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考试总分:9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5分)1. 有学者指出“从汉朝到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

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

下列选项能反映此材料观点的是( )A.秦朝设丞相制度B.汉武帝设中朝、外朝C.元朝设立中书省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2. 下表为中国古代各地治水次数的统计。

这可以佐证唐代()时代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云南汉代1819451114111唐代321132245151812442029471A.江南地区经济地位迅速提高B.政府治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C.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D.治理黄河仍然处于首要地位3.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康熙亲征噶尔丹D.雅克萨之战4. 朱萌贵在《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中介绍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历程,这样写道:企业债务沉重,规模长期停滞。

迫于政府压力的投资和借款的数额越来越大,并提供“报效金”用做赈灾、庆典,总计外流资金多于800万两,另外还要免费为政府提供军运和官运,到清政府灭亡企业未见好转。

这表明()A.封建制度拖累企业的发展B.技术落后导致企业衰败C.洋务企业无法与外商竞争D.清政府不支持洋务运动5. “它(五四运动)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形成声势浩大的规模抗争。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必须有一项或几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遴选的六大标准。

以下世界文化遗产符合第五项标准“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的变化影响下容易变得易于损坏”的是()A. 兵马俑B. 皖南古村落C. 戈雷岛D. 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答案】B【解析】12.下表是一位中国法学专家的建言。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专家主张()A. 提升官员素养B. 制定村民自治法规C. 深化基层民主D. 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答案】C【解析】表格中体现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同时建设法治国家依法行政,减少行政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两点统一于加强并深化基层民主,故C 正确;材料未体现有关官员素养的要求,故A排除;“制定村民自治法规”“确立依法治国方略”都只体现了表格的一方面,故BD排除。

故选C。

3.1940年6月7日,中共太岳区党委创办了机关报——《太岳日报》。

该报曾先后发表了《边区文化建设决定》《和川:取消牙行,实行交易员制》等报道,以及《为实现民主而斗争》《把“二流子”动员到生产中去》等文章。

这些报道和文章()A. 基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B.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C. 立足于提升人民的政治地位D. 体现了为根据地建设服务的宣传方针【答案】D【解析】略4.如图为漫画《束缚》(2018年)。

据此可知()A. 全球化的趋势出现明显逆转B. 贸易保护主义成为时代潮流C. 美国经济霸权主义不得人心D.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答案】D【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代表世界经济的大树遭到了保护主义的束缚,说明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故D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说明全球化出现了逆转,全球化仍然是时代潮流,排除AB两项;漫画材料并未提及美国推行经济霸权主义,排除C项。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又认为“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故大人之务,将在众贤而已”。

该思想属于()A. 墨家B. 儒家C. 法家D. 道家【答案】A【解析】材料中学派观点出自墨子,体现强调身体力行与尚贤观,属于墨家观点,故A项正确;儒家无此思想,故B项错误;法家无此思想,故C项错误;道家亦无此思想,故D项错误。

故选A。

2.南宋学者袁毂感叹:“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

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

”这说明当时()A. 抑商政策的取消推动了经济发展B. 农业与工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C. 社会流动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D.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农业的衰败【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

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社会阶层出现了自由流动,导致财富转移和原有的等级关系的破裂,故C项正确。

历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

“农业与工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涉及农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故选C。

3.黄宗羲在他所著的《学校》里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非是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这说明他()①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和臣②主张推翻君主专制③主张学校拥有对执政者的监督权④有近代民主政治的思想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黄宗羲虽然批评君主专制,但没有主张推翻;他主张学校有对君权的监督功能,这一思想有近代民主政治的意味,故②错误;①③④均符合题意,故①③④正确。

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 .二月革命的发生 B .“四月提纲”的提出 C .七月事件的发生 D .十月革命的胜利2.秦朝统一全国后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基于此种认识,秦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三公九卿制D .皇帝制度 3.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 A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B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4.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

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这里的“起义”指的是A .南昌起义B .武昌起义C .广州起义D .秋收起义5.制度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民主政治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

新时期我国确立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①共同管理、团结一致 ②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D.②④6.1832年6月,英国议会选举改革的方案得到国王的批准,其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

英国的这次议会改革A.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权力B.满足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诉求C.进一步加强了议会的权力D.满足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7.史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

上述材料反映了: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②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③农副产品投入市场④佃农的生产自主权扩大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8.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doc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doc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1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A.皇帝制的建立B.分封制的衰落C.郡县制的推行D.宗法制的瓦解解析:“周制微弱”是西周分封制的逐渐崩溃,而天下“统于秦”则是秦灭六国,实现大一统,这是西周以来分封制的结束,选择B。

皇帝制的建立和郡县制的推行均为秦统一后的措施;秦统一后宗法制并未瓦解。

2“君王自命'天子',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

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

”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解析:从材料中“嫡长子自然承袭”“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可判断这与宗法制的特点有关,B反映了宗法制的主旨。

答案:B3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解析:由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可以判断出是废除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度。

而郡县制中的官员不再世袭相承。

正确答案为D。

答案:D4.《通典》记载:“旧(唐初)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开元十一年(723年),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政事堂设置的变化反映了()A.三省六部制的兴衰B..三省协同理政,行政效率提高C.相权一度得到加强D.三省机构精简,职能趋于合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

宰相由仅于门下省议事,到迁至中书省,再到分列五房,说明对相权的制约,故C表述错误;对相权进行分割,不能说明职能趋于合一,D表述错误;整则材料未体现三省六部制的兴衰,故A表述有误,选B。

2022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 历史(一) 全国I卷(含答案)

2022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 历史(一) 全国I卷(含答案)
A.中央集权体制逐渐形成B.先秦时期兼并战争频繁
C.郡县制首先在边疆形成 D.分封制度在春秋时崩溃
25.下表所示为有关西汉初期粮食价格的文献记载(部分)。对表格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
文献
记载
(西汉)司马迁《史记·律书》
(每石)粟至十余钱
(东汉)桓谭《新论》
谷物每石数十钱
A.时代越近的记载越可信 B.经济数据需要慎重核验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B.浪漫主义思潮开始兴起
C.垄断资本主义应运而生D.自由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34.表1摘自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部分统计数据。从总体上看,此时法国工业化( )
A.取得一定进展 B.得到政府支持
C.冲击农业发展 D.侧重于重工业
35.图6漫画出自求是网,该漫画反映出的主旨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B.南北对话缓和世界局势
绝密★启用前
2022年高考名校仿真模拟题
历史(一)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C.史官的记载真实性更高 D.种植结构影响粮食价格
26.宋朝监司是地方州县的统领、监控机构,在实际中与中书省、枢密院接触密切。御史台、谏院为中央专门监察机构,对监司等地方各级官员有按察权力,同时还掌管监司的考课、复核工作。这一体制( )
A.维护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B.开始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C.有利于维护专制集权统治D.铲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摘编自郑荣奕《我国学徒制的历史演变与改革方向》

广东省高三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与解析:必修一专题1.doc

广东省高三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与解析:必修一专题1.doc

广东省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一专题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共0分)1.(1月广东四校联考13题)中国隋唐科举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C.扩大了统治基础D.实现了选贤任能2.(3月深圳松岗中学高三测试12题)《史记•商君传》:“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

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这则材料不能反映()A.秦设县制是针对扩大的疆域而实行有效管辖B.中央集权制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存在了C.建都咸阳体现了秦国的强大D.秦王统一中国定都咸阳3.(3月江门市一模12题)古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制度()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4.(1月汕头金山中学高一期末7题)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以宗法制为例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5.(1月广东四校联考14题)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6.(1月江门市高三调研1题)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应是指哪一时期()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7.(4月深圳调研12题)《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

”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8.(4月肇庆市二模12题)“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6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8分)1. “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下列文化遗存时期与材料描述相符合的是A.半坡文化时期B.仰韶文化时期C.龙山文化时期D.河姆渡文化时期2. 有学者说:“如果在分析隋唐五代的儒学时,只顾及经学而忽视其他,便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这主要是因为隋唐时期()A.统治者以儒学为主导B.儒释道三家相互影响C.儒生囿于儒学的樊篱D.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3. 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

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

这表明当时()A.经济控制逐步弱化B.传统义利观念废弛C.商品经济仍具活力D.抑商政策未能实施4. 郑燮擅绘墨竹,继承传统,又突出个性。

他画的墨竹疏密相间,挺劲孤直,具有一种孤傲之气。

他重视以诗文点题,将书法意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诗、书、画三者合一的效果。

下列对此类绘画表述正确的是()A.以社会生活风俗为题材B.主要反映皇帝文治武功C.承载着宣传教化的功能D.是一种综合型艺术5. 下面两幅图片是天津不同时期的两座报时建筑,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国近代习俗全盘西化B.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C.中国已融入全球化潮流D.民众时间标准开始统一6. 据史载,洪、杨等人在全体军民中推行禁欲主义,虽夫妻同宿也被问斩,而自己则大搞多妻制;首义诸王的净桶、夜壶均以金造,大小官员群起效尤,“臂必带镯,手必戒指,广西、湖南人鲜有不备者,无金则银”。

高三历史必修一模拟试卷及答案

高三历史必修一模拟试卷及答案

高三历史必修一模拟试卷及答案高三的历史必修一大家都复习的不错,做一份历史必修一的模拟试卷检验一下成果吧。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三历史必修一模拟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高三历史必修一模拟试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0分)1.(2011年1月中山市高三统考20题)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①第一次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011年1月汕头金山中学高一期末40题)“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

”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3.(2011年1月汕头金山中学高一期末37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主张( )①资产阶级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②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③无产阶级将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④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①②③④4.(2011年1月汕头金山中学高一期末39题)右图中图一与图二的内在联系是( )A.列宁引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B.列宁亲自指挥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D.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5.(2011年1月汕尾市高三调研9题)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

该事件是指( )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C.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D.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6.(2011年5月肇庆市二模20题)“他们相信人人平等,希望在生产过程中用合作代替竞争。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考试总分:96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1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3分)1. 如图为秦汉郡县乡里组织图。

据图可知,秦汉时期()A.官僚政治的发展走向完善B.地方行政机构分权明显C.制度变革消除了割据隐患D.地方治理体系基本形成2. 宋真宗在位期间(997~1022年),土地兼并严重,但农作物产量倍增,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

这一现象说明()A.土地兼并的现象并不影响社会和谐B.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贫富分化严重C.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3. 雍正时期,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后,少数民族被要求改剃满族发型,官员还上奏建议归流区域“分设里长甲首”,“令百姓轮流充当”,实行与汉地一致的基层治理模式。

这反映了改土归流( )A.阻碍了当地的社会进步B.强化了君主专制C.解决了边疆的安全问题D.增强了国家认同4. 买办乃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职业,主要存在于清末民初。

他们同外商订立契约,交纳保证金,以外商名义和华商做生意,从中赚取薪水及佣金。

以下关于买办的评价能体现唯物史观的是()A.陈独秀:买办帮着外国资本家掠夺中国人B.马寅初:买办的存在有客观原因,但“害多利少”C.金普森:买办带动了近代新式民族工业的发展,还使普通百姓用上了廉价的商品D.聂好春:买办是商界精英和早期经济现代化运动的主干力量,是近代商会的中坚5.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A.俄国帮助的进步性B.领导阶级的先进性C.群众基础的广泛性D.革命成果的丰富性6.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考试总分:9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1 小题,每题 4 分,共计44分)1. 西晋以前的宁镇地区(今江苏南京、镇江一带)流行的方言是纯粹的吴语;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方言。

导致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移民大量迁入B.经济得到开发C.政区进行调整D.政权发生更迭2. 唐代宗诏令“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宋真宗时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最终宋徽宗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

这反映出()A.宋代的法律体系比唐代更为完备B.“工商食官”的政策逐步受到削弱C.商业发展不断冲击传统坊市制度D.官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日趋严格3. 清初,官员奏本经过内阁票拟才送到皇帝手中。

康熙推行奏折制。

凡有奏折权的官员,由皇帝发给折匣,匣上加锁,钥匙由皇帝和官员各执一把。

官员具奏时,派人直接送达御前,皇帝览阅批示后,又派专人将折匣送回。

奏折制的实行()A.推动了中枢权力机构调整B.创造了一种全新奏事机制C.大幅度减轻了皇帝的负担D.彻底架空了内阁的票拟权4. 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上述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A.均主张“中体西用”B.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C.未能触及政治制度D.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5. 1919年6月19日,吴佩孚致电北京政府要求政府“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

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

”以下对该电文所指的历史事件,分析错误的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诱因B.新文化运动开始兴起C.促成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士人运动的结合D.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6.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性事件。

(新教材)高考历史模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新教材)高考历史模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新教材)高考历史模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为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人形双系瓶(人形葫芦瓶)。

《诗经·大雅·绵》中“绵绵瓜瓞,民之出生”中的“瓜瓞”即为葫芦。

彝族古歌《梅葛》记载:葫芦中诞生了汉、彝、苗、藏等九族,类似传说在土家族、侗族等皆有流传,这体现了( ) A.先民文化基因的相似B.跨地域农产品的交流C.早期国家意识的产生D.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2.东汉光武帝下令“广求民瘼,观纳风谣”,将民间品评歌谣作为郡国长官政绩考评参照;明帝时,荆州刺史郭贺因百姓赞“厥德仁明郭乔卿,忠正朝廷上下平”,被赐以三公之服。

据此可知,东汉民间品评谣谚( )A.起到监督官吏的社会作用B.是九品中正制的雏形C.成为考核官吏的主要依据D.遏制了地方官员贪腐3.有学者认为“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呈现出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促使城乡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经济形态的转型C.税收制度的革新D.商品经济的发展4.元朝《市舶则法》规定,诸王、驸马、权豪势要、僧、道等“下番(到国外去)博易到物货,并仰依例抽解”,行省官、宣慰司官、市舶司官不得“拘占舶船”,不得“捎带钱物,下番买卖”。

这些规定( )A.说明元朝严格限制外贸活动B.提高了外贸管理效率C.反映政府重视规范海外贸易D.有利于实现外贸平衡5.晚明南京著名书坊“车书楼”以出版应用范文集为主,坊主以儒生自居结交一批士人参与出版活动,功名官职最高者为供职南京礼部的万历年间状元。

该书坊兴盛时曾与多家书坊联合出版书籍。

这说明当时( )A.官商联合垄断文化产业B.民营出版水平超过官方C.科举助推商业出版发展D.市民文化成为社会主流6.1893年的小校场年画《中外通商共庆大放花灯图》展现了上海商界为庆祝上海开埠通商50周年游行的场景;1911年,这幅年画图版中原来的文字被剜掉,嵌上“上海通商庆贺总统万岁”字样,并将游行队伍中红旗上的“令”字覆盖为“汉”字(如图)。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解答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解答

第一单元周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17·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期末·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写道“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A.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 B.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C.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D.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2.(2017·湖北孝感七校教学联盟高三期末·26)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战国时初步形成,秦朝确立,明清强化。

下列关于官吏选拔制度,表述错误的是()A.秦汉时官吏由皇帝任免 B.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C.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D.明朝设三司,清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官吏3.(2017·吉林吉林二模·5)历史学家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

”材料所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巨额的军事、行政开支 B.贵族集团追求奢华生活C.官僚集团普遍贪污浪费 D.“大一统”的集权统治4.(2017·山东德州高三期末·2)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

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

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A.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减少 B.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多C.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5.(2017·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调研五·6)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所直接臣属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带解析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带解析

第一单元周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二、材料阅读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世纪的欧洲人阅读中国历史时,他们感觉,这个帝国从早期到晚期好像没多大变化,于是就产生了“停滞”的说法。

……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历史前后期的各种变迁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现代”成为观察历史的基本参照系,“停滞论”被“分期论”取代了。

不过“停命论”虽有不当但却不是向璧虚构,它也是基于一定史实的有感而发。

这在20世纪,更多地被表述为“连续性”。

与“停滞”不同,“连续”的提法不含贬义,可以容纳“发展”和“变迁”。

——阁步克《谈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阅读材料,选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6.(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41)(12分)古代东西方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雄踞欧亚大陆东西两端。

它们都面临管理巨大版图和众多人口的问题。

(1)仿照示例,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6分)材料二公元前4世纪以后的希腊数学逐渐脱离了哲学和天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时数学已经从经验科学过渡到演绎的科学,即由少数几个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到一系列定理。

古希腊的贤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亚里士多德更加广泛采用了他所处时代的数学成就。

……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收录246个应用题,都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这一时期中国科技的经验色彩已十分浓厚,科技成就大多属于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摘编自张奎元《新编世界科技史》(2)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古代希腊数学和古代中国数学的特点。

(6分)37.(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举之制始于隋,盛于唐、宋,经元、明、清,至清末方废除,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强调应试者的文化素养及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考试总分:91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1 小题,每题 1 分,共计11分)1. 下列是魏晋南北朝政权变迁简易示意图。

按照时间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丙乙丁B.乙甲丙丁C.甲乙丁丙D.甲乙丙丁2. 有学者认为: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即要求人“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这说明程朱理学()A.重在经世致用B.蔑视君主权威C.追求普遍真理D.实质虚伪教条3. 诗人张以宁路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原无北伐心。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岳飞抗金,收复开封B.庆历新政,触犯既得利益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江南D.北宋灭亡,蒙古统一4.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51条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中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书“夷”字。

这反映出( )A.中国国家主权严重受损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清政府妥协退让苟且偷安D.清王朝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5.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材料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A.五口通商危害减弱B.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影响加大C.民族危机日益严重D.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6. 按照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的逻辑顺序,如图空白处应该填入的是()A.南昌起义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遵义会议D.抗日战争时期7.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

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一至五单元高考模拟试卷

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一至五单元高考模拟试卷

历史必修一试题一.选择题(60分)1.《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西周末期王室衰微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群雄并立2.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

在春秋时期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的现象,这说明()A.统治者比以前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社会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的铸造业更加发达3.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4.“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自《全球通史》)这段材料涉及到的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皇帝制④三省六部制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6.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后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7.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8.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江苏高一高中历史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江苏高一高中历史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江苏高一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唐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这里的“市”指A.工官监管的夜市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物流通畅的草市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2.下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

此图可以用来佐证当时A.农业上开始使用牛耕技术B.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成熟C.耕犁技术已经相当完善D.耦犁耕作方法的不断进步3.湖南一座古墓出土了以下文物:青铜酒杯、圆形方孔铜钱、精致的锦缎、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据此推测该墓可能为A.商周时期墓葬B.隋唐时期墓葬C.宋元时期墓葬D.明清时期墓葬4.《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掌管百工技的少府监,每年十月,从刑部都官司的官奴婢和官户中挑选一部分人为工户,送到少府监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手艺……传技师傅从全国各地挑选,代表着当时各行业职业技术的最高水平。

”材料反映唐代官营手工业A.由官府集中管理B.专门负责纺织及乐器制造C.生产带有季节性D.各行业均发展到最高水平5.明朝嘉靖年间“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日促,转而从盗。

”有识之士认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材料说明“海禁”政策A.导致了沿海倭患出现B.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C.促进了海上贸易发展D.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6.近代以来,世界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下图中虚线所示的交通工具是A.轮船B.火车C.汽车D.飞机7.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可也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

”导致“大西近海一国”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发展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开展D.世界市场的形成8.19世纪后30年,西方某国钢铁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140个,而工人总数却增加了近两万人,产量增加了近3000万吨,投资额增长了近五倍。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世袭制②禅让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3.观察下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B.③C.②D.④4.史学家许倬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

比例增加说明A.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B.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C.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D.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5.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A.社会经济形态B.专制集权的程度C.地方行政组织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6.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③秦朝统一了文字④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7.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下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D.行政机构设罝由繁到简8.泰朝的郡县制比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A.郡县官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官员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C.郡县官员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D.郡县是地方行政的管理机构9.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

山东高一高中历史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历史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钱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A.秦汉隋唐B.西周秦汉C.西周隋唐D.秦汉明朝2.“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察举制D.科举制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A.使执政官掌握立法权B.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C.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D.使贵族独享政治权利4.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自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

”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古希腊()A.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B.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C.公民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D.排斥私有财产制度5.伯里克利在担任首席将军期间,改变了先前公职人员只尽义务、不取报酬的惯例,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

这一措施的目的是A.维护城邦居民的民主权力B.提高公民大会的执政效率C.推动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D.扭转贵族受贿贪污的局面6.“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

”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B.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C.废除了维护贵族的不合理法规D.由贵族编制并为贵族服务7.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1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 ( )A.皇帝制的建立B.分封制的衰落C.郡县制的推行D.宗法制的瓦解解析:“周制微弱”是西周分封制的逐渐崩溃,而天下“统于秦”则是秦灭六国,实现大一统,这是西周以来分封制的结束,选择B。

皇帝制的建立和郡县制的推行均为秦统一后的措施;秦统一后宗法制并未瓦解。

2“君王自命‘天子’,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

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

”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 )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解析:从材料中“嫡长子自然承袭”“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可判断这与宗法制的特点有关,B反映了宗法制的主旨。

答案:B3“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 ( )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解析:由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可以判断出是废除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度。

而郡县制中的官员不再世袭相承。

正确答案为D。

答案:D4.《通典》记载:“旧(唐初)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开元十一年(723年),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政事堂设置的变化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制的兴衰B.三省协同理政,行政效率提高C.相权一度得到加强D.三省机构精简,职能趋于合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

宰相由仅于门下省议事,到迁至中书省,再到分列五房,说明对相权的制约,故C表述错误;对相权进行分割,不能说明职能趋于合一,D表述错误;整则材料未体现三省六部制的兴衰,故A表述有误,选B。

答案:B5.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其与察举制相比 ( )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B.提高了儒生的地位C.使社会各阶层流动制度化D.打破了政治权威和物质财富等级的世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对比分析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的异同。

从题干认识到强调九品中正制的“区别人物,第其高下”的作用,B、C、D说法错误,与题意不符。

答案:A6.伯利克里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我们不认为言论会妨碍行动,而认为在未经辩论并充分作好准备之前,不应贸然行动。

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

”雅典能进行辩论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解析: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每个公民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在这里可以自由辩论,选择A。

答案:A7.公元前399年,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苏格拉底死刑。

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

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这最能说明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容易导致权力滥用B.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C.该案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D.该案违背了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看,A项说法较之B项更符合题意;C、D两项说法错误,该案不能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也没有违背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案:A8.2015·河南联考“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以上法律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英国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夺,议会权力上升C.英国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逐步过渡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重视限制威廉三世的权力解析:《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表述没错,但题目说的是实质问题,A 属于表象,不符合题意。

B错在“完全”,《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然拥有一部分政治经济权。

D是表象,其实质是议会对国王权力的制约。

英国从国王的“人治”社会向《权利法案》的“法治”转变,开始了议会主权、国王限权的联合统治,故选择C。

答案:C9.2015·安徽模拟陈独秀曾说:“人权为法国大革命之赐,自《人权宣言》刊布以后,欧洲人心如梦觉醒,晓然于人权之可贵,群起而抗君主,废贵族,各国宪章赖以成立。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其论据的是 ( )①英国《权利法案》颁布②北美《独立宣言》发布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A.①②B.②④C.①③ D.③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中“自《人权宣言》颁布以后,欧洲人心如梦觉醒”分析,该论据应是法国《人权宣言》颁布之后,其颁布的时间为1789年。

①是在1689年;②是在1776年,排除含有①②的选项;③在1875年;④在1912年。

因此应选D。

答案:D10《威廉二世》一书描述道:“他(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

”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 )A.领袖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施政效果B.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难以调和C.德国的代议制不够成熟与完善D.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解析:从材料“(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一个皇帝的性格可以造成施政的弊病,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权力很大,反映了德国的代议制具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德国的代议制不够成熟与完善,故C正确。

答案:C11.近代史学家蒋廷黻指出:“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原状:我攻彼守。

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和自由,我方则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

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场“不能避免的”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中国社会矛盾发生根本变化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革命进入民主革命阶段解析:由材料可知,这场“不能避免的”战争是鸦片战争。

由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经济结构、革命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

答案:C12.2015·长郡模拟“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

……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

”该条文实质上 ( )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解析: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

“英人违背此条禁约……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反映此项治外法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A、B、D与题意相反,故答案为C。

答案:C13.“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 ( ) A.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B.赔偿白银4.5亿两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D.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解析:根据材料判断为《马关条约》的内容,故C正确。

A、B、D是《辛丑条约》的内容。

答案:C14.孙中山说:“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

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

”孙中山这一认识基于(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解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列强认识到“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

答案:C15.《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 000余人……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

”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解析: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进攻上海,引起上海许多市民的恐慌,纷纷躲到租界内“避难”(寻求外国的庇护),造成租界人口迅速增加和房租的上涨。

到了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上海社会秩序恢复了“稳定”,原来在租界“避难”的人纷纷离开,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

答案:B16.“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现实,往往复反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罪也。

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

”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制复辟现象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共和制B.康有为等守旧保皇党人的支持C.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理解民主制D.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复辟帝制的基础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看,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后,之所以反复出现帝制复辟,不是由于共和本身之罪,而是由于“守旧之武人,及学者”的反对,即存在复辟的基础。

答案:D17.2015·济南调研李敖曾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解析:“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突出应从文化方面来看,显然选C,因为它使新文化运动从传播资产阶级的文化转向传播无产阶级的文化;A是政治上的,不符合题意;“岔路”说的不是继承,故D不正确;“岔路”说的不是对社会性质的认识,故B不正确。

答案:C18.下文摘自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