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

合集下载

北京地区年采暖供热负荷的快速计算

北京地区年采暖供热负荷的快速计算

北京地区年采暖供热负荷的快速计算采暖供热负荷计算是保证北京地区供热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准确计算供热负荷对于合理规划供热设备容量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北京地区年采暖供热负荷的快速计算方法。

一、背景北京地区冬季寒冷,供热是确保居民温暖的重要措施。

为了保证供热系统高效运行,需要根据北京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建筑特点合理计算年采暖供热负荷。

二、计算方法1. 数据准备在进行供热负荷的计算前,需要准备以下数据:- 建筑面积:统计需要供热的建筑总面积。

- 温度要求:确定室内温度要求,常见要求为摄氏18度至24度。

- 建筑属性:根据建筑类型和结构,调整系数可以得出建筑的传热系数。

- 地理位置:确定所处地区的气象条件,包括气温和相对湿度。

2. 建筑传热负荷计算根据建筑属性和气象条件,可以采用常用的传热负荷计算方法,如美国ASHRAE(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标准。

传热负荷计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外墙传热负荷计算:根据外墙的面积、材料热传导系数和温度差计算外墙传热负荷。

- 屋面传热负荷计算:根据屋面的面积、材料热传导系数和温度差计算屋面传热负荷。

- 地面传热负荷计算:根据地面的面积、材料热传导系数和温度差计算地面传热负荷。

- 窗户传热负荷计算:根据窗户的面积、玻璃热传导系数和温度差计算窗户传热负荷。

- 透明部位传热负荷计算:包括玻璃门、幕墙等透明部位的传热负荷计算。

- 设备传热负荷计算:包括供热设备、照明设备等传热负荷计算。

3. 室内传热负荷计算室内传热负荷计算主要是根据人体代谢产热、室内设备热负荷和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计算。

室内传热负荷计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体代谢产热计算:根据人口数量和人体代谢产热系数计算人体代谢产热。

- 室内设备传热负荷计算:根据室内设备数量和设备的热功率计算设备传热负荷。

采暖工程:最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依据、公式与取值

采暖工程:最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依据、公式与取值

采暖工程:最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依据、公式与取值建筑物的热负荷民用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一. 房间热负荷的组成:a.围护结构的耗热量b.加热由门、孔洞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c.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空气的耗热量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Qj=Kf(tn-tw)aQj---通过供暖房间某一面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WK---该面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该面维护结构的散热面积,m2tn--室内空气计算温度,℃tw--室外采暖计算温度,℃a---温差修正系数附加耗热量附加耗热量是按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计算,考虑各项附加后的耗热量Q1=Qj(1+βch+βf+ βli+ βm)(1+ βf.g)(1+ βj)βch–朝向修正;βf–风力修正;βli–两面外墙修正;βm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βf.g–房高附加修正;βj –间歇附加修正;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V=∑( l L m)l---房间某朝向上的门窗缝隙长度,mL---每米门窗缝隙的基准渗风量,m3/h·mm---门窗缝隙的渗风量综合修正系数外门开启冲入的冷风耗热量可按照建筑的形式查表计算工业厂房及辅助房间供暖设计热负荷1.基本耗热量及附加耗热量a. 室内空气温度的确定1)工作地带的设计温度 tg2)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 t n当车间高度≤4m时,tn=tg;当车间高度>4m时,对地面 tn=tg,对外墙、外窗和外门 tn=(tn+td)/2;对屋顶tn=td=tg+Δt(H-2)Δt = 0.3~1.5℃/m (温度梯度)b .当 tn分别按照地面、外墙及屋顶取不同值时,房高附加修正率βf .g=0 ,两面外墙修正βli =0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βm =02.厂房的门窗缝隙冷风渗透耗热量3.厂房的大门开启冲入的冷风耗热量a.每班开启时间≤15min的大门,附加率为200~500%;b.每班开启时间>15min的外门,按照下列经验公式计算:G=A +(a +Nνw ) FG--冲入的冷风量,kg/s; N—常数,0.15~0.25a, A—系数,查表 ;Vw---冬季室外平均风速,m /sF--车间上部可能开启的排气窗或排气孔的面积,m2建筑物热负荷可按建筑体积估算Q N =a q N.VV (t n .p- t w)Q f=a q f. V V (tn .p- t w. f)建筑物热负荷可按建筑面积估算(方案设计)Q N= q N.S S建筑物的冷负荷一. 房间得热量的组成:a.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b.通过外窗进入的辐射热量c.人体散热量d.照明散热量e.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热源的散热量f.食物或物料散热量g.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h.渗透空气带入室内得热量二.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和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其他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三.空调房间的湿负荷房间湿负荷的组成:a.人体的散湿量b.空气渗入带入的湿量c.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d.潮湿的表面、液面的散湿量e.食品及其他物料的散湿量f.其他设备的散湿量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a.对流形式的得热量立即变成室内冷负荷b.太阳辐射得热量经过围护结构吸热-放热后,有时间的延迟和数量上的衰减所以计算这部分得热量时,应该逐时计算(这与计算热负荷时不同)热负荷计算---稳定传热冷负荷计算---不稳定传热1.围护结构的冷负荷a.外墙、屋面的传热冷负荷计算Qτ=K F ∆tτ-ξτ—计算时刻,点钟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点钟∆tτ-ξ—作用时刻下,冷负荷的计算温差℃例: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时房间的热负荷时,应取时刻τ=16,ξ=5,作用时刻为τ-ξ=16-5=11时,16时外墙内表面。

关于采暖热负荷的计算的理论公式

关于采暖热负荷的计算的理论公式

关于采暖热负荷的计算的理论公式采暖热负荷计算是确定供热设备规格和选择适当供热设备的重要依据。

热负荷计算是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热损失和热收益来确定所需的供热能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及其理论公式。

1.等效温差法:等效温差法是一种常用的热负荷计算方法。

它根据建筑物的热阻、热容和室外与室内的温度差来确定热负荷。

其计算公式如下:Q=U×A×θ其中,Q为建筑物的热负荷,U为建筑物的导热系数,A为建筑物的外墙面积,θ为室外与室内的温度差。

2.动态法:动态法是一种通过模拟建筑物在一天内的能量平衡来计算热负荷的方法。

它需要建立建筑物模型,并基于辐射热传递、传导热传递和对流热传递等因素进行计算。

其计算公式较复杂,通常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3.TZ法:TZ法(Treat Zone method)是一种将建筑物分为多个热力学区域进行热负荷计算的方法。

每个区域内的热传递是根据建筑材料、室内外温度差和室内外表面积等因素进行计算的。

该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Q=∑(U×A×θ)其中,Q为建筑物的热负荷,U为各区域的导热系数,A为各区域的面积,θ为各区域的温度差。

通过对所有区域的贡献求和,即可得到整个建筑物的热负荷。

4.百分比法:百分比法是一种通过统计建筑物内热源、室内人员、室内灯具等各个热负荷项的相对贡献比例来计算总热负荷的方法。

它适用于不需要详细考虑建筑物结构和传热方式的情况。

计算公式如下:Q=Σ(HP×CP×NF×FF)其中,Q为建筑物的热负荷,HP为各项热负荷的设计功率,CP为各项热负荷的修正系数,NF为非稳态修正系数,FF为非均匀修正系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和公式仅提供了一种计算热负荷的途径,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比如,考虑到建筑物的局部热桥、日照因素、隔声阻抗等特殊条件。

因此,在进行热负荷计算时,建议结合相关行业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修正。

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热负荷计算方法发布时间:2016-02-24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用户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热量。

它是制订城市供热规划和设计供热系统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供热系统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原始资料。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主要有采暖、通风、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等热负荷。

其中采暖和通风用热是季节性热负荷,而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则多是常年性热负荷。

季节性热负荷随气候条件而变化,在一年中变化很大,但在一天内波动较小。

常年性热负荷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在一年中变化不大,但在一天内波动大,特别是对非全天需热的用户。

采暖热负荷在冬季某一室外温度下,为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是指当室外温度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为了达到上述所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在制订城市或区域供热规划或设计其供热系统时,往往缺乏确切的原始资料,一般只能用热指标法估算,即用单位建筑面积的热指标乘以建筑面积,得出采暖的设计热负荷Q(瓦)。

用公式表示为:Q=qfFqf--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W/㎡);F--建筑面积(㎡)如已知房屋体积,也可采用每立方米建筑体积在室内外温差为1°C时的热指标qv 【W/(m3·°C)】Q=qvV(tn-tw)V--建筑体积(m3);tn--室内计算温度(°C);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

采暖热指标qv和qf的大小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围体积、密闭性或通风条件、建筑物的类型和外形以及墙窗面积比等许多因素有关,通常是依据实际工程统计分析而得,设计时可参考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结合具体情况选用。

一、维护结构的耗热量1.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j--j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Aj--j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Kj--j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tR--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ow--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2.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1)朝向修正率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不同。

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热负荷计算方法发布时间:2016-02-24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用户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热量。

它是制订城市供热规划和设计供热系统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供热系统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原始资料。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主要有采暖、通风、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等热负荷。

其中采暖和通风用热是季节性热负荷,而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则多是常年性热负荷。

季节性热负荷随气候条件而变化,在一年中变化很大,但在一天内波动较小。

常年性热负荷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在一年中变化不大,但在一天内波动大,特别是对非全天需热的用户。

采暖热负荷在冬季某一室外温度下,为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是指当室外温度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为了达到上述所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在制订城市或区域供热规划或设计其供热系统时,往往缺乏确切的原始资料,一般只能用热指标法估算,即用单位建筑面积的热指标乘以建筑面积,得出采暖的设计热负荷Q(瓦)。

用公式表示为:Q=qfFq仁-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W/叶);F--建筑面积⑴)如已知房屋体积,也可采用每立方米建筑体积在室内外温差为1°C时的热指标qv【W/(m3・°C)】Q=qvV(tn-tw)V--建筑体积(m3);tn--室内计算温度(°C);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

采暖热指标qv和qf的大小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围体积、密闭性或通风条件、建筑物的类型和外形以及墙窗面积比等许多因素有关,通常是依据实际工程统计分析而得,设计时可参考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结合具体情况选用。

一、维护结构的耗热量1•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j--j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Aj--j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Kj--j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tR--冬季室内计算温度,°C;to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a--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2•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1)朝向修正率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不同。

温室大棚采暖热负荷计算

温室大棚采暖热负荷计算

在东北地区,农村地区冬季温室大棚供暖一般都是凭经验进行的,基本没有温室大棚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本文就通化地区常见的温室大棚进行了热负荷的计算,这样在选择安装采暖装置时就有了依据。

本大棚是农村中常见大棚,其外形尺寸如图1:热负荷计算一般来说,温室内最大加热负荷出现在冬季最寒冷的夜间,不同的作物、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本温室种植的是草莓,夜间最低气温10℃。

故取室内温度t 内=10℃近20年平均最低气温为-20℃故取室外温度t 外=-20℃1传热损失Q 1Q 1=Σμj A j (t 内-t 外)(1)式中:Q 1:温室维护结构(包括墙体、透光屋面、不透光后坡和门窗等)的传热损失,W;μj :第j 种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KA j :第j种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t 内:室内温度,℃t 外:室外温度,℃此大棚有两种围护结构,图1中的1和2,塑料薄膜部分,3墙体部分。

传热系数u 是热阻的倒数,对于多层复合围护结构,传热倒数u可由式2计算u=1/R=1/(Σδi/λi)(2)R:围护结构总热阻δi:第i 层围护材料厚度,mλi:第i 层围护材料导热系数单层聚乙烯膜的传热系数u 为6.8,覆棉毡(厚度为0.03m ,导热系数λ为0.04),计算u1得:u 1=1/((1/6.8)+0.03/0.04)=1.115由式2计算墙体u 2值:其中墙体厚度370mm 砖墙(u 值为2.2),覆3cm 苯板(导热系数λ为0.03)u 2=1/((1/2.2)+0.03/0.03)=0.69根据结构参数可以算出Q 1A 1塑料薄膜面积720m 2,A 2墙体面积165m 2Q 1=(u 1×A 1+u 2×A 2)(t 内-t 外)=(1.115×720+0.69×165)×(10-(-20))=27.5KW2渗透热损失Q 2Q 2=0.5k 风速VN (t 内-t 外)(3)式中:Q 2:渗透热损失V :温室空气体积N :每小时换气次数k 风速:风力因子温室空气体积V=S 侧面积×L 大棚长=26.1×60=1566m 3风力因子取值1.00,换气次数取值1.2根据式(3)计算:Q 2=0.5×1.00×1566×1.2×(10-(-20))=28.188KW3地面热损失Q 3Q 3=Σu i A i (t 内-t 外)(4)式中:Q 3:地面热损失u i :第i 区地面传热系数A i :第i 区面积本大棚10米宽,故只有1个区,u 取值0.24,地面面积600平方米。

1 采暖期内的热负荷计算

1 采暖期内的热负荷计算

1 采暖期内的热负荷计算以济南地区某办公楼为例,根据规范规定,民用建筑供热指标取45~70W/ m2,取建筑热负荷指标50W/m2。

采用地板辐射采暖其热负荷等于常规负荷值乘以系数0.9~0.95[1]。

则采暖设计热指标:q¹=W/ m2由于上述设计热指标是按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计算出来的,计算采暖期的耗热量时,应该将其折算成面积平均热指标(即建筑耗热量指标)。

可以采用下式进行计算[1]:(1)式中,——面积平均热指标(W/ m2);——室内计算温度(℃),这里按18℃计;——月平均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济南地区为-7℃。

根据平均热指标,按照各个月的平均温度可以得出采暖期内各月的月平均面积热指标,进而算出每个月的采暖热负荷及采暖期内的总负荷,如表1所示。

根据详细热工计算,可将热负荷换算成水量,列于表1。

g/s (2)式中:——采暖系统热负荷指标, W/m2;——水的平均定压比热容,4.18KJ/(kg·K);——采暖供回水温度差(℃),低温地板采暖供回水温差为8~15℃,这里暂取10℃。

表1 采暖期内各月的采暖热负荷说明:假定太阳能集热器每天运行9小时。

2 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量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器的热量平衡方程式,其总集热量等于有效太阳得热量减去热量损失,数学表达式为:(3)式中,——闷晒水量(kg);——T1~T2范围内水的平均定压比热容,=4.18 KJ/(kg·K);——水的初始温度(℃);——水的终止温度(℃);——玻璃管的太阳透射率;——吸收涂层的太阳吸收率;——累积太阳辐照量(KJ/m2);——集热管采光面积(m2);——T1~T2范围内水的平均热损系数(W/m·K);——累积辐照时间(h);——散热面积(m2)。

则一根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日产热水量的计算式为:(4)式中取采暖期日平均累积太阳辐照量(KJ/m2·d)根据太阳能厂家提供的样本及其他资料,以上公式中的性能参数取以下值:=0.88, =0.9, =0.062 m2, =0.9 W/m2, =0.137 m2。

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热负荷计算方法发布时间:2016-02-24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用户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热量。

它是制订城市供热规划和设计供热系统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供热系统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原始资料。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主要有采暖、通风、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等热负荷。

其中采暖和通风用热是季节性热负荷,而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则多是常年性热负荷。

季节性热负荷随气候条件而变化,在一年中变化很大,但在一天内波动较小。

常年性热负荷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在一年中变化不大,但在一天内波动大,特别是对非全天需热的用户。

采暖热负荷在冬季某一室外温度下,为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是指当室外温度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为了达到上述所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在制订城市或区域供热规划或设计其供热系统时,往往缺乏确切的原始资料,一般只能用热指标法估算,即用单位建筑面积的热指标乘以建筑面积,得出采暖的设计热负荷Q(瓦)。

用公式表示为:Q=qfFqf--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W/㎡);F--建筑面积(㎡)如已知房屋体积,也可采用每立方米建筑体积在室内外温差为1°C时的热指标qv 【W/(m3·°C)】Q=qvV(tn-tw)V--建筑体积(m3);tn--室内计算温度(°C);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

采暖热指标qv和qf的大小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围体积、密闭性或通风条件、建筑物的类型和外形以及墙窗面积比等许多因素有关,通常是依据实际工程统计分析而得,设计时可参考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结合具体情况选用。

一、维护结构的耗热量1.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j--j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Aj--j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Kj--j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tR--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ow--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2.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1)朝向修正率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不同。

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热负荷计算方法发布时间:2016-02-24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用户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热量。

它是制订城市供热规划和设计供热系统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供热系统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原始资料。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主要有采暖、通风、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等热负荷。

其中采暖和通风用热是季节性热负荷,而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则多是常年性热负荷。

季节性热负荷随气候条件而变化,在一年中变化很大,但在一天内波动较小。

常年性热负荷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在一年中变化不大,但在一天内波动大,特别是对非全天需热的用户。

采暖热负荷在冬季某一室外温度下,为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是指当室外温度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为了达到上述所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在制订城市或区域供热规划或设计其供热系统时,往往缺乏确切的原始资料,一般只能用热指标法估算,即用单位建筑面积的热指标乘以建筑面积,得出采暖的设计热负荷Q(瓦)。

用公式表示为:Q=qfFqf--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W/㎡);F--建筑面积(㎡)如已知房屋体积,也可采用每立方米建筑体积在室内外温差为1°C时的热指标qv 【W/(m3·°C)】Q=qvV(tn-tw)V--建筑体积(m3);tn--室内计算温度(°C);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

采暖热指标qv和qf的大小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围体积、密闭性或通风条件、建筑物的类型和外形以及墙窗面积比等许多因素有关,通常是依据实际工程统计分析而得,设计时可参考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结合具体情况选用。

一、维护结构的耗热量1.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j--j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Aj--j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Kj--j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tR--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ow--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2.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1)朝向修正率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不同。

深入了解采暖与生活热水热负荷的计算

深入了解采暖与生活热水热负荷的计算

深入了解采暖与生活热水热负荷的计算一、采暖热负荷的计算1.1 单位体积热指标法计算公式:Qn=a×qn×V×(tn-tw)Qn——采暖热负荷:Wtn——室内空气温度:℃tw——室外供暖计算温度:℃V——建筑体积:m³qn——体积热指标根据建筑的保温情况宜取:0.4W/㎡~0.7W/㎡a——修正系数,请参考表1-1表1-1单位体积热指标法修正系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0℃-5℃-10℃-15℃-20℃-25℃-30℃a 2.462.0 1.74 1.55 1.4 1.3 1.2以上仅为采暖温度计算的估算方式,详细的计算数据需要由房屋建筑商或设计院提供。

1.2单位面积热指标法计算公式:Qn=qn×S×(tn-tw)Qn——采暖热负荷:Wtn——室内空气温度:℃tw——室外供暖计算温度:℃S——建筑面积:㎡qn——面积热指标:W/㎡表2中单位面积热指标数值仅供参考,详细数据需从设计部门或开发商处取得。

表2 单位面积热指标数值建筑物类别单位面积热指标W/㎡住宅45~80节能住宅35~55办公室60~90旅馆60~80图书馆45~75商店65~75单层住宅80~105食堂、餐厅110~140影剧院79~150一、二层别墅100~125此办法计算简单,最为常用。

总建筑面积大、外围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较小,可采用小指标;反之采用大指标;考虑到房屋的保温性、采暖的普及度等,南方地区的建筑热指标普遍比北方高。

另外,多估算10%的热负荷值对今后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有很大帮助。

对于不同的末端采暖形式,应因地制宜的根据其使用特点进行设计。

这个热指标数值仅仅提供参考。

二、生活热水热负荷的计算2.1快速式生活热水供应系统采用独立采暖系统的建筑,如果其生活热水的加热方式为快速式,满足各种用水器具要求所需的热水器最小功率见下表。

用水类型所需加热器的最小功率(kW)使用生活热水的卫生器具冷水温度(℃)1个洗脸盆,洗手盆或淋浴器23191个洗涤盆29251个100L浴盆27271个150L浴盆31261个200L浴盆4235表中所需加热器的最小功率(kW);使用生活热水的卫生器具冷水温度(℃)例如:1个普通淋浴器,冬季使用时,自来水冷水温度为4℃,要求出水被加热到40℃,需要选择热输出为24kW的两用型燃气采暖热水炉。

1采暖期内的热负荷计算

1采暖期内的热负荷计算

1采暖期内的热负荷计算在计算采暖期内的热负荷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尺寸、结构、材料、设备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用的计算方法:直接法、单位面积法和Ohtani法。

直接法是最常用的热负荷计算方法之一、它基于建筑物的总热损失和总热收入来计算热负荷。

总热损失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部分,而总热收入主要是指外界空气的热量传递。

这种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墙壁、屋顶和地板的导热系数、室内外温差、风速、太阳辐射等因素。

单位面积法是一种常用的简化计算方法,特别适用于大型建筑物。

它是将建筑物划分为几个热平衡区域,然后对每个区域进行独立计算。

首先,确定每个区域的面积、墙壁、屋顶和地板的导热系数,以及室内外温差等参数。

然后,计算每个区域的热负荷,最后将所有区域的热负荷相加得到总热负荷。

这种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但精确度相对较低。

Ohtani法是一种日本独特的热负荷计算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有所不同。

它基于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周期性变化,将一年分为12个月的30天。

然后,通过对每个时间点进行独立计算,得出每个时间点的热负荷。

最后,将各个时间点的热负荷相加,得到一年的总热负荷。

这种方法考虑了室内环境的变化,适用于冷、暖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精度相对较高。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热负荷计算都需要准确的建筑物参数和气候数据。

因此,在进行计算前,需要进行建筑物能耗监测和数据采集。

此外,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应注意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设备,以减少热损失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计算采暖期内的热负荷是建筑设计和能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准确的参数,可以为建筑物提供合理的供暖方案,提高室内舒适性,降低能源消耗。

采暖热负荷的估算方法

采暖热负荷的估算方法

采暖热负荷的估算方法
采暖热负荷的估算方法可以根据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
1. 等效室内温度法(ET法):根据建筑结构、墙体、窗户、
屋顶等部位的传热特性,计算采暖期建筑外壳各面的传热损失,从而得出采暖负荷。

同时考虑室内设备的热负荷,例如人员、照明、电子设备等,结合室内外温度差、室内空气质量等因素,计算整个建筑的热负荷。

2. 热能平衡法:通过建筑内外的传热损失以及室内发热设备的供热能力来计算室内空间的热负荷。

这种方法主要基于热能守恒定律,即室内热负荷等于传入建筑的热量减去传出建筑的热量。

3.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法:根据地理位置、建筑类型、建筑面积、建筑结构等因素,结合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中提供的热负荷系数和传热计算公式,计算出采暖热负荷。

以上方法仅为常见的估算方法,实际的采暖热负荷估算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气象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可以选择最适合的估算方法进行计算。

此外,还可以使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进行热负荷估算,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供暖平均热负荷计算公式

供暖平均热负荷计算公式

供暖平均热负荷计算公式供暖平均热负荷是指在供暖季节内单位面积的建筑物所需的热量,通常以瓦特/平方米(W/m²)或千瓦特/平方米(kW/m²)表示。

计算供暖平均热负荷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建筑物所需要的供暖能力,从而合理选择供暖设备、调整供暖系统和节约能源。

供暖平均热负荷的计算公式如下:平均热负荷 = 外墙面积× 外墙传热系数 + 内墙面积× 内墙传热系数 + 屋顶面积× 屋顶传热系数 + 地板面积× 地板传热系数 + 窗户面积× 窗户传热系数 + 人员热负荷 + 设备热负荷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每一项的计算方法。

1. 外墙面积外墙面积包括建筑物四周的外墙面积,计算时需要考虑房间外墙的长和宽。

外墙面积一般以平方米(m²)为单位。

2. 外墙传热系数外墙传热系数是指外墙的热传导能力,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²·℃)。

不同材料的外墙传热系数不同,常见的材料如砖墙、混凝土墙等都有相应的传热系数。

3. 内墙面积内墙面积包括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的内墙面积,计算时需要考虑房间内墙的长和宽。

内墙面积一般以平方米(m²)为单位。

4. 内墙传热系数内墙传热系数是指内墙的热传导能力,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²·℃)。

不同材料的内墙传热系数不同,常见的材料如砖墙、木质墙等都有相应的传热系数。

5. 屋顶面积屋顶面积是指建筑物顶部的覆盖面积,计算时需要考虑屋顶的长和宽。

屋顶面积一般以平方米(m²)为单位。

6. 屋顶传热系数屋顶传热系数是指屋顶的热传导能力,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²·℃)。

不同材料的屋顶传热系数不同,常见的材料如瓦片、金属屋面等都有相应的传热系数。

7. 地板面积地板面积是指建筑物地面的面积,计算时需要考虑地板的长和宽。

采暖电功率计算公式

采暖电功率计算公式

采暖电功率计算公式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中,为了保持室内温暖舒适,许多家庭和企业都会选择使用电力作为供暖的方式。

然而,对于使用电力供暖的用户来说,了解采暖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计算出采暖电功率,用户可以更好地规划电力使用,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本文将介绍采暖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采暖电功率是指在采暖过程中所需的电能消耗,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

计算采暖电功率的公式如下:采暖电功率(kW)= 采暖热负荷(kW)/ 电热效率。

其中,采暖热负荷是指在室内保持一定温度所需的热量,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

电热效率是指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室内外温差、建筑材料、建筑面积等。

一般来说,采暖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采暖热负荷(kW)= 室内外温差(℃)×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材料导热系数(W/m·℃)。

在计算采暖电功率时,除了考虑采暖热负荷外,还需要考虑电热效率。

电热效率是指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通常受到供暖设备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供暖设备具有不同的电热效率,用户在选择供暖设备时需要特别注意。

通过以上公式,用户可以计算出采暖电功率,从而更好地规划电力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采暖需求和设备特性,调整计算公式的参数,以获得更准确的采暖电功率。

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提高建筑节能性能、优化供暖设备等方式,降低采暖热负荷,从而减少采暖电功率的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除了计算采暖电功率外,用户在使用电力供暖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使用电力,在采暖季节,用户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变化,合理调节供暖设备的温度和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高功率使用,节约能源。

2.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对供暖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电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3. 优化建筑节能性能,通过加强建筑保温、采用节能型供暖设备等方式,降低采暖热负荷,减少采暖电功率的消耗。

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

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

在正常条件下温室的热量损失为:
(1)经过屋顶、地面、墙、门窗等围护结构传导和辐射出的热量,设 为Ul;
(2)加热经过门、窗、围护结构缝隙渗入空气所需的热量,设为U2; (3)加热进入温室内冷物料所需要的热量,设为U3; (4)由于温室内水分蒸发所消耗的热量,设为U4; (5)通风耗热量,设为U5; (6)作物生理生化转化交换的能量,设为U6。 在正常条件下温室的得热量为: (1)太阳辐射热量,设为Q1; (2)人体、照明、设备运行的发热量,设为Q2; (3)进入温室内热物体的散热量,设为Q3; (4)加温系统的供热量,设为Q4。 根据温室能量变化方程可得到
ΔE=Q—U 当Q大于U时,则ΔE大于0,多余的热量蓄积于温室系统内,提高了系统的内能,因 而温室系统的温度就有了相应的提高。由传热学得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 体的失热量,随着物体自身温度的提高而增大;物体的得热量,随着物体自身温度的 提高而减少。所以当Q大于U时,通过提高自身的温度水平,增大了向外传出的热量, 减少了本身的得热能力,促使Q和U向着反方向变化,直至传人的热量Q与传出的热量U 相等为止,反之亦然。温室系统以上述方式通过调节自身的温度水平,维持着系统与 外界环境间的能量平衡,因为环境条件与系统状况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个平衡也只能 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这样,温室采暖设计热负荷便简化为 Q=U1+U2 式中Q——温室供暖热负荷,W; U1——由经过屋顶、地面、墙、门窗等围护结构传导出和辐射出的热量, 简称围护结构热损失,W; U2——加热经过门、窗及围护结构缝隙等渗入的冷空气所需的热量,简 称冷风渗透热损,W; 即温室采暖设计热负荷由经过屋顶、地面、墙、门窗等围护结构传导出和
根据温室的热平衡原理,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只要增大传人温室的热量或者减 小温室传出的热量,就能使温室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反之只要减小温室传 人的热量或者增大温室传出的热量,就能使温室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 ,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用途的温室可以在某些特定的保温、加温或降温 的工程条件下,通过控制与外界产生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数量,从而维持不同需要的 温度和湿度环境。

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

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

第一节温室加温采暖热负荷 (2)一、温室采暖热负荷的概念 (2)(一)温室加温原理 (2)(二)温室的热量平衡 (3)(三)温室设计采暖热负荷 (4)二、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 (5)(一)温室采暖室内外设计温度 (5)(二)通过围护结构传热计算 (7)(三)冷风渗透热损失 (9)(四)地面传热热损失 (10)(五)温室采暖热负荷 (11)第二节温室采暖系统与供暖方式 (11)一、热水采暖 (11)二、蒸汽采暖 (12)三、热风采暖 (12)四、电热采暖 (13)五、辐射采暖 (13)第三节热水和蒸汽采暖 (14)一、热媒的基本性质 (14)二、采暖散热器数量选择 (15)1.散热器内热水的平均温度 (15)2.散热面积修正系数 (15)3.散热器传热系数 (16)三、散热器类型选择 (18)四、采暖系统的布置 (19)五、锅炉设备选择与配置 (20)温室加温温室冬季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有人指出,温室生产的燃油消耗量和温室生产的蔬菜干物质之比是5;1或10:1,能量大量消耗,利用率仅为40%一50%。

在日本,每生产lOkg黄瓜需消耗5L石油,比粮食生产消耗的能量高50~60倍。

全世界农业生产中一年的耗能量有35%用于温室加温,温室能源消耗的费用占温室生产总费用的15%~40%。

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外的温室生产所用的燃料价格低,并且充足;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受燃料供应与价格的影响,全世界设施园艺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冲击。

我国除热带地区的温室冬季生产不需要加温外,大部分地区冬季都比较寒冷,有的地区严寒期甚至长达120~200天,要保证种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温室生产,都必须配置加温,人工补充热量。

根据所在地区不同,温室加温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东北地区加温时间大约需要5~6个月,华北地区需要3—5个月。

我国南方地区的连栋温室,尤其是花卉生产温室和育苗温室,冬季生产也需要进行加温或临时加温。

一般,连栋温室加温年耗煤量约为90~150kg/m2,燃煤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30%~50%。

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及常用补温方式的选择

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及常用补温方式的选择

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及常用补温方式的选择
周增产
【期刊名称】《蔬菜》
【年(卷),期】2004(000)010
【摘要】温室冬季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我国除热带地区的温室冬季生产不需
要加温外,大部分地区冬季比较寒冷,要保证种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温室生产须配置加温设备。

根据所在地区不同,温室加温时间长短不一,东北地区加温时间大约需要5~6个月,华北地区大约需要3~5个月。

我国南方地区的连栋温室,尤其是花卉生产温室和育苗温室,冬季生产也需要进行加温或临时加温。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周增产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京鹏环球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西三旗
建材城西路87号,1000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温室大棚采暖热负荷计算 [J], 薛东岩;黄光洁;陈启永;于伟国
2.太阳能供热采暖建筑物热负荷的计算 [J], 周梅英
3.办公建筑间歇采暖热负荷简化计算研究 [J], 武雅琼;刘艳峰;马超
4.连栋玻璃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J], 富建鲁;周长吉;王柳
5.日光温室冬季加温热负荷的计算和热风炉补温试验验证 [J], 肖林刚;宋兵伟;曹新伟;王瑞;焦锐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连栋温室供暖量的计算

连栋温室供暖量的计算

联栋温室供暖量计算一、建设规模及覆盖维护材料该温室为文络型联栋温室:东西115.2米,南北48米,檐高4.5米,顶高5.3米。

跨度9.6米,12连跨;开间4米,12开间。

轴线面积5529.6平米。

顶部4mm浮法玻璃覆盖,四周4+9A+4中空玻璃。

二、基本传热量:1、温室各部分散热面积:1.1 顶部: 5875m21.2 侧部(中空玻璃):1566m21.3 侧部(砖墙):163m22、各部分传热量:Q1=KF(Tn-Tw)注:1)Q1——通过温室所有维护结构的总传热量,W;2)K——温室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4mm玻璃传热系数6.44+9A+4中空玻璃3.2360MM砖墙2.023)F——温室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m2;4)Tn,Tw——分别为温室室内外采暖设计温度,取Tn=15℃,Tw=-14℃。

2.1 顶部:5875m2⨯6.4W/m2K⨯29℃=1090400W2.2侧部(玻璃):1566m2⨯3.2W/m2℃⨯29℃=144396W2.3侧部(砖墙):163m2⨯2.02W/m2℃⨯29℃=9548W3、总传热量Q1=1015200W+135302W+8890W=1244344W4、冷风渗透热损失,Q2=Cpm(Tn-Tw)=CPNVr(Tn-Tw)注:1)Q2——温室内部冷风渗透损失,W;2)Cp——空气的定压比热;3)m——冷风渗透进入温室的空气质量,kg;m=NVr;4)N——温室与外界的空气交换率,亦称换气次数,以每小时的完全换气0.25次数为单位;5)V——温室内部体积m 3;6)r——空气的容积,kg/m3;4.1、空气的定压比热,Cp=0.279kW·h/(kg·℃);4.2、温室与外界的空气交换率,N=0.25次/h;4.3、温室内部体积,V=115.2m*48m*4.5m+115.2*48m*0.8m÷2=27095m3;4.4、空气的密度,取温度在10℃时,r=1.206kg/m3;4.5、冷风渗透热损失,Q2= CPNVr(Tn-Tw)= 0.279kW·h/(kg·℃)*0.25次/h*27095m3*1.206kg/m3*29℃=66096W;5、地面传热热损失,Q3=KF(Tn-Tw);注:1)Q3——通过温室地面的总传热量,W;2)K——地面传热系数,0.3W/(m2·℃);3)F——地面面积,m2;4)Tn,Tw—分别为温室室内外采暖设计温度,℃,取Tn=15℃,Tw=-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温室采暖热负荷的概念 (一)温室加温原理 温室加温原理 根据植物学原理,植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物化学作用,都必须在一定 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当植物生命所需要的其他因子都得到基本满足时,在一定的温度 范围内,环境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成正相关,一般每种植物都对应有一个最低生长温度、 最高生长温度和最适宜生长温度。环境温度低于最低生长温度或高于最高生长温度时,植 物将停止生长,而环境温度在最适宜时,植物生长发育最快,植物的这个特性简称为生长 生长 三基点温度。当环境温度稍微低于最低生长温度或稍微高于最高生长温度时,植物虽然停 三基点温度 止生长,但仍然能够存活,只要温度恢复到三基点温度内,植物仍继续生长。从植物生命 的角度讲,每种植物还有一个生命极限温度指标,当植物生存环境温度超过这个温度范围 时,植物的生命系统遭受到破坏,植物死亡。即使环境温度再恢复到到三基点温度内,植 物也不能继续生长。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生命极限和三基点温度不同,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 区冬天室外温度较低,不能始终保持在作物生命极限的最低温度之上,因此露地作物不能 进行生产。 根据热力学定律,只要存在温度差,热量就会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即从 温度高的地方流向温度低的地方。温室生产一般室内温度都要高于室外温度,因此温室每 时每刻都在向室外散发着热量,损失着能量。白天由于太阳辐射和室外较高温度的共同作 用,温室内温度基本可以维持在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以上,但到了夜晚,由于没有了太阳 辐射,室外温度又偏低,大量热量通过温室围护结构传向室外,如果没有额外热量补充, 室内温度往往会低于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甚至低于植物的生命极限最低温度。这种情况 下,温室必须配置采暖系统,以补充室内热量的不足。在一定的室外温度条件下,维持温 室温度保持在某一值时所需要向温室补充的热量称为采暖热负荷 采暖热负荷。采暖热负荷是温室采暖 采暖热负荷 设计中最基本的参数,其值计算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供暖设备的大小,供暖方案的 选择和制定以及供暖系统的使用效果。
温室加温采暖热负荷 一、采暖的目的和设计的基本程序 二、温室采暖热负荷的概念 (一)温室加温原理 一 温室加温原理 (二)温室的热量平衡 二 温室的热量平衡 (三)温室设计采暖热负荷 三 温室设计采暖热负荷 三、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 (一)温室采暖室内外设计温度 一 温室采暖室内外设计温度 (二)通过围护结构传热计算 二 通过围护结构传热计算 (三)冷风渗透热损失 三 冷风渗透热损失 (四)温室采暖热负荷 四 温室采暖热负荷
(二)温室的热量平衡 二 温室的热量平衡 温室是利用覆盖材料和围护结构将某一空间与露地隔离开的一种设施。我们把覆盖 温室 材料以内包含的一切物质(包括空气、作物、设备、土壤等)作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同 任何一个物体或系统一样,与其周围环境时刻都在以辐射、对流和传导等方式进行着 热量交换(在这里不考虑物质交换)。设进入温室的热量为Q,传出温室的热量为U,由 此引起温室内能的变化量为AE,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可得到温室的能量变化方程为: ∆E=Q—U 当Q大于U时,则∆E大于0,多余的热量蓄积于温室系统内,提高了系统的内能,因 而温室系统的温度就有了相应的提高。由传热学得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 体的失热量,随着物体自身温度的提高而增大;物体的得热量,随着物体自身温度的 提高而减少。所以当Q大于U时,通过提高自身的温度水平,增大了向外传出的热量, 减少了本身的得热能力,促使Q和U向着反方向变化,直至传人的热量Q与传出的热量U 相等为止,反之亦然。温室系统以上述方式通过调节自身的温度水平,维持着系统与 外界环境间的能量平衡,因为环境条件与系统状况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个平衡也只能 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根据温室的热平衡原理,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只要增大传人温室的热量或者减 小温室传出的热量,就能使温室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反之只要减小温室传 人的热量或者增大温室传出的热量,就能使温室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 ,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用途的温室可以在某些特定的保温、加温或降温 的工程条件下,通过控制与外界产生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数量,从而维持不同需要的 温度和湿度环境。
(三)温室设计采暖热负荷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室外的温度、风速、风向、光照等都是在不断地变化, 所以热量的损失也是随时间变化的。对于供暖工程设计来讲,不能计算温室每 一刻时间内需要补充的热量,而是选择一个非常不利的条件,计算其需要补充 的热量,即温室在保持所要求的温度条件下,在某一段时间内,温室内得到的 热量与损失的热量应取得收支平衡。如果温室满足了在这个条件下需要补充的 热量,即可满足实际生产中其他绝大部分条件下温室的加温需要。因此在供暖 工程设计中,首先要确定一些设计条件(例如:采暖室外设计温度、室内设计温 度、室外风速等),根据选定的设计条件计算得出的供热量,称为采暖设计热负 荷。采暖设计热负荷是温室加温的主要参数,是温室采暖设计的基础。此值也 是设计时选择散热设备和供热设备的主要依据。显然这个数值如果过大,会使 初始投资增加,造成浪费;如果过小,则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使生产有可能遭 受严重损失。 实际工程中,由于室外环境最低温度一般出现于后半夜至凌晨,此时的供热 量要求最大,因此温室设计一般用此刻的供热量作为采暖设计热负荷。以下将 以室外最低温度出现时段为基础,进行温室热平衡的分析。
三、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 (一)温室采暖室内外设计温度 根据传热学原理,温室散热量的大小与室内外温差成正比,温差越大,散热量越 多,因此,合理选择温室的采暖室内、外设计温度,对于正确确定温室的供热负荷有 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进行供热计算中首先要确定的参数。 1.温室采暖室内设计温度 温室采暖室内设计温度是温室内应该保证(在采暖设 计条件下)达到的最低温度。 温室采暖系统不同于民用建筑的舒适性采暖系统,温室采暖是为了保证作物正常 生产而配备的,属于生产工艺配置,必须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不同种作物或同种作 物的不同品种或相同品种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温度都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 讲,温室最大加热负荷出现在冬季最寒冷的夜间,因此温室采暖室内设计温度一般应 根据栽培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夜间适宜温度来确定。如果温室设计已经特定了 某一品种,则应按照这种品种正常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温度确定。各种种植品种采暖要 求的适宜温度范围,可参照表6.1选取,也可咨询种植栽培专家或有关咨询服务机构 。采暖设计的室内温度具体数值应根据当地燃料价格、加热成本和植物产品市场情况 和销售价格,经过经济效益核算确定。另外温室的使用目的不同,室内设计温度选取 也不同。如:科研温室,由于试验要求可能需要模拟夏季的环境,因此要求温度可高 一些。
1.温室传人的热量 夜间没有太阳辐射,现场一般不会有工作人员,即使有 且发热量也非常有限;温室的照明或其他用电设备(如开窗、拉幕电机、循 环风扇等)一般都很小,工作时间也很短,因此可不计其发热量,夜间一般 没有物料进出温室,因此 Q1=Q2=Q3=0 但假如温室内有补光照明设备,尤其是植物光合作用补光设备时,其设备 发热量对温室供热量有一定影响,此时可根据其工作周期考虑是否计算其设 备发热量。 2.温室传出的热量 一般情况下,夜间不进行通风换气,通风系统不工作; 夜间植物的蒸腾作用很微弱,作物生理生化能量转换相对而言微不足道;夜 间由于温室内温度是由高逐渐降低,温室内水分的冷凝量一般大于蒸发量, 理论上应该是温室得热;夜间一般没有物料进出温室,因此 U3=U4=U5=U6=0 这样,温室采暖设计热负荷便简化为 Q=U1+U2 式中Q——温室供暖热负荷,W; U1——由经过屋顶、地面、墙、门窗等围护结构传导出和辐射出的热量, 简称围护结构热损失,W; U2——加热经过门、窗及围护结构缝隙等渗入的冷空气所需的热量,简 称冷风渗透热损,W; 即温室采暖设计热负荷由经过屋顶、地面、墙、门窗等围护结构传导出和 围护结构传导出和 辐射出的热量和室内空气经过门、窗、围护结构缝隙逸出所带走的热量 逸出所带走的热量两部 辐射出的热量 逸出所带走的热量 分组成。
温室加温
温室冬季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有人指出,温室生产的燃油消耗量和温室生产的 蔬菜干物质之比是5;1或10:1,能量大量消耗,利用率仅为40%一50%。在日本, 每生产lOkg黄瓜需消耗5L石油,比粮食生产消耗的能量高50~60倍。全世界农业 生产中一年的耗能量有35%用于温室加温,温室能源消耗的费用占温室生产总费用 的15%~40%。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外的温室生产所用的燃料价格低,并且充 足;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受燃料供应与价格的影响,全世界设施园艺的发 展受到很大的冲击。 我国除热带地区的温室冬季生产不需要加温外,大部分地区冬季都比较寒冷,有 的地区严寒期甚至长达120~200天,要保证种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温室生 产,都必须配置加温,人工补充热量。根据所在地区不同,温室加温的时间也长短 不一,东北地区加温时间大约需要5~6个月,华北地区需要3—5个月。我国南方 地区的连栋温室,尤其是花卉生产温室和育苗温室,冬季生产也需要进行加温或临 时加温。 一般,连栋温室加温年耗煤量约为90~150kg/m2,燃煤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 30%~50%。设计不合理的温室或地处严寒地区的温室,加温耗煤可能会远远超 出上述指标,如沈阳市1996年引进的荷兰大型连栋温室,冬季种植花卉耗煤达 2300 t/hm2,相当于耗煤230kg/m2之多。因此,能量消耗大是影响大型温室经 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建设的大型温室,北纬35。左右地区,冬季加 温耗能费约占总成本的30%一40%,北纬40。左右地区约占40%一50%,北纬43。 及以上地区约占60%~70%。为降低温室运行成本,提高产品生产效益,温室规 划设计中必须对加温系统的设计给予高度重视。
在正常条件下温室的热量损失为: (1)经过屋顶、地面、墙、门窗等围护结构传导和辐射出的热量,设 为Ul; (2)加热经过门、窗、围护结构缝隙渗入空气所需的热量,设为U2; (3)加热进入温室内冷物料所需要的热量,设为U3; (4)由于温室内水分蒸发所消耗的热量,设为U4; (5)通风耗热量,设为U5; (6)作物生理生化转化交换的能量,设为U6。 在正常条件下温室的得热量为: (1)太阳辐射热量,设为Q1; (2)人体、照明、设备运行的发热量,设为Q2; (3)进入温室内热物体的散热量,设为Q3; (4)加温系统的供热量,设为Q4。 根据温室能量变化方程可得到 ΔE =Q1+Q2+Q3+Q4-U1-U2-U2-U3-U4-U5-U6 如果维持温室温度不变,则要求ΔE=0 Ql+Q2+Q3+Q4-U1-U2-U2-U3-U4-U5-U6=0 温室的加温系统供热量为 Q=Ul+U2+U3+U4+U5+U6-Q1-Q2-Q3 由上分析,我们得到了温室加热量的动态计算公式,它与温室内外的 温差、温室的外表面积、温室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温室的密闭性能、 温室的冬季通风换气量等有关,还与温室覆盖材料的透光性能、太阳辐 射强度等有关,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计算出温室每时每刻的供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