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检测标准法规现状问题及措施
国内汽车检测技术发展及现状
国内汽车检测技术发展及现状摘要在传统的汽车检测过程之中,大部分都是凭借汽车修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来发现汽车存在的故障,并对汽车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但是,传统的汽车检测方式难以发现一些相对比较隐蔽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汽车检测行业已经可以充分地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来完成对汽车的检测工作,这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检测工作的效率,还可以有效提升检测的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具体介绍我国国内的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并对未来的汽车检测技术发展作出展望。
关键词国内汽车检测;检测技术;发展历程;现状一、国内汽车检测技术发展历程(一)单机人工操作检测阶段国内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单机人工操作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是以汽车故障诊断和汽车的性能调试为基础,对汽车进行的单项性能的检查和调查。
该技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从美国开创(主要包括的机器类型有汽车的发动机分析仪器和汽车的发动机点火实验装置),这些装置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引进我国国内,形成了我国汽车检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所使用的检测设备都是机械式的检测仪器,都是需要人工進行操作的,虽然在该阶段进行汽车检测所使用的检测仪器相对比较简单,检测出来的结果精度也比较有限,但是,这已经实现了对传统手工检查的超越,有效地提升了汽车检测的精度。
(二)机电一体化检测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汽车自动化检测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汽车检测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也有着显著的提升,也不断有新型汽车检测设备的出现,汽车检测技术开始逐步发展到机电一体化检测阶段。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率先根据光学原理以及电子学原理研究出了电子设备和机械式的汽车检测设备的融合型机器--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设备,该设备有效地实现了汽车检测设备和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连接,是汽车检测技术逐步走向自动化的开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机电一体化检测技术开始传入我国,诸如一些前照灯检测仪、尾气分析仪等设备也开始逐步应用于我国的汽车检测过程之中,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检测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也逐步提升。
汽车检测维修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汽车检测维修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在传统的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检测工具是示波器和万用表,而波形观察是汽车检测维修的核心。
汽车检修人员在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时,需要提前设置示波器波形,然后根据示波器波形上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确定汽车可能存在的缺陷。
万用表主要用于汽车的连续故障维修和检测过程,就目前的工业应用而言,高阻抗数字万用表是汽车维修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工具。
专业的综合保养技能也是传统汽车保养技能的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进步,与汽车检测维修业务的进一步融合,新时代汽车检测维修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越来越突出。
关键词:汽车检测;维修现状;发展对策引言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汽车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进而促使汽车行业逐渐朝着集中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但汽车在长期运行发展的过程中易导致零部件出现磨损现象,影响汽车运行的安全性。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汽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将维修技术融入到汽车零部件检修中,进而消除其中的安全隐患,为提升汽车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奠定良好基础。
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发展传统汽车构造简单,故障类型简单,在故障检测时,技术人员结合自身经验即可快速判断故障原因、未知所在,因此传统汽车检测维修大多是通过拆装零部件的方式完成的,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检测维修水平的重要因素。
现代汽车构造越来越复杂,故障类型也越来越多,传统技术人员利用现场观察及经验分析的方式逐渐无法满足汽车故障检测维修需求,需要借助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智能技术,方可更加精准、高效地完成汽车故障检测维修工作。
2汽车检测维修技术现状随着汽车的诞生,出现了汽车检测技术,当时传统的汽车应用检测由于技术而受到限制,但是今天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检查和保养方法的继续使用显然会影响汽车工业的发展,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逐渐与汽车应用相融合,难度不断加大。
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现状及发展措施
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现状及发展措施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领域,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改善是关键。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现状入手,探讨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发展的措施。
一、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现状
1. 技术水平不足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技术水平整体偏低。
新能源汽车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电子和电气技术,而许多维修技师对于这些新技术的掌握并不够深入,导致在维修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需要。
2. 维修设备不完善
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和检测需要先进的设备支持,而目前我国的维修设备相对来说还比较滞后,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需要。
特别是在电池和电动机等部件的维修和检测方面,设备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维修质量和效率。
3. 服务质量不稳定
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是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的限制,导致维修服务的质量不稳定,有的维修门店服务质量良好,而有的则存在维修技术不达标的情况,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必须加强对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提升。
通过举办各类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技术培训班,提高维修技术人员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其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应变能力,增强其服务新能源汽车的能力和水平。
需要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服务标准,规范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市场的服务质量。
通过制定严格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标准,明确维修门店应当具备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规范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服务,提高其整体质量。
当前车辆维修检验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探析
当前车辆维修检验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探析随着国民车辆购买率提升,车辆检修问题成为人们关注重点,车辆使用中受多种不同因素影响,会产生部件松动、损坏等常见问题。
本次主要围绕车辆维修检验工作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检修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结合常見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以期提升行驶车辆安全、可靠性。
标签:车辆维修;检验工作;普遍问题;整改措施前言车是由大量机械部件组成的整体,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机械故障、零件松动和功能异常等问题,会导致车辆本身性能和安全性、舒适度降低,甚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提升对辆维修检验工作重视,找出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从而保证对车辆检修效果,保证车辆安全平稳运行。
一、当前车辆维修检验工作常见问题(一)行业管理问题我国汽车检修维修单位多数属于个体私人性质产业,缺乏统一合理管理理念引导,长期沿用以往落后管理方式,行业中大规模连锁店面少,难以实现对维修企业时动态管理与监督,并且多数检修维修单位长期使用落后管理方式,对于存在问题难以进行及时有效改进,不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车辆维修检验服务,不利于行业进步和发展[1]。
(二)车辆技术管理不足对车辆技术的管理是保证汽车维修和检修水平重要依据,尤其是在车辆维护和故障检测中,检修人员掌握车辆技术,可提升对汽车问题检出率,同时找出存在各种故障,可保证汽车运行安全稳定性。
但现阶段,大量启程维修检修人员缺乏对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认识不足,并且尚未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车辆技术管理制度,车辆技术档案制定不足,难以为后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提供指导吗,甚至将该工作食物维护和检测负担。
大量相关人员往往在出现问题后进行维修。
另外,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相关部门威信不足,行业管理部门实施动态监管时承担较大压力,影响了管理水平。
(三)维修部门基础管理薄弱基础管理缺陷问题是当下汽车维修检修中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检修、维修工作开展水平。
而导致基础不足主要原因为,检修、维修员工缺乏整体服务理念,重视个人经验,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对维修标准执行不到位。
汽车行业的法规标准和合规要求
汽车行业的法规标准和合规要求在汽车行业中,法规标准和合规要求是确保车辆安全性、环保性以及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介绍汽车行业的法规标准和合规要求,并分析其对整个行业的影响。
一、车辆安全法规标准1. 撞击安全性:汽车必须符合一系列撞击测试标准,确保在发生事故时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例如正面、侧面和后面的碰撞测试。
2.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必须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停止车辆,并符合特定的制动距离要求。
3. 安全气囊:汽车必须配备前排和乘客座位的安全气囊,以降低碰撞时的伤害风险。
4. 疲劳驾驶检测:一些地区要求部分汽车配备疲劳驾驶检测系统,以便在司机出现疲劳或分心时提醒其休息。
二、环保法规标准1. 排放标准:汽车尾气排放要求符合特定的排放标准,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例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2. 燃油经济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要符合法规要求,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新能源车辆:一些地区制定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销售,以减少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依赖。
三、消费者权益的合规要求1. 产品质量标准:汽车制造商必须保证其生产的车辆质量合格,并提供相关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
2. 产品信息披露:汽车销售商应向消费者提供准确、明确的产品信息,包括车辆性能、配置、价格和售后服务等。
3. 产品召回制度:一旦发现汽车存在安全隐患或质量问题,汽车制造商应立即采取召回措施,并为车主提供免费维修和替换服务。
四、对整个行业的影响1. 技术创新推动:为了满足法规标准和合规要求,汽车制造商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和进步。
2. 增加成本压力:为了符合法规标准和合规要求,汽车制造商需要增加投入,提高生产线上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增加生产成本。
3. 提升消费者信心:合规要求可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升消费者对汽车行业的信心和满意度。
总结:汽车行业的法规标准和合规要求是保障车辆安全、环保以及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
制造商需要适应并满足这些要求,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确保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我国汽车VOC检测标准法规现状_问题及措施
第41卷 第4期 2014年4月天 津 科 技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V ol.41 No.4Apr. 2014收稿日期:2014-03-09科学观察我国汽车VOC 检测标准法规现状、问题及措施朱培浩,董长青,徐耀宗,贾彦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回收利用部 天津 300300)摘 要:介绍了汽车VOC 的主要来源和危害,分析了国内外汽车VOC 检测标准法规的状况,给出了我国汽车VOC 检测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旨在为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挥发性有害物质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VOC 检测 标准法规 现状 措施中图分类号:U47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14)04-0031-03Testing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of Automobile VOC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ZHU Peihao ,DONG Changqing ,XU Yaozong ,JIA Yanmin(Department of Recycling and Reuse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 Research Center ,Tianjin 300300,China ) Abstract :Major sources and hazards of automotive 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were introduced and presentstatus of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both in China and in foreign countries were analyz ed. Problems facing China's automobile VOC detection were discussed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aiming to making contribu-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utomobile VOC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Key words :VOC testing ;standard and regulation ;status ;countermeasures0 引 言汽车的使用存在着两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尾气排放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车体材料释放的有害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定。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压力不断增大。
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性以及人民出行方便,相关部门对汽车检测质量进行严格监管成为了首要任务之一。
本文首先全面深入的分析了当前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提升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助力我国机动车的安全运行,推动我国交通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交叉监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是指对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等进行检测,以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为目的而采取专门手段。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私家车数量日益增加使得交通事故频发成为城市交通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之一;同时由于机动车辆结构复杂多变且种类繁多导致了事故发生后处理难度大、效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出行及社会秩序稳定运行,因此需要对机动车安全技术进行检测,并制定相关措施来解决。
一、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一)检验流程过于形式化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其流程应该是严格规范的。
虽然在一些地方可能存在过于形式化的情况,但这并不代表整个检验流程都是如此。
实际上,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流程是经过严格规定和标准化的,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设备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这些规定和要求的制定,旨在确保机动车的安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因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流程的形式化程度是必要的,也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二)安检机构规划布局不合理机动车安检机构规划布局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交通拥堵:如果机动车安检机构的位置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周边道路交通拥堵,影响城市交通流畅。
(2)安全隐患:如果机动车安检机构的位置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例如机动车安检机构建在住宅区附近,可能会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
机动车环保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
机动车环保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标题:机动车环保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
机动车环保检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当前的管理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机动车环保检验存在的主要问题1. 检验标准不统一在不同地区,机动车环保检验的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地区的检验标准过严,导致车辆的合格率低,而另一些地区的标准过于宽松,对尾气排放高排放的车辆容忍度较大。
2. 假检问题突出一些检测机构为了获得利益,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对不合格的机动车进行虚假检验,严重损害了环保检验的公信力。
3. 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对机动车环保检验的监管存在疏漏,导致检验行为的不规范和不合理。
4. 数据共享不畅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不畅,导致环保检验结果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在车辆的行驶证和年检标上,缺乏实时的监管和处罚。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1. 统一标准建立统一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排放标准和检验方法,确保检验标准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2. 加强监督加大对环保检验机构的监督力度,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环保检验机构进行抽查检查,并严惩违规行为。
3. 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建立健全的信息交换和沟通机制,确保环保检验结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在车辆的行驶证和年检标上。
4. 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对环保检验工作的日常监管力度,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确保环保检验工作能够有效展开。
5. 提高公众参与度鼓励社会各界对机动车环保检验的监督和参与,增加公众对环保检验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共同维护良好的环境质量。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机动车环保检验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当前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只有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联动机制,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机动车环保检验的质量和有效性,为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
机动车环保检验监管的若干措施方法
机动车环保检验监管的若干措施方法一、网络监控抽查(一)抽查要求。
以定期排放检验初检或日常监督抽测发现的尾气排放超标机动车、运营5年以上的老旧柴油车为重点,每月对机动车远程审验平台进行巡查。
抽查机动车数以每月各排气污染检测机构检测量的5%确定。
抽查结果每月通报。
(二)抽查内容。
网络巡查以上传到机动车远程审验平台的数据为,包括上线检测视频、前后照片、检测过程和结果数据、检测方法等。
(三)不规范检测行为。
1.不规范视频包括:(1)检测过程中出现目视可见黑烟或蓝烟;怠速时排气管出现明显白烟或蓝烟。
(2)前后检测视频均未清晰显示机动车车牌号。
后视频中,汽油车无法看清流量计机身和全部管路,柴油车无法看清采样管路到下位机全部分。
(3)移动监控视频未录入插管全过程,未清晰显示流量管与汽车排气管连接情况。
(4)视频中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部分无法清晰显示达到400mm;因排气管构造等原因而未采用延长管。
(5)延长管与排气管接口密封明显不足。
(6)自插管开始,检测视频时长少于各检测方法规定时长。
(7)检测过程中流量计管套或者取样管因震动等原因松动未立即恢复。
(8)配置双排气管的汽油车未使用Y型取样管同时取样的(装饰用的双排气管除外);单排气管汽油车检测时未密封另一头流量管出口。
(9)非主观原因导致的取样管路弯折。
(10)非安全因素及设备故障中断检测。
(11)其他不符合国标、行标及地方管理要求的操作。
2.不规范的图片包括:(1)未清晰显示车架号钢印。
(2)前后照片未清晰显示被检机动车车牌号码。
(3)新购机动车检测未清晰上传环保随车清单,或上传错误的随车清单。
(4)机动车仪表盘照片未清晰显示行驶里程数。
(5)未清晰显示检测方法变更申请单。
(6)其他不符合国标、行标及地方管理要求的照片。
3.不规范检测数据包括:(1)气象数据异常。
(2)检测过程数据时间与视频操作时间不对应。
(3)机动车转速异常,自由加速法任一个自由加速量程未达到额定转速。
谈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
CHINA-TODAY FORUM 75目前,先进的仪器设备迅猛发展,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人们能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而且迅捷、可靠安全。
汽车检测其发展远景不可估量,诊断的更准确,成本个低,更加可靠性。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检测技术已经逐步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
为了加强汽车安全运行和管理,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立汽车检测站和汽车检测线,使汽车检测制度化、规范化。
1、汽车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对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汽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安全气囊等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软件的发展,汽车维修检测市场上不仅出现了大量的诊断硬件设施。
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诊断设备已由单机发展为配套,由单功能发展为多功能,由手工操纵发展为自动控制,并逐步开发出与计算机联网,满足快速、方便、准确测试的汽车诊断专家系统。
交通部从加强车辆管理的需要出发,法规建设逐步得到完善。
1990年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提出要对车辆实施“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汽车维修制度。
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计量检定规程如《道路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等100多项。
这些规章的出台,促进了汽车检测站的建设与发展,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2、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方向2.1 加强技术基础研究,促进法规体系建设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普遍对仪器设备、控制系统等“硬件”技术比较重视,对难度更大、投入更多、社会效益更加明显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限值标准、设备要求、环境条件等基础性“软件”技术的研究比较疏忽。
为了使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得以全面发展,有关部门已经招手开始进行汽车检测技术基础的研究,制定和修订汽车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及限值标准,汽车检测设备技术条件和检定规程,汽车检测机构能力要求与检测条件等技术法规。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工作的常见问题和对策建议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工作的常见问题和对策建议作者:刘伟来源:《汽车与安全》2019年第06期摘要:核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的重要内容,是发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违规行为的重要手段。
本文梳理了在机动车查验环节发现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的典型问题,提出核对检验报告的工作建议,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机动车安全;检验监管;检验机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法定职责,通过网上审核、视频巡查、现场抽查和档案复核的方式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进行的监管工作。
目前,全国车辆检验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水平不均衡,部分地区的检验机构规范化水平较差,出具的检验报告存在较多不符合标准和不规范的问题,严重的还存在数据造假的违规情形。
在机动车查验环节,加强对检验报告的核对能够有效打击此类违规情形,是监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重要途径之一。
1相关规定我国相关法规和标准已明确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在注册登记环节提交和审核的相关要求。
(1)依据《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第124号令)第七条,申请注册登记时,不属于经海关进口的机动车和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规定免于安全技术检验的机动车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2)依据《机动车查验工作规范》第四条办理注册登记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事项为:查验岗审查国产的机动车整车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不属于免检机动车的还应当审查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3)依据《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GA 801-2014)的规定,对按照公安部令第102号等规定在申请注册登记前应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机动车,还应当审核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2存在问题2.1对检验合格证明的认识不到位依据《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GA 801-2014),根据申请注册登记机动车的车辆类型和使用性质的不同,对总质量大于等于4500kg的(即中型和重型)货车和货车底盘改装的专项作业车及所有低速汽车、挂车、危险货物运输车、查验外廓尺寸、轴数、轴距和轮胎规格,对所有货车和货车底盘改装的专项作业车、挂车、带驾驶室的正三轮摩托车,查验整备质量;其他类型的机动车在有疑问时查验;查验整备质量时应采用具备资质的机构按照规定测得的整备质量,并与《公告》、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等凭证和技术资料记载的数值进行比对。
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浅论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指出我国在汽车检测诊断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并针对这些不足从技术发展和制度完善等角度剖析制约该领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技术进步、检测系统综合化和网络化等方面提出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成长期,科学技术也随之有了较快的发展,汽车检测和诊断技术日臻完善。
同时,伴随我国公路运输业和汽车制造业飞速成长,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对汽车检测和诊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通部从加强车辆管理的需要出发,首先在1990年提出《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其中对车辆实施”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维修制度。
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计量检定规程,具体包括《道路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等100多项。
这些规章的出台,促进了汽车检测诊断的建设与发展,使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做到有法可依。
1 汽车检测诊断的类别和作用1.1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类别和应用以汽车检测诊断的目的为划分标准,常见的汽车检测诊断类型包括以下四种:(1)提高安全性能的检测。
其目的是建立安全监控体系,在汽车不解体的前提下,确保汽车具备符合要求的外观和良好的安全性能。
此类检测常采用的技术包括制动力检测,主要通过汽车制动试验台来实现;侧滑检测,通常采用3-5km/h的速度垂直侧滑板驶向侧滑试验台进行测试;转向测试,通常检测轮胎气压、转向器有无障碍、转向节与主销等;前照灯检测,检测方式包括前照灯检验仪对前右灯和前左灯进行发光强度和光速照射方向的检测。
(2)提高综合性能的检测。
其目的在于确保运输车辆的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提高运输效能及降低消耗,使运输车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现状及发展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现状及发展摘要:汽车维修的新趋势是维修信息的网络化、高素质的维修人员、维修设备的现代化和故障排除的专业化。
随着国外汽车维修企业以汽车服务贸易的形式进入国内市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倡导汽车维修行业服务的质量、品牌化和现代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汽车检测;维修技术;现状;发展1我国汽车检测维修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1.1燃油效率测试过程过于繁琐燃油经济性是衡量汽车动态性能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综合考虑车辆的整体检测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家标准gb18565-2001明确规定了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试验阶段和计算方法。
在汽车燃油经济性测试的工作阶段,经常使用体积油耗仪和体积油耗仪来测量车辆的燃油性能。
在某些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拆卸和连接车辆原有的公用管路。
并组装。
因此,整个测量过程复杂、耗时且劳动密集。
1.2车体检测技术不合理到目前为止,从国内汽车车身检测的现状来看,车身检测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车身电控系统、车身位置检测和车身地板底盘检测等问题。
实施标准和实施过程中的体检项目需要进一步完善。
优化可以确保车身检测数据更加客观、真实和理想。
1.3动力性能检测速度偏差较大汽车动态性能试验是评价运输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汽车综合检测的基本试验指标。
中国高度重视与汽车相关的动力测试方法。
在国家标准gb18276-2000中,规定和描述了与汽车相关的功率试验的具体标准和方法,并对各种车型进行了相应的试验。
但是,车辆的实际测量和检测速度与实际行驶过程和结果以及根据国家标准相关规定和公式计算的检测速度之间存在较大偏差。
额定车速的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可达23.5070,严重影响了车辆动态性能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车辆动态性能试验速度的相关标准、计算公式和操作规程。
2提高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2.1加大资金投入现代汽车检测维修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检测维修工作正逐步向科学技术方向发展。
机动车辆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机动车辆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作者:王超凡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5期摘要:机动车检测旨在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通过借助专业的设备、仪器、仪表等手段,尽可能地将汽车的技术参数进行定量化分析,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和工作的能力,揭示其间的数量变化及规律,从而确定车辆的安全指数。
我国的机动车检测技术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链,虽然各种法规基本健全,但在检测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通过对机动车的检测行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在制度管理、经济情况、设备及检测项目等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机动车检测;存在问题;措施1前言我国的机动车辆检测行业从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到如今自主研究开发并不断发展创新,从之前只能进行单一性能检测到现在的综合性能检测,在检测设备的生产研制上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并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然而,我国在机动车检测工作中仍然存在检测技术、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完善。
2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中存在的问题2.1制度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是受到执法部门授权的,达到一定的规模及资质后才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具有一定的企业垄断性,在政府执法过程中,容易与检测企业发生利益冲突,这样对机动车检测行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增加了执法难度。
由于在我国机动车检测制度中,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机动车维修点对已经维修好的机动车进行性能检测,机动车在进行检测结束后,缺乏有效的监管,其检测性能由检测机构一手掌握,导致机动车维修与机动车检测无法做到很好的衔接。
在这种机动车检测垄断的性质下,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机动车检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可能对机动车的性能造成隐患。
2.2 检测设备存在的问题我国机动车检测设备引进于不同国家,由于不同国家的设备生产标准差异,导致检测设备的原理,方案及过程都不尽相同,使我国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浅析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作者简介: 赵卫民,本科,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机动车查验。
065 2018.0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浅析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赵卫民
(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五分所 400035)
摘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是公安交通部门一项重要的交通管理措施,它直接影响着交通安全秩序。当前,我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工作的管理效能、硬件设 施、社会公众形象和人员职业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若干问题。为了规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保障车辆安全性能,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就需要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进行创新性改革,以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机动车;检验;措施 中图分类号:U461.91 文献标示码: A
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尾气的大量排放,而机动 车环保测试主要是为了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实施先进的科学检 测技术检测汽车尾气的排放情况,可以有效的消减汽车污染物的排 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要对机动车节能减排进行大力宣 传,提高社会民众的环保意识,全面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量,从而 减少空气污染。
1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广大市民普遍关注问题,机 动车安全事故逐年增加,这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密切相关。 为了确保机动车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交通管理部门出台红头文件, 严格要求对机动车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检验,综合评估汽车的安全性 和稳定性,判断出机动车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 处理,有效降低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交通运输业的安全运 行,确保机动车辆检验工作正规化和稳定化,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发展。
我国机动车检测主要相关标准及法规
机动车检测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主分安全检测、综合性能检测、环保检测三大类,分属公安部、交通部、环保局监管。
1)安全检测:属公安监管,对所有社会车辆实施年检、事故检等,检测项目有:安全项目:速度表检验、制动检验、侧滑检验、前照灯检验;环保项目:机动车尾气排放、喇叭噪音外检项目:车身、底盘、动态检验。
检测项目与方法:执行GB 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检测项目和方法》和GA 801-2008《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检测标准:执行GB 7258-2012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2)综合性能检测:属交通监管,对所有营运车辆实施二级维护、技术等级评定等检测,检测项目有:外检、安全、环保、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检测项目、方法、标准:执行GB 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部分引用GB 7258-2004 。
GB18565-2012(送审稿)现在审批中,将部分引用新规GB 7258-2012。
联网标准: JT/T 478-2002 《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技术等级评定: JT/T 198-2004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建站能力要求: GB/T 17993-2005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
3)环保检测:属环保局监管,用工况法或尾气双怠速法等检测机动车排放。
执行标准见本文引用的各有关机动车排放的标准。
一)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七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3、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管理目录(国质检[2006]145号公告)4、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第124号5、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国质检监(2009)121号,替代2006—87号]6、国质检监(2009)521通知·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替代2007第369号]·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办理程序[替代2006第378号文]·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技术条件[替代2006第379号文]·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审查员管理规定[替代2006第380号文]·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和检验专用章管理规范[国质检监(2009)521]7、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部令1990第13号)8、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9第11号) 二)技术方法1、安全检测GB 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代替GB 7258-2004及第1、2、3号修改单)GB 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012送审稿审批中)GA/T 134-1996 《机动车安全检测站条件》GA/T 123-1995 《移动式机动车安全检测站条件》2、排放检测GB 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3847-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4621-201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GB 19758-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322-2002《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HJ/T240-2005 《确定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法排汽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原则和方法》HJ/T241-2005 《确定压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的原则和方法》3、综合性能检测GB 18565-2001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正修订)GB/T 17993-2005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JT/T 478-2002 《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JT/T 198-2004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正修订)GB/T 18344-2001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正修订)GB/T 18276-2000 《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GB/T 12480-1990 《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QC/T 476-1999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JT/T 497-2004 《乘用车悬架特性检测和评定方法》JT/T 510-2004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检测技术条件》GB/T 16739.1-2004《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1-汽车整车维修企业》GB/T 16739.2-2004《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2-汽车专项维修业户》JT 711-2008 《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 719-2008 《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三) 产品制造1、安全检测:JT/T 507-2004 《汽车侧滑检验台》;JT/T 508-2004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GB/T 13564-2005 《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GB/T 13563-2007 《滚筒式汽车车速表检验台》JT/T 633-2005 《汽车悬架转向系间隙检查仪》GA/T 485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2、排放检测JT/T 386-2004 《汽车排气分析仪》JT/T 506-2004 《不透光烟度计》HJ/T 289-2006 《汽油车双怠速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 291-2006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 290-2006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 292-2006 《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法排气烟度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 395-2007 《压燃式发动机汽车自由加速法法排气烟度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 396-2007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3、综合性能检测JT/T 445-2008 《汽车底盘测功机》JT/T 448-2001 《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JT/T 503-2004 《汽车发动机综合检测仪》JT/T 504-2004 《前轮定位仪》JT/T 505-2004 《四轮定位仪》JT/T 632-2005 《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JT/T 638-2005 《汽车发动机电喷嘴清洗检测仪》JT/T 634-2005 《汽车前轮转向角检验台》JT/T 649-2006 《多功能制动性能检验台技术条件》四) 计量检定注: JJG(交通)为交通部门制定的交通部门计量规程,JJG为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制定的国家计量规程. 相应标准有JJG后,JJG(交通)不再在下面列出,技术监督部门优先使用JJG 标准.1、安全检测JJG 745-2002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规程》JJG 1014-2006 《机动车检测专用轴(轮)重仪检定规程》JJG 906-2009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定规程》JJG 908-2009 《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JJG 909-2009 《滚筒式汽车车速表检验台检定规程》JJG 1020-2007 《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检定规程》JJF 1169-2007 《汽车制动操纵力计校准规范》JJG 188-2002 《声级计检定规程》JJG 910-1996 《摩托车轮偏检测仪》JJF 1196-2008 《机动车方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校准规范》JJF 1168-2007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JJF 1193-2008 《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校准规范》JJG 144-2007 《标准测力仪检定规程》JJF 1225-2009 《汽车用透光率计》校准规范2、排放检测JJG 847-2011 《滤纸式烟度计》JJG 976-2010 《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规程》JJG 688-2007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JJF1221-2009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JJF1227-2009 《汽油车稳态加载污染物排放检测系统》校准规范3、综合性能检测JJF1141-2006 《汽车转向角检验台校准规范》JJG 653-2003 《测功装置》JJF1151-2006 《车轮动平衡机校准规范》JJF1154-2006 《四轮定位仪校准规范》JJF 1192-2008 《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校准规范》JJG(交通)009-1996《四活塞联动式油耗仪检定规程》JJG(交通)012-2005《汽车发动机曲轴箱窜气量测量仪检定规程》JJG(交通)013-2005 《汽车发动机检测仪检定规程》五)GB7258、GB21861、GB18565引用标准:GB 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及第1号修改单GB 4785-2007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11567.1-200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 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 15084-2006 机动车辆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GB 16735-2004 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GB 18100.1-2010 《两轮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13094-2007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18986-2003 轻型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T21085-2007 机动车出厂合格证GA36-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37-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行驶证GA801-2008 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GA802-2008 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GB/T16887 卧铺客车技术条件GB/T 3181 漆膜颜色标准GB 4094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4599-1994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GB 5948-1998 摩托车白炽丝光源前照灯配光性能GB 8108 车用电子警报器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 9656 汽车安全玻璃GB 10395.1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一部分:总则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GB/T 11381—1989 客车顶部静载试验方法GB/T 12428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GB 13057 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GB 13392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T 13594 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3954 特种车辆标志灯具GB 15365 摩托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图形符号GB 17352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及其安装要求GB/T 17676 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标志GB/T 1841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GB/T 18697—2002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eqv ISO 5128:1980)GB/T 19056 汽车行驶记录仪GB 19151 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GB 19152轻便摩托车前照灯配光性能GA 406 车身反光标识QC/T 659—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标识GB/T 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的分类》五、其它GB/T 11798.1-2001《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技术条件》GB/T 11798.2-2001《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台检验台检定技术条件》GB/T 11798.3-2001《汽油车排气分析仪检定技术条件》GB/T 11798.4-2001《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检定技术条件》;GB/T 11798.5-2001《滤纸式烟度计检定技术条件》GB/T 11798.6-2001《对称光前照灯检测仪检定技术条件》GB/T 11798.7-2001《轴(轮)重仪检定技术条件》GB/T 11798.8-2001《摩托车轮偏仪检定技术条件》GB/T 11798.9-2001《平板式制动试验台检定技术条件》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代替GB/T 15481-2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1卷 第4期 2014年4月天 津 科 技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V ol.41 No.4Apr. 2014收稿日期:2014-03-09科学观察我国汽车VOC 检测标准法规现状、问题及措施朱培浩,董长青,徐耀宗,贾彦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回收利用部 天津 300300)摘 要:介绍了汽车VOC 的主要来源和危害,分析了国内外汽车VOC 检测标准法规的状况,给出了我国汽车VOC 检测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旨在为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挥发性有害物质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VOC 检测 标准法规 现状 措施中图分类号:U47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14)04-0031-03Testing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of Automobile VOC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ZHU Peihao ,DONG Changqing ,XU Yaozong ,JIA Yanmin(Department of Recycling and Reuse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 Research Center ,Tianjin 300300,China ) Abstract :Major sources and hazards of automotive 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were introduced and presentstatus of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both in China and in foreign countries were analyz ed. Problems facing China's automobile VOC detection were discussed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aiming to making contribu-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utomobile VOC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Key words :VOC testing ;standard and regulation ;status ;countermeasures0 引 言汽车的使用存在着两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尾气排放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车体材料释放的有害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
[1]对于汽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污染,欧洲、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已按相关标准实施了强制管理制度,而我国还没有可强制实施的标准及管理措施。
2012年 3月1日,GB/T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实施满1年,[2]恰逢全国两会期间,国内部分地区雾霾等严重污染现象频发,包括汽车VOC 在内的一系列与汽车相关的大气污染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汽车VOC 问题形成一股问责声浪,不仅指向有问题的汽车厂商,同时也指向法律约束的无力。
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国内外汽车VOC 检测标准法规现状,指出了我国在汽车VOC 检测相关法规标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应措施,旨在为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挥发性有害物质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1 汽车VOC 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1.1 汽车VOC 污染的主要来源汽车VOC 污染主要由汽车零部件和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组成。
[3]汽车零部件和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主要包括汽车使用的织物、塑料和橡胶部件、油漆涂料、保温材料、粘合剂、密封剂等材料中含有的有机溶剂、添加剂、助剂等挥发性成分。
汽车内部VOC 污染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
汽车内部难闻异味主要来源于车内材料释放的挥发性物质。
1.2 汽车VOC 污染的危害汽车VOC 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以及汽车排放污染物进入车内的有害气体污染物等。
[4]VOC 对人身健康的危害常见表现为: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疾病;气喘、皮肤等急性疾病;食欲不振、恶心等不适反应。
总挥发性有机物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失调,严重时可损·32·天 津 科 技第41卷 第4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可致癌物质,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均有毒害,而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会导致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
2 国内外汽车VOC检测相关标准现状2.1 国外汽车VOC检测相关标准现状汽车VOC污染已成为公认的威胁人体健康的严重环境污染,引起了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制定并实施了汽车VOC检测相关标准、法规。
目前,各项管理初见成效,并逐步深入。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整车、零部件及材料的VOC检测标准,于2012年发布了ISO 12219-1《道路车辆的内部空气第1部分:整车试验室——测定车厢内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规范与方法》、ISO 12219-2《道路车辆的内部空气第2部分:测定来自车辆内部零件和材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筛选法——袋法》、ISO 12219-3《道路车辆的内部空气第3部分:测定来自车辆内部零件和材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筛选法——微室法》等一系列用于汽车VOC检测的标准。
[6-8]欧洲制定了整车、零部件及材料的VOC检测标准,引导汽车相关企业开展汽车VOC质量管理工作,正在研究推进汽车VOC控制的具体措施。
欧盟还实施了Regulation(EC)No.1907《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即REACH法规,对车内空气污染进行源头控制。
[9]美国明确规定了粘合剂、溶剂等基础材料的VOC散发性能,并开展了汽车VOC现状调查摸底及VOC影响要素研究等基础工作。
日本于2007年发布了JASO M 902《汽车内饰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测试方法》,规定从2007年开始所销售的新车车内VOC浓度必须满足厚生劳动省指定的13种物质浓度的限值要求。
在出台“降低车内VOC行动计划”的同时,制定出了“车内VOC测试方法”,规定了测试车辆必须是在生产线末端经检验合格后4周以内(最好是14天以后至28天以内)的车辆或相应的等效车辆。
韩国于2007年颁布了《新规制作汽车的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标准》,并以2年为周期将本国车内空气质量抽检结果向社会公布。
在各国汽车环保法规的管理和引导下,汽车企业通过控制零部件或材料的VOC,从设计生产源头降低汽车VOC挥发。
韩国汽车可通过高科技手段自动监测车内空气质量。
一般高档车配备有空气质量传感器(AQS),一旦车外空气质量污染超标,AQS会自动切断风门,阻止有害气体进入车内。
俄罗斯联邦制定并实施了GOST R 51206《车内空气污染物评价标准及测试方法》。
我国汽车出口到俄罗斯,在进行俄罗斯GOST认证时,就需要依据GOST R 51206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测试,相应污染物的含量必须满足其限值要求。
2.2 国内汽车VOC检测相关标准现状目前,我国出台的有关汽车VOC的直接标准只有两个(见图1),即HJ/T 400《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5]和GB/T 27630《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图1我国汽车VOC检测相关标准历程Fig.1Development history of automobile VOC testing standards in ChinaHJ/T 400规定了M类(载客)车辆和N类(载货)车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和测定方法,但是该标准只适用于车辆静止状态、恒温及恒湿条件下的车内空气采样,并未涉及车辆运行状态下的车内污染物采样,而且未对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指标与限值进行规定。
GB/T 27630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给出了汽车车内各VOC污染物的限值标准。
该指南引导汽车企业开展车内VOC控制工作,但引起的争议也暴露出我国在汽车挥发性有害物质管理方面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且指南只针对我国整车的VOC标准,汽车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并无相关国家标准,没有从源头控制VOC的排放问题。
图1展示了我国汽车VOC检测相关标准发展历程,表明我国的汽车VOC 检测相关标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2014年4月朱培浩等:我国汽车VOC检测标准法规现状、问题及措施 ·33·3 我国汽车VOC检测相关标准面临的问题在我国,由于汽车挥发性有害物质引发的危害人体健康的集体事件频频曝光,成为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
汽车VOC污染不再仅是环保问题,更是安全问题。
[10-11]为防治污染,保障汽车消费者健康安全,我国先后出台了有关汽车VOC的直接标准HJ/T 400-2007和GB/T 27630-2011,引导汽车企业开展汽车VOC控制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引起的争议也暴露出我国在汽车挥发性有害物质管理方面仍面临一系列问题。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由于GB/T 27630-2011《指南》只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缺乏强制性。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指南》是推荐性国家标准,而非强制实施,不能作为维权索赔的依据。
《指南》作为推荐性标准,其作用仅仅在车主购车时,如其对空气的质量有异议,可以提出检测,如检测不达标,车主可以不购买该车,但车主在购买之后却不能按该标准提出赔偿。
总之,《指南》作为推荐性技术规范,未明确各方责任和监督管理措施,难以支撑对汽车行业的监管,同时未健全汽车信息披露机制,不利于消费者判断新车的VOC水平。
要提高汽车VOC质量,势必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这样必然增加企业成本。
但企业提高了汽车VOC质量,却享受不到补贴政策;相反,继续对恶劣的车内空气质量不管不问,也用不着担心被国家罚款,而增加的成本反而会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和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便鲜有企业主动提高车内空气质量。
同时,由于我国汽车行业零部件和材料VOC检测没有统一的标准,采用不同的管控方法,给零部件、材料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技术和成本压力,因而有必要基于全产业链引导零部件及材料企业开展统一的挥发性有害物质管理工作。
在雾霾天气连续出现的情况下,如果汽车VOC 质量依然得不到法律监管,那将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因此应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国家环境与健康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