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轻视语文学习不可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科生轻视语文学习不可取
语文是一门重要而特殊的学科,其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更在于它的远期效益,它始终和人们的生活、工作紧密相连,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用语文。而在当下,高中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现状令人堪忧。语文课上。冥思苦想、麖战理科题海者有之,心绪飘荡、心不在焉者有之,读写训练,茫然不知所以者有之……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强烈“攻势”下,语文学科被学生搁置在一隅,语文学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和轻视。轻视语文学习的背后折射出一种怎样的现象和心态,我们又该怎么去改变这一现象?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调查思考,我谈谈对此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理科生轻视语文学习的原因
1.功利主义思想影响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语文的学习具有“渐进性”的特点,其感知、理解、表达三种能力的提升,都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日或一时之功皆不可取得明显成效。这一特点就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持续性和长期性,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有回报。但在学生中,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在短期学习没有达到成效后,积极性就大受挫折,丧失继续努力的勇气和信心,以致产生放弃念头,结果,陷入了想前进,难;若放弃,又如逆水之舟不进反退的尴尬状态。与此相反,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因为题目的透明度高,答案标准,学习成效的可见度远高于
语文,那种解题成功的快感及短期即可见到成效的成就感,给学生极大的精神鼓舞,更激发他们鏖战题海的斗志,在语文学习受挫后自然将重心转移到这些学科的学习上了。
2.对语文学科的偏颇认识
“我要学的是认为对我有用的东西。”这是一位学生在谈语文课做数学题的原因时说的话,对我触动很大。它折射出的是理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偏颇认识。语文学科最重要的两大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它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两方面的成效都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积淀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它所产生的效应也不止于读书阶段,而是纵贯一生,和今后的工作、生活关系密切。理科学生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只从考试这一角度来看待语文学习,认为高考命题材料都来自课外,和教材内容无甚关联,语文学习对高考帮助不大,学与不学、学得多与学得少没甚区别。意识决定行动,这样的认识自然使学生产生了轻视语文的念头。殊不知,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语文学习是”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3.环境的影响和误导
“不是我不想学语文,是实在没时间,每天都有理科试卷必须完成。”这是不少理科学生的切身体验,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选择了牺牲语文。为了高考,果真需要放弃语文学习吗?不!这背后反映出的是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失。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重理轻文的思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语文学不学一个样”……
这种偏颇的认识左右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使他们埋首题海,以期在高考中取胜。同时,一些理科老师的“学科成效说”对学生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理科成绩容易提高”、“语文成绩拉不开差距”……诸如此类的言语,潜意识中也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其实,语文和其他学科并不冲突,但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学语文就占用了理科学习时间的畸形观念,如此心境之下,学生自然就淡化或回避语文的学习了。
二、理科生轻视语文学习不可取
1.轻视语文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中,我发现一位学生在用事实阐述观点时将《长恨歌》的作者写成了苏轼,这让我很惊讶,但稍一回想,混淆或不知名家名篇、读错人名、分不清对联上下联……在学生中绝不是个例,在混淆、读错、分不清的背后,是语文积淀的单薄,是人文素养的缺少。
现代社会不仅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也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就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以及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
和修养,其中具有人文知识是前提。在当下的高中教育中,升学率关乎学校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为提高升学率,不少学校都采用了过旱分科的方法,特别强调学科学习的知识性、技能性,造成了一些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知识技能结构单一,人文知识不足,缺乏全面发展的良好素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
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学习语文,重视语文,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科学生轻视语文学习,这是对自身发展的认识不足,但凡有远见主人,都会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哈弗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要求学生在上主修课之前,必须上通识课程,必须文理并重,认识文科及理科的各种学生流派。数学家苏步青,其成就蜚声海内外,他不只是在数学领域有独到的发现,在古体诗词方面也颇有造诣。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如果说拥有知识技能可以让人们行走飞翔,拥有人文素养则让人们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2.轻视语文学习,不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大写的“人”
“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言人,在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中,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上海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在其著作《教学生活得像个“人”》中指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有一颗善良和充满爱的心。”他的教育终极目的观和传统的儒家人才培养观是一脉相承的,“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4)都强调了教育对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意义。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语文,其涵盖面之广,教育因素之多,作用之大,是其它学科难以企及的。语文教材中饱含着丰富
的人文精神和德育因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的爱国,“安得广厦于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悌……这些沉淀着高尚情操的诗篇,正是熏陶、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和正确情感态度价值的最好土壤;作品中一个个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出师表》中礼贤下士的刘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国家为重的蔺相如、《老人与海》中打不败的老人……无不让学生在走近他们时心生敬意,从而树立起学习的标杆,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做一个有崇高人格的人。同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也渗透着德育因素,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多种道德表现,并将之与学生言行统一起来,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远比单一的说教更有成效。如果说,学生是花朵,语文教学是土壤,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则是土壤中的营养,汲取了这些营养,花朵将开得更加鲜艳更加灿烂。
3.轻视语文学习,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当代一位著名作家曾说:能够学会语文的人可以从事很多种工作。他的话从知识技能层面诠释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语文能使入获得一种基本的工作能力。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语文能力,写教案、写公文、写新闻稿件、写实验报告、工作日志……都离不开语文。语文能力是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缺乏言语表现能力与写、说能力的人,要胜任具有较高智能性与挑战性的工作是很难想象的,要在同行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