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教程文件
公园规划设计任务书-带状绿地

景观建筑专业
《公园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二
带状绿地设计
一、场地概况
某城市滨江(长江)公路绿地,面积约为13500平米。
路面标高7.5m,与设计场地现以斜坡相接。
场地现分布大小不一的鱼塘和农田,可以作为平地进行设计。
二、设计要求
1.场地东侧水塘将保留,岸线可以改造,对岸将建住宅小区,场地需要为小区
居民提供休息场所;
2.利用地形、水体、植被以及各类建筑小品(任选亭、廊、花架、坐凳、铺装、
树池及花坛等)塑造空间,形成具有一定观赏、游憩功能,带有田园气息的带状休闲绿地;
3.考虑场地的现状、交通及进入方式,尤其是与人行道的衔接;
4.设计应有确定的主题和明确的思路,通过2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阐述。
三、设计内容
1.位置图(1:1000)
2.总平面图(1:500)
要求绘制出场地周边道路环境,表现场地中建筑小品及植物的位置,并加绘阴影及高程。
平面布局合理,线条等级分明,图纸整洁。
3.场地立面图、剖面图(各1张 1:500)
选择任意两个场地方向绘制立(剖)面图,表现建筑小品的造型、色彩、场地地形以及植物的景观效果。
要求线条等级分明、层次清晰。
4.全园轴测图或全园鸟瞰图(1张,不小于A3幅面)
四、图面要求
1.以上图面内容自由组织,使用A2大小绘图纸(594×420mm),装订成册,设计封面。
2.图纸完整,有指北针、设计说明、植物图例,标题和名字写在封面上。
3.图纸使用钢笔线图,景点效果图及鸟瞰图上淡彩(彩铅、水彩、马克不限)。
道路带状绿地设计。
12-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编写教材内容)

(3)公园中地形设计还应与全园的植物种植规划密切结合。 (4)地形设计还应结合各分区规划的要求。
地形起伏之处布置树群、树丛使势提高, 地被植物丰富,步移景异
12.1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
12.1.3.8公园植物设计
(1)公园绿化树种选择
4)幼儿活动区最好靠近儿童公园出入口,以便幼儿入 园后,很快地进入幼儿游戏场开展活动。
12.2专类公园规划设计
5)儿童公园的建筑、雕塑、设施、园林小品、园路等 要形象生动、造型优美、色彩鲜明。
6)儿童公园的地形、水体创造十分重要。地形的设计, 要求造景和游戏内容相结合,使用功能和游园活动相 协调。
12.2专类公园规划设计
12.2.2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1)体育公园的性质与任务。
12.2专类公园规划设计
(2)体育公园的功能分区。
①室内体育活动场馆区 ②室外体育活动区 ③儿童活动区 ④园林区
12.2专类公园规划设计
(3)体育公园的绿化设计。
①出入口附近的绿化因简洁、明快,可以结合具体场 地情况,设置一些花坛和平坦的草坪。
公园出入口
12.1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
(4)园路的布局 1)园路的分类。 一般分为: 主要园路 、 次要园路、
游步道三级。 ①主要园路 联系园内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
施的路。②次要园路 设在各个景区内的路,它联系各 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③游步道 又叫小路,是 深入到山间、水际、林中、花丛,供人们漫步游赏的 路。 2)园路的布局形式。 园路的布置在西方园林中多采 用规则式布局,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几何形。 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为自然式布局, 园路讲究含蓄;但在庭院、寺庙园林或在纪念性园林 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
公园绿地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公园绿地工程设计方案范文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绿地建设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最为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方案旨在对某市的公园绿地进行设计建设,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项目背景某市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如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建设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目前市区绿地面积较小,绿地分布不均,且绿地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因此,市政府决定对市区的公园绿地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建设,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三、项目规划1.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公园绿地,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2.项目范围本项目涵盖市区内的多个公园绿地,总用地面积约为1000亩。
3.项目内容本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植被景观设计:对公园绿地内的植被进行改造,种植更多的绿化植物,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的观赏性和生态功能。
(2)水系景观设计:考虑到某市气候湿润,可在公园内设计人工湖、溪流等水体景观,以增强公园的韵味和吸引力。
(3)休闲设施设计:在公园内设置休闲座椅、健身器材、运动场地等设施,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4)景观照明设计:为了延长公园的使用时间,提升夜间的亮化效果,需对公园照明系统进行设计和改造。
(5)绿地管护设施:在公园内设置绿地管理、保洁等设施,保障公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4.项目要求本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原则: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促进植被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公园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打造具有延续性的城市绿地。
(3)公共性原则:以市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
四、设计方案1.植被景观设计本设计将公园内的绿化植物进行重新布局和种植,采用当地适宜的植物品种,以增强植被的观赏性和生态功能。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电子教案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二、(一)概念三、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
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五、(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六、1、政治文化方面七、2、游乐休憩方面八、3、科普教育方面九、十、(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十一、1、市级公园十二、2、区级公园十三、十四、(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十五、1、面积十六、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十七、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十八、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十九、二十、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二十一、方便居民使用二十二、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二十三、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二十四、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二十五、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二十六、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二十七、二十八、(五)公园的游人容量二十九、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三十、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三十一、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三十二、C=A/Am三十三、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三十四、A——公园总面积(㎡);三十五、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三十六、三十七、(六)项目与活动内容三十八、1、活动内容三十九、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四十、四十一、2、设置因素四十二、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四十三、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四十四、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置情况四十五、公园面积的大小四十六、四十七、(七)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四十八、贯彻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四十九、继承和革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五十、表现地方特色和风格五十一、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绿地规划---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第八章城市公园规划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公园规划布局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城市公园的功能分区与艺术布局规划。
讲授要点:公园的发展、规划设计规范、规划设计程序、综合性公园与各专类、专项公园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8.1 城市公园的概述8.1.1公园的概念城市公园: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境域。
即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又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8.1.2城市公园的起源与发展(一)世界公园的起源与发展囿(世界最早的公园雏形)-周文王之囿广场,供市民共同生活或祭典之用(一定的公园功能)-古希腊都市之广场(Agora)。
田园地带(guid)供市民野外休养使用的公园形式--中世纪城外开放的田园地带庄苑(villa)(具公园的精髓)-文艺复兴时期的庄苑和凡尔赛娱御苑(villa)1843年,英国利物浦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Birkinhead PARK),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
19世纪前期英、法始创近代公园:伯肯海德公园(第一个城市公园),摄政公园,肯辛顿公园等发展:造园新风格的酝酿、城市公园体系的确立、城市公园运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1822-1903):沃姆斯特德设计,首例按近代公园构想建设的公园,随后提出城市公园体系的构思.英国城市公园建立:是城市的肺,供市民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草地允许人人通过(1925)。
公园具备赏景和娱乐两方面的设施。
德国一战后公园建设质和量都前茅:具有了完整行的公园日本公园的发展:1875-1903开放公园均是以旧寺苗为中心的花园,1903年后出现参照西方公园规划建设的公园如日比谷公园。
(二)我国公园发展历程殖民公园:1868年上海公共租界建造的“共花园”(现黄埔花园)近代公园:我国近代公园建设开始较晚,于1914年北京紫禁城西南的社稷坛开放为公园,后改名为中山公园。
陆续开放北海公园,颐和园。
随后上海的“公花园”(黄浦公园)、虹口公园、法国公园(复兴公园)、极斯非尔公园(中山公园)现代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园建设较快,全国大约公园1009个,人均公园绿地约为4.6平方米。
城市绿地规划 第六章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第五章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第一节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概述一、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二)保证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三)满足美化环境的景观要求二、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形式1.规则式。
有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具有庄严、雄伟、肃静、整齐、人工美的特点。
但是,它也有过于严整、呆板的缺点。
2.自然式。
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创作手法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
其缺点是不易与严整对称的建筑、广场相配合。
3.混合式。
三、公园游人容量计算公园游人容量为服务区范围居民人数的15%一20%,一般为全市居民人数的10%。
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m2为宜,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以30m2为宜;风景名胜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大于100m2。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m2);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水面和坡度大于50%的陡坡山地面积之和超过总面积的50%的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应适当增加。
四、其它:公园用地规模、内部用地比例、常规设施等见规范。
第二节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公园规划设计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调查研究阶段;编制任务书阶段;总体规划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
一、调查研究阶段1.调查内容:建设单位情况、社会环境、历史人文资料、用地现状、自然环境条件和规划作业。
2.调查资料分析与利用。
3.规划设计图纸的准备二、编写计划任务书(设计大纲)阶段三、总体规划阶段1.公园绿地的位置图2.现状分析图3.功能分区图4.道路系统规划图5.园林建筑规划图6.竖向规划图7.电气规划图8.管线规划图9.绿化规划图10.总体规划平面圈另外,一般还要做出全园和各主要景点效果图,写出说明书。
四、技术设计阶段技术设计也称为详细设计。
根据总体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每个局部的技术设计。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

④ 园址最好具有丰富的天然植被
(4)植物园的分区:
一般综合性植物园主要分为3个部分,科普展览区、 科研区、生活区。
2. 动物园
(1)动物园功能
·科学普及教育 .异地保护
·科学研究
·观光游览
(2)动物园的类型
·城市动物园
.专类动物园
. 人工自然动物园
确定全园总体布局,计算工程量,做 出造价概算,分期建设的安排
报批 扩初和施工图
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各项内容和各个地段的详细设计。园 林工程技术设计,建筑单体设计,种 植设计等。
收集资料:
文字:
① 公园所在城市历史沿革,人文资料,现状使用 ② 公园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与其他用地的关系 ③ 当地城市的自然、气象资料 ④ 规划用的水文、地质 ⑤ 基地内的人工设施 ⑥ 原有植物种类,生态,群落组成 ⑦ 建园材料来源,施工情况,如苗木、山石、建材
·自然动物园
(3)园址的选择
① 选择在郊区,城市的下风口,远离居住区,交通方便
② 远离工业区
③ 能够为动物、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
④ 有配套较完善的市政条件
三. 带状公园及街旁绿地的规划设计
1. 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 憩设施的狭长型绿地。
2. 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 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第四讲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
1.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阶段(以综合公园为例)
(教材228-229页 参考《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著 江苏科学技 术出版社)
现场调查,分析 编制总体设计任务书 公园总体规划
主要包括现场踏查,收集文字、图纸 等资料,现状问题分析、研究,绘制 现状图等内容
小型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植物配置课程作业)

小型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植物配置课程作业)
小型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植物配置)
根据某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市政府拟将大学南侧一块用地改建为一个城市休闲滨河绿地(详见地形图),要求针对地块现状,作出既符合城市需求,又具有现实开发可能性的规划方案,要求该滨河绿地的规划设计功能合理、环境优美,能够优美时代气息。
规划设计要求:
用地功能:文化教育、休息、锻炼、休息交流;
绿化率不小于60%;
基地内设一定的铺装场地,供市民文化、公益之用;
绿地内布置绿化小品和适当的环境设施。
要求能体现城市空间的舒适、休闲、美观的环境氛围。
方案要求能利用周围的环境条件,创造出相对活泼、富有吸引力的城市环境,成为城市景观特色地段。
其他规划设计条件(如城市区位),由学生自定。
图纸内容与设计要求:
1.公园总平面图:(须标明竖向标高);
2.公园横剖面图1 个:(须标明竖向标高);
3.规划分析图:内容和比例不限
4.植物配置总平面图:选择合适比例,力求能清晰反映植物造景设计构思,尤其注意植物配置的区位性特色,需规范详细的苗木名录表及简洁有针对性的设计说明。
5.公园主要景点详细设计4-5:以平面、立(剖)面及透视图的形式表达,要求能反映景观节点的植物配置特色。
以4-5两部分内容为主体,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提交设计成果为两张A1的图纸,成果提交时间17周星期五,收齐图纸后集体提交。
公园绿地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公园绿地工程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居住品质等作用。
本项目选址于XX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XX平方公里,旨在通过建设绿地工程,打造城市的生态绿肺,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X市中心区绿地工程设计方案2. 项目地点:XX市中心区3. 项目规模:占地XX平方公里4. 项目目标:打造城市绿地景观,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市民休闲需求三、设计原则1. 生态原则: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尊重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 绿色原则:以绿色植被为主体,注重草坪、花木的种植,提升绿地功能和美观度。
3. 休闲原则:设置各类休闲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休闲和娱乐需求。
4. 景观原则:注重绿地景观塑造,打造特色景观节点,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四、设计内容1. 地形地貌设计: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通过调整地形、增加水体等手段打造自然、生态的绿地景观。
2. 植被配置设计:结合地形、气候等因素,合理配置草坪、花木等植被,增加绿地视觉吸引力和生态功能。
3. 休闲设施设计:设置座椅、遮阳棚、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多种休闲设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休闲需求。
4. 景观节点设计:打造多个特色景观节点,如喷泉、雕塑、亭子等,丰富城市绿地景观造型。
5. 照明景观设计:设计合理的夜间照明系统,突出绿地夜间景观效果,提升城市夜间品质。
五、设计方案1. 地形地貌设计:a. 依托现有地形,合理调整地势,增加草坪、地台等地形设计,打造自然景观。
b. 增加水体,设置喷泉、小型湖泊等水景,形成水、绿、景一体的生态景观。
2. 植被配置设计:a. 合理布局花坛、花境,增加绿色植被面积,丰富植物种类,打造四季花海。
b. 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乔木、灌木种植,提高景观效果,增加生态价值。
3. 休闲设施设计:a. 在绿地中设置亭子、休息长椅、遮阳棚等休闲设施,提供市民遮阳、休息的场所。
《园林规划设计》教案——第一章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园林规划设计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任务与原则;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类型(新版)以及定额指标的计算。
[教学重点]城市园林绿地的类型[教学难点]城市园林绿地定额指标的计算[教学时数]2学时[主要内容]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与任务第二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第三节城市园林绿地类型与用地选择第四节城市园林绿地定额指标[课程思政要点]介绍城市园林绿地在城市结构和生态体系中的重要性,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培养学生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严谨的概念考察进行不断深入追问的反思式学习方法。
2.借助多媒体手段,图、像并举,强调园林绿地布局的形式。
[参考资料]李征.园林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唐学山.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教学内容]导入:城市是由许多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社会系统,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正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具有特定功能的绿色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城市工业、交通、商业等系统的规划同等重要,必须同步进行。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
是由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组成的绿色有机整体。
它具有城市其他系统不能代替的特殊功能,并为其他系统服务。
它的特殊功能是改善城市环境,抵御自然灾害,为市民提供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活动的良好环境,具有突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与任务一、规划目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
绿地公园方案设计

绿地公园方案设计1. 简介绿地公园是城市中的绿化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锻炼身体、欣赏自然风景的场所。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绿地公园方案设计,包括选址、景观设计、设施规划、绿化植被等内容。
2. 选址绿地公园的选址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应综合考虑市民需求、城市规划和自然环境等因素。
选址应尽量接近市中心,方便市民到达。
同时,应选择地势开阔、土地平坦的地区,以便于规划不同功能的区域。
另外,选址周边应能提供足够的停车位和交通便利的设施。
3. 景观设计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是提供给市民欣赏和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应以自然美景为主题,创造出宜人的环境。
主要的景观设计元素包括湖泊、花坛、草坪、树木等。
采用曲线形状的路径可以增加景观的流动感,让市民在游览时更加愉悦。
另外,应考虑景观的季节变化,选择适应不同季节美景的植被。
4. 设施规划绿地公园的设施规划是为了满足市民不同需求的重要环节。
首先,应规划足够的休闲区域,为市民提供休息、聚会的场所。
公园中可以设置一些供小孩儿玩耍的游乐设施,如滑滑梯、秋千等。
为了满足运动爱好者的需求,可以设置篮球场、网球场、健身器材等。
此外,公园中应设置公共厕所、休息亭、垃圾桶等设施,方便市民使用。
5. 绿化植被绿地公园的绿化植被是创建宜人环境的重要因素。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以确保其生长繁茂。
可以选择一些观赏性较强的花卉,如牡丹、玫瑰等。
同时,应增加树木的种植数量,提供阴凉之处。
草坪的种植可以增加公园的整体绿化程度,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另外,要定期进行植物的养护和修剪工作,以确保公园整洁有序。
6. 社区参与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应该充分考虑到市民的意愿和参与。
可以开展市民投票,征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在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邀请专业的景观设计师和市民代表参与,共同商讨和决策。
同时,公园的管理应设置相关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公园的日常维护、管理和安全等工作。
还可以定期举办社区活动,增加市民对绿地公园的归属感和参与度。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方案PPT(43张)

(二)综合性公园的面积和位置
1、面积:
综合性公园的面积应与城市规模、性质、 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及公园在城市 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一般不少于10ha, 节假日游人容纳量约为服务范围居民人数 的15%—20%,每游客在公园占地平均面 积60平方米。
2、位置:
a.综合性公园的服务半径应使生活居住用地内的居民能方便 地使用,并与城市主要道路有密切的联系。
向、以及公园用地的自然条件等诸因素协调后确定。
设计内容:公园内、外集散广场,园门,停车场,售票处, 围墙等。在内、外广场有时也设立一些纯装饰性的花坛、 水池、喷泉、雕塑、宣传牌、广告牌、公园导游图等。 入口前广场应退后于街道建筑红线以内,形式多种多样, 广场大小取决于游人量,或因园林艺术构图的需要而定。 前、后广场的设计是总体规划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水泵房以及食堂、宿舍、浴室等。 h.服务设施:餐厅、茶室、小卖部、公用电话、摄影部、园椅、园灯、
厕所、卫生箱等
(四)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1.贯彻党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 2.继承和发扬我国造园艺术的传统,吸取国外先 进经验,创造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园林。 3.要表现地方特点和风格,每个公园都要有其特 色,避免景色重复。 4.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尽可能满 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5.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会地组织公园 各个部分。 6.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便于分期建设及经常的 经营管理。
游乐设施——科普娱乐区的骨干,留得住 游客的重要内容
(2)安静活动区
选 址:起伏地形、有水、植物丰富。 活动内容:垂钓、散步、气功、太极拳、博弈、品茶、
阅读、划船。 建 筑:宜散落不宜聚集,宜素雅不宜华丽,大建筑要少。 位 置:远离出入口,与闹区隔离,可设置多处。
公园绿化设计方案

3.季相变化
(1)春季:以樱花、桃花、迎春花等为主,形成烂漫的花海景观。
(2)夏季:以紫薇、木槿、八仙花等为主,营造清凉的绿意。
(3)秋季:以银杏、红枫、乌桕等为主,展现斑斓的色彩。
(4)冬季:以松、柏、竹等为主,突显坚韧的生命力。
4.人性化设计
5.道路系统
-规划清晰、安全的步行系统,连接各功能区域。
-采用透水铺装,提高雨水利用率,减少地表径流污染。
6.照明设计
-采用节能型照明设备,降低能耗。
-确保照明亮度适宜,营造温馨、安全的夜游环境。
五、实施策略与措施
1.法律法规遵循: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
2.技术保障:采用先进绿化技术,提高植物成活率与绿化效果。
(1)在公园内设置适量的座椅、垃圾桶等设施,方便市民游憩。
(2)合理规划游步道,保证游人的安全、舒适。
(3)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市民的需求。
五、实施保障
1.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绿化工程合法合规。
2.加强项目组织与管理,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安全。
3.提高绿化施工水平,确保植物成活率。
3.满足市民游憩、休闲、健身等需求,提高公园的使用功能。
三、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根据公园的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2.多样性:注重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3.季相变化:充分考虑植物在不同季节的景观效果,营造四季分明的绿化景观。
4.人性化: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市民的使用需求,提高公园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4.建立健全公园绿化养护管理制度,确保绿化效果长期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外)
●世界造园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而公园的出现只有一二百年。18世 纪60年代,英国工业开始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工业盲目建设, 破坏了自然生态,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用地不断扩大,使人 们越来越远离自然环境。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资产阶级对城市 环境进行了某些改善,把若干私人或专用的园林绿地划作公共使 用,或新辟一些公共绿地,称之为公共花园和公园。1843年,英 国伦敦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 园正式诞生。
1.保护自然景观,有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强调; 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形式; 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和草地; 4.选用当地乔木和灌木,特别是用于公园的边缘和稠密的栽植地带; 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道路成循环系统; 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的区域。
解放后我国各大城市先后建成许多综合性的公园,如上海的长风公 园、广州的越秀公园等。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内)
五个阶段 1949-1952 解放初期 1953-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8-1965 大跃进 1966-1976 十年动乱 1977-1984 文革之后 1985以后 改革开放后
5.我国(13类):市、区级综合形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纪念性园林,名胜古迹园 林,儿童公园,体育公园,专类花园,寺观园林,小游园,园林路,风景游览区, 游乐公园
五、城市公园的面积与位置
(一)面积 (二)位置选择 1.交通条件 2.卫生条件 3.与复杂地形的结合 4.与城市水系的结合 5.充分利用原有大树或古树名木 6.利用原有园林地 7.公园用地一定的弹性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外)
●真正按近代公园构想建设的首例城市公园则是由奥姆斯特德(18221903)主持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公园面积340hm2,以田园 风景、自然布置为特色,成为纽约市民游憩、娱乐的场所。公园 设有儿童游戏场、骑马道,在世界公园史上另立新篇章。由于公 园的建立,使周边的地价上升,使纽约市税收剧增,同时推动了 公园的发展。
1.社会文化功能 休闲游憩;精神文明建设和科研教育基地
2.经济功能 防灾、减灾;预留城市用地;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旅游 业的发展;园林艺术出口
3.环境功能 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美化城市景观
四、城市公园的类型
1.美国(8类):儿童游戏场,街坊运动公园,教育娱乐公园,街坊公园,风景眺望 园,水滨公园,大型风景娱乐园,广场公园
六、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1.贯彻相关政策、方针、法规 2.继承传统造园艺术和吸收国外现代景观理念相结合 3.表现地方特色,突出公园个性 4.满足各类游览活动需要 5.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和自然地形 6.切合实际,便于分期建设与日常管理 7.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2.前苏联(8类):全市和区域性文化休息公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城市花园, 动物园,植物园,森林公园,郊区公园
3.日本(11类):儿童公园,近郊公园,地区公园,综合公园,运动公园,风致园, 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公园,广域公园,游憩都市
4.德国(6类):郊区森林公园,国民公园,运动场及游戏场,各种广场,分区园, 花园路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第三章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公园出入口 第三节 公园分区规划 第四节 公园地形公园道路与广场规划 第五节 公园种的定义 (Urban Public Park)
公园含义 1.公园的土地及设施是公共享用的( Public ); 2.公园游息、是供群众修养、观赏、游戏、运动和进行宣传教育的场所; 3.公园是以动物、植物等自然要素为主,建筑为辅,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艺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
公园发展主要表现: 1.公园数量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 2.公园类型日趋多样化 3.公园规划布局上,普遍以植物造景为主 4.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三、城市公园的作用与任务
公园是指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 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中央公园提供众多的体育活动场所,供市民随意地或有组织的进行 练习和比赛,如长跑、竞走、骑车、骑马、划船、溜早冰、滑板、 散步等。几处大草坪是日光浴、遛狗、扔飞盘、户外野餐和自由 嬉戏的理想场所。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外)
“绿草地”方案考虑到各自独立的交通路线:车辆交通路、骑马跑道、步行 道、穿越公园的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公园的分区考虑到满足儿童和成人 的各种活动的需要,尤其是要满足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奥姆斯特德和其 助手沃克斯的规划构思后来被美国园林界归纳总结为“奥姆斯特德原 则”: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内)
我国近代公园的建设开始较晚。1840年以前,中国的园林是以皇家 园林、寺庙园林、私家花园的形式出现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 帝国主义入侵,在国内开设租界,殖民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游憩活 动,把欧洲的“公园”引入国内。1868年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建造 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就是最早的一个。但直到1928年才对 华人开放。
这些公园的格局主要是英国风景式或法国规则式,有大片草坪、树 林和花坛,极少有建筑,在功能、布局和风格上都反映了外来的 特征,对以后我国公园的形态发展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内)
我国最早自己兴建公园的雏形是1906年无锡地方乡绅筹资兴建“锡 金公花园”。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下令将广州越秀山辟为公 园(越秀公园),当时的一批民主主义人土也极力倡导筹建筑公园, 于是在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一批公园,这些公园大多是在原有风景 名胜的基础上整理改建的,有的本来就是古典园林,也的是参照 欧洲公园的风格扩建、新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