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24课时)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教材,涵盖全部内容,共计24课时。

主要章节包括:春天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生活中的科学、多样的物质、地球与宇宙。

详细内容如下:1. 春天的变化: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如植物的生长、气温的变化等。

2. 植物的生长: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所需条件等。

3. 动物的生长与繁殖: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生命周期等。

4. 生活中的科学: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等。

5. 多样的物质:认识不同物质的特点、分类等。

6. 地球与宇宙:了解地球的结构、宇宙的组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物质的特点。

2.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探究、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穿插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4. 小组讨论: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 内容:以提纲形式展示教材章节、重点知识、实践活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春天的一个自然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2)列举三种植物的繁殖方式,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3)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产生。

2. 答案:(1)示例:春天,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河流水位上升。

原因是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水流增多,从而使河流水位上升。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涉及章节包括:第一章《春天的发现》,第二章《植物的生长》,第三章《动物的一生》,第四章《宇宙的奥秘》。

具体内容包括:春天的自然变化、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命周期、太阳系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春天的自然现象,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

2. 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重点:春天的自然现象、太阳系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植物种子、动物模型、地球仪、天文望远镜。

学具:记录本、画笔、放大镜、尺子、土壤、浇水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植物,记录生长过程,讨论并回答问题。

4. 新课导入(5分钟):介绍动物的生命周期,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生长过程。

5.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动物生命周期现象。

6. 实践活动(15分钟):学生动手种植植物,观察并记录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发现自然现象:植物发芽、动物出现、气候变化2. 植物的生长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3. 动物的一生生命周期:出生、成长、繁殖、死亡4. 宇宙的奥秘太阳系:八大行星、恒星、银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它们的生命周期。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观察报告,包括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春天的自然现象、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命周期等知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高:1500米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正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回顾本节课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教案序号:课题:2.各种各样的运动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在与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点: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出示《宝宝运动》视频。

师:生命离不开运动。

你都知道哪些运动方式。

二、探究新知聚焦: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1.课件出示动图,学生分别指出各种形式的运动。

探索一: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课件出示:用多种方法让下面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课件出示不同的运动形式小结。

播放视频《振动》探索二: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在物体上贴上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以直尺和手指陀螺为例。

课件出示观察方法及结果。

探索三: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课件出示表格激趣导入。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的运动形式。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运动的形式。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高:1500米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正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回顾本节课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教案序号:课题:2.各种各样的运动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在与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点: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出示《宝宝运动》视频。

师:生命离不开运动。

你都知道哪些运动方式。

二、探究新知聚焦: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1.课件出示动图,学生分别指出各种形式的运动。

探索一: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课件出示:用多种方法让下面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课件出示不同的运动形式小结。

播放视频《振动》探索二: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在物体上贴上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以直尺和手指陀螺为例。

课件出示观察方法及结果。

探索三: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课件出示表格激趣导入。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的运动形式。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运动的形式。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能源与环境保护课时一:自然界的能源教学目标:- 了解自然界的能源种类及其特点- 知道人类利用能源的方法和过程-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教学准备:- 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自然界的能源,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能源的特点。

2. 研究:利用教材中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不同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3. 呈现:展示人类如何利用能源,介绍不同的能源开发方式和过程。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意识。

课时二:节约能源,从我做起教学目标:- 了解节约能源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养成节约能源的好惯- 引导学生提出节约能源的措施和方法教学准备:- 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实物:能源的使用场景道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能源的浪费现象并讨论原因。

2. 研究: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介绍节约能源的概念和意义。

3. 探究:用实物道具展示不同的能源使用场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节约能源,提出自己的节约能源措施和方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为节约能源做贡献。

课时三:环保小卫士教学目标:- 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教学准备:- 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图片:环保行动的图片素材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环保行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环保意义和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2. 研究:利用教材中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不同的环保行动和方法。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环保行动并反思其中的意义。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植物的一生》:第一节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二节种子的传播;第三节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 第六章《动物的一生》:第一节动物的出生与成长;第二节动物的繁殖;第三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认识自然界生命的奇妙。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理解自然界生命的循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实物,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放大镜、种子、泥土、花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界的美妙。

2. 例题讲解:(1)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种子、发芽、生长等阶段。

(2)讲解动物的出生与成长,让学生了解繁殖、孵化、成长等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2)让学生描述身边动物的成长变化,分享观察心得。

4. 讲解植物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一生:(1)生长与变化(2)种子的传播(3)植物与人类的关系2. 动物的一生:(1)出生与成长(2)繁殖(3)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并画出植物的生长示意图。

(2)观察身边的动物,描述其成长过程,并画出动物的成长示意图。

2. 答案:(1)植物生长示意图: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动物成长示意图:出生→成长→繁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到自然界生命的奇妙。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高:1500米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正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回顾本节课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教案序号:课题:2.各种各样的运动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在与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点: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出示《宝宝运动》视频。

师:生命离不开运动。

你都知道哪些运动方式。

二、探究新知聚焦: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1.课件出示动图,学生分别指出各种形式的运动。

探索一: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课件出示:用多种方法让下面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课件出示不同的运动形式小结。

播放视频《振动》探索二: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在物体上贴上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以直尺和手指陀螺为例。

课件出示观察方法及结果。

探索三: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课件出示表格激趣导入。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的运动形式。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运动的形式。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为教材,涵盖全部内容,共24课时。

具体章节及详细内容如下: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14课时)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植物的适应与进化2. 第2章:动物的生长与变化(第58课时)动物的分类与特征动物的生长发育动物的运动与行为人类与动物的关系3. 第3章:天气与气候(第912课时)天气的观察与描述气候的类型与特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4. 第4章:电与磁(第1316课时)电的产生与传导磁的现象与应用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电磁现象及其应用5. 第5章:光的传播与现象(第1720课时)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折射与透镜光的色散与合成光的用途与保护6. 第6章:地球与宇宙(第2124课时)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宇宙的探索与发现人类对地球与宇宙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动物、天气、电与磁、光、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天气与气候的影响电路的组成与原理光的折射与透镜地球与宇宙的认识2. 教学重点:植物与动物的生长变化天气与气候的观察与描述电与磁的应用光的传播与现象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天气图、磁铁、电路元件、光学器材、地球仪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尺子、放大镜、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兴趣(2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相关现象,提出问题。

2. 讲解新课,互动交流(15分钟)结合教材,详细讲解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解答。

举例说明,进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巩固知识(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高:1500米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正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回顾本节课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教案序号:课题:2.各种各样的运动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在与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点: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出示《宝宝运动》视频。

师:生命离不开运动。

你都知道哪些运动方式。

二、探究新知聚焦: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1.课件出示动图,学生分别指出各种形式的运动。

探索一: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课件出示:用多种方法让下面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课件出示不同的运动形式小结。

播放视频《振动》探索二: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在物体上贴上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以直尺和手指陀螺为例。

课件出示观察方法及结果。

探索三: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课件出示表格激趣导入。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的运动形式。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运动的形式。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植物的生长过程
01
02
03
04
植物的繁殖
描述植物如何通过种子、孢子 、根茎等方式进行繁殖,以及 繁殖对植物种群的重要性。
种子发芽与生长
详细解释种子如何吸收水分、 突破种皮、长出根和芽的过程 ,以及后续的幼苗生长阶段。
植物的成长与变化
阐述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 吸收养分等方式进行生长,以 及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光合作用的应用
介绍光合作用在农业、园艺、生物能 源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植物的分类与识别
植物分类的方法与依据
解释如何根据植物的特征、生长习性、地理 分布等因素进行分类。
植物的识别技巧
介绍通过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等特 征来识别不同植物的方法。
常见的植物分类系统
介绍国际上通用的几种植物分类系统,如林 奈系统等。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 学全册教案
汇报人:
202X-01-08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 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 • 第三章:地球的物质循环 •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 第五章:科学探究与实践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适用年级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
05
第四章:天气与气 候
天气的形成与变化
天气形成的原因
天气是由地球表面温度、气压、 风、降水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
结果。
天气变化的机制
天气变化主要受到大气环流、地形 、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 互作用,导致天气的不断变化。
天气预报的原理
天气预报主要基于气象观测数据、 数值预报模型以及经验公式,通过 科学分析和计算,预测未来的天气 状况。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共包含24课时。

教学内容涉及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二章《动物的世界》、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和第四章《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一节:种子的发芽与生长第二节:植物的六大器官第三节:植物的生长需求2. 第二章《动物的世界》第一节:常见的动物第二节:动物的生活习性第三节:动物的运动方式3. 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一节:力的作用第二节:简单机械第三节:电的奥秘4. 第四章《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第一节:天气的变化第二节:水的循环第三节:地球的构造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植物的生长需求。

2. 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

3. 学习力的作用、简单机械和电的奥秘,培养观察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能力。

4. 了解天气的变化、水的循环和地球的构造,激发探索自然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需求、动物的生活习性、简单机械和电的奥秘。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分类、力的作用和天气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实验器材、地球仪、天气图标等。

2. 学具:画笔、剪刀、胶水、纸张、尺子、指南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动物,引入新课。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分类、力的作用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要知识点、实验步骤等。

2. 板书形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第二章:列举三种动物,并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

第三章: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力的作用、简单机械和电的奥秘。

第四章: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的发现》:第1节《春天的变化》、第2节《春天的植物》。

2. 第2章《水》:第1节《水的性质》、第2节《水的循环》、第3节《水资源》。

3. 第3章《磁铁》:第1节《磁铁的性质》、第2节《磁铁的应用》、第3节《磁悬浮列车》。

4. 第4章《植物的生长》:第1节《种子发芽》、第2节《植物的生长环境》、第3节《植物的生长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的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使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循环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让学生掌握磁铁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循环、磁铁的性质、植物的生长规律。

2. 教学重点:春天的变化、水的性质、磁铁的应用、种子发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春天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点。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春天的变化、水的性质、磁铁的应用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春天变化、水的性质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实验操作:进行水的循环、磁铁的性质等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2. 水的性质、循环、水资源3. 磁铁的性质、应用4. 植物的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春天变化,画一幅春天的画。

(2)列举出水的三种性质,并举例说明。

(3)简述磁铁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描述种子发芽的过程。

2. 答案:(1)略。

(2)水的三种性质:无色、无味、透明;冰融化成水;水可以导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高:1500米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正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回顾本节课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教案序号:课题:2.各种各样的运动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2.掌握常见的运动形式以及辨别方法;3.经历观察各种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4.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各种运动的复杂性与趣味性。

教学重点: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掌握常见的运动类型以及辨别方法。

探索一:观察并描述下面这些物体的运动路线。

课件出示结论:结论:过山车、老鹰的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台球、电梯、掉落的苹果的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

探索二:击球感知物体的运动形式课件出示实验材料、步骤。

实验结论:小球先是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冲出桌面后变为(曲线)运动。

探索三:观察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课件出示实验材料、步骤。

实验结论:小球先是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冲出桌面后变为(曲线)运动。

研讨交流: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分为哪两种形式?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科学词汇: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播放视频《曲线运动》拓展延伸1.运动轨迹之美播放视频《运动轨迹之美》2.找一找生活中更多物体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3.光盘陀螺的运动轨迹播放视频《光盘陀螺的运动轨迹》三、课堂练习完成同步练习题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板书设计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1课: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 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类和识别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 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1. 发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各种材料样品。

2. 分类表格。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 新课:介绍各种材料的名称和特点。

3. 实践:让学生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分类。

4. 小结:引导学生发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第2课:材料的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材料的性质。

2. 培养学生对材料性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材料的性质。

2. 学会观察和分析材料性质。

教学难点:1. 理解材料性质的概念。

教学准备:1. 各种材料样品。

2. 性质观察表格。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性质。

2. 新课:介绍各种材料的性质。

3. 实践: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提供的材料样品。

4. 小结:总结材料性质的概念。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5课:种子的秘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种子生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种子的结构。

2. 观察种子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1. 种子样品。

2. 观察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新课:介绍种子的结构和特点。

3. 实践:让学生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4. 小结:总结种子生长的特点。

第6课: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观察植物生长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生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1. 植物生长视频。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高:1500米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正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回顾本节课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教案序号:课题:2.各种各样的运动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2.掌握常见的运动形式以及辨别方法;3.经历观察各种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4.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各种运动的复杂性与趣味性。

教学重点: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掌握常见的运动类型以及辨别方法。

探索一:观察并描述下面这些物体的运动路线。

课件出示结论:结论:过山车、老鹰的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台球、电梯、掉落的苹果的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

探索二:击球感知物体的运动形式课件出示实验材料、步骤。

实验结论:小球先是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冲出桌面后变为(曲线)运动。

探索三:观察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课件出示实验材料、步骤。

实验结论:小球先是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冲出桌面后变为(曲线)运动。

研讨交流: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分为哪两种形式?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科学词汇: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播放视频《曲线运动》拓展延伸1.运动轨迹之美播放视频《运动轨迹之美》2.找一找生活中更多物体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3.光盘陀螺的运动轨迹播放视频《光盘陀螺的运动轨迹》三、课堂练习完成同步练习题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板书设计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观察与发现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1.1 植物的生长1.2 动物的变化第二单元:水2.1 水的来源和性质2.2 水的循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让学生掌握水的来源、性质和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变化过程水的循环过程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动物变化过程的图片或实物水循环过程的模型或动画2. 学具:学生观察记录表学生实验器材(如种子、土壤、容器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春天为背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引入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变化。

2. 新课内容: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1) 植物的生长a) 教师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c) 教师点评,补充讲解植物生长的原理。

2) 动物的变化a) 教师展示动物变化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c) 教师点评,补充讲解动物变化的原理。

第二单元:水1) 水的来源和性质a) 教师通过实验和讲解,介绍水的来源和性质。

b) 学生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水的循环a) 教师展示水循环过程的模型或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c) 教师点评,补充讲解水循环的过程。

3.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植物的生长:生长过程、特点、原理动物的变化:变化过程、特点、原理2. 第二单元:水水的来源和性质:来源、性质水的循环:过程、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观察身边的水源,了解水的性质和循环过程。

2. 答案: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液体等。

杭州市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24课时)

杭州市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24课时)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全部教案(共8课时)1.运动和位置【教材简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

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

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

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高:1500米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正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回顾本节课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教案序号:课题:2.各种各样的运动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在与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点: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出示《宝宝运动》视频。

师:生命离不开运动。

你都知道哪些运动方式。

二、探究新知聚焦: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1.课件出示动图,学生分别指出各种形式的运动。

探索一: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课件出示:用多种方法让下面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课件出示不同的运动形式小结。

播放视频《振动》探索二: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在物体上贴上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以直尺和手指陀螺为例。

课件出示观察方法及结果。

探索三: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课件出示表格激趣导入。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的运动形式。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运动的形式。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精品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精品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精品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五单元《生物特征》中第1课时《生物与非生物》。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生物与非生物基本特征,解生物生命现象,培养对生物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解生物基本特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兴趣,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生物生命现象。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生物基本特征,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动植物标本、非生物物品)学具:生物与非生物特征卡片、观察记录表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生物与非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片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2.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分组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特征,并记录下来。

3. 例题讲解结合学生讨论结果,讲解生物六大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

4. 随堂练习请学生们根据生物特征,判断一些物品是否为生物,并在观察记录表上记录。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2. 生物与非生物区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们在课后观察身边生物,记录它们基本特征,并思考生物与非生物区别。

2. 答案(示例)观察对象:小鸟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有更深入解,但在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时,仍存在一定难度。

在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实例讲解,提高学生判断能力。

2. 拓展延伸带领学生们走进大自然,观察身边生物,解它们生活习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物兴趣。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高:1500米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正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回顾本节课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教案序号:课题:2.各种各样的运动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在与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点: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出示《宝宝运动》视频。

师:生命离不开运动。

你都知道哪些运动方式。

二、探究新知聚焦: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1.课件出示动图,学生分别指出各种形式的运动。

探索一: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课件出示:用多种方法让下面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课件出示不同的运动形式小结。

播放视频《振动》探索二: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在物体上贴上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以直尺和手指陀螺为例。

课件出示观察方法及结果。

探索三: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课件出示表格激趣导入。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的运动形式。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运动的形式。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全部教案(共8课时)1.运动和位置【教材简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

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

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

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1.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科学态度目标1.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2.与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学重难点】重点:1. 能说出物体运动的依据。

2.能描述物体的位置。

难点:能说出物体运动与静止的依据【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小组:方向盘、软尺、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聚焦[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引入:出示一张小女孩池塘喂鱼照片,提问: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时,怎么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揭示课题【板书:运动和位置】二、探索——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探索活动一:(提示:引导学生说出判断时,需要与另一个物体比较位置。

教师可以用“和....相比”的句式,代替“参考物”概念的表述)(1)出示图片(在运动会上),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2)出示图片(在公交汽车站),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的判断的证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3)出示图片(在大草原上),先出示第一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说说你的判断证据。

学生交流讨论再出示第二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再说说判断的证据。

各小组交流反馈汇报小结: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相比,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板书:物体位置:改变——运动不改变——静止】三、探索——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材料准备:方向盘、软尺若干个]1.探究活动二:当两人都静止不动时,学生同时获得方向和距离信息后确定自己的位置(提示: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对教室的8个具体方位有认识基础)(1)教师介绍方向盘、软尺的使用方法以及活动的要求。

(2)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尝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2.探究活动三:站中心同学静止不动时,自己运动起来,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以及注意事项(2)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3.探究活动四方案一:[材料准备:校园平面图、可移动的透明方向盘、测量尺](提示:此活动对学生认识水平有一定的挑战,如果学生有困难,选择方案二)提供每组校园设计图纸,借助透明方向盘及测量尺让学生将方向盘的中心点覆盖在自己选择的校园平面图“参照物”上(告知学生每小段表示几米),然后描述自己在学校的位置。

方案二:[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出示校园设计图课件,多次更改“参考物”,让学生描述自己在学校的位置。

活动结束后学生讨论交流“可以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板书:描述位置:方向、距离】四、研讨(提示:这两个问题与聚焦部分的问题相呼应,可以有机融合到探索活动中,问题1与探究活动1融合,问题2与探究活动2-4融合。

也可以在探索活动后进行总结提升。

)提问“通过学习,你们知道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可以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五、拓展(提示:先让学生阅读任务要求和简单坐标图,询问不明白之处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出示坐标图,学生根据已知方向和距离标出物体所在的位置。

【板书设计】1.运动和位置物体位置:改变——运动不改变——静止描述位置:方向、距离【活动手册使用说明】学生活动手册中没有安排本课内容,建议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简单记录表。

【作业设计】1.能作为判断老鹰是否运动的依据是()。

A.看一幅图B.两幅图对比2.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

A.方向B.距离C.方向和距离3.在教室里,小明在小红的东方向3米处,那小红在小明的()。

A.东方向3米处B.西方向3米处C. 西方向6米处4.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向东南方向行驶,因发生故障停在离车站2000米的地方,请用圆点在图中标出汽车的位置。

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材简介】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2课。

在课程标准中属于物质科学的范畴。

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身边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为第3课做好认知铺垫。

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中学生已经能够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并且能够利用表示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运动着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形式,但是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同。

本课安排学生通过研究了解各种各样物体的运动形式,并将这些运动形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物体的机械运动,通常按照物体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运动方式。

在这两种运动方式中有以下的运动形式: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

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方式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

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聚焦部分,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初步认识运动形式的不同。

探索部分,通过研究,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的运动路线。

研讨部分,指导学生识别不同的物体的运动,分析多种运动方式的结合。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提供学生常见的物品(玩具),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描述,发现它们的运动形式虽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可以分成几个类别。

教材提示学生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

这其实是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过程,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体现了本单元想渗透的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具体的物体进行抽象。

其实,学生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就是将该物体抽象为一个质点了。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课之前,学生对物体的运动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概念并不具体化,知道一些基本的运动形式,如建立在具体物体上的滚动、移动、转动等。

因此本课的重点并不是给运动形式起名字,而是探究物体运动形式的特点,找出运动形式的异同。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能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在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运动情况、及时记录、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说出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学难点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根据物体轨迹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为学生准备:各种物体(指尖陀螺、钢尺、玩具车、铁皮青蛙、单摆等)、圆点、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材料准备:物体运动的视频一个](预设5分钟)1.视频导入(1)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我们看一段视频,在这个视频里面,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运动?(2)学生观看视频交流。

二、探索1.探索1:简单观察各种物体的运动(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指尖陀螺、铁皮青蛙、小车、弹簧玩偶、木陀螺](1)(出示指尖陀螺、铁皮青蛙、小车、弹簧玩偶、木陀螺),它们可以怎样运动?我们一起试试,让它们运动起来。

(2)学生分组活动并交流。

(让学生试着用手势比划一下上述物体的运用形式。

)(3)小结并揭题。

这些物体的运动一样吗?这些不同的玩具有着不同的运动形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各种各样的运动。

(板书课题)2.探索2:记录运动的形式(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每组指尖陀螺、铁皮青蛙、小车、弹簧玩偶、木陀螺、小圆点5张、记录纸条每组5张、学生活动手册](1)指导记录。

(出示单摆)这个叫摆。

教师拨动摆,小朋友仔细观察摆是怎样运动的?有办法把它们的运动记录下来吗?怎么记录呢?老师有一个小窍门教大家,我给摆贴上一个红点,然后用慢镜头来观察一下红点位置的变化过程,再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

(PPT)你们学会了吗?板书:(2)提出记录任务。

让我们来试着在它们身上贴上红点,选择其中两种物体,让它慢慢地运动起来,记录一下红点的位置变化。

(学生活动、记录,巡回指导)(3)学生汇报,将轨迹图贴上板书。

(4)分类。

根据各种物体的运动轨迹试着给它们分类。

说说分类的理由。

三、研讨:尺子的不同运动形式(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贴了小圆点小钢尺1把、PPT]1.看(出示钢尺),请大家想想,可以怎么玩?根据我们刚才讲的,小组讨论钢尺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运动形式。

2.学生分组实验3.出示图片讨论:生活中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4.小结:不同的物体它们的运动形式可能是不同的。

四、拓展:讨论悠悠球和旋转木马的运动形式(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贴了小圆点小钢尺1把、悠悠球和旋转木马视频各一个、学生活动手册]播放旋转木马视频,试着记录人的运动形式。

课外玩一玩悠悠球,试着分析它运动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