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会考复习专题归纳
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半殖民半封建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半殖民半封建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
(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割地最多)、《马关条约》)
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主要任务: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2.中共二大:1922,上海→主要任务制定革命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
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由农村转向城市(三
个转变一个警惕)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11.第一届全国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一中心两基本点)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注意: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形成的会议:遵义会议(第一代毛泽东)、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代邓小平)、十四大(第三代江泽民)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家市决策(城市转向农村)、七届二中全会(农村转向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3、纠正党内的错误:八七会议(纠右)、遵义会议(纠左)、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否定两个凡是)
4、制定国共合作方针: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
5、党的指导思想:七大(毛泽东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十六大(三个代表)
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
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2.抗战时期
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建国初期
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
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4.改革开放时期
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的宪法: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孙中山)
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2.《中华民国约法》(1914,袁世凯)
内容: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1931)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
内容:规定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性质: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内容:规定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公民权力和义务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过渡时期:一桥二铁三公四厂(西部的交通,东北的重工业)
2.十年探索时期:二铁二钢三油田;两大科技成果(原子弹、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十年动乱:湖北二汽;南京长江;国防科技(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成昆、湘黔铁路
4.改革开放:宝葛大京、“神舟”飞船
(注意:课本上四个时期关于经济建设成就的地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
评价:革命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民主革命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新三民主义
与三民主义相比:不同点: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提出了“三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