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汇总

合集下载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参考答案(一)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参考答案(一)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参考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1.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中这句话反应了()A.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2. 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个人天赋B. 社会分工C. 国家性质D. 教育3. 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A. 学生B. 家长C. 教师D. 校长4. 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A. 游戏活动B. 学科活动C. 科技活动D. 文学体育活动5.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A. 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 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 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 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6. 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的依据是()A. 观察条件是否人为控制B. 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C. 观察者是否直接进入活动D. 观察内容是否有设计并有结果7. 假如小学生被狗咬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方式是()A. 立即包扎伤口B. 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绳子扎紧C. 用肥皂水、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等冲洗伤口D. 不做处理,直接送往医院8. 威威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A. 广阔性B. 流畅性C. 变通性D. 独创性9. 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A.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B.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10. 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乘作业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

这属于()A. 正强化B. 负强化C. 自我强化D. 替代强化11.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话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1、古代教育的特征①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②教育与生产芳动相脱离③教育内容形式单一④身份地位的象征性⑤教育方法是素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⑥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记忆口诀:等升内地房租。

2、近现代教育的变化和表现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记忆口诀:公历十一。

3、近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呈现哪些特征①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②教育的日趋昔及性和多样性③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记忆口诀:多生扑克。

4、20世纪世界教育的特征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④教育的多元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记忆口诀:全民多献身。

5、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哪些方面①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决定受教育的权利③决定教育的目的记忆口诀:零售木头。

6、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奥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记忆口诀:人民私欲。

7、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著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记忆口诀:内人解手龟速。

8、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的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开式③教育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记忆口诀:唠嗑技术。

9、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水平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记忆口诀:墨水传遍内环。

10、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③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记忆口诀:宣传融创。

11、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是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表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③人口的结构影响春教育的发展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记忆口诀:数值截蓄。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1.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证券,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效劳,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标准;〔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开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2.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开展特征〔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根底的教育;〔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类。

3.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4.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根底性,具体包含社会开展层面的根底性、个体开展层面的根底性、课程内容层面的根底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5.学校管理的根本内容〔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教务行政管理;〔3〕教学工作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

6.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1〕行政管理方法;〔2〕法律、法规管理方法;〔3〕经济管理方法;〔4〕思想教育方法;〔5〕数理统计方法。

7.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

8.简述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现象。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②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历史性表现在,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是各不相同的。

③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虽然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1、简述课程评价的概念及功能。

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

课程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区分、强化和发展的功能。

2、简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及其意义。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这些学习方式的意义在于:(1)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责任感。

(2)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1)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4)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肯定,通过肯定和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原则有:以人为本、公正平等、整体优化、注重个性等。

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质量管理等。

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必背题一、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的智力、品德和体质的活动。

它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机构和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2017年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二)

2017年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二)

2017年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二)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含义: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号,学周安排等。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类型的调整(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013下】(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5.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2013上】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和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分高,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6.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老师角色有哪些(1)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7.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行为有哪些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简答题汇总——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简答题汇总——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1.简述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決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又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2)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现代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科技功能等。

2.简述建立学制的依据。

(1)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

(2)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3)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4)民族文化传统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3.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哪些方面?(1)传道者的角色。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示范者的角色(榜样角色)。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的角色。

(7)班集体的领导者的角色。

(8)心理辅导者的角色。

4.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币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5. 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

(1)道德素养。

对待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话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4)心理素养。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6、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总汇编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总汇编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汇编(2011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适用于全国统考省(市、自治区)中小学学段】主编:名冠教师资格证考试研究中心名冠出品微信公众号:名冠考试资源库2017下教师资格证笔试QQ 群: 340437163 2017下教师资格证面试QQ 群: 5226015732011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洁性;(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查阅文献资料;(3)分析研究资料;(6)撰写研究报告。

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

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3)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4)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5)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全民性,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全民教育,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使全国各族各民族的所有儿童都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的需求。

(2)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志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5,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及途径。

教资考试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

教资考试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

教资考试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1、各种研究方式方法的实施步骤(1)查找文献资料;(2)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3)实施研究,收集资料;(4)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5)撰写研究报告。

2、简述行动研究的特征(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3)教学与研究合一;(4)研究的循环性。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整理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传播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4、遗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1)遗传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可能性;(2)遗传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5、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有主观能动性。

6、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1)德育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2)智育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3)体育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4)美育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8、影响学制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1)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经济)(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政治)(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人口)(4)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学生)(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

P13
2.简述泰勒目标模式。

P24
3.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34
4.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P82
5.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P152
6.简述如何贯彻疏导原则的要求。

P153
7.简述如何运用陶冶教育法。

P155
8.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P177
9.简述我国小学教学的任务。

P312
10.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P314
11.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P320
12.简述实施发现法的步骤。

P324
13.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P326
14.简述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P327
15.简述教学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

P331
16.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

P346
17.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P382
18.简述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P201
19.简述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P87
20.简述小学教师劳动的特点。

P85。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共有3道简答题,每道题10分,总共30分。

以下是近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2023年下半年21.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22.简述小学德育的内容。

23.根据桑代克理论,简述学习实质和学习律。

参考答案21.①导向功能;②诊断功能;(3)调节功能;④激励功能;⑤管理功能;⑥发展功能;⑦甄别功能;⑧鉴定功能。

22.①政治教育;②思想教育;③道德教育;④法制教育;⑤心理健康教育。

23.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 o桑代克认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

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

桑代克根据实验的结果,总结出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规律:(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当学习者有准备且可以进行活动,则会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能活动则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炀恼。

(2)练习律: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反之则会减弱。

(3)效果律:指“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可因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2023年上半年21.简述美育主要任务。

22.简述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

23.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24.简述美育主要任务。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

小学美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

(2)培养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25.简述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1)队会。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以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以及答案

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于自然的思想1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相同的教育2 教育应遵循人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3 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教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的宗教教育简述我国自然教育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的德智体多方面全面发展,要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的要求,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时间相结合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1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2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更应该注重到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由此而依据来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3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理解常常各异,在他们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4 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与自己观点不同之处,促进教学的进行简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必要条件有哪些1教育目标的设计与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2学校教育必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求3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影响协调一致,共同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工作4教育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断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简述影响学生的因素1内部因素(自己本身)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2外部因素(教师,学校,家庭,社会)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与兴趣,情节与意识,气质性格与认知方式简述教师职业的责任1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2是学生教学过程的组建者3是学生教学过程的指导者4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5是教学信息的开发应用者简述教育机智的方法1以变应变法2借题发挥法3实话实说法4冷处理法5用爱感化法6幽默调侃法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自我反思4进行专门的训练简述教师的法定权利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指导学生权4获取报酬待遇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简述终身学习的方法1参加系统的终身学习2参加校本的学习3参加各类成人学习4借助媒体学习简述终身学习的内容学会学习通晓自己所教的科目学习信息技术简述终身学习的意义1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2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3积累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4提高在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是教师的责任和意识简述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2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改进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5根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1从不分化逐渐到对各学科内容初步形成分化性兴趣2低年级儿童通过对游戏的方式对学习感兴趣3中年级的儿童对游戏因素的学习逐渐降低4反映了儿童的学前期的学习向学龄期的学习转化的特点简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换2提现课程内容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密切课程与生活时代的联系4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5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简述新课程下的教学创设情境的具体应用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3借助语言创设问题情境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问题情境5借助背景创设问题情境6借助儿歌谜语创设问题情境7借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8运用想象创设问题情境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调控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适当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2注重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使其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简述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在班会团体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6小组辅导简述小学心理教育的意义1有助于了解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2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有意识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3有助于自我的教育与完善4有助于科学的自我总结教育教学简述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关系1普通心理学的探索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和意志活动以及个人行程的规律,是所有人都具有的2教育心理学是探索学校中的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和规律,两者都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是想通的简述学校制度建立的依据1劳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4我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观点,代表人物以及观点1遗传决定论高尔登霍尔观点:人的身心发展是受遗传的作用的2环境决定论华生观点:人的身心发展是受环境作用的,遗传没有太大的作用3二因素论吴伟士施太伦观点:人的身心发展是受遗传、环境两种因素制约4相互作用论观点: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环境的变化,环境作用的发挥受制于遗传简述我国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特点1强化学前教育并注重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简述教学中文献检索的要求1全面检索文献,即全面性2认真仔细检索,即准确性3勤于积累,运用多种检索方法,建立个人资料库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检索材料简述家校联系的方式1召开家长会2举办家长沙龙3电话互访4设立家长开放日5组织家长委员会简述具体运算阶段特征1获得抽象的概念,思维可逆转,可进行逻辑推理2已经获得关于长度体积面积重量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与暗算阶段的主要特征简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基本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预防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3理解和尊重学生原则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对待化原则6整体性发展原则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1提供产生创造性的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有关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有效的开展和达到一定的教学质量2有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的培养人才3有助于系统知识的教授4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缺点: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会使理论与实际脱节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一致,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简述学生注意力的特点1无意注意占主导位置,有意注意有一定的发展2注意力的品质较差3注意力不够稳定,常常带有情绪色彩简述教学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式1强化法2代币疗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暂时隔离法6自我控制法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间接性、连续性广延性、主体性示范性、个体性劳动成果的群体性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20世纪后的教育特点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学技术的现代化终身化(全民多现身)基础教育的入门性1是各项教育任务的要求,是基本的,初步的,浅近的,是学生可接受的2凡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必须是扎实的,牢固的,这样的基础教育才坚实简述教学中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方法和原理2精选练习的材料,适当分配练习的次数,时间和数量3练习的方式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4学生一丝不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已有的经验知识原型启发情绪与动机简述课外辅导应注意的问题1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2明确目的,启发诱导3组织学生互相帮助,对差生的辅导可以组织优秀学生进行帮助,共同提高,但不宜占用优秀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4善于总结累积经验简述小学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1我国社会对政治、思想、道德提出的要求2教育目的对学生的德育所要达到的结果做出总的规定3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简述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组织的成熟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4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简述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策略1精选材料内容2合理组织材料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简述小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测量法量表评价法表现性评价法轶事纪录法成长记录袋简述形成良好班风的措施1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2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作用3发挥榜样的作用4建立正确的舆论和合理的班集体规范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管理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学生锻炼自我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1具有很强的自主性2内容和形式具有灵活性3科学参加活动的自愿选择性4课外活动具有广泛性5课外活动具有差异性简述小学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际锻炼法4陶冶教育法5品德评价法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德育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保证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2学生健康水平的条件和保证学生的塑造性强,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和道德的干扰,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教育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障学校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简述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的表现1个体在统一方面,不同的年龄段发展是不均衡的,如身高体重,在不同年龄段发展是不均衡的2在不同方面发展是不均衡的,有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就达到了成熟的发展水平,而有些方面在较晚的年龄才能达到成熟的发展水平3个体的心理成熟、社会性成熟相应的延后,以及个体生理成熟的年龄段相应提前,使个体身心发展不均衡性表现得更为突出简述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1不同的少年儿童,同一方面,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是不相同的2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在不同方面,发展是有差异的3不同的少年儿童有着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简述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1较难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2学习动机是为了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表扬3学习的习惯和兴趣,对学习的过程感兴趣,对学习的方式和结果相对较弱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会随着年龄而增加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知识能力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3明显的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2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3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简述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统一的规律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是相互转换的能在机制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1明确的教学目标2正确的教学内容3恰当的教学方式4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简洁的板书5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简述教学过程的特点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3学生的知情意结合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结合简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统一的规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有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应该注意的问题1准备好内容和谈话的计划2谈话的问题要明确,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并改正不正确的认识简述将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意义:1师德对教师本身的发展和提高起着保证和推动的作用2教师的道德行为起到示范的作用3师德的修养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具体内容对事业无私奉献对学生真诚热爱对同事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简述班主任的作用1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得力助手3班主任是各科教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社会、学校、家庭的沟通者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1明确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具有吸引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精神。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5道常考简答题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5道常考简答题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5道常考简答题1.近代教育的变化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关键词记忆法:公立十一2.20世纪后教育特征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民主化③教育的多元化④教育的全民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关键词记忆法:全民多现身3.教育科学调查研究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制定调查计划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④实施调查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关键词记忆法:确定调查4.教育行动研究步骤①发现问题②分析问题③设计研究方案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⑤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关键词记忆法:发奋(分)研究总结整理5.生产力对教育影响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关键词记忆法:内人解手龟速6.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关键词记忆法:领受的7.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③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④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观念8.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基本要求)①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②建立教师威信③要善于与同学生交往④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⑥正确处理师生矛盾关键词记忆法:两立三生与自身9.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1)确立校本教育宗旨(2)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3)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4)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5)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押韵记忆法:为了一个宗旨、拉起一支队伍、确定一个主题、营造一种环境、改变一种教学10.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①顺序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③不平衡性一一抓关键期④互补性-长善救失⑤差异性一一因材施教11.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教养方式④学校教育因素⑤个人主观因素关键词记忆法:遗传+环境(社会与家庭)+学校+个人12.教育目的的功能①导向功能②激励功能③选择功能④评价功能关键词记忆法:向鸡评选13.社会本位论观点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②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③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关键词记忆法:个人社会、目的社会、成果社会1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①双轨制-西欧国家为代表,一轨为自上而下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普通教育学校,一轨是为普通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职业教育学校。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简答题汇总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简答题汇总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简答题汇总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共有3 道简答题,每道题10 分,总共30 分。

以下是2017 年—2021 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2021年上半年21. 简述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

22. 简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3. 简述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步骤。

参考答案:21. 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2)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3)注意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22. 教师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如下:(1)体验成功经验。

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

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

(2)树立适当榜样,获得替代经验。

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说服。

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

(4)情绪唤起。

良好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

23. 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步骤如下:(1)确定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2)进入研究现场获得经验文本;(3)分析研究经验文本;(4)形成叙事文本。

2020年下半年21.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22. 简述小学班主任对学优生的教育策略。

23. 简述教育观察法的基本步骤。

参考答案:21.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育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提供活动。

(1)教师既应给学生创设大量的物理活动,也应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心理活动机会。

(2)在形式运算前,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从现实物体和事件中学习的机会。

2. 创设最佳难度。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并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一、什么是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是针对儿童年龄特点,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基础教育。

它包括小学阶段的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国民教育的起点,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

二、小学教育的特点是什么?小学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全民性:小学教育是为全体国民提供的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的特点。

2、义务性:小学教育是一项国家法定的公益性事业,具有义务性的特点。

3、全面性:小学教育注重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4、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儿童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的教育,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三、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到儿童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具体来说,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奠定未来学习的基础:小学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包括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思维基础等。

2、培养公民素质: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公民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社会责任等。

3、塑造性格和人格:小学教育注重塑造儿童的性格和人格,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4、传承文化:小学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儿童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四、如何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关注儿童的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4、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五、小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预见:1、个性化教育:随着人们对儿童个体差异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个性化教育将成为小学教育的一种趋势。

2017年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汇总

2017年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汇总

2017年最新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簡答題匯總第一章教育基礎第一節小學教育の發展及其特點1.小學教育の特點小學教育の特點包括:(1)教育對象具有特殊性;(2)小學教育の義務性;(3)小學教育の基礎性;(4)小學教育の全面性。

第三節教育學基礎知識2.教育の構成要素及其關系構成教育活動の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三個要素。

這三個基本要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

教育者是教育影響和受教育者之間の紐帶,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和施加教育影響の對象,教育影響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作用の橋梁,是教育實踐活動の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の中介。

3.教育の相對獨立性の表現教育の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教育具有繼承性。

(2)教育要受其他社會意識形態の影響。

(3)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4.古代學校教育の特征古代學校教育の特征表現為:(1)階級性;(2)道統性;(3)專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

5.簡述學校產生の基本條件。

【2015下】(1)社會生產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の提高,能為社會提供相當數量の剩餘產品。

使社會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脫離生產勞動和體力勞動專門從事教與學の活動。

(2)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有了明顯の分工,出現了專門從事科學文化活動知識分子,使人類間接經驗有了相當數量和程度の積累,為學校の產生提供了必要の教學內容。

(3)文字の出現,有了記載和傳遞間接經驗の工具,使教育發生了根本性の變化。

6.教育與社會生產力の相互關系生產力對教育の制約作用:(1)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の規模和速度;(2)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の變化;(3)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の內容和手段。

教育對生產力の促進作用:(1)教育再生產勞動力;(2)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

7.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の相互關系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の制約作用:(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の領導權;(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者受教育權;(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のの性質和思想道德の內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汇编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汇编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汇编(2011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适用于全国统考省(市、自治区)中小学学段】主编:名冠教师资格证考试研究中心名冠出品微信公众号:名冠考试资源库2017下教师资格证笔试QQ 群: 340437163 2017下教师资格证面试QQ 群: 5226015732011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洁性;(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查阅文献资料;(3)分析研究资料;(6)撰写研究报告。

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

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3)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4)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5)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全民性,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全民教育,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使全国各族各民族的所有儿童都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的需求。

(2)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志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5,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及途径。

小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简答题大全

小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简答题大全

小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简答题大全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它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学科知识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一份小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简答题大全,供大家参考:1、什么是小学教育?答:小学教育是为儿童打下基础,使他们具备初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的一种教育。

2、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答: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并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3、小学教育的原则是什么?答:小学教育的原则包括个性化、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它应该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科之间的综合,注重实践操作和实践经验,同时也要注重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联系。

4、小学课程包括哪些内容?答:小学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其中学科课程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课程则是将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以主题或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

5、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答:小学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演示、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

6、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答: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方法、评价与反思、沟通与协作等多种能力,同时还需要有耐心、责任心和爱心。

7、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哪些?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包括权威管理、民主管理、自我管理等多种形式,应该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8、小学德育的目标是什么?答:小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9、小学德育的方法有哪些?答:小学德育的方法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多种形式,应该根据不同的德育目标和儿童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10、小学美育的目标是什么?答:小学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创造美,为未来的文化生活做好准备。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2017.1.19(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2017.1.19(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2017-1-19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

(三)情感的特点。

(四)意志的特点。

(五)性格的特点。

义务教育的特点:免费性、强制性、普及性、基础性(免、强、普、基)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全民性、全面性、对象特殊性、基础性、义务性(两全、对、基、务)学校产生的条件: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承;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课程的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重点)课程改革的目标(同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改的具体目标)一.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二、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均衡配置,九年一贯等。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5、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社会、学校。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国际间的教育交流日益明显。

7、终身教育受到普遍关注。

(重点)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一方面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具体包括:1、分析和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的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汇总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1. 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的特点包括:(1 )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义务性;(3)小学教育的基础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第三节教育学基础知识2.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

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 )教育具有继承性。

(2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表现为:(1 )阶级性;(2 )道统性;(3)专制性;(4 )刻板性;(5)象征性;(6 )宗教性。

5. 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2015下】(1 )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

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和体力劳动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

(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知识分子,使人类间接经验有了相当数量和程度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

(3)文字的出现,有了记载和传递间接经验的工具,使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6.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7.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者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8. 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015 上](1 )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9.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10. 教育对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1 )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11. 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12. 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1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3. 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2014 上](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15. 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改革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教育事业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6. 现代学制的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17. 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1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8. 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含义: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号,学周安排等。

19.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0.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类型的调整(1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1. 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013下】(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2.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2013 上]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和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分高,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23. 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老师角色有哪些(1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 )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 )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4.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行为有哪些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5. 简述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

(1)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2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3)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较适宜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五节教师专业发展26. 教师劳动的特点(1 )复杂性;(2)创造性;(3)主体性和示范性;(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5)长期性和间接性;(6)系统性。

27. 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哪些方面内容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

28.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哪些方面内容(1)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2)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3)实践性知识,指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4 )文化知识,指教师满足学生基本知识需求应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29.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 )开展微格教学;(3 )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30.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2015下】《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包括:(1)师德为先。

(2)学生为本。

(3)能力为重。

(4)终身学习。

31.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2.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学生为本”。

【2016 上]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和健康快乐成长。

33.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34.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第六节教育科学研究35. 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1 )确定研究课题;(2 )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3 )提出研究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6)作出结论;(7)撰写成文。

告的主体部分,一般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 结论就是针对问题给出的相应答案;参考资料和附录是对报告中所引用的资料注明出处来源。

第二章学生指导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知识38. 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2015下】知觉的一般特性包括:(1)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 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2)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

人在知觉时, 并是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感知为统一的整体。

(3)理解性。

人在 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知觉对象的特征。

(4)恒常性。

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 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 性,知觉的这种特征即恒常性。

39.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教材的性质;(2 )识记教材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3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5)时间因素;(6 )识记者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