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计算机统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考研计算机统考408真题
![2009年考研计算机统考408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a46fc9551810a6f52486c8.png)
2009年考研计算机统考408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为解决计算机主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 1 。
A.栈B.队列C.树D.图2.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a,b,c,d,e,f,g依次进入栈S。
若每个元素出栈后立即进入队列Q,且7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b,d,c,f,e,a,g,则栈S的容量至少是2 。
A. 1B. 2C. 3D. 43.给定二叉树如图A-1所示。
设N代表二叉树的根,L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
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是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3 。
图A-1A.LRNB.NRLC.RLND.RNL4.下列二叉排序树,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 4 。
A.B.C.D.5.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该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 5 。
A.39B.52C.111D.1196.将森林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是结点v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的森林中,u和v可能具有的关系是 6 。
I.父子关系II.兄弟关系III.u的父结点与v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A.只有IIB.I和IIC.I和IIID.I、II和III7.下列关于无向连通图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7 。
I.所有顶点的度之和为偶数II.边数大于顶点个数减1III.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1A.只有IB.只有IIC.I和IID.I和III8.下列叙述中,不符合m阶B树定义要求的是8 。
A.根结点最多有m棵子树B.所有叶结点都在同一层上C.各结点内关键字均升序或降序排列D.叶结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9.已知关键字序列5,8,12,19,28,20,15,22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得到的小根堆是8 。
A.3,5,12,8,28,20,15,22,19B.3,5,12,19,20,15,22,8,28C.3,8,12,5,20,15,22,28,19D.3,12,5,8,28,20,15,22,1910.若数据元素序列11,12,13,7,8,9,23,4,5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能是10 。
2009年408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408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2d960e5acfa1c7aa00ccd0.png)
。
A.0
B.1
C. 4
D. 6
15. 某计算机主存容量为 64KB,其中 ROM 区为 4KB,其余为 RAM 区,按字节编址。现要用 2K×8 位的 ROM
芯片和 4K×4 位的 RAM 芯片来设计该存储器,则需要上述规格的 ROM 芯片数和 RAM 芯片数分别
是
。
A .1、 15
B.2、15
C.1、30
30. 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______。
A.文件控制块 B.文件分配表
C.用户口令表 D.系统注册表
31. 设文件 F1 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 1,先建立 F1 的符号链接(软链接)文件 F2,再建立 F1 的硬链接文件 F3,
然后删除 F1。此时,F2 和 F3 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______。
24. 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______。
A .时间片轮 转调度 算法
B. 短进程 优先调 度算法
C. 先来先 服务调 度算法
D.高 响应比 优先调 度算法
25. 某计算机系统中有 8 台打印机,由 K 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 3 台打印机。该系统可能会发生
播速度是 200 000km/s 。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 800 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______。
A.增加 160m
B.增加 80m
C.减少 160m
D.减少 80m
38. 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 TCP 段,分别包含 300 字 节和 500 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 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 序列号是______。
2009-2014操作系统考研真题及解析
![2009-2014操作系统考研真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8d7ab2f121dd36a32d82b2.png)
注:所附答案为个人整理,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2009年计算机专业考研真题——OS一、试题23. 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
I. 进程与进程II. 处理机与设备III. 处理机与通道IV. 设备与设备A. I、II和IIIB. I、II和IVC. I、III和IVD. II、III和IV24. 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
A.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B. 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C.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D.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25. 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有K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
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的最小值是()。
A. 2B. 3C. 4D. 5【解析】3k<8+k => k<4(n个进程共享m个同类资源,若每个进程都需要用该类资源,而且各进程对该类资源的最大需求量之和小于m+n。
则该系统不会因竞争该类资源而阻塞。
)26. 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A. 界地址保护B. 程序代码保护C. 数据保护D. 栈保护27. 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位,其中段号占8位,则段长最大是()。
A. 2的8次方字节B. 2的16次方字节C. 2的24次方字节D. 2的32次方字节28.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
A. 连续结构B. 索引结构C.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D.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29. 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
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SCAN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A. 110,170,180,195,68,45,35,12B. 110,68,45,35,12,170,180,195C. 110,170,180,195,12,35,45,68D. 12,35,45,68,110,170,180,19530. 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2009-2010年计算机统考考研真题解析os
![2009-2010年计算机统考考研真题解析os](https://img.taocdn.com/s3/m/042296c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e.png)
2009-2010年计算机统考考研真题解析os2009年计算机统考真题解析(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
23.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I 进程与进程 II 处理机与设备 III 处理机与通道 IV 设备与设备A.I、II 和 III B. I、II 和 IV C. I、III 和 IV D. II、III 和 IV24.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A.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B.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C.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D.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25.某计算机系统中有 8 台打印机,有 K 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 3 台打印机。
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 K 的最小值是A.2 B.3 C.4 D.526.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A.界地址保护 B.程序代码保护 C.数据保护 D.栈保护27.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 位,其中段号占8 位,则最大段长是A.28 字节 B.216 字节 C.224 字节 D.232 字节28.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A.连续结构B.索引结构C.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D.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29.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 105 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
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 35,4 5,12,68,110,180,170,195,采用 SCAN 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A.110,170,180,195,68,45,35,12B.110,68,45,35,12,170,180,195C.110,170,180,195,12,35,45,68D.12,35,45,68,110,170,180,19530.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A.文件控制块 B.文件分配表 C.用户口令表 D.系统注册表31.设文件F1 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先建立F1 的符号链接(软链接)文件F2,再建立F1 的硬链接文件F3,然后删除F1。
2009统考计算机考研试题【3】
![2009统考计算机考研试题【3】](https://img.taocdn.com/s3/m/41ece65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c.png)
2009统考计算机考研试题【3】(1) 依次访问上述三个虚地址,各需多少时间?给出计算过程。
(2) 基于上述访问序列,虚地址1565H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47.(9分)某公司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路由器R1通过接口E1、E2分别连接局域网1、局域网2,通过接口L0连接路由器R2,并通过路由器R2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
R1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1;R2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2,L1接口的IP地址是130.11.120.1,E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3.1;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是202.118.3.2。
将IP地址空间202.118.1.0/24划分为两个子网,分配给局域网1、局域网2,每个局域网分配的地址数不少于120个,请给出子网划分结果。
说明理由或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请给出R1的路由表,使其明确包括到局域网1的路由、局域网2的路由、域名服务器的主机路由和互联网的路由。
请采用路由聚合技术,给出R2到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路由。
2009年计算机统考真题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B C D B C B A D A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D D C D C A A D B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A D D C A C B A A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B A B BC AD D C A1.为解决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队列)栈的定义:栈是只准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的线性表,称为LIOFO(即后进先出表)。
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叫栈顶,另一端叫栈底。
队列的定义:队列是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
允许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头。
统考操作系统(2009-2012)试题及精心解析
![统考操作系统(2009-2012)试题及精心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7335310b4c2e3f57276376.png)
5 / 21
王道论坛()组织名校高手精心解析,请珍惜我们的劳动成果! 址后访问主存 100ns,共计 10ns+100ns+100ns=210ns。
1565H:P=1,访问快表 10ns,落空,访问页表 100ns 落空,进行缺页中断处理 108ns, 访问快表 10ns,合成物理地址后访问主存 100ns,共计 10ns+100ns+108ns+10ns+100ns=100 000 220ns。
(1)依次访问上述三个虚地址,各需多少时间?给出计算过程。 (2)基于上述访问序列,虚地址 1565H 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3 / 21
王道论坛()组织名校高手精心解析,请珍惜我们的劳动成果!
2009 年计算机统考——操作系统部分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23.D。考查并行性的限定。 单处理器系统中只有一条指令流水线,一个多功能的操作部件,每个时钟周期只能完成 一条指令,故进程与进程显然不可以并行。 24.D。考查几种基本的调度算法概念。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同时考虑每个进程的等待时间和需要的执行时间,从中选出响 应比最高的进程投入执行。响应比 R 定义如下:响应比 R=(等待时间+执行时间)/执行时间。 25.C。考查死锁的条件。 这种题用到组合数学中鸽巢原理的思想,考虑最极端情况,因为每个进程最多需要 3 台打印机,如果每个进程已经占有了 2 台打印机,那么只要还有多的打印机,那么总能满足 达到 3 台的条件,所以,将 8 台打印机分给 K 个进程,每个进程有 2 台打印机,这个情况 就是极端情况,K 为 4。 26.A。考查分区分配存储管理方式的保护措施。 分区分配存储管理方式的保护措施是设置界地址寄存器。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进程 空间,如果一个进程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地址在其地址空间之外,则发生地址越界,即当程序 要访问某个内存单元时,由硬件检查是否允许,如果允许则执行,否则产生地址越界中断, 由操作系统进行相应处理。 27.C。考查分段存储管理系统。 段地址为 32 位二进制数,其中 8 位表示段号,则段内位移占用 32 位-8 位=24 位二进 制数,故最大段长为 224B。 28.B。考查文件物理结构的特性。 随机访问是索引结构的特性。 29.A。考查磁盘的调度算法。 类似于电梯调度的思想。首先,磁头选择与当前磁头所在磁道距离最近的请求作为首次 服务的对象(110),当磁头沿途相应访问请求序列直到达到一端末(110,170,180,195), 再反向移动响应另一端的访问请求(68,45,35,12)。 30.A。考查文件控制块的内容。 在文件控制块中,通常含有以下三类信息,即基本信息、存取控制信息及使用信息。 31.B。考查软/硬链接建立的属性。 建立符号链接(软链接)时,引用计数值直接复制;建立硬链接时,引用计数值加 1。 删除文件时,删除操作对于符号链接是不可见的,这并不影响文件系统,当以后再通过符号 链接访问时,发现文件不存在,直接删除符号链接;但是对于硬链接则不可以直接删除,引 用计数值减 1,若值不为 0,则不能删除此文件,因为还有其他硬链接指向此文件。 32.A。考查系统调用的设备标识。 用户程序对 I/O 设备的请求采用逻辑设备名,而在程序实际执行时使用物理设备名。
2009年考研计算机统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考研计算机统考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a1dd24bcd126fff7050b31.png)
12. 一个 C 语言程序在一台 32 位机器上运行。 程序中定义了三个变量 x、 y 和 z, 其中 x 和 z 为 int 型, y 为 short 型。当 x=127,y =- 9 时,执行赋值语句 z=x+y 后, x、y 和 z 的值分别是 A . x=0000007FH,y=FFF9H, z=00000076H B. x=0000007FH,y=FFF9H, z=FFFF0076H C. x=0000007FH,y=FFF7H, z=FFFF0076H D. x=0000007FH,y=FFF7H, z=00000076H 13. 浮点数加、减运算过程一般包括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舍入和判溢出等步骤。设浮点数的阶码和尾数 均采用补码表示,且位数分别为 5 位和 7 位(均含 2 位符号位)。若有两个数 X=27 ×29/ 32 , Y=25 ×5/8 ,则 用浮点加法计算 X+Y 的最终结果是 A .00111 1100010 C. 01000 0010001 。
40. FTP 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 FTP 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______ 。 A .建立在 TCP 之上的控制连接 C.建立在 UDP 之上的控制连接 二、综合应用题:第 41~47 题,共 70 分。 41. (10 分)带权图(权值非负,表示边连接的两顶点间的距离)的最短路径问题是找出从初始顶点到目标顶 点之间的一条最短路径。假设从初始顶点到目标顶点之间存在路径,现有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28. 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______ 。 A .连续结构 C.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 B.索引结构 D.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
29. 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 105 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 35,45,12 , 68 ,110 ,180, 170, 195 ,采用 SCA N 调度 (电梯调度) 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______ 。 A .110,170,180,195,68,45,35,12 C.110,170,180,195,12,35,45,68 B.110,68,45,35,12,170,180,195 D. 12,35,45,68,110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______ 。
2009-计算机考研408真题及答案
![2009-计算机考研408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79e01552ea551810a68786.png)
2009年计算机统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为解决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A.栈B.队列C.树D.图2.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abcdefg依次进入栈S。
若每个元素出栈后立即进入队列Q,且7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bdcfeag,则栈S的容量至少是A.1 B.2 C.3 D.43.给定二叉树图所示。
设N代表二叉树的根,L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
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为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A.LRN B.NRL C.RLN D.RNL4.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A. B. C. D.5.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A.39 B.52 C.111 D.1196.将森林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是结点v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的森林中,u和v可能具有的关系是I.父子关系 II.兄弟关系 III. u的父结点与v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A.只有IIB.I和IIC.I和IIID.I、II和III7.下列关于无向连通图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I.所有顶点的度之和为偶数 II.边数大于顶点个数减1III.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1A.只有IB. 只有IIC.I和IID.I和III8.下列叙述中,不符合m阶B树定义要求的是A.根节点最多有m棵子树 B.所有叶结点都在同一层上C.各结点内关键字均升序或降序排列 D.叶结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9.已知关键序列5,8,12,19,28,20,15,22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得到的小根堆是A.3,5,12,8,28,20,15,22,19B. 3,5,12,19,20,15,22,8,28C.3,8,12,5,20,15,22,28,19D. 3,12,5,8,28,20,15,22,1910.若数据元素序列11,12,13,7,8,9,23,4,5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能是A.起泡排序 B.插入排序 C.选择排序 D.二路归并排序11.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A.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 B.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C.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12.一个C语言程序在一台32位机器上运行。
2009年计算机408统考真题解析
![2009年计算机408统考真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3ebc1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9.png)
5.解析:完全二叉树比满二叉树只是在最下面一层的右边缺少了部分叶结点,而最后一层之上是个满二叉树,并且只有最后两层有叶结点。
第6层有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高度可能为6或7,显然树高为7时结点更多。
若第6层上有8个叶结点,则前六层为满二叉树,而第7层缺失了8x2 = 16个叶结点,故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为(27-1)-16 = 111个结点。
6.解析: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规则为“左孩子右兄弟”。
在最后生成的二叉树中,父子关系在对应森林关系中可能是兄弟关系或原本就是父子关系。
情形I:若结点v是结点u的第二个孩子结点,在转换时,结点v就变成结点u第一个孩子的右孩子,符合要求。
情形II:结点u 和v 是兄弟结点的关系,但二者之中还有一个兄弟结点k,则转换后,结点v就变为结点K的右孩子,而结点k则是结点u的右孩子,符合要求。
喜``。
嘉``II情形III:若结点u的父结点与v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则转换后,结点u和v分别在两者最左父结点的两棵子树中,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条路径中。
分图III【逆向法】由题意可知u 是v 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如下图所示有4种情况:����根据树与二叉树的转换规则,将这4种情况转换成树种结点的关系。
(1)在原来的树中u 是v的父结点的父结点;(2)在树中u是v的父结点;(3)在树中u是v的父结点的兄弟;(4)在树中u与v是兄弟关系。
由此可知I 和II正确。
7.解析:每条边都连接了两个结点,在计算顶点的度之和时每条边都被计算了两次(出度和入度),故所有顶点的度之和为边数的两倍,I正确。
n个顶点、n-l条边可以构成无向连通图,比如树,II错误。
顶点数为N (N�l)的无向完全图中不存在度为1的顶点,III错误。
8.解析:选项A、B和C都是B-树的特点,而选项D则是B+树的特点。
注意区别B-树和B+树各自的特点。
9.解析:根据关键字序列得到的小顶堆的二叉树形式如下图所示。
19 15 15 1522 22 22(I)插入关键字3时,先将其放在小顶堆的末端,如图(2)所示。
2009年统考计算机考研真题及答案(word版)
![2009年统考计算机考研真题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f32bcd941ea76e58fa043a.png)
2009年计算机统考真题(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80 分。
1.为解决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 A.栈 B.队列 C.树 D.图2.设栈S 和队列Q 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abcdefg 依次进入栈S。
若每个元素出栈后立即进入队列Q,且7 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bdcfeag,则栈S 的容量至少是A.1 B.2 C.3 D.43.给定二叉树图所示。
设N 代表二叉树的根,L 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 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
4.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为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A.LRN B.NRL C.RLN D.RNL5.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6.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 6 层(设根为第 1 层)有8 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A.39 B.52 C.111 D.1197.将森林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 是结点v 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1的森林中,u 和v 可能具有的关系是I.父子关系II.兄弟关系III. u 的父结点与v 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A.只有IIB.I 和IIC.I 和IIID.I、II 和III8.下列关于无向连通图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I.所有顶点的度之和为偶数II.边数大于顶点个数减 1 III. 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 1A.只有IB. 只有IIC.I 和IID.I 和III9.下列叙述中,不符合m 阶B 树定义要求的是A.根节点最多有m 棵子树 B.所有叶结点都在同一层上C.各结点内关键字均升序或降序排列 D.叶结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10.已知关键序列5,8,12,19,28,20,15,22 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得到的小根堆是A. 3,5,12,8,28,20,15,22,19B. 3,5,12,19,20,15,22,8,28C. 3,8,12,5,20,15,22,28,19D. 3,12,5,8,28,20,15,22,1911.若数据元素序列11,12,13,7,8,9,23,4,5 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能是A.起泡排序 B.插入排序 C.选择排序 D.二路归并排序12.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 区分它们的依据是A.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 B.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C.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13.一个 C 语言程序在一台32 位机器上运行。
ju-fdig9考研计算机真题(7页完美打印版)
![ju-fdig9考研计算机真题(7页完美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b1fc20482fb4daa58d4beb.png)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2009年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为解决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 ( )A.栈B.队列C.树D.图2.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abcdefg依次进入栈S。
若每个元素出栈后立即进入队列Q,且7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bdcfeag,则栈S的容量至少是 ( )A.1B.2C.3D.43.给定二叉树图所示。
设N代表二叉树的根,L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
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为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 ( )A.LRNB.NRLC.RLND.RNL4.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 ( )5.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 )A.39B.52C.111D.1196.将森林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是结点v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的森林中,u 和v可能具有的关系是 I.父子关系 II.兄弟关系 III. u的父结点与v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 ( )A.只有IIB.I和IIC.I和IIID.I、II和III7.下列关于无向连通图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I.所有顶点的度之和为偶数 II.边数大于顶点个数减1 III.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1A.只有IB. 只有IIC.I和IID.I和III8.下列叙述中,不符合m阶B树定义要求的是( )A.根节点最多有m棵子树B.所有叶结点都在同一层上C.各结点内关键字均升序或降序排列D.叶结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9.已知关键序列5,8,12,19,28,20,15,22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得到的小根堆是 ( )A.3,5,12,8,28,20,15,22,19B.3,5,12,19,20,15,22,8,28C.3,8,12,5,20,15,22,28,19D.3,12,5,8,28,20,15,22,1910.若数据元素序列11,12,13,7,8,9,23,4,5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能是 ( )A.起泡排序B.插入排序C.选择排序D.二路归并排序11.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 ( )A.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B.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C.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12.一个C语言程序在一台32位机器上运行。
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及答案详解-全文可读
![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及答案详解-全文可读](https://img.taocdn.com/s3/m/82f343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2.png)
整的电缆 ,传输速率为 1Gbps , 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 200
000km/s 。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 比特 , 则最远的两个站点
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
)
·A.增加 160m B.增加 80m C.减少 160m D.减少 80m
·答案: D
·38 .主机甲和主机乙间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 , 主机甲向主机
个相位 ,每个相位具有 4 种振幅的 QAM 调制技术 , 则该通信
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
)
学习网
·A. 12kbps B.24 kbps C .48 kbps D.96 kbps
·答案: B
1
·35 .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 N 帧(GBN) 协议 , 发送方已经发
送了编号为 0~7 的帧 。当计时器超时时 ,若发送方只收到 0 、2
学习网
1
R1路由器
学习网 1
( 3) 填写 R2 到局域网 1 和局域网 2 的路由表 2 。局域网 1 和局域网 2 的地址可以聚合为202 . 118 . 1 .0/24 , 而 R2 去往局 网 1 和局域网 2 都是同一条路径 。 因此 , 路由表里面只需要 填写到 202 . 118 . 1 .0/24 网络的路由即可 , 如下表所示 R2 路由 表
·答案: C
·40 .FTP 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 FTP 命令时 , 使用的连接是 ( )
·A . 建立在 TCP 之上的控制连接
·B . 建立在 TCP 之上的数据连接
学习网
·C . 建立在 UDP 之上的控制连接
·D . 建立在 UDP 之上的数据连接
·答案: A
1
·47.(9分) 某公司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 路由器R1通过接 口E1 、E2分别连接局域网1 、局域网2 ,通过接口L0连接路由器 R2 , 并通过路由器R2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 。R1的L0接口 的IP地址是202 . 118 .2 . 1; R2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 . 118 .2 . L1接口的IP地址是130 . 11 . 120 . 1 ,E0接口的IP地址是202 . 118 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是202 . 118 .3 .2 。
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8bbe5077232f60ddcca1e6.png)
计算机网络2009年考研试题一、选择题:33.在 OSI 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34.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 3kHz,采用 4 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 4 种振幅的 QAM 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A.12kbps B.24 kbps C.48 kbps D.96 kbps35.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 N 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 0~7 的帧。
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 0、2、3 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A.2 B.3 C.4 D.536.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 PDU 地址是A.目的物理地址 B.目的 IP 地址 C.源物理地址 D.源 IP 地址37.在一个采用 CSMA/CD 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 1Gbp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 200 000km/s。
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 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A.增加 160m B.增加 80m C.减少 160m D.减少 80m38.主机甲和主机乙间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 TCP 段,分别包含 300 字节和 500 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A.500 B.700 C.800 D.100039.一个 TCP 连接总是以 1KB 的最大段发送 TCP 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
当拥塞窗口为 16KB 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 4 个 RTT(往返时间)时间内的 TCP 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 4 个 RTT 时间内发送的所有 TCP 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A.7KB B. 8KB C. 9KB D. 16KB40.FTP 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 FTP 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A.建立在 TCP 之上的控制连接 B. 建立在 TCP 之上的数据连接 C. 建立在UDP 之上的控制连接 D. 建立在 UDP 之上的数据连接二、分析题47.(9 分)希赛公司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路由器 R1 通过接口 E1、E2 分别连接局域网 1、局域网 2,通过接口 L0 连接路由器 R2,并通过路由器 R 2 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8bbe5077232f60ddcca1e6.png)
计算机网络2009年考研试题一、选择题:33.在 OSI 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34.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 3kHz,采用 4 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 4 种振幅的 QAM 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A.12kbps B.24 kbps C.48 kbps D.96 kbps35.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 N 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 0~7 的帧。
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 0、2、3 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A.2 B.3 C.4 D.536.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 PDU 地址是A.目的物理地址 B.目的 IP 地址 C.源物理地址 D.源 IP 地址37.在一个采用 CSMA/CD 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 1Gbp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 200 000km/s。
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 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A.增加 160m B.增加 80m C.减少 160m D.减少 80m38.主机甲和主机乙间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 TCP 段,分别包含 300 字节和 500 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A.500 B.700 C.800 D.100039.一个 TCP 连接总是以 1KB 的最大段发送 TCP 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
当拥塞窗口为 16KB 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 4 个 RTT(往返时间)时间内的 TCP 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 4 个 RTT 时间内发送的所有 TCP 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A.7KB B. 8KB C. 9KB D. 16KB40.FTP 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 FTP 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A.建立在 TCP 之上的控制连接 B. 建立在 TCP 之上的数据连接 C. 建立在UDP 之上的控制连接 D. 建立在 UDP 之上的数据连接二、分析题47.(9 分)希赛公司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路由器 R1 通过接口 E1、E2 分别连接局域网 1、局域网 2,通过接口 L0 连接路由器 R2,并通过路由器 R 2 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圣才出品】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5327a8529e314332396893fe.png)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解决计算机主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
A.栈B.队列C.树D.图2.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a,b,c,d,e,f,g依次进入栈S。
若每个元素出栈后立即进入队列Q,且7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b,d,c,f,e,a,g,则栈S的容量至少是()。
A.1B.2C.3D.43.给定二叉树如下图所示。
设N代表二叉树的根,L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
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为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
A.LRNB.NRLC.RLND.RNL4.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
5.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该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
A.39B.52C.111D.1196.将森林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是结点v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的森林中,u和v可能具有的关系是()。
Ⅰ.父子关系Ⅱ.兄弟关系Ⅲ.u的父结点与v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A.只有ⅠB.Ⅰ和ⅡC.Ⅰ和ⅢD.Ⅰ、Ⅱ和Ⅲ7.下列关于无向连通图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Ⅰ.所有的顶点的度之和为偶数Ⅱ.边数大于顶点个数减1Ⅲ.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1A.只有ⅠB.只有ⅡC.Ⅰ和ⅡD.Ⅰ和Ⅲ8.下列叙述中,不符合m阶B树定义要求的是()。
A.根结点最多有m棵子树B.所有叶结点都在同一层上C.各结点内关键字均升序或降序排列D.叶结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9.已知关键字序列5,8,12,19,28,20,15,22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的小根堆是()。
2009统考计算机考研试题【2】
![2009统考计算机考研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d43bf33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8.png)
2009统考计算机考研试题【2】29.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
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SCAN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A.110,170,180,195,68,45,35,12B.110,68,45,35,12,170,180,195C.110,170,180,195,12,35,45,68D.12,35,45,68,110,170,180,19530.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A.文件控制块B.文件分配表C.用户口令表D.系统注册表31.设文件F1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先建立F1的符号链接(软链接)文件F2,再建立F1的硬链接文件F3,然后删除F1。
此时,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A.0、1B.1、1C.1、2D.2、132.程序员利用系统调用打开I/O设备时,通常使用的设备标识是A.逻辑设备名B.物理设备名C.主设备号D.从设备号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34.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A.12kbpsB.24 kbpsC.48 kbpsD.96 kbps35.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N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
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A.2B.3C.4D.536.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地址是A.目的物理地址B.目的IP地址C.源物理地址D.源IP地址37.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1Gbp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00 000km/s。
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A.增加160mB.增加80mC.减少160mD.减少80m38.主机甲和主机乙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段,分别包含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 A.500 B.700 C.800 D.100039.一个TCP连接总是以1KB的最大段发送TCP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
计算机全国统考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和答案(2009-2014)
![计算机全国统考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和答案(2009-2014)](https://img.taocdn.com/s3/m/db897646bcd126fff7050b6f.png)
网络习题整理(09-14年考研真题)第1章概论选择题1.(09年考研33题)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解答】选B。
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端到端传输,也就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传输,因此判断是传输层。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路径上相邻节点间的数据交付,这个节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称之为端系统,因此数据链路层不满足题意。
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传输,会话层只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而已,应用层只是提供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规范,都不涉及到传输。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OSI模型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
2.(10年考研33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A.网络的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解答】选C。
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的结构;换种说法,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显然A、B、D强调的是各层的功能及其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不符合;【考查知识点】考察的是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定义的理解;3.(10年考研34题)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A.80msB.80.08msC.80.16msD.80.24ms【解答】选C。
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文件长度为980000B,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MB。
当t=1M×8/100Mbps=80ms时,H1发送完最后一个bit;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2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t0=1K×8/100Mbps=0.08ms,t=80ms+2t0当t=80.16ms 时,H2接受完文件,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80.16ms。
计算机全国统考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和答案
![计算机全国统考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fc198a767f5acfa0c7cdab.png)
计算机全国统考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和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网络习题整理(09-14年考研真题)第1章概论选择题1. (09年考研33题)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 数据链路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D. 应用层【解答】选B。
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端到端传输,也就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传输,因此判断是传输层。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路径上相邻节点间的数据交付,这个节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称之为端系统,因此数据链路层不满足题意。
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传输,会话层只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而已,应用层只是提供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规范,都不涉及到传输。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OSI模型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
2. (10年考研33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A.网络的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解答】选C。
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的结构;换种说法,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显然A、B、D强调的是各层的功能及其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不符合;【考查知识点】考察的是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定义的理解;3. (10年考研34题)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A. 80msB. 80.08msC. 80.16msD.80.24ms【解答】选C。
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文件长度为980000B,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