队分配两名,你们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学习劳动技术。
接着大队长宣布分配名单,我和另一位同学分到了白竹山第十三生产队。
晚上10点钟,小队长点燃松树枝火把,带着我们回生产队,他在前边带路,我们两人在后边紧跟着,也分不清东南西北,借着月色,隐隐约约看着远处村落有灯光,听到有狗的叫声。
山村小路高低不平,队长大步向前,走得轻快,我们高一脚低一脚的用小跑才能跟上,感觉像电影战争年代通过敌战区封锁线的情景,我脑海里美好憧景消失了。
从没有走过这漆黑的夜晚,我感觉身后沙沙的响,顿时毛骨悚然,害怕、恐惧,心里想哭而不敢哭,走了一阵子才进村里。
一进村就闻到了浓烈的牲口、家畜粪便气味。
知青集体编写回忆录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吃闲饭”),对资本主义缺乏深刻的了解和对资本主义复辟的高度警惕,对“修正主义上台”的忧虑,“继续革命”理论的内在要求,三大改造后城市私人经济严重萎缩带来的劳动力就业空间狭小,对社会主义社会消除“三大差别”的浪漫主义设想,如此等等。
总之,不能就知青谈知青。
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推进对知青史的认识,推进现当代中国史、思想史研究,也能对当前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在当年数千万下放人员中,为什么大体上只有知青群体至今仍在普遍地、津津乐道地谈论当年的下放经历?为什么他们的怀旧情结如此持久、浓烈?五、后知青时代的研究与写作我们已经逐渐进入后知青时代,对知青史的认识、叙述与以往研究的差别逐渐显现,其中比较明显的一点是理性成分的增加。
所谓“后知青”,大体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当年的知青在结束知青岁月后开始书写、回忆。
时至今日,他们最主要的身份已不再是知青,而是工人、干部、教师、学者等,而且基本都已退休,含饴弄孙,旅游跳舞,颐养天年。
他们现在的写作是回顾自己人生中的一段经历,感受已与数十年前不尽相同。
这里不仅有人到暮年时比较平和、理性、从容的心态,更有时代巨大变迁所给予的认识高度。
二是知青史研究的任务将由老一代知青学者交到新一代非知青学者手里。
后者没有知青经历,面对的是史料、论著、文学作品以及新的社会需要和新的研究方法。
他们不会有老知青那样强烈的知青情结、刻骨铭心的个人感受和体悟。
这种旁观者的身份既使他们多了一些理性思考的优势和高度,又使他们少了一些还原历史的感觉和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老知青当年那段生活经历是无法替代的。
在他们记忆深处,农村生活不仅仅是艰苦的劳作,还有那些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等“左”的错误而弥漫在整个社会每一个角落中的、难以言说的压抑和迷茫。
正如一位老知青所说:“幸好我们还在,不然就死无对证了。
”①话虽说得稍显偏激,却也不是空穴来风。
知青下乡回忆文章
知青下乡回忆文章
知青下乡回忆文章
那一年,我参加了下乡知青的活动,在抵达乡村的一刻开始,我就被农村空气中所弥漫的特殊气息所吸引,一种不同于城市的新奇,原始,让我迫不及待想要探索,走进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乡亲的陪同下,我参观了当地的农村,记得有一天,大把的太阳正灿烂地照耀着,我们穿过满是青草的田野,乡亲给我们介绍着当地的生活风土人情,我们来到一家水稻地里,看乡亲种着水稻,我可以感受到乡亲们的热情,他们安静地种着自己的水稻,把山水田园变成一幅山水画,一片又一片,看似平凡却又种满激情。
来到一个农村,当地的老年人认出了我们,他们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谈笑风生,渴望聆听我们的故事,我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乡村的普通百姓的生活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我们去参观了村子里的学校,孩子们一看到我们都叫起来,撒腿就跑,还有一群小宝宝连忙拉着我和我的伙伴一起玩耍,我和他们一起玩起翻山越岭,尽情嬉笑。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懂得了珍惜当下的一切,更深的认识到了乡村的美,当下乡和乡亲,他们以温暖的本性去接纳我,让我对尘世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活动结束回到了城市,看到了那熙熙攘攘的人群,身边再也没有了那种乡村的淳朴,但是我却一直记得那段美好的经历,那淡淡的乡村气息,当我再次怀念乡村的美好时,头脑里就像电影一样开始回放
那些难忘的瞬间。
回想起那段旅程,我觉得下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段难忘的旅行。
回忆我的知青生活
50各界我的回忆1976年,我高中毕业后被安置在渭南大荔农场,但听说西安郊区鱼化寨公社是当时西安唯一对外开放的公社,并有一支文艺宣传队,那里集中了西安市各中学的文艺尖子。
学生时期,我是文艺爱好者,也是学校文艺宣传队和腰鼓队的骨干,因此向组织提出转到鱼化寨公社的申请。
过了一段时间,我接到了转点通知书。
拿着通知书,我的心情既兴奋又复杂。
兴奋的是下乡转点的事情终于办成了,复杂的是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以后要长期生活在农村,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坐立不安,于是叫上二哥,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去找母亲。
当时母亲正在长安县内苑公社巡回医疗,离我家有近三十公里,我俩一口气骑到公社,给她报告了这个消息,商量了行程。
呼 燕回忆我的知青生活当我去公社报到时才知道公社的宣传队刚刚解散,队员全部分配到生产大队参加农业劳动。
我也直接被派至鱼化大队的知青安置点。
那时知青点已经有十几位知青,他们大多比我早来几年,年龄也比我大几岁。
记忆中有一位姓吴的女知青不但长得漂亮,黑板报也画得好,文化课还很优秀,后来考上了南京大学。
还有王西京的妹妹王美丽,后来和拉大提琴的赵小安结为夫妻,听说他们一同去了加拿大。
我平时接触最多的是我的小学同学田玲,她也是公社宣传队的,能弹会唱,后来我们又成为同学,她通过在职学习,成为一名医生,在市二院工作到退休。
随着岁月的流逝,公社宣传队的伙伴先后退休。
发小刘希秋和知青战友谭艺安都在陕歌工作,闲下来后,他们又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西512019年第10期ALL CIRCLES我的回忆安战友合唱团。
我还被邀请参加过他们的活动,由于工作太忙,不能经常参加,只有先退出,许诺以后从一线退休再参加合唱团这个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知青生活有苦有乐,苦的当然就是农活较累。
我刚开始干活就是给地里拉肥。
我和一个大婶一起拉满满一架子车的粪,大婶在前面拉车还跑得飞快,我在后面跟着推还觉得吃力,尤其是把粪倒到地里时,要一下子把架子车掀起来,动作不猛粪就倒不下来,几个小时跑下来第二天全身酸痛。
知青回忆录
知青回忆录
人生如梦,岁月如梭,春去秋来。
75年大队安排我到陡水六队蹲点,协助陡水六队生产队子班子抓知青工作,这一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年,因为我吃到的是胜过山珍海味的“百家农家饭”,感受到的是世界上最真、最美、最浓的淳朴与善良的农民情意。
在下乡几年中,知青点变化很大,知青点的点长从冷冬玉、郑同生、陈志敏换了三岔,知青也陆陆续续招工回城了不少。
最后剩下的知青合并成大点,点长是陡水二队的知青闫君。
郑同生和丛日容74年被生产队推荐上了沈阳机电和丹东五龙背师范。
我做过赤脚医生、出纳员,理论辅导员、大队团总支书记、后来上了大学入了党。
在这期间赶上招工我没有走、把招工名额让给岁数大的同学。
回想几年知青生活,感慨万千。
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上山下乡是怎么回事。
我们同龄人同命运,有人欢喜有人愁。
现在,都是老年人了。
怀念过去,不是为了单纯的回忆,而是为了现在寻求一种感觉。
如同一遍遍地重温同一个梦境,不为别的,只想看得更清仿佛就在昨天。
五十年过去了,我们知青已不再年轻。
曾经揪扯着亿万人心扉的上山下乡运动,也逐渐远去,成了被许多人淡忘的历史。
可是我们不愿这段历史被人忘记。
因为它是我们用青春与激情、用汗水与泪水、甚至是用鲜血与生命写成的,我们这一代,为此付出得太多了。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十五)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十五)被拒收的知青(十五)沈阳铁中井冈山红卫兵一把手沙任哲,利用这种卑鄙的手段,蒙蔽了很多人的眼睛!即使到了今天,也还是有人相信宁培信是一个“无恶不做的坏人。
”为了帮沙任哲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政治小丑关范费劲了心机!但当沙任哲下乡后,关范这个女政治扒手再也没有在《学习班》前露过面!因为,关范舔沙任哲的屁股是白舔了。
本以为能在沙任哲面前立一大功,捞个一官半职。
但下乡后的沙任哲,革委会主任的乌纱帽也随之失去。
立即从革委会主任,变成了和全校同学一样的一名沈阳知青而已。
而关范丑陋卑鄙上蹿下跳的拙劣表演;最后落得个鸡飞蛋打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尴尬结局。
参加学习班的沈阳铁中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人员共有11人。
他们的名字是:1.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一把手、常委,高中三年级学生,老帅:章延平。
2.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常委,云水怒战斗队队长:初三.四班赵雨祥。
3.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组织委员:初二.七班谷茂伦(已故)。
4.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云水怒战斗队战士:初三.三班汪文(已故)。
5.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兵云水怒战斗队战士:初三.四班王连贵(已故)。
6.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云水怒战斗队战士:初三.四班赵永春。
7.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云水怒战斗队战士:初三.四班纪玉科。
8. 初三.四班同学,红四方面军的后代:王功军(已故)。
9. 东北工学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六.二四战团》战士,高中一年级学生:刘何。
10.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兵云水怒战斗队战士许英,初中一年级同学。
11.不详。
由于年代久远,其中还有一名学习班成员已经记不清名字;目前我能回忆记住的只有这十个人。
学习班成立三天后,学校专政队解散。
沙任哲也由沈阳铁中的革委会主任,变成了铁中的一名下乡知青!第三天,既1968年9越20日。
沈阳铁路中学全校,从初一到高三的全体同学全部下乡插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去了!井冈山红卫兵一把手、沈阳铁中革命委员会主任沙任哲也加入了沈阳铁路中学下乡知识青年的队伍!带着沾满同学鲜血的双手,背负着杀人命案,怀着一颗龌龊的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青回忆录
作者:灵动空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经历了许多人现在都无法经历的事情。
它们影响的将是我这一生!
清苦的童年,奋斗的中年,平庸的晚年。
这一生的轨道就是这样从时空的某一点跃出地平线又从某一点跳进地平线。
曾经的我也是“胸怀大志”,在家庭“书香门第”的思想熏陶下走上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道路。
这样总是在略带微笑的环境中慢慢地走了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条路的方向的对与错以及它将来会延伸到哪个地方,在那个不需要动脑子的年代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走下去了!“为了好好学习”“听话”成了“好孩子”的标志。
于是每一个“好孩子”都在履行者父亲母亲的希望,“前赴后继”,似乎有着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的决心。
在千军万马的奔腾中,尘土飞扬,那场面不亚于非洲的角马群受到狮群
的惊吓之后,万马奔腾,飞沙走石,甚至可以“马踏飞燕”,异常壮观!或许奔跑才是逃避敌害的最好的方法。
但是不管怎样人类总算在进化的大潮中夺得了一席之地,(暂不考虑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看来人类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于是父母们开始教会他们的孩子生存法则:跑。
甚至在三十六计中也这样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所以我们才有幸看到社会的惯性一直延续到现在,匆匆忙忙的人们到处在为生活疲于奔波,这让我想到大自然中的一种现象:蚁群捕食的情况,黑压压的一片,永不停息的爬行。
甚至我想到了中国人民受儒家思想的深厚影响:生无所息!我无法预知将来的社会会是怎样,但是我知道这种惯性还将滑行很长一段时间。
或许“非洲之行”是大自然赐予我理解生存的教科书,毕竟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这样说:适者生存。
在非洲的草原上每时每刻都上演着生命的进化奇迹。
同时又让我想起杰克·伦敦的一本书《热爱生命》是没错的!
古人云:三十而立。
到了而立之年,我们都开始
了自己人生的打拼,开始为了生计而疲于奔命。
看着身边的朋友有人当了园丁,有人做了经理,有人从事经商,有人依然打工,从事着五彩缤纷的工作。
而我却作为芸芸众生中了不起眼的沧海一粟,而生活又如同海上浮萍一般飘乎不定,只有在同学聚会时找一个自己都嗤之以鼻的理由推脱。
渐渐地似乎我沉到了人世底部。
工作、娶妻、生子,柴米油盐酱醋茶,在纷繁的生活中大脑已经沾满了太多的油污,落满了尘埃,已经逝去了往日的光泽。
或许这样说就像生了锈的轴承,在也转不动了。
渐渐地我似乎已经甘于平庸了,已经对尘土一样的生活习以为常,已经没有太多的对于生活的挑剔。
或许曾经我也不甘于被生活淹没,但事实在我的回忆中告诉我自己已经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甚至没有了自己的轮廓。
在人生中摸爬滚打的这几十年我终于知道了一些东西,但内心已经告诉我了,这一切为时已晚,我,已经没有机会去弥补自己的过失,唉……亡羊补牢,为时晚矣!少年时期那些“扫天下”的抱负已经无力再提起。
尘世中,不知何
时我已经学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甚至“苟且偷生”,而此时的回忆也已经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了。
暂且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聊以自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再一次看到这样的句子,我的老脸已经不会再红了,或许是在这尘世中,我挂满皱纹的老皮已经不知贴上了多少层尘土,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僵硬起来。
当再次回忆起少年的雄心壮志甚至在脸上呈现一种麻
木不仁的表情。
步入晚年的我对这些已经无可奈何了。
留给我的只是对生活的一连串语气词……
中年留给我的只是太多的遗憾、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伤感,太多的回忆。
于是想起吕进的《中年》:你的山,我的山
组成人间的画面
山的这边是绚丽的花瓣
山的那边是清雅的果园
花开季节上山
春的步履,春的浪漫
一朵小花也会幻化出梦的故事一泓小溪也会掀起诗的波澜山路铺满惊奇
花丛掩着赞叹
花落时节下山
秋的风度,秋的蹒跚
步步都有果实的收获
步步都在迈向冬天
山路铺满感慨
果林掩着沉重
你的山,我的山
从地面出发,又回归地面
山的峰顶有花的记忆,果的召唤
它的名字就叫中年
作者还有果实的收获,而我回头望去,那一片片的果林像似已经进入了冬季,徒有光秃秃的枝丫,而又只能看到,没有生命迹象,又怎能孕育出硕果累累?在作者的山上绿意盎然、喜获丰收。
我的山上早已进入了冬季。
就这样度过了中年、不惑,到了知天命的时候了。
整天被儿孙满堂熏得迷迷糊糊,有心和儿孙们玩玩笑笑,却在闲暇时候想一想自己的一生,庸庸碌碌的一生就这样即将被我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人老了,不再有那些雄心壮志了。
纵有儿孙满堂、妻贤儿孝,
也无法填平逝去的空虚。
儿时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情怀早已抛之脑后了。
甚至此时的回忆让我思索一个命题“百无一用是书生”,然而前面那一部分的回忆留给我太多的惆怅,不禁悲从中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虞美人》似乎与我有一样多的愁,但是他毕竟还做过南唐后主,还享受过,充实过,完美过。
我的一生是不会再有完美的回忆了,留给我的只是撕心裂肺的痛。
我现在已经完全被生活摔打的没有一点人样了,留给我的只是静静地等待我回归地面的时候!
当你的人生像我的人生一样的时候,你会写的比我更精彩、更有激情!
但是我却由衷地希望你永远别写出这样的文章,这条道路就让我一个人孤独地走下去吧!永远没有陪伴!当历史滚滚的车轮轧过我的脖子,我甚至没有机会给你们说一声:再见了,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