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四辩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写4辩稿

胡建彪曾经说,四辩就是打扫战场的。具体而言,主要是三个任务:对方有哪些伤员,赶紧扑上去补两刀捅死;自己有哪些兄弟受伤了,赶紧抬回来救好;把战利品啊啥的都抢到手,把旗子竖起来。

这段话简明扼要的概括了四辩的3个职能:“破”、“立”和“升华”。在我看来,4辩稿一般而言分为两部分,反驳部分和升华部分,两者所占比例大概是:4:6。而“立”实际上就蕴藏在两者中。

一.反驳

4辩的反驳和1辩的小结同样是总结性的反驳,但不同的是1辩小结要注意全面性,而4辩反驳则要注意侧重点。4辩的反驳不能脱离对方的论点,但更多的是根据场上的形势。一般而言,毕竟时间有限,所以只需抓住对方较为大的漏洞以及比赛中双方争执较多的点进行反驳,这就要求辩手具有大局观,舍小取大。

有时候会发现对方的好几点都想要反驳而难以取舍时,可以尝试从这几个点中找出它们建立的共同依据,只要打到了这一个依据实质上也就反驳了这几个点。这就要求辩手具有较好的总结概括能力。切忌抓住对方的口误或者小问题穷追不舍,或者把对方的每一点都抓来打,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罗嗦松散。

最好能够先驳倒对方的立论前提,也就是其定义或标准。这相当于对方的立论根基,先摧毁根基才利于攻击根基上的理论大厦。其次,实例往往是比较有力且难以逃避的攻击,同样也是让观众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反驳中要注意把对方的主要实例驳倒。

而且在反驳的几个点中最好能够找到一条能够连起这些点的线索,这样可避免出现反驳散乱无章,同时可以达到反驳根据这一条线层层递进,层层剥开的效果。在胡建彪的“钱不是万恶之源”的结辩中,他的反驳有2条很清晰的线索,1.贪钱不等于万恶——即使贪钱是恶行,那也是贪是恶之源;2.钱也可以导出善行——即使只看恶行,有涉及钱的也是贪是恶之源,没涉及钱的也是人的恶性是恶之源。这样达到的效果是,首先对方的这个点是错的,然后哪怕我方退一万步承认这个点也不能论证对方观点。这种不断深入剥开的论证方式应该说是较有力的反驳。

最好的反驳是把对方的论述压缩在一个点上,指出对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哪一个点上,然后把这个点打破,让观众清晰明了地找到对方的错误之处。林正疆在“知易行难”的结辩中一开头就把对方论述进行压缩:

“中国人能用一个字象征很多种含义。怎么说呢?今天对方辩友所说的“知”,实际上是一种知跟行结合出来的产物。今天所谓的真知是要经过不断地行动做出来的“知”,那个中间“行的过程”,指的是“知的过程”,那不是“行”。”

清晰明了地说明对方把辩题的“知”偷换概念,从而使对方建立在这个点上的所有论述也不攻自破。

当然,也有通篇进行反驳,反驳点全而多的成功结辩例子,胡建彪就是典型。同样是在“钱不是万恶之源”的结辩中,他分别就对方两个前提,三个立论点一一反驳。我比较倾向于这一种反驳,能够从前提定义立论一一攻破对方辛苦建立的框架,因为我觉得这样的反驳才全面,哪怕对方举出多少例子,摆出多少道理都离不开他们的框,而打散了他们的框就等于推翻了这些道理和例子。

这种反驳完全可以在对方1辩立论时就准备好,但是使用这种方式也要警惕过于罗嗦没有重点,变成加长版攻辩小结。通篇反驳这种方式用得好可以让人眼前一亮,但如果没有胡建彪那样强的逻辑蕴含其中就不要轻易尝试,而且即使你把对方的观点全部推倒,也不代表证明了你的观点就是对的。

二.升华

升华实质上就是挖掘出利于己方的更高价值取向。升华时更需要的是一种跳出来的思维,能够以另一种视角或者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审视辩题。或者是深入挖掘辩题的本质或者出现辩题的社会原因,这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切入口。

其实升华部分与其说是一篇辩稿,不如说是一篇论文或评论。它并不像反驳那样可以有一个模式,更多的是靠自己对辩题的感觉去写。所以很难用文字去表述应该怎样去写,只能说是依赖于辩手平日的积累来写。多看一些辩论赛,多读书,多看社评,多浏览辩论网站有利于培养写升华点的感觉。

03国辩的黄执中以及05顺爽杯赛的邓哲所沿用的就是通篇基本上都是升华这一种结辩形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以立起自己的观点为主,而驳则蕴含于其中。先把己方之前的逻辑论点说清楚,加

深大家印象,不至于观众听完比赛后仍然思维混乱,不得要领;同时提出一种新的视角来论述辩

题,引入新的价值观念,带给观众全新的思考。这种打法没有很明显的针对对方观点开展,所以

可能给人背稿的感觉,但其实不然。就算是反驳也是可以事先准备,而升华同样可以使现场准备。

刚才举的两个例子,他们之所以能够牵动观众评委的情绪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基于现场形势组织结

辩。但是,我认为这一种结辩方法比任何一种结辩方法的难度都高。他对辩手的能力要求很高,

要求有比较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广阔的阅历,才能够说服大众认可自己所提出的价值观。否则就很

容易给人空说套话,有背而来的感觉。

三.以理服人

一篇好的结辩稿必须具有说服力。可以走犀利尖锐的风格,也可以走温婉儒雅风格,但是不能够缺少的是说道理。这里引用黄执中结辩中的一段话:

"我们今天在这边告诉大家,广告不利于大众消费,其实我们不是要来消灭广告,也不是对广告怀有敌意,也不是对商家怀有敌意,我们说报喜不报忧,我们强调的只是任何人在推销自我的时候一个本能的反应,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可以谅解这种行为,可是不能够误把这种行为,当成其实都有利……我们是在逻辑上告诉大家,任何的产品,不管你是怀着多么大的善意,不管你是多么有良心的广告人,它都有一个先天的限制,是它只能报喜不能报忧,无论是对方求职,还是我们辩论,都是只报喜不报忧。"

这段结辩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会直接批判否定对方,而是对其表示情感上的谅解但事实上不能采取。从中不能难看出,其实这样一种情感基调虽然没有直接否定对方的气势和犀利,但却往往更能为大众接受。原本赞成他观点的人当然是更加拥护,原本持反对态度的人也会因为找到一个自我缓冲而不会抵触他的观点。可以拉近同观众的距离,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不知不觉中观众已经开始落入了他设下的感情陷阱之中。

如果一味否定对方,坚持己方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偏激,但这一种较为平实的说道理劝说方式能让人觉得更为理性客观。记得这样一句话:“在场上,关键的时候,有时候就是一种感情的倾向了,谁掌控了观众的情绪,谁就赢得胜利了”,我想这就是以理服人的最好诠释。

或者这一种以理服人也可以说是煽情,适当的煽情能够让大家更能融入结辩稿的情感中从而提高认可度。对于这种以情动人的方式,黄执中驾驭得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但是,煽情过多也会给人内容空泛,空喊口号之嫌,感觉赛前准备过多而现场感不足。所以煽情仅能作为点睛之笔,切勿重论轻辩。

四.补充

首先进行结辩的一方可以在结辩过程中向对方提出几个刁难问题,以大乱对方的结辩部署,同样,后结辩的一方完全可以接住对方四辩的最后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进行反驳,这样显得有现场感。

此外,如果遇到本方在自由辩论中时间耗尽,而对方利用剩余时间向本方大量提问的情况,四辩应当解决这些问题,即便无法全部解决,也要挑选有代表性的问题解决,或者找到这些问题的同一个前提进行解决。

四辩的责任其实很重。作为赛场上最后发言人,其面对的情况无非是两种:一是己方优势,锦上添花;二是对方优势,力挽狂澜。前者情况下4辩的重要度可能相对减少,主要责任落于巩固防守上。一方面把己方没有说清楚的点解释清楚,或者是把整场辩论中己方的劣势点说服大家接受;另一方面指出对方回避己方的优势点,巩固优势。后者情况下4辩可以说是举足轻重,此时的结辩因为已经没多少优势可以防守,所以应以攻为主。在反驳中重新立起自己的观点,通过论证对方的错来让大家接受己方观点,正如胡建彪的通篇反驳结辩。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要看一个人天分有多高,看攻辩水平就可以了。要看一个人悟性有多高,看结辩水平就可以了。”从中不难看出不,一篇好的结辩是以辩手个人平时积累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基础为前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