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禽流感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行业标准)规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GB 15991—1995】诊断标准1.1 流行病学线索患者发病前10d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1.2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24h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1.2.1 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1.2.2 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1.2.3 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
1.2.4 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1.2.5 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1.2.6 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
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1.2.7 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浊浑。
1.3 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
1.4 患者2次(间隔10d)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2 疑似病例具备1.1加1.2中任一项。
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1.3或1.4。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一、概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某些亚型毒株在人群中所引起的疾病,所表现的临床症状随病毒亚型不同而异。
常见的能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7N7,H7N2,H7N3,H5N1和H9N2等亚型毒株。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已引起全世界瞩目,尤其水禽被认为是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的储存库,流感病毒大流行株出现被认为可能与禽流感病毒密切相关。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中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之一。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区发现 1 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病例监测和发现(一)不明原因肺炎疾病的监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疾病的监测报告。
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立即组织专家组会诊,确定或排除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预警病例。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1.发热(腋下体温≥38℃);— 1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4.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2006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二)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2例或2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是指病例发病前曾经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暴露于同一环境,或有过密切接触,或疾病控制专业人员认为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其它情况,具体判断需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详细询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或由疾病控制专业人员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后予以判断。
(三)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预警病例后,区疾控中心及病例接诊单位应密切配合,立即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病毒核酸和血清抗体的检测,以确定或排除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可定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预警病例:1.接触禽类人员(饲养,贩卖,屠杀,加工禽类的人员,兽医以及捕杀,处理病,死禽及进行疫点消毒的人员等)中发生的— 2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可能暴露于禽流感病毒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人员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3.已排除SARS的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
人感染HN禽流感中医诊疗方案
人感染HN禽流感中医诊疗方案背景介绍禽流感,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N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致病性和传染性的疾病,主要通过家禽传播给人类,引起的症状严重,病死率高。
中医药在人感染HN禽流感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认为禽流感是由受凉、劳累、饮食不当、体内湿热之邪等导致人体阴阳失衡所致,因此,治疗禽流感需要调理人体阴阳平衡,具有一定疗效。
中医诊断在中医诊断中,禽流感属于“疫邪病”范畴,属于“温热病”,具有以下表现:•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嗓子痛,咳嗽,痰多而黏腻•胸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眼红、流泪、畏光、头痛中医治疗1.中药汤剂在中医理论中,禽流感属于“寒湿病”,因此治疗时需要选用温热解表,化湿止痛的药物,常用的方剂包括桂枝汤、杏苏汤、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口服液等。
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选用不同的中药汤剂,可有效缓解症状。
2.针灸针灸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中医疗法,可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恢复体力。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风池、大椎、百会、足三里、合谷、太冲等。
3.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全身经络、穴位,调节身体平衡的方法。
在禽流感治疗中,可通过推拿穴位,调节气血、舒筋活络,缓解身体不适,提高免疫力。
预防措施中医药认为预防疾病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平衡、防止感冒。
因此,预防禽流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温和饮食中医认为禽流感体现出来的是身体阴阳失衡,因此在饮食方面,患者应注意食物的“温性”,比如妈妈菜、南瓜、薏米、莲子等“温性”食品,同时避免寒凉食物。
2.运动锻炼适量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让身体更加健康,从而防止禽流感等疾病的侵袭。
3.冷热水交替浴按摩、冲洗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同时还可以刺激经络,帮助身体恢复正常机能。
中医药在禽流感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中医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中医推拿等,可缓解症状、促进病情好转。
同时,从预防层面出发,可通过温和饮食、运动锻炼、冷热水交替浴等多方面维护身体健康,防止禽流感等疾病的侵袭。
人禽流感的诊断标准
人禽流感的诊断标准
人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感染人类和禽类动物。
由于其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较高的特点,对于人禽流感的及时诊断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人禽流感的诊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处理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1. 发热,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2. 呼吸道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咽痛、流涕等。
3. 肌肉酸痛,患者常感到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
4. 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出现呼吸急促、气促等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 病毒学检测,采集患者的咽拭子、鼻拭子等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2. 血清学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水平。
3. 病原学检测,通过病原学检测,检测患者体液或组织中是否存在禽流感病毒。
三、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观察肺部病
变情况。
2. 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肺部病变,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四、流行病学史。
1. 接触史,了解患者是否有接触禽类动物或禽类粪便的情况。
2. 疫情史,了解患者所在地区是否存在禽流感疫情,是否有密切接触史。
综上所述,人禽流感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流行病学史。
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史的综合分析,可以对人禽流感进行准确的诊断。
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密切关注人禽流感的流行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_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几小时上报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_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几小时上报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H7N7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近年来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不断引起人类发病,并且推测这一病毒可能通过基因重配或突变演变为能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因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但实行甲类管理,即一旦发生疫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流行病学特征(一)传染源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以及实验室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
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凿证据,但出现了一些聚集性发生的病例。
(三)人群易感性由于种属屏障的原因,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多不易感。
但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抗体,无特异性抵抗力。
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
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四)流行季节多发生于冬春季,通常伴随着禽尤其是家禽中禽流感爆发,呈零星分布。
(五)流行强度禽流感是禽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可发生大面积、跨区域流行。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较难传染给人,但近几年禽流感特别是H5N1亚型禽流感传染给人的情况屡有发生,感染的人数有增加的趋势,值得关注。
人群的发病与人和动物接触的密切程度、流行的病毒亚型及其变异情况相关。
二、临床特征(一)临床表现1.潜伏期根据对H5N1亚型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1~7d,通常为2~4d。
2.临床症状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
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重症患者一般均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治流程
降温处理:当患者体温超过38℃,可采用酒 精擦浴、使用退热药物等措施,持续高热应 用冰帽、冰枕、冰床降温。 止咳化痰治疗:咳嗽时可采用止咳药物,如 美敏伪麻溶液、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等药物治 疗,咳痰时加用化痰药物,如盐酸氨溴索片。 加强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 养,给予易消化的饮食,高热或出汗较多时 增加输液量。
③
④
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 当患者神志淡漠、意识障碍、呼吸节律不规 则、严重呼吸衰竭(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 以下者)、无创通气不能耐受或疗效欠佳时 可考虑尽早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 可选择SIMV模式,定容或定压均可 如患者出现人机对抗,可加用镇静或肌松药 治疗 其他: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时, 可以考虑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
首先判断是否重点监测病例
如果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建议尽快到发 热门诊就诊,同时行呼吸道标本甲型流 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
其次判断是否疑似病例:
①
②
③
在上述临床表现基础上,有明确的流行病学 接触史;或呼吸道标本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 性,考虑为疑似病例。尤其是有下列表现者: 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 有接触史;或有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接触 史。 发热(38℃或以上)持续不退,甚至高热 (39℃以上),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咯血痰;甚至出现呼吸暂停、低血压、休克 或多器官功能障碍。 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或肺实变影像学改变。
确诊病例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 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 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动态检测双 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 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
人感染禽流感应急预防控制技术方案(试行)
***人感染禽流感应急预防控制技术方案(试行)人间禽流感是禽流感病毒(H5、H7、H9)跨越物种界限,引起人类感染的一种新发传染病;被国际上列为反生物恐怖内容之一。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以及实验室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
自1997年我国香港发生H5N1亚型禽流感以来,不断发生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预示着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已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我县气候温暖潮湿,人口众多,加之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流动人口增加,非常适合流感病毒传播及自然界的变异重组,如防控不力,会造成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给国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1 目的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人禽流感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采样、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全国卫生系统人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3 分类分级根据人禽流感疫情波及的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将疫情分为四级:Ⅰ级疫情(红色预警)、Ⅱ级疫情(橙色预警)、Ⅲ级疫情(黄色预警)、Ⅳ级疫情(蓝色预警),具体分级标准如下:3.1Ⅰ级疫情(红色预警):本县范围内证实禽流感具备人传人的能力,出现人禽流感暴发流行。
3.2Ⅱ级疫情(橙色预警):本县范围内发生3例以上人间禽流感确诊病例,或发生1例或1例以上人间禽流感确诊病例死亡。
3.3Ⅲ级疫情(黄色预警):本县范围内发生1例人间禽流感确诊病例,或周边省县发生多起人间禽流感确诊病例。
3.4Ⅳ级疫情(蓝色预警):本县范围内禽群中发生禽流感疫情。
4 分级响应依照疫情分类标准,并结合禽鸟类禽流感疫情、禽流感病毒感染人情况、是否有聚集病例发生、是否具备人传人能力以及疫情波及范围和影响大小、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结合禽流感在人的流行特征对禽流感疫情进行综合性评估,确定疫情预警级别,采取不同的响应措施:4.1Ⅰ级疫情(红色预警):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挥下,省、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开展现场处置。
SARS人禽流感和流感监测工作指南课件
临床诊断
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肺部X线影像改变+排除其他疾病诊断
病毒性疾病防制科 SARS人禽流感和流感监测工作指南
临床诊断
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肺部X线影像改变+排除其他 疾病诊断
确定诊断
临床诊断+分泌物SARS-CoV RNA阳性 临床诊断+血清(或血浆)SARS-CoV特异性抗原
病毒性疾病防制科 SARS人禽流感和流感监测工作指南
谢 谢 !
SARS人禽流感和流感监测工作指南
SARS人禽流感和流感监测工作指南
第五部分
SARS、人禽流感诊断标准
SARS人禽流感和流感监测工作指南
一、SARS诊断标准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2004版)》(卫 医发〔2005〕80号) 医学隔离观察者:
无SARS临床表现+近2周内曾与SARS病人或疑似病人 接触
疑似病例:
N蛋白阳性 临床诊断+血清SARS-CoV抗体阳转 临床诊断+血清SARS-CoV抗体滴度升高≥4倍。
病毒性疾病防制科 S《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修订版)》卫医发 〔2005〕447号
医学观察病例 流行病学+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指导各地开展SARS、人禽流感及流感监测 工作。
根据各地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质量给予 适当经费补助。
开展病毒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各 监测地区。
病毒性疾病防制科 SARS人禽流感和流感监测工作指南
二、监测地区疾控中心职责
接到监测医院报告后,立即派出工作人员到医院收 集流感样病例、重症肺炎/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相关 标本及个案调查资料。
人禽流感介绍
4
2019/3/29
什么是人高致病性禽流感?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 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 非致病性禽流感. 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 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 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 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 死亡。
5
2019/3/29
别是老年人。
14
2019/3/29
流行特征
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短、传播快、
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季节性不强,来源常不明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9/3/29
大流行的条件是什么?
流感病毒满足三个条件时,会形成一次大流行:一 种新亚型流感病毒出现;能感染人,引起严重的疾 病;传播很快,并能在人类中持续存在。
环境标本中检测和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 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 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 有个别家庭聚集发病现象,但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 的证据。
12
2019/3/29
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它还可以通过消化道、皮肤损伤 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 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 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 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 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 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或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 平呈 4 倍或以上升高,可作出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的 诊 断 。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全文
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麻疹【GB 15983—1995】
3.4 病例分类 3.4.1 疑似病例 具备3.1.1 加3.1.2条者,或同时伴有3.1.3条者。 3.4.2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3.1.4条或3.1.5条或3.2条。 3.4.3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3.3.1条或3.3.2条或3.3.3条。 具有任何一项临床症状加3.3.1条或3.3.2条或3.3.3条。
急性中毒型菌痢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有感染性休克症 状,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 降、皮肤发花、发绀等。
脑型(呼吸衰竭型):有脑水肿表现,如烦躁 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甚至出 现脑疝、呼吸衰竭。
混合型:同时出现脑型、休克型的征候,是最 凶险的一型。
细菌性痢疾
慢性菌痢:急性菌痢者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为 慢性菌痢。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分类
法定传染病共分三大类:共39种 甲类2种(强制管理):鼠疫、霍乱 乙类26种(严格管制):包括非典、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等 丙类11种(监测管理):手足口病、流行性感
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等 其中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包括SARS、人
感染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灰
急性细菌性痢疾 应同其它病因所致的急性 腹泻相鉴别
霍乱与副霍乱 病前一周来自疫区,或者与本 病患者及其污染物有接触史。突然起病,先泻 后吐,常无恶心腹痛等症状,粪呈米泔样或黄 水样。重症病例可致外周循环衰竭。粪便或沤 吐物中检出霍乱弧菌或爱尔托弧菌。
急性细菌性痢疾 应同其它病因所致的急性 腹泻相鉴别
病学联系的疑似病例。 ◎实验室证实为麻疹暴发,同一暴发中其它未经实验实
人感染禽流感诊疗方案(2024版)
人感染禽流感临床表现
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如鼻塞、流涕、咽痛、咳 嗽 等,或仅表现为结膜炎。
进展迅速,多在发病 5~ 7 天出现肺炎,多有中至 重度 ARDS ,部分出现休 克、急性肾损伤、横纹肌 溶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Reye 综合征、急性坏死 性脑病、细菌或真菌感染 等并发症。
轻者
重症病例
人感染禽流感诊疗方案
(2024版)
xx 无锡市xxx医院
目录
01 疾病概述 02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03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04 诊断与鉴别诊断 05 治疗 06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
01
疾病概述
人感染禽流感(Human infection with avian influenza)
病毒类型
禽流感病毒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实验
包括共同生活、居住或陪护等;室职业人员;未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
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物品 (4)居住、生活、工作或到 措施,处置动物禽流感疫情的人员;
或环境; (2)曾经到过有活禽交易和 /或宰杀的场所;
访过的地区曾出现异常病/死禽;未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诊 治、
护理、调查、处置人感染禽流感疑似 或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医疗卫生专业人 员。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 (如氧化剂、含氯消毒剂和碘剂)、紫外线等均可迅速破坏其感染 性。65℃加热30分钟或100℃2分钟可灭活。
人感染禽流感流行病学
人感染禽流感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发。
01
主要为病/死禽和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健康禽类。
传染源
02
也可以为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猪、牛等哺乳动物,感 染禽流感病毒的人或其他动物也是可能的传染源。
02
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4版诊疗方案解读(2015.1.15)
ARDS呼吸支持治疗
ARDS
保护性肺通气策略 可允许性高碳酸症 PEEP FiO2 肺复张 俯卧位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
常规治疗方法 (包括挽救性治疗)
ECMO快速入选标准:PEEP 15-20cmH2O, OI ≤80 mmHg和/或 pH≤7.20(呼吸性 酸中毒),持续6小时以上。
撤离机械通气
• 注意机械通气中的气道管理和镇静
48
挽救性治疗措施
• 充分机械通气仍不能达到满意的氧合水平
(SpO2≤92%)时:
–肺复张:注意气压伤及对循环的影响。
–俯卧位通气:注意通气管道的管理及安全以 及体位对循环的影响; –高频振荡通气:对已发生气压伤患者可考虑 使用高频振荡通气;
–体外膜氧合(ECMO)
52
转科或出院标准
• 转出隔离病房
–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连续2次阴性后 • 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呼吸道标本H7N9核酸检测连续2次阴性
53
H7N9的预防
一、日常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类的场所购买经过检
疫的禽类产品。
16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
–可有血小板降低
• 血生化检查 –多有CK、LDH、ALT、AST升高 –C反应蛋白升高 –肌红蛋白可升高
17
病原学及相关检测
• 呼吸道标本采集 –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呼吸道分泌物、气 管吸出物 –抗病毒治疗之前 –气管深部咳痰或气管吸出物检测阳性率高于上 呼吸道标本 –应尽快检测或送指定机构检测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8版)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8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简称“人禽流感”)是人类在接触该病毒感染的病/死禽或暴露在被A(H5N1)污染的环境后发生的感染。
在2003年下半年世界上多个国家爆发家禽和野生禽类的A(H5N1)病毒感染,其中有14个国家出现人禽流感病例。
截止至2008年1月15日,由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的全球确诊病例共350例,其中21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高达62.0% [1]。
我国大陆从2005年10月底确诊第一例人禽流感病例以来,现已确诊30例,其中1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66.7%[1]。
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提示,呼吸衰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许多患者的病情迅速进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从现有临床报道分析,发现晚、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是现阶段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特点。
如何尽早发现患者并给予适当的治疗,改善预后,是我国临床医务工作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本建议(草案)基于2005年11月《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修订版)》[2]和世界卫生组织人禽流感相关建议[3,4],并参考相关文献,结合我国的现状,整理制定成文,以指导临床人禽流感的诊治。
一、病毒学[5]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病毒结构与人甲型流感病毒相同,是多型性囊膜病毒,常为球型,病毒颗粒直径为80~120nm。
A(H5N1)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含有8个节段负链单股RNA,至少编码11种蛋白。
每个RNA节段均与核蛋白(NP)和3种RNA多聚酶(PB2、PB1和PA)相连接形成RNP复合物。
RNPs被一层基质蛋白(M1)所环绕,然后是含有病毒主要抗原的膜结构。
禽流感的主要抗原有两种,一种呈棒状,能凝集一些动物的红细胞,称为血凝素(HA或H);HA为病毒表面最大的囊膜糖蛋白,在感染细胞中以单多肽链(HAo)形式合成,合成后裂解成重链(HA1)和轻链(HA2),两者又通过二硫键以共价键形式相连。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共识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共识国家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专家组在总结前一阶段医疗救治工作经验,分析现有病例救治情况的基础上,就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相关工作形成以下共识:一、病原学及相关检测抗病毒治疗之前必须采集呼吸道标本送检(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
有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测,无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留取标本送指定机构检测。
(一)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
优点是简便易行,部分检测试剂可用在诊室或病床旁完成检测,并可在15分钟内获得结果,适用于基层的流感筛查。
现有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法的缺点一是敏感性低,试剂间存在较大差异。
既往研究表明,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法对季节性流感筛查的敏感性为20-70%,目前缺乏此方法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筛查价值的临床评价。
二是本方法不能确定流感病毒的亚型,但不会影响抗病毒药物的早期使用。
(二)H7N9核酸检测。
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对患者呼吸道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推荐临床首选使用。
受条件和设各限制,本诊断方法尚无法在基层医疗机构普及。
对于高度怀疑的病例或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疑似病例应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以明确诊断。
由于病毒复制过程中,血凝素抗原及神经氨酸酶抗原mRNA含量不同,在标本检测中可能会出现H7检测阳性而N9检测阴性的情况。
因此,在我国目前尚无其它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情况下,建议可仅检测敏感性较高的H7亚型来进行临床诊断,以便早期发现病例。
(三)病毒分离。
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为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应当在符合P3级生物安全要求的实验室开展。
(四)特异性抗体检测。
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
二、胸部影像学检查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发生肺炎时肺部出现不同范围的片状影像。
人禽流感-资料
益气固脱类 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 液、参附注射液等。
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患者应注意休 息,多饮水,增加营养,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同时应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 在明确患者继发了细菌感染时使用。
出院标准
13岁(含13岁)以上患者, 原则上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并持续7天以上: (1)体温正常。 (2)临床症状消失。 (3)胸部X线影像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 12岁(含12岁)以下儿童, 应同时具备上述条件并持续7天以上。如自发病至
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 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可伴有流涕、鼻塞、 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 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重症患者可出现高热不退,病情发展迅速, 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临床表现明显的肺炎,可 出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 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及瑞氏 (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可继发细 菌感染,发生败血症。
再见
诊断标准
医学观察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1周内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对于被诊断为医学 观察病例者,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
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甲型流感病毒M1或 NP抗原阳性,或编码病毒M1或NP的核酸呈 阳性结果者。
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 :取患者呼吸道标本 采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 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或基质蛋白 (MI)、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还可用 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 原基因。
病毒分离 : 即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 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 上皮细胞)中,分离禽流感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禽流感诊断标准
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禽流感的诊断。
流行病学接触史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流行病学接触史
(1)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疫点,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可能。
(2)与被感染的家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史者。
(3)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有患病的可能。
2. 诊断标准
(1)医学观察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
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在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
对于被诊断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预警病例报告),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
(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甲型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检测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者。
(3)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RT-PCR法检测到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