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自测题四: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合集下载

新版语言学练习

新版语言学练习

语言学纲要指导书习题导言一.填空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和().2.语言学是()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的()4.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 )-( )-()-( )-( )五个阶段。

5.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6.()、( )、( )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判断正误1.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

2.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

3.理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一般规律的,不受具体语言研究影响。

4.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根本问题。

三.思考题1.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关联?2.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3.语言学学科内部都有哪些研究分类?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4.为什么说语言学是一门基础学科?5.为什么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6.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填空1.语言的功能包括____功能和____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____功能和____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____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____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____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____阶段和____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5.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指什么?临界期的存在说明语言的哪些特性?6.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7.张三说,“我们先发明了电视,然后才给电视命名,所以思维不需要语言。

语言学纲要自测题

语言学纲要自测题

语言学纲要自测题1第五章词义一、名词解释1、词汇2、同义词3、反义词4、多义词二、填空题1、语言的词汇有一个核心,这就是____。

2、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它的主要特点是____: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

3、掌握一种语言的词,核心的问题是要把词的____和词的____联系起来。

4、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____,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____,简称____。

5、以现实现象作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是词的____。

它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6、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____。

7、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一种抽象的、概括的反映,而____、____和____则是这种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8、一个词的意义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这类词是____,一个词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这类词是____。

9、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作____,它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

10、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作____。

11、离开上下文,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某个词的意义,是这个词的____。

12、词义完全相同的词,又叫____。

13、语言中的等义词大多是借用____或____的结果。

14、____的各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基本上相同的。

15、词义包含理性意义和____两方面。

同义词的"同",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

16、反义词的意义所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____的方面。

17、词义所概括的现实现象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同义是____关系,反义是____关系。

18、反义词必须以共同的____为前提,反义词在修辞上有____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

语言学纲要自测题四: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1)

语言学纲要自测题四: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1)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配套自测题四(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填空1.__________就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120页2.根据使用情况,一般把语汇中的词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121页3.基本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特点。

《语言学纲要》121页。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2464.一般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类别。

《语言学纲要》122页。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248页5.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语言学纲要》126页。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218页6.一个词最初的意义是________,在他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是_______。

7.在多义词几项意义中,有一项意义占据主要地位,这种意义是__________。

8.__________是派生义产生的主要途径,大致可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上面三道题请参阅《语言学纲要》127页。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223-224页(比较两本书的系统,哪一个更有解释力?)9.同义词的“同”主要指__________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10._______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上面两道题请参阅《语言学纲要》130-135页。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228-240页11.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__________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__________的限制。

142页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
男人:男性的成年人。 女人:女性的成年人。
(1)用来对比的应该是指称同一种类 对象的词语
(2)语义特征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 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 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
最小语义场的确定可参考有关对象 的分类,在许多情况下,最小语义场与 某一对象的最小类别相应。例如:
1、词语搭配受语法规则的制约 2、词语搭配受语义条件限制 3、词语搭配受每个语言的词义系统限
制 4、词语搭配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5、词语搭配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
和修辞效果
李老师看到了王老师,王老师也看到了 李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头猪,这头猪也看到李 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块石头。
她姐姐是一个单身汉。(×) 她:[第三人称][女性] 单身汉: [-女性]……
语调形式等来表达的意义。 1、词所指称的事物及其结成的关系
(1)词汇意义 (2)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
语义关系意义 (3)句式意义 2、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态度。 (语气意义)
(二)语用意义
句义一方面取决于该句子的语言 意义,一方面又取决于语境等句子的外 部因素。
二、词语的搭配
正确的词语搭配是使句子有意义的基本 条件。
请把门关上!
预设:门是开着的。
说话者具有支使听话者的条件。
说话者知道听话者有能力做这件
事。
(2)预设的语用特征 1. 预设的合适性 预设的真实性是包含该预设的语
句合适(真实有效)的前提条件。 2.其次,预设具有已知性,是已知
信息。 3.预设具有可取消性。
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预设:我有妻子。 如果我有妻子,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无馅]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有馅]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以及答案导论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和()。

2、语言学是()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

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的()。

4、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 )-----( )五个阶段。

5、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 ).6、()、()、()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判断正误。

1、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

2、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

3、理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一般规律的,不受具体语言研究影响。

4、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根本问题。

三:思考题。

1、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联系?2、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3、语言学学科内部都有哪些研究分类?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答案一、填空1、古希腊、古印度、古代中国2、1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5、梵语6、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二、判断正误1、×。

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书面语,因为语文学研究所关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的,其直接目的大多是解读古典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对当时的口语研究不是很关注。

2、×。

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也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密切联系。

语言学除了关注语言本体的结构性质和发展规律,同时也要探究语言系统与人、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而且语言一直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3、×。

一般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一般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而不是学习研究某一门具体语言。

它所研究的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

第5章 语义和语用

第5章 语义和语用

第5章语义和语用5.1 复习笔记一、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单位。

词汇和词义的研究在传统语言研究中是语义研究的主体。

1.词汇的含义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词汇的分类(1)基本词汇①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它们所表达的都是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事物或现象。

②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有:a.全民常用性;b.稳固性;c.构词能力强。

(2)一般词汇①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

②一般词汇的主要特点: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构词能力比较弱。

(二)词的词汇意义词汇意义的主体部分是词的“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此外,词汇意义还包含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象征功能等其他与概念义相关的意义。

1.概念意义词的概念意义是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这包含几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词具有指称某类现实现象的功能,就在于它是作为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体,具有说这种语言的人共同认可的概念义(人们心理中的现实映像)和特定的语音形式。

2.其他意义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

(1)感情色彩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

(3)象征功能词的象征意义常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

(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

概括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

1.概括的含义概括,同时也是对现实现象的分类,把有共同特点的现象归在一起,给以一个名称,使它和其他现象区别开来。

[VIP专享]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答案

[VIP专享]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答案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名词解释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就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

基本词汇里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多义词—— 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它们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

如“跑”就具有“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逃走”、〈方〉“走”、“为某种事务而奔走”、“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液体因挥发而损耗”等六项互相有联系但又各不相同的意义,是多义词。

反义词—— 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

反义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

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两种。

具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之间只需要有一个义项相对或相反就可以了。

施事—— 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焦点—— 人们之所以要说话,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

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

这就是句子的“焦点”。

情态——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看法”的范畴。

主要表达“必然性”、“可能性”、“必要性”等方面。

语气—— 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指的是句子所携带的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言语行为—— 人们说出的话不仅仅是人类经验的映像(句义),也不仅仅是特定说话者对人类经验的具体认知,它还是一种社会行为。

像打人、吃饭等其他社会行为一样,“说话”这种社会行为也有对行为者之外的事物(特别是受话者)或行为者自身产生某种效力的目标,也有因行为而引发实际变化的效果。

简而言之,言语交际行为本身也构成新的人类经验,与现实世界中的其他人、物、现象、事件有着“行为—效力”的关联。

这些是语言在另一小李在船上看到了他的朋友。

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指话语的物理语境,又叫做“言谈现场”。

物理语境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第五章一、名词解释(20分,每词4分)1.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相对而言,是词汇中的核心部分,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

3.多义词:是具有多项意义的词,这些意义互相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4.同义词:是一组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

5.反义词:是意义相对相反的词。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1.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三个特点。

2.(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3.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项意义叫(本义),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那项叫(中心意义)。

例如“老”有“年纪大”、“经常”、“过去的”等意义,“年纪大”是(本义),其余的是(派生意义)。

4.派生词的产生方式主要有(隐喻)和(换喻)两种。

5.反义词可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两类。

例如“老年”与“少年”是(相对反义词)。

三、分析题(30分)1.分析下列词义的引申方式(5分)①铁窗:本义是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

换喻②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快乐的地方,派生义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隐喻③矛盾:本义指用于进攻和防守的两种兵器,派生义泛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

隐喻④泰山:本义指山东的一座山,派生义指岳父。

换喻⑤红领巾:本义指红色的领巾,派生义指少先队员。

换喻2.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5分)①团结——勾结感情色彩不同,“团结”是褒义词,“勾结”是贬义词。

②得到——受到搭配对象不同,“得到”同“认可、支持”等搭配,“受到”同“批评、批判”等搭配。

③父亲——爸爸语体色彩不同,“父亲”具有书面语色彩,“爸爸”具有口语色彩。

④眼红——嫉妒语体色彩不同,“眼红”具有口语色彩,“嫉妒”具有书面语色彩。

⑤秘密——绝密词义轻重不同,“秘密”词义轻,“绝密”词义重。

3.设计不同的语言环境使下列语句消除歧义(4分,每小题2分)①我特别喜欢煎鸡蛋。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语义和语用)【圣才出品】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语义和语用)【圣才出品】

第5章语义和语用5.1 复习笔记一、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单位。

词汇和词义的研究在传统语言研究中是语义研究的主体。

1.含义词汇是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词汇的分类(1)基本词汇①定义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它们所表达的都是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事物或现象。

基本词汇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且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

②主要特点a.全民常用性;b.稳固性;c.构词能力强;d.使用频率高。

(2)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

一般词汇的主要特点为: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构词能力比较弱。

【名师点拨】基本词汇的概念和特点是本章的重要概念,经常出现在各校的考研真题中,且考查方式十分灵活,因此需要考生灵活掌握。

同时,需重视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

(二)词的词汇意义词汇意义的主体部分是词的“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此外,词汇意义还包含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象征功能等其他与概念意义相关的意义。

1.概念意义词的概念意义是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词具有指称某类现实现象的功能,就在于它是作为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体,具有说这种语言的人共同认可的概念义(人们心理中的现实映像)和特定的语音形式。

2.其他意义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

(1)感情色彩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语义的定义1.意义: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

2.语义:3.词义:句义意义>语义>词义2.语义: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符号所标记(代表)的意义内容就是语义。

语义指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单位的内容以及语言单位在使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含义。

其中语言符号包括静态备用单位(语素、词、固定短语)和动态组合体(自由短语、句子、句群、段落)等两大部分,其表示内容都属于语义。

词义——句义二、语义的分类有语言单位固有的含义,也有语言单位在语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还有社会文化背景所赋予它的特殊意义。

静态语言义和动态言语义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一)词汇的性质特点1.词汇定义(1)词汇(2)词汇学2.词汇的性质特点(1)语言的建筑材料(2)词汇是语言符号聚合而成的分层体系→系统性。

(3)具体语言中的词汇形成特定的系统→民族性(4)直接反映社会变化→发展性2.词汇的性质特点(1)语言的建筑材料→从功能角度言的。

其最终职能是进入句子→完成交际(2)词汇是语言符号聚合而成的分层体系→系统性。

(3)具体语言中的词汇形成特定的系统→民族性(4)直接反映社会变化→发展性(二)词汇的内容及构成1.词汇的重要单位→词/ 固定结构(1)词P120 ①定义P120、86 ②性质特点(2)固定结构2.词汇的内容(1)词的总汇①基本词汇(定义、特点、类型)②一般词汇(特点、内容)③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2)固定结构的总汇(熟语总汇)①成语(定义、特点)②惯用语③专有名称④歇后语、谚语、格言等其他固定的句子结构(1)词:词汇中最基本的单位①P120定义:语言中具有特定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②P86性质特点A.音义结合体:语言符号的音义密不可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

→形+音+义B.能够独立运用。

C.最小的造句单位。

→句子的材料。

注意:词与非词的区别用能否“独立运用”(单说单用)来区分语素和词,用是不是“最小的”(不能扩展)来区分词和短语。

语言学纲要课后 练习题 及 答案

语言学纲要课后 练习题 及 答案

课后习题以及答案导论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和()。

2、语言学是()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

34561234123答案一、填空1、古希腊、古印度、古代中国2、1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5、梵语6、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二、判断正误1、×。

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书面语,因为语文学研究所关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的,其直接目的大多是解读古典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对当时的口语研究不是很关注。

23、41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分化统一而分化统一,可见,语言绝不是自然现象。

第二,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看出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语言就应该是一样的,没有区别,而实际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还有众多的方言。

第三,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在语言上反映出来,可见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2、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答:一:研究对象方面,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二:历史,3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的时代状态,规律,对之进行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学,描写词汇学,描写词法学等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

第一章一、填空1.语言的功能包括()功能和()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功能和()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半球制约。

5.()()()()()()()()1.2.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体现?5.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指什么?临界期的存在说明语言的哪些特性?6.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7.张三说,“我们先发明了电视,然后才给电脑命名,所以思维不需要语言。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第一节 词汇和词 义
一、词和词汇
词汇和词义的研究在传统语言研究中是语义研究的主体。 词汇的范围大于词的范围。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短语的总汇。
包括:词、成语、表专名凝固词组、俗语、惯用性词组 等,因此叫“语汇”更合适,本书依然采用传统的术 语——词汇。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4.同音词产生的原因
a.造词的偶合 药典-要点 油船-游船-邮船
b.语音的简化 酒[tsiou]-九[tɕiou] 蓝[lam]-兰[lan] 清[ts’iŋ]-轻[tɕ’iŋ]
c.意义的分化(中间义项消失,造成前后义项失去联系) 管:竹管-管状的钥匙-管理 刻:雕刻-漏壶刻标记记录时间-十五分钟为一刻 d.词语的借用 米-meter(度量衡单位) 听-tin
这就是语言中高频词最前面的部分以单音词为主的原因。 基本词汇里的词因为时间长远而多义词较多,难掌握。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2.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之外的词汇属于一般词汇。特点是: 不是全民常用; 或者虽然在短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容易发生变化;构 词能力不强甚至没有构词能力。 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包括: a.新词,如“创业板”、“幸福指数”、“知识经济” b.古词,如“若干”、“吾辈”、“屹立” c.外来词,如“克隆”、“桑拿”、“CT” d.行业用语,如“印张”、“主语”、“制片人” e.科技术语,如“函数”、“微分” f.方言俚语,如“肥仔”、“妹子”
反义和同义是对立统一的。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奖牌(上位词、上义词)
金牌 银牌 铜牌 (下位词、下义词)

语言学纲要课后 练习题 及 答案

语言学纲要课后 练习题 及 答案

课后习题以及答案导论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和()。

2、语言学是()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

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的( )。

4、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 )—————( )—-—-()—---—( )五个阶段.5、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 )。

6、()、()、()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二:判断正误。

1、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2、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

3、理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一般规律的,不受具体语言研究影响.4、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根本问题。

三:思考题。

1、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联系?2、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3、语言学学科内部都有哪些研究分类?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答案一、填空1、古希腊、古印度、古代中国2、1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5、梵语6、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二、判断正误1、×。

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书面语,因为语文学研究所关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的,其直接目的大多是解读古典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对当时的口语研究不是很关注。

2、×。

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也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密切联系。

语言学除了关注语言本体的结构性质和发展规律,同时也要探究语言系统与人、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而且语言一直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3、×。

一般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一般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而不是学习研究某一门具体语言。

它所研究的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

《语言学纲要》模拟试题

《语言学纲要》模拟试题

《语言学概论》考核题型与分章模拟题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计30分)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0分)四、分析说明题(每小题5分,计20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计30分)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填空(15分)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二、判断正误(15分)(错)1.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错)2.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3.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思考题(70分)1.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

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

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

例如: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

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2、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思维时常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A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对事物的分类可能不同。

英文中的“uncle”,与汉语中伯父、叔父、姑父;堂伯、堂叔、堂姑父、姨父、舅父、表姑父、表叔……等词对应。

B 相同语素构成的词,可能表示不同的概念。

手+纸汉:手纸日:信汽+车汉:汽车日:火车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一、填空(20分)1.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答案

修订版《语⾔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答案修订版《语⾔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答案第五章语义和语⽤⼀、名词解释基本词汇——基本词汇就是⼈们⾃古⾄今常⽤的,⽤来表达⽇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部分词。

基本词汇⾥的词是语⾔词汇的核⼼。

多义词——⼀个词有多个意义,它们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类现实现象。

如“跑”就具有“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逃⾛”、〈⽅〉“⾛”、“为某种事务⽽奔⾛”、“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液体因挥发⽽损耗”等六项互相有联系但⼜各不相同的意义,是多义词。

反义词——语⾔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

反义词,是现实现象中⽭盾的或对⽴的现象在语⾔中的反映。

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两种。

具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之间只需要有⼀个义项相对或相反就可以了。

施事——⾃主性动作、⾏为的主动发出者。

焦点——⼈们之所以要说话,是为了向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

从信息的⾓度看,句⼦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

这就是句⼦的“焦点”。

情态——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的主观看法”的范畴。

主要表达“必然性”、“可能性”、“必要性”等⽅⾯。

语⽓——语⽓是表达“句⼦的⾔语交际作⽤”的范畴,指的是句⼦所携带的反映说话⼈使⽤句⼦的⽬的和说话⼈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为——⼈们说出的话不仅仅是⼈类经验的映像(句义),也不仅仅是特定说话者对⼈类经验的具体认知,它还是⼀种社会⾏为。

像打⼈、吃饭等其他社会⾏为⼀样,“说话”这种社会⾏为也有对⾏为者之外的事物(特别是受话者)或⾏为者⾃⾝产⽣某种效⼒的⽬标,也有因⾏为⽽引发实际变化的效果。

简⽽⾔之,⾔语交际⾏为本⾝也构成新的⼈类经验,与现实世界中的其他⼈、物、现象、事件有着“⾏为—效⼒”的关联。

这些是语⾔在另⼀层次上的意义。

从这⼀视⾓对语⾔意义的关注称为⾔语⾏为研究。

语言学纲要练习题: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纲要练习题: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填空题1.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熟语分为两类:(通用熟语)和(专用熟语)。

3.歇后语一般前一个部分是(比喻),后一个部分是(真正意义)。

4.词典是可以查阅词的(形式)和(内容信息)的工具书。

5.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单位。

6.(全民常用性)(稳定性)(构词能力强)可以说是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

7.(单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现象;(多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相互关联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

8.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由此直接或间接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9.(同义词)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反义词)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

10.(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11.语言的词汇有一个核心,这就是(基本词汇),它具有全民常用、稳固和有构词能力三个特点。

12.语言词汇中除(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

13.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语法意义),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词汇意义),简称(词义)。

14.以现实现象作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是词的(理性意义)。

它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15.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色彩意义)。

16.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一种抽象的、概括的反映,而(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则是这种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17.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意义叫作(本义),它是产生这个词其他意义的基础。

语言学纲要课后 练习题 及 答案

语言学纲要课后 练习题 及 答案

课后习题以及答案导论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和()。

2、语言学是()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

34561234123答案一、填空1、古希腊、古印度、古代中国2、1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5、梵语6、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二、判断正误1、×。

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书面语,因为语文学研究所关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的,其直接目的大多是解读古典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对当时的口语研究不是很关注。

23、41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分化统一而分化统一,可见,语言绝不是自然现象。

第二,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看出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语言就应该是一样的,没有区别,而实际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还有众多的方言。

第三,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在语言上反映出来,可见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2、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答:一:研究对象方面,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二:历史,3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的时代状态,规律,对之进行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学,描写词汇学,描写词法学等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

第一章一、填空1.语言的功能包括()功能和()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功能和()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半球制约。

5.()()()()()()()()1.2.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体现?5.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指什么?临界期的存在说明语言的哪些特性?6.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7.张三说,“我们先发明了电视,然后才给电脑命名,所以思维不需要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配套自测题四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一、填空
1.__________就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根据使用情况,一般把语汇中的词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3.基本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特点。

4.一般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类别。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6.一个词最初的意义是________,在他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是_______。

7.在多义词几项意义中,有一项意义占据主要地位,这种意义是__________。

8.__________是派生义产生的主要途径,大致可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9.同义词的“同”主要指__________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10._______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11.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__________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__________的限制。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
2.基本词的历史都相当长,如“皇帝、天子、宰相”这类词都是基本词。

()
3.词义的模糊性并不是说词义是不可捉摸、无法把握的。

()
4.“天、地、水、人”这些词只有一个音节,都是单义词。

()
5.“老”有“过去的、老年人、经常、年纪大”等多项意义,其中“老年人”是本义,“年纪大”是中心意义。

()
6.“不惑”本义指“清楚明白,不迷惑”,派生义指“四十岁”,这是转喻。

()
7.“小鞋”本义指“号码较小的鞋子”,派生义指“故意给别人的刁难”,这是隐喻。

()8.“铁窗”本义指“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这是隐喻。

()
9.同义词“教育-教唆”的区别是风格色彩不同。

()
三、选择题
1.下列每组词全都属于基本词汇的是()。

A、丈夫、妻子、兄弟、令堂
B、若干、屹立、篇章、父母
C、make, look , do, get
D、电视、开发、能力、学派
2.“兵”的最初意义是()。

A、士兵
B、武器
C、战争
D、军事
3.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

A、成果后果
B、many much
C、替代代替
D、头颅脑瓜子
4.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此即彼的一组是()。

A、白黑
B、大小
C、高低
D、生死
四、简答题(本题均需举例说明)
1.什么是义项?
2.多义词各个义项的关系怎么分析?
3.怎么区分多义词和同音词?
4.词义的系统性有些什么表现?
5.句义的系统性有些什么表现?
6.一组抽象的词语要形成一个具体的句子需要几个步骤?
五、综合分析题
1.下列各组语句,哪句蕴含哪句?分别是什么原理导致它们有蕴含关系?
(1)a日本是发达国家。

b亚洲有发达国家。

(2)a我买了肉。

b我买了羊肉。

(3)a他心脏不好。

b他有内脏不健康。

(4)a西藏全境都是安宁的。

b拉萨是安宁的。

(5)a308寝室所有同学都起床了。

b308寝室张勇起床了。

(6)a必须按时上课。

b可以按时上课。

(7)a必然不会下雨。

b可能不会下雨。

2.运用语义预设原理解决下列问题。

a你打过孩子。

b你为什么打孩子?
(1)上述两句话,谁是谁的预设?
(2)“你又打孩子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又是什么?是哪个词提示了其中的言外之意?(3)如果要否定自己打孩子的罪名,应该怎么回答才能凑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