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仿真第三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仿真第三次备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京的一箱急救药品运往昆明,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D.管道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

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可见有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该灾区,最佳的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管道是一种特殊的运输方式,埋在地下,只适合运输石油、天然气、水。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关于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称为“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B.由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
C.气候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D.居民主要是黄种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被称为“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与大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A错;
B. 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B错;
C. 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C错;
D. 居民主要是黄种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D正确;
故D符合题意,选D。

3.关于如图中,甲、乙两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大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②乙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
③甲大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
④乙大洲的尼罗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⑤甲、乙两大洲都被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过
⑥甲、乙两大洲都濒临北冰洋.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②③④D.②③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是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④描述错误;甲是亚洲,乙是非洲,亚洲没有被南回归线穿过,两大洲共同临的是印度洋,⑤⑥描述错误;A符合题意。

4.读我国五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乌鲁木齐B.呼和浩特
C.银川D.南宁
2.关于图中城市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乌鲁木齐---降水多,季节变化大B.银川--------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C.拉萨--------降水多,季节变化小D.南宁--------降水小,季节变化小
【答案】1.A
2.B
【解析】
1.气温的年较差是由该地最热月气温减去最冷月气温,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乌鲁木齐,故选A。

2.由图可知,图中乌鲁木齐降水稀少,故A错误。

银川降水稀少,季节变化大,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B正确。

拉萨年降水较多,但季节变化大,故C错误。

南宁全年降水丰富,季节变化也较大,故D错误。

故选B。

5.关于亚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以土耳其海峡与北美洲为界B.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欧洲为界
C.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亚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包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故A不正确;
B.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故B不正确;
C.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C正确;
D.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亚洲的地理位置。

6.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共同特点是
A.都位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上
B.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C.都是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D.居民都以大米为主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上,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半湿润
地区,南方地区位于湿润地区,北方地区乙面食为主,南方地区以大米为主食。

所以南北方共有的是B选项。

【点睛】
该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分析解答即可。

7.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B.汉语C.阿拉伯语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联合国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故答案选B。

8.俄罗斯的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
A.东欧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但由于俄罗斯领土辽阔,各地区气候有很大的差异.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和,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西伯利亚地区冬季非常寒冷,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

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所以选A。

9.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大区域的名称与标号对应正确的是
A.甲——南方地区B.乙——青藏地区C.丙——西北地区D.丁——北方地区
2.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描写的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
3.下列语句中描写甲地区景观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答案】1.B
2.D
3.C
【解析】
【分析】
关于我国四大区域的叙述,图中甲是跨经度最广的西北地区,乙是海拔最高的青藏地区,丙是纬度最高的北方地区,丁是纬度最低的南方地区。

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甲是跨经度最广的西北地区,乙是海拔最高的青藏地区,丙是纬度最高的北方地区,丁是纬度最低的南方地区,故选B。

2.我国的四大区域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特征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描写的是我国南方地区春天时万木吐绿的景象,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覆盖率高,故选D。

3.由图可知,图中甲地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西北地区,该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以上四种景观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写的是北方地区景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写的是南方地区景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是西北地区景观,“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描写的是青藏地区景观,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有关知识,要知道各区域的特征及划分依据。

10.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C.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D.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能证明地球形状的例子很多,如: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在外太空观察以及地球的卫星照片等等,苹果从树上成熟落下,只能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故选B。

11.与欧洲相比,非洲()
A.海岸线曲折B.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人口增长快D.工业发达
【解析】
【分析】
【详解】
与欧洲相比,非洲海岸线更平直,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为主,工业十分落后,但这里是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非洲的有关知识.
12.根据测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以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
A.板块碰撞B.板块张裂
C.板块挤压D.板块隆起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准确测量,红海是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所以红海将会不断扩大,会形成新的大洋,故选B。

13.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例大致为
A.各占二分之一B.四分之三是陆地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答案】C
【解析】
【详解】
地球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故选C。

14.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资源,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电能B.阳光C.煤炭D.雨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

所以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电能。

故选A。

该题考查自然资源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15.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平原也能种植水稻的原因是()
A.夏季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D.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2.为可持续发展,①地区适宜()
A.开垦耕地,建粮食基地B.开采矿产,建工业基地
C.保护湿地,发展旅游业D.砍伐木材,发展加工业
3.在发展经济中,②地区面临最大问题是()
A.科技落后B.资源枯竭C.土地荒漠化D.劳动力短缺
【答案】1.A
2.C
3.B
【解析】
【分析】
根据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进行分析解答。

1.东北平原地处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因此适宜种植水稻。

故选:
A。

2.①地区为三江平原,为了保护三江平原的生态,该地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停止开荒,退耕还湖还湿地,同时发展旅游业。

故选:C。

3.图示②地区为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枯竭,在东北振兴战略中,辽中南工业基地应该: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三江平原的环境保护及辽中南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

16.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畜种,该动物分布区域最典型的自然特征是()A.干旱B.炎热C.高寒D.多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点。

17.如果让你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经线,你应选择站在()
A.0°纬线上B.180°经线上C.0°经线上D.南极或北极点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经线的特点,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故要在最短时间跨越所有的经线,应该选择在南极或北极点上,故选D。

【点睛】
该题考查经线和经度。

18.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较,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如下表所示,该数据反映我国()
A.人口增长加快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C.已进入老龄化社会D.劳动力仍较充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读表格可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比第五次比重减少了6.29%,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减缓,出生率下降,但是没有死亡率数据,不能反映出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而15-64岁人口比重第六次比第五次增加了4.38%,说明我国劳动力人口增加;65岁人口比重第六次比第五次增加了1.91%,说明老年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有所增加,不能说我国以进入老龄化社会;故答案选D。

19.12月22日出现冬至,冬至日时太阳直射位置在
A.赤道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D.本初子午线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公转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2月22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故选C。

20.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A.北冰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大西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上的四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都跨了东西半球,故选:C。

21.李阳是树园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家住晶晶小区,每天步行上学。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李阳家所在的晶晶小区位于树园中学的()。

A.西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东北方
2.从晶晶小区到树园中学约550米,如果这段路在图上显示的长度约为5.5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1000B.1∶10000C.1∶100000D.1∶1 000000
【答案】1.C
2.B
【解析】
1.在带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按照指向标的指向,李阳所在的景景小区位于树园中学的西南方向,故选C。

2.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故该图的比例尺是5.5:55000,故比例尺是1:10000,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图的应用。

22.如图中的情景是印度常见景观之一,也反映了印度面临的哪一问题()
A.交通运输发达B.人口众多C.旅游业发达D.经济发展快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情景是印度人口众多带来的影响,反映的是人口过多导致交通运输跟不上实际需求,故选B。

2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4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点海拔为-155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999.43米B.8691.13米C.8848.13米D.9158.13米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

【详解】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由两地的海拔高度相减,上述两个地方的相对高度是8844.43米-(-155米)=8999.43米。

故选A
【点睛】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或者地理事物高出或者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度的简称。

它与相对高度相对,计算海拔的参考基点是确认一个共同认可的海平面进行测算。

因此,海拔高度又称之为绝对高度或者绝对高程。

而相对高度是两点之间相比较产生的海拔高度之差。

24.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附近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
A.传统工业和乳畜业B.高新技术产业和商品农业
C.高新技术产业和水稻种植业D.高新技术产业和小麦种植业
2.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A
2.B
【解析】
【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读图可得,①是乳畜带,②是春小麦区,③是棉花带,④是冬小麦区。

1.①地区是美国东北部和五大湖地区,是美国的传统工业区,由于该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加上纬度较高,气候湿冷,适合牧草生长,故成为世界乳畜业的典型代表。

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故选A。

2.我国松嫩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农业地域类型属商品谷物农业。

图中四个地区:①是乳畜带;
②是小麦带(种植春小麦);③是棉花带;④是小麦带(种植冬小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根据美国农业区的分布,进行分析解答。

2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地球的大小,诗中“地”所在的纬线是A.赤道B.极点C.回归线D.极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赤道的长度。

分析题干可知,“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6.读我国油料、糖料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例中A、B、C、D分别代表的经济作物是: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⑵B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平原;
C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盆地。

⑶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以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
东部又以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南方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___为主;
南方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____为主。

⑷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条件的差异。

【答案】甘蔗甜菜油菜花生东北长江中下游四川400秦岭—淮河
水田旱地水稻小麦气候
【解析】
【分析】
该题以读我国油料、糖料作物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和耕地类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1)读图可知,图例中A、B、C、D分别代表的经济作物是:A是甘蔗,B是甜菜,C是油菜,D是花生。

(2)读图可知,B类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C类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3)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又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南方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北方以小麦为主。

(4) 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的差异。

27.读“俄罗斯地形与矿产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俄罗斯是地
跨亚欧两洲的________洲国家。

俄罗斯首都名称是________,它位于地形区________。

北极圈横贯俄罗斯北部,说明俄罗斯地跨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和________带近年来,俄罗斯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其中从俄罗斯输入我国的能源主要是天然气和________。

俄罗斯主要的客运交通工具是________,主要的货运交通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欧莫斯科东欧平原北寒石油铁路铁路管道
【解析】
【详解】
(1)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人口、经济、农业区等都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

(2)俄罗斯首都名称是莫斯科,它位于地形区东欧平原。

(3)北极圈横贯俄罗斯北部,说明俄罗斯地跨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和北寒带,由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4)近年来,俄罗斯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其中从俄罗斯输入我国的能源主要是天然气和石油。

(5)俄罗斯主要的客运工具是铁路,货运工具主要是铁路和管道。

【点睛】
本题考查俄罗斯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有关知识。

28.读图“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局部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与水资源对比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水资源空间分布具有_____特点,但耕地资源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_____。

(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______。

其中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流城的水资源调到_____地区和西北地区,缓解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

(3)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_____和天津;全程基本自流北上,因为沿途地势特点是____。

(4)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列举一项节水的措施_______。

【答案】南多北少多跨流域调水长江华北北京南高北低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工业循环用水等(任意1点)
【解析】
【分析】
整体分析:该题以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局部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与水资源对比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东部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节水的措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1)读图可知,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东部水资源空间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特点,但耕地资源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多。

(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措施是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匀的措施是修建水库。

其中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缓解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

(3)南水北调工程分为西线、中线、东线三种调水方案;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饮水,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全程基本自流北上,因为沿途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

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引长江水,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

(4)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例如,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工业循环用水等(任意1点)。

29.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

读下图“陕西省地形坡度空间差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省的简称是_______,行政中心为_________。

信天游歌腔高亢而悠长,这
与黄土高原的_________地表特征有关。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以南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以北的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

甲乙两处坡度比较大的是_________处;水土流失较轻的是_____处,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陕或秦西安千沟万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乙乙乙处的气候比甲处更温暖湿润,植被覆盖率更高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该省区是陕西省,该省区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2)信天游歌腔高亢而悠长,这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形有关。

(3)秦岭是我国南北方地区重要的分界线,分界线以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北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4)由图可知,乙地处秦岭南坡,甲地处黄土高原,两地区中,乙地的坡度更大;因为乙处在秦岭南坡,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更大,水土流失更轻。

【点睛】
本题考查陕西省有关知识,要知道陕西省三部分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反映当地的一些文化。

30.读图“福建省地形和秋季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福建地处我国______部(填方位),东隔甲______海峡
与台湾省相望,西以A______山脉和江西省相邻,省内最大河流B______。

福建省现辖9个地级市和1个综合实验区。

其中C是“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的______市,该市西部有福建第二大山脉
D______。

福建省秋季节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其主导因素是______。

福建省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

夏秋季节多发的气象灾害是______。

【答案】(1)台湾武夷山闽江(2)泉州戴云山
(3)自东南向西北递增地形(4)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
【解析】
福建,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闽”,省会福州市。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1)从图中可知,福建地处我国东南部,东隔甲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西以武夷山和江西省相邻,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

(2)从图中可知,福建的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其中C是“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的泉州市,该市西部有福建第二大山脉D戴云山。

(3)从图中可知,)福建省秋季节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山地多于平原。

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4)福建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夏季易受到台风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