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 第四章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 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产生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世纪末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其途径:商人、高利贷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小商品经济封建社会的手工业行会在小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作用下两极分化,手工作坊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商人的包买商控制了市场和高利贷资本提供资金原料等,使手工作坊丧失独立生产者地位转变为雇佣劳动力;(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途径:(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需要的基本条件:一是大批丧失生产资料的自由人;二是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少数人手中;(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经过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通过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最终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二)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三)价值量和价值规律(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五)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与较低的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1、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A、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B、社会分工(前提条件)和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根本条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社会分工是指将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独立不同的部门和行业。

三次社会大分工:1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2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3商人的出现C、社会化生产——物质基础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直至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处于次要地位,市场发育程度低,商品交换还未成为社会的重要经济活动,市场配置资源只是局部现象。

第四章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四章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美国两大经济利益集团
经营传统工业中的钢铁、汽车、造船业
的大西洋集团(东部利益集团) 经营新兴工业中的航天、航空、电子产 业的太平洋集团(西部利益集团)
美国主要新闻刊物:
The Los Angeles Times《洛杉矶时报》 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 The New York Daily News 《纽约每日新闻》 Chicago Daily Tribune《芝加哥论坛报》 USA Today 《今日美国》 New York Post《纽约邮报》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国际先驱论坛报》 American Express 《美国快报》 Journal of Commerce 《商业日报》 Tribune 《论坛报》 American News 《美国新闻》 News Weekly 《新闻周刊》 The World Report 《世界报道》


第三,经济关系调整的力度加大,竞争中有协
第四,在分配制度上,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 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第五,国家垄断资本同盟的发展
第一次调整:20世纪30年代初,强
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凯恩 斯主义) 第二次调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 代初,是减少国家的干预,让市场 机制更多地发挥作用。(新自由主 义和新保守主义) 第三次调整:90年代中期 (第三条 道路)
(3)国家结构形式
1776-1787年的美国为邦联制国家。 1787年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改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 在建立统一的联邦政权的基础上,各州仍保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 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但有统一的宪法和法 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 各州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政府机构;若各州的宪法和法律与 联邦宪法和法律发生冲突,联邦宪法和法律优于州的宪法和法律。 美国宪法列举了联邦政府享有的权力,如征税,举债,铸币, 维持军队,主持外交,管理州际和国际贸易等。不经宪法列举的其 他权力,除非宪法明文禁止各州行使者外,一概为州政府保留。州 的权力主要是处理本州范围内的事务。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61页精选文档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61页精选文档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萌芽于西欧 封建社会末期
代表新的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要求推翻封建地 主阶级的政治统治而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
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必需具备的两个条件: (1)充足的货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2)广阔的劳动力市场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看:生产资 料为资本家私人占有,即生产资料私有制。
四、福利国家
1.含义: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 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 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 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和和缓和阶级矛 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的正常运 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 方式。(福利国家的最初尝试是从30年 代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开始的。)
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按照资产阶级的利 益要求来规定和履行的。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方针更是围绕着资产 阶级的阶级利益这一中轴制定和实施的。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 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
1.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 2.资产阶级专政的形式主要由两种:一是暴
力镇压方式;二是民主方式。 3.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分析资本
主义民主。 (1) 形式 (2) 本质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1.含义: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 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它是与资本主 义经济的自由发展阶段联系在一起的。 “正常的资本主义国家”(列宁语)
2.经济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自由 贸易和自由竞争为其实现方式。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资产阶级国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统 治的国家,是维护资本私有制和资 产阶级利益、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 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机器。

第四章战后发达国家经济政治

第四章战后发达国家经济政治
第四章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的经济与政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利益集团 尼克松主义 边自主外交 欧洲联盟 遏制战略
超越遏制战略 多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称西方国家。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在欧美西方出现,我们把资本主义世 界也称为西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这个词进一 步成为一个地理政治概念,西方是相对于处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东面的苏联、东欧和亚洲等社会主义国家,而西方国家则泛指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 具体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指的是美国、日本、德国、 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也统称为西方七国,另外还包括 西欧、北欧及大洋洲的共十几个国家。一般认为,经济合作与发 展组织的成员是发达国家的代表。
基本概念

所谓利益集团就是以某种特定利益和价 值目标所维系的人们所组成的集团。它 对议会及政府施加影响,使其制定出符 合自己集团利益的要求的决策。利益集 团通过各种方式对议会和政府施加影响, 包括游说、捐款、提供情报、抗议、示 威游行、罢工舆论宣传,等等,对政治 决策过程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尼克松主义: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接任总统之后半年,在 访问日本时途经关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出:美国要从亚洲进 行战略收缩,虽然美国在军事同盟关系中还居于主导地位,但是 应该发动盟国的积极性。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咨文 《七十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其中把他新 的亚洲政策推广到美国的全球外交。尼克松主义有三个原则:以 伙伴关系为支柱,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其具体内容是: (1)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希 望盟国在对外政策上与美国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 合作,以帮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 (2)缓和同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提出“以谈 判代替对抗”。(3)军事上,提出了将“两个半战争”改为 “一个半战争”,大大地减轻了美国战争准备的规模。美国在尼 克松任内结束了越南战争。 尼克松主义可以看作是70年代美国国力相对下降的表现。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4章 0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4章 0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战后美国发展状况及原因;战后西欧的发展状况及原因;联邦德国崛起及原因;欧洲共同体;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原因;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与问题。

二、要求学生认识1.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是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西欧和日本的发展,冲击着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3.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着矛盾冲突与新问题。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的梳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通过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的发展原因;欧共体。

二、本课难点:70年代的"滞胀"阶段。

教学要点第二节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美国1.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2.美国经济发展衰退时期(70年代){ ①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②经济危机③"滞胀"阶段3.经济复苏(80年代)4.繁荣时期(90年代)二、西欧1.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2.联邦德国的崛起3.欧洲共同体三、日本1.战后日本经济发展(1)状况(2)因素分析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四、矛盾与问题1.阶级矛盾2.社会危机3.极右势力沉渣泛起教学设备及教具1.投影仪2.投影片若干张(自制)教学安排1.第一课时:完成美国、西欧两目的内容;2.第二课时:完成日本、矛盾与问题两目的内容,并组织讨论若干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①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③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④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下)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拿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者的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

用公式表示:m'=m/v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三)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教学案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教学案

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教案【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的总貌或概况,了解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的调整与变化,弄清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面临的困难或难题,以及一些关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结论。

让学生明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即共性;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西欧、日本对外战略或对外政策的演变,即个性。

以及冷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调整。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本章介绍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

一般来讲,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和西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

从“二战”后到今天,美国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外交经历了一个起伏曲折的发展过程。

当代的美国在经济与政治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经济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上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上升;工业部门由传统的“夕阳工业”转向以高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朝阳工业”;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日益增强;垄断组织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当代美国政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中产阶级”已成为影响美国政治动向和发展趋势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以总统为核心的行政权利急剧膨胀。

美国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外交政策。

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基本内容的全球性遏制战略。

为此,美国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法、第四点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确定了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战略总目标是从“遏制共产主义”到最终消灭社会主义国家,从而独霸世界。

70年代,美国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尼克松提出了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所谓“新亚洲政策”,这就是尼克松主义。

1970年2月尼克松在国情咨文中把它正式发展成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

把“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项原则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

第四章资本主义政府的工作职能

第四章资本主义政府的工作职能

(4)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有经济成分的目的是为 资本主义社会正常生产创造必要条件,支持私人垄断 资本的发展。具体地说: 第一,国有经济成分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 工业产品等,直接服务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和扩 大再生产的需要。 第二,国有企业将科技成果转让给私人企业,对 其技术水平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国有经济成分向私人企业提供各种支持, 促进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 第四,国家按照垄断资本家集团的需要和意愿交 替实行私人企业“国有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 给私人垄断资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第五,国家拥有一部分企业,可以作为调节国民 经济的工具和重要物质基础。 (5)当代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是垄断资本主义 性质的经济成分。
4.国家货币政策 (1)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 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应量称为“放 松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称为“紧缩银根”; (2)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 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私人垄 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干预社会资本再 生产过程,以加强垄断资本集团的经济实力, 调节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缓和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中的矛盾,减缓经济危机,为垄断资本主 义经济运行创造条件,保证垄断资本不断获得 高额垄断利润。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也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5、立法行政手段 立法手段是指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来调 节经济活动。 行政手段是指国家依靠行政组织系统,通过发布 命令、规定等方式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6、社会福利政策 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规定的利用社会福利调节 个人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准则。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实行的社会福利措施主要有社会保障、福利补助、 社会救济三种。 7.计划调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其主要对象是私人企 业,它没有约束力而只有引导作用。因此,计划的实 施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靠运用经济手段。

政治学概论(00312)学习笔记

政治学概论(00312)学习笔记

政治学概论〔00312〕学习笔记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它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其实质是社会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建立以强制力为核心的公共权力,调节利益分配、缓和社会冲突的活动。

政治现象既是复杂的,也是有规律的。

政治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试图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一门关于人类政治生活规律性的科学。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学科。

在古希腊的思想家看来,政治主要指的是国家的活动。

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统治,政治主要是指“治国平天下”的活动,即依据某种道德原则管理社会、治理国家。

政治的几种代表性观点:〔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道德政治的典型代表。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纯粹学派的代表人物凯尔逊说过“国家是国内法律程序所创造的的社团,这里,凯尔逊把国家说成一种法律现象,实质上也就是把政治界定为一种法律现象,因为政治活动主要通过国家来进行。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政治活动的这种特征,要求君主必须要不择手段,残酷、欺骗、背信弃义、不讲情面等等。

这种从权利的角度来理解政治观点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西方仍有相当多的学者将政治视为一种以权力为核心而展开的运筹活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的实质和含义:〔共4点〕(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2)政治学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国家是政治权力的最终载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治史围绕国家政权而展开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1年10月(第四章与第五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1年10月(第四章与第五章重点)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因此,本章主要分析: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

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产生的有用的产品。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4、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5、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在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而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是商品的个别价值。

我们通常所说是商品价值都是指社会价值。

(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一般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才能从事的劳动。

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多倍的简单劳动,因而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

同样,少量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可以等于多倍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简答)(1)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第四讲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第四讲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 的工具
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 20世纪初到30年代,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 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 统治的工具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 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它的出现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 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 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第四章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和本质 1、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 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 统治的工具
2、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 治职能即资产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资产阶级 专政。对内职能还包括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等。 3、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 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 益的职能。对外职能是对内政治职能的延伸。 4、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对人民群 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


1、垄断 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 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 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 部门的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 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 但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 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 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 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 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 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参与制”实现的。

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包括资本主义国 家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 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理 论、学说及意识形式。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在长期反对 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 如 文艺复兴 法国大革命都 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形成时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周转次数通常是指预付资本在一年内的周
转次数。周转次数与周转速度成正比。
2、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 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与实物替换。
价值补偿即指如何通过商品出售,将社会总产 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以 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 获得剩余价值。 实物替换即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 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 以补偿社会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
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5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纪 法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的 铁

封建社会初期:与较低生产力

基本相适应的以铁器工具为特

征的封建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行会的 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与14、15世纪在 地中海沿岸城市产生的途径。
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 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特征 资本是一种运动。
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G
W
G'
不同的使用价
值相交换
G' = G + G
从表面上看,资本的价值增值和价值规 律是矛盾的,即为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劳动力商品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也是解决G--W--G’矛盾的关键。
基本条件
社会分工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特质
的利益主体所有
(二)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 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 使用价值与价值。

马克思 第四章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 第四章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 立法权 国会 行政权 总统 司法权 法院
(四)资本主义选举制度 资产阶级制定的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 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 作用: 公民通过政治活动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
(五)资本主义政党制 度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 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它作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 筑,是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阶级意 识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帮 助法国工 人党制定 纲领
二、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其最根本的 内容,是在对人本主义核心中的人作界定和诠释时, 把人仅仅归结为个人,也就是说,仅仅在个体的意义 上理解人。人本主义的一切在这里都得到了重新说明: 人世间的一切就是个人的一切,一切都必须从个人出 发,并以个人为归宿——人的理性是个人的理性,人 的权利是个人的权利,人的需要是个人的需要,人的 发展是个人的发展,人的幸福当然也是个人的幸福。 据此,它所主张的民主、自由等等,也首先在个人权 利的范畴内得到解释。这就是资本主义历史眼界内的 人本主义,最终被归结为绝对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已主义,利已主义是 资本索取和掠夺本性在经济上的表现,资产阶级利已 主义认为的本性生来就是自私的,宣扬自我是至高无 上的,强调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把个人幸福看作 一切行动的目的。 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突出表现是拜金主义。资本 义社会金钱高于一切,个人的物质利益、社会地位都 是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之上,资产阶级把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完全变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关系,变成了冷酷 无情的金钱关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

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一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增长及其原因(一)、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经历1、恢复阶段(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2、高速发展时期(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3、“滞胀”阶段(1973-1982年)4、调整阶段(1983-冷战结束)5、结构性转变时期(冷战结束至今)(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地位和发展特点1、在世界经济的许多方面占居主导地位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3、发展的波动性越来越小4、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变化(三)、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1、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2、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3、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和经济协调的加强。

4、对第三世界廉价原材料的掠夺5、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6、同社会主义国家竞争的推动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一)、调整了产权关系(二)、调整了劳资关系(三)、调整了分配关系(四)、经济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计划化(五)、在各种国际经济活动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联系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模式(一)、美国的宏观需求管理模式(二)、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三)、法国的指导性计划模式(四)、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困难和深层矛盾(一)、现实困难 1、经济周期停滞和经济危机的痼疾2、失业率居高不下3、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持续扩大(二)、深层矛盾1、个别企业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2、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第二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一)、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1、议会制度2、行政制度3、司法制度4、政党制度5、选举制度(二)、政体的主要类型1、君主立宪制2、民主共和制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一)、政治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二)、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次化(三)、阶级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四)、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五)、政党的纲领和政策趋向中庸(六)、利益集团和大众媒体在当代西方政治生活中作用加强(七)、分权制衡机制发生变化,行政权力膨胀(八)、主流政治思潮和非主流政治思潮出现了新的特点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实质及存在的社会政治问题(一)、资产阶级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民主(二)、政治冷淡主义突出(三)、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四)、两极分化(五)、种族问题突出(六)、精神和信仰危机(七)、社会犯罪(八)、极右翼势力抬头第三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战略和政策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特征和实质(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关系中一致和协调是主要的(二)、其它发达国家对美国的霸道行径也进行了一定的批评和斗争(三)、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推行强权政治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和变化(一)、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1、杜鲁门时期(1945—1953年)2、艾森豪威尔时期(1953—1961年)3、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年)(二)、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1、尼克松、福特时期(1969—1977年)2、卡特时期(1977—1981年)(三)、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1、里根时期(1981—1989年)2、布什时期(1989—1992年)3、克林顿时期(1993—2000年)4、小布什时期(2001年—)三、西欧的对外政策(一)、50年代追随美国反苏反共(二)、60年代联合与自主的倾向增强(三)、70年代到80年代末期,西欧的独立自主倾向进一步增强(四)、冷战结束后,欧洲联盟力争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四、日本的对外政策(一)、战后初期的“追随外交”(二)、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的“经济外交”(三)、70年代的“多边自主外交”(四)、80年代后,谋求政治大国步伐加快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1、联盟关系2、合作关系3、竞争关系(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第五章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一节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及其意义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及其标志(一)、第三世界的含义(二)、“第三世界”概念的提出与发展1、1952年法国学者索维首次提出第三世界的概念2、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3、1974年邓小平在特别联大会议作了关于“三个世界”的发言(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四)、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1、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2、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3、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二、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一)、是促使世界格局演变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二)、维护世界和平的支柱和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力军(三)、第三世界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市场(四)、第三世界的兴起深刻地改变着联合国的面貌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经验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成就(一)、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1、发展的准备阶段(1945—1955年)2、起飞阶段(1956—1965年)3、高速增长阶段(1966—1973年)4、开展石油和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阶段(1973—1980年)5、停滞阶段(1981—1989年)6、持续增长阶段(1990—1997年)7、调整阶段(1998年-现在)(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的成就1、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获得高速增长2、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3、进出口结构有所变化,对外贸易额有较大的增长4、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5、民族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自主性不断增强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二)、进口替代战略(三)、出口导向战略(四)、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五)、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调整与改革(一)、战略调整(二)、结构调整(三)、体制改革(四)、对外开放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债务问题(二)、粮食问题(三)、人口问题(四)、环境问题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和教训(一)、国家宏观调控必须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二)、必须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三)、必须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四)、必须把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五)、必须把政治经济变革和社会稳定相统一(六)、经济改革必须与政治改革相适应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政治进步与存在的问题一、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党制度(一)、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制1、共和制政体(1)、议会共和制(2)、总统共和制2、君主制政体(1)、议会君主制(2)、绝对君主制(3)、二元君主制3、军人政权4、政教合一神权政体5、部落酋长制政体6、党政合一制(二)、发展中国家的政党制度1、一党制2、一党优势制3、两党制4、多党制5、无党制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思潮(一)、民族主义(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四、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定及其因素(一)、民族问题(二)、宗教问题(三)、政治派别和政治权力的问题(四)、专制独裁统治(五)、外国的干涉及国际的影响问题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政策对外关系一、发展中国家普遍奉行和平、中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南北关系(一)、南北关系的由来与发展(二)、冷战后南北关系的新特点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南南合作(一)、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1、建立了各种区域性合作组织2、贸易合作3、货币金融合作4、劳务和技术合作(二)、南南合作的意义1、发展民族经济2、实现经济独立3、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四、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一)、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新型的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二)、发展中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联合反帝、反霸的主要和基本的依靠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工作的基本立足点(三)、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六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及其巨大贡献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突出发展1、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发展速度比较快(2)、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3)、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在政治上,各国废除了旧的剥削制度,建立了具有本国特点的无产阶级政权,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3、社会主义国家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二)、社会主义国家对人类进步与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1、改变了世界格局,壮大了人类社会进步力量2、对世界经济的进步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3、对世界民主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4、促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5、社会主义是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一)、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二)、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三)、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探索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动因与实质(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动因1、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苏联模式阻碍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主要动因2、东欧国家想摆脱苏联的控制也是一条重要动因3、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和在苏联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4、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及其领导人洞察到世界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促使其改革的动因(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经历的阶段1、尝试阶段(50年代初期-60年代初)2、深入发展阶段(60年代初-70年代中)3、全面改革并遭受挫折阶段(70年代中-80年代末)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调整(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1、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二)、1、朝鲜2、越南3、老挝4、古巴第三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和教训(一)、东欧剧变的原因1、照搬苏联模式,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2、各国执政党建设存在严重问题,经济、政治政策失误,是东欧剧变的内在原因3、长期以来苏联东欧关系的不正常和戈尔巴乔夫调整东欧政策对东欧剧变产生了深远与直接的影响4、西方多年来对东欧进行和平渗透,以及在1989年东欧剧变中的推波助澜是东欧剧变的外部原因(二)、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原因1、传统的高度集权的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动摇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是导致苏联剧变和解体的根本原因2、苏联党长期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3、苏联长期实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庞大的军费开支与援外开支使得国家经济不堪重负,也是促使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4、新的国际形势下,西方国家加强了“和平演变”攻势,是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外部因素(三)、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1、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集中全力发展生产力,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必须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方向3、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接受群众监督4、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相结合5、必须对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和颠覆活动高度警惕二、社会主义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一)、苏东剧变只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次曲折,不能改变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局部失败,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展(三)、苏东剧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四)、在经历了挫折和磨难之后,只要我们能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必将使社会主义更加成熟和充满活力,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三、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课题(一)、新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第一个重大挑战和机遇(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第二个重大的挑战和机遇(三)、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和平竞赛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第三个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四)、苏联东欧剧变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第四个重大挑战和机遇(五)、社会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的自身改革带来的重大挑战和机遇第七章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一节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一、东欧国家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前景(一)、经济转轨的方式1、激进的休克疗法2、渐进的经济转轨(二)、经济转型付出巨大代价的原因1、认识上的失误2、各国政策失误造成的管理混乱和失控3、长期积存下来的结构性障碍4、政治制度转型与经济转型同时并进,政局动荡多变1、西方承诺迟迟不兑现(三)、经济转轨仍面临许多问题1、各国制度建设滞后2、市场机制不健全3、基础设施薄弱4、经济增长缺乏后劲2、政府宏观调控不力二、东欧国家政治转轨与社会政治发展趋势(一)、政治转轨的几个阶段1、多党制建立阶段(1989~1992年)2、多党议会民主框架形成阶段(1993~1995年)3、多党议会民主制巩固和完善阶段(1996年至今)(二)、存在的政治社会问题1、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加剧2、贪污腐化、社会犯罪问题严重3、人民的政治热情趋于冷淡,政府威信降低三、东欧国家外交政策调整与外交关系走向(一)、战略目标西移,东欧国家普遍把“回归欧洲”作为首要的政治和外交目标(二)、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保持正常国家关系,中东欧国家之间加强区域合作(三)、加强与中国等亚太国家的关系四、独联体与独联体国家政治经济概况(一)、独联体与独联体国家政治经济概况(二)、独联体各国对独联体政策的演变1、成立之初,各成员国存在着强烈的“独”的倾向2、自1993年以来,独联体内部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联”的趋势(三)、独联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虽签订了大量的协定,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寥寥无几2、如何实行一体化,各国存在很大分歧3、在俄罗斯与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关系中矛盾多,且俄罗斯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独联体其它成员国对俄罗斯存在着戒备心理第二节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外交一、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一)、俄罗斯经济体制的转轨1、实行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2、通过经济自由化,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3、通过大规模私有化实现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造(二)、经济一波三折,逐步走向恢复(三)、普京政府振兴经济的基本构想和政策二、俄罗斯的政治转轨与社会政治状况(一)、确立以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二)、进入普京时代的俄罗斯政治1、采取措施进一步改革和加强联邦制2、加强了总统权力的政党基础3、重点惩治金融、工业和媒体寡头的非法行为,使国家政权重新“国有化”4、重拳打击车臣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三、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对外关系(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演变1、“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破产2、“双头鹰”外交政策的出台3、普京外交政策的特点(二)、俄罗斯的对外关系1、俄罗斯不断巩固与独联体的关系2、外交重点在欧洲3、重视改善俄与美国的关系4、俄罗斯不断发展与亚太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第八章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一、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对外关系(一)、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末期:联苏反美,结成反帝统一战线1、“另起炉灶”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一边倒”(二)、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末期:“两个拳头打人”(三)、从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一条线”战略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一)、中国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1、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确立了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2、中国调整了“一条线”战略,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内容,即真正不结盟的方针3、中国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二)、中国外交的新局面1、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取得巨大发展,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最稳定的时期2、中美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3、中国同西欧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后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4、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第二节中国对政策的宗旨、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新发展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一)、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二、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四、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一)、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三)、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出发点是谋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五、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战略问题的思想(二)、关于中国永远不称霸,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三)、关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思想(四)、关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思想(五)、关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思想(六)、关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领土争端的思想(七)、关于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思想(八)、关于新旧格局转换时期“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思想六、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的发展(一)、全面把握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时代主题的判断,高举和平和发展两面旗帜(二)、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全方位地发展与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关系(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提高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四)、把握科技革命发展的新趋势,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五)、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六)、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七)、致力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谋求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第三节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一、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一)、新中国的成立,是战后雅尔塔体制中唯一一个不是由美苏安排的大事件,粉碎了美苏控制中国的阴谋(二)、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三)、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革命斗争,促进并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高涨,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瓦解(四)、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二、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与作用的扩大(一)、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二)、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稳定国际局势,抑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三)、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经验;在政治上,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多边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积极而主要的作用三、中国在当今世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中国在当今世界面临的机遇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和平就是发展的最大机遇2、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我们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提供了重要条件3、国内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的内部保障4、高新技术革命和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二)、中国在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在不断发展,世界和平还面临着威胁2、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势必面临激烈的来自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实力方面的竞争压力3、与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和对立将会使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面临一定的困难4、从国内来看,中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仍然是基本国情5、至今,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11。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PPT课件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PPT课件
主义民主。 ❖ (1) 形式 ❖ (2) 本质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 1.含义: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 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它是与资本主 义经济的自由发展阶段联系在一起的。 “正常的资本主义国家”(列宁语)
❖ 2.经济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自由 贸易和自由竞争为其实现方式。
四、福利国家
❖ 1.含义: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 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 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 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和和缓和阶级矛 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的正常运 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 方式。(福利国家的最初尝试是从30年 代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开始的。)
基本特征;资~以雇佣劳动为基本特征 ❖ B.封~以生产使用价值的生产为目的;资~
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 C.封~建立在暴力和政治权力超经济强制因
素之上;资~建立在平等交换和排斥任何超 经济的强制因素
5.资本主义国家政治革命的类型及其 基本特征
❖(1)17世纪的英国革命 ❖(2)1789年法国革命 ❖(3)19世纪初德国革命
Zheng
Zhi
Xue
Yu a n
Li
政治学原理
Zheng
Zhi
Xue
Yu a n
Li
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1.把握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2.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两个阶段和统 治方式的变化。
❖ 教学重点: ❖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 教学难点: ❖ 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
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 1.结合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所有 制的变化,分析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4、5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4、5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4世纪末和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途径有两个: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1、暴力剥夺农民土地;2、暴力掠夺货币财富(利用国家政权进行殖民掠夺)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历史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决定性条件)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1、统一性表现在二者是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2、具体劳动反映人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首先,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

两者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无价值,自然也就成不了商品;而价值是使用价值进行量的比较的基础,离开价值的使用价值也不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

其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对立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指同一个商品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不可能兼得,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而要获取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这就是说,对于一个商品生产者或购买者来说他不可能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两者只能取其一。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的本质就是在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

马原第四章第三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马原第四章第三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 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 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
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曾经在社会历 史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资产阶级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进行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就开始建构 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 形态同时也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上层建筑的主要 内容。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 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 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阶 级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 家的职能一样,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 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资产阶级民主同中世纪制度比较起来,在历 史上是一大进步,但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 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 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 是陷阱和骗局。”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 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 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 的总和。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表现在:
第一,战胜封 建社会自给自 足的小生产方 式,保护和完 善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
第二,摆脱封 建专制主义的 束缚,使人们 享有更多的社 会政治自由。
第三,积累了 更多的政治统 治和社会管理
的经验。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D)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2.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B )A.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D.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 )A.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4.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D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D.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5.企业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D)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6.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的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发生的变化是(C)A.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7.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B )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8.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D)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9.某地连续干旱,农民采取各种措施,如深打井、扩大灌溉面积等,保证了蔬菜供应,但蔬菜价格普遍上涨,造成蔬菜价格普遍上涨的根本原因(C)A.蔬菜价格放开B.蔬菜供不应求C.蔬菜价值在增大D.蔬菜运费增加10.把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C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方式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在资本流通中的不同速度11.某资本家投入资本1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80万元,劳动力20万元),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商品价值13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为(B )A.100%B.150%C.200%D.250%1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的(B)A.具体劳动而升值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C.抽象劳动而升值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13.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D)A.商品价值B.商品价格C.剩余价值率D.平均利润率14.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各个部分(D )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15.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C)A.产品的销售时间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16.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A.价值如何增值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剩余价值的实现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17.假定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是2000,剩余价值也是2000,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是3000,这时社会总资本(B)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C.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D.只能进行萎缩的再生产18.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D)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19.资本有机构成是指(D)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C.预付总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D.能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20.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采取的组织形式是(A)A.分权制衡形式B.股份制形式C.“参与制”形式D.垂直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BC)A.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两种使用价值交换时的量的比例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商品的价值是同质D.交换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价值则取决于使用价值2.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ACD )A.商品本身的价值B.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C.货币的价值D.市场供求关系3.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的关系是(ABD)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4.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ACD )A.商品使用价值总量增加B. 商品的价值总量减少C.商品价值总量不变D.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5.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ACD)A.它们的价值再现在产品价值中B.它们的价值由劳动者的劳动再生产出来C.它们的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D.是使用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6.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ABC)A.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B.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基础不同,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C.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整个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无数资本家不断地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D.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7.保证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CD)A.产业资本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的运动B.产业资本必须有三种循环形式C.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D.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继起8.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ACD)A.生产资本的构成B.平均利润率的大小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9.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是(AC)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分构成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10.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ABCD)A.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和方式B.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C.是资产阶级进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D.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三)简答题1.指出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答: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大一第一学期马哲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参考答案

大一第一学期马哲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参考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 B 2.D 3.C 4.A 5.B 6.B 7.B 8.D 9.C 10.D11.A 12.D 13.B 14.A 15.B 16.C 17.D 18.C 19.A 20.B 21.A 22.C 23.C24.A]二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AC 2.BD 3.AD 4.AD 5.BD 6.AC 7.CD8.ABCD 9.ABCD 10.ABD 11.AD 12.ABCD 13.BCD 14. ABCD]三、辨析题:[参考答案要点:]1.答案要点:错误。

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社会经济形式,而市场经济则是指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成熟阶段,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

所以两者是不能等同的。

2.答案要点:错误。

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露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可变资本(即劳动力)创造的,而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它的价值只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的价值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而只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才有资本周转方式快慢的不同。

3.答案要点:错误。

资本的现象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即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资本的本质既不是物,也不是货币,而是解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所以资本和货币不能等同。

4.答案要点:命题错误。

(1)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从价值周转方式看它们都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全部收回。

(2)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在价值回收方式上存在不同。

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只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随着使用价值的完全消耗,其价值也随之全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美国实施“遏制战略”的措施 美国实施“遏制战略” 对以苏联、 对以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 杜鲁门主义为核心的冷战政策。 杜鲁门主义为核心的冷战政策。 对西欧、日本通过马歇尔计划、 对西欧、日本通过马歇尔计划、北约 实行控制。 实行控制。 通过“第四点计划” 通过“第四点计划”等进一步对亚非 拉国家施加影响, 拉国家施加影响,企图将其纳入美国 的战略轨道。 的战略轨道。
(一)里根政府以“实力求和平”的 里根政府以“实力求和平” 对外战略( 新遏制战略” 对外战略(“新遏制战略”) (二)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 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
“实力求和平” 实力求和平”
在国内经济困难和国际地位下降的情况 下上台的里根政府提出以“实力求和平” 下上台的里根政府提出以“实力求和平” 的对外关系总战略。打出“重 振国威”的旗号, 振国威”的旗号,对苏联实行攻性强硬措 借助中国,抗衡苏联, 施,借助中国,抗衡苏联,扭转在美苏争 霸中的不利局面,通过强有力的对外政策, 霸中的不利局面,通过强有力的对外政策, 努力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 努力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
政治上,推行“解放战略” 政治上,推行“解放战略” 代替杜鲁门的“遏制战略” 代替杜鲁门的“遏制战略” 军事上,推行“大规模报复战略” 军事上,推行“大规模报复战略”, 并以“战争边缘政策” 并以“战争边缘政策”作为补充 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 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和“爻森豪 威尔主义” 威尔主义”向亚非拉扩张
卡特政府的“世界秩序战略” (二)卡特政府的“世界秩序战略”
密切美欧日三边关系,加强与它们之间的政治、 密切美欧日三边关系,加强与它们之间的政治、经 济和军事合作,从而形成西方国家的共同体。 济和军事合作,从而形成西方国家的共同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创造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以及先进的管理水平等人类文明财富。

第一节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一、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壮大直接相关。

是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发展和壮大的结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发源地是在西欧。

在西欧城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正是以这种资本运行和雇佣劳动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方式的形成为主要标志的。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展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充足的货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二〕广阔的劳动力市场。

2、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其实质特征就是暴力,基本途径就是对农民土地的掠夺。

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典型形态的“圈地”运动,除此之外,还有通过奴隶贸易,贩卖人口、通过殖民活动,征服和掠夺殖民地,获取资本,扩展世界市场。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第一,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有。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本身也是商品。

第四,资本主义生产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

4、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异同: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共同点: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

不同点:(1)封建的生产关系是以劳动者对于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基本特征的,而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为基本方式。

(2)封建的生产关系下的生产以使用价值的生产为目的,而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3)封建的生产关系是建立在暴力和政治权力超经济强制因素基础上,而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在平等交换和排斥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因素基础之上。

16--17世纪,封建生产关系在西欧国家已经趋于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英国等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经济基础趋于成熟。

3、资产阶级革命的类型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一般都是通过政治革命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成果。

在16—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有三种类型,其分别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为典型代表。

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意义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其根本特点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极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种急风暴雨式的大革命形式。

18世纪,法国成为欧洲大陆资本主义工商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社会被分为三个等级:贵族、僧侣(特权等级)、广大人民(资产阶级、农民、城市贫民和工人)。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与封建势力的较量中,法国人民采取了大规模暴力革命的方式,打碎了封建专制制度,消灭了封建贵族,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彻底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一次社会变革,到1871年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德国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德国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的基本特征是封建国家政权在社会政治、经济多重压力下被迫进行资本主义改良,逐步使封建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国家。

1807年普鲁士首相斯太因颁布了“十月赦令”“农奴解放令”,开始了德国社会向资本主义的演进。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国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政权组织,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利益、剥削与压迫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机器。

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维护和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政治工具,表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所有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构成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力量基础。

资本的控制和支配,产生了以下结果:1,使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上升为政治经济阶级,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力的主体。

2,使资本主义国家有能力建立和维持一整套军事和暴力,保证国家政治体系的运行。

3,具有了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优势。

第二、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所有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运行规则。

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其生存条件,以资本增值为其根本目的,而资本主义国家则以雇佣代理人的方式实施政治权力。

第三、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所有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出现了某些变化,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把自己企业和公司的一部分股票出卖给工人和其他人民。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矛盾发展的结果,是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资产阶级对于阶级矛盾的变通处理和应对方式。

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所谓的选举制、代议制这些形式上全民自由、平等的制度。

为了保障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资本主义国家设计和实施两党或多党竞争制度和分权制衡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具有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反抗和斗争的职能;具有承担和执行公共事务的职能;还具有对外职能,即强化资本对于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控制,为一国资本在国际范围内谋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开辟道路和创造条件。

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权力是由资本家在资本私有制基础上瓜分的。

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谁掌管美国》一书就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从建立起,国家政治权力就一直由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控制和掌握。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资本主义从问世以来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过程也就呈现出两种基本形态: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一、自有资本主义国家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也就是列宁所指的“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

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的实现方式。

自由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特征:资产阶级以自由主义的方式来统治国家。

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产关系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作为基本实现形式。

(2)自由资产阶级主导和控制的政治生活。

(3)自由主义的政治统治方式还可以控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自由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核心。

自由方式在政治生活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具体体现: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方面:所谓公民政治自由、政治平等和政治权利作为政治生活的基础。

政治制度方面:选举制、代议制和政党制。

代议制是最集中、最典型的制度体现。

政府职能方面:体现是“最低限度国家”和“消极国家”。

暴力方式既是自由主义统治方式的后盾,也是实施统治的补充。

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从19世纪末开始,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也随之发展成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运动的结果。

其一般特点:政治方法上由主要使用自由主义方法转变为主要使用暴力压迫的方法。

1、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日益尖锐化起来,主要表现是:(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的深化。

第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第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集团的矛盾与斗争。

(2)内部矛盾深化的同时,在国际范围内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矛盾的发展。

第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

第二,加深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的矛盾和斗争。

第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也加剧。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尖锐矛盾,垄断资本就必然由自由主义方法为主改变为以暴力压迫方法为主的管理方法。

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特点反映在政权组织结构上的变化就是:(1)从保护个人主义的自由改变以保护集体利益(垄断集团利益)的集权制度。

具体表现:削弱议会权力,扩大行政权力。

“万能政府”。

使权力过分集中到政府首脑一个身上的发展趋势。

(2)垄断资本趋势控制政府。

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其代理人执掌政权;二是亲自出马担任要职。

(3)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社会事业和文化思想等领域,为维护其统治服务。

3、垄断资本主义家如何利用国家来为其经济利益服务:(1)制定以垄断资本为中心的政策、加速资本积累。

(2)利用政府制定计划,靠行政命令来控制生产的无政府性。

(3)利用政府制定政策作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杠杆。

由此可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内外矛盾的进一步加深,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走向反动和国家对于社会控制的全面加强,这就促使资本主义社会走向更加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爆发真是垄断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爆发的典型体现。

为了摆脱危机,各国在运用国家政权压制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才采取了不同方式,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公开的暴力镇压和赤裸裸的恐怖统治的方法,法西斯国家出现了。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则采取了政府更加积极干预和引导社会经济生活、调节社会分配,建立经济保障体系的方法,从而形成了福利国家。

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基本形态。

4、法西斯国家它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经济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

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动摇的产物,是特定资本主义国家对付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一种制度选择。

法西斯专政出现: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是资产阶级力量由于经济危机而削弱了。

“种族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生存空间论”-最反动、最野蛮的荒谬理论。

经济方面: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军事化。

政治方面:法西斯寡头统治。

对外关系方面:奉行疯狂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

法西斯国家典型代表国家是:纳粹德国。

5、福利国家它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

“罗斯福新政”福利国家实质: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相融合的表现,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保证增进其资本积累,是垄断资产阶级政权在强大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从的压力下所实行的一种改良主义方法。

它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垄断资本的统治但又企图用社会化政策来缓和阶级冲突的一种统治方法。

福利国家鼓吹“资本民主化”,“管理制度革命”,“收入革命”等谬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