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
鼠疫防治知识宣传
附件鼠疫防治知识宣传鼠疫是自然疫原性疾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快、病死率高、被WHO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法定的甲类一号传染病。
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严重的鼠疫流行,也曾经给我国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鼠疫防控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控制了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逐步了解和掌握了鼠疫发生和流行的规律。
当前,我国的鼠疫疫情与世界疫情走势一样,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并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新疫源地不断出现,流行范围逐步扩大;二是有些鼠疫疫源地静息多年后重新活跃;三是鼠疫疫情向城市、人口密集区逼近;四是鼠疫远距离传播的机会增加。
尤其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毒力强、侵袭力高,疫情形势更为严峻。
随着航空、铁路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便利,拉近了大城市与各鼠疫疫源地间的距离,加大了疫情向城市、人口密集区逼近的可能。
一旦感染鼠疫,将会通过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到各个城市,严重危害当地广大公众的健康安全,同时也给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一、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它具有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
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
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跳骚。
肺鼠疫病人也可成为传染源,造成人类鼠疫流行。
二、鼠疫自然疫源地在动物鼠疫流行过程中,鼠疫菌寄生于特定的宿主,主要以跳骚为传播媒介在宿主和其它动物间传播,可以不依赖于人类而长期在自然界中循环延续,这种现象称为鼠疫自然疫源性。
具有这种自然医源性的地区就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
三、鼠疫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我国的鼠疫流行情况,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列为甲类1号传染病,并先后制定了《国家鼠疫控制应急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法防控鼠疫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
CHAPTER 01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由动物源性 传染病演变而来,能在人与动物 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可分为动物源 性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传播途径与危害
传播途径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样, 包括直接接触、呼吸道传播、消化道 传播、虫媒传播等。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 现并控制疾病的爆发。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疫源 性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疫源 性传染病的挑战。
研发新药物和新疫苗
加强科研力度,研发出更有效的药物 和疫苗,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的自然 疫源性传染病。
CHAPTER 06
针对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针对易感人群,应定期接种相关 疫苗,以增强人体对病原体的免
疫力。
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易感人群,应采取保护措施 ,如避免接触患者和污染物,加 强个人卫生防护等,以减少感染
的风险。
监测易感人群
对易感人群进行监测和管理,及 时发现和治疗患者,以控制传染
病的传播。
CHAPTER 03
防治:防蚊灭蚊,加 强个人防护,接种疫 苗,改善卫生环境。
症状:发热、头痛、 肌肉和关节疼痛、皮 疹等。
疟疾及其防治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 病,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症状:间歇性发热、寒战、头 痛、出汗等。
防治: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播 媒介,使用抗疟药物和疫苗。
流感及其防治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 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
鼠疫防治知识手册
鼠疫防治知识鼠疫是自然疫原性疾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快、病死率高,被WHO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法定的甲类一号传染病。
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严重的鼠疫流行,也曾经给我国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鼠疫防控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控制了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逐步了解和掌握了鼠疫发生和流行的规律。
当前,我国的鼠疫疫情与世界疫情走势一样,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并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新疫源地不断出现,流行范围逐步扩大;二是有些鼠疫疫源地静息多年后重新活跃;三是鼠疫疫情向城市、人口密集区逼近;四是随着航空、铁路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便利,鼠疫远距离传播的机会增加。
一旦爆发鼠疫疫情,将会通过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到各个城市,严重危害广大公众的健康安全,同时也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2019年11月12日,北京市发现2例输入性鼠疫病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现将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解答。
一、鼠疫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它具有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
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
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跳骚。
肺鼠疫病人也可成为传染源,造成人类鼠疫流行。
引起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Pestis)。
典型的鼠疫菌呈短而粗,中段膨大,两头钝圆的短小杆菌。
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为革兰氏染色阴性。
鼠疫菌是一种强毒力的病原体,对敏感动物和人具有猛烈的侵袭力和快速传染性。
二、鼠疫自然疫源地在动物鼠疫流行过程中,鼠疫菌寄生于特定的宿主,主要以跳骚为传播媒介在宿主和其它动物间传播,可以不依赖于人类而长期在自然界中循环延续,这种现象称为鼠疫自然疫源性。
重点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计划
重点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计划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现今世界范围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危害,因此更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防控知识培训工作。
预防鼠疫健康知识
预防鼠疫健康知识
鼠疫是由鼠疫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原发于黄鼠、旱獭等啮齿动物并能在人间流行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病急、病程短、传染快、病死率高,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为甲类1号传染病。
鼠疫本来是一种在鼠类(啮齿动物)中流行的动物病,人接触染疫动物或被染疫跳蚤叮咬可感染鼠疫。
医疗卫生人员应熟练掌握鼠疫诊断、治疗、疫情报告、疫情处理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症状:突然发病,恶寒颤栗,发热(38-41℃),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心率增快。
重症患者出现表情淡漠,狂蹀谵妄,步履蹒跚如酒醉样,部分患者颜面潮红或苍白、有时出现发绀,表情痛苦,惊恐不安,眼结膜充血,出现所谓“鼠疫颜貌”。
1、腺鼠疫:淋巴结肿大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腋窝和腹股沟多见,肿大迅速,疼痛剧烈,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活动。
2、肺鼠疫:除具有严重的鼠疫一般症状外,同时出现咳嗽,胸痛,咯鲜红色泡沫样血痰或粘液血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颜面及四肢发绀。
3、败
血型鼠疫:除具有严重的鼠疫一般症状外,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出血,多数患者早期出现感染性休克。
预防鼠疫,要求广大群众做到“三报”“三不”。
“三报”:报告自然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高热或急死病人。
“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地动物;不剥食病死黄鼠或其它病死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制品出疫源地。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关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我归纳了七个问题加以阐述:一、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概念:(这里面包括五个名词)①、传染病的病原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周围括散,其播散的范围叫疫源地。
②、通常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疫源地称为疫点,③、而把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连成片的若干个瘦源地称为疫区。
④、自然条件能保证动物传染源的生存,能保证病原体在动物体内繁殖、循环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⑤、自然疫源性疾病指的是传染源为野生动物或由野生动物传人家畜、家禽,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引起的疾病。
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与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区别: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在动物中传播,人进入该地区时才会被感染。
动物源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只是疫源是动物。
自然疫源还包括,细菌,病毒等等。
三、哪些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呢?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几个重要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甲类:鼠疫。
乙类:流行性出血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布鲁氏菌病、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包虫病、丝虫病。
黑热病等。
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1、有一定的地区性2、有明显的季节性3、人群分布特征(包括职业特点、年龄特点)4、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五、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播途径:1、直接接触传播2、生物性传播3、饮食传播4、呼吸道传播六、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1、长期监测2、对传染源采取隔离、治疗和处理3、对疫源地采取污染环境的消毒,杜绝各种传播媒介,防治易感动物感染等一系列综合措施。
七、课本中关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举了三个例子:1、鼠疫2、流行性出血热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从传染病流行特点----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控制措施做了详细阐述,由于时间关系,我这里就不说了,请大家自己看一下。
我的内容说完了,谢谢。
鼠疫防治基本知识
鼠疫防治基本知识【了解鼠疫】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是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类和旱獭等动物是鼠疫的主要传染源。
●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轻型鼠疫和其他少见类型鼠疫。
●鼠疫的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南方的鼠疫(主要是腺鼠疫)多发生在春夏季节;青藏高原等地区的鼠疫(主要是肺鼠疫)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鼠疫的传播途径】鼠疫可以经鼠蚤叮咬、破溃皮肤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
●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蚤叮咬带病菌的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再叮咬人时引起感染。
●少数病人是因剥食患病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经由皮肤或粘膜的伤口而感染鼠疫病菌。
●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咳嗽、谈话、呼吸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传播,可以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鼠疫的临床表现】鼠疫的潜伏期短。
除轻型病人外,其他各型鼠疫病人初期均可表现为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包括寒战高热,体温迅速升至39-40℃,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黏膜出血,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
●鼠疫的潜伏期一般为2-5天。
●轻型病人表现为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可能伴有化脓。
●腺鼠疫最为常见,除全身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
在蚤叮咬的局部出现疼痛、红斑,可以形成疱疹、脓疱甚至发展形成疖、痈。
叮咬附近区域的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治疗不及时可以迅速化脓、破溃,使病人疼痛难忍,无法活动。
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腹股沟区的淋巴结,其次是腋下、颈部及颌下的淋巴结。
●肺鼠疫病人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
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胸痛、咳嗽、咳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和发绀迅速加重,抢救不及时2到3天内死亡。
●败血症型鼠疫最为凶险,病人出现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便血、血尿等。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聚集等,减少感染风险。
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控制措施
根据疫情状况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如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场所 消毒等。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如疫情爆发应急预案、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等,确保快速响应和有 效处置。
04
公共卫生政策
政策制定和实施
VS
流行特征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因病原体和 传播途径不同而异。一般来说,这些疾病 的潜伏期较长,发病急骤,病情严重,传 染性强,常呈爆发性流行。对于一些以呼 吸道传播为主的疾病,如SARS和新型冠 状病毒肺炎等,其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 广,对社会和经济影响巨大。
03
预防和控制
监测和预警
监测人群
社会动员和健康教育
社会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册、网络等多 种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自然 疫源性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提 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
能力。
社会组织参与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自然 疫源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发 挥其在资源整合、社会动员、
信息传播等方面的作用。
健康教育
开展针对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 健康教育,重点针对易感人群 和重点地区,加强宣传教育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
考核和评价
目标考核
明确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目 标,并制定考核标准,对相关部门和 机构进行考核,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 推进。
过程评价
对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过程 进行评价,包括政策执行情况、防控 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救治效果等,及 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效果评估
对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最终 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疫情控制情况、 发病率下降情况、公众满意度等,为 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
全球合作与交流
世界卫生组织(WHO)
国际疫苗研究所(IVI)
全球疫情监测和应对中心(GECR)
国际组织与合作框架
各国向WHO报告疫情数据、病例动态等信息,确保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
疫情信息报告
建立全球疫情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各国获取实时疫情信息。
疫情信息平台
定期召开国际疫情交流会议,分享防控经验、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案。
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培训和宣传活动,让专业人士和公众共同了解和掌握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环境卫生
03
避免接触有疑似症状的人或动物,如有接触史要及时告知医生。
个人防护
0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02
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对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抵抗力。
按照医生的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及时进行疫苗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确保免疫保护效果。
注意观察疫苗接种后的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免疫接种
03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
疫情监测与报告
监测方法
采用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多种方法对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
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分类、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等。
病原学研究
病原体鉴定
探究病原体的变异规律以及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病原体变异研究
基于病原体生物学特性,研发敏感、特异的诊断试剂。
诊断试剂研发
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趋势分析
系统收集、整理并分析传染病的发病、死亡和流行病学资料,掌握流行规律。
防治技术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
肾综合征出血热
概述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不同鼠种携带不同型别的 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V)引起的一组自 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表现:高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 我国为高发国家 国家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宿主与传染源
肾综合征出血热为多宿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不同型 别有其相对固定的宿主动物,目前世界报导170余种陆栖 脊椎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主要分属于啮齿目、食虫 目、兔型目、食肉目、偶蹄目的有关动物。
分级防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对病人实施近距离高危操作, 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医疗操作。要求除按 二级防护要求外,将口罩、防护眼镜换为全面 型呼吸防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 二级防护防护要求参见“个人防护”,适用于 鼠疫疫情处理 一级防护不适用于鼠疫防护,可用于隔离范围 外常规防护
鼠疫的治疗
就地隔离病人,严格控制病人与外界接触
首选链霉素治疗,以早期足量投药为益
加用磺胺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或人群的预防投药 用特效抗菌素的同时,加用强心和利尿剂,以缓 解鼠疫菌释放的毒素对心、肾功能的影响
国内经验-腺鼠疫
成人第1日用量为2.0—3.0g(肌注)
首次注射1.0g, 每4-6小时注射0.5g, 直到体温下降。一般退热后继续给药3天,每日 1.0-2.0g,分2-4次注射
人类鼠疫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啮齿类动物:如旱獭、黄鼠、沙土鼠、黄胸 鼠、褐家鼠等 食肉动物:各类疫源地内的狗、狐狸、狼等 其他动物:藏系绵羊、黄羊、牦牛、鹿等 鼠疫病人:肺鼠疫病人
(二)传播途径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二) (2)
细菌性痢疾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尤其是容易被苍蝇叮咬
的食物
吃瓜果应洗净、削皮。 粘液便或脓血便,应尽快就诊,以便及时诊断, 尽力治疗。 夏秋季儿童不明原因的急骤高热,并伴抽痉或
昏迷者, 应注意确定是否为中毒性菌痢,应及
时请医生检查,以明确诊断。
手足口病
出现,如埃博拉出血热、疯牛病、艾滋病、非典等。
传染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 早治疗、早隔离
传染病的概念
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立克次
体、螺旋体等)感染引起的疾病成为 感染性疾病,其中由人传给人或由动 物传给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染性疾病 称传染病。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二)
邹平县中医院
主要内容
传染病的历史 传染病的有关概念 肠道传染病:菌痢、手足口病、
Hale Waihona Puke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猩红热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
传染病的历史
瘟疫、战争和饥荒,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 剑客”。 他们不仅带给人类痛苦和恐慌,有的时候也导致
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
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 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 传播,亦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 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 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 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 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 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Neuraminidase
M2 protein M1 Protein Viral RNA Haemagglutinin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汇报人:2023-12-16•引言•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概述•预防措施与策略目录•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科研进展与国际合作•政策建议与倡导01引言目的和背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由野生动物或家畜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禽流感、鼠疫等。
这些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生态保护与公共卫生安全关联随着生态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增加。
因此,加强防治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防治成效近年来,各国在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疫苗接种等。
面临的挑战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传播范围和危害程度不断扩大。
同时,防治工作中存在诸多挑战,如监测预警能力不足、疫苗研发滞后、公众认知度不高等。
防治现状及挑战02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概述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指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并能在野生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的疾病。
定义根据病原体的不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等多种类型。
分类定义与分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受气候、生态、地理等多种因素影响。
地域性季节性传播方式许多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发病具有季节性,如春季和秋季是鼠疫、出血热等疾病的高发期。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多样,包括直接接触传播、空气飞沫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
030201流行病学特征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可导致人类感染,引发严重疾病甚至死亡,如埃博拉病毒、登革热等。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如旅游业受损、医疗资源紧张等。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中传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危害与影响03预防措施与策略控制传染源野生动物管理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避免人类活动对其造成干扰和破坏,减少人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
鼠疫防治知识讲座_PPT课件
本病远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世界上曾发生三次 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 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 波及欧、亚、非;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 家。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我国。1793年云南师道 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当时“鼠死不几日, 人死如圻堵”。充分说明那时在我国流行十分猖獗。 解放后,我国国内人间鼠疫已基本消灭,但自然疫 源地依然存在。
机械传播媒介:机体携带,当媒介昆虫或蜱、螨吸 血时,以口器或以体表将病原体携带至另一宿主。
特异性传播媒介:病原体进入吸血节肢动物机体后, 经过发育繁殖,再经唾液或直接由口腔或胃、肠道 将病原体传给另一宿主。例如鼠疫病原体只存在蚤 的消化道中特别是前胃,经发育繁殖形成菌栓以后 才具有传染力。
主要媒介
• 目前已发现200余种啮齿目和兔形目在自 然界感染鼠疫,偶然发现食肉动物、食 草动物及鸟类染疫。作为鼠疫病原体宿 主的各种啮齿动物,在鼠疫自然疫源地 中的作用并非完全一致。通常根据宿主 在保存鼠疫菌的作用,而将宿主分为主 要宿主、次要宿主和偶然宿主。
主要宿主
• 所谓主要宿主是指在长期保存鼠疫菌起决定性 作用的宿主。作为主要宿主应具备以下条件:
跳蚤形成菌栓的能力
• 跳蚤形成菌栓的能力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另一些种类的跳蚤是缺乏这种能力,某些种 类形成菌栓的频率较高,另一些种类则较低。
• ②环境温度 • 不同蚤种在其前胃形成菌栓往往需要不同的最适
温度。例如谢氏山蚤形成菌栓的最适温度在10℃ 左右,而印鼠客蚤则在20℃左右,有人认为,某 种跳蚤生存的最适温度也就是鼠疫菌在其前胃中 形成菌栓的最适温度。
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要点
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要点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引发的,与人类或动物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以通过野生动物、家畜、水源或昆虫传播给人类,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自然疫源性疾病,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防治知识。
1.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及时监测和报告疫情信息。
提高医疗机构对疫情监测与报告的重视,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确保疫情信息准确、及时、可信。
2.建立健全的预防机制: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预防策略和计划。
加强疫苗研发和推广,提高人群免疫力。
建立有效的动物疫苗接种制度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减少动物感染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3.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宣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教育公众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4.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建立动物疫病的报告和收集制度。
控制动物运输和交易活动,检疫和监测患病动物,及时处置疫情。
建立合理的动物养殖和饲养管理制度,减少动物感染病毒的机会。
5.加强卫生环境管理:加强卫生环境的监测和管理,保障供水、食品和环境的卫生安全。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起国际联防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防控自然疫源性疾病。
7.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加强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建立起卫生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准备和分配,加强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
8.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病因学、流行病学和防治学研究,优化防控策略和方法。
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高疾病防控的效果和水平。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当前世界上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有效预防和控制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鼠疫防治知识
鼠疫防治知识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为特点的烈性传染病。
鼠疫被WHO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一、鼠疫流行病学病原体引起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耶尔森氏菌:典型的鼠疫菌呈短而粗,中段膨大,两头钝圆的短小杆菌。
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为革兰氏染色阴性。
鼠疫菌是一种强毒力的病原体,对敏感动物和人具有猛烈的侵袭力和快速传染性。
(一)、传染源各种感染鼠疫菌的啮齿动物及鼠疫病人(二)、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1、动物→跳蚤→人,蚤叮咬,经血液传播,多为腺鼠疫。
称为动物型传播。
2、人→空气飞沫→人,传播肺鼠疫,称为人型传播。
其他传播途经:1、剥离染疫动物皮毛时鼠疫菌进入创口而感染,接触传播,或吸入带菌皮毛中的尘埃感染。
2、取食未充分煮熟的染疫兽肉,经消化道感染。
3、实验室感染。
4、染疫动物随运输工具传到其他地区。
(三)、人群易感性人对鼠疫没有自然免疫力,所有人群都有易感性。
职业因素在各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内不同职业与发病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职业人群与染疫动物及其媒介接触机会的多寡,而不是职业本身造成对鼠疫的感受性差异。
在旱獭鼠疫疫源地内,鼠疫病例以男性居多,占78.28%,原因是他们多为狩猎者或野外务工人员,直接接触旱獭机会多。
在黄鼠和家鼠鼠疫疫源地内,鼠疫病例男、女几乎各占50%,其原因为室内或居住区内蚤叮咬所致(四)、人间鼠疫流行季节1、各类旱獭及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流行高峰在7、8、9月。
(单峰型)2、长爪沙鼠疫源地:每年4~5月和10~11月两个高峰。
(双峰型)3、南方家鼠疫源地:长年可流行。
中国鼠疫疫源地类型与分布1、包括旱獭、黄鼠、沙鼠、田鼠、家鼠5大类型鼠疫疫源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东南的19个省、自治区、291个县。
3、疫源地总面积140余万平方千米。
(五)、我国鼠疫疫源地概况我国现有11块鼠疫疫源地,多数分布在西北、西南,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肾综合征出血热1、什么是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啮齿类动物携带汉坦病毒而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主要表现。
2、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的发病状况,肾综合征出血热首先于1932年在前苏联的远东滨海区发现。
该病在我国也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早年报道很少~直至1955年在我国内蒙林区及西北的秦岭山区暴发流行本病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始了广泛全面的调查研究。
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地区~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病例发生在中国。
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有哪些,鼠类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在国内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东北林区的主要传染源是大林姬鼠。
城市的主要传染源是褐家鼠~实验动物室的主要传染源是大白鼠。
4、肾综合征出血热通过哪些途径传播,本病传播途径有以下5种。
,1,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可导致感染。
,2,呼吸道传播:鼠类带毒的排泄物可污染尘埃~形成气溶胶~人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发病。
,3,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和胃肠粘膜而感染。
,4,虫媒传播:从寄生于鼠类的革螨体内分离到本病毒~并证实病毒可在螨体内经卵传代~成为储存宿主之一。
此外~恙螨能够自然感染和通过叮刺传播及经卵传递病毒~对该病的传播作用也不容忽视。
5,母婴垂直传播:在患病孕妇的流产死婴的肝、肾、肺,等脏器内~以及疫区黑线姬鼠、褐家鼠等的胎鼠中~也均分离到本病毒。
说明本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宿主动物中病毒垂直传播对保持自然疫源地有一定意义。
5、肾综合征出血热有哪些表现,发热同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多表现为头痛、腰痛、眼眶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颜面、颈有明显充血~似酒醉貌。
上胸部潮红~球结膜水肿、充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软腭、腋下可见散在针头大小的出血点~有时呈条索状或抓痕样。
6、如何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1,灭鼠和防鼠:灭鼠防鼠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在出血热疫区应搞好对主要宿主鼠种的防灭措施。
灭鼠时机应选择在本病流行高峰前进行。
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
在鼠洞或者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放臵鼠夹、鼠笼或毒饵,不伤害老鼠的天敌,及时堵塞鼠洞。
在灭鼠为主的前提下~同时作好防鼠工作。
床铺不靠墙~睡高铺,门窗合缝,新建和改建住宅时~要安装防鼠设施,排水口加铁栅,工棚搭建应符合防鼠要求。
,2,治理环境:室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先洒水后扫地~防止吸入带毒尘埃,清除草丛。
要保持屋内清洁、通风和干燥,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对高发病区的野外工地、工棚、宿舍或高发村镇~应采取敌敌畏等有机磷杀虫剂进行杀虫灭螨,清除室内外草堆。
,3,加强食品卫生: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
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不要随处乱倒~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4,做好个人防护:在疫区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
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
,5,预防接种:双价出血热疫苗可同时预防家鼠型和野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10,70岁健康人群均可注射~保护率,95,~保护期3,5年。
一年后加强接种保护期会更长。
布鲁氏菌病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
2、布鲁氏菌病在我国的发病状况,本病为全球性疾病。
我国主要流行于内蒙、吉林、黑龙江、新疆和西藏等牧区~其他各省均有病例发生。
我国流行的布氏菌种主要为羊种菌~次为牛种菌~猪种菌仅见于广西和广东个别地区。
3、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有哪些,感染布氏杆菌病的家畜如羊、牛、猪是人类布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为鹿、犬、马、骆驼及野生狐狸、狼等。
染疫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
各型布氏杆菌主要感染本种动物~但在其他动物间有转移现象~即羊种菌可能转移到牛、猪或相反。
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
4、布鲁氏菌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布氏杆菌可以经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人的机体而引起感染或发病。
患有布氏杆菌病的病畜流产物、乳、肉、内脏及受染的动物皮毛、水、土壤、畜粪、尘埃等都可成为布氏杆菌病传播因子。
5、布鲁氏菌病有哪些表现,多起病缓慢~常出现前驱症状~其表现颇似重感冒~如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头痛肌痛、烦躁或抑郁等。
少数患者起病急骤。
,1,发热:热型不一~典型的波浪热已不多见。
不同菌种感染热型不同~羊种菌感染发热明显~牛种菌感染低热者多见。
患者高热时可无明显不适~但体温下降后自觉症状加重~这种发热与其他症状相矛盾的现象。
,2,多汗:为突出症状之一~每于夜间或凌晨热退时大汗淋漓。
也有患者发热不高或处于发热间歇期仍多汗~汗味酸臭。
大汗后多数感软弱无力~甚至可因大汗虚脱。
,3,关节痛:多数患者有关节痛~多与发热并行。
疼痛呈锥刺样或钝痛~疼痛剧烈者似风湿~辗转呻吟。
但关节疼痛程度与病理改变并不平行。
病变主要累及大关节~如髋、肩、膝等~单个或多个~非对称性~局部红肿。
,4,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因睾丸炎及附睾炎引起睾丸肿痛是男性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多为单侧。
女性患者可有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及乳房肿痛。
,5,其它:坐骨神经、腰神经、肋间神经、三叉神经等均可因神经根受累而疼痛。
脑膜、脑脊膜受累可发生剧烈头痛和脑膜刺激征。
还可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以及皮疹。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顽固性咳嗽、咳白色泡沫痰、鼻衄、便血等。
6、如何预防布鲁氏菌病,1,控制传染源:对家畜可采取“淘汰病畜、病健畜分群,放牧、菌苗免疫”等有效防制措施~加强对贸易市场家畜的检疫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大力进行卫生宣传~加强粪、水管理。
保护水源~防止被病畜、病人的排泄物污染。
加强畜产品的卫生监督与管理。
,3,特殊职业人群的防护:凡从事畜牧业的兽医、饲养员、挤奶员、毛肉类和乳制品加工销售人员、野生动物园的饲养训兽员及从事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的检验人员等~接触牲畜流产物、排泄物和污染物等~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鼠疫1、什么是鼠疫,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死率30%,1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为甲类传染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2、鼠疫在我国的发病状况,我国鼠疫疫源地分布广~面积大~但控制人间鼠疫卓有成效~目前我国鼠疫疫情主要分布在云南和青藏高原。
3、鼠疫的传染源有哪些,鼠疫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其他啮齿动物~如猫、羊、兔、骆驼、狼、狐等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肺鼠疫病人是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
4、鼠疫通过哪些途径传播,,1,经鼠蚤传播:当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当蚤再吸血时~病菌随吸入的血液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
蚤粪也含有鼠疫耶尔森菌~可因搔痒进入皮内。
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2,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类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可经皮肤伤口而感染鼠疫。
在自然疫源地得到某种程度控制情况下~由于猎取旱獭等经济动物而经皮接触感染鼠疫~更具重要意义。
3,呼吸道飞沫传播:肺鼠疫病人痰中的鼠疫耶尔森菌可,借飞沫构成“人?人”之间的传播~并可引起人间的大流行。
一般情况下腺鼠疫病人并不造成对周围人群的威胁。
5、鼠疫有哪些表现,起病急~高热寒战~体温迅速达到39,40?~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伴有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皮肤粘膜先有出血斑~继而大片出血及伴有黑便、血尿。
临床分有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等。
1、腺鼠疫:最常见~除上述全身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为带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四肢皮肤造成~多发生在腹股沟淋巴结~其次为腋下、颈部。
淋巴结肿大~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活动~剧痛~病人多呈被迫体位~如治疗不及时~淋巴结迅速化脓~破溃。
2、肺鼠疫:原发性和继发性肺鼠疫均是最重的病型~不仅死亡率极高~而且可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空气飞沫传播~是引起人群暴发流行的最危险因素~它除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外~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咳痰~咳血~呼吸困难~四肢及全身发绀~继而迅速呼吸衰竭死亡~有时检查肺部体征与临床表现不符。
3、败血症型鼠疫:主要是由于在剥食染疫动物时~鼠疫菌从皮肤破损处入血或由染疫蚤的直接叮咬所造成。
由于鼠疫菌未经过机体的免疫系统而直接进入血循环~使病人很快呈现为重度全身中毒症状~并伴有恐惧感~如治疗不及时会迅速死亡。
6、如何预防鼠疫,,1,健康教育:是预防鼠疫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宣传培训基层卫生人员~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各种形式~使广大群众了解鼠疫对人类的危害~掌握预防鼠疫的知识。
,2,免疫接种:目前我国选用菌苗是EV76鼠疫冻干活菌苗~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所生产~免疫有效期为6个月~在鼠疫流行期前1,2个月以皮上划痕法进行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的范围:?在发现人间或动物间鼠疫的地区~人群进行普遍接种,?进入鼠疫动物病疫区工作或捕猎的人员~在工作之前两个月内完成预防接种,?从事鼠疫强毒实验室工作人员。
流行性斑疹伤寒1、什么是流行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点:急性起病、稽留型高热、剧烈头痛、皮疹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病程2,3周。
2、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流行状况如何,本病呈世界性流行。
在1918,1922年间~前苏联和东欧有3000万人曾患本病~约300万人死亡。
我国自1850年至1934年间~由于灾荒、战争等原因~曾发生15次较大的流行~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
近年来~流行性斑疹伤寒的发病已大为减少~主要见于非洲~尤以埃寒俄比亚为多。
解放后由于人民生活改善与防疫措施加强~本病在国内已基本得到控制~仅寒冷地区的郊区、农村等有散发或小流行。
3、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染源有哪些,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自潜期末1,2d至热退后数日病人血液中均有病原体存在~病程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4、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什么,以体虱为主~头虱次之。
当虱叮咬病人时~病原体随血入虱肠~侵入肠壁上皮细胞内增殖~约5d后细胞胀破~大量立克次体溢入肠腔~随虱类排出~或因虱体被压碎而散出~可通过因搔痒的抓痕侵入人体。
虱粪中的立克次体偶可随尘埃经呼吸道、口腔或眼结膜感染。
虱习惯生活于29?左右~当病人发热或死亡后即转移至健康人体而造成传播。
5、流行性斑疹伤寒有哪些表现,常急性发病~少数病人有头痛、头晕、畏寒、乏力等前驱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