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课时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带单元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带单元计划)第二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教学内容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课题内容口算除法例1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例2除法估算基本的笔算除法例1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例2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整除)例3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除法估算除法的验算例4用乘法验算除法有关0的除法例5有关0的除法例6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1)(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数)例7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2)(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三数)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编排特点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本套教材涉及的计算内容不论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一般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这样一个规律进行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真实、自然地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之中这样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了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本单元从例题到习题都十分注重估算意识的培养四、教学建议1.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为的是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2.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人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科普知识等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植根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推理能力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入手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周节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教学内容:课本第13-15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过程使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口算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教学用具:小黑板、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1.口答(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2)42个十是多少?90个十是多少?2.口算3.揭示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1.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吗?试一试: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1.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3次运完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2.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3)小组汇报:解题思路(4)240÷3=()这题如何考虑?2.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地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1.口算2.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3.小明和小英进行打字比赛小英3分钟打了270个字小明2分钟打了200个字谁的打字速度快?每分钟快多少个字?课堂小结:谈谈自己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学生总结不到位的教师可作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1.填空(1)口算320÷4时可以把320看成()个十除以()得()个十商就是()还可以想成4×()=320所以商是()(2)口算2400÷6时可以把2400看成()个百除以()得()个百商是()2.口算350÷7= 4800÷8= 420÷7= 1500÷5=板书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60÷3= 解题思路:(1)想口诀二三得六2×3=6 6÷3=2 60÷3=20(2)20×3=60 60÷3=20(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20周节月日除法的估算教学内容:课本16页例2P17-18页练习三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的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1.口算60÷6= 240÷8= 320÷4= 420÷7=450÷9= 630÷7= 360÷6= 400÷5=120÷3= 160÷4= 280÷7= 540÷9=2.列出各题的算式(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他们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2)离西湖223千米行驶4小时到达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请学生逐一说出这些算式的意思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3.揭示课题:除法的估算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6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例2中 "大约"是什么意思?2.你觉得书上的两种估算方法有道理吗?3.想一想:怎样进行除法的估算?(二)学生自学(三)自学检测1.估算223÷4≈2.解决问题(1)每瓶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瓶饮料?(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三、合作探究(一)师生互探1.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2.讲解:自学检测2中的第(3)题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第(4)题应将182 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渡过困难期3.方法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四、达标训练1.把260个桃子装在4个筐里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2.估算78÷4≈ 470÷8≈ 178÷6≈ 83÷9≈ 360÷5≈ 410÷7≈3.思考题:青蛙大约活6年海龟大约活128年比目鱼大约活64年(1)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估算71÷8≈ 181÷2≈ 359÷6≈2.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125÷2≈ 378÷5≈ 435÷7≈板书设计除法的估算例2:124÷3≈方法1:124≈120 方法2:124=120+4 120÷3=40120÷3=40 4÷4=1 40+1=41教学反思周节月日口算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第17、18页练习三第5至8题教学目标:1.经过反复练习和思考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算理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教学重点:让学生熟悉除法口算的算理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听算练习6÷2 60÷2 600÷2 6000÷28÷4 80÷4 800÷4 8000÷424÷3 240÷3 2400÷3 120÷370÷7 10×7 54÷6 48÷82.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125÷2 378÷5 435÷73.口算比赛:8÷2 80÷2 800÷2 8000÷2 18÷3 180÷3 1800÷3 90÷3 5×8 40÷5 54÷9 6×9 81÷9 7×9 8×9 7×9 27÷3 6×7 45÷5 21÷3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二、指导练习1.练习三第5题学生独立做后全班交流2.练习三第6题学生读题然后在书上填写全班评价交流3.练习三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再提问题4.完成练习三后的思考题三、课堂小结:1.说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什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2.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积累了那些经验?四、课堂作业练习三第7题板书设计练习三教学反思周节月日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1)教学内容:课本19页例121页练习四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除两位数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和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3月12日)(2)植树有什么好处?(3)出示课本第19页例1的情境图学生观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选取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列式42÷22.揭示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1)(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1.你会计算"42÷2"吗?试试吧!(可以用小棒摆一摆)2.用竖式怎样算?用最简便的竖式写一写3.在说计算过程时应从以下几点说: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③每次所得的商该写在什么位置(二)学生自学(三)自学检测用竖式计算:36÷3 68÷2 84÷4三、合作探究1.教师有针对性地请同学板演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2.结合学生的情况边讲解边完成竖式:(1)我们分小棒先分4捆的相当于十位上的44除以2商是2写在哪?(十位上)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表示什么?(2)从总数中减去2个20还剩下几?(剩2)(3)2除以2的商是几?(商1)这个1写在哪?(个位上)(4)分完了吗?(还要把得数加起来)四、达标训练(1、2题第一横行必做2题第二横行选做3题思考题)1.课本第21页第二题前两个2.笔算46÷2 63÷3 55÷5 48÷4 26÷2 93÷33.三年级二班有学生48人每两人用一张课桌一共要用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摆成4行每行摆多少张?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笔算66÷6 64÷2 96÷32.列式计算(1)被除数是84除数是4商是多少?(2)99是9的几倍?(3)3除36等于多少?3.思考题试做:用竖式计算38÷2板书设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1)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42÷2=21(棵)答:平均每班种21棵树教学反思周节月日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教学内容:课本第20页的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直观与简约美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学用具:学生尺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1.口算27÷3= 40÷2= 240÷8=2.笔算18÷3= 12÷2= 32÷8=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笔算的?(设计意图:勾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下面的新知学习作铺垫)揭示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1.先估算再师生共同摆小棒边摆边讨论多余的1捆怎么办?2.针对竖式讨论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接下去怎么写?3.为什么要把1和2合成12?让学生分别指出4、2、1这三个数对应的小棒图比较这里的4、2、1与例1的4、2、1表示的意义相同与否(二)学生自学(三)自学检测1.笔算下面各题48÷4= 36÷2= 45÷3= 42÷3=三、合作探究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2.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3.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后的比较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能在理解算理的同时归纳出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四、达标训练1.赛一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本20页的"做一做"1题2.课本20页的"做一做"2题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问题?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列竖式计算91÷7= 69÷8= 58÷2=2.填一填被除数728056789664除数354682商板书设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颗树?52÷2=26(颗)答:四年级平均每班种26棵树教学反思周节月日笔算除法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第21页练习四第2~4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巩固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1.怎样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2.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二、指导练习:1.第21页练习四第1题(1)看作业比较上下两行的异同(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2.练习四第2题(1)读题(2)小组合作练习说说错在哪里分头进行改正并指明学生板演(3)全班订正(4)作补充练习3.练习四第3题(1)看图说清题目意思(2)说一说还能想到的问题(3)画出要摆的形状再说说解答这类问题要用什么方法(4)解答后集体订正4.练习四第4题(1)读题审题(2)找问题、条件、解答问题评讲三、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练习四教学反思:周节月日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内容:课本22页的例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教学难点:确定商的最高位的位置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照片吗?看到这些照片你想说什么?老师这儿有238张照片我们一起把它们整理一下吧!二、自主学习1.把238张照片放在每页6张的影集里需要多少页?2.能估算一下它们的结果吗?谁会列式?3.如果让你来计算怎么计算?合作探究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2.小组讨论完成例3(1)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也可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2)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 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 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出示课本22页算理图)(3)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 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重点强调: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竖式的书写格式.3.总结法则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四、达标训练1.基本练习2.改错:说出错误原因并改正五、堂清检测1.216÷3 369÷6 426÷62.(1)3除81的商是多少?(2)278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板书设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教学反思周节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综合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第23~24页练习五第4~8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2.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并把估算和笔算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巩固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练习五第4题:学生在书上填写(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指名选择其中的题说说口算方法3.练习口算(口算卡片)二、指导练习1.练习五第5题:(1)先判断再改正并说说笔算方法(2)指名学生上黑板改正全班交流2.练习五第6题:(1)说清楚题目的意思完成第一问(2)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答(3)分组汇报讨论结果3.练习五第7题:(1)说说题目意思(2)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4.练习五第8题(1)说说题目意思(2)完成题目后集体订正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备课: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准备与设计
教师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本文将以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为例,介绍我对教案的准备与设计过程,以帮助其他教师更好地完成备课工作。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中心,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参考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要求,再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减法口算,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培养学生使用几何图形的能力,了解图形名称及基本性质。
3.让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增强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我根据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相应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1.100以内的加法、减法口算。
2.几何图形的名称及基本性质。
3.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
4.口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
针对每个教学内容明确它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进行授课。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落实,我针对每个教学内容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巩固和提高。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包括:1.加法、减法的口算练习活动,包括整体上的拆分、拆分上的整体和不进位加减法等。
2.制作几何图形的折纸活动,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3.单元小结,让学生总结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
4.数学角逐比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提高口算速度和正确率。
每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教材的选择教具和教材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正确选择和使用教具和教材是教师备课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单元所选教材为《小学数学下册》,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所需,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相应的教具,包括计算器、图形拼接游戏、折纸模板等,这些教具和教材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板贴展示学生剪出的图形。
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问:现在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吗?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
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第二单元教学小结
我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是从以下几点去做的:
1、要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因为这些现象是图形变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知识的基础和源泉,如果对这些现象缺乏充分的感知和浓厚的兴趣,不仅导致图形的变换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脱节,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起来抽象、乏味,而且人也由于缺乏来自生活现象的启示,而逐渐丧失想象力和创造的灵感。
师:复杂、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
2、设计图案
提供材料:
①P25页用树叶设计
②附页2中图4,用蝴蝶设计
③自选喜欢的图形,用纸剪一幅图案,也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绘制图案。
3、比一比
你认为谁设计的图案最美?美在哪里?相互说一说,选出设计较好的图案。
三、应用练习:
P24页练习题:
画对称图形中出现的错误可集体订正。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第二课时
图片欣赏:
教学重点: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四、小结
教学
准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第五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第15页例4 【课程标准描述】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会解释估算的过程。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情境图,交流讨论能够综合具体情境,用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者几百几十进行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对比题的交流讨论,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体验估算的多样性。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1.在具体情况下,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估计策略来解决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1.以三位数为近整数百或百几十来评价解题正确率。
2.通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的正确率来评价目标2。
3.通过巩固练习来评价目标3.【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数字智勇大闯关1.235和357的和能闯过500吗?2.465和436的和能闯过1000吗?你是怎样思考的?二、探究新知1.阅读与理解。
问题:请看课本第15页的图片和文字。
问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组织学生阅读问题并思考:(1)六个年级有多少学生?(2)六个年级的学生在观看图像最大化时可以坐下来吗?2.分析回答。
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预设: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想一想,不通过具体计算,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讨论。
预设: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预设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预设2: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多去考虑那些可能引发意外生成的教学点,在这些时间节点上多设计几种教学方案,多考虑一些积极应对的策略,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能够比较自如地应对了。
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1、出示苹果,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苹果的重量是15()2、千克、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2()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出示教材例题,集装箱,火车车厢,汽油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1)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感受它们的重量。
①学生汇自己的体重。
②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③说说自己的感受。
④感受1吨(2)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1000千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乘法的估算-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乘法的估算西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乘法的估算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第二单元的第2课时,乘法的估算。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大家请翻到第37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估算的方法和如何将乘法问题转化为估算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乘法估算的方法,难点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乘法估算,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玩具等,以及一些乘法估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3个苹果和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大家感受估算的方法。
2. 讲解: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乘法估算的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写在黑板上,以便大家随时查看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请大家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乘法问题。
2. 大家可以互相讨论,看看谁的估算方法更加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估算方法,看看哪种方法更加适合自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1. 确定估算区间:我们需要确定一个估算区间,这个区间可以是通过观察和经验来估计的,也可以是通过简单的乘法来计算的。
2. 选择估算方法:确定了估算区间后,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估算方法来进一步缩小估算的范围。
常见的估算方法有四舍五入法、倍数法等。
3. 进行估算:使用选定的估算方法,对乘法问题进行估算。
4. 调整估算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对估算结果进行调整,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
二、将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让大家感受和理解乘法估算的方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克和千克的单位换算》学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克和千克的换算》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千克和克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2.运用所学的千克和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过程
1.判断
一个西瓜重1千克.()
5个桃子重1千克.()
小刚一顿饭吃50千克馒头.()
一只小兔重100千克.()
8袋精盐重4千克.()
一条路长80千克.()
小华体重100千克.()
一块蛋糕重1千克.()
2.观察一袋盐重多少,(500克)两袋盐呢?(1000克)
3.用台秤称一称,把这两袋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想:这个台秤上的刻
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一看这两袋盐有多重?
使用‘学乐师生’APP \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你有什么发现?
1千克=()克
4.单位换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千克=( )克4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5000克=( )千克
2千克○160克550克○1千克
3千克○2500克10千克○8000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乘法的估算-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乘法的估算-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够准确地估算乘法运算的结果。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2. 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乘法估算的练习和巩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进行乘法估算,以及如何灵活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乘法口诀表。
2. 学具:练习册、计算器、乘法口诀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乘法进行估算。
2. 新课导入:讲解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教学视频和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估算的步骤。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乘法估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估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六、板书设计1. 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2. 乘法估算的步骤。
3. 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练习册中的乘法估算题目。
2.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乘法估算解决。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了乘法估算的步骤,并能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PPT、教学视频和实例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乘法估算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练习和应用环节,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将乘法估算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乘法估算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单元分析内容简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等。
教学措施:1.通过开展口算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3.同桌之间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课时安排:(13课时)1.口算除法……………………………………………3课时2.笔算除法……………………………………………7课时3.整理复习…………………………………………… 1课时4.单元测试……………………………………………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11~P12例1、例2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借助“森林旅游”的购物情境,进一步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通过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认真倾听、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评价、友好合作,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数、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机会,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地处市中心,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家庭环境较好,购物的生活经验较多。
因此,很适宜在本节课里开展由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购物”游戏活动。
〖教学设计〗(一)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里?(轻松自然的谈话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新课1、创设情境。
师:我们的老朋友智慧老人、淘气、笑笑、还有机灵狗也趁休息的时间出去旅游了,想知道他们去哪里旅游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主题情境图)2、学生观察情境图,开展数学游戏。
师:你们瞧,他们到了哪里?在干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森林食品店里食品的名称及相应的价格,并说说笑笑、机灵狗想买什么。
)师:哦,笑笑、淘气他们玩累了,也饿了,想买东西吃。
哪位同学自愿来当这个森林食品店里的服务员,为他们来服务呢?请另一个同学来扮演顾客,买东西。
(请两个同学上台表演。
)师:下面,我要请我们班上的每个同学都来参加这个游戏。
同桌两个人,一人扮演顾客,另外一人扮演服务员。
听清游戏规则:每人都有5分的基础分;“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服务员”每失误一次扣一分;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对自己失误的指控是错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务员”加1分,“顾客”扣1分;在事先规定到第一家商店“森林食品店”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荣获“优秀服务员”或“精明顾客”的荣誉称号;在第二家商店“纪念品商店”里,同桌两人可交换角色,重新按游戏规则计分、评比。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2020-2021年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解决问题,整理和复习。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三年级上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表内乘法的进一步发展,是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重要基础。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学生切实掌握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为学生今后学习多位数乘法做好铺垫。
本单元在编排上注重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推动作用,在引导学生探讨笔算的同时,重视口算。
在教学中要把口算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和趣味性,通过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特别是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本着体现计算教学新理念的原则,重视学生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逐步地去感悟并掌握计算的方法并能有效的迁移。
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乘法的算理,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数学三下第二单元教案
云南省“研究性课堂评价实践”教育研究学术工作站三年级2016年上学期数学单元教学与评价设计教师:班级:中华小学书香门第分校小学2017年2 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与评价设计第一部分单元教学与评价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二、课标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的要求。
三、学情分析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原有的经验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
口算除法是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基础,一位数除两位数又是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基础,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又是有关0的除法的基础。
因此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措施,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类推,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新知。
四.实践分析1.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一位数除几十几的数。
2.掌握一般的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增强估算意识,形成估算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认数(教材分析、课时计划)-小学三年级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数(教材分析、课时方案)-小学三年级教案本单元教学熟悉万以内的数,是同学认数范围又一次扩展。
全单元的内容包括一千到一万间各数的认、读、写,大小比拟,相应的口算与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时充分考虑了以下一些问题:1、调动同学已有的认数阅历,运用学具引导同学主动地认、读、写整千数。
〔1〕从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入新内容,激发同学的学习愿望。
教材首先出示一幅体育馆的照片,并告知同学:这座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
一万是同学未曾学过的数,教材盼望这个情境能激起一万有多大、一万怎样写、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一万等疑问,引起同学连续认数的愿望。
〔2〕利用教具和学具关心熟悉整千数及一万,扩展数位挨次表。
〔3〕准时支配口算。
把认数与口算亲密结合在一起能促进同学对数意义的理解。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稳固获得的根底学问。
2、科学地支配非整千数认、读入写的教学。
〔1〕由一般到特别、从形象到抽象合理支配。
〔2〕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
3、在开放情境中教学比拟数的大小。
〔1〕由一般到特别、从形象到抽象合理支配。
教学目标:1、使同学通过数数、操作、计算、解决问题等活动,熟悉万以内的数,知道计数单位“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含义,正确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以及整千数加整百数与相应的减法,能敏捷的比拟万以内数的大小。
2、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根本特点,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进一步增添估算意识,提高用数进展表达和沟通的力量,进展数感。
教学重点: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拟万以内数的大小;会计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十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体验万以内这些较大的数的实际含义,学会用数学的目光对待四周的事物。
培育同学的数感进展同学的估算意识。
课时划分:5课时熟悉整千数,1课时熟悉非整千的四位数,2课时比拟数的大小,1课时练习三,1课时。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材分析】一、素材特点:我国的民俗、民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材呈现的是学生们欣赏、交流在民俗节庆祝活动中拍摄的各种照片的画面。
现实而新颖的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知识基础。
1、经验基础: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是以前面的数学知识为基础的。
在现阶段,学生可以借鉴的经验是生活中的这些对称现象,既像教材中的例子一样的材料。
2、知识基础:可以借鉴的知识是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三、教材的地位。
1、是空间与变换的初次学习阶段;2、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变换的重要基础。
【教学重点】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第一单元信息窗1 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课题】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240÷4= 360÷6= 450÷9=230×3= 45×2= 62×3=二、创设情境,导课明标1、创设情境引入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出示课本情境图)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蕴涵的美。
2、出示学习目标三、尝试训练(一)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出示自学指导:(1)观察教材的图形,找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一定要仔细观察。
2024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6、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7、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通过教科书里“你知道吗”栏目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他人。
三、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那个方向。(速度适当加快,增加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辨别东西南北。)
一学生说方向,其余学生指出相应的方向。
用方位词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3、知识扩展。
师:在学校同学们都已经熟练地辨别出东西南北了,出了学校还分得出来吗?老师要考考大家,东图书店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聚丰德呢?泉城广场呢?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认识东、西、南、北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2、笔算方面: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精选17篇)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和涂色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在活动中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的。
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涂色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流程:一、周长和面积对比中感受面积的含义。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元和一角硬币,请同学们沿着硬币的轮廓画一圈,想想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呢?(圆形)请同学们来画画吧!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提示一定要沿着硬币的轮廓的边缘来画)比一比,看谁画得好!在这里感觉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学生缺少参与其中的热情,我这个设计还要思考,要让学生充满热情的去画,在教师的引领下,产生积极的数学思考。
2、学生动手画3、如果我们画的两个圆是两只小蚂蚁的运动场,你能说说你的发现吗?(这个情境我没有在课的一开始设置。
)A:大圆的周长长一些,小蚂蚁跑的路程多;小圆的周长短一些小蚂蚁跑的路程少些。
B:一个圆(面积)大些,一个圆(面积)小些这些答案都有可能,因为学生上学期学习周长的时候,描过树叶的周长,所以学生说周长的可能性多一些,关于面积能提到我就顺势让学生涂面积,不提到,我就让学生帮助小蚂蚁铺草坪涂颜色。
4、下面我们用彩笔涂上绿色,帮助小蚂蚁把运动场铺上草坪。
A:涂完后,能从数学的角度去说说涂的感受吗?B:哪个涂得快些,哪个涂得慢些?为什么?A、B两个问题我到底怎么提好呢,还要结合课堂的生成,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问题A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更广泛一些。
问题B过于直白。
(大圆面大涂得慢,小圆面小涂得快些。
这里学生不一定能一下子说出面积这个词语。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就象刚才的两个圆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6、我们来摸摸课桌的表面,说说你的感觉,这个桌面的大小叫做课桌的面积。
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质
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质教案主题:第二单元《认识方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能够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培养学生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教科书第16~19页例1、例2、练习三的第1~4题。
2.实践活动: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1.能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位置。
教学难点:1.在生活中辨别方向,并用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方向。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辨别方向。
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1(1)创设情境:小华在操场上,他需要找到教室的位置。
(2)引导学生讨论:小华如何找到教室的位置?2.教学例2(1)创设情境:小明在公园里,他需要找到好朋友的位置。
(2)引导学生讨论:小明如何找到好朋友的位置?三、课堂练习1.完成练习三的第1~4题。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用东南西北描述其他物体的位置。
2.小组内互相交流,完善描述。
3.各小组汇报成果,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家长签字确认:学生向家长汇报本节课所学内容,家长签字确认。
2.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辨别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辨别方向时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指导。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老师展示一张公园的平面图,问:“同学们,如果你们在公园里,怎么找到洗手间或者滑梯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跟着指示牌走”,“问别人”等。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篇)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篇)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篇1教学内容:课本19页——21页,练习五3——10题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
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此本单元主要讲解三位数的加减法。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介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教学目标:1、采用小组和合作学习方式,熟练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投影片教学方法:谈话、讲授、练习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把两箱物品加起来)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19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二、课本第19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四、算出玉米上算式的得数五、开锁游戏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六、判断,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七、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八、共同分析21页第9题。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计划课时教案
主备人:刘艳青时间:个人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有: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
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加减法。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
根据《课标》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增强估算意识,培养数感,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材在编写时对法则不作全面呈现,仅在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提示和引导,以体现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学习。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掌握验算方法。
3.连续进位加法、连续退位减法。
四、单元课时安排:(共9课时左右)1.加法…………………………………………3课时2.减法…………………………………………3课时3.加减法的验算………………………………2课时4.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个人备课主备人:刘艳青时间: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5-16页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口算训练:6×7= 4×9= 48÷6= 36÷6= 37+16= 6×4=39+49= 54-26= 2×8= 27+73= 54+37= 54-45=2.8+7= 9+6= 30+50= 40+60=3.38+39= 36+58= 28+39= 35+57=师:第2题我们口算就能很轻松的算出答案,可是第3题,我们再用口算就比较麻烦,也容易出错,那以前我们是怎么算的呢?(指名说)谁愿意到黑板上笔算这4个题?(学生用竖式笔算,并引导说说笔算时的注意事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时教案设计3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时教案设计2-2-1课题信息窗2: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三维目标1.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赶海队伍的归来,看到他们从海里捕到了许多海产品,他们把这些海产品怎样了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二、合作探究 1.出示情景图师:你都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3.有选择解决问题:(1)一共夹了多少根海带苗?生列式:29×3=①学生估算②牵引不进位乘法竖式原理,独立尝试列出竖式指名边说算理,师边板书:29×3————276……6为什么写在十位上?87③注:进位的标记“2”要写的小一些,避免与其他的数字混淆。
三、巩固练习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自主练习1)381652×2×4×4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2.填一填。
自主练习2学生独立观察统计表,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通过估算和竖式计算将结果算出,并填写到统计表中。
集体订正。
3.先估算,再笔算(自主练习4)27×3 5×18 63×3 6×13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可以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与能力: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过程方法: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情感目标:
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学习任务及要求
导学要点
学习评价及反馈
备注
1、目标导学
2、自主学习
3、合作探究
4、达标训练
1、口答。
学情分析:
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入手,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又如,教学除法在验算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验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着的对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①想口诀二三得六2×3=6 6÷3=2 60÷3=20
②20×3=60 60÷3=20
③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20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4)240÷3=(),这题如何考虑?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20
知识迁移,温故知新
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是多少?90个十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纲(自学教材P13-15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2、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地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
60÷3=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2×3=6 6÷3=2 60÷3=20
(2)20×3=60 60÷3=20
1、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3次运完,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吗?试一试: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学科关伟峰设计2016年2月
课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口算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内容,这一单元包括两部分内容: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
这一单元教学口算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