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预防食物中毒制度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学校食物中毒是指当学校食堂或者其他食品提供单位供应的食物被污染或者存放不当,导致师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事件。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建立有效的预防和报告制度,以确保师生的食品安全。
食物中毒的预防是关键,学校应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保证食品加工、烹饪、储存和配送过程的卫生安全。
为此,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食品供应管理制度。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食品供应管理部门,负责对食品供应单位进行审核和管理。
该部门应有监督检查的职能,监控食品质量和食品源头。
2.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学校食堂员工应定期接受食品安全培训,熟悉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了解食品中毒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同时,学校还应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从业人员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
3. 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
学校应明确食堂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责任,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
食堂负责人应对食品安全承担主体责任,并且要定期组织食品安全会议,听取员工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4. 强化食品采购检验。
学校应对食品供应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验收,确保供应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同时,学校还应定期抽样检测已采购的食品,确保食品没有受到污染。
5. 加强食堂环境卫生管理。
学校食堂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保持食堂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此外,食堂还应建立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制度,避免废弃物滋生细菌和致病因子。
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学校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师生的安全。
以下是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制度的建议:1. 紧急通报。
学校应设立紧急通报机制,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包括学校领导、卫生健康部门等。
通报应包括中毒人数、症状和可能的中毒原因。
2. 采取应急措施。
学校应迅速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对中毒人员的紧急救治、隔离可能的污染源、封存相关食品等。
3. 排查原因。
学校在报告食物中毒事件后,应立即展开调查工作,追溯食品的来源和供应链,并启动食品中毒事件报告制度。
学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的预案和应急措施

学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的预案和应急措施第一条学生食堂管理实行主管校长负总责,专职和兼职的管理人员和食堂承包人负责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是承包合同的重要指标。
第二条学生食堂应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建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所有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并且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二)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三)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四)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第三条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第四条学校总务处应定期对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训。
学校德育处应定期对学生加强饮食卫生教育,进行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
第五条学校的专职和兼职的管理人员应定期到食堂进行业务指导和卫生监督,对食堂采购、贮存、加工、销售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重要环节应重占点进行监督指导。
第六条若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一)、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实行“零时”报告制度;由食堂——总务处——校长室——教育主管部门——卫生防疫部门逐级报告,不能“迟报”、“隐报”。
(二)、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三)、及时做好“留样”、“索证”等工作,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四)、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五)、如实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第七条学校时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实行追究制度。
中小学食堂安全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中小学食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中小学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包括公办、民办、寄宿制学校食堂。
第三条中小学食堂应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学校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学校食堂应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堂的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六条学校食堂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食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二)食堂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三)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四)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三章食品安全责任第七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主体为学校,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食堂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食堂食品安全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九条食堂从业人员应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确保食品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安全。
第十条食堂采购食品时,应选择合法、合规的供应商,确保食品来源安全。
第十一条食堂应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第四章食品采购与储存第十二条食堂采购食品应严格执行采购计划,合理采购,避免浪费。
第十三条食堂采购食品应选择合法、合规的供应商,确保食品质量。
第十四条食堂储存食品应按照食品种类、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进行分类存放,确保食品新鲜、安全。
第十五条食堂应定期检查食品储存设施,确保设施完好、卫生。
第五章食品加工与销售第十六条食堂加工食品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确保食品卫生。
第十七条食堂应定期对食品加工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设备卫生。
第十八条食堂销售食品应严格执行食品标签、标识规定,确保食品信息真实、准确。
第十九条食堂应定期对食品进行留样,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留样食品应保持原包装、原状态。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三篇)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目录:一、引言二、食物中毒的定义和常见症状三、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制度3.1 食品采购和检验3.2 食品加工和储存3.3 厨房卫生管理3.4 食品安全培训四、学校食物中毒报告制度4.1 食物中毒的报告流程4.2 食物中毒的分析与调查五、学校食物中毒预防与报告制度的效果评估六、结论参考文献一、引言食物中毒是指人体吃进或吸入有毒物质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其中包括食物传染病、食物中毒性感染和食物中毒性中毒。
食物中毒在学校食堂中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将会给师生的健康带来威胁,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伤亡事故。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非常重要。
二、食物中毒的定义和常见症状食物中毒是指吞食有毒食物或食品中毒素导致人体中毒的疾病。
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头痛、乏力等。
在学校食堂中,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包括食品污染、食品加工不当、食品储存和保存不当以及食品供应链管理不到位等。
三、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制度为了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学校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食物中毒预防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措施:3.1 食品采购和检验学校食堂在进行食品采购时,应该选择合格的食品供应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采购食品时,可以要求食品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质量证明或检验报告,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此外,学校还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食品进行抽检和检验,确保食品的质量合格。
3.2 食品加工和储存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和储存环境应该符合卫生标准,确保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安全。
食品加工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卫生操作规程,严格控制食品的加工温度和时间,避免食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食品储存时,应该按照食品的储存要求,确保食品的保质期和品质。
3.3 厨房卫生管理学校食堂的厨房卫生管理是防止食物中毒的重要环节。
食堂厨房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厨房的整洁和卫生。
厨房人员应该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帽子,保持个人卫生。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模版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模版一、引言食物中毒是指通过食用被污染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产生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制定一套有效的食物中毒预防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预防食物中毒的制度模板,帮助组织和个人制定相关的防控措施,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食物中毒预防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食品无毒、无害、无污染,保障人们健康饮食。
2. 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通过源头管理、过程管理和终端管理相结合,综合施策,全方位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2) 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依法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科学管理食物中毒预防工作。
3) 从业者自律,责任明确:食品相关从业者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并自觉维护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有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
4) 包容宣传,共同参与:加强食物中毒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形成整体防控合力。
三、食物中毒预防制度的内容1. 食品生产加工环境卫生管理1) 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规定必要的环境卫生要求和操作规范。
2) 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场所的日常卫生检查和清洁工作,确保食品生产加工环境的卫生安全。
3) 定期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场所的卫生检测,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进行整改或关闭。
2. 食品原料采购管理1) 建立健全食品原料供应商管理制度,筛选并与有资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严格把控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标准,确保食品原料的无毒、无害、无污染。
3) 对食品原料进行检验、抽检,并保存相关检验报告和记录。
3. 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管理1) 制定食品加工操作规范,规定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食品加工。
2) 加强食品加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其操作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
3) 定期进行食品加工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不产生食物污染。
4. 食品储存和配送管理1) 建立食品储存和配送管理制度,规定食品的储存和配送条件。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2篇)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1.豆浆、四季豆等含有天然有毒物质,必须煮熟煮透方能食用。
2.马铃薯(土豆)发芽时,因芽内含有龙葵素,必须将芽彻底挖掉,才可进行烹调食用。
3.未烧熟煮透的海产品不得食用,熟透的海虾、海蟹应一次或当天食用,如有剩余,放凉后立即妥善冷藏,再次食用前要加热煮透。
4.夏秋季多发细菌性食物中毒,要注意食物加工消毒及炊具、餐具消毒。
5.严防发生投毒事件。
外部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加强餐饮服务人员的思想建设,及时化解矛盾,以免发生过激行为。
6.食品仓库、加工间不得存放任何有毒、有害物质。
7.食堂内不得有员工住宿、午休房间。
8.如怀疑有食物中毒发生时,应迅速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进行救治。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2)预防食物中毒的制度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和传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食物中毒的制度措施: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各国制定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要求和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卫生。
2. 食品生产许可和监管:食品生产企业需要获得生产许可,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检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卫生要求。
3. 食品安全监测和抽检:相关部门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不定期的监测和抽检,检测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 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针对食品从业人员和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
5.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评估食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控制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6. 家庭和个人防护:加强个人和家庭在食品购买、存储、加工和烹饪过程中的卫生习惯,保证食品的安全。
7. 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和惩治,形成威慑力。
总之,预防食物中毒的制度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监管措施、宣传教育和个人防护等多种措施,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模版(三篇)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模版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与安全,预防和控制学校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食品进货、存储、加工、供应等环节的管理。
三、责任主体1. 学校食品供应商:负责食品质量的合格检测和食品贮存条件的管理。
2. 学校食堂(或外包食品供应商):负责食品加工、供应环节的食品安全控制。
3. 学校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中毒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
4. 学生家长:负责监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四、预防措施1. 食品供应商:(1)严格选择供货商,建立食品供应商名录,录入供应商的资质、卫生条件等信息。
(2)对进货食品进行抽样检测,保证食品质量合格。
(3)定期检查供应商的食品贮存条件和卫生管理情况。
(4)建立食品追溯制度,确保可以及时追溯到食品的来源。
2. 学校食堂(或外包食品供应商):(1)建立食品原料的进货台账,记录进货日期、供货商、数量等信息。
(2)建立食品加工工艺流程,确保食品加工过程卫生无污染。
(3)加强食品卫生培训,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定期检查食堂的设施、设备和卫生情况,确保符合卫生标准。
3. 学校管理部门:(1)建立学校食品安全委员会,明确成员职责,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将食品安全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中。
(3)加强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定期组织学校食品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5)建立食品中毒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确保事件得到及时处理和妥善解决。
4. 学生家长:(1)督促学生在食用学校食品前先了解食品情况,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学校反映。
(2)参与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和合作,共同监督食品安全。
五、食品中毒事件报告和处理流程1. 报告渠道学校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现和报告可通过以下渠道进行:(1)学生家长向班主任或学校管理部门进行报告。
学校防食物中毒管理制度

学校防食物中毒管理制度一、引言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卫生事件,特别是在学校食堂和宿舍中,由于学生较为密集,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频率较高。
为了确保学生的食品安全,学校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防食物中毒管理制度。
二、建立健全的食物采购管理制度食物采购是保证学生食品安全的第一步。
学校应制定严格的食品采购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检查食品供应商的资质,确保供应商具有食品生产或销售资质;2. 建立健全的食品采购合同,明确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3. 采用合法合规的渠道购买食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4. 严格执行验收制度,确保所采购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5. 定期抽检所采购的食品,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三、强化食品储存管理食品储存管理是防止食物中毒的关键环节,学校应建立严格的食品储存管理制度,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监督。
1. 制定储存标准,规范不同食品的存放要求;2. 建立合理的食品储存区域,保持干净整洁;3. 使用专用容器和包装,防止食品交叉污染;4. 定期检查食品存储条件,及时处理过期或变质食品;5. 设定食品存储记录,确保食品储存记录真实准确。
四、加强食品加工操作规范食品加工是防止食物中毒的关键步骤,学校应加强对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的培训与监督。
1. 培训食品加工操作人员,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2. 制定食品加工操作流程,确保操作规范;3. 定期进行食品加工操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保障食品加工的安全与卫生;5. 对食物加工区域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五、加强食品销售监管食品销售是学校食堂和宿舍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学校应加强对食品销售的监管。
1. 建立健全的食品销售管理制度,规范食品销售行为;2. 加强对食品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3. 配备食品销售专用器具,避免食品交叉污染;4. 对食品销售区域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5. 定期抽检食品销售环节,确保食品安全。
小学食堂三防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师生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三防内容1. 防霉变(1)食堂工作人员应定期对食品库房、操作间、储藏室等进行检查,确保食品储存环境干燥、通风。
(2)对易霉变的食品,如大米、面粉、豆类等,应采用密封储存,并定期检查,防止霉变。
(3)食堂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食品操作规范,避免食品交叉污染。
2. 防虫害(1)食堂应定期进行卫生清洁,消除虫害滋生环境。
(2)食堂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食品操作间、储藏室等区域的清洁卫生,防止虫害滋生。
(3)食堂应配备灭虫设施,如灭蚊灯、粘虫板等,定期进行灭虫工作。
3. 防鼠害(1)食堂应定期对食堂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消除鼠害滋生条件。
(2)食堂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食品操作间、储藏室等区域的清洁卫生,防止鼠害滋生。
(3)食堂应配备捕鼠设施,如捕鼠笼、捕鼠夹等,定期进行捕鼠工作。
三、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堂工作人员的职责。
2. 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
3. 对食堂的食品库房、操作间、储藏室等区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4. 严格执行食品采购、验收、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管理规定。
5. 对易霉变、易虫害、易鼠害的食品进行特殊管理,如密封储存、定期检查、灭虫灭鼠等。
6. 对食堂周边环境进行定期清理,消除鼠害滋生条件。
7. 配备灭虫灭鼠设施,定期进行灭虫灭鼠工作。
8. 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
四、监督与处罚1. 学校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对食堂三防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3. 对因三防工作不到位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学校防食物中毒管理制度(5篇)

学校防食物中毒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发生,落实管理责任,保护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____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____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学校食品卫生负有监管责任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管理责任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卫生职责等失职行为,造成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以及幼儿园。
第三条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四条本规定中的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由学校主办或管理的校内供餐单位以及学校负责组织提供的集体用餐导致的学校师生食物中毒事故。
第五条本规定中的食物中毒事故按照严重程度划分为:(一)重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____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二)较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____人及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三)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____人及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第六条行政责任追究按照现行干部、职工管理权限,分别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实施。
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行政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公开、公正原则,做到有错必纠、处罚适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
第八条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学校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一)未建立学校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的,或未设立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的;(二)实行食堂承包(托管)经营的学校未建立准入制度或准入制度未落实的。
(三)未建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落实的;(四)学校食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五)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或存在影响食品卫生病症未调离食品工作岗位的,以及未按规定安排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的;(六)违反《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采购学生集体用餐的;(七)对卫生行政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未按要求的时限进行整改的;(八)瞒报、迟报食物中毒事故,或没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组织抢救工作致使食物中毒事态扩大的;(九)未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食物中毒调查或未保留现场的。
小学食品安全措施管理制度

小学食品安全措施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确保我校小学生的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食品安全管理组织1. 学校成立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总务处、教导处、少先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
2. 学校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具备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业务能力。
第三条食品安全责任制1.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各部门协同配合,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
2. 食堂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食品安全职责,确保食品安全。
第四条食品安全采购1. 食堂采购食品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采购的食品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 食堂应建立食品供应商评估和淘汰制度,确保食品来源的安全可靠。
3. 食堂采购员应具备相关食品安全知识,持健康证上岗。
第五条食品加工与储存1. 食堂加工食品应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生熟食品分开加工,防止交叉污染。
2. 食堂应定期对加工设备、工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持厨房卫生。
3. 食堂储存食品应按照分类、分区、分层的原则,确保食品存放安全。
4. 食堂应建立健全食品留样制度,对每餐供应的食品进行留样,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第六条食品安全监管1.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定期对食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学校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应急演练。
3. 学校应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学校应加强与上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第七条学生就餐管理1. 学校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学生不购买校外无证摊点食品。
2. 学校应加强学生就餐秩序管理,确保学生有序就餐。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制度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制度
为及时控制和处理食物中毒事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本办法所指的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哑急性食源性疾患。
一、食物中毒的预防
(一)严把食品采购关
1、采购员必须到持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的生产、经营单位采购食品。
并按有关规定索取三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产品检验合格证)。
2、提高采购、仓管人员采购及识别商品优劣的能力。
禁止采购腐烂变质、霉变等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及原料。
3、严禁采购超过保值期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并对所购物资进行抽检。
4、建立验货制度,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入食堂。
(二)加强从业人员管理
1、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
2、经常与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系,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3、专人负责食品的加工、制作、出售等环节的监督。
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内。
4、加强对广大师生员工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提高师生自我防范意识、卫生意识、保健意识等方面知识。
(三)重视加工环节
1、加工食物时要充分煮熟、炒透,剩饭及其它熟食在食用前须彻底加热。
2、冰箱内保存的食品,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一周。
3、对肉、乳制品、凉拌菜及腌制食品要特别注意食物的加工卫生。
4、加工食品严格执行生熟分开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5、做好餐用具消毒、保洁工作,防止病菌传播。
6、严禁加工野生菌、四季豆等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
小学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小学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在小学生活中,预防食物中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学生的免疫系统相对脆弱,容易受到食物中毒的影响。
食物中毒是一种由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毒素或化学物质引起的急性疾病。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有效应对,保障小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首先,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需要进行食品安全意识的培训,了解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他们需要定期检查食品供应商的资质和卫生条件,确保食品来源合法可靠,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此外,在食品储存、加工、配餐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卫生标准,保持食品的新鲜和清洁。
其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测机制,定期对食品质量进行抽检,检测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
一旦发现食品质量存在问题,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确保不会给学生带来危害。
另外,学校餐厅和食堂要设置明显的食品标识,包括食品名称、供应商、生产日期等信息,方便学生和监督部门查询和监控。
食品存放过程中要分开存放生熟食品、易腐坏食品,避免交叉污染和细菌繁殖。
总之,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向学生传达食物中毒的危害,及时就医救治受影响的学生,控制食源,调查食物来源和制作过程,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学校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做好食品中毒预防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最后,食物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学校和家长都要重视起来,加强食品安全的意识和管理,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
小学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制度

小学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小学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小学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第三条学校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规范操作、快速反应、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学校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学校成立食品安全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食品安全应急工作。
指挥部成员由校长、分管领导、总务处、政教处、校医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指挥部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办公室设在总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总务主任兼任。
第七条各部门职责:(一)总务处:负责食品安全应急处理的实施,包括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及善后工作;负责食品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负责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二)政教处:负责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负责食品安全应急演练的组织实施;负责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和发布。
(三)校医室: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的医疗救治和卫生处理;负责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协助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和应急处置。
(四)中心指挥部:统一组织、全面指挥、调度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一切活动。
第三章预防与监测第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第九条学校应当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条学校应当定期对食堂、小卖部等食品经营场所进行卫生检查,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隐患。
第四章应急处理第十二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事发单位应立即报告指挥部,并启动应急预案。
第十三条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范文(三篇)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范文是为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食品安全,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以及及时报告和处理食物中毒事件。
以下是一些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的常见措施:1. 食品安全教育:学校会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培训,教育学生和教职员工关于食品安全知识、个人卫生、食品储存和处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食品供应商审核:学校会对食品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他们的食品生产和配送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食品检测:学校会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4. 食品储存和处理规范:学校会制定食品储存和处理的规范,包括食品储存温度、保质期管理、食品加热温度等要求,确保食品不会受到污染和细菌滋生。
5. 食品中毒事件报告:学校设立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制度,要求学生和教职员工发现食物中毒相关症状或怀疑食物中毒时,立即向学校相关部门报告。
6. 食物中毒事件处理:一旦学校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学校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受到食物中毒的人得到及时的救治,同时采取措施避免食物中毒事件扩散。
7. 中毒原因调查:学校会组织专业机构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确定中毒原因,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的实施是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对于食物中毒的发生和处置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范文(二)学校食物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预防和应对食物中毒事件,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预防和报告制度。
以下是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的范本:一、食物中毒预防制度1.制定食物安全管理计划:学校应制定全面的食物安全管理计划,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食物供应的安全和质量。
2.培训工作人员:学校应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卫生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供应商管理:学校应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确保食材的质量安全。
中小学生食品安全

奶。 28.食用油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29.人体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肛门。 30.腐烂、变质和受污染的食物不能吃。 31.发芽或变绿的土豆含有有毒的龙葵素,不能吃。 32.野生蘑菇不能随意采来吃,有毒蘑菇误食会发生严峻的中毒,甚至危及
第5页 共8页
7.一日三餐要合理,饮食要有度,吃饭有规律。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 食。
8.贪吃使能量和养分摄入过量,简单造成肥胖,影响人的健康。 9.饮食要清淡少盐,过多吃过咸的食品加大得高血压的风险。 10.膨化食品如薯片、雪饼等,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类食品,不 能常常食用。 11.冷饮不要贪吃,多吃冷饮会使消化道内温度骤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遏制胃酸分泌。 12.吃零食要有选择、适时、适量。不要在接近正餐时吃,临睡前和看电视 时吃零食都不是好习惯。 13.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品含较多的蛋白质、植物油、磷脂、维生素、铁 锌等矿物质,有助大脑发育,增加记忆力,是较好的小零食。 14.少吃肥肉、盐腌、烟熏和油炸的食品。 15.巧克力不是养分品。巧克力热量高,但养分价值较低,吃巧克力太多简 单出现胃肠道症状,影响胃口,不能多吃。 16.每天适量饮水有益健康,白开水是最好的饮用水。多喝白开水,少喝甜 饮料。 17.学生每天饮水要做到多次少量,每次 200 毫升左右,不要等口渴了再喝 水。 18.长期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可能造成青少年身材矮小、骨折、龋齿、肥胖的 危急,别把饮料当作白开水。 19.人体所需的养分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
小学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小学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 引言食物中毒是指因摄入或接触污染食品而引起的一类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小学生是食物中毒的高风险人群之一,因此,建立一份完善的小学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非常必要。
本文档旨在指导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迅速采取措施,并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一些建议。
2. 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和所摄入的有害物质而异。
3. 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小学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主要包括:3.1.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组织食品安全知识的讲座和培训,提高师生和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学校食堂和食品销售点设置食品安全宣传栏,定期发布食品安全知识;•鼓励师生和家长选择正规、有资质的食品供应商,避免购买不明来源的食品。
3.2. 规范食品购买与储存•学校食堂和食品销售点应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供应的食品安全;•家长在购买食品时,应注意检查食品的包装完整性和生产日期,并遵循食品储存的基本原则,避免食品变质;•学校应建立食品进货、储存和使用的记录,定期检查食品质量。
3.3. 加强食品加工与烹饪安全•食堂工作人员应持健康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检;•严格遵守食品加工和烹饪的卫生操作规程,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学校食堂应加强食品留样管理,便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追溯。
4. 应急预案4.1. 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的紧急措施•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隔离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尽量保存留样以便检测;•根据患者症状,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如清洗口腔、稀释毒物等。
4.2. 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流程•尽快报告有关部门,如学校卫生主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溯源,找出食物中毒原因;•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及时发布通知,向师生和家长传达相关信息,保持透明度。
5. 总结小学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师生健康至关重要。
小学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制度目的为保障我校师生的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三、制度内容1.原料采购及验收制度(1)采购原料必须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供应商。
(2)采购的原料应新鲜、无变质、无污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3)采购的原料需索证索票,确保可追溯。
2.厨房卫生管理制度(1)厨房工作人员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2)厨房环境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3)厨房设施设备保持完好,定期检查维修。
3.餐具及厨具消毒制度(1)餐具、厨具使用前必须进行清洗、消毒。
(2)一次性餐具使用后应集中回收,不得重复使用。
4.食品加工制作及供应制度(1)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应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2)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不得添加违禁物质。
(3)食品供应应确保温度适宜,避免交叉污染。
5.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1)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疑似事故,应立即向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报告。
(2)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四、制度流程1.采购流程(1)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采购品种、数量、价格等。
(2)选择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3)采购员到供应商处采购,验收合格后入库。
2.验收流程(1)采购员对采购的原料进行验收,确认符合要求。
(2)验收合格的原料入库,不合格的原料退回供应商。
3.加工制作流程(1)厨房工作人员根据食谱进行食品加工制作。
(2)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4.供应流程(1)食堂工作人员将加工好的食品按照要求分装。
(2)供应食品时,确保温度适宜,避免交叉污染。
五、监督与检查1.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预防食物中毒制度
为贯彻执行《食品卫生安全法》,杜绝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订以下制度:
1.加强宣传教育,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新进人员经过卫生体检方可上岗。
2.在岗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许可证和卫生培训合格证。
3.食堂工作人员一旦发生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或渗出性皮肤病,立即坚决予以调离。
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立即予以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上岗。
4.食堂有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管理规范、操作规范。
5.后勤保障部每天派人监督检查,不定期抽查。
6.把好食堂的个人卫生关、环境卫生关、食品进货关、验收关、贮存关、操作关、消毒关、安全关。
7.如发现3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现象,立即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立即采取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