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当一个好老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才能当一个好老师

一、更换角色

当一名好老师的标准很多,但主要是能让学生喜欢你,亲近你。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和亲近你?我想:老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要和学生一样平起平坐,别以为我是老师,我比你们知道的多,党派我来就是管你们的;不要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如果对学生有好处,对教学有帮助,教师要时时更换角色。课堂上你是位知识传播者,那你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每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教给他们。课下你是位朋友,你不要一味的坐在办公室里办公,那样你就会脱离学生了。要了解学生喜怒哀乐等心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下课做学生的玩伴,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或做各种运动。如打乒乓球、羽毛球、跳跳绳等。学生是愿意与老师在一起活动和交流。经常和学生在一起,他们会将你当成他们中的一员,也就是说不拿你当外人。行动上的接触才会产生情感的交流。这样,学生就会有话愿意向你倾述。无论是生活方面的,学习方面的,人际交往方面的等等。这时,教师不但要做学生的忠实听众,还要在某些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教师若能时时以不同的角色出现在学生中间,学生怎能不听你的话呢!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我曾调查许多学生:“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学生回答归纳如下:80%的学生喜欢有知识型的要求能严格老师,有的喜欢朋友型的老师。学生最不喜欢盛气凌人型的、谩骂型、好动手打人型的,无论他有多么渊博的知识,学生也不喜欢。实践表明,当老师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更需要艺术。靠强横,打骂,体罚等不是教育,那会伤害学生自尊,侵犯学生人身权力。如此教学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学生不理解你,有的可能记恨你。教师要做识时务者,与时俱进,更换角色__做知识型,朋友型,玩伴型,导师型的老师。

二、教授方法要灵活多变

“传到,授业,解惑”是古时教学宗旨,也是现实的主要教学内容。要完成教学目标就要讲究方法。教师不能如以往那样,上课滔滔不绝的讲,学生不停地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记得身心疲劳。教师认为认真记的学生是好学生,不记的学生就是不听话的学生。其实,这种教学方法早已过时,不新颖,不能使学生感兴趣。多数学生不买老师的帐,不按老师要求去做。学生反对老师的教育方法,但他们不敢说出来,只好采取不听、不记的方法来与老师教学方法对抗。有责任心的老师很是学生的气,可能会质问:“你为什么不记不听呢?”学生会用各种理由回答你:没有笔、没有本、跟不上记等。此种情况的出现表明:这时你的教学不是成功的,起码说学生没有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为教学活动是双边的活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只有少数学生参与,绝大部分学生不参与,不能算成功的教学。成功的教学应是全班同学都参与而且是积极的,热情的。这样才能使你的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

无论哪一学科,哪一堂课,教师都要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努力达到目标。教师只管引导,切不可“抢权”、性急,将学生探索知识的活动而你几句话就给剥夺了。教师讲授的确省时省力,可这效果不见得好,因为学生得不到锻炼。所以各个学科老师,就大胆些,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在你的指导、引路下去探求知识。这样上课,可能会显得班级很活跃,跟以前的课堂要求发生冲突。以前要求学生上课严肃,端坐、背手、目视前方,认真听讲。但现在看来,这样要求不符实际而过时。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别怕课堂显得乱。如果学生都是在你的指导下探究知识,讨论问题就好。如上语文课,对一篇课文中字词,句段,整体感知,写作特点都要学生集体探讨完成,教师只做到提示,引导、纠错就够了。如上数学课,教师不要一上课就将例题写在黑板上,然后给学生讲,讲完留作业,似乎上课的环节很紧凑。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认为这样的教学也不是成功的。你想啊!书上的例题不是给学生看的吗?如果学生能自己看得明白,你何必徒劳的又是讲又是写啊!老师似乎的确很卖力气的讲,可是这做的是无用功。如果真有的学生看不懂,教师最好在此时也不要热心肠,马上给学生讲出来。此时教师的作用是找学习好的学生来当小老师,给不会的同学讲解。这样讲的学生印象更深刻,询问的学生也弄明白了。讲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问的学生体会到释疑后的快乐。一举两得的好事,老师你何乐而不为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要教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和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教师千万别越俎代庖,不敢放。当今的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这样才能适合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

三、德育胜于智育

所说的“德育胜于智育”,就是要求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贯穿教学始终。德育是做人之本,没有一个良好品德的人,尽管他或她的知识多么多么的渊博,也不会对人民对社会有丝毫的用处。德育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德育教育最关键的对象中小学生,因为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特别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做得好,关系到学生的将来乃至一生。那么老师们该怎样教育学生呢?怎样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呢?这个问题并不难,老师们不妨可试试如下方法。首先无论是教哪一学科的老师,都应适时将德育教育贯穿本学科的教学中。如语文教师,,都德的《最后一课》,阿布都热依木·乌铁库尔的《伟大母亲传》,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艾合买提·依命的《我的哥哥》让学生感受到亲情感人的力量,还有他的《友谊相册》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教师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回答,如:你了解你父母吗?你可知道父母都为你做了些什么吗?你感激父母吗?你该如何回报父母?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怎样给父母过生日?……通过回答,教师要归纳总结,使学生知感恩和回报。教师还可以利用工作之余走访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庭,在社区的言行,了解谁是孝敬长辈的好孩子,谁是社区助人为乐的好典范。另外班级或学校应经常开展一些评比活动,要给那些文明礼貌,孝敬长辈,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好榜样,好典范带花发奖。使获奖的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白:孝敬长辈不仅是一种美德,更受人们尊敬和夸奖。使没获奖没戴花的学生学有目标,努力向榜样看齐。以育人为己任的教师,还应利用班会课、活动课开展德育教育。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美德方面的故事,如《与人为善》、《严己宽人》、《诚信待人》、《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尊师重教》、《矢志爱国》等故事,让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