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整理的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语录体著作,所反映的只是孔子思想的碎片,并非系统地阐述孔子 思想理论,但是却成为儒家经典著作,流传千年而不衰,这与《论语》 之内涵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离不开的。

学而篇是《论语》开篇之作,其所反映的思想是《论语》核心思 想仁之前提,也是学习之真谛。学习并非只是单纯地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而是学习知识造福于人,其最关键的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拥有 做人最基本的美德,所以学习首先要懂得伦理道德。子曰: 弟子, 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贝y 以学文。 先,他强调了孝悌是为人的基础,父母和兄弟是最先面对的也是最基 本的一个生活圈;其次,是面对他人的关系:要谨慎、讲诚信、尽量 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在家能做一个好子弟,在外是一个善良 诚信的人,这时候就需要去读书学习圣贤之道,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 德修养了。反观当今,我们过度重视单纯的学习而忘记道德修养的提 升才是关键。生活中为人处世的原则是我们需要遵守的,不要忘记做 人的初衷,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素养。作为一个社会人, 我们最先接触的是家人,所以从身边的开始做起,孝悌、爱众、亲仁, 按照这些规则去办事,我想古圣先贤的智慧便在于此。

为政篇,初步看去,好像比较乱,好像并不是在说为政,而是在 讲孝,论语八佾读后感

入 "首

讲君子,将信用。其实,都是在围绕为政这个主题展开的,第一句是主旨,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一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接着,孔子从思无邪,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孝无违、孝敬,从君子不器,先行言后从之,周而不比??以上这些说都是在围绕一个字展开一一德,德代表着礼,代表着孝,代表着君子。曾国藩曾说过,德者,若水之源,树之本;才者,若水之流,树之叶,大概是这个意思,大概也是受我们伟大孔子的思想影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有两句关于谈论学习的经典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可能很多人会以为这两句出自学而篇,没想到却是在为政篇,乍看,我也是颇觉新鲜,过后,我觉得也很正常,无论从政,为学,都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肯定要注意学与思的结合,这也就是为什么高学历的人才,有时候,某个专业的问题跟他所研究的专业无直接的相关性,但却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玄妙之门也!

《论语》八佾篇,通篇都与礼仪相关,读起来似乎与现在相隔甚远,且以现在的眼光看孔子似乎孔子有些顽固,而难以变通。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可见礼仪的重要性。虽然随

着时间之变迁很多礼仪已经被忘却所产生的内涵,而变成形式,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切需要礼仪进行规矩,社会才会秩序井然。创新固然好,所有社会的进步都是需要不断地创新进行完成的。似乎看来礼仪也就是形式,与创新是相互矛盾的,不可共存的。可是创新能被社会所认可必须是符合常规,

符合道德,也不能违背礼仪之内涵。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以看到,孑L子所说的礼是符合人心中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繁琐的仪式,礼的外表则是符合人的真性情的文化”产物。现在很多我们口中的礼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固然,形式的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们更应该去思考形式所存在的内涵。同样,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做好形式性的工作,更要反思我们所学所做的内涵,要在形式中添加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内涵。

《论语》记载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对话,是老师和学生的对话,是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和我们现在所的做思想工作有相同之处。作为一名师范生,或者说教师,必须要学会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指导学生学习,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平时的教学中。我相信,孔子的只字片语,不仅仅是现在留下的浓缩精华,而是经过大量行动感染学生,才会让学生有所感悟,才会流传至今。

篇二:礼之我见-个人论语作业读后感感悟

礼”之我见

礼是孔子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的。如果说仁是思想上的道'那礼则是行为上的道'认识孔子思想,首先要重视礼'因为孔子的思想从礼入手,又归结到礼'上。离开了礼'来说孔子的思想,虽然不乏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但游离了孔子的思想本意。

通过这个学期对论语的学习,《论语》为圣学,固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和感悟的真理,但从孔子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性来说,

《论语》所阐述的并非全部都是精华,其中也含有大量的糟粕,,我想来说

说自己对《论语》中礼的思想的多数的不赞同。

《论语》中的礼'涉及了人与人,臣与君,人事上的各个方面,

虽然说看上去这些条条框框都太古板了,但很多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是仍然很适用的。而礼'乍为孔子仁'勺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加上孔子对恢复周礼的那份执着上,我们可以发现《论语》中所阐述的礼' 大多牵扯着一个等级问题。而这种理念在整个《论语》中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思想概念。譬如在《八佾篇第三》中说道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从而把等级说成神圣不可侵犯,是维护专制的需要,教人循规蹈矩,不能逾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名份”的界限,不能超越礼”所认定的规范。

由此,我想到了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这句话、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把等级说成神圣不可侵犯,是维护专制的需要。因此,董仲舒则据此提出了三纲五常”之论。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使这种能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的政教礼俗,成为专制制度的意识形态。

颜渊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

的言行符合于周的礼乐制度,就是仁。一旦做到自我克制,天下就都赞许你是有仁之人了。实现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就是说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当说的说,不当说的不说;当听的听,不当听的不听;当做的做,不当做的不做,做一个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