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学试题与答案解析-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A. 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B.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C. 患者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但在医院内被发现D. 医院内使用的医疗器械导致的感染2. 下列哪项不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是?A. 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B. 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C. 提高医疗质量D. 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3.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属于主要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寄生虫4. 下列哪项不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环节?A. 感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宿主D. 医院环境的清洁度5. 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医院感染控制的措施?A. 手卫生B. 消毒灭菌C. 无菌操作D. 医院建筑的设计和布局6. 下列哪种疾病不需要报告医院感染?A. 肺炎B. 尿路感染C. 腹泻D. 皮肤感染7. 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抗生素?A. 青霉素B. 红霉素C. 头孢菌素D. 阿莫西林8.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A.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染B. 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C. 患者在医院门口感染D. 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9.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医院感染?A. 乙肝B. 丙肝C. 艾滋病D. 流感10. 下列哪种物品不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A. 手术器械B. 注射器C. 输液器D. 床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手卫生B. 消毒灭菌C. 无菌操作D. 疫苗接种E. 医院环境的清洁度12. 下列哪些疾病属于医院感染?A. 肺炎B. 尿路感染C. 腹泻D. 皮肤感染E. 乙肝13. 下列哪些物品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A. 手术器械B. 注射器C. 输液器D. 床单E. 口罩14.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A. 合理使用抗生素B. 严格无菌操作C.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消毒D. 加强患者免疫力E. 医院建筑的设计和布局15. 下列哪些人群属于易感宿主?A. 老年人B. 儿童C.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D. 手术患者E. 医院工作人员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医院感染只能发生在医院内。

护士院感考试试题及答案

护士院感考试试题及答案

护士院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医院感染的定义是什么?A. 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B. 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C. 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48小时内或出院后发生的感染D. 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72小时内发生的感染答案:C2.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手术切口感染B. 呼吸道感染C. 泌尿道感染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医院感染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B.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C. 降低医疗成本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措施?A. 手卫生B. 无菌技术C. 隔离措施D. 患者教育答案:D5. 手卫生的“五个时刻”包括以下哪些?A. 接触患者前B. 无菌操作前C. 接触患者后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识别感染风险B. 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C. 提供感染预防的建议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人群?A. 手术患者B. 重症监护患者C. 长期住院患者D. 门诊患者答案:D8. 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A. 制定感染控制政策B. 监督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C. 提供感染控制培训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医院感染控制的物理措施?A. 环境清洁B. 空气净化C. 个人防护D. 抗生素使用答案:D10. 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预防为主B. 综合治理C. 持续改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医院感染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正确)2. 医院感染只发生在住院患者身上。

(错误)3. 医院感染控制的目标是消除所有医院感染。

(错误)4. 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5. 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不需要定期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考试题及答案.doc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考试题及答案.doc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4、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泡子等,对细菌芽地(致病性芽地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5、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6、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7、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8、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1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9、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Im B 100 C 200D 5002、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为(C)A门诊、急诊病人B门诊、住院病人C医务人员、住院病人D急诊病人、医务人员3、下列属于医院感染的是(C)A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B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了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C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D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水痘等4、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C)A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2B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C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是医院感染D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感染是医院感染5、按照《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要求,当出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医院应当于儿小时B12 C24 D486、当出现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医院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几小时B 6 C 12 D247、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概念错误的是(C)A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预防的B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CB重度危险性物品3C中度危险性物品D低度危险性物品9、穿刺针、注射器材、关节镜、手术器械、采血针应选择的消毒灭菌方法是(A)A灭菌B高水平消毒C中水平消毒D低水平消毒10、下列不属于火菌剂的是(D)A 2%戊二醛B过氧乙酸C环氧乙烷D含氯消毒剂11、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浓度监测应是(A)A每LI监测B每周监测C每周监测二次D每月监测12、下列不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是(B)A腹腔镜B呼吸机管路C导尿管D穿刺针13、下列属于高度危险物品的是(C)A体温表B胃肠道C膀胱镜D喉镜14、2%戊二醛用于器械、物品的火菌需浸泡的时间为(D)A]小时B2小时C6小时D10小时15、氧气湿化瓶的湿化液应用(B)A生理盐水B火菌水C蒸饲水D白开水16、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对病室4A预防性消毒B终末消毒C随时消毒D疫源地消毒18、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为(A)A预防性消毒B终末消毒C随时消毒D疫源地消毒19、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是(B)A高效消毒剂B中效消毒剂C低效消毒剂D广谱消毒剂20、进入人体无菌的组织或器官B重度危险性物品C中度危险性物品D低度危险性物品21、呼吸机管路、胃肠道B重度危险性物品C中度危险性物品D低度危险性物品22、消毒因子消毒作用水平分几级(C)A2级B3级C4级D5级23、微生物对消毒因了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B)A亲脂病毒、细菌繁殖体、亲水病毒、真-曲、细菌芽抱、肮毒B亲脂病毒、细菌繁殖体、真菌、亲水病毒、细菌芽泡、肮毒C亲脂病毒、细菌繁殖体、真菌、亲水病毒、肮毒、细菌芽泡D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真菌、亲水病毒、细菌芽施、肮毒24、耐高温、耐湿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的灭菌方法是(D)5A干热灭留B环氧乙烷灭菌C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D压力蒸汽次菌25、压力蒸汽火菌时器械包、敷料包重量分别不宜超过(B)A 5 kg、7 kg B7kg、5 kg C6kg、7 kg D7kg、6 kg26、灭菌物品存放置物架的要求是(C)A离地高25-30 cm,离墙5-10 cm,距天花板50 cmB -离地高20-25 cm,-离墙10.15 cm,距天花板50 cmC离地高20-25 cm,离墙5-10 cm,距天花板50 cmD离地高25-30 cm,离墙10-15 cm,距天花板50 cm27、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儿个月(C)A 1 B2 C6 D 1228、环境温度、湿度达到标准时,使用纺织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几天(C)A7 B 10 C 14 D3029、使用的紫外线灯,新灯的辐照强度不得多少低于uw/cm 2 (C)A 70 B80 C90 D 10030、使用中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不得低于多少uw/cm 2 (B)A 50 B70 C90 D 10031、一般30W紫外线灯的累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小时(B)A 500B 1000C 1500D 200032、紫外线灯用于室6A 30B 60C 90D 12033、甲醛不可用于室B致癌性C致敏性D腐蚀性34、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多少cfti/cm2 (B)A5 B 10 C 15 D2035、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多少cfii/cm 2 (A)A5 B 10 C 15 D2036、医务人员在下列那种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C)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C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D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护理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解析

护理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解析

护理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 医院感染的定义是什么?A.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B. 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发生的感染C. 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D. 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且与住院治疗无关答案:B解析: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2. 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食物传播D. 水源传播答案:B解析: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3.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A. 手卫生B. 隔离措施C. 环境清洁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隔离措施和环境清洁等。

4. 手卫生的执行时机包括哪些?A. 接触患者前后B.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前后C. 接触患者体液前后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手卫生的执行时机包括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前后和接触患者体液前后。

5. 隔离措施包括哪些?A. 接触隔离B. 空气隔离C. 飞沫隔离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等。

6. 环境清洁的要点是什么?A. 定期清洁B. 使用消毒剂C. 清洁和消毒分开进行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环境清洁的要点包括定期清洁、使用消毒剂和清洁和消毒分开进行。

7. 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及时发现感染病例B. 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C. 提供感染控制的决策依据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感染病例、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和提供感染控制的决策依据。

8.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包括哪些?A. 手术部位感染B.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 呼吸机相关肺炎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等。

9. 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哪些?A. 老年人B. 免疫力低下者C. 长期使用抗生素者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和长期使用抗生素者等。

(完整版)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护理组)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标准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包括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

3、无菌操作: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4、飞沫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使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医疗废物的分类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2、开启的各种溶酶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3、无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25 )cm的柜内,过期物品应(重新)灭菌。

4、新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 90 )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

5、进入人体织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6、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7、物品的浸泡消毒、污染物具的表面擦拭消毒、饮用水和污水污物的消毒宜选用(含氯)消毒剂。

8、(手卫生)泛指通过洗手、手部消毒或者外科刷手等方法来清洁消毒手部。

9、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建议更换导尿管频率为(1次/2周),普通集尿袋为(2次/周)10、能够扎(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锐器物称为(损伤性废物)。

11、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及有效期),物品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护理院感考试题库及答案

护理院感考试题库及答案

护理院感考试题库及答案护理院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院内感染的定义是什么?A. 患者在医院内新发生的感染B. 患者在医院外感染,但在医院内发现C. 患者在医院内感染,但出院后发现D. 患者在医院内感染,且在医院内发现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A. 严格执行手卫生B. 合理使用抗生素C. 减少医院内的人流D. 定期消毒环境表面答案:C3.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院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寄生虫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院内感染的高风险人群?A.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B. 长期住院的患者C. 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D. 健康体检的访客答案:D5. 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消毒B.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手卫生C. 患者之间的物品可以共享D. 对疑似感染患者进行隔离答案:C二、多选题6. 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哪些?A. 接触传播B. 空气传播C. 飞沫传播D. 食物传播答案:ABC7.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B.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C. 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D.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答案:ABCD8. 院内感染的监测内容包括:A. 感染率B. 感染类型C. 感染源D. 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答案:ABCD三、判断题9. 院内感染只发生在住院患者身上。

(错误)10. 医护人员的手是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

答案: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对疑似感染患者进行隔离,以及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感染控制教育等。

12. 描述院内感染的控制流程。

答案:院内感染的控制流程通常包括:识别感染病例,进行感染源调查,实施隔离措施,采取针对性的消毒和预防措施,监测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以及对流程进行持续改进。

护理管理学试题与答案解析-医院感染检测

护理管理学试题与答案解析-医院感染检测

医院感染检测一、A11、以下关于目标监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省(市)级以上医院每年开展1~2项目标性监测B、每项目标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C、监测目标应包括手术部位感染监测D、目标检测开展不应少于一年E、应定期对目标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多少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A、1B、2C、3D、5E、103、有关患病率调查的描述,不妥的一项是A、调查对象及项目不宜分得过细B、又称现况调查或横断面研究C、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D、能用较少的时间和人力投入,达到较快地摸清感染的主要情况的目标E、它的主要优点是较好的完整性和精确性4、医院感染监测资料收集时,查阅病历的方法是A、现况调查B、抽样调查C、纵向研究D、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调查E、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5、医院感染管理科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的频率是A、每天B、每周C、每月D、每季度E、每年6、若医院同类感染的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医院感染出现A、散发或流行B、流行或暴发C、传播或散发D、失控或暴发E、散发或蔓延7、医院感染需查阅病历的内容不包括A、体温单B、放射检查C、会诊记录D、病危通知E、护理记录8、在一定时间或时期内,在一定的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例数所占的百分比称为A、医院感染现患率B、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C、医院感染发生率D、医院感染罹患率E、部位感染发生率9、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础是A、抗生素使用监测B、消毒灭菌制度监测C、隔离制度监测D、医院感染高危人群监测E、全面综合性监测10、医院感染监测包括全面综合性监测和A、危险因素监测B、发病率监测C、感染病种监测D、致病微生物监测E、目标监测11、调查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手段是A、对感染分布描述后再采取措施B、病原学检查后再采取措施C、流行病学调查后再采取措施D、对暴发因素分析后再采取措施E、边调查边采取措施12、一旦医院发生急性胃肠道感染的暴发流行,不应A、立即将发病患者转入传染病院B、调查了解发病情况C、查阅病历及细菌检查结果D、切断传播途径E、掌握暴发流行的时间及分布13、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应在多长时间内上报A、4hB、6hC、12hE、48h二、A21、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需要2小时内进行报告的医院感染暴发,不包括的情形是A、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B、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C、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D、发生特殊病原体E、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2、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时间是。

护理管理学试题与答案解析-医院感染护理学绪论

护理管理学试题与答案解析-医院感染护理学绪论

医院感染护理学绪论一、A11、以下输液反应中属于医院感染的是A、由输注液体或输液通路中的毒素引起的发热B、由于输注液体被细菌污染引起的发热C、由于输注液体中的药物引起的发热D、由于输注的液体中含有热源物质引起的发热E、由于血型不合引起的反应2、输血反应中,属于医院感染的是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菌血症E、以上均属于医院感染3、对无明显潜伏期的疾病,判断医院感染的原则是A、入院后6小时发生感染B、入院后8小时发生感染C、入院后24小时发生感染D、入院后28小时发生感染E、入院后48小时发生感染4、有关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A、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B、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C、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D、滥用抗生素E、以上都是5、通过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技术等措施的正确应用,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的感染是A、外源性感染B、医源性感染C、自身感染D、交叉感染E、环境感染6、以下在医院感染的叙述中,描述错误的是A、病原体多为条件致病菌,一种细菌可引起多种感染,一种感染也可由多种细菌引起B、感染源来源广泛,既包括内源性感染也包括外源性感染C、传染性小,流行以散发为主D、治疗比较容易,常有特效的抗微生物制剂E、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7、医务人员为了减少外源性感染,其主要的预防措施有A、消毒B、灭菌C、预防隔离D、无菌操作E、以上都是8、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A、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B、可预防性感染和难预防性感染C、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D、医源性感染和自身感染E、内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9、通过加强医院消毒、灭菌、隔离和无菌技术等措施的应用,基本上能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的感染是A、交叉感染B、自身感染C、二重感染D、内源性感染E、难治性感染10、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A、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过程中B、保护性和传染性隔离的护理过程中C、基本诊疗技术实施过程中D、清洁、消毒、灭菌和无菌技术实施过程中E、护理活动的全过程11、在医院感染中,属于内源性感染的是A、病原体来源于护士污染的手B、病原体来源于消毒不合格的医疗用品C、病原体来源于自身口腔D、病原体来源于探视者E、病原体来源于其他病人12、难预防性感染是指A、外源性感染B、内源性感染C、医源性感染D、接触性感染E、传染性感染13、引发内源性感染的因素不包括A、病人抵抗力下降B、病人的正常防疫机制遭破坏C、抗生素应用导致菌群失调D、菌群移位(易位)E、应用潜入性器械14、下列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A、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B、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C、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D、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E、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15、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A、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B、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C、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虽无炎症反应但有细菌定植D、创伤而产生的炎症表现E、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16、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是A、入院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B、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有关C、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D、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E、新生儿经母体产道时获得的感染17、判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疾病的临床表现B、病程的长短C、发病的缓急D、疾病的潜伏期E、抗生素的使用期限18、有关医院感染正确的描述是A、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症状B、患者出院后出现的感染症状C、感染和发病同时发生在医院内D、陪护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E、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19、医院感染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门诊病人B、住院病人C、探视者D、陪护家属E、朋友20、以下选项中属于医院感染的是A、病人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有细菌定植,但尚未有炎症表现B、新生儿在院内经产道感染链球菌C、新生儿在院内经胎盘感染单纯疱疹D、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误吸未被污染的羊水形成肺炎E、术后3日内病人体温升高,3日后恢复正常21、以下有关内源性感染预防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A、避免扰乱病人的正常防御机制B、仔细检查,明确病人的潜在性病灶C、明确机体带菌状态D、如有必要,可限制使用抗生素E、抵抗力下降的高危人群应采取保护性隔离和全部去污染二、A21、林宝宝,3岁,1周前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入院治疗,发病后患儿出现高热、烦躁不安、哭闹,在扁桃体、颊黏膜等多处出现化脓性病灶,昨日下肢又出现新的化脓病灶,病原学检测同扁桃体处的化脓灶,均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下肢新部位的化脓病灶是属于A、环境感染B、交叉感染C、自身感染D、医源性感染E、非医院感染2、王某,31岁,入院48小时后自然分娩一婴,3天后出院,出院后当天下午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下腹痛,尿频、尿急、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腹腔穿刺少许脓液。

院感管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院感管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院感管理专业试题及答案试题一:院感管理的定义是什么?答案:院感管理,即医院感染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试题二: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有哪些?答案: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毒(如流感病毒、轮状病毒等)、真菌(如念珠菌、曲霉等)和寄生虫(如绦虫、蛲虫等)。

试题三:简述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答案: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2. 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传播;3.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流动传播病原体;4. 血液传播,通过血液或血制品传播;5. 器械传播,通过医疗器械传播病原体。

试题四:医院感染管理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手卫生?答案:有效的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具体做法包括:1.使用流动水和肥皂进行洗手;2.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3. 在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等情况下,均应进行手卫生。

试题五:请列举医院感染管理中常用的消毒方法。

答案:医院感染管理中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1. 物理消毒,如热力消毒、紫外线消毒等;2. 化学消毒,如使用含氯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3. 机械消毒,如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等。

试题六:医院感染管理中,如何进行环境监测?答案:环境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方法包括:1.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微生物采样;2. 对采样结果进行微生物培养和鉴定;3.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试题七:医院感染管理中,如何进行医疗废物的处理?答案:医疗废物的处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环节。

具体做法包括:1. 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2. 使用专用的医疗废物包装袋;3. 按照规定程序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处理;4. 将处理后的医疗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试题八:请简述医院感染管理中,医务人员的职责。

答案: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包括:1. 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定;2. 参与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3. 正确使用消毒、隔离等措施;4. 及时报告医院感染事件;5. 参与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和教育。

护理感染管理试题及答案

护理感染管理试题及答案

护理感染管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医院感染的定义是什么?A. 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B. 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但出院后48小时后发病的感染C. 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且在住院期间发病的感染D. 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A. 接触传播B. 空气传播C. 食物传播D. 垂直传播答案:D3. 护理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以下哪项操作是不正确的?A. 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B. 使用无菌器械C. 无菌区域被污染后立即更换D. 无菌操作时可以说话答案:D4. 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A.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B. 加强手卫生C. 定期更换病房空气过滤器D. 减少病人之间的接触答案:D5. 以下哪种情况需要进行隔离?A. 患者有开放性伤口B. 患者有传染病C. 患者有发热症状D. 患者有皮肤瘙痒答案:B二、判断题1. 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都应进行手卫生。

(正确)2. 医院感染只包括细菌引起的感染。

(错误)3. 隔离病人的病房不需要特别的消毒措施。

(错误)4. 护理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可以佩戴首饰。

(错误)5.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护理人员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答案:护理人员在预防医院感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需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手卫生,正确使用无菌技术和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自我防护意识。

2. 描述护理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护理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应正确分类医疗废物,将感染性废物与其他废物分开;其次,使用专用的医疗废物袋收集废物,并确保袋子密封;再次,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时间进行医疗废物的处置;最后,处理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废物。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医院发生了一起医院感染事件,初步调查发现,感染源可能与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当有关。

医疗机构感染试题及答案解析

医疗机构感染试题及答案解析

医疗机构感染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一
问题:
医疗机构感染是指医疗机构中发生的哪种类型的感染?
答案解析:
医疗机构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发生的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感染。

这包括与医疗行为、医疗环境和医疗器械等有关的感染。

试题二
问题:
医疗机构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案解析:
医疗机构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源或感染物体传播,如患者、医务人员、医疗器械等。

2. 飞沫传播: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3.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微生物或颗粒物传播,如气溶胶传播。

4. 水源传播:通过水源中的病原微生物传播,如饮用水、洗手水等。

5. 血液传播: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如针刺、血液透析等。

试题三
问题:
医疗机构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案解析:
医疗机构感染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手卫生:医务人员和患者应定期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洗手液、洗手消毒剂等。

2. 隔离措施: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包括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隔离、空气传播隔离等。

3. 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医疗器械应进行适当的消毒与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4. 环境清洁:医疗机构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

5. 健康教育:医务人员和患者应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了解医疗机构感染的预防知识和措施。

以上是医疗机构感染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您有帮助。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2-1_真题-无答案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2-1_真题-无答案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2-1(总分28,考试时间90分钟)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1. 菌群失调的诱因有A.手术损伤、器械性检查使局部免疫力受损B.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C.病人免疫力低下D.外来菌侵袭E.以上都对2. 引起医院内肺炎的致病原大多是A.革兰氏阳性菌B.革兰氏阴性菌C.真菌D.病毒E.以上都是3. 三度原位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是A.介入治疗与各种导管应用B.广谱抗菌药物大量应用C.免疫功能低下D.慢性病诱发E.体弱多病A2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4. 雷某,学生,15岁,因肺炎入院,痰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经2周的抗生素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持续高热,咳痰,由黄痰渐变为白痰,细菌培养检出白色念珠菌,经抗真菌治疗病情逐渐稳定,诊断为A.真菌二重感染B.新的病原菌感染C.并发症,不属于医院感染D.真菌二重感染属于医院感染E.真菌二重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5. 张先生,35岁,吸入性肺脓肿,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关于该病原菌的正确叙述是A.革兰阴性球菌B.人群中带菌状态相当普遍C.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土壤中D.很少对全身各系统引起感染性疾病E.凝固酶阴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6. 刘女士,42岁,脊髓外伤致尿失禁,留置尿管10天,近日有发热,尿液中大量白细胞。

该病人感染可能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B.肺炎克雷伯菌感染C.溶血性链球菌感染D.绿脓杆菌感染E.大肠杆菌感染7. 某乡镇卫生院医生,在采集到可疑流脑病人细菌培养标本后,因缺少培养条件,需送上级医院进行病原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和排出部位取材B.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C.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D.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E.标本需冷藏输送A3型题(病例组型最佳选择愿,2~3个题共用题干)汪先生,38岁,因慢性阑尾炎入院,经2周的抗生素治疗后出现咳嗽、痰粘稠,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医院护理感染学试题及答案

医院护理感染学试题及答案

医院护理感染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A. 缺乏适当的手卫生B. 医疗设备污染C. 过度使用抗生素D.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答案:D2. 医院感染控制中,以下哪项措施是无效的?A. 定期清洁和消毒环境表面B.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C. 随意丢弃医疗废物D.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消毒答案:C3.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 限制访客数量B. 增加抗生素使用C. 减少医疗设备使用D. 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答案:A4. 以下哪种微生物通常不会引起医院感染?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结核分枝杆菌D. 酵母菌答案:D5.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接触传播B. 空气传播C. 食物传播D. 血液传播答案:C6. 以下哪个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环节?A. 患者教育B. 医疗人员培训C. 医疗设备维护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A. 定期进行手卫生教育B. 定期更换手套C. 随意使用医疗设备D. 定期监测感染率答案:C8. 医院感染控制中,以下哪个措施是不必要的?A. 隔离传染病患者B. 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C. 随意使用抗生素D. 监测医疗人员的手卫生答案:C9. 医院感染的监测不包括以下哪项?A. 监测感染率B. 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C. 监测医疗废物处理D. 监测患者满意度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医院感染控制的目标?A. 减少感染率B. 提高患者满意度C. 降低医疗成本D. 增加医疗设备使用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内发病和出院后48小时内发病。

(√)2.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仅是医生的责任。

(×)3.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4.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血液传播。

护士感染管理试题及答案

护士感染管理试题及答案

护士感染管理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非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2. 护士在感染管理中扮演什么角色?答:护士在感染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但不限于:执行手卫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参与感染监测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教育患者和家属以及同事。

3. 描述手卫生的五个关键时刻。

答:手卫生的五个关键时刻包括:- 接触患者之前- 清洁或无菌操作之前- 体液暴露风险操作之后- 接触患者之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之后4. 简述标准预防措施。

答:标准预防措施包括:- 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设备- 正确处理和处置锐器- 避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 定期清洁和消毒环境表面- 教育患者和家属手卫生的重要性5.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答:多重耐药菌是指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

6.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答: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 隔离感染或定植多重耐药菌的患者- 使用接触预防措施- 加强手卫生- 限制抗生素的使用- 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7. 描述隔离技术中的接触隔离。

答:接触隔离是指为防止通过接触传播的病原体传播而采取的隔离措施,包括穿戴手套和隔离衣、限制患者活动范围、使用专用设备等。

8. 护士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护士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应注意:- 正确识别医疗废物- 使用专用容器收集- 避免直接接触医疗废物- 遵循医院规定的处理流程- 定期进行手卫生9. 简述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

答: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 及时发现和识别感染病例- 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提供数据支持感染控制决策-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10. 描述医院感染暴发的处理流程。

答:医院感染暴发的处理流程包括:- 立即报告医院感染控制部门- 隔离疑似感染患者- 收集临床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定期复查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效果。

主管护师考试健护理习题: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

主管护师考试健护理习题: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

医院感染间接传播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A.医疗器具B.一次性物品C.病人间的传播D.医务人员的手E.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很多细菌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间接传播。

因抗生素使用不当,大肠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转移到泌尿道定居,这种现象称A.生存B.共生C.定植D.定居E.移位菌群失调『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也称定位转移或易位,即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的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中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

原位菌群三度失调是指A.菌群的结构比例失调呈相持状态B.菌群由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C.出现菌群交替症D.菌群失调具有不可逆性E.临床多表现为慢性肠炎和阴道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三度失调(亦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

下列关于原位菌群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A.也称定位转移B.即正常菌群在外来菌的入侵下在原有部位发生了数量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C.失调因素被消除后,正常菌群均可自然恢复D.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仅发生原位菌群失调E.二度失调为菌群发生了病理波动『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二度失调:【原因】正常菌群的结构、比例失调呈相持状态。

【结局】菌群内由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

患者男,63岁。

因脊髓损伤导致尿失禁,留置导尿管10天。

近日出现发热。

尿液检查有大量白细胞。

该患者最可能发生A.原位菌群一度失调B.原位菌群二度失调C.原位菌群三度失调D.移位菌群失调E.无菌群失调『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移位菌群失调也称定位转移或易位,即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的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中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

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

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

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单选题]1.原位菌群失调中属于可逆性失调的是A.比例失调B.二重感染C.三度失调D.二度失调E.一度失调参(江南博哥)考答案:E参考解析:一度失调可通过细菌定量检查得到反映。

失调的因素被消除后,正常菌群可自然恢复,临床上称这为可逆性失调。

掌握“第二章-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知识点[单选题]2.微生态失衡可表现为A.免疫力下降B.菌群失调和移位C.影响营养吸收D.细菌定植增强E.生物屏障减弱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微生态失衡是指在外环境影响下,正常微生物之间及正常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平衡状态改变,由生理性组合转变成病理组合的状态。

微生态失衡可表现为菌群失调和移位。

掌握“第二章-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知识点[单选题]3.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可杀死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这属于正常菌群的哪项生理作用A.营养作用B.免疫抑制作用C.定植抵抗力作用D.生物屏障作用E.免疫调节作用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定植抵抗力作用:主要是通过争夺营养物质和空间位置,产生代谢产物等来杀伤侵入的有害细菌。

比如,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能产生抗菌性脂类,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可杀死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等等。

掌握“第二章-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知识点[单选题]4.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A.长期卧床B.留置导尿管C.膀胱冲洗D.膀胱内注药E.膀胱镜检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留置导尿管。

掌握“第二章-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知识点[单选题]5.正常菌群绝大部分是A.需氧菌B.厌氧菌C.革兰阴性菌D.革兰阳性菌E.奈瑟菌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正常菌群绝大部分是厌氧菌,它们在人体特定部位定植,且密度极高,与定植区的黏膜上皮细胞有密切的关系。

掌握“第二章-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知识点[单选题]6.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腔隙感染属于A.身体多个部位感染B.手术部位感染C.循环系统感染D.运动系统感染E.软组织感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外科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腔隙感染都属于手术部位感染。

院内感染习题(有答案)

院内感染习题(有答案)

护理学基础题库第五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一.单选题(每题1分)1. 对被特殊感染而无保留价值的物品,最彻底的无菌方法是( C)A 煮沸消毒灭菌法B 高压蒸气灭菌法C 燃烧灭菌法D 熏蒸法2 .乙醇消毒的作用原理是(C )A破坏细胞膜的结构B与菌体蛋白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C 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D 干扰细菌酶的活性3. 现有95%的乙醇500ml,预配成70%的,需加入灭菌蒸馏水(C )A 159mlB 169mlC 179mlD 189ml4.保管无菌物品哪项是错误的(C )A 无菌物与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B 无菌包必须注明灭菌日期C 已打开的无菌包未用完,可在48h内有效D 已打开的无菌包,必须注明开包时间5.下列无菌技术操作哪项除外属正确(D )A.衣帽要整齐,口罩遮住口鼻,修剪指甲,洗手B.无菌物品仅供一病员使用C.一无菌物品,仅供一病员使用D.打开无菌容器,将盖内面向下置一于稳妥处。

6.干热灭菌法灭菌条件是(C )A 120~140℃,10~20minB 160℃,10~15minC 180℃,20~30minD 200℃,30~40min7.取用无菌溶液时,正确的方法是(D )A.打开瓶盖后,应立即倒入无菌容器中所需液B.可直接在瓶中蘸取C.倒后的溶液未用可及时倒回瓶中D.已打开过的溶液瓶,可保存24小时.8.戴无菌手套时评价哪项错误(C )A滑石粉末撒落在手套及无菌区B 戴手套时未强行拉扯手套边缘,没有污染C 脱手套时拉扯手指部分D 操作始终在腰或操作台面以上水平进行9.哪项除外属无菌包的使用评价标准(B )A.查看了无菌包名称及灭菌日期B.一次将包内物品全部取出C.系带妥善处理,未吊垂在下D.关包时系带横向缠绕以示区别10.下列操作哪项正确(C )A.浸泡无菌持物钳的消毒液应浸过无菌钳关节轴B.关闭容器时,盖子应由前向后覆盖C.无菌盘铺后应在内4小时内使用D.倒无菌溶液时,将未粘有标签的一面握在手中11..戴无菌手套时哪项不妥(B )A.核对手手套包上的手套号码及无菌日期B.摊开手套袋,取出滑石粉在其上方擦C.戴脱时再手套口往下翻转脱下 D.脱时再手套口往下翻转脱下12无菌盘在何种情况下不得使用(B)A.准备好4小时之内 B.操作中无菌盘内面污染C.无菌巾未被无菌液体打湿D.夹取放置无菌物品时,手臂没有跨越无菌区13.杀死病毒与芽胞的高效消毒剂是(D)A.70%酒精B.95%酒精C.0.5%碘酊D.0.5%过氧乙酸14.紫外线消毒空气时,每10㎡安装30瓦紫外线灯管及其有效距离和时间是(D )A.<60cm,>15minB.<1.0m,>20minC.<1.5m,>25minD.<2m,>30min15.无菌持物钳的正确取放方法是(A )A.钳端向下闭合B.钳端向上闭合C.钳端向下张开D.钳端平行16.一护士准备对痢疾病员住院的病室进行空气消毒4m,宽3m,高3m,请问应怎样准备(B)A.2%过氧乙酸B.食醋180~360ML C.40%甲醛45ML,高锰酸钾45g D.40%甲醛22.5ML高锰酸钾4.5g17.哪项违背无菌容器操作规程(D )A.打开空器盖,内面朝上稳妥放好 B.取出物品后,要立即盖严C 持无菌容器应托底部D.浸泡消毒物品时,盖上标明物品名称即可18.如做内镜消毒,合适的消毒溶液是(A)A.2%碱性戊二醛B.5%碘伏C.0.1%苯扎溴铵D.0.2%过氧乙酸19.无菌持物钳及容器一般消毒应(A)A 1周1次B 1天1次C 隔日一次1D 0天一次20.紫外线消毒时,下列哪项除外(D)A.被消毒的物品不应有任何遮挡B.照射前室内应先做好清洁工作C.消毒的时间从灯亮后5~7分钟计时D.消毒不受温度的影响21.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哪项除外是错误的(C)A 杀菌谱窄B 有效浓度高C 作用速度快D .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他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22.哪项除外均属理想的化学消毒剂(C)A.作用时间长B.易溶于水C.温度和相对湿度适宜D.无色、无味、无臭23.煮沸消毒时,加入1%~2%碳酸氢钠,其沸点可提高到(C )A 150℃B 115℃C 105℃D 12024.煮沸消毒无菌法杀灭繁殖体所需时间是(A )A 5-10min B.20-30min C.30-40min D.40-50min25.无菌区的定义是(A)A.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B.经过灭菌处理的区域C.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D.灭菌处理后可疑污染的区域26.防止交叉感染最适当的方法是(D )A.工作人员衣帽整洁B.操作的环境要清洁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D.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员使用27.保管无菌物品哪项除外是正确的(C )A.无菌包必须注明灭菌日期B.一经取出的无菌物品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C.已经打开过的无菌包,48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D.无菌物品应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28.哪项除外是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C)A.治疗室要湿式清扫,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B.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个病员使用C.浸泡液应浸没钳的关节轴以上2~3cm D.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29.煮沸消毒时,哪项除外(B )A物品完全浸没在水中B大小相同的盆应重叠C有轴节的器械应打开D玻璃类的用纱布包好30.哪项是灭菌的定义(C )A.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细菌的繁殖体B.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致病菌C.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和非致病的芽胞D.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和非致病菌31.无菌盘的使用哪项除外是错误的(B)A.手臂可以跨越无菌面 B.无菌巾里面应保持无菌C.无菌巾一旦受潮应晾干再用 D.无菌盘有效期8小时32.哪项属于预防性消毒(D )A接触痢疾病菌员后洗手 B.为传染病病员接触物消毒C.为艾滋病员的室内空气消毒D.为没有明确可能受到病原体污染物消毒33.下列哪项属疫原性消毒的概念(A)A.对存在或曾经存在的疾病感染原的场所进行消毒B.对没有明确的感染源存在情况下,对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就物品的消毒C.凡是对病人接触过的场所就物品的消毒D.对可疑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场所和物品的消毒34.2%碘酊消毒效力属于(B )A.高效B.中效C.低效D.环氧乙烷35.下列哪项除外属高效消毒剂(A )A.碘伏B.戊二醛C.环氧乙烷D.甲醛36.下列哪项是低效消毒剂(D)A.过氧乙酸B.酒精C.环氧乙烷D.新洁尔灭37.哪项不是影响化学消毒剂的因素(B)A.消毒药物的有效浓度 B.消毒剂的种类C.消毒时间 D.微生物的种类38.使用化学消毒剂注意事项错误一项是(D )A.配制时容器应先洗净消毒,最好现用现配B.需消毒的物品应刷净干燥后放入C.需全部浸入液面以下 D.消毒后物品取出后立即应用39.在海拔600m处煮沸消毒需延长消毒时间(B )A 2minB 4minC 6minD 8min40.内源性感染来自(D )A.医院内的人员B.本病室内的病员C.与病员接触最亲密人员D.病员身体的正常菌群41.易感宿主是指(B )A.凡是可感染疾病的人B.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C.现已患感染性的人D.患病的人42.肛管煮沸消毒时,操作错误的一项是(C )A.先将肛管洗刷干净B.肛管腔内注水,用纱布包好C.冷水时放入D.水沸后开始计时43.哪项除外需无菌技术操作(C)A.注射药物B.消毒皮肤C.选择合适部位D.导尿44.取无菌物品的正确方法是(C)A.用消毒后的手取B.戴无菌手套拿取C.用无菌持物钳取D.用换药镊子夹取45.对传染病员的票证、书信、物品常用的消毒方法是(D )A.煮沸法B.高压蒸气法C.浸泡法 D.甲醛熏46.紫外线灯管用于空气消毒时选取用何灯管,距离多少、时间多少(D)A、60W、20-30cm、30-60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原理一、A11、以下病原体属于真菌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铜绿假单胞菌C、大肠埃希菌D、肺炎克雷伯菌E、白色念珠菌2、正常菌群不会产生哪些营养素A、维生素B2B、叶酸C、泛酸D、维生素KE、微量元素3、下列关于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菌群绝大部分是厌氧菌B、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可合成叶酸、维生素、泛酸等C、肠道中的乳酸菌、肠球菌等正常菌群可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D、菌群失调可导致感染E、具有免疫调节作用4、下列不属于医院感染常见的细菌的是A、铜绿假单胞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大肠埃希菌D、肺炎克雷伯菌E、真菌和病毒5、各种微生物(细菌)经常从不同环境落到人体,并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这种现象通常称为A、细菌定植B、移位菌群失调C、原位菌群失调D、微生态失衡E、微生态的平衡6、原位菌群失调中属于可逆性失调的是A、比例失调B、二重感染C、三度失调D、二度失调E、一度失调7、有关原位菌群失调的描述,不妥的一项是A、正常菌群虽仍生活在原来部位B、正常菌群发生数量的变化C、外来菌入侵D、正常菌群发生种类结构上的变化E、偏离正常生理组合的生态学现象8、微生态失衡可表现为A、免疫力下降B、菌群失调和移位C、影响营养吸收D、细菌定植增强E、生物屏障减弱9、医院感染的生态学病因是A、免疫力低下B、患者疾病状态C、有创诊疗措施D、菌群失调E、大量广谱抗菌药物使用10、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可杀死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这属于正常菌群的哪项生理作用A、营养作用B、免疫抑制作用C、定植抵抗力作用D、生物屏障作用E、免疫调节作用11、人体内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不包括A、营养作用B、免疫调节作用C、定植抵抗力作用D、生物屏障作用E、致病作用12、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A、长期卧床B、留置导尿管C、膀胱冲洗D、膀胱内注药E、膀胱镜检查13、正常菌群绝大部分是A、需氧菌B、厌氧菌C、革兰阴性菌D、革兰阳性菌E、奈瑟菌14、医院感染间接传播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A、医疗器具B、一次性物品C、病人间的传播D、医务人员的手E、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15、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腔隙感染属于A、身体多个部位感染B、手术部位感染C、循环系统感染D、运动系统感染E、软组织感染16、ICU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铜绿假单胞菌C、大肠埃希菌D、肺炎克雷伯菌E、白色念珠菌17、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中常见的细菌A、金黄色葡萄球菌B、铜绿假单胞菌C、奈瑟氏菌D、大肠埃希菌E、肺炎克雷伯菌18、医院感染的病原体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大部分为人体正常菌群的转移菌或条件致病菌B、多重耐药菌株,有较强和较广的耐药性C、常侵犯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D、病人通常抵抗力弱,对细菌较敏感E、病人没有接受过侵入性诊断或治疗19、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细菌B、病毒C、真菌D、肺孢子虫E、弓形虫20、细菌在人体定植必须有适宜的环境和一定的条件,错误的是A、牢固地黏附在机体的黏膜上皮细胞上B、定植的微生物的黏附机制相当复杂C、长期生存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条件D、必须有大量的菌群E、宿主机体存在着定植抵抗力21、因抗生素使用不当,大肠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转移到泌尿道定居,这种现象称A、生存B、共生C、定植D、定居E、移位菌群失调22、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A、自然界的微生物B、空气中的微生物C、环境中的微生物D、人体的致病菌E、人体的条件致病菌23、移位菌群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属于A、横向转移B、纵向转移C、潜行转移D、血行转移E、淋巴转移24、原位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生活在原来部位,但出现A、多重耐药菌株B、菌群数量或种类结构变化C、外来菌入侵D、选择性去污染E、细菌定植25、微生态失衡会引起A、自身和交叉感染B、菌群失调和移位C、定植抵抗力提高D、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E、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26、原位菌群三度失调是指A、菌群的结构比例失调呈相持状态B、菌群由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C、出现菌群交替症D、菌群失调具有不可逆性E、临床多表现为慢性肠炎和阴道炎27、影响微生态平衡的因素有A、职业类型B、生活习惯C、疾病状态D、心理状况E、年龄特点28、微生态平衡是指正常微生物与不同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动态的生理组合,达到三个方面的平衡,即定位、定量及A、定性B、定群C、定比D、定植E、定点29、原位菌群失调是指A、有外来菌入侵B、正常菌群定位转移C、正常菌群出现移位D、正常菌群出现种类结构变化E、正常菌群未偏离正常生理组合30、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被洗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称为A、清洁B、去污C、消毒D、灭菌E、抗感染31、下列与移位菌群失调原因无关的是A、不适当使用抗菌药物B、外科手术C、插管或介入治疗D、免疫功能下降E、细菌结构变化32、常见引起假膜性肠炎的肠道菌有A、铜绿假单胞菌B、白色念珠菌C、肺炎杆菌D、难辨梭菌E、大肠杆菌33、原位菌群失调分为几类A、2B、3C、4D、5E、634、下列关于原位菌群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A、也称定位转移B、即正常菌群在外来菌的入侵下在原有部位发生了数量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C、失调因素被消除后,正常菌群均可自然恢复D、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仅发生原位菌群失调E、二度失调为菌群发生了病理波动35、三度原位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是A、免疫功能低下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C、慢性病诱发D、介入治疗与各种导管的应用E、体弱36、下列关于细菌在人体的定植的叙述错误的是A、定植的微生物必须依靠人体的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和繁殖B、定植抵抗力仅与机体状态有关C、必须有适宜的环境D、必须有相当的数量E、必须具有黏附力37、下列关于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为多重耐药菌株B、大部分为人体正常菌群的转移菌或条件致病菌C、常侵犯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D、大肠杆菌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E、同一种细菌,医院外分离出的病原体菌株的耐药性更强、更广38、医院感染中的病原体以细菌最为常见,约占A、75%B、80%C、85%D、90%E、95%二、A21、患者葛某,重症肺炎入院,连续使用抗生素5天,不属于影响该患者微生态平衡的情况是A、有创诊疗措施B、大量广谱抗菌药物使用C、疾病状态D、免疫力低下E、精神状态2、患者男,63岁。

因脊髓损伤导致尿失禁,留置导尿管10天。

近日出现发热。

尿液检查有大量白细胞。

该患者最可能的感染菌是A、大肠埃希菌B、铜绿假单胞菌C、溶血性链球菌D、肺炎克雷伯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3、女性,62岁。

行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后,术后使用头孢噻肟钠和甲硝唑预防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可见有大量白色念珠菌生长。

此种情况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菌痢B、急性肠炎C、菌群交替症D、败血症E、菌群移位4、患者,男性,48岁。

因慢性尿路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间较长,为防止真菌二重感染,可以A、较长期地联合服用制霉菌素B、每周更换抗生素C、间歇性停用抗生素D、联合应用数种抗生素E、用微生态药物5、患者男,63岁。

因脊髓损伤导致尿失禁,留置导尿管10天。

近日出现发热。

尿液检查有大量白细胞。

该患者最可能发生A、原位菌群一度失调B、原位菌群二度失调C、原位菌群三度失调D、移位菌群失调E、无菌群失调6、患者女,36岁。

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急症手术,术前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灭菌后的物品监测指标是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细菌菌落数应不超过A、15CFU/件B、20CFU/件C、25CFU/件D、30CFU/件E、35CFU/件7、吴某,男,35岁,吸入性肺脓肿,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关于该病原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革兰阴性球菌B、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土壤中C、人群中带菌状态相当普遍D、很少对全身各系统引起感染性疾病E、凝固酶阴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三、A3/A41、某男性患者,40岁。

有精神分裂症病史10年,近两月服用大剂量氯氮平治疗,3天来发热,畏寒,T39.5℃,查血常规:WBC0.04×109/L。

经积极地应用白细胞成分血,肌内注射升白细胞药物,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症状逐渐减轻,但第7天,出现大便次数增多,6~7日后,自述肛门周围疼痛,查大便涂片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肛指检查:肛周可触有4~5cm肿物,有波动感。

<1> 、该病人的肠道感染属于A、急性胃肠炎B、痢疾C、伤寒D、内源性医院感染E、食物中毒<2> 、此时最恰当的治疗选择是A、继续抗生素治疗B、理疗C、切开引流D、免疫治疗E、外敷中药膏<3> 、引起该感染致病菌的形式是A、菌群移位B、菌群失调C、二重感染(三度失调)D、细菌内毒素E、细菌外毒素<4> 、对该患者实行的防控措施是A、消化道隔离B、呼吸道隔离C、接触隔离D、床边隔离E、保护性隔离<5> 、关于白色念珠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导致深部感染B、可致肺部和消化道感染C、造成的医院感染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D、主要引起泌尿道和血液的感染E、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四、B1、A.污染的医疗器械B.二重感染C.交叉感染D.医院内的环境感染E.宿主的全身免疫功能下降<1> 、属于内源性感染的是A B C D E<2> 、菌群交替症指的是A B C D E2、A.革兰阴性菌B.革兰阳性菌C.真菌D.病毒E.衣原体<3> 、医院感染病原菌中最常见的是A B C D E<4> 、感染多发生在应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病人的病原菌是A B C D E3、A.过氧化氢B.维生素KC.维生素AD.金黄色葡萄球菌E.白喉杆菌<5> 、正常菌群可在肠道内合成A B C D E<6> 、可被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抑制生长的是A B C D E<7> 、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可以产生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体有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曲霉菌。

ABCD选项都是细菌。

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正常菌群对人体无害,在肠道可降解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有利于机体进一步吸收,同时亦可合成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2、叶酸、泛酸及维生素K等。

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选项B.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可合成叶酸、维生素、泛酸等,意思是正常菌群可以合成叶酸、维生素,而教材描述的意思是:正常菌群在肠道可降解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有利于机体进一步吸收,同时亦可合成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2、叶酸、泛酸及维生素K等。

但是合成叶酸、维生素的不是正常菌群,而是其在降解未消化食物残渣的同时未消化食物合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