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多晶硅生产的十大上市公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足多晶硅生产的十大上市公司(网摘)

[今日操盘必读四大热点] [实力机构评级牛股值得关注] [释放你心中的怨气“打爆”它的头]

一、有关多晶硅的基本概述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无锡尚德在美国上市让施正荣一度成为中国首富的财富故事的流传、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并将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到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多晶硅概念目前已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自上世纪50年代第一个实用性的硅太阳电池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内诞生(不久,它即被用于人造卫星的发电系统上),太阳能光伏技术已历经了半个多世纪。据统计,2001-2006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从386mw增至,增长了倍,年均增长45%左右,已经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产业。有专家预测太阳能光伏产业在二十一世纪前半期,将超过核电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之一。

我国的光伏产业目前虽然还没有太多的上游原料的产出,其产业规模也还小,但是其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却超越了美国,仅排在日本、德国之后,而且还诞生了像无锡尚德这样的世界级光伏企业。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年日照时间在2200小时以上,因此具有丰富的阳光资源和发展光伏产业的基础前景。

光伏产业最重要的晶体硅材料包括了多晶硅和单晶硅,其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也依然是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材料。要生产出太阳能电池,首先要用硅原料生产出硅片,再用硅片生产出电池片,最后用电池片生产出电池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在晶体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四个环节当中,其前端环节的产能增速均落后于后面的环节,因此晶体硅供应的不足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但是下游企业的产能却还在扩大之中(该产业链状况带来的目前结果是,越往下游,其议价能力就越低,其毛利率就递减)。

由于国际上98%以上的光伏电池都是利用高纯多晶体硅制成,因此近年来,由于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多晶硅原材料已十分紧缺,其价格也持续上涨。据媒体报道,2006年,我国多晶硅产量约为300吨,仅够30mwp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需求,而2006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却为,即90%以上的原材料需要依靠进口;2007年全世界多晶硅总产能约万吨,但仍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其中半导体多晶硅的缺口达6000吨,太阳能多晶硅缺口达7000吨,并已导致全球多晶硅价格暴涨;近期多晶硅的销售均价已从170万元/吨、190万元/吨上涨到270万元/吨左右,其中优质硅料售价突破了300万元/吨,即使品质较差的硅料售价也超过了200万元/吨,以此计算其毛利率已接近80%。

一个1000吨左右的多晶硅生产线,如同一个中型的现代石化公司,投资大,技术要求也很高。世界多晶硅主要生产企业有日本的tokuyama、三菱、住友公司、美国的hemlock、asimi、sgs、memc公司,德国的wacker公司等,其年产能绝大部分在1000吨以上,其中tokuyama、hemlock、wacker三个公司生产规模最大,年产能均在3000-5000吨。

根据国泰君安研究报告,2006年至2010年,全球光伏产业复合增长率在20%-22%;其中2007年全球光伏产业新增装机数量为2000兆瓦至2200兆瓦,2008年为2500兆瓦至2800兆瓦。若按照每兆瓦需要9吨多晶硅计算,2008年全球需新增多晶硅产量万吨以上,才能满足太阳能电池生产的需要。

在目前呈金字塔式分布的光伏产业链中,由于上游产品的高利润率,已经吸引了具有实力的国内企业正在积极地投入到多晶硅项目中去。但目前国内能够真正产出多晶硅的企业数量并不多,而且2007年产量也都只有两三百吨,其中主要的生产企业是四川乐山的新光硅业、峨眉半导体、洛阳中硅和江苏中能等,其他企业的多晶硅项目多数还处于在建或拟建的状态之中。

其中洛阳中硅2000吨多晶硅项目已在洛阳新区科技园奠基,计划2008年建成投产。峨嵋半导体厂已经定下了三年滚动发展的规划,即完善200吨/年多晶硅生产线技术工艺系统;抓紧建设3×1500吨/年多晶硅生产线;规划万吨级多晶硅项目建设。由于该两个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及行业地位,因此近两年之内,这两家企业可能会继续主导我国光伏产业的上游市场(多晶硅市场)。

多晶硅生产提纯技术门槛高、投资大,且主流技术长期以来掌握在美、日、德3国7个公司的10家工厂手中。事实上,多晶硅的上游原材料石英砂在我国并不缺乏,不少海外的多晶硅公司都是从中国直接采购。我国每年都从石英石中提取大量98%纯度的工业硅,并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到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地,这些国家把工业硅加工成%纯度的多晶硅后,再以高出原料价数十倍甚至近百倍的市场价格,卖给我国的太阳能企业。

2005年11月,河南洛阳中硅高科公司300吨多晶硅项目第一炉产品成功出炉,标志着国外对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的封锁垄断已被打破,但我国计划新建的多晶硅项目多为引进俄罗斯的技术。而在涉足多晶硅生产的企业之中,目前也只有峨嵋半导体和洛阳中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提纯技术。该两个企业在早期引进俄罗斯西门子改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定的自主创新,逐步具备了千吨级的生产能力。我国多晶硅产量从2004年的60吨,到2005年的180吨,再到2006年突破300吨,主要归功于这两家企业。

2007年,四川新光硅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多晶硅项目已经投料生产,产量约230吨;南玻a、江苏阳光、四川永祥等公司的多晶硅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预计2008年投料生产,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亚洲硅业青海项目已经破土动工。2007年以来至2008年初,国内已有多家公司宣布投资多晶硅项目,其中从2007年6月以来,仅四川宣布上马多晶硅产业项目的公司就已超10家,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其中一半涉及上市公司。

多晶硅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按纯度要求不同,分为电子级和太阳能级。根据中国工业报记者对目前国内14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发布的多晶硅产能规划统计,2010年之前我国多晶硅总产能将达到67260吨以上,其总投资将超过435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在未来一旦投产或达产后,其产能的增加有可能会造成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若一旦产能过剩引起了市场反转,则下游的硅片生产厂家和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厂商就可以得利,但对于多晶硅生产企业来说,其风险也就可能会出现了。但pvnews根据上述14个项目可行性统计出的结果显示:到2010年中国的多晶硅潜在产能只为22100吨,其实际产能可能仅为7300吨。其理由是短期内中国很难突破多晶硅提纯的技术壁垒。

与此同时,目前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也面临着相对廉价的多晶硅生产新技术替代西门子法的风险。其中,河南迅天宇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物理法提纯技术,已于2007年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