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实验
《死亡实验》的人性阐释和寓意分析
34外国电影评论Forein Film Review【作者简介】张 姝,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等 方向研究。
《死亡实验》的人性阐释和寓意分析张 姝《死亡实验》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影片的取材来源于1971年著名的美国“斯坦福监狱实验”,在2001年的时候由德国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拍摄成电影,2010年美国又将其进行翻拍。
电影的主旨意在揭示人在极端环境中的人性变化,引出更深层次的社会寓意。
导演在坚持真实事件的基础上运用戏剧化、具象化的手段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还原出来,影片中的角色鲜明而富有代表性,极力揭示出最为真实的人性,影片的结局虽然和现实的实验结局有所不同,但正是因为这种悲惨的结局才会更加将人性描写得深刻和发人深省。
一、《死亡实验》中的艺术形象塑造与人性探寻《死亡实验》中的大背景是一个监狱样式的实验室,实验博士杜恩将实验对象分为两个集体,即“狱警”和“犯人”,他们各自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遵循主办方给出的六项规定,在不使用暴力的情况下度过两个星期,在警报没有响起的情况下获得应得的报酬。
但是,即使大多数人知道这只是一个模拟实验,但由于所处的环境较为特殊,所接触的人也较为繁杂,所以,看似是一个无关痛痒的实验却将人们最真实的内心世界揭露了出来。
(一)蛮横的施虐狂《死亡实验》中一共有8名狱警和12名犯人,在不使用暴力的情况下,8名狱警可以适当行使自己的权力并可以对犯人的过失做出“相应”的惩罚,正是被赋予了这样模棱两可的权力,所以,狱警就理所当然地将自己代入角色,8名狱警有着不同的性格,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以及博鲁斯的煽动,持有权力的一方日渐将人性中的黑暗面展示出来。
博鲁斯是人性黑暗的最典型代表,在影片的开头,他穿戴整齐,手中不离一个袖珍记事本,一直在忙碌地记着什么,而且在和人交往时也显得极其绅士,但镜头转向他的家中时,观众电影《死亡实验》剧照35MOVIE REVIEW 电影评介2015年第21期看到的却是一个被人嫌弃的敏感、脆弱而自卑的男人,他在外界的一切形象都是压抑着自我刻意表现出来的,影片从多个细节都对他的心理加以强调。
《死亡实验》观后感1500字范文5篇
《死亡实验》观后感1500字范文5篇《死亡实验》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本身的初衷,但或许,这样的思考才是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
我不渴望权力,但我怕被权力伤害,只有拥有权力才不被伤害,所以我要拥有权力,每个人都这样想,地球这个监狱,有一天,也会崩析。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死亡实验》观后感《死亡实验》是一个心理学友人推荐给我的,她看完后将qq说明修订为:这个世界不能有特权阶层;受压迫者必须会联合起来反抗的!这是一个源自1971年的真人真事改编的。
讲述一个德国实验室应召了20个普通人模拟狱警和囚犯的生活,一周的时光能够获得4000马克。
分为8个狱警和12个囚犯,要求遵守规则,包括不能使用暴力。
最初的时候大家嬉笑打闹,但由于各队都有,我感觉就应是为实验精选的一个特殊人物,互相开始争夺权利。
在这个实验中,开始认同了狱警和囚犯的身份,个性是囚犯,现实感被剥夺,置身于没有权利,出现了抑郁焦躁,甚至中途两个人被送入医院治疗。
尽管有摄像头的监控,但代表狱警领导的人还是找到了一处无人观测的角落,以残忍乃至侮辱的方式羞辱践踏了那个一向反抗他的囚犯,其实是一个卧底记者,刻意挑起事端。
假戏真做的第三天,有博士提出终止,但被主管拒绝了,因为此刻所发生的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但他渴望看到压力下人性会出现什么样的状态。
于是,结局是2死3伤,甚至包括参与实验的两位博士和主管自身,而身怀善心的狱警也被判定成为囚犯。
互相的侮辱,侵犯,暴力,施虐,甚至心理学中使用的黑箱子也有出现几度有些看不下去,只能不断提醒自我这是电影,但很无奈,看完后情绪的沉重还是让自我思考了很多。
或许我不和友人一样的认识,因为特权阶级到处都有,只但是程度不一样,社会环境不一样,或者有点西施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的感觉,互相制约。
影片中,看到更多的是代表不一样集团的利益的人群,互相进行利益的争夺,狱警或者囚犯只是一个称谓。
而更多是人性的凸显,在重大压力下各自的人性本能的展示,一幕幕,一级级,向上升级,因为到最后已经从权利的争夺涉及到了生命的尊严和生存。
电影《死亡实验》
电影《死亡实验》解说文案完整版最令人害怕的电影不是鬼怪,不是杀人,而是由真实事件改变,这个男人刚刚失业,正在发愁,这天他看见一则招聘广告,只要参与这个行为实验两周就能拿14000美元,无需经验,保证安全,居然有这种好事。
他立刻报名,冲着高额报酬来的人很多,他和被筛选出的一共20位实验对象被随机划分成两个阵营,8人扮演狱警,剩下的12人扮演囚犯.实验期间狱警禁止使用暴力,球囚犯必须服从规则,一旦违规,红灯亮起,则实验结束,没有酬劳,他被划分成了囚犯,开始并没有太认真,觉得这不过是场角色扮演游戏,甚至和狱警互相问好,但轻松的氛围很快被意外打破,一名囚犯不小心把篮球砸在了狱警,尽管只是个意外,但为了防止违规,也为了树立权威,狱警们惩罚所有囚犯做了十个俯卧撑,第二天午饭时间,他看着盘子里狗屎一样的糊状物,实在难以下咽,但狱警却拦住他,要求他全部吃完,这也是规定中的一条,面对狱警的要求,他带头反抗。
狱警用俯卧撑惩罚威胁,却更加刺激其他囚犯,囚犯们奋起反击,从这时开始,双方地位彻底拉开,真正变成了管制和被管制,虽然不能使用暴力,但狱警的手段还有很多,比如说羞辱。
他已经43岁,无妻无女,他和妈妈住在一起,他妈妈喊他鸡屎,成天非打即骂,这个看似内向害羞的男人,为了钱加入监狱实验后,第一次体会到了掌控权力的滋味,让生活中的loser突然得到绝对权力会是什么样?实验中扮演狱警的人不能使用暴力,但他提出,有时候羞辱比暴力更有效,深夜狱警拿着灭火器冲进牢房,把77号拖下床靠在门口,两次经历让他深深感受到了权力的强大,他第一次理直气壮大声训话,这种大权在握,掌控他人的感觉实在太美妙,第二天训话,51号囚犯,却没能起来,他不相信低血糖那套说辞,命令狱警强行把51号带来,77号看不下去劝阻两句,但这个腼腆懦弱的男人掌控权力之后,已经变得喜怒无常,这一次甚至掏出警棍,差点动手,一旦使用暴力,实验就立刻终止,他们也得不到一分钱,于是双方都被拉开,他回到警卫室决定再给77号一个教训,又是深夜,77号被带走封住嘴巴,捆绑四肢,他喝着酒,命令狱警剃光77号的头发,把他踢倒在地,往他身上小便。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死亡实验-电影赏析PPT课件
-
17
1
小组介绍
2
佳片回顾
3
真实事件
C目录
4
个体
ONTENTS 5
领导
6
群体
7
组织
8
总结
-
18
领导
囚犯
狱警
-
19
警长麦克巴里斯
在现实生活是个很失败的人, 生活的裂痕,破裂的家庭,使 得当他有一个发泄途径的时候 就会彻底爆发。同时他又是一 个很“听话”的狱警,权威开 始于罪犯的食物必须要吃完, 如果规则改变,狱警将得不到 尊重,在平息了一场叛乱后, 一切步入了正轨。麦克巴里斯 逐渐体会到拥有权力的快感, 慢慢进入了角色。
未知的
人性
——《死亡实验》电影赏析
-
1
1
小组介绍
2
佳片回顾
3
真实事件
C目录
4
个体
ONTENTS 5
领导
6
群体
7
组织
8
总结
-
2
小组介绍:
A
资料收集
‘
B
内容整理
C
PPT制作
D
展示
E
文案书写
-
3
1
小组介绍
2
佳片回顾
3
真实事件
C目录
4
个体
ONTENTS 5
领导
6
群体
7
组织
8
总结
-
4
佳片回顾
该片是由保罗·舒尔灵执导,福里斯特·惠特克、阿德里 安·布洛迪等主演的一部影片。
人之初,性本恶并不能概论这部影片中的人性。人之初,人 都是脆弱懦弱的,会跟着前面的羔羊走。狱警并不都是邪恶 的,在叛乱发生后,他们不得不思索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死亡实验心理学分析
死亡实验(美版)实验是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一场心理实验,本来这个实验计划是十五天,但到了第六天就宣告终止。
终止的原因是该实验对扮演囚犯的实验者造成了伤害。
一、实验:1.1 对象:24个精神行为一切正常的平凡人,12个扮演囚犯,8个扮演狱警,过14天真实的监狱生活。
1.2 任务:狱卒承担着维护秩序和保证囚犯完成义务的职责,囚犯需要遵守狱警命令。
1.3 规则:(1)囚犯每天三顿饭,禁止浪费。
(2)囚犯每天放风30分钟(3)囚犯只允许在指定的区域活动(4)狱警犯人互不说话(5)任何情况下,囚犯都不得和狱警有身体接触1.4过程简介:电影讲述的是心理学家为了研究人类心理,公开召集24志愿者参加实验。
实验场所是一所监狱,监狱里面布满了摄像头和红色的警报器。
志愿者被分成狱卒和罪犯,并以不同身份生活2个星期,最终能够赢得15美元/1天的报酬。
在实验开始之前,所有的志愿者都被告知,任何一个人退出比赛或者没有按照预定身份的规则行事,警报器就会想起,预示着试验失败,并且所有人得不到任何报酬。
此外,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人还被告知所有的人都不会有人身安全的问题。
因此,两个星期的监狱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本来这个实验计划是十五天,但到了第六天就宣告终止。
终止的原因是该实验对扮演囚犯的实验者造成了伤害。
1.5 实验结果:狱警与囚犯之间的冲突由一场篮球开始、第一天吃饭时冲突加巨,狱警适当地实施了第一次惩罚之后,囚犯就开始遵守规矩。
但囚犯中77号特拉维斯被认定为挑事者并且一再导致狱警行为程度加剧。
其间,有一名狱警不愿参与到其他狱警的各种行为,并且在77号特拉维斯的劝说下为51号本吉-帕特曼拿葡萄糖注射液而遭到其他狱警殴打并贬为囚犯。
6天之后,由于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过多过激状况,原计划14天的实验被迫中止。
1.6 实验结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监狱的特殊环境使得狱警的行为更加暴力,到后期有些严重的甚至以惩罚囚犯为乐,所以虐待心理是能够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后天行为。
影片《死亡实验》观后感
影片《死亡实验》观后感篇一:死亡实验观后感死亡实验观后感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映射人性,今日我观看了一部名叫《死亡实验》的电影,感触颇深。
影片讲述的是一群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普通人参加了一个实验。
实验要求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关在一个模拟监狱中,一组是狱警,而剩下的则是犯人。
在整个实验中,犯人必须听从狱警,狱警有权利对犯人实行一定程度的“管教”。
如果实验过程中任何一人无法坚持下去,就表示实验失败,大家都是白忙一场。
若是所有人都坚持下来,则可获得巨额奖金。
故事就以这个背景展开。
实验最初招募实验志愿者时,他们虽然是不同职业但是都是平等的,坐在前往实验基地的大巴上时,并没有体现出矛盾。
而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赋予了一群人一些权力——“管教”囚犯的权力,矛盾因此展开,起初平等的一群人开始分化,被赋予权力的狱警起初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不过他们渐渐觉得自己所拥有的权力没有被囚犯们尊重,于是开始适应自己的身份,以至于使用了一些近乎变态的手段去维护自身的权力。
作为囚犯的一群人起初会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进行轻微的抗争,不过在狱警开始维护自己的权力后,他们也开始适应了自己低人一等的身份,开始忍受,不去抗争。
但是一切都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权力也是,当狱警过度使用自己的权力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囚犯会意识到这种权力必须要被挑战,暴力冲突由此开始。
在电影中这是一个心理学的实验,但是我觉得这不仅仅反映了心理学上的问题,还关乎到了一些社会学问题:当赋予平等群体中的某个个体一些权力时,这个群体的平衡会被打破。
因为个体在群体中的权力感是不允许被挑战的,这是动物的本性。
从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释的话是因为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不禁想起了一直备受争议的论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我朋友说无论再做多少次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人性本来就是邪恶的。
可是我认为“人之初,性本恶”的表达并不能真实概括这个实验所暴露的人性。
《死亡实验》电影解说文案
《死亡实验》电影解说文案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一个关于人性的实验为期14天的模拟监狱选了20名心理和生理最稳定的男人参与实验12个人为囚犯八人为狱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我们的男主塔瑞纳偶然看到一个心理学实验的招聘广告就是在虚拟监狱待14天可以获得4000马克的奖励他想到如果把实验内容卖给报社还可以赚更多的钱所以买了一副可以摄像的眼镜报名参加了实验很快,实验者被随机分为两组12名囚犯和8名狱警而塔瑞纳恰好分配到了犯人然后在狱警的带领下塔瑞纳换上制服来到监狱但是他没有感到任何紧张而是向监控打个招呼毕竟只是一个实验谁会当真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用餐时一个囚犯不愿意喝牛奶狱警则为他违反了规则浪费食物然而两个人顿时僵持起来塔瑞纳见状主动拿过四犯的牛奶喝了下去却不想狱警伯利却认为他挑战了狱警的权威于是让一名狱警惩罚他做俯卧撑看着其他狱友服从了命令塔瑞纳这才妥协而通过这次惩罚狱警第一次感受到了权力的诱惑他们也因此进入了角色于是第二天用餐时他们强迫囚犯必须喝牛奶这时塔瑞纳不屑的说道我们就不喝牛奶随后便带领所有人做起俯卧撑来然而他却没想到这次出头让他成为了狱警的眼中钉之后狱警们纷纷针对他可塔瑞纳依旧不当一回事甚至还将狱警关进了牢房不过塔瑞纳却没想到报复来的这么快晚上熄灯后狱警们突然拿着灭火器冲进了牢房他们不断喷射着囚犯还让他们脱光在武力的镇压下囚犯们高喊我们投降然后脱光衣服蜷缩在角落里可狱警们并没有就此罢手他们喊住旁边的塔瑞纳在塔瑞纳的不明所以中他们冷漠的说道脱衣服然后伸手塔瑞纳照做了却不想狱警将他裸身靠在了牢房的铁栏上原来狱警伯利认为塔瑞纳带头挑事只会损坏他们的威严于是决定好好羞辱他让他臣服谁知塔雷克也是个硬骨头他不仅没有屈服甚至还在第二天查房时对着伯利挑衅说你身上真臭伯利愤怒的拿出警棍作势要打他可他却说这里禁止暴力你打我就出局了原来实验开始前负责人杜恩博士告诉他们杜绝暴力否则赶出监狱果然伯利强行压制住愤怒停下了动作塔维克得意的看着他以为扳回了一局可晚上他刚准备睡觉时就意识到了不对劲他猛地睁开眼还没看清楚眼前的人是谁就被一只手用胶布缠住了嘴强行带到地下室绑在椅子上来人正是伯利领头的狱警他疯狂的扭动一个狱警却过来掐住他的脖子直到他快要窒息时才放开手他急促的喘息着这时伯利拿出一个剪发器剃光了他的头发塔瑞纳以为他们已经发泄够了一个狱警又将他推倒在地然后尿在了他的脸上塔瑞纳只能躺在地上承受着屈辱一切结束以后伯利阴沉的问道现在谁臭塔瑞纳明白这是伯利的报复可让他想不通的是明明狱警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实验规则杜恩博士却没有喊停原来博士正是想看看在权威和暴力下这群人会做出怎样的行为而博士默许让狱警更加变本加厉他们不仅随殴打囚犯一个看不顺眼还让四犯裸身罚站监狱里的气氛越来越压抑塔瑞纳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直到一个晚上他突然从梦中惊醒焦躁让他呼吸急促身体失去控制幸好狱友及时控住他塔瑞纳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他肯定会疯他必须想办法离开这里恰好监狱的探监日到了他趁狱警不注意将信纸藏起来写下这里发生的一切准备拿给探监的朋友让他没想到的是来人竟是女朋友他严肃的说道楼上咖啡厅我有东西给你原来在此之前他找到唯一有良知的狱警小胖让他把信交给探监的人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伯利看出了小胖的异样不仅没收了他的信还把他暴打了一顿带到了牢房塔瑞纳知道事情暴露了果然伯利让人将他拖出来一顿暴打然后关进了小黑箱突然一个囚犯吼道我要停止实验他本想说给监控里的研究员听却不知道杜恩博士有事离开后伯利就绑架了其他的研究员如今监狱已经是他的天下伯利看着大吼的囚犯一个警棍打了过去囚犯随即躺在地上这时一个女研究员开着监控意识到了事情已经失控他要求伯利停止实验谁知伯利却让人把他拖到监狱里让他脱光衣服成为了囚犯他正惊恐不已又被一个狱警抵在墙角危机时刻塔瑞纳终于撬开小黑箱跑了出来狱警听见声音赶紧停下凌辱的动作冲了出来塔瑞纳一拳把他打在牢房门上这时一个囚犯顺手抓住狱警用警棍勒死了他塔瑞纳则趁机找了钥匙放开了其他囚犯开始了越狱行动然而他们还没找到出口就被伯利发现了狱警也随之赶了过来囚犯们不得不散开逃跑对此一无所知的杜恩博士也来到了监狱但不想遇见了疯狂的狱警他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被狱警枪杀另一边塔瑞纳刚刚逃进实验室伯利来到赶到这里,用棍子一下打在地上塔瑞纳反身起来就是几拳然后抓住伯利的头发直接磕在柜子上其他狱警看见不准备过来帮忙突然枪响了几声是塔瑞纳的女朋友来了原来女朋友在探监后就意识到不对劲本来想问的,但是刚好遇上了暴乱于是他捡起一把手枪来到这里女朋友开枪打了狱警就在所有人都被他女朋友的动作惊呆的时候伯利突然用刀捅了他谁知塔瑞纳徒手接住了刀其他犯人趁机将伯利摁倒在地准备掐死他但是塔瑞纳却来阻止了骚乱完全平息了然而,这次实验中有两人死亡,三人受伤电影的原型是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计划一个16天的实验只用了六天然而,在这六天里,人性暴露无疑他还告诉我们,在某种环境下我们随时都可能变成坏人我们不仅反思,人性本恶是真的吗人之初性本善又是怎么回事呢好了,这期结束了下次见。
《死亡实验》观后感
《死亡实验》观后感《死亡实验》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改编的。
是当年以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为首的研究小组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对20名男性进行“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封闭制度空间下,人类攻击行为的模式。
20个参与者,12人饰演犯人,8人饰演狱警,在模拟牢狱扮演各自角色14天,其中必须维持纪律,不得使用暴力。
在心理学电影课上,老师为我们播放了这部心理学的最佳作品,美剧中多少带有美国本土的一些社会中存在的风俗习惯。
这些并不影响我们去深思心理学得有关问题。
《死亡实验》带有“死亡”,但是不能绝对得把它放在恐怖电影的类别里,一部成功的心理学电影,是非常全面展现了人的优点和缺陷的。
在电影里,最受人瞩目的是两个角色,一个是在实验中获得绝对权力而暴露自己不为人知一面的狱警;另外一个则是在实验中作为为狱友争夺权力而作领头羊的囚犯77号。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其实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问自己为什么心情不好,起初真的有些说不上来。
电影的结局还是比较完美的,77号最后和自己的女朋友在沙滩上眺望大海,岸边的海浪泛起浪花,实验被叫停,活着的人都得到了自己应得的报酬,做实验的心理学家也受到了法律制裁和舆论的抨击。
回过头想一想,会发现其实每一次的场景交换都在为我们诉说着心理学的问题。
在一天之后,所有人就基本进入状态。
当狱卒严厉地实施了第一次惩罚措施之后,囚犯就开始遵守规矩。
当然,仍有“害群之马”不依不挠,并且一再导致狱卒行为程度加剧。
其间,有两名囚犯不堪重负,提前退出实验。
有一名狱警,因为不愿参与到其他狱卒的各种行为中,而被其他狱警贬为囚犯。
6天之后,由于实验受到了过多的非议,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过多不可预计的过激状况,原计划14天的实验被迫中止。
当所有人主动的承担了他们被试的角色时,也同样包括那些潜在的规则,狱警的独裁与罪犯的卑微,当这些角色扮演,不再是个游戏的时候,权力就成为这一切行为的导火索对狱卒来说,权力是真实存在的。
人类心理死亡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死亡,作为人类生命的终极归宿,自古以来一直是哲学、宗教、文学等领域探讨的重要主题。
然而,在心理学领域,关于死亡的研究相对较少。
为了深入了解人类对死亡的认知和心理反应,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死亡情境,探讨人类在面对死亡时的心理变化。
二、实验目的1. 探究人类在面对死亡时的心理反应;2. 分析死亡情境对个体情绪、认知和行为的影响;3. 为心理健康教育和临终关怀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60名自愿参加实验的成年人,年龄在20-50岁之间,男女比例均衡。
2. 实验设计:采用模拟死亡情境的实验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 实验组:观看一段关于死亡的场景视频,视频内容为一位亲人离世,场景真实、感人。
- 对照组:观看一段与死亡无关的视频,内容为日常生活场景。
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向所有实验对象说明实验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实验。
(3)实验结束后,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组在观看死亡场景视频后,情绪波动较大,表现为悲伤、焦虑、恐惧等情绪。
2. 对照组在观看日常生活场景视频后,情绪相对稳定,表现为平静、愉悦等情绪。
3. 实验组在认知方面,对死亡的认知更加深刻,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 实验组在行为方面,表现出对亲人的关爱、珍惜生活等积极行为。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死亡情境对人类心理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实验组在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变化。
2. 死亡情境引发的情绪波动,可能是由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所致。
在面对死亡时,人们会担心生命的无常,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3. 实验组在认知方面对死亡的深刻反思,说明人类在面对死亡时,会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加珍惜生活。
4. 实验组在行为方面的积极变化,提示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和临终关怀中,应关注个体的心理需求,引导其正确面对死亡。
死亡实验美国版观后感
死亡实验美国版观后感《死亡实验》是一部由导演格雷格·麦克利恩执导的美国惊悚电影。
该片于20XX年上映,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实验基地。
影片以其紧张的情节和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而备受观众关注。
我有幸观看了这部令人毛骨悚然的电影,并对其剧情和影片手法有了深入的思考。
在这篇观后感中,我将详细描述我的观影体验,并对其中探索的主题进行分析。
首先,让我先谈谈电影的剧情。
《死亡实验》讲述了一群心理学家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实验室中开展心理实验的故事。
实验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道德伦理、对人性的探索和科技在人类生活中的角色。
这些内容构成了电影的核心,令人着迷的情节让我看得津津有味。
电影中的角色各具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机和目标。
主角是一个知名的心理学家,他希望通过这个实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奥秘。
然而,实验的进行让人们陷入了困境。
实验暴露出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道德和伦理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这让我不禁思考,人类的道德观在面对困境时会发生怎样的转变。
电影的另一个引人入胜之处是其紧张刺激的情节发展。
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意外事件,使得实验员和被试者陷入了危险之中。
从开头的平静到后来的紧张,电影的节奏抓住观众的心理,让人无法预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每一个转折点都让我紧张不已,仿佛置身其中。
与此同时,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音乐和视觉效果来增强紧张氛围。
电影中的音乐选用了悬念十足的旋律,增加了观看时的紧张感。
此外,场景的设置和摄影技巧也让我印象深刻。
实验室内的阴暗、封闭的环境,以及灯光的运用,都为影片增加了一层令人窒息的氛围。
此外,电影也对科技在人类生活中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实验室中使用的高科技设备展示了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
然而,在这个实验中,科技成为了推动剧情进展的推手,也成为了人性的暴露。
这让我再次思考人类在科技发展中是否能够抵御其负面影响,以及科技对我们个体和社会带来的挑战。
总体而言,我对《死亡实验》这部电影印象深刻。
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同时也引发了对人性、道德和科技的深思。
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心理学角度分析)
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心理学角度分析)电影《死亡实验》(美版)观后感————对《死亡实验》的心理学分析还记得,在学《社会心理学》时,对于其中提到的一个实验印象深刻,那就是“津巴多监狱实验”。
这个实验主要告诉我们角色扮演的力量有多强大。
《死亡实验》这部电影就是以这个实验为素材改编的。
男主演是在《钢琴家》中扮演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安德里安·布劳迪。
在学习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用一句话概括的实验结果。
但是,导演通过这部电影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实验环境下,被试心理所产生的微妙变化。
而且,实验结论只是总结了同一个群体的反应。
但是不管是扮演犯人的被试还是扮演狱警的被试,都在自己归属的群体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采取了不同的行动。
在实验开始前,他们都聊得很融洽,但是一旦被分到不同的群体当中,他们就有了归属于所属群体的倾向。
他们的意愿不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以群体的利益为主。
就算只是其他群体当中的某一个人触犯了他们,也会导致他们对于这个群体形成偏见。
不知不觉中,狱警们开始用“他们”代替了“他”,渐渐地,这个微妙的变化使所有“囚犯”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实验的第一天风平浪静。
实验的第二天,某一个扮演囚犯的被试不小心用球打到一名“狱警”,引起了所有“狱警”的愤怒,接着“狱警”们就开始对所有“囚犯”进行了报复。
从这一天开始,实验者定的规则也不再是保证公平合理的前提,而是成了“狱警们”以正当的理由来报复与迫害“囚犯们”的工具。
在“狱警们”对待“囚犯们”的手段太残暴时,他们还在说;“我做的一切都仅仅是为了顺利完成工作拿到报酬。
”,而且最终真的用这种不像话的理由说服了自己。
接着,狱警们的所有暴行在他们自己看来都变得理所当然。
我还记得曾经学过的“认知失调理论”可以解释他们为什么能够心安理得的做出一些残暴的行为。
起初,他们可能确实是为了拿到报酬而对“囚犯”进行体罚,但是,一旦他们觉得自己做的过分了一些,就会开始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死亡实验分析[整理版]
死亡实验分析死亡实验.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
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片子取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结果似乎更加残酷了一些,至少在各种介绍中,还没有出现两死三伤的惨剧。
实验实验内容:找20个精神行为一切正常的平凡人,12个扮演囚犯,8个扮演狱卒,过14天真实的监狱生活。
狱卒承担着维护秩序和保证囚犯完成义务的职责。
囚犯需要遵守狱卒命令,规则包括按时睡觉、不许剩饭。
所有人不得使用暴力实验结果:在一天之后,所有人就基本进入状态。
当狱卒严厉地实施了第一次惩罚措施之后,囚犯就开始遵守规矩。
当然,仍有“害群之马”不依不挠,并且一再导致狱卒行为程度加剧。
其间,有两名囚犯不堪重负,提前退出实验。
有一名狱卒,因为不愿参与到其他狱卒的各种行为中,而被其他狱卒贬为囚犯。
6天之后,由于实验受到了过多的非议,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过多不可预计的过激状况,原计划14天的实验被迫中止。
It's not a game.所有人都以为是一场游戏。
人们抱着刺激、经历新生活的心情走近科学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说笑、对着监视器做鬼脸、唱歌、讲黄段子。
人群中,只有上校知道,这根本不是一场游戏。
让一个人放弃游戏人生的态度认真起来,很简单。
实验中,只用4000马克。
所有人都想安安心心完成实验,拿钱走人。
所以狱警开始履行职责,而囚犯,就可以光着身子让人拿水管冲自己,穿着白色长裙蜷缩在高低床上,听到“做俯卧撑”的指令就立刻趴下,平时乖乖蹲在监狱里。
It's not game. 对狱卒来说,权力是真实存在的。
而暴力之外,折磨人的手段更是千变万化的。
伯瑞斯的爆发恐怕是这种权力给他提供了一个发泄的通道,不难想象,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必定是极为失败的。
Criminal Minds的分析,就是他多半是个性无能,没有妻子,或者妻子很早就离开了他。
没有孩子,却要声称自己是个好父亲。
社会心理学死亡实验报告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心理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实验,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津巴多在1971年发起。
实验旨在研究权威、服从和监狱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实验中,参与者被随机分为狱卒和囚犯,模拟监狱环境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揭示了人类在特定情境下可能出现的极端行为,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探讨个体在权威和服从情境下的行为变化;2. 分析监狱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3. 评估个体在极端压力下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招募了24名年龄在20-24岁之间的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狱卒和囚犯两组;2. 实验过程:将实验对象带入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改装成监狱环境。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狱卒培训,第二阶段为模拟监狱生活;3. 实验变量:权威、服从、监狱环境;4.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狱卒和囚犯的行为表现,以及实验结束后的访谈和问卷调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狱卒的行为变化:在实验过程中,狱卒逐渐表现出对囚犯的严厉态度,甚至出现暴力行为。
这表明,在权威情境下,个体可能会丧失道德约束,产生极端行为;2. 服从现象:囚犯在实验过程中,逐渐表现出对狱卒的服从。
这说明,在权威和服从情境下,个体容易失去自我意识,盲目服从他人;3. 监狱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监狱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模拟监狱环境中,囚犯逐渐表现出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而狱卒则表现出冷漠、敌对等负面情绪;4. 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实验结束后,部分囚犯出现心理创伤,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这表明,个体在极端压力下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
1. 权威和服从情境下,个体容易失去道德约束,产生极端行为;2. 监狱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3. 个体在极端压力下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
六、实验启示1.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关注个体在极端情境下的行为变化;2. 在权威和服从情境下,应加强对个体道德约束的引导;3. 在特殊环境下,应关注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及时提供心理支持。
死亡实验美国版观后感
死亡实验美国版观后感《死亡实验美国版》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和死亡的实验。
电影中的主人公们被卷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实验中,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
影片通过对实验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描绘,引发了观众对生命意义和伦理道德的思考。
电影的故事围绕一个匿名的实验展开,参与者被告知他们需要执行一项任务,但具体内容只有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揭示。
从一开始就能感受到紧张氛围,这让观众对实验的真实目的产生了好奇。
实验的过程中,参与者被迫面临生死抉择。
每个参与者都面临着自己的人生困境和内心矛盾,有的人因为恐惧而选择放弃,有的人则选择了奋力抗争。
这些选择背后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未知的恐惧。
观众在这个过程中也被引导着思考:我们真正对生命有多少的认识和理解?当生命面临威胁时,我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影片中的实验场景给人一种压抑和恐怖的感觉。
实验参与者被置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他们与外界隔绝,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断和勇气来应对挑战。
这使得整个实验更具有紧迫感和真实感,也让观众更容易投入到电影的情节中。
在实验中,参与者们不仅仅要面对自身的困境,还需要考虑他们的选择对其他人的生死有何影响。
这种道德伦理的考量让观众更深入地思考人性的本质。
人类是否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而选择放弃他人?还是我们可以在危机中展现出善良和勇敢的一面?实验背后的幕后推手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们对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监控和操控,以此来追求某种结果。
这种实验者与实验对象之间的对立和操控关系,让人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那些掌握权力的人和组织,他们是否也在以某种方式进行着类似的实验?《死亡实验美国版》通过对角色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电影的结尾留下了许多悬念和解读的空间,反思人类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让观众在观影之后可以继续深思和讨论,推动对自身与生命的思考与探索。
总的来说,《死亡实验美国版》是一部极具挑战性和思考性的电影。
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范文5篇
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范文5篇《死亡实验》也是由大名鼎鼎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引申而来,20个普通人,12个扮演囚犯,8个扮演狱卒,14天真实的监狱生活。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死亡实验影评周末的一个晚上,偶然看了一部名叫《死亡实验》的电影,虽然是短短的一个小时多点的时光,却让我感触颇深,直至看后三四天都在回味其中的寓意。
《死亡实验》讲的是美国一家实验机构用真人进行了一次心理科学实验。
他们用高酬劳作为诱惑,找来二十个普通平民,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八个当狱卒,十二个当囚犯,进入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类似监狱的环境中,来模拟两周的监狱生活。
“囚犯”被监禁而且务必遵守制度规定,“狱卒”则务必用制度维护那里的秩序。
实验机构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其中包括不得进行人身伤害,一旦有人违反规则,实验立刻终止,所有人将不能得到任何酬劳。
实验开始时,罪犯们对自我的主角感到新鲜好玩,而狱卒则对自我的任务十分认真和紧张。
之后狱卒开始进入主角,动用权力维持秩序。
状况很快变得让人不可思议。
让人震惊和不解的是,那些手握权力的平民狱卒一个个变得凶狠、残暴,毫无人性起来;随后发展到滥用权力、私刑、发泄个人情绪。
最后,所有囚犯不堪暴力折磨,起而反抗。
实验期间当有人被狱卒迫害至死时,实验的管理人员虽然能透过监控看到,却并未如约结束实验,继续让模拟监狱里的“狱卒”和“囚犯”斗殴冲突,直至更多的人在冲突中接连丧命,才打开密封的模拟监狱。
当室外的阳光从大闸门外洒进来,实验的狱卒和囚犯开始回到现实中,意识到这是一场实验,大家都是被实验的对象,才丢下手中的器械,停止打斗。
影片最后每个人都领到了实验机构承诺的薪酬,但是没有一个人感到开心,而是陷入了沉思。
观看影片的全程,我的情绪无法表述,悲痛,愤怒,无奈,莫名,都不确切。
我只是不断地思考,是什么力量,让好端端的人,变成了野兽;从人性到兽性的蜕变,是那样迅速!其中只有作为囚犯的男主角还是清醒的,不断保护着弱者,唤醒当了狱卒的同伴的良知。
死亡实验影评(5篇)
死亡实验影评(5篇)第一篇:死亡实验影评《死亡实验》的故事蓝本来源于历史上有名的斯坦福实验,电影描述的情节虽然与原本的实验有所出入,但其中折射出的意味依旧给予人极大的震撼。
电影将77号参加实验的缘由作为开头,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他富有同情心和充满希望的一面,为他之后的行为埋下了伏笔。
在试验正式开始前,需要经过一些测试来挑选实验对象,这里电影使用了某种手法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联想起的某个记忆瞬间,揭起了他们隐藏在表面下的心理状况的一角,这一部分的内容能够很好地解释之后这些试验者在实验中种种表现的动机,不仅仅是14000美元带来的诱惑。
先从单个人物的性格角度分析:刚坠入爱河浑身散发着自由气息的77号、自称是漫画的17号“飞人”以及西装革履表现的有些怯懦的瑞恩斯无疑在本片中最具代表意味。
77号向往印度,热爱和平同时也具有反叛精神,虽然身处实验的监狱中,但他的心仍是自由的,也因此他没有进入到囚犯的角色中,并引起了之后的种种冲突。
17号“飞人”一直用漫画家的身份来掩饰自己,直到糖尿病发才透露这不过是自己的假想,自己现实生活的一事无成导致他想逃避到监狱这个牢笼中来。
而瑞恩斯则是利用西装革履来将自己伪装成体面的人,实际上他42岁了还无法独立,每天仍旧接受母亲的呵斥,他平常将这些负面情绪压抑着不释放出来,但焦虑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一种潜意识,从而使他的心态和行为变得古怪起来,看他从刚进监狱还只是在一旁观望,到惩罚了77号之后,一种掌控自我、掌控他人的欲望从他心里蔓延开来,长期的压抑得到了一种扭曲的释放,此时他内心真实的另一面与他的表象交换,使他沉浸在权力的世界中,最后酿成惨剧。
可以说,17号是导火索,77号是那点火星,最后引爆了瑞恩斯这颗潜伏的炸弹。
一开始所有的囚犯与看守都在尽量遵守实验者提出的规则,当然这都是为了14000美元,而此时他们还没有进入角色。
直到囚犯与看守的首次偶然冲突,开始有囚犯接受了惩罚,即默认了自己被约束的身份,这也同时强化了看守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
《死亡实验》经典观后感10篇.doc
《死亡实验》经典观后感10篇《死亡实验》观后感(一):独裁和民主人性本恶,如果再加上没有任何监督和限制的权力,那么这两种因素结合起来,就变成了恶魔。
想想某党的表现及7.23火车追尾事件吧。
所以说的极端一点,宁肯要混乱的民主,也不要有秩序的独裁。
《死亡实验》观后感(二):看了一个多月才看完演的比较纠结,也不是很愿意马上就看完我觉得可以拍成电视剧男主角说英俊吧也不是,睿智吧没有麦克那么优秀,倒是中规中矩的大众造型迷倒大家可能女主角还不错,时不时来一下,很提神这部片子,让人揪心,看着还不错《死亡实验》观后感(三):关于人性看过的最短的一部美国剧情片。
关于权威和被权威,关于动物本性和人类良知。
这只是个实验,短短四天,却把社会的黑暗面展现的很透骨。
那些因为权威而展露的扭曲人性,因为被权威逼迫出来的尚有人类良知的人们,在从新面对阳光时的那一刻,都被光明,自由和尊严照耀。
《死亡实验》观后感(四):人何以为如果说是英雄使英雄成为英雄,是小人成为小人这句话在强调绝对的自由意志。
但是人的自由真的这么绝对吗?如果说我是疯子不是说因为我是疯子,而是环境在制造这个疯子。
你无从反抗时,怎样又才是自由的。
如果你的自由不对他人构成约束那么还算是自由吗?《死亡实验》观后感(五):死亡实验很有创意的电影,感觉非常真实,故事也比较有意思,相对一些越狱、犯罪等题材的电影,这部电影让人觉得更为质朴,最大的特点就是感觉没有过多的表现电影的戏剧性,但其实戏剧性故事转折设置是非常到位的。
试想一些很正常的人,最后因为一环一环的错乱,全部乱死,真是刺激!《死亡实验》观后感(六):很希望大家对两部片子的比较我先看的2010年的美国版的,后来就找到这个2001年的德国版的看了。
相比之下,我个人认为2010版的改编有成功的地方。
一是主角不再是一个记者,使试验者成为一个普通人,更有说服力。
二是去掉试验机构在故事中的戏,使冲突更集中。
希望听到不同的看法。
《死亡实验》观后感(七):了解心理太可怕了,看完后手脚冰凉,不寒而栗。
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五篇
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五篇《死亡实验》讲述的是一群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普通人参加了一个实验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一这是在心理学历史上有名的一个案例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我的主角,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
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
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这个颇具争议的著名实验已先后两次被拍成电影。
从拍成的影片角度来看,第一天还算是风平浪静的,‘犯人’一向是嘻嘻哈哈,而‘看守’处于中立态度,既看不出严肃,也看不出随便。
而到第二天,状况开始出现微妙变化,‘看守’的态度开始出现严肃的端倪,‘犯人’则出现轻微的抵制情绪,但总体上看出行为有一点点收敛。
到第三天,第四天,‘看守’的态度明显开始严肃,并且带有轻微的暴力暗示,‘犯人’则表现的开始乖顺,但仍有挣扎的行为。
到第五天,第六天,‘看守’和‘犯人’完全开始暴力斗争。
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这个实验涉及到的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而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当一个个个体刚开始组成一个群体的时候,大家的地位全是平等的。
此时,若给其中一个或部份个体一些高于其它群体的权力的时候,群体的平衡将会被打破。
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
1、基本信息电影名称:《死亡实验》主要演员:阿德里安·布罗迪,福里斯特·惠特克发行时间:2009年豆瓣标签:心理;暴力;人性2、总体介绍影片开头,出现了这些画面:不同细胞间的吞噬,苍蝇对峙欲捕食的螳螂,长颈鹿、公牛、河马和同类的决斗撕咬……以及混乱人群的暴力冲突。
特拉维斯原本是一个疗养院护工,因政府财政缩减而被裁员。
某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报酬高达14000美元的心理实验,内容是扮演狱警或囚犯,在两周里模拟一个国家监狱里的生活。
为了能与在反对游行中相恋的女友一同前往印度,他决定参加实验。
在报名面试处,他被询问许多问题,并被要求看一段突兀的暴力视频。
他遇见身着西装参加面试的巴里斯——42岁,一个参加多种教会组织的虔诚成员,与母亲住在一起,参加原因是母亲摔伤臀部,并需要钱付房租。
仅有二十多人获得机会参加实验,包括特拉维斯和巴里斯,还有蔡斯,一个吸食毒品,性生活混乱的痞子青年。
博施,一个敦实的黑人青年。
普特曼,一个热爱幻想的小说插图家,患有糖尿病。
赫尔维格,一个哥特青年。
尼克斯,一个曾坐过牢而在面试中说谎的寡言男子。
所有人乘坐大巴车到达了一个位于偏僻原野的,被改装成监狱的大仓库。
特拉维斯,普特曼,尼克斯被分为囚犯,巴里斯,蔡斯,博施,赫尔维格则成为狱警。
囚犯的数量是狱警的两倍。
监狱内各角落都安装着实验者的摄像头。
实验者告诫参加者:第一,如果有任何暴力事件发生,墙上的红灯就会亮起,实验立即终止,所有人将得不到报酬。
第二,犯人只能以号码称呼。
狱警有责任监督囚犯履行五项原则:囚犯必须一日三餐且不能有剩,囚犯每日有30分钟娱乐时间,囚犯必须待在指定区域内,囚犯除非被问否则不能说话,任何情况囚犯不得接触守卫。
第三,对任何的违反情况,狱警都应酌情处理。
在违反情况发生后,守卫必须在30分钟内作出合适处理,否则红灯可能会亮起,实验被迫结束。
第一天,狱警们对囚犯们做训话,相互之间嬉皮笑脸。
娱乐时间里,囚犯们传球时意外打伤了狱警博施。
死亡实验.2001(惊悚)
死亡实验.2001(惊悚)
本片以1971年美国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为基础,根据马里奥·乔丹努的小说《黑盒子》改编。
出租司机塔瑞克·法德看到报纸上一个征招心理实验对象的广告前去应聘,与其他19名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男性应聘者被分为两组,本别扮演十二名囚犯和八名狱警,实施为时2周的模拟监狱实验,并各获4000德国马克报酬。
实验前夕,塔瑞克回到自己两年前曾供职的报社,决定将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情形写成报道出售。
塔瑞克在实验中是囚犯77号,他依仗着实验中不准使用暴力的规定,故意挑起事端制造新闻。
狱警博鲁斯不满塔瑞克的嚣张,在对囚犯的制裁中一步步确立自己的权威。
二人的针锋相对为实验带来了不可预计的后果……
本片以1971年美国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为基础,根据马里奥·乔丹努的小说《黑盒子》改编。
出租司机塔瑞克·法德看到报纸上一个征招心理实验对象的广告前去应聘,与其他19名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男性应聘者被分为两组,本别扮演十二名囚犯和八名狱警,实施为时2周的模拟监狱实验,并各获4000德国马克报酬。
实验前夕,塔瑞克回到自己两年前曾供职的报社,决定将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情形写成报道出售。
塔瑞克在实验中是囚犯77号,他依仗着实验中不准使用暴力的规定,故意挑起事端制造新闻。
狱警博鲁斯不满塔瑞克的嚣张,在对囚犯的制裁中一步步确立自己的权威。
二人的针锋相对为实验带来了不可预计的后果……
Show Mo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死亡实验》法律论述摘要:迈克尔·舍默在其著作《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中提到了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观点:“作恶的能力隐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要是坏事全是阴险的恶人干出来的,那只需要把他们从人群中分离开来消灭掉就好了。
可善恶之线贯穿着所有人的心。
有谁愿意消灭自己的一半心呢?我们善与恶的双重本性源自进化过程:人类是社会性灵长动物,对内亲善,对外排斥。
为了个体的生存,我们必须和群体内的伙伴友好相处,这带来了同情、合作与利他等道德情操的进化——也即亲社会倾向,或善的特质。
但进化压力不光创造出人类对群体内成员的归属感,还创造出了对群体外陌生人的仇恨与排斥,这导致了暴力、竞争和自私等邪恶情操的计划--也即反社会倾向,或恶的特质。
”此外,汉娜·阿伦特在其《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种“平庸的恶”,它是指“即使邪恶如纳粹,到底也是个在地上行走的机器,是个人类零件组成机构。
关键词:死亡实验实验过程法律角度分析实验一.对《死亡实验》的介绍一群人被研究小组招募来参与一个心理学的实验,4000马克的报酬很具吸引力,而20个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招募来的实验者事先已被测试证明其心理状况和行为举止与常人无异。
他们由抽签被随机分成两组,8人担任狱卒,12人扮演囚犯,实验预期持续14天。
研究人员向实验者强调It is a game,并宣布了诸如囚犯需要遵守狱卒命令,囚犯要按时睡觉、不许剩饭,所有人不得使用暴力等规则。
实验开始,像大多数预期的那样,囚犯们大声唱着歌,互相调笑,对着监视器做鬼脸,丝毫不把狱卒们放在眼里。
然而随着实验的深入,双方的冲突产生了。
狱卒们开始感到树立自己权威的重要性,不能再让囚犯们恣意妄为。
于是,狱卒逼囚犯吃完食物,听到“做俯卧撑”的指令就立刻趴下,用剃头,殴打,撒尿到囚犯身上等各种方式羞辱挑起事端的囚犯。
实验一点点失控,直至最后造成两死三伤的惨剧。
其实从14天的实验的第二天起,就出现了权威服从与潜意识暴力,人性的丑陋在这次的惨剧中显露无疑。
以上所描述的就是电影《死亡实验》的主要剧情,该电影改编自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斯坦福监狱实验。
具体的实验流程如下:“(1)准备实验:研究团队认为,理解虐囚行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囚犯和看守的内在性格。
他们召集来志愿者,计划进行一个为期两星期的模拟监狱实验。
在70名报名者中,实验工作人员选择了其中心理和生理状况最稳定的24名男性。
津巴多是监督人,他对参与者立下了一些具体的规矩:比如让囚犯穿着不合身的囚衣,守卫称呼囚犯时只用衣服上的号码而不是名字,在囚犯的脚踝上面挂上铁链,为看守们提供了一些装备,与狱警一样的制服,并且他们还提供了墨镜,防止眼神交流。
且在实验开始前就警告看守们不能暴力伤害囚犯。
(2)实验进行:那些被选择扮演囚犯的参与者在他们的家里被逮捕,并以抢劫罪起诉。
他们被运送到模拟的监狱中,按照预定的程序接受脱衣搜身,并被赋予了新的身份——囚犯。
在相对平安无事的第一天过后,第二天就发生了骚乱:看守们自愿加班,一起打破囚犯的暴动,在没有研究人员的监督时,甚至用灭火器袭击囚犯。
之后,看守们就开始使用体罚:他们不允许囚犯上厕所,使得监狱内卫生条件急剧下降;拖走犯了错误的囚犯的床垫,让他在水泥地上睡觉;作为侮辱,一些囚犯被迫裸体,一些被性侮辱。
随着实验的进行,一些守卫越来越残暴。
工作人员说将近三分之一的守卫表现出了虐待倾向。
(3)实验结束:实验在1971年8月20号结束,原本计划14天的实验,仅仅进行了6天。
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特定的一个合法的意识形态、社会体制的支持下,人们的易感性和服从性。
这项实验也被用来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权威的力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个实验的结果支持行为的情境性归因,而不是素质归因。
换句话说,引导参与者行为的是特定的情境,而不是他们内在的个性。
这与著名的米尔格拉姆实验的结果相符合。
”而众所周知的是,1965年米尔格拉姆进行的“服从实验中,强有力的社会压力(研究者的命令)超越了力量较弱的因素(远距离受害者的抗争)。
二.从法律角度对影片的分析在受害者的抗争与研究者的命令之间的权衡中,在希望避免造成伤害和希望成为一个好被试的思想斗争中极大多数人(65%)选择了服从。
”这个实验的基本结论是:“普通人,只是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心中没有任何仇恨,也可以成为可怕的破坏性活动的执行者。
”这些实验揭示了“社会力量的潜能和顺从导致接纳的容易程度。
罪恶不只是美好世界中坏人的行为,而且也可能是强有力的情境诱使人们对谬误的从众或向残忍屈服的结果”。
约翰·达利也在1996年表示:“……当查明罪行背后的真相时,人们往往发现,并不是一个邪恶者明目张胆地在实施恶魔式的计划,相反,却是普通人在从事邪恶活动,因为他们已被复杂的社会力量俘虏了。
”以上的这些描述也就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什么是“罪恶”,它又是由什么引发的呢?“根据自己在斯坦福监狱实验和阿布格莱布监狱的发现,津巴多提出了人、环境和制度的三要素说,以及这三者如何相互作用,驱使好人做恶事。
这里我们看到了恶的特质论(人)、恶的环境论(环境),以及津巴多在考察了阿布格莱布监狱事件之后新增的第三项要素,即人与环境共存的背景(制度)”“其中恶的特质论认为,恶是负面的人性所致。
宗教(原罪)、医学(内科病)、精神病学(精神疾病)和法律(个人责任)普遍采取这种看法。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有不少人持人性本恶的思想观,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法家:《韩非子·奸劫弑臣》说:“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
”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同样主张人性是恶的:自私自利,残暴好斗。
正因为人性恶,在最初的自然状态是相互争斗,互相残杀的,人们凭借理性,为了自保,让渡一部分个人的权利给国家机器,寻求相对平稳安定的生活。
而犯罪学的鼻祖切萨雷·龙勃罗梭提出了“天生犯罪人”的理论,他认为犯罪是一种宿命性的存在。
犯罪人具有生来就要犯罪的命运,他们是野蛮人返祖(隔世遗传)的人或者蜕化者。
“龙勃罗梭的犯罪起源论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该理论主张犯罪人代表人类的返祖现象。
当然,并不是没有犯罪的人就被认为进化程度更高,并与猿的差距更远,根据龙勃罗梭的研究,他发现了与犯罪行为密切相关的生理特征这种观点类似于‘该隐标记(mark of Cain)’所有的邪恶都能借助圣经上的这个标记来被认定并被分类,然后被驱赶出伊甸园。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龙勃罗梭的统计存在方法体系上的基本错误,其正如布伦·E·维特在《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一书中所指出的由迪耶兹(Dietz)等人刊登1996年在《刑事科学期刊》上的一篇有关性虐待系列谋杀案的文章中所犯的错误——“该篇论文提供了一些个体特征,惯技及20起性虐待系列谋杀案的被害人特征,由此作出了性虐待谋杀者的一个归纳性画像……但其样本数量少,没有对照组,数据来源可疑,结论不明确或不完整。
”龙勃罗梭,这位犯罪学的先行者,显然没有弄清楚的是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其得出的那个一般性的结论正是演绎推理中由一般到特殊的那个前提,如果前提没有被确认其正确性与有效性,那么结论的科学性也就值得质疑。
龙勃罗梭在其《犯罪人》一书中列举的数据的科学性是值得考究的。
现代犯罪心理画像之父格罗斯也说:“单凭一次观察到的事物不能把它当做通常规则。
”“统计方法的使用或复杂仪器使用并不能确保某门学科,研究过程和研究发现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数据本身只是数据,它们必须在科学方法中或在假设检验中才能有效,才能让数据本身具有意义和效果,“恶的环境论则认为,恶是堕落环境的产物。
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等则更倾向于这种观点,因为他们敏锐地察觉到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塑造力量。
”此外,汉娜·阿伦特在其《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种“平庸的恶”,它是指“即使邪恶如纳粹,到底也是个在地上行走的机器,是个人类零件组成的组织和机构。
而人之所以会附和它甚至加入它,只是因为受到诱惑,只是不想与他人不同,只是想做个乖乖听话的好人”在阿伦特的报告中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重要负责人,在审判中宣称“我只是执行了命令”的艾希曼“不是伊阿古,也不是麦克白,在他的内心深处,也从来不曾像理查三世那样一心想作个恶人。
除了特别勤奋地工作,以便获得个人的提升外,他根本没有任何动机……说白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并不愚蠢。
他只不过是没有思想罢了。
而在1990年,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裴度也用实验像我们证明——我们自然地倾向于把世界分为“我们”和“他们”。
在查尔斯·裴度的试验中“研究人员告诉受试者,他们参加的是语言能力测试,要学习一些毫无意义的音节,如xeh、yof、laj或者wuh。
一组受试者看到的无意义音节是与‘我们’(us、we或ours)一类的圈内词汇配对的;另一组受试者的无意义音节是与‘他们’(them、they或theirs)一类的圈外词汇配对的;此外还有一个对照组的无意义音节与中性名词(his,her)配对。
接着,请受试者评价这些无意义音节带给自己的愉悦感或不愉悦感。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结果显示无意义音节与圈内词汇配对的受试者,评出的愉悦度明显高于圈外词汇组和中性词汇组。
”结语:如果所有事都上升到人性的层面上,也就没什么对错之分,因为无论是嗜杀成性的罪犯,还是平凡如你我的芸芸众生,都可能只是有家有室,会欢笑会哭泣,有喜悦有悲伤的血肉之躯,那么法律的意义又何在呢?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正如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在其名著《文化的诠释》中所表达的:“他根本怀疑任何超文化原则与普遍社会规律的存在,我们只能在异文化之间来回跳跃,既远且近。
但是,只要我们也学会用一种遥远和新鲜的眼光看自己,我们就会明白自己不是唯一。
“在所谓文明冲突的时代,要以对话代替对抗,用同情深入的理解取代由无知而来的偏见,人类学家可说是责无旁贷。
”那么,法律人的责任又在哪呢?除了根据既定的法律规范审判,惩处罪犯,伸张所谓社会正义,在看到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人类罪恶所作出的努力后,我们是不是应该对预防犯罪,矫正犯罪方面投入更多的心力,倾注更多的关注呢?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里讲道:“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就好像水泥搅拌器里的石子一样,运转起来之后身不由己。
使我们感觉到,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而是文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