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扣抵指标公式 均线扣抵原理及运用的实战图解

合集下载

均线洗盘拉升指标公式

均线洗盘拉升指标公式

均线洗盘拉升指标公式在股市中,投资者经常会使用各种技术指标来辅助判断市场走势和进行交易决策。

均线洗盘拉升指标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均线洗盘拉升指标的公式以及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一、均线洗盘拉升指标公式均线洗盘拉升指标是通过计算股票的均线形态来判断市场走势的指标。

其公式如下:1. 计算收盘价的n日均线,记为MA(n)。

2. 计算MA(n)的m日均线,记为MA(m)。

3. 计算MA(n)和MA(m)之间的差值,记为DIFF。

4. 计算DIFF的p日均线,记为MA(p)。

5. 计算DIFF与MA(p)之间的差值,记为DEA。

6. 计算DIFF与DEA之间的差值的2倍,记为MACD。

二、均线洗盘拉升指标原理均线洗盘拉升指标是基于均线形态的变化来判断市场走势的。

其原理是通过计算不同周期的均线之间的差值,来分析市场的主力资金进出情况以及市场情绪的变化。

具体来说,当市场走势向上时,均线形态呈现出洗盘拉升的特征,即短期均线向上穿越长期均线,并且差值逐渐扩大。

这表明市场的主力资金正在逐步增加,市场情绪较为乐观,投资者可以考虑逢低买入。

相反,当市场走势向下时,均线形态呈现出洗盘下跌的特征,即短期均线向下穿越长期均线,并且差值逐渐缩小。

这表明市场的主力资金正在逐步减少,市场情绪较为悲观,投资者应考虑逢高卖出。

三、均线洗盘拉升指标应用均线洗盘拉升指标适用于各类股票和市场,可以用于判断股票的短期走势和中长期趋势。

具体应用时,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量能分析来综合判断市场的买卖信号。

1. 买入信号:当DIFF向上穿越DEA并且MACD值大于0时,为买入信号。

此时市场走势向上,主力资金增加,投资者可以逢低买入。

2. 卖出信号:当DIFF向下穿越DEA并且MACD值小于0时,为卖出信号。

此时市场走势向下,主力资金减少,投资者应逢高卖出。

值得注意的是,均线洗盘拉升指标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单独作为交易决策的依据。

投资者在使用该指标时,还应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来进行综合判断。

「技术之巅」均线扣抵操作精华(原创首发)

「技术之巅」均线扣抵操作精华(原创首发)

「技术之巅」均线扣抵操作精华(原创⾸发)以下相关内容均为我原创,之前在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培训客户的相关内容,版权所有,翻录必究!学习内容1、认识均线(掌握)2、常⽤的均线设置(掌握)3、葛兰碧法则解析(了解)4、葛兰碧法则运⽤(了解)5、认识扣抵(掌握)6、扣抵的特性(掌握)7、运⽤扣抵研判均线⽅向(掌握)8、运⽤扣抵研判当下⾛势⾏情(掌握)9、扣抵公式的制作(了解)10、散户的⾃我成长(了解)1、认识均线(掌握)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所有股票软件均线指标的快捷键),MA是⽤统计分析的⽅法,将⼀定时期内的证券价格(指数)加以平均,并把不同时间的平均值连接起来,形成⼀根MA,⽤以观察证券价格变动趋势的⼀种技术指标。

移动平均线是由著名的美国投资专家Joseph E.Granville(葛兰碧,⼜译为格兰威尔)于20世纪中期提出来的。

均线理论是当今应⽤最普遍的技术指标之⼀,它帮助交易者确认现有趋势、判断将出现的趋势、发现过度延⽣即将反转的趋势。

提问:5⽇均线是怎么推算出来的?解答演⽰:688028 沃尔德688028沃尔德2、常⽤的均线设置(掌握)重要的⽇线:5⽇线、10⽇线、20⽇线(⽉线)、60⽇线(季线)、120⽇线(半年线)、240⽇线(年线)重要的周线:4周线(⽉线)、13周线(季线)、26周线(半年线)、52周线(年线)重要的⽉线:12⽉线(年线)、24⽉线(2年线)、60⽉线(5年线)、120⽉线(年线)通达信软件常⽤的⽇期快捷键切换⽅式:⽇线图(“D” 或“97”)周线图(“W”或“98”)⽉线图(“M”或“99”)3、葛兰碧法则解析(了解)葛兰碧移动平均线⼋⼤法则买点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平且略向上⽅抬头,⽽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向上⽅突破,为买进信号。

(量价⾦叉,均线回升)买点2: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回档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长期移动平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均线洗盘拉升指标公式

均线洗盘拉升指标公式

均线洗盘拉升指标公式随着股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交易指标被开发出来,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其中,均线洗盘拉升指标就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

均线洗盘拉升指标通过计算股价的均线来判断市场的洗盘和拉升情况,从而指导投资者的买卖决策。

均线洗盘拉升指标的公式如下:均线洗盘 = (收盘价 - 均线) / 均线均线拉升 = (均线 - 均线前一日) / 均线前一日其中,均线是根据一定的时间周期计算得出的股价平均值。

在计算均线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周期,比如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等,根据个人的投资策略来确定。

均线洗盘指标用来衡量股价与均线之间的相对关系。

当均线洗盘指标大于0时,表示股价高于均线,市场洗盘情况较好;当均线洗盘指标小于0时,表示股价低于均线,市场洗盘情况较差。

而均线拉升指标则用来衡量均线的变化情况。

当均线拉升指标大于0时,表示均线上升,市场走势向好;当均线拉升指标小于0时,表示均线下降,市场走势较弱。

通过结合均线洗盘和均线拉升指标,可以得出更准确的市场走势判断。

当均线洗盘指标大于0且均线拉升指标大于0时,表示市场处于洗盘行情中,并且走势向上;当均线洗盘指标小于0且均线拉升指标小于0时,表示市场处于洗盘行情中,并且走势向下。

在实际应用中,投资者可以根据均线洗盘和均线拉升指标的数值来制定自己的买卖策略。

比如,当均线洗盘指标大于0且均线拉升指标大于0时,可以考虑逢低买入;当均线洗盘指标小于0且均线拉升指标小于0时,可以考虑逢高卖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均线洗盘拉升指标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依赖它来做出投资决策。

投资者还应该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市场的整体情况、个股的基本面等。

另外,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均线洗盘拉升指标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预测未来市场的走势。

总结起来,均线洗盘拉升指标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通过计算股价的均线来判断市场的洗盘和拉升情况。

投资者可以根据均线洗盘和均线拉升指标的数值来制定自己的买卖策略,但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并且注意指标的滞后性。

均线价托价压填充公式

均线价托价压填充公式

均线价托价压填充公式一、均线基础知识。

1. 什么是均线。

- 移动平均线(MA),简称均线,是将一定时期内的证券价格(指数)加以平均,并把不同时间的平均值连接起来,形成一根MA,用以观察证券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技术指标。

例如,5日均线就是最近5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值连成的线。

2. 均线的计算方法。

- 简单移动平均线(SMA)的计算公式为:MA = (C_1 + C_2+·s+C_n)/(n),其中C_i表示第i个交易日的收盘价,n为计算周期。

例如,计算5日均线,当n = 5时,在第5个交易日,MA=(C_1 + C_2+C_3 + C_4+C_5)/(5)。

二、价托与价压的概念。

1. 价托。

- 价托是指由三条不同周期的均线(如短期均线、中期均线、长期均线)交叉形成的一个封闭三角形区域。

当短期均线从下向上穿过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中期均线也向上穿过长期均线时,就形成了价托。

它通常被视为股价见底回升的信号。

- 例如,5日均线向上穿过10日均线和30日均线,10日均线也向上穿过30日均线,此时在股价走势图上就形成了一个价托图形。

2. 价压。

- 价压与价托相反,是指短期均线从上向下穿过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中期均线也向下穿过长期均线,形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区域。

价压通常被视为股价见顶回落的信号。

例如,5日均线向下穿过10日均线和30日均线,10日均线也向下穿过30日均线,就形成了价压。

三、价托价压的填充公式(以常见的均线系统为例,如5日、10日、30日均线)1. 价托填充公式(以通达信为例)- 首先定义均线:- MA5: = MA(CLOSE,5);- MA10: = MA(CLOSE,10);- MA30: = MA(CLOSE,30);- 然后判断价托形成条件:- T1: = CROSS(MA5,MA10) AND CROSS(MA5,MA30) ANDCROSS(MA10,MA30);- 最后进行填充(假设填充颜色为红色):- DRAWGBK(T1, COLORRED);2. 价压填充公式(同样以通达信为例)- 定义均线:- MA5: = MA(CLOSE,5);- MA10: = MA(CLOSE,10);- MA30: = MA(CLOSE,30);- 判断价压形成条件:- T2: = CROSS(MA10,MA5) AND CROSS(MA30,MA5) ANDCROSS(MA30,MA10);- 填充(假设填充颜色为绿色):- DRAWGBK(T2, COLORGREEN);。

均线扣抵全新讲解

均线扣抵全新讲解

均线扣抵全新讲解
均线扣抵全新讲解
均线扣抵技巧,可以在股票投资的技术分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扣抵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的获取更大的收益。

一、均线扣抵的原理
均线扣抵技巧基于股票技术分析中常用的平均趋势线,例如均线(MA),指数平均数(EMA),蜡烛图的上下影线等。

它的原理是:当股价超过均线,投资者可以把股价上涨的空间利用起来,在有利的情况下进行获利交易;而当股价低于均线时,投资者可以利用该空间获取买入机会,以期在未来上涨时获得收益。

二、均线扣抵的优点
1、均线扣抵可以在赚钱的时候帮助投资者减少损失,也可以在损失的时候帮助投资者获取收益,从而实现交易的平衡。

2、均线扣抵可以及时捕捉趋势,并将投资人的行为控制在一个比较可控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风险管理效果。

3、均线扣抵可以投资者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金,最大化的把握股市的变化,从而获取更好的投资收益。

三、均线扣抵的缺点
1、均线扣抵可能会受到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容易受到其他具有技术分析指标的影响,有时会使投资者陷入不利的交易状态。

2、均线扣抵利用的是趋势线和股价的支撑,在没有有效的趋势线的情况下,就没有有效的扣抵,只能等坐等股市的变化。

3、均线扣抵需要一定水平的投资经验,以及对趋势线有深入的了解,对于一般投资者可能有点难度。

四、均线扣抵的实践
均线扣抵技巧是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但是在实践中,投资者还是需要充分参考其他技术分析指标,把握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更要根据自己的风险认知来进行风险管理。

此外,投资者还需要充分分析市场状况,灵活运用均线扣抵技巧,以期在股市中获取最大的收益。

回踩均线指标 公式

回踩均线指标 公式

回踩均线指标公式均线是股票分析中常用的技术指标之一,回踩均线则是一种常见的股价走势形态。

在这,咱就来聊聊回踩均线指标的公式。

回踩均线,简单说就是股价在上涨过程中,短暂回调到均线附近,然后继续上涨。

这就像是跑步时累了,稍微放慢脚步调整一下,接着再加速跑。

那回踩均线的指标公式是啥样的?其实这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因为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需求和策略。

但一般来说,常见的思路是这样的。

假设我们以 20 日均线为例,先定义均线的计算公式:MA20 = SUM(CLOSE, 20) / 20这里的 CLOSE 是收盘价。

然后,判断回踩,通常是股价下跌到接近 20 日均线的一定范围。

比如说,股价低于 20 日均线的 5%以内,我们可以这样写:ABS(CLOSE - MA20) / MA20 <= 0.05这就表示股价与 20 日均线的偏差在 5%以内。

但这只是个简单的例子,实际应用中,还得考虑更多因素。

比如说成交量,要是回踩的时候成交量很小,可能说明只是短暂的调整;要是成交量很大,那情况就复杂了,也许是主力在出货。

我之前就碰到过这么一只股票,叫[股票名字]。

它之前一直涨得挺不错,均线也呈多头排列。

突然有一天开始回调,我就赶紧用我自己设定的回踩均线指标公式去判断。

发现它的股价虽然下跌,但离 20 日均线还挺近,而且成交量也不大。

我心里就想,这可能是个回踩的机会。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它又开始上涨,让我小赚了一笔。

所以说,回踩均线指标公式虽然能帮我们做一些判断,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它。

市场是复杂多变的,还得结合其他的技术分析和基本面情况来综合考虑。

总之,回踩均线指标公式是个有用的工具,但要用好它,还得靠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

这样,在股市这个大战场上,我们才能更有胜算,赚到更多的钱。

均线扣抵公式

均线扣抵公式

均线扣抵公式摘要:一、均线扣抵公式概述二、均线扣抵公式计算方法1.单根均线扣抵2.多根均线扣抵三、均线扣抵公式应用策略1.判断趋势2.确定支撑和阻力位3.发现买卖信号四、实例分析五、总结与建议正文:一、均线扣抵公式概述均线扣抵公式是技术分析中一种常用的工具,主要用于计算和预测股票、期货等金融产品的价格走势。

通过均线扣抵公式,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二、均线扣抵公式计算方法1.单根均线扣抵单根均线扣抵公式为:扣抵值= 当前周期收盘价- 当前周期平均价其中,当前周期平均价= (前n周期收盘价之和)/ n2.多根均线扣抵多根均线扣抵公式为:扣抵值= 当前周期收盘价- (前n1周期平均价之和/ n1 + 前n2周期平均价之和/ n2 + ...+ 前nk周期平均价之和/ nk)的n1、n2、...、nk权重加权平均值三、均线扣抵公式应用策略1.判断趋势当短期均线扣抵值为正,长期均线扣抵值为负时,表示市场处于上涨趋势;反之,当短期均线扣抵值为负,长期均线扣抵值为正时,表示市场处于下跌趋势。

2.确定支撑和阻力位在上涨趋势中,扣抵值为负的均线将成为支撑位;在下跌趋势中,扣抵值为正的均线将成为阻力位。

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制定相应的买入和卖出策略。

3.发现买卖信号当短期均线扣抵值从负转正,或长期均线扣抵值从正转负时,意味着市场趋势可能发生反转,投资者可以关注这些信号,寻找合适的买卖点。

四、实例分析以某股票为例,分别计算其短期和长期均线扣抵值。

根据扣抵值的正负情况,判断市场趋势,并确定支撑和阻力位。

在此基础上,观察短期均线扣抵值的变化,捕捉买卖信号。

五、总结与建议均线扣抵公式作为一种技术分析工具,在判断市场趋势、发现买卖信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然而,投资者在使用均线扣抵公式时,还需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市场信息,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均线走平或上翘选股公式

均线走平或上翘选股公式

均线走平或上翘选股公式
均线走平或上翘选股公式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均线走平:选取一段时间内的收盘价均线,例如5日均线、10日均线等,计算其斜率,如果斜率趋近于0,则表示均线走平。

公式可以表示为:(n日均线值 - (n-1)日均线值) / (n-1)日均线值趋近于 0。

2. 均线上翘:选取一段时间内的收盘价均线,例如5日均线、10日均线等,计算其斜率,如果斜率为正,则表示均线上翘。

公式可以表示为:(n日均线值 - (n-1)日均线值) / (n-1)日均线
值 > 0。

3. 运用技术指标:例如MACD指标可以辅助判断均线走平或
上翘。

当MACD柱状线从负数区域转为零轴附近,或从零轴
往上增加时,可以认为均线走平或上翘。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是作为参考,并不能完全确定股票的走势,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市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另外,股市走势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所以选股决策需要谨慎,建议多方面考虑。

均线扣抵铁律:秘诀:均线扣抵理论(高手进阶篇)

均线扣抵铁律:秘诀:均线扣抵理论(高手进阶篇)

均线扣抵铁律:秘诀:均线扣抵理论(高手进阶篇)人们每日为技术专业投资者出示销售市场最新动向、部委局现行政策、行业报告、恶性事件型主题投资建议,捕获网络热点机遇。

人们的阅读者包含各大组织巨头、买卖双方投资分析师、公私募基金经理、各界涨停敢死队等技术专业投资者!一、均线介绍定义:原本的含意是移动平均,因为人们将其制做成线型,因此一般称作挪动平均线,通称均线。

这是将某一段时间的收盘价总和除于该周期时间。

均线的功效:均线的方位能够强调股票价格的发展趋势,另外均线对股票价格有支撑点功效。

也有利于涨助跌的功效。

这种关键是借助均线拐头的方位,可是均线通常有滞后效应。

因此均线经常出現“骗线”怎样改进这一缺陷,就得看掌握均线的计算方式。

均线的计算方式假如以5MA 为例,圴线在从今天开始算的第5 天,这五天的收盘价求和除于5就是说5MA的标值。

优化算法: 明日的5MA > 今日的5MA 表达均线往上换句话,假如预计明日是不是一阳穿四线,要是明日的收盘价(“增加日”的收盘价)> 前4 天收(“扣抵日”的收盘价),表达均线往上了。

二、“均线扣抵”的应用见到这儿大伙儿将会还不容易运用,均线扣抵的运用关键分成“時间”、“室内空间”2个层面。

1、在時间上预测转势時间。

2、在室内空间上预测均线方位。

人们以往上的“5MA”为例1、室内空间上1)“增加日”的收盘价跌穿“扣抵日”的收盘价,意味着均线才会拐头。

它是均线拐头的時间足以精准,假如拐头的当日跌穿均线,意味着发展趋势将走坏。

状况B:假定8日股票价格为68元,比前五日均值到来高,但根据计算公式,新的五日均线数值65.2,仍然比老的五日均线值低,因而仍没法阻拦五日均线下降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边的测算能够发觉,参考答案既并不是A,也并不是B,到底要多高均线才还有机会往上抬升呢?假如通过观察公式计算,不难看出8日的收盘价尽管比5日的收盘价高,可是要是没有比1日高得话,分子结构总数全是变小的情况!因此8日均线行情要往上,收盘价就务必高过1日的72元,这就是说扣抵的定义,8日为增加的大数字,1日则为扣抵的大数字。

只需要看看均线闭合面积,就能找准买点和卖点(经典图解)

只需要看看均线闭合面积,就能找准买点和卖点(经典图解)

只需要看看均线闭合面积,就能找准买点和卖点(经典图解)均线操作法的买点:
在下跌趋势中,如果最后一个由相邻的两个死叉/摸/吸所构成的闭合均线区域的面积小于倒数第二个由相邻的两个死叉/摸/吸所构成的闭合均线区域的面积,那么当最后一个死叉/摸/吸出现时就是买点。

如例图:
卖点就反过来:
在上涨趋势中,如果最后一个由相邻的两个金叉/摸/吸所构成的闭合均线区域的面积小于倒数第二个由相邻的两个金叉/摸/吸所构成的闭合均线区域的面积,那么当最后一个金叉/摸/吸出现时就是卖点。

如图例:。

均线粘合的指标公式汇集

均线粘合的指标公式汇集

均线粘合的指标公式汇集一、均线粘合很少有百分百相等的情况,可以取1%振幅内粘合,并且一般是3条均线。

源码如下:X1:=ABS(MA(C,10)/MA(C,20)-1)<0.01;X2:=ABS(MA(C,5)/MA(C,10)-1)<0.01;X3:=ABS(MA(C,5)/MA(C,20)-1)<0.01;MA(C,5)>REF(MA(C,5),1) AND X1 AND X2 AND X3;二、所谓的均线粘合就是5、10、20、30、60、90、120、250日中有两条或三条、四条、五条、六条移动平均成本接近相同,或相差不大。

例如三线粘合,我们只需要比较出这三条线中的最大成本和最小成本,把最大成本值和最小成本值之间的差距定义为某一个窄幅波动范围就可以了。

MA1:=MA(CLOSE,5);MA2:=MA(CLOSE,10);MA3:=MA(CLOSE,20);MA4:=MA(CLOSE,60);MA5:=MA(CLOSE,120);MA6:=MA(CLOSE,250);A:MAX(MAX(MA1,MA2),MA3),LINETHICK0;B:MIN(MIN(MA1,MA2),MA3),LINETHICK0;三线粘合:IF(RANGE(100*(A-B)/B,0,5),100*(A-B)/B,DRAWNULL),LINETHICK0;SA:MAX(MAX(MA1,MA2),MAX(MA3,MA4)),LINETHICK0;SB:MIN(MIN(MA1,MA2),MIN(MA3,MA4)),LINETHICK0;四线粘合:IF(RANGE(100*(SA-SB)/SB,0,10),100*(SA-SB)/SB,DRAWNULL),LINETHICK0;WA:MAX((MAX(MA1,MA2),MAX(MA3,MA4)),MA5),LINETHIC K0;WB:MIN((MIN(MA1,MA2),MIN(MA3,MA4)),MA5),LINETHICK 0;五线粘合:IF(RANGE(100*(WA-WB)/WB,0,15),100*(WA-WB)/WB,DRAWNULL),LINETHICK0;LA:MAX((MAX(MA1,MA2),MAX(MA3,MA4)),MAX(MA5,MA6) ),LINETHICK0;LB:MIN((MIN(MA1,MA2),MIN(MA3,MA4)),MIN(MA5,MA6)),L INETHICK0;六线粘合:IF(RANGE(100*(LA-LB)/LB,0,20),100*(LA-LB)/LB,DRAWNULL),LINETHICK0;三、均线粘合:tj1:=max(max(max(ma(c,5),ma(c,10)),ma(c,20)),ma(c,30));tj2:=min(min(min(ma(c,5),ma(c,10)),ma(c,20)),ma(c,30));tj1/tj2<1.01;四、均线多头排列、均线粘合,且股价刚刚过年线m:=(MA(CLOSE,5)+MA(CLOSE,10)+MA(CLOSE,20)+MA(CLO SE,30))/4;MA(CLOSE,5)>MA(CLOSE,10)&&MA(CLOSE,10)>MA(CLOSE,20)&&MA(CLOSE,20)>MA(CLOSE,30)&&ABS(MA(CLOSE,5)-MA(CLOSE,30))/m<0.05&&ABS(CLOSE-m)/m<0.05&&CLOSE>MA(CLOSE,5)&&CLOSE>MA(CLOSE,250)&&ABS(CLOSE-MA(CLOSE,250))/MA(CLOSE,250)<0.05;五、修改的均线粘合公式(主图叠加指标)EMA5:=MA(C,M1);EMA10:=MA(C,M2);EMA20:=MA(C,M3);EMA60:=MA(C,M4);EMA90:=MA(C,M5);EMA120:=MA(C,M6);EMA240:=MA(C,M7);短线均线粘合:=MAX(EMA5,EMA10)/MIN(EMA5,EMA10)*100 MAX(EMA5,EMA20)/MIN(EMA5,EMA20)*100MAX(EMA5,EMA60)/MIN(EMA5,EMA60)*100MAX(EMA10,EMA20)/MIN(EMA10,EMA20)*100MAX(EMA10,EMA60)/MIN(EMA60,EMA60)*100MAX(EMA20,EMA60)/MIN(EMA20,EMA60)*100DRAWTEXT(短线均线粘合,c*1.1,'短线均线粘合');中线均线粘合:=MAX(EMA20,EMA60)/MIN(EMA20,EMA60)*100MAX(EMA20,EMA90)/MIN(EMA20,EMA90)*100MAX(EMA20,EMA120)/MIN(EMA20,EMA120)*100MAX(EMA60,EMA90)/MIN(EMA60,EMA90)*100MAX(EMA60,EMA120)/MIN(EMA60,EMA120)*100MAX(EMA90,EMA120)/MIN(EMA90,EMA120)*100DRAWTEXT(中线均线粘合,c*1.1,'中线均线粘合');中长线均线粘合:=MAX(EMA60,EMA90)/MIN(EMA60,EMA90)*100MAX(EMA60,EMA120)/MIN(EMA60,EMA120)*100MAX(EMA60,EMA240)/MIN(EMA60,EMA240)*100MAX(EMA90,EMA120)/MIN(EMA90,EMA120)*100MAX(EMA90,EMA240)/MIN(EMA90,EMA240)*100MAX(EMA120,EMA240)/MIN(EMA120,EMA240)*100DRAWTEXT(中长线均线粘合,c*1.1,'中长线均线粘合');六、5,10,20日三线粘合X1:=ABS(MA(C,10)/MA(C,20)-1)<0.01;{取1%振幅内粘合}X2:=ABS(MA(C,5)/MA(C,10)-1)<0.01;X3:=ABS(MA(C,5)/MA(C,20)-1)<0.01;AA:=MA(C,5)>REF(MA(C,5),1);BB:=MA(C,10)>REF(MA(C,10), 1);CC:=MA(C,5)>MA(C,10);{均线勾头向上}CDJZ:=ABS(MA(C,20)-MA(C,120))/MA(C,120)<0.4;{长短均线距离绝对值越小越好}MA(C,5)>REF(MA(C,5),1) AND X1 AND X2 AND X3AND CDJZ AND AA AND BB AND CC;5,10,30日三线粘合X1:=ABS(MA(C,10)/MA(C,30)-1)<0.01;{取1%振幅内粘合}X2:=ABS(MA(C,5)/MA(C,10)-1)<0.01;X3:=ABS(MA(C,5)/MA(C,30)-1)<0.01;AA:=MA(C,5)>REF(MA(C,5),1);BB:=MA(C,10)>REF(MA(C,10), 1);CC:=MA(C,5)>MA(C,10);{均线勾头向上}CDJZ:=ABS(MA(C,30)-MA(C,120))/MA(C,120)<0.4;{长短均线距离绝对值越小越好}MA(C,5)>REF(MA(C,5),1) AND X1 AND X2 AND X3AND CDJZ AND AA AND BB AND CC;5,10,20,30日四线粘合X1:=ABS(MA(C,10)/MA(C,20)-1)<0.01;{取1%振幅内粘合}X2:=ABS(MA(C,5)/MA(C,10)-1)<0.01;X3:=ABS(MA(C,5)/MA(C,20)-1)<0.01;X4:=ABS(MA(C,5)/MA(C,30)-1)<0.01;AA:=MA(C,5)>REF(MA(C,5),1);BB:=MA(C,10)>REF(MA(C,10), 1);CC:=MA(C,5)>MA(C,10);{均线勾头向上}CDJZ:=ABS(MA(C,20)-MA(C,120))/MA(C,120)<0.4;{长短均线距离绝对值越小越好}MA(C,5)>REF(MA(C,5),1) AND X1 AND X2 AND X3 AND X4 AND CDJZ AND AA AND BB AND CC;5,10,20,60日四线粘合X1:=ABS(MA(C,10)/MA(C,20)-1)<0.01;{取1%振幅内粘合}X2:=ABS(MA(C,5)/MA(C,10)-1)<0.01;X3:=ABS(MA(C,5)/MA(C,20)-1)<0.01;X4:=ABS(MA(C,5)/MA(C,60)-1)<0.01;AA:=MA(C,5)>REF(MA(C,5),1);BB:=MA(C,10)>REF(MA(C,10), 1);CC:=MA(C,5)>MA(C,10);{均线勾头向上}MA(C,5)>REF(MA(C,5),1) AND X1 AND X2 AND X3 AND X4 AND AA AND BB AND CC;30,60,120日三线多排A1:=MA(CLOSE,N);A2:=MA(CLOSE,N1);A3:=MA(CLOSE,N2);CLOSE>A1 AND A1>A2 AND A2>A3 AND CLOSE>OPEN;。

扣抵值在均线中的运用

扣抵值在均线中的运用

扣抵值在均线中的运用在K线表达的图形中都有均线系统,对均线系统后市走势的研判是掌握趋势的重要方法。

均线后面将如何走?就要引入一个“扣抵”的基础概念,包括一些要点:一、扣抵可以运用于所有图形的均线走势研判,包括价与量。

二、通过对扣抵值计算掌握未来一个周期下均线将如何发展(上涨,盘整、下跌)三、扣抵是针对同一个周期下的同一根均线来相邻值来计算的,如周线5MA下的扣抵或是日线60MA下的扣抵。

四、扣抵是两个值,一个是要被去除的“扣”值,一个是要被加进来的“抵”值。

扣抵计算原理示例:第一步,上证中,周线图中下的均线5MA,在2019年5月31日开始的往后5MA 的均线值是多少:5MA1=(2898.70+2827.80+2881.97+3001.98+2978.88)/5=2917.87第二步,那么下周的均线将如何发展呢,我们可以设下周收盘价为XXX,则均线值可以计算为:5MA2=(2827.80+2881.97+3001.98+2978.88+X X X)/5注意比较这两个相邻的均线上值的计算有什么差异?1、两个相邻5MA的计算里都包括了四个相同的值,就是两个公式里黑色的数值。

图中两个框共同包含的部份。

2、5MA1计算里的最早一个取值(红色2898.70)在后一个5MA2里被扣除了,这个就是扣值;而在5MA2计算里新加入一个最后产生的值XXX,这个加入的值就是抵值。

可以看出因为中间的四个值不变,扣值与抵的大小关系将影响下周均线的变化。

当抵值(XXX)大于扣值(红色2898.70)时5MA2值将大于5MA1均线向上;,均线向下;当抵值(XXX)小于扣值(红色2898.70)时5MA2值将小于5MA1,2019年7月5日这一周上证一直维持在扣值之上,最终收于3011.06大于2898.70,均线向上。

同理在一段时期内当抵值一直持续大于扣值那么均线也将持续向上,成为上涨趋势;在一段时期内当抵值一直持续小于扣值那么均线也将持续向下,成为下跌趋势;。

均线倒扣分析法

均线倒扣分析法

均线倒扣分析法均线有七大特性,分别是趋势、交叉、斜度、倒扣,排列、纠缠、扩散,前面和大家聊过前三点,今天和大家聊聊倒扣!关于均线倒扣,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也可能听过但不知道该如何去使用;均线倒扣是研判趋势转折的关键所在,使用得当可以有奇效;今天就和大家详细聊聊均线倒扣是什么,该怎么用!可能会稍微有点难理解,注意用心看!倒扣指的是均线参数被扣除下来的过去数值。

比如5日均线指的今天在内的近5日收盘价的平均值,那么明天的数值就是指明天在内的近5日收盘价的平均值,再新增明天的基础上,就会扣除最前面的一天,因此被扣掉的最前面这一天的收盘价就是倒扣。

(如下图所示)(其他均线也是同样的道理)均线倒扣在趋势分析以及转折点的把握中至关重要,而在实践中掌握后就能预判均线接下来的走向,从而在操作中占据先机。

比如均线要往上,那么下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就必须大于倒扣价;反之均线要往下时,下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就必须小于倒扣价。

可能很多人就会问,如果判断下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其实很简单,看怎么理解,如果你在盘中去使用,尤其是接近收盘的时候,几乎就可以预测出当天的收盘价是多少,然后与倒扣价做对比,就能知道接下来均线是往下还是往上。

比如均线目前是往上走的,股价趋势也是往上的,如果倒扣价与当前的收盘价相差甚远,那么此时就可以不用担心均线拐头,可以安心捂股;如果倒扣价接近目前的收盘价,那么下一个交易日就非常关键,如果股价一旦走低,均线势必拐头向下,趋势就会走弱,此时就可以视为一次离场信号。

再比如均线目前是横盘整理的,如果当前的收盘价大于倒扣价,那么下一个交易日只要平开,均线也会往上走,如果再加上成交量的放大,就可以大概率把握一次突破上行的机会;如果当前收盘价低于倒扣价,那么就要警惕下一个交易日均线继续下行的风险。

均线粘合选股指标公式教程

均线粘合选股指标公式教程

均线粘合选股指标公式教程
均线粘合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被广泛应用于股市选股和投资策略中。

本文将介绍均线粘合选股指标的公式和使用方法。

均线粘合指标的公式主要包括两条均线: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

短期均线一般选择较短的时间周期,比如5天或10天;长期均线一般选择较长的周期,如20天或30天。

这两条均线在股价图上的粘合程度可以反映出市场的走势。

具体的均线粘合公式如下:
1. 计算短期均线:短期均线 = 过去若干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之和 ÷均线周期
2. 计算长期均线:长期均线 = 过去若干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之和 ÷均线周期
使用均线粘合指标选股的方法如下:
1. 观察均线粘合指标图表,找到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交叉点。

2. 当短期均线从下方穿越长期均线向上移动时,这被称为“金叉”,意味着股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可以考虑买入股票。

3. 当短期均线从上方穿越长期均线向下移动时,这被称为“死叉”,意味着股价下跌的可能性较大,可以考虑卖出股票。

4. 对于均线粘合比较紧密的情况,表明市场行情较为平稳,可以考虑持有股票。

需要注意的是,均线粘合选股指标并不是绝对准确的预测工具,只是作为参考依据来辅助决策。

在使用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进行综合判断。

均线粘合选股指标通过观察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交叉情况,提供了选股和买卖决策的参考。

但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并进行风险控制,才能做出更为准确的投资决策。

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常识:均线扣抵

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常识:均线扣抵

(1)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常识:均线扣抵均线扣抵的重要性与趋势研判均线的含义均线是将几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用光滑曲线连接而成,比如说5日均线,第一天收盘价是A,第二天收盘价是B,第三天是C,第四天D,第五天是E,这5天的算术平均值是(A+B+C+D+E)/5。

它的含义是,假定这5日的成交量一样,而且都是以收盘价成交,这个算术平均值就是5天的平均成交价格。

因为均线就是成本线,所以均线的方向很重要。

均线向上,代表投资人愿意用愈来愈高的成本持续买进股票,所以是多头巿场的特征。

而如果均线向下,代表投资人只有在愈来愈低的成本下,才愈意进场买股票,那是空头巿场的特征。

如果价格在5日均线上方,也就是说目前的价格高于5日内成交的成本价,换言之5日内买入的人都是盈利的,当价格下跌接近5日均线,5日内买入的人赚钱的越来越少了,卖出就会减少。

你总是听5、10、20日均线形成支撑,这就是为什么均线会形成支撑的原因。

如果价格在5日均线之下,那就是5天内买入的人都赔钱了,如果到了均线他们就会卖出,形成压力。

所以均线对价格具有支撑和压制的作用。

均线的趋势性均线是目前表示趋势最好的指标,为什么这么说?在某一时间点,市场的参与者不可能对价格的认可都一致,趋势的形成是交易者不断看涨或看跌造成的。

当第一波交易者首先看涨买入或看跌卖出;接着第二波的交易者认同并重复之前的操作;然后第三波、第四波……不断推高或打压价格,趋势就是这样出现的。

表现在均线上就是:均线不断上升,就说明市场的平均持筹成本不断提高,表明市场的参与者目前看涨交易的标的物;如果均线不断下降,持筹成本不断降低,那就是参与者越来越不看好交易的标的物。

所以均线对趋势的刻画相对于其他指标是很明显的。

均线扣抵法要了解扣抵法先要弄懂均线的计算方法。

前面讲过了5日均线的计算公式。

假定第六天收盘是F,此时的均线价格是:(B+C+D+E+F)/5,从两个公式中看出,只要F>A,5日均线就是上升的。

均线扣抵公式

均线扣抵公式

均线扣抵公式
摘要:
1.均线扣抵公式的概述
2.均线扣抵公式的计算方法
3.均线扣抵公式的应用实例
4.均线扣抵公式的优缺点分析
正文:
一、均线扣抵公式的概述
均线扣抵公式是一种计算股票、期货等金融市场价格走势的技术指标。

它是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的收盘价平均值,再根据这个平均值计算出未来的预测价格。

均线扣抵公式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二、均线扣抵公式的计算方法
1.计算收盘价平均值:将一段时间内的收盘价相加,再除以这个时间段的天数。

2.计算均线扣抵值:将计算出的收盘价平均值乘以一个扣抵系数(一般为0.1、0.2、0.3 等),然后将结果从当天的收盘价中扣除。

3.计算预测价格:将计算出的均线扣抵值加上当天的收盘价,得到预测的未来价格。

三、均线扣抵公式的应用实例
以计算5 日均线为例:
1.确定计算时间段,例如5 天。

2.获取这5 天的收盘价,分别为P1、P2、P3、P4、P5。

3.计算收盘价平均值:(P1+P2+P3+P4+P5)/5
4.计算均线扣抵值:(P1+P2+P3+P4+P5)/5 * 0.1
5.计算预测价格:(P1+P2+P3+P4+P5)/5 * 0.9 + P1
四、均线扣抵公式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1.简单易懂:均线扣抵公式的计算方法较为简单,投资者容易理解和操作。

2.趋势判断:均线扣抵公式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缺点:
1.准确性有限:均线扣抵公式只是一种技术指标,其预测结果可能受到市场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准确性有限。

均线缠绕选股指标公式

均线缠绕选股指标公式

均线缠绕选股指标公式
均线缠绕选股指标是一种技术指标,采用多条均线的缠绕状态来判断股票的走势和买卖时机。

该指标利用了不同周期的均线之间的交叉和缠绕关系,通过计算得出两条均线之间的差值,来判断股票的强弱和趋势状态。

具体公式如下:
1. 计算长周期均线(MA1)和短周期均线(MA2)的差值(DIFF): DIFF=MA1-MA2
2. 计算DIFF的移动平均线(DIF):
DIF=MA(DIFF,N)
其中N为DIF的周期。

3. 计算DIF的移动平均线(DEA):
DEA=MA(DIF,M)
其中M为DEA的周期。

4. 计算DIFF与DEA的差值(MACD):
MACD=DIF-DEA
当MACD向上突破时,为买入信号;当MACD向下突破时,为卖出信号。

同时,可以通过观察MACD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股票的走势。

当MACD向上突破0轴时,价格也往往出现上涨趋势;当MACD向下突破0轴时,价格也往往出现下跌趋势。

均线缠绕选股指标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技术指标,可以辅助投资者
进行股票交易决策。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指标并非绝对准确,投资者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量价指标扣抵公式(源码,主图

量价指标扣抵公式(源码,主图

量价指标扣抵公式(源码,主图展开全文DRAWTEXT(CURRBARSCOUNT=5,HIGH*1.01,'5日');{DRAWLINE(扣抵5,C,C,MA(C,5),0),COLORWHITE,LINETHICK2;} DRAWTEXT(CURRBARSCOUNT=10,HIGH*1.01,'10日');{DRAWLINE(扣抵10,C,C, MA(C,10),0),COLORYELLOW,LINETHICK2;}DRAWTEXT(CURRBARSCOUNT=20,HIGH*1.01,'20日');{DRAWLINE(扣抵20,C,C, MA(C,20),0),COLORMAGENTA,LINETHICK2;}DRAWTEXT(CURRBARSCOUNT=60,HIGH*1.01,'60日');{DRAWLINE(扣抵60,C,C, MA(C,60),0),COLORRED,LINETHICK2;}DRAWTEXT(CURRBARSCOUNT=120,HIGH*1.01,'120日');{DRAWLINE(扣抵120,C,C, MA(C,120),0),COLORGRAY,LINETHICK2;}DRAWTEXT(CURRBARSCOUNT=250,HIGH*1.01,'250日');{DRAWLINE(扣抵250,C,C, MA(C,250),0),COLORBLUE,LINETHICK2;}{DRAWICON(CURRBARSCOUNT=5,HIGH,14);DRAWICON(CURRBARSCOUNT=10,HIGH,14);DRAWICON(CURRBARSCOUNT=20,HIGH,14);DRAWICON(CURRBARSCOUNT=60,HIGH,14);DRAWICON(CURRBARSCOUNT=120,HIGH,14);DRAWICON(CURRBARSCOUNT=250,HIGH,14);}MA5:MA(CLOSE,5);MA10:MA(CLOSE,10);MA20:MA(CLOSE,20);MA60:MA(CLOSE,60);MA120:MA(CLOSE,120);MA250:MA(CLOSE,250);DRAWRECTREL(0,0,240,350,RGB(0,0,1));DRAWTEXT_FIX(C>0,0.04 ,0.07,1,'当前情况:'),COLORYELLOW;DRAWTEXT_FIX(C>0,0.04 ,0.11,1,'005日扣抵:'),COLORYELLOW;DRAWTEXT_FIX(C>0,0.04 ,0.15,1,'010日扣抵:'),COLORYELLOW;DRAWTEXT_FIX(C>0,0.04 ,0.19,1,'020日扣抵:'),COLORYELLOW;DRAWTEXT_FIX(C>0,0.04 ,0.23,1,'060日扣抵:'),COLORYELLOW;DRAWTEXT_FIX(C>0,0.04 ,0.27,1,'120日扣抵:'),COLORYELLOW;DRAWTEXT_FIX(C>0,0.005 ,0.090,0,'----------------------------------------------------------------------------------------'),COLORGRAY;DRAWTEXT_FIX(C>0,0.065 ,0.03,1,'价(元)'),COLORYELLOW;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0,0.065 ,0.07,1,VAR2STR(C,2)),COLORYELLOW;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4),0.065 ,0.11,1,VAR2STR(REF(C,4),2)),C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4),0.065 ,0.11,1,VAR2STR(REF(C,4),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4),0.065 ,0.11,1,VAR2STR(REF(C,4),2)),COLORGREEN;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9),0.065 ,0.15,1,VAR2STR(REF(C,9),2)),C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9),0.065 ,0.15,1,VAR2STR(REF(C,9),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9),0.065 ,0.15,1,VAR2STR(REF(C,9),2)),COLORGREEN;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9),0.065 ,0.19,1,VAR2STR(REF(C,19),2)),C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9),0.065 ,0.19,1,VAR2STR(REF(C,19),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9),0.065 ,0.19,1,VAR2STR(REF(C,19),2)),COLORGREEN;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59),0.065 ,0.23,1,VAR2STR(REF(C,59),2)),C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59),0.065 ,0.23,1,VAR2STR(REF(C,59),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59),0.065 ,0.23,1,VAR2STR(REF(C,59),2)),COLORGREEN;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19),0.065 ,0.27,1,VAR2STR(REF(C,119),2)),C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19),0.065 ,0.27,1,VAR2STR(REF(C,119),2)),COLORWHIT 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19),0.065 ,0.27,1,VAR2STR(REF(C,119),2)),COLORGREE N;VART1:=ABS((C-REF(C,4)))*100/C,NODRAW;VART1_1:=IF(VART1>999,999.9,VART1),NODRAW;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4),0.09 ,0.11,1,STRCAT(VAR2STR(VART1_1,1),'%')),COLO 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4),0.09 ,0.11,1,VAR2STR(0,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RGREEN;VART2:=ABS((C-REF(C,9)))*100/C,NODRAW;VART2_1:=IF(VART2>999,999.9,VART2),NODRAW;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9),0.09 ,0.15,1,STRCAT(VAR2STR(VART2_1,1),'%')),COLO 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9),0.09 ,0.15,1,VAR2STR(0,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9),0.09 ,0.15,1,STRCAT(VAR2STR(VART2_1,1),'%')),COLO RGREEN;VART3:=ABS((C-REF(C,19)))*100/C,NODRAW;VART3_1:=IF(VART3>999,999.9,VART3),NODRAW;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9),0.09 ,0.19,1,STRCAT(VAR2STR(VART3_1,1),'%')),COL 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9),0.09 ,0.19,1,VAR2STR(0,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9),0.09 ,0.19,1,STRCAT(VAR2STR(VART3_1,1),'%')),COL ORGREEN;VART4:=ABS((C-REF(C,59)))*100/C,NODRAW;VART4_1:=IF(VART4>999,999.9,VART4),NODRAW;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59),0.09 ,0.23,1,STRCAT(VAR2STR(VART4_1,1),'%')),COL 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59),0.09 ,0.23,1,VAR2STR(0,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ORGREEN;VART5:=ABS((C-REF(C,119)))*100/C,NODRAW;VART5_1:=IF(VART5>999,999.9,VART5),NODRAW;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19),0.09 ,0.27,1,STRCAT(VAR2STR(VART5_1,1),'%')),CO 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19),0.09 ,0.27,1,VAR2STR(0,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19),0.09 ,0.27,1,STRCAT(VAR2STR(VART5_1,1),'%')),CO LORGREEN;DRAWTEXT_FIX(C>0,0.12 ,0.03,1,'量(万)'),COLORYELLOW;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0,0.12 ,0.07,1,VAR2STR(V/10000,2)),COLORYELLOW;TOTAL:=IF(PERIOD=1,5,IF(PERIOD=2,15,IF(PERIOD=3,30,IF(P ERIOD=4,60,IF(PERIOD=5,TOTALFZNUM,1))))),NODRAW;MTIME:=MOD(FROMOPEN,TOTAL),NODRAW;CTIME:=IF(MTIME<0.5,TOTAL,MTIME),NODRAW;VVOL:=IF((CURRBARSCOUNT=1 AND DYNAINFO(8)>1),VOL*(TOTAL+3)/(CTIME+3),0),NODRAW;DRAWTEXT_FIX(C>0,0.18 ,0.03,1,'虚拟量(万)'),COLORYELLOW;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VOL>0,0.18 ,0.07,1,VAR2STR(VVOL/10000,2)),COLORYELLOW;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4),0.12 ,0.11,1,VAR2STR(REF(V/10000,4),2)),C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4),0.12 ,0.11,1,VAR2STR(REF(V/10000,4),2)),COLORWHI 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V<REF(V,4),0.12 ,0.11,1,VAR2STR(REF(V/10000,4),2)),COLORGREE N;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9),0.12 ,0.15,1,VAR2STR(REF(V/10000,9),2)),C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9),0.12 ,0.15,1,VAR2STR(REF(V/10000,9),2)),COLORWHI 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9),0.12 ,0.15,1,VAR2STR(REF(V/10000,9),2)),COLORGREE N;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19),0.12 ,0.19,1,VAR2STR(REF(V/10000,19),2)),COLORRE 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19),0.12 ,0.19,1,VAR2STR(REF(V/10000,19),2)),COLORW 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19),0.12 ,0.19,1,VAR2STR(REF(V/10000,19),2)),COLORGR EEN;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59),0.12 ,0.23,1,VAR2STR(REF(V/10000,59),2)),COLORRE 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59),0.12 ,0.23,1,VAR2STR(REF(V/10000,59),2)),COLORW 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59),0.12 ,0.23,1,VAR2STR(REF(V/10000,59),2)),COLORGR EEN;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119),0.12 ,0.27,1,VAR2STR(REF(V/10000,119),2)),C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119),0.12 ,0.27,1,VAR2STR(REF(V/10000,119),2)),COLOR 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119),0.12 ,0.27,1,VAR2STR(REF(V/10000,119),2)),COLOR GREEN;VART21:=ABS((V-REF(V,4)))*100/V;VART21_1:=IF(VART21>999,999.9,VART21),NODRAW;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4),0.155 ,0.11,1,STRCAT(VAR2STR(VART21_1,1),'%')),COL 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4),0.155 ,0.11,1,VAR2STR(0,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4),0.155 ,0.11,1,STRCAT(VAR2STR(VART21_1,1),'%')),COL ORGREEN;VART22:=ABS((V-REF(V,9)))*100/VVART22_1:=IF(VART22>999,999.9,VART22);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9),0.155 ,0.15,1,STRCAT(VAR2STR(VART22_1,1),'%')),COL 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9),0.155 ,0.15,1,VAR2STR(0,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9),0.155 ,0.15,1,STRCAT(VAR2STR(VART22_1,1),'%')),COL ORGREEN;VART23:=ABS((V-REF(V,19)))*100/V;VART23_1:=IF(VART23>999,999.9,VART23);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V>REF(V,19),0.155 ,0.19,1,STRCAT(VAR2STR(VART23_1,1),'%')),C 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19),0.155 ,0.19,1,VAR2STR(0,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19),0.155 ,0.19,1,STRCAT(VAR2STR(VART23_1,1),'%')),C OLORGREEN;VART24:=ABS((C-REF(C,59)))*100/C;VART24_1:=IF(VART24>999,999.9,VART24);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59),0.155 ,0.23,1,STRCAT(VAR2STR(VART24_1,1),'%')),C 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59),0.155 ,0.23,1,VAR2STR(0,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59),0.155 ,0.23,1,STRCAT(VAR2STR(VART24_1,1),'%')),C OLORGREEN;VART25:=ABS((C-REF(C,119)))*100/C;VART25_1:=IF(VART25>999,999.9,VART25);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119),0.155 ,0.27,1,STRCAT(VAR2STR(VART25_1,1),'%')),C 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119),0.155 ,0.27,1,VAR2STR(0,2)),COLORWHITE;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V<REF(V,119),0.155 ,0.27,1,STRCAT(VAR2STR(VART25_1,1),'%')),C OLORGREEN;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4) AND VVOL>REF(V,4),0.16 ,0.11,0,'5日均线助涨'),C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4) ANDVVOL<REF(V,4),0.16 ,0.11,0,'5日均线领跌'),COLORGREEN;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9) AND VVOL>REF(V,9),0.16 ,0.15,0,'10日均线助涨'),C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9) AND VVOL<REF(V,9),0.16 ,0.15,0,'10日均线领跌'),COLORGREEN;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9) AND VVOL>REF(V,19),0.16 ,0.19,0,'20日均线助涨'),C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9) AND VVOL<REF(V,19),0.16 ,0.19,0,'20日均线领跌'),COLORGREEN;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59) AND VVOL>REF(V,59),0.16 ,0.23,0,'60日均线助涨'),C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59) AND VVOL<REF(V,59),0.16 ,0.23,0,'60日均线领跌'),COLORGREEN;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19) AND VVOL>REF(V,119),0.16 ,0.27,0,'120日均线助涨'),COLORRED;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 AND C<REF(C,119) AND VVOL<REF(V,119),0.16 ,0.27,0,'120日均线领跌'),COLORGREEN;。

均线的扣抵值

均线的扣抵值

均线的扣抵值上次谈到均线扣抵值的应用,在判断高扣抵还是低扣抵的时候,似乎有些人开始搞混了,我们再来看一次公式的说明吧。

今天的20MA数值=(n1(20天前的收盘价)+n2+…+n20(今天))/20明天的20MA数值=(n2(明天的20天前的收盘价)+n2+…+n(20+1)(明天的收盘价))/20比较两个公式,就知道n1是明天的计算式中会被移除的数字,n(20+1)是明天的计算式中会被加入的数字。

n1就是扣抵值。

若n1< n(20+1),则18MA会上扬,n1对n(20+1)而言就是低扣抵;若n1> n(20+1),则18MA会下跌,n1对n(20+1)而言就是高扣抵,从这边来看,简单的说,当要均线持续往上走,那么每天的收盘都是上涨的就是最好的走势,但是并不是每天都会上涨,那只好跌得不多,但是扣抵的数值扣得多,这样均线就还是往上走升。

从公式来看还是有点难懂的话,换个简单的说法,当你要看明天的扣抵值,那就连今天的K线往左边数过去,看20MA,就数20根K 线,那就是明天20MA的扣抵值,60MA就数60根。

再来看上证的图,从图中就可以看到,当K线不断地走多上涨,当每一根右边的K线出现时,其均线的扣抵值都是低扣抵的,因为右边K线的收盘价比扣抵价还高,所以扣抵值就是属于低扣抵的区域。

那当盘势进入盘整盘,也就是涨势不再延续,那代表着每一根右边的K线收盘价变动不大,但是随着盘势的进行,扣抵价就会越来越接近现在的收盘价,那么这样就会进入扣平的扣抵值,因为右边K线的收盘价与要扣的值差不多,这就称为扣平。

当趋势开始由多转空,那扣抵值就会由扣平变成高扣抵区,你只要把多头趋势中判断扣抵的方法用在空头趋势就会知道怎么看了。

我想讲解再搭配上证的图来看应该很清楚了,剩下的就请各位博友们努力看图比对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均线扣抵形态呢?均线向上攀升,意味着有投资者以更高的成本买进股票,因此通常是多头市场的特征,相反均线下滑时则为空头市场特征。

线未来走向是往上还是往下,一直是投资人观察市场趋势的参考因素之一。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经典k线组合图解——均线扣抵原理及运用的实战图解。

如果以5MA 为例,圴线在今天开始算的第5 天,这五天的收盘价相加除以5就是5MA的数值。

算法: 明天的5MA > 今天的5MA 表示均线向上
换句话说,如果预估明天是否转强,只要明天的收盘价(“新增日”的收盘价)> 前4 天收(“扣抵日”的收盘价),表示均线向上了。

【“均线扣抵”的运用】
1、空间上
1)“新增日”的收盘价跌破“扣抵日”的收盘价,代表均线才会拐头。

这是均线拐头的时间得以精确,如果拐头的当天跌破均线,代表趋势将走坏。

注意:新增日(明天)的走势如何我们不知道,所以今天的收盘价有没有跌破“扣抵日”的收盘价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今天的收盘价跌破“扣抵日”的收盘价,说明只要“平开”新增日就比“扣抵日”低。

2)“新增日”收盘价不跌破“扣抵日”收盘价,则均线继续向上
2、时间上
“扣抵日”是随时变化的。

所以当“扣抵日”的收盘价“抬”高时,很有可能是时间的变盘点
如图:假设4.11是今天,今天对应的“扣抵日”是3.31日,所以跌破3.31的收盘价是很小概率的事,但是要注意4.5的收盘价比3.31的收盘价高出很多,所以4.12“新增日”的收盘价也要比4.11的收盘价高很
多。

这样才能保持“5MA”的速率不变。

所以4.11的下影线是重要的警示信号,而4.12新增日则是重要的变盘点。

【总结】
均线主要用法则是均线的方向,而其具备的支撑与压力的基本功能是辅助的用途。

在使用均线时一般会观察其方向是否完成。

才决定均线是处于上涨或下跌走势,此种观察法有滞后性,如能采用“均线扣抵法”去观察均线将在何时有利于反转改变其方向,对一个交易者而言预先掌握趋势的反转,对其布局绝对大大增加其获利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