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瓦纳古陆
石炭 二叠纪大冰期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在地质史上的第一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后,地球经历了长达3.3亿年的温暖时期。
在古生代晚期,地球又进入第二次大冰期,即石炭——二叠纪大冰期,这次以南半球发育大量冰川为特征。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出现在距今3.5亿~2.7亿年以前,发生在石炭纪中期至二叠纪初期,因石炭纪和二叠纪属于晚古生代,又称晚古生代大冰期,也是显生宙中最大的一次冰期。
发生与消退:石炭纪中晚期开始,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虽然在印度、非洲之间下沉,海水内侵,却仍高高隆起。
于是冈瓦纳古陆的南半球各个大洲及现今处于北半球的印度半岛便发生了大规模的冰川作用,气候变得寒冷,形成大面积的冰盖与冰川,仅巴西境内就超过400万平公里。
冰川活动一直持续到早二叠纪。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的持续时间长达8000万年,是显生宙中延续时期最长的一次大冰期,强度达4~5级。
当时全球气温普遍下降。
最寒冷时期约为2.8~2.7亿年前,温度下降至少在10℃以上。
南半球各陆地上普遍存在石炭——二叠纪冰碛层,并与含舌羊齿(Glossopteris)植物群的煤层交错出现,表明当时这一带古时经历了一次大冰期,并且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的大陆冰盖中心最初位于南非,以后经南极洲向澳大利亚呈放射状方向流动,至早二叠世晚期最后消失。
冰川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早,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晚。
影响地区:从冰碛岩及冰川侵蚀、沉积的其它各种遗迹的分布看,当时的大陆冰川广泛分布,大冰盖分布于古代南纬60°以内的大陆。
大冰盖可能从中非呈放射状流向一些盆地,并向外延伸至当时与非洲相连的马达加斯加和南美洲,许多地方发现的冰碛岩厚达1000米左右。
这次大冰期主要影响南半球。
包括大洋洲的大部、南美洲南部(巴西与阿根廷的大部)、非洲中部(即现在赤道上的刚果与乌干达,以及热带的安哥拉与莫桑比克)和非洲南部(尤其是南非)、南极大陆边缘和印度、中国的西藏等地。
漫话亚欧板块(3)
漫话亚欧板块(3)胡经国㈡、亚洲地质1、概述亚洲大陆是一个拼合的大陆,既包括亚欧古陆的主要部分,又囊括了冈瓦纳古陆分解出来的某些陆块。
亚洲大陆至少经历了以下4个大的发展阶段:①、前吕梁运动阶段,包括太古宙及元古代,时限约为18亿年以前;②、吕梁-晋宁运动阶段,包括中、晚元古代,时限约为18~8亿年;③、晋宁-印支运动阶段,震旦纪-中三叠世,时限约为8~2亿年;④、印支运动后阶段,晚三叠世至今。
亚洲大陆至少由6个大、中型地台和4条夹持于其间的构造活动带(巨型褶皱带)组成。
这6个地台是:西伯利亚地台、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阿拉伯地台、印度地台和扬子地台。
有人认为,在北冰洋一带还存在一个“极北地台”。
这4条构造活动带为:北极构造活动带、乌拉尔-蒙古构造活动带、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活动带和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
另外,还有秦岭-祁连-昆仑构造活动带。
在这些构造活动带内部,夹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陆块。
2、西伯利亚地台西北利亚地台是亚洲大陆最大的一个地台。
其西南大致以鄂毕河-萨彦岭为界,与乌拉尔-蒙古褶皱带相邻;其东部在勒拿河以东,与上扬斯克中生代褶皱带毗连。
该地台固结的时代大约在19~20亿年以前。
其基底由太古宇和下元古界组成。
太古宇主要出露在阿尔丹和阿纳巴尔等地,是一套由麻粒岩、角闪岩、结晶片岩和混合岩-花岗岩组成的变质杂岩系,伴以斜长花岗岩和紫苏花岗岩,有两组主要的同位素年龄:34~30亿年,25~23亿年。
下元古界为不同程度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贯以卡累利阿旋回和贝加尔旋回的基性-酸性侵入岩。
中、上元古界及古生界构成该地台的盖层。
中、上元古界多为稳定类型或过渡类型沉积;下古生界为典型的陆表海型沉积;泥盆系-下石炭统为海陆交互相地层;中石炭世以后以陆相沉积为主,二叠纪-三叠纪有大面积暗色岩喷发。
3、塔里木地台塔里木地台是一个经晋宁运动而固结的地台。
其南界包括西昆仑山北坡和阿尔金山西北麓;北界达中天山隆起带。
该地台地壳表层为3层结构。
地球史上五次大灭绝
龙源期刊网
地球史上五次大灭绝
作者:
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2016年第02期
1、奥陶纪-志留纪(4亿4700到4亿4300万年前)
第一批大规模灭绝由冈瓦纳古陆移向南极引起,导致全球变冷,两极冰川扩大以及海平面下降,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大约有85%的生物消失。
2、晚泥盆世(3亿7500至3亿600万年前)
在一系列灭绝脉冲中,约有70%的物种死亡。
海洋生物的生命受到了特别严重的打击,珊瑚礁几乎完全消失。
原因仍旧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是海洋火山所导致的全球冷却。
3、二叠纪-三叠纪(2亿5200万年前)
这是最严重的灭绝事件,杀死90%至96%的物种。
原因是有争议的,但可能是陨石、火
山活动或甲烷的释放,导致气候快速变化。
生命需要大约1000万年才能恢复。
4、三叠纪-侏罗纪(2亿130万年前)
在三叠纪晚期有70%至75%之间的地球物种灭绝,包括许多大型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原因未知,但空出的生态位使得恐龙在侏罗纪大量繁殖与生长。
5、白垩纪-古近纪(6600万年前)
这可能是最著名的一次大灭绝——由小行星撞击引发,导致恐龙和75%左右的物种灭绝。
从那时起,鸟类和哺乳动物进化成陆地的优势物种。
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分离时间
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分离时间
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分离时间
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的分离事件是影响地理发育及人类演化史的关键性进化事件,为两大洲之间的演化发展奠定基础。
在距今大约180亿年前,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是一体的,他们在距今约150亿年前开始运动,从而演变为独立的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
劳亚古陆分离作用形成了劳亚洲,位于此洋面正东方的冈瓦纳古陆划分了大洋洋面的西半部,因此有了今天新大陆和老大陆在这里的划分。
这场分离进程非常缓慢,最后完全分离距今约50亿年,地球表面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随着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分离后,因为海洋水深的差异,使两个洋面的温度和湿度有所不同,这场分离也给两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及其上生活的动植物带来了重大的改变,从而促成地球的新一轮演变。
这场行动的后果不仅影响到地球地理形态,还深刻地影响了人类进化。
随着两个大陆的分离,生活在不同大陆上的动物和植物有各种各样的进化,而人类是最终的产物。
我们看到,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的分离不仅标志着地球形态和气候的重大变化,也在人类进化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一场不比其他演变更重要的地球大改造。
2011-6=2美洲概述
四、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的影响 1、高大山地偏居太平洋一侧的地形结构使其经济活 、 动长期指向大西洋区域。 动长期指向大西洋区域。 2、拉丁美洲的矿物资源对其经济成长的方式、水平, 拉丁美洲的矿物资源对其经济成长的方式、水平, 聚落与交通运输网的形成等有着明显的作用,对世界 聚落与交通运输网的形成等有着明显的作用, 经济的进步也有重大影响。 经济的进步也有重大影响。 3、如果说金属矿物资源是拉丁美洲对世界经济的重 大贡献的话,那么石油资源则是影响其自身经济成长 大贡献的话, 的重要因素。 的重要因素。 19
3
(二)高原系统
1.地盾型高原 1.地盾型高原
主要分布在美洲大陆东部,包括北美拉布拉多、 主要分布在美洲大陆东部,包括北美拉布拉多、劳伦 辛低高原和南美的圭亚那、 辛低高原和南美的圭亚那、巴西及巴塔哥尼亚三大高原 地盾区矿藏中缺乏燃料矿物,金属矿物丰富。 等。地盾区矿藏中缺乏燃料矿物,金属矿物丰富。 500× 巴 西 高 原 是 世 界 上 面 积 最 大 的 高 原 ( 约 500×104 发育于巴西陆台,海拔300 300~ 500m km2),发育于巴西陆台,海拔300~1 500m,地面起伏平 大部分地段具有上升准平原特征, 缓 , 大部分地段具有上升准平原特征 , 地势由东南向西 北方向倾斜。 北方向倾斜。
13
(三)美洲地理环 境具有明显的对比 性 1、 南北对比: 、 南北对比:
北美洲自然地理 环境冷热干湿俱全, 环境冷热干湿俱全, 复杂多变; 复杂多变;地域分布 规律是经向地带性。 规律是经向地带性。
14
(三)美洲地理环境 具有明显的对比性
1、 南北对比 、
南美洲自然地理环境热 湿单一,稳定少变;地域 湿单一,稳定少变; 分布规律是纬向地带性。 分布规律是纬向地带性。
澳大利亚有许多动植物特有古老种原因是什么
澳大利亚有许多动植物特有古老种原因是什么?
根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在二亿三千万年前,地球只有两个大陆,一个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叫劳亚古陆,另一个分布在南半球叫冈瓦纳古陆,由于在地球自转和地壳板块运动的作用下,两个古陆开始分崩离析。
而澳洲大陆就在冈瓦纳大陆,和现在的南极大陆连在一起,到了650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澳洲完全脱离了旧大陆,向赤道方向冲去。
即使现在,这个运动仍在继续。
与其他大陆分开后上面的动植物缓慢地独立地向前发展。
多少年来,澳洲大陆一直孤独地处于其他大陆之外,这块大陆上的其他动物几乎与外界没有任何的联系,除了土著人,因为这些土著人被认为是远古时期从亚洲大陆上迁徙过去的。
这个情况致使澳大利亚大陆上的物种具有十分独特的形态。
①由于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演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物种。
那里没有高级的野生哺乳动物,只有低级的有袋类动物,如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吃桉树叶生活的小袋熊,以及卵生的哺乳动物鸭嘴兽等,都是澳大利亚独有的珍奇动物。
②澳洲地理位置是四周环海,等现代动物产生后自然没有办法跨过遥远的海洋来到澳大利亚。
没有太多的外来物种介入,干扰这些物种的繁殖与生存,物种起源里面说的优胜劣汰在这里由于没有收到现代物种的竞争,所以很多本来在其他大陆已经淘汰掉的物种得以保存下来。
③从现代自然地理环境来看,生态环境多样,发育了森林、草原和荒漠,也为各类动物提供了较为多样的生存环境,又没有大型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竞争,所以形成许多特有的动植物种类。
④澳大利亚被欧洲殖民统治的时间较晚,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比较少,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
地球历史(古生代)
无脊椎动物除珊瑚、腕足类和层孔虫(Stromatoporoidea,腔肠动物门,水螅虫纲的一个目)等继续繁盛外,还出现了原始的菊石(Ammonites,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和昆虫。
早期裸蕨繁茂,中期以后,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
4.第二次物种大灭绝
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在距今约3.65万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植物仍以海生藻类为主,但淡水植物据推测可能在奥陶纪也已经出现。
4.第一次物种大灭绝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 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3.生物——最早的爬行类出现
在上石炭纪的末期找到了最古老的可以算作爬行动物的骨骼化石。这时也出现了最早的带有硬壳的蛋。
上石炭纪时的蕨类植物森林的规模可以从今天煤层的规模中看出来。这些成为今天的煤的植物中最主要的是鳞木目和封印木属的植物。
最早的无翼的昆虫在下泥盆纪时代就出现了,到上石炭纪已有有翼的昆虫。这些昆虫还无法折叠它们的翅膀(如蜻蜓等),石炭统煤系地层中发现超过500种的昆虫。
(3)志留纪(4.38——4.1亿年前)
志留纪(Silurian)是古生代的第三个纪。“志留”一词源自英国东南威尔士一个古代部族(Silures)居住的地方名“Siluria”。日文音译,我国沿用。
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及地质调查局
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及地质调查局作者:何金祥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古老岩石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最重要的铁、镍、铝土矿、金、铀、金刚石等产出地之一。
一、地质澳大利亚大陆有着世界上最漫长和最复杂的地质演化史,其基本构造格架形成于中新生代。
澳大利亚大陆主体由厚的岩石圈组成,岩石圈最厚达150公里。
大陆壳主体由太古代、元古代和若干显生代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薄的、主要为显生代的沉积岩盖层覆盖在其上。
大地构造背景上,澳大利亚大陆曾是冈瓦纳古大陆的一部分。
冈瓦纳古大陆在二叠纪(晚期)开始破裂解体,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陆开始形成。
地质上,澳大利亚大陆可被分出如下一些大地构造单元:①太古代克拉通地盾;②元古代褶皱带和沉积盆地;③显生代沉积盆地与显生代变质岩和火成岩。
1 太古代克拉通地盾区太古代克拉通地盾,也有称太古代克拉通地块,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地质体,形成在距今28亿年左右,已鉴别的三个著名太古代克拉通地质体(或曰地块或地盾)分别是:伊尔冈(Yilgarn)、皮尔巴拉(Pilbara)和高勒(Gawler)地盾,均产出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伊尔冈地盾分布在西澳州西南部地区;皮尔巴拉地盾分布在西澳州西北部地区;而高勒地盾则分布在南澳州中西部。
其中,以伊尔冈地盾面积最大。
各克拉通地盾之间和周围为太古代-元古代褶皱带所包围和环绕。
1)伊尔冈克拉通地盾是澳大利亚最大、最重要的太古代克拉通地块,主要形成于29.4-26.3亿前,由大量以前存在的地块(年代多为32-28亿年)增生而成。
伊尔冈克拉通地盾主要由一个花岗岩片麻岩地体和三条花岗绿岩带地体组成,它们形成于不同时代,较老的绿岩带和花岗岩年龄为31-29亿年,较年轻的绿岩带与花岗岩年龄为27.5-26.5亿年。
在岩石类型上,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类岩石约占70%以上。
此外,伊尔冈克拉通地盾上也发育有大量的拉斑玄武岩和科马提火山岩,并经历过多期次的区域变质与变形作用。
伊尔冈克拉通地盾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成矿区,发育有大量金、镍、钽、铁、铜、锌、铂等矿床。
地中海的前世今生
地中海的前世今生大约在距今2.8亿年前,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格局与今天完全不同。
那时,在冈瓦纳古陆(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南半球超级大陆,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以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的北部与欧亚古陆的南部,是一片规模巨大的古海洋——古地中海,地质学家也称它为“特提斯海”。
当时的古地中海面积非常大,它不仅覆盖了整个中东以及今天的印度次大陆,就连中国大陆和中亚地区,也几乎全被古地中海浸漫。
大约距今2.5亿年前,冈瓦纳古陆开始向北漂移。
到2亿年前,冈瓦纳古陆开始与欧亚大陆相撞,逐渐使古地中海封闭。
古地中海从中国大陆退出,可能发生在1.8亿年前,而古地中海从西藏北部、东部和云南西部完全退出,可能发生在1亿年前。
到了距今7000万年前,西藏、云南等地壳开始上升,迫使古地中海完全退出中国大陆。
距今800万年前,范围辽阔的古地中海,由于两个大陆靠拢并发生碰撞,它的面积不仅大为缩小,而且逐步呈现封闭状态,失去了与世界大洋的联系。
地中海完全封闭之后,成为一潭死水。
由于气候炎热、风急沙多、降雨少、蒸发量大,地中海逐年缩小。
大约在距今600万年前,地中海干枯了,留下了一个比大西洋海平面低3000米的沙漠盆地。
这个沙漠盆地起码比今天的地中海要大,这个干枯的大沙漠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十万年。
较早期的研究曾推断,一次大冰期导致了海平面下降,从而暴露出欧洲与非洲之间的一座陆桥。
之后,当冰期结束,海平面再次上升。
最终,海水冲破了陆桥,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迅速增容的溪流在陆地上冲刷出了一道越来越深的缺口,直到涌入的海水变得势不可挡——所含的水量可能是今天地球上流量最大的亚马孙河的1000倍。
尽管洪水是逐渐形成的,但它却按照相当大的比例增长,超过90%的海水充填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发生的,甚至可能只用了几个月——在最高峰的时候,每天可使地中海盆地的海平面上升10多米。
如今,地中海位于干旱地区,终年气温高,气候干燥,降雨量少。
白垩纪往事(谁替恐龙剔牙)
“我没有躺在谁的温床上!”皇帝举起两只大爪愤怒地说,“事实上,先皇看到的那种危险也无数次在我的噩梦中出现,”它用一根粗指头抵着尼尼坎的前胸,“但你要知道,先皇摆脱对蚂蚁技能依赖的努力是因为失败而停止的,在罗拉西亚共和国也一样!”
“是这样,陛下!”国务大臣点点头,指指地上的电线对尼尼坎说,“博士,您不可能不知道,要想让恐龙顺利地完成接线操作,这两根电线必须有十至十五厘米粗!即使具有这样大的形体,我们也不可能想像一部内部盘着像小树那么粗的电线的移动电话,或者同样的一台电脑。与此类似,要想由恐龙操作和维护,有一半的机器设备必须造得比现在大百倍甚至几百倍,这样,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相应的是现在的几百倍,这是恐龙世界的经济根本无法承受的!”
恐龙在各大陆上建起了巨大的城市,这些城市中有上万米高的大楼,站在它们的楼顶向下看,就像我们坐在飞机上鸟瞰一样,可以看到云层几乎贴着大地。这些巨楼站立在云海之上,下面的云很密时,总是处于万里晴空之中的顶层的恐龙就会打电话问底层的门卫,下面是不是在下雨,以决定它们下班回家时要不要带伞。它们的伞也很大,像我们马戏团的顶棚。它们的汽车每一辆都有我们的一幢楼房那么大,行驶时地面在颤动。恐龙的飞机像我们的巨轮那么大,飞行时如惊雷滚过长空,并在地面上投下大大的影子。恐龙还进入了太空进行探险,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着它们大量的卫星和飞船,这些航天器同样是庞然大物,在地面上就能看出其形状。恐龙的世界是由庞大而复杂的计算机网络连在一起的,它们的计算机键盘上的每一个键都有我们的电脑屏幕那么大,而它们的电脑屏幕像我们的一面墙那么宽。
“但,陛下,这次不同……”
“有什么不同的?!只要勤学苦练,恐龙也能拥有一双灵巧的手!我们的世界不会因此而屈服于那些小虫子的要挟!”
“我将让您看到,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国务大臣说着,张开它的大爪,把两根红色的电线放到沙发上,“陛下,您能试着做一个维修机器设备最基本的操作:把这两根导线接起来吗?”
世界地理(杨青山版):欧洲_非洲_美洲_大洋洲_课后题答案
世界地理(杨青山版):欧洲_非洲_美洲_大洋洲_课后题答案七欧洲一、试分析欧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一)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大陆主体位于36°~71°08′N,66°10′E~9°34′W。
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少部分属于寒带,这样的纬度位置成为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的基础。
海陆位置和洲际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同亚洲分界,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有白海、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比斯开湾、地中海等边缘海包围。
欧洲地处大陆西岸,三面为海洋怀抱,形似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大半岛,使大西洋和西风环流对欧洲气候具有深刻的影响。
欧洲东与亚洲大陆山水相连,南与非洲隔地中海相望,西隔大西洋遥望美洲。
与亚非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大陆轮廓及地形特征轮廓特征:水平轮廓破碎、大陆东宽西窄、多半岛、岛屿和内海、边缘海是欧洲自然地里的一大特点。
地形特征: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突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大致可以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西岸的连线为界将地形分为东西两部分:(1)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形较为单一。
(2)西部山地平原交错,地形比较复杂。
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欧洲的南部和北欧的冰岛是世界上火山众多、地震频繁的地区之一。
(由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曾是大陆冰川中心,阿尔卑斯山脉是山地冰川中心,因此欧洲的冰川地貌特征明显,特别是北欧)(三)气候特征温带气候占优势,海洋性显著。
欧洲有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1 000 mm之间,降水量由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其中,高大山脉的西部迎风坡是降水丰沛区,平原及半岛内陆是降水稀少区。
年温差小,冬季一般在-15 ℃以上,夏季在15~20 ℃之间。
气候类型区分布的地带性特征突出。
气候区分布成因:(1)地带性特征比较突出,主要是由其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地形特征决定的。
地球演变史
地球演变史科学家利用同位素地质测定法测定,地球诞生于大约46亿年前。
约45-35亿年前,在地球圈层分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原始大气圈,原始水圈。
在这以后,水在大气中先浓缩成密度很大的蒸汽云,而在地球冷却以后,变成倾盆大雨自天而降,从而形成了海洋。
十八世纪德国矿物学家魏尔纳(1750-1817),认为地球的整个表面最初都是一片海洋。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认为地球在熔融时代之后,进入了原始海洋时代。
海洋的海底,即是熔融时代的地壳。
这个球形地壳——地球的整个表面,最初都是一片海洋。
这个时代,就是地球的原始海洋时代。
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可以认为,时海之底,即地球呈熔融时代的地球表面,那个表面是不成形的。
故地球的整个表面,曾有一片海洋包围着的时代—原始海洋时代。
而原始海洋的海底,就是一整块原始地球的球面地壳。
这个球面地壳的总面积,是后来的联合古陆—泛大陆。
现代地球的陆地面积+大陆架面积,就是联合古陆的面积。
(二)地球的自转速度逐年变慢在地球形成初期,还处于熔融状态的地球自转非常快,一天的时间只有4个小时,简直就是飞速。
根据对2000多年天文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地球诞生之初(距今约四五十亿年),1“日”仅有6小时。
(C396)在大约5.7亿年前,即最古老的化石时代,一昼夜可能只有20小时多一点,而每“年”大概有428天。
地球的自转速度在逐年变慢。
如在4.4亿年的晚奥陶纪,地球公转一周要412天;3.7亿年前的中泥盆纪,一年为398天;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每年为376天;而现在一年只有365.25天。
天体物理学的计算,也证明了地球自转正在变慢。
地球自转速度从原始地球到当今地球,其自转速度正在逐渐变慢。
一切天体的自转是其生来具有的属性。
地球的自转速度由快到慢已成定论,而地球的体积又是怎样变化的呢?是由大到小?还是始终不变呢?。
角动量守恒告诉我们,地球的体积一定是逐渐增大。
这就等于,现代地球(现代地球仪)是由原始地球(原始地球仪)演变而来。
青藏高原形成于什么代
青藏高原的形成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9个发展阶段
(1)震旦纪时期:青藏高原分为古冈瓦纳大陆与祁连海两个主体,古冈瓦纳大陆处于西边,即现在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一带,祁连海位处青藏高原东部,即现在的昆仑山脉与祁连山山脉一带;
(2)寒武纪到奥陶纪时期:古冈瓦纳大陆下沉,祁连海向其扩展,原特提斯洋范围大大收缩;
(3)奥陶纪到志留纪时期:古冈瓦纳大陆进一步下沉,祁连海逐渐消失,原祁连海位置抬升;
(4)泥盆纪到二叠纪:出现冈瓦纳古陆和中特提斯海洋及欧亚大陆,青藏高原中部再次下沉为海洋;
(5)二叠纪到三叠纪:原祁连海中部和东部一带再次上升为大陆,西部则下沉为深海,冈瓦纳古陆的浅海与其相连;
(6)侏罗纪:中特提斯海已抬升为陆地,海洋向西部和北部扩张,形成新特提斯;
(7)侏罗纪到白垩纪:新特提斯收缩,拉轨岗日首先隆起,南面形成小面积的海域;
(8)白垩纪到早第三纪:新特提斯全部闭合,欧亚大陆基本成型;
(9)第三纪:由于欧亚板块激烈碰撞,促使大规模的火山和地震的活动,使青藏高原的抬升急剧加剧。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其边缘的喜马拉雅山884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但是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高大的,据地质学家考证,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原来是一片大海,后来大陆板块碰撞抬升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并且这最高的高原和山脉在地质历史时代还处在婴儿期,还会继续增高。
早—中侏罗世的太平洋微板块和冈瓦纳联合古陆
ODP 8 1 5航 次 在 8 1 孔 钻 入 洋 壳 的 深 度 为 0C 3 1I 。首 先 使 用 HC 溶 液 分 离 出 样 品 中的 放 4 I T L
8 1 1 R一 中 的 Stc o a a o u t 以 及 0 C一 6 5 ih c ps r b sa
1 5 8 1 一 7 3的 M iiu u o v s和 H s 一 8 — 0 C 1 R一 r ss f pra u u
以 及 1 5 8 1 3 R 岩 心 中都 发 现 枕 状 物 间 物 8 — 0 C一 2
质 ( 括 变 质 沉 积 物 、 质 火 山 碎 屑 岩 和 蚀 变 相 包 变 物 质 ) 我 们 发 现 在 岩 心 1 5 8 1 一 4 1 R、 。、 7 以 及 2 R 中 可 分 辨 的 放 射 虫 样 本 种 6 1R 7
do r mda po bee ss和 St h c ps rb sa 的 d iln i i oa a o ut c
3 R一 ( ~ l m) 品 中 发 现 了 保 存 中等 至 保 9 1 8 1c 样 存 好 的 放 射 虫 。 2 — 0 B 3 R一 ( ~ 6c 刚 好 1 9 8 1 一 7 1 0 m)
1 1 8 1站 位 的 放 射 虫 . 0
ODP 0 8 1站 位 始 钻 于 ODP 2 1 9航 次 期 间 , 并 且 是 太 平 洋 中对 侏 罗 纪 洋 壳进 行 采 样 的惟 一
位 置 ( 8 3 . 1 6 2 . P g f ta海 盆 ) 1 。 8 5 N、 5 。 1 6E, i a e t r r 。
An a ha aB roi i n c ir a t l 等 n
枕 状 物 间 沉 积 物 。 在 1 5 8 1 一 4 至 1 R、 8 —0 C 1R 8
科学家称发现世界“第八大洲”
科学家称发现世界“第八大洲”作者: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09期地球上有几大洲?七个?现在或许又有一个小伙伴要加入这个“洲”俱乐部。
不过这个“洲”——西兰蒂亚(Zealandia)94%的面积都藏在水下。
一个地质学家团队认为它已够得上“大陆”的定义标准,正在申请将其定为世界“第八大洲”。
94%的面积在水下据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报道,多名科学家在美国地质学会发表的名为《西兰蒂亚:地球上隐藏的大陆》研究报告宣称,他们在澳大利亚东部发现了西兰蒂亚,一块面积达49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
目前,他们正在申请,正式将其定为世界“第八大洲”。
西兰蒂亚这个名称最早由地质学家布鲁斯·陆元迪克于1995年提出,但在当时,陆元迪克并不认为这会是一个新大陆,相反,他认为这里只是一个大陆片段。
最新的报道称,这块大陆的面积是它的邻居澳洲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二,94%的面积都在水下。
水面之上的部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新西兰南北二岛和新喀里多尼亚。
人们往往会认为,“在水面之上”才是定义“大陆”的关键性条件,不过这群研究者重新调整了大陆的“准入条件”,主要有4个方面:高于它周边的地理区域;存在大范围的硅酸火成岩、变质岩和沉淀岩;其地壳相比通常意义上大洋地壳要更厚,而且有着更低的地震波速;要有一块面积足够大的,能和大陆群岛、大陆碎块、或者碎条的集合有清晰边界区隔的区域。
研究人员很早就已经认定了西兰蒂亚完全符合上述前三个标准,最后一个标准的问题在于它地跨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从而分成了南北两部。
这种分裂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陆片段。
直到最近,科学家们利用卫星技术和海底重力图,证实了这块大陆是统一的,从而完全满足了成为独立大陆所需的条件。
科学家们还称:“这不是突然发现,而是渐进发现的结果。
”新西兰的地质学家尼克·莫蒂默尔是上述报告的主要作者。
他介绍说,科学家们已经考察研究“西兰蒂亚洲”长达20年了。
黑海及其海底地质简介(3)
黑海及其海底地质简介(3)胡经国㈡、大地构造1、大地构造位置构造域(Tectonic Domain)是地球岩石圈构造分区(构造单元划分)中的最大一级构造分区(构造单元)。
例如,中、新生代时期地球表面的活动构造带可以划分为环太平洋和特提斯(古地中海)两大构造域。
通常认为,黑海是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Tethys Sea)的一个残留海盆,在大地构造上属于特提斯(古地中海)构造域。
2、特提斯海奥地利著名学者修斯认为,特提斯海(古地中海)是从古生代末二叠纪(2.85亿年前至 2.3亿年前)开始形成,中生代继续存在,到新生代第三纪(0.67亿年前至0.025亿年前)因阿尔卑斯造山运动而陆地化。
现在的地中海,仅仅是古地中海的残余部分。
自那时以来,古地中海的古地理及生物相被许多学者探讨着。
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者魏格纳认为,古地中海是横穿联合古陆东西的浅海。
特提斯海问题是当代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它的起源、分布、划分及构造运动,一直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
特提斯海是从古生代到新生代早期的一个古海域,其范围西起现在的地中海一带延伸到喜马拉雅山系,向东直通太平洋。
现今的地中海是其演化的残余部分,故特提斯海又称为古地中海。
从新生代早期以来,特提斯海的东段,即从今地中海东端直至喜马拉雅山系,已经由于古地中海以南的冈瓦纳古陆和欧亚大陆的相对位移已经封闭成陆,并且形成山系。
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相应的特提斯成矿带,是由于特提斯海闭合及造山作用而形成的。
3、特提斯洋资料显示,黑海盆地位于特提斯洋北部。
在板块构造上,该盆地经历了多期俯冲增生和伸展作用,构造演化比较复杂。
根据中生代顶部地震构造图,黑海盆地被安德鲁斯-阿尔汉斯克长垣分为东、西两个次级盆地,其周围被造山带环绕。
有人问,特提斯海为什么自板块构造学说提出以后改名为特提斯洋?据认为,海和洋的区别,不仅仅只是字面上的不同,而且二者也有实际上的地质学差异。
自然地质学(名词解释)
Ch1:均变论、灾变论、太阳系、类地行星、类木行星、小行星Ch2:晶体、非晶体、条痕、硬度、光泽、解理、硅氧四面体Ch3::岩浆、熔岩、玄武岩柱状节理、绳状熔岩、枕状熔岩、火山锥、火山口、岩浆房、环太平洋火山带、侵入岩、围岩、同化作用、混染作用、鲍文反应系列、岩脉、岩床、岩株、岩基、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斑状结构、火成碎屑结构、气孔构造、杏仁构造、部分熔融Ch4: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压固作用、胶结作用、成岩作用、分选、磨圆、层理、交错层理、层面、递变层理、波痕、泥裂、缝合线Ch5:变质作用、静压力、定向压力、化学活动流体、脱水反应、脱CO2反应、变晶、变晶结构、片理、片麻理、接触热变质、接触交代、区域变质、埋藏变质、混和岩化、混和花岗岩Ch6: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差异风化、球形风化、风化壳、土壤、古风化壳、残积物Ch7;岩层的产状要素、褶曲要素(轴面、核、翼、枢纽)、背斜和向斜、断层要素(断层面、盘、断距),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逆掩断层、断层擦痕、拖曳褶曲、三角面山Ch8: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岩石圈、软流圈、大陆地壳、大洋地壳、均衡原理、震源、震中、海啸、地震波、纵波、横波、表面波、P波阴影带、S波阴影带、震级、地震烈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陨石Ch9:块体运动:山坡上块体的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
稳定角:倒石堆锥坡达33°-37°,是为稳定角。
因为碎屑堆积体只有达到这一坡角才能保持稳定。
滑坡:块体沿着上凹的弧形滑面下滑,同时绕水平轴向内旋转。
倒石锥:崩落与崩滑的碎屑落在山麓的堆积体呈顶端朝上的锥形,称为倒石堆。
泥石流:斜坡上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
特点是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和巨大的破坏力。
蠕变:是粒流中运动速度极其缓慢的一种。
它出现在山坡的表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冈瓦纳古陆内容来自:
冈瓦纳古陆(冈瓦纳大陆),是一个假设的存在于南半球的古大陆,也称南方大陆,它因印度中部的冈瓦纳地方而得名。
在印度半岛,从石炭纪到侏罗纪包括其下部的特征冰碛层到较上部的含煤地层,统称为“冈瓦纳(岩)系”。
南半球各大陆都发现有这一时代的相似岩系和化石,根据这一相似性和其他证据,便给这个推论为统一的古大陆命名为冈瓦纳古陆。
目录
∙•概况
∙•发现历史
∙•地质证明
∙•地质特征
[显示全部]
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又称南方大陆。
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南半球超级大陆。
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以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
上述各大陆被认为在古生代及以前时期曾经连接在一起。
“冈瓦纳大陆”是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E.Suess)于1885年在《地球的面貌》(The Face of the Earth)一书中提出的。
根据印度中部冈瓦纳地区石炭纪到侏罗纪的地层——“冈瓦纳系”得名。
休斯认为,非洲、印度等大陆具有相同的地质历史和古植物群,过去曾经是一个统一的大陆。
石炭纪一二叠纪时,南方大陆的大规模冰川活动已由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印度等地发现的冰碛岩所证实。
该古陆上发育的大冰盖,其中心在南极洲东部和非洲南部,冰盖由此辐散出去。
古地磁资料也表明,当时这一带靠近古南极,大冰盖分布于古南纬60°以内。
二叠纪时期,南方大陆占优势的植物群是种子蕨类植物舌羊齿,其分布遍及南美洲、中非、南非、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印度,而在包括北美洲、格陵兰、欧亚大陆在内的北方大陆则没有出现这类植物。
一般认为,冈瓦纳古陆在中生代开始解体,新生代期间逐渐迁移到现今位置。
发现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1885年,奥地利的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修斯(E ?
Suess )注意到南半球各大陆上的岩层非常一致,因而推
断它们曾经是由拼合在一起的原始泛大陆分解而成的,他
将这个原始古大陆称为“冈瓦纳古陆(Gondwanaland )”,
又称“南方古陆”、或“冈瓦纳大陆”。
“冈瓦纳”是印度
中东部的一个地名,“冈瓦纳古陆”的范围包括了现代的
南美洲、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以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
半岛,有人认为还包括中南欧和中国的喜马拉雅山等地
区。
早在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注意到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彼此吻合的现象,并提出了西半球曾经与欧洲和非洲连接的可能性。
1668年法国的普拉赛又认为大洪水以前,美洲与地球的其他部分是相联的。
20世纪初美国的地质学家泰勒和贝克分别作过大陆漂移的设想,并进行过各大陆的拚接。
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专著《海陆的起源》中作了详细论证。
近代古地磁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更精密地拚接冈瓦纳大陆提供了可靠资料。
地质证明编辑本段回目录
地质资料从各方面证明了“冈瓦纳古
陆”确实存在过。
首先,拚接的各陆
块不仅海岸线轮廓吻合,而且可以按
海平面以下2000米(大陆坡中点)的
等深线互相精确地拼合。
第二,各陆
块在地质构造方面极为相似,甚至可
互相连接。
如非洲巨大片麻岩高原的
岩石组合和褶皱方向同巴西的相一
致;非洲南端东西向的二叠纪褶皱山
系与阿根廷同期褶皱山系一致;印度
的片麻岩褶皱方向与非洲及马达加斯
加一致,并可与澳大利亚连接等。
第三,各陆块有相同的古生物群。
例如,三叠纪时,各陆块上都广布着陆生爬行类水龙兽(Lystrosaurus )动物群。
第四,各陆块上普遍存在石炭―二叠纪冰碛层,并与含舌羊齿(Glossopteris )植物群的煤系地层交错出现,表明当时古气候完全一致,经历了一次大冰期,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第五,把冈瓦纳古陆于石炭纪中期拚合后,各陆块上的古磁极位置和磁极游移曲线都能很好地吻合。
地质记录已详细表明了冈瓦纳古陆的历史。
元古代时,冈瓦纳古陆内部的很多地区、
如非洲
劳拉西亚古陆与冈瓦纳古陆分开
冈瓦纳古陆解体与SSW 应力场分析力图
西部、中西部(刚果)、南部(卡拉哈里),以及南美、南极、澳大利亚、
印度等已形成若干相对稳定的地台。
早古生代时期,上述各地台分别聚
集成东冈瓦纳(印度、澳洲、南极洲)和西冈瓦纳(非洲、南美洲)两
大部分,各具独特的地史特征。
而在早石炭世以后,才形成具统一地史
特征的冈瓦纳古陆。
但从晚石炭世起,古陆内部出现差异升降,形成陆
内裂谷。
在晚古生代,统一的冈瓦纳古陆与北边的劳亚古陆之前为西窄
东宽、形如喇叭口的古特提斯洋所分隔。
中生代三叠纪时,非洲东部马
达加斯加形成狭窄海沟,预示着冈瓦纳古陆开始解体。
侏罗纪末至白垩
纪,印度洋大幅度张开。
印度与澳洲和南极洲分开,逐渐向北漂移,南大西洋明显扩张,北美洲与南美洲分离。
进入新生代时,南极洲向南漂移,最终与澳大利亚分开,形成了今日的陆海格局。
到了近代,红海开始形成,阿拉伯半岛脱离非洲,东非裂谷初露端倪,预示东非将有进一步的分裂,新的海区或大洋又将诞生。
地质特征编辑本段回目录
推断曾位于南半球的原始古大陆。
又称冈瓦纳大陆或南方大陆。
其组成大体包括现代的南美洲、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
这一名称是奥地利地质学家E.修斯根据印度冈瓦纳地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地层命名的。
上述几个地区某些共同的地质特征,以冈瓦纳地区最为典型。
南方的冈瓦纳古陆隔特提斯海与北方的劳亚古陆相对。
1620年,F.培根已注意到,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彼此吻合。
F.B.泰勒在1908年、H.B.贝克在1911 ~1928年分别作过大陆漂移的设想,并进行过各大陆拼接的研究。
1912年,A.魏格纳详细论证并拼接了各大陆。
地质构造、古气候、古生物的证据,证明冈瓦纳古陆曾经存在。
根据地质资料表明,元古宙时,冈瓦纳大陆的各陆块已形成几个相对稳定的地台区,如西非地台、刚果地台、卡拉哈里地台、南美地台、南极地台、澳大利亚地台和印度地台等。
早古生代时,这些地台分别聚集成西冈瓦纳(非洲、南美洲)和东冈瓦纳(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两大陆。
早石炭世(见石炭纪)后,形成具有统一地史特征的冈瓦纳大陆。
晚石炭世以后,大陆内部发生差异性升降运动,形成一些陆内裂谷。
侏罗纪末期(或白垩纪),印度洋张开,印度陆块与南极洲-澳大利亚陆块分开。
白垩纪时由于南大西洋的扩张,南美洲与非洲分离。
新生代时,澳大利亚与南极洲分离;由于红海的形成,阿拉伯半岛脱离非洲。
至此,冈瓦纳大陆全面地解体,逐渐形成现代的海陆分布。
地质年代编辑本段回目录
冈瓦纳古陆存在的年代,有人认为是古生代初或更早至部分中生代,另一些人则认为主要是晚古生代。
它是一个有特殊动植物发育的大陆块,包括非洲、马达加斯加、印巴次大陆、澳
大利亚、南美和南极大陆。
冈瓦纳古陆的分裂,一般认为是古生代以后才开始的。
早期有些地质学家曾设想那是由于印度洋和南大西洋等地区的此大陆的连结部分的陆沉所造成的,从而又出现了冈瓦纳陆桥的假说;而后来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它们是由于海底扩张推动大陆漂移而导致分离成现在的位置。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如果你想添加一个新词条,请创建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