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奥数找规律知识点与习题
小学奥数找规律知识点

小学奥数找规律知识点小学奥数是指小学生参加的数学奥赛比赛,题目难度较高,常常需要运用一些找规律的方法来解题。
在小学奥数中,找规律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技巧,掌握了找规律的知识点,可以在解题时事半功倍。
本文将介绍小学奥数中常用的找规律的知识点。
一、数字序列的规律在小学奥数中,经常会给出一组数字的序列,要求找出其中的规律。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首先观察数字序列的前几个数,看是否能够找到一些明显的规律。
比如,给定数字序列:2, 4, 6, 8, 10,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2,因此规律是“加2”。
有时候数字序列的规律可能更加复杂,我们可以根据数字之间的差异来寻找规律。
例如,给定数字序列:1, 3, 6, 10,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数字相对于前一个数字的差值递增,即1, 2, 3,因此规律是“差值递增”。
二、图形的规律小学奥数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图形题目,要求找出图形之间的规律。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先观察图形的形状、颜色、数量等特征,看是否能够找到一些规律。
例如,给定以下图形序列:△ △△ △△△ △△△△我们可以发现每一行图形的数量递增,因此规律是“数量递增”。
有时候图形的规律可能与位置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图形在位置上的变化来寻找规律。
比如,给定以下图形序列:□□ □□ □ □□ □ □ □我们可以发现每一行图形的位置与数量有关,因此规律是“位置与数量相关”。
三、数学运算的规律在小学奥数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涉及数学运算的题目,要求找出运算中的规律。
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先观察数学运算的过程和结果,看是否能够找到一些规律。
例如,给定以下数学运算序列:2 +3 = 53 +4 = 74 +5 = 9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组的结果都比前一组的结果大2,即组数与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规律是“结果与组数相关”。
有时候数学运算的规律可能与数的性质有关,我们可以根据数的性质来寻找规律。
比如,给定以下数学运算序列:6 × 1 = 66 × 2 = 126 × 3 = 18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组的结果都是一个等差数列,因此规律是“结果是一个等差数列”。
小学三年级奥数 找规律 知识点与习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找规律知识点与习题第5说找规律(一)这一说我们先介绍啥是“数列”,然后说怎么发觉和寻觅“数列”的规律。
按一定次序罗列的一列数就叫数列。
例如,(1) 1,2,3,4,5,6,…(2) 1,2,4,8,16,32;(3) 1,0,0,1,0,0,1,…(4) 1,1,2,3,5,8,13。
一具数列中从左至右的第n个数,称为那个数列的第n项。
如,数列(1)的第3项是3,数列(2)的第3项是4。
普通地,我们将数列的第n项记作an。
数列中的数能够是有限多个,如数列(2)(4),也能够是无限多个,如数列(1)(3)。
许多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规律罗列的,我们这一说算是说怎么发觉这些规律。
数列(1)是按照自然数从小到大的次序罗列的,也叫做自然数数列,其规律是:后项=前项+1,或第n项an=n。
数列(2)的规律是:后项=前项×2,或第n项数列(3)的规律是:“1,0,0”周而复始地浮现。
数列(4)的规律是:从第三项起,每项等于它前面两项的和,即a 3=1+1=2,a4=1+2=3,a5=2+3=5,a 6=3+5=8,a7=5+8=13。
常见的较简单的数列规律有如此几类:第一类是数列各项只与它的项数有关,或只与它的前一项有关。
例如数列(1)(2)。
第二类是前后几项为一组,以组为单元找关系才可找到规律。
例如数列(3)(4)。
第三类是数列本身要与其他数列对照才干发觉其规律。
这类情形稍为复杂些,我们用后面的例3、例4来作一些讲明。
例1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4,7,10,13,( ),…(2)84,72,60,( ),( );(3)2,6,18,( ),( ),…(4)625,125,25,( ),( );(5)1,4,9,16,( ),…(6)2,6,12,20,( ),( ),…解:经过对已知的几个数的前后两项的观看、分析,可发觉(1)的规律是:前项+3=后项。
三年级b版找规律的奥数题及答案

三年级b版找规律的奥数题及答案在三年级奥数题中,找规律是一个常见的题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推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三年级奥数找规律题目及答案:题目1:数字规律1, 3, 5, 7, 9, __, 13, ...答案1:观察数字序列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所以下一个数字应该是9+2=11。
题目2:图形规律下面的图形序列中,下一个图形是什么?○△△□○△△□__...答案2:观察图形序列,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周期性的重复模式,每四个图形为一个周期:○△△□。
所以下一个图形应该是□。
题目3:数列规律2, 5, 10, 17, 26, __, 50, ...答案3:观察数列,可以发现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分别是3, 5, 7, 9,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所以下一个数字与26的差应该是9+2=11,因此下一个数字是26+11=37。
题目4:图形与数字结合规律图形序列:○○□□○○□□○○__...数字序列:1, 2, 3, 4, 5, __, 7, ...答案4:图形序列中,每两个图形为一组,重复出现。
数字序列中,每一项比前一项多1。
所以图形序列的下一个应该是□,数字序列的下一个应该是6。
题目5:组合规律A, B, C, A, B, C, __, A, B, C, ...答案5:观察序列,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由三个字母A、B、C组成的周期性重复模式。
所以下一个字母组合应该是C。
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观察数字或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问题。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重要的是要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并合理推断出缺失的部分。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1讲 寻找规律(含答案分析)

第1讲寻找规律一、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3)2,6,18,54,(),()举一反三1: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2)1,2,5,10,17,(),()2.按规律填数。
(1)2,8,32,128,(),()(2)1,5,25,125,(),()3.先找规律再填数。
12,1,10,1,8,1,(),()【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2)21,4,18,5,15,6,(),()(3)3,4,7,3,4,10,3,4,13,(),(),()举一反三2:1.按规律填数。
(1)2,1,4,1,6,1,(),()(2)3,2,9,2,27,2,(),()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8,3,15,4,12,5,(),()(2)1,15,3,13,5,11,(),()3.找规律填数。
(1)4,7,8,4,6,13,4,5,18,(),(),()(2)1,2,3,2,4,6,3,8,9,(),(),()【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3)1,2,5,13,34,()(4)1,4,9,16,25,36,()练习3:1.按规律填数。
(1)2,3,5,9,17,(),()(2)2,4,10,28,82,(),()2.按规律填数。
三年级奥数找规律(数列规律)

第 4 讲找规律(数列规律)数学故事通过观察特殊的现象、结论从而总结出普遍适用的规律的方法叫做归纳法.归纳法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刘老师就给大家举几个归纳法的例子.1. 古时候人们发现每天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于是总结归纳得出不管过去还是将来都会是这样.2. 一天,刘老师去买葡萄,挑了一串颜色很深的葡萄,尝了一颗发现很甜,就决定买了.3. 公元前216年,迦太基著名军事统帅汉拔尼在坎尼战役中与罗马军队交锋,兵处劣势.但他知道当地每天午后便东南风骤起,于是调兵遣将,指挥部队紧急转移到上风方向,将午后东南风起时,乘风猛攻.罗马军逆风对阵,风沙迷目,箭矢无力;汉拔尼军风助人势,越战越勇,到天黑歼敌七万余人.例题1.找规律,填空:(1)8,15,22,29,36,______,_______,57;(2)97,88,79,70,61,______,_______,34;(3)3,4,6,9,13,18,________,31 .2.找规律,填空:(1)1,2,4,8,________,32,64 ;(2)______,_______,15,24,35,48,63,80,99;(4)3,5,9,17,33,________,129 .3.找规律,填空:(1)1,2,4,4,7,8,10,16,13,32,______,_______,19,128 ;(2)1,2,3,3,6,5,10,8,15,13,______,_______,28,34 ;4.找规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1)(2)1 3 17 1918 3 1518 27 39 457 5 15 21 …36 15 2135 44 5627 15 9 11 13 23 …31 29 27 25 ……………5.将 8 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之和,如果第 7 个数和第 8个数分别是 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多少?【思考题】找规律,填空:(1)1,1,2,3,5,8,13,21,______,_______,89;(2)1,2,2,4,8,32,________ ;(3)1,3,5,11,21,43,______,171 .课堂练习练习 1.找规律,填空:(1)10,13,16,19,______,_______,28 ;(2)______,_______,76,70,64,58,52,46 ;(3)1,3,9,________,81,243;(4)1,4,9,16,25,______,49,______ .练习 2.找规律,填空:(1)1,2,2,4,4,6,8,8,16,10,32,______,_______,14,128 ;(2)______,3,16,5,15,7,14,9,13,11,12,________ ;练习 3.找出数表的规律,把空白的数表填出.1 2 2 4 3 6 5 104 3 13 6 28 9 76 15练习 4.找出图中数表的规律,请根据规律填上“?”处的数1 2 6 7 …3 5 8 ……4 9 ……10 ………………………练习5.找规律,填空:(1)______,_______,12,19,31,50,81,131,212 .(2)1,3,3,9,27,______ .(3)2,3,7,13,27,53,______,213 .我学到了什么(一)数学思想、方法小结一、数列找规律:首先、应观察数列是依次增大、依次减少还是大小上下波动.其次、再观察变动的大小有什么规律.二、数表找规律:先观察数表中的数从小到大是什么规律,再观察数表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三、常见的数列:1.等差数列:任何相邻两项中,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差都相等.如:1,3,5,7,9,.....2.等比数列:任何相邻两项中,后一项除以前一项的商都相等.如:1,2,4,8,16,.....3.斐波那契数列:从第三项起,每一项是前两项的和.如:1,1,2,3,5,8,13,.......我学到了什么(二)学数学,懂道理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从特殊现象发现一般规律的方法叫“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法的出的结论,有时候是正确的,有时候是错误的.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曾用一个关于“归纳主义者火鸡”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有一只火鸡发现,第一天上午9点钟的时候,主人给它喂食.但作为一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这个火鸡并没有马上作出结论.它一直在观察在不同的情况下,比如,晴天、下雨天;星期一到星期日……主人都准时在上午9点钟来给它喂食.等到它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材料时,它才最终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主人每天上午9点钟来给我喂食.”但是,在圣诞节的上午9点钟,主人没有来给它喂食,而是来把它做成了美味佳肴.今后,在高中你们会学习“数学归纳法”,由它推导出的结论则是千古不变、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课后练习得分__________________ 1. 找规律,填空:(1)4,8,12,16,20,_________,28,______;(2)________,66,56,47,39,32,26,21,______ .2.找规律,填空:(1)2,6,18,54,______,486 ;(2)1,2,6,24,_______,720;(3)100,81,______,49,36,25,16,_____,4,1 ;(4)2,6,12,20,30,42,________,72,90,______ .3.找规律,填空:(1)40,2,37,4,34,6,31,8,______,_______,25,12;(2)5,3,7,6,9,12,11,24,_______,________,15,96 .4. 如图 5-10,5 个方格表中的数有一定的规律,请按照规律填出第 4 个方格表中的数 .1 52 73 9 5 1330 6 63 9 108 12 234 185. 观察数表,填出“?”1 4 5 ?…2 3 6 ……9 8 7 ……10 ………………………6. 找规律,填空:(1)3,4,7,11,18,29,_______,________,123 .(2)3,2,5,5,8,10,13,17,21,26,_______,________ .个性化补充练习2.请你参考前面的例题和练习,自己编写数列规律填空题和数表规律填空题各2个,考考你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你来批改.(1)(2)【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小学奥数-三年级-找规律填数

解:这排加法算式,每个算式的前一个数构成数列:4,5,6,7,⋯;后一个数构成数列2,8,14,20,⋯. 对前一个数列,第10项是13;对后一个数列,第10项是2+6×(10−1)=56. 所以,这排算式的第10个是13+56.它的结果是69.
3
6
13
4
7
()
6
8
【例4】 在每个方格内填上一个数字,只能填1、2、3、4四个数字,要求不论横看、竖看,还是斜看,4个格的数字和都是10,即每一横行、竖行、斜行上的4个数字互不相同。怎样填?
2
3
4
3
3
1
4
1
4
2
2
1
解:角上只能填2和3,先在角上填好2和3,其他就好确定了。
01
【随堂练习2】 按规律填上第五个数组中的数。 {1,5,10}、{2,10,20}、{3,15,30}、{4,20,40}、{( ),( ),( )}.
【例5】求和:1+2+3+4+5+6+7+8=?
解:1+2+3+4+5+6+7+8 =(1+8)×8÷2 = 36.
【例6】
1,3,5,7,⋯,95,97,99.
求数列的和:
解:项数:(99−1)÷2+1=50,
和:(99+1)×50÷2=2500.
【随堂练习3】 求出1到100之内所有3的倍数的和。
【例12】已知算式:1+1,2+3,3+5,4+7,1+9,2+11,3+13,4+15,1+17,⋯. 问:第几个算式的得数是992?
三年级奥数讲义-第一讲 找规律填数(附答案)培训讲学

三年级奥数-第一讲找规律填数【学法指导】寻找一列数的变化规律,再根据这样的规律填上适当的数,这样的问题我们叫作“找规律”。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 从相邻两数的和、差、积、商考虑,或将和、差、积、商依次写下来成新的一列数,通过对这列数的变化规律的分析,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2.有时要将一列数分成两列数,分别考虑它们的变化规律。
3.对于那些分布在某些图形中的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往往与这些数在图形中的特殊位置有关。
这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的入手点【经典例题1】找出下面各数的排列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数。
(1)2,5,8,11,14,( ),().(2) 1,2,4,7,11,16,( ).(3) 4,12 ,36 ,108,( ) ,972.(4) 1,2,6,24,120,( ),5040.思路点拨(1)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差。
发现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3。
(2)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差。
发现前6个数每相邻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4,5,由此可以推算第7个数比第6个数16大6。
(3)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商,发现后一个数总是前一个数的3倍。
(4)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商,发现前5个数每相邻两个的商依次是2,3,4,5,由此可以推算第6个数是第5个数120的6倍。
完全解题(1)2,5,8,11,14,( 17 ),( 20 ).(2) 1,2,4,7,11,16,( 22 ).(3) 4,12 ,36 ,108, ( 324 ) ,972.(4) 1,2,6,24,120,( 720 ),5040.【能力冲浪1】1.找规律填数。
(1)1,4,7,10,()(2)55,49,43,(),31,(),19.2. 找规律填数。
(1)3,4,6,9,13,18,(),(),39.(2)1,4,9,16,(),36,()。
3. 先找规律,再填数。
(1)1,3,9,27,(),().(2)1,2,6,24,(),720。
小学奥数教程:操作找规律 全国通用(含答案)

知识点说明 在奥数中有一类“不讲道理”的题目,我们称之为“简单操作找规律”。
有一些对小学生来说很难证明的,但与证明相比,发现却是比较容易的。
这也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会有一种先猜后证的解题方法。
这类题主要考查孩子们的发现能力。
模块一,周期规律 【例 1】 四个小动物换座位.一开始,小鼠坐在第1号位子,小猴坐在第2号,小兔坐在第3号,小猫坐在第4号.以后它们不停地交换位子.第一次上下两排交换.第二次 是在第一次交换后再左右两排交换.第三次再上下两排交换.第四次再左右两排交换……这样一直换下去.问:第十次交换位子后,小兔坐在第几号位子上?(参看 下图)【考点】操作找规律 【难度】2星 【题型】解答【关键词】华杯赛,初赛【解析】 根据题意将小兔座位变化的规律找出来.可以看出:每一次交换座位,小兔的座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格,每4次交换座位,小兔的座位又转回原处.知道了这个规律,答案就不难得到了.第十次交换座位后,小兔的座位应该是第2号位子。
【答案】第2号【例 2】 在1989后面写一串数字。
从第5个数字开始 ,每个数字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乘积的个位数字。
这样得到一串数字:1 9 8 9 2 8 6 8 8 4 2 ……那么这串数字中,前2005个数字的和是____________。
【考点】操作找规律 【难度】2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迎春杯,中年级,初试【解析】 由题意知,这串数字从第5个数字开始,只要后面的连续两个数字与前面的连续两个数字相同,后面的数字将会循环出现。
1989︱286884︱28……由上图知,从第5个数字开始,按2,8,6,8,8,4循环出现。
()2005463333-÷=⋯,前2005个数字和是()()()1989286884333286+++++++++⨯+++27119881612031=++=。
【答案】12031例题精讲知识点拨操作找规律【例3】先写出一个两位数62,接着在62右端写这两个数字的和8,得到628,再写末两位数字2和8的和10,得到62810,用上述方法得到一个有2006位的整数:628101123…,则这个整数的数字之和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找规律(一)这一讲我们先介绍什么是“数列”,然后讲如何发现和寻找“数列”的规律。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就叫数列。
例如,(1) 1,2,3,4,5,6,…(2) 1,2,4,8,16,32;(3) 1,0,0,1,0,0,1,…(4) 1,1,2,3,5,8,13。
一个数列中从左至右的第n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
如,数列(1)的第3项是3,数列(2)的第3项是4。
一般地,我们将数列的第n项记作an。
数列中的数可以是有限多个,如数列(2)(4),也可以是无限多个,如数列(1)(3)。
许多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我们这一讲就是讲如何发现这些规律。
数列(1)是按照自然数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的,也叫做自然数数列,其规律是:后项=前项+1,或第n项an=n。
数列(2)的规律是:后项=前项×2,或第n项数列(3)的规律是:“1,0,0”周而复始地出现。
数列(4)的规律是:从第三项起,每项等于它前面两项的和,即a 3=1+1=2,a4=1+2=3,a5=2+3=5,a 6=3+5=8,a7=5+8=13。
常见的较简单的数列规律有这样几类:第一类是数列各项只与它的项数有关,或只与它的前一项有关。
例如数列(1)(2)。
第二类是前后几项为一组,以组为单元找关系才可找到规律。
例如数列(3)(4)。
第三类是数列本身要与其他数列对比才能发现其规律。
这类情形稍为复杂些,我们用后面的例3、例4来作一些说明。
例1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4,7,10,13,( ),…(2)84,72,60,( ),( );(3)2,6,18,( ),( ),…(4)625,125,25,( ),( );(5)1,4,9,16,( ),…(6)2,6,12,20,( ),( ),…解:通过对已知的几个数的前后两项的观察、分析,可发现(1)的规律是:前项+3=后项。
所以应填16。
(2)的规律是:前项-12=后项。
所以应填48,36。
(3)的规律是:前项×3=后项。
所以应填54,162。
(4)的规律是:前项÷5=后项。
所以应填5,1。
(5)的规律是:数列各项依次为1=1×1, 4=2×2, 9=3×3, 16=4×4,所以应填5×5=25。
(6)的规律是:数列各项依次为2=1×2,6=2×3,12=3×4,20=4×5,所以,应填 5×6=30, 6×7=42。
说明:本例中各数列的每一项都只与它的项数有关,因此an可以用n来表示。
各数列的第n项分别可以表示为(1)an =3n+1;(2)an=96-12n;(3)an =2×3n-1;(4)an=55-n;(5)an=n2;(6)an=n(n+1)。
这样表示的好处在于,如果求第100项等于几,那么不用一项一项地计算,直接就可以算出来,比如数列(1)的第100项等于3×100+1=301。
本例中,数列(2)(4)只有5项,当然没有必要计算大于5的项数了。
例2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1,2,2,3,3,4,( ),( );(2)( ),( ),10,5,12,6,14,7;(3) 3,7,10,17,27,( );(4) 1,2,2,4,8,32,( )。
解:通过对各数列已知的几个数的观察分析可得其规律。
(1)把数列每两项分为一组,1,2,2,3,3,4,不难发现其规律是:前一组每个数加1得到后一组数,所以应填4,5。
(2)把后面已知的六个数分成三组:10,5,12,6,14,7,每组中两数的商都是2,且由5,6,7的次序知,应填8,4。
(3)这个数列的规律是:前面两项的和等于后面一项,故应填( 17+27=)44。
(4)这个数列的规律是:前面两项的乘积等于后面一项,故应填(8×32=)256。
例3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18,20,24,30,( );(2)11,12,14,18,26,( );(3)2,5,11,23,47,( ),( )。
解:(1)因20-18=2,24-20=4,30-24=6,说明(后项-前项)组成一新数列2,4,6,…其规律是“依次加2”,因为6后面是8,所以,a5-a4=a5-30=8,故a5=8+30=38。
(2)12-11=1,14-12=2, 18-14=4, 26-18=8,组成一新数列1,2,4,8,…按此规律,8后面为16。
因此,a6-a5=a6-26=16,故a6=16+26=42。
(3)观察数列前、后项的关系,后项=前项×2+1,所以a 6=2a5+1=2×47+1=95,a 7=2a6+1=2×95+1=191。
例4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12,15,17,30, 22,45,( ),( );(2) 2,8,5,6,8,4,( ),( )。
解:(1)数列的第1,3,5,…项组成一个新数列12,17, 22,…其规律是“依次加5”,22后面的项就是27;数列的第2,4,6,…项组成一个新数列15,30,45,…其规律是“依次加15”,45后面的项就是60。
故应填27,60。
(2)如(1)分析,由奇数项组成的新数列2,5,8,…中,8后面的数应为11;由偶数项组成的新数列8,6,4,…中,4后面的数应为2。
故应填11,2。
练习5按其规律在下列各数列的( )内填数。
,49,42,35,( )。
, 15, 19, 23,( ),…,6,12,24,( )。
,3,5,9,17,( ),…,3,4,7,11,( )。
,3,7,13,21,( )。
,5,3,10,3,15,( ),( )。
,3,9,4,10,5,( ),( )。
,5,10,17,26,( )。
,21,18,19,21,17,( ),( )。
11.数列1,3,5,7,11,13,15,17。
(1)如果其中缺少一个数,那么这个数是几?应补在何处?(2)如果其中多了一个数,那么这个数是几?为什么?答案与提示练习5。
提示:“后项-前项”依次为1,2, 4,8,16,…。
提示:后项等于前两项之和。
提示:“后项-前项”依次为2,4,6,8,10。
,20。
,6。
=n2+1。
提示:an10. 24,15。
提示:奇数项为15,18,21,24;偶数项为21,19,17,15。
11.(1)缺9,在7与11之间;(2)多15,因为除15以外都不是合数。
第6讲找规律(二)这一讲主要介绍如何发现和寻找图形、数表的变化规律。
例1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将第四个图形补充完整。
分析与解:观察前三个图,从左至右,黑点数依次为4,3,2个,并且每个图形依次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所以第四个图如右图所示。
观察图形的变化,主要从各图形的形状、方向、数量、大小及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入手,从中找出变化规律。
例2在下列各组图形中寻找规律,并按此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数:解:(1)观察前两个图形中的数可知,大圆圈内的数等于三个小圆圈内的数的乘积的一半,故第三个图形中的“?”=5×3×8÷2=60;第四个图形中的“?”=(21×2)÷3÷2=7。
(2)观察前两个图形中的已知数,发现有10=8+5-3, 8=7+4-3,即三角形里面的数的和减去三角形外面的数就是中间小圆圈内的数。
故第三个图形中的“?”=12+1-5=8;第四个图形中的“?”=7+1-5=3。
例3寻找规律填数:解:(1)考察上、下两数的差。
32-16=16,31-15=16,33-17=16,可知,上面那个“?”=35-16=19,下面那个“?”=18+16=34。
(2)从左至右,一上一下地看,由1,3,5,?,9,…知,12下面的“?”=7;一下一上看,由6,8,10,12,?,…知,9下面的“?”=14。
例4寻找规律在空格内填数:解:(1)因为前两图中的三个数满足:256=4×64,72=6×12,所以,第三图中空格应填12×15=180;第四图中空格应填169÷13=13。
第五图中空格应填224÷7=32。
(2)图中下面一行的数都是上一行对应数的3倍,故43下面应填43×3=129;87上面应填87÷3=29。
例5在下列表格中寻找规律,并求出“?”:解:(1)观察每行中两边的数与中间的数的关系,发现3+8=11,4+2=6,所以,?=5+7=12。
(2)观察每列中三数的关系,发现1+3×2=7,7+2×2=11,所以,?=4+5×2=14。
例6寻找规律填数:(1)(2)解:(1)观察其规律知(2)观察其规律知:观察比较图形、图表、数列的变化,并能从图形、数量间的关系中发现规律,这种能力对于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将大有益处。
练习6寻找规律填数:6.下图中第50个图形是△还是○?○△○○○△○○○△○…答案与提示练习6。
提示:中间数=两腰数之和÷底边数。
;1。
提示:中间数= 周围三数之和×3。
3.(1)13。
提示:中间数等于两边数之和。
(2)20。
提示:每行的三个数都成等差数列。
4.横行依次为60,65,70,75,325;竖行依次为40, 65, 90, 115, 325。
提示:(23+ 5) ÷ 2=14。
6.△。
7. 714285;857142。
8. 8888886; 9876543×9。
提示:等于加式中心数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