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部课件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课件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课件PPT

4、意义 、
第一,片面强调真理的绝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绝对主义 第一,片面强调真理的绝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绝对主义 和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 和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片面强调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导 教条主义 致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 致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 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 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把已 有的理论看成是千古不变的教条,不承认真理是一个由相 有的理论看成是千古不变的教条, 对走向绝对的过程。 对走向绝对的过程。 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不承 认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认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主观随意 地对待真理。 地对待真理。 第二,以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二,以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 列宁说: 任何真理, 过火’……加以夸大 加以夸大, ‘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 适用的范围之外, 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 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 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 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列宁选集》 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列宁选集》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2页 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1995年版
实 践 证 明 哥 白 尼 的 日 地心说 心 说 是 真 理 日心说
“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
瞎子摸象
3、真理的主观形式
其一,真理在形态上是一种精神性现象, 其一,真理在形态上是一种精神性现象,它 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尽管 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其二,真理在结构上是用概念、判断、推理 其二,真理在结构上是用概念、判断、 等主观的思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思想观念或理论。 等主观的思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思想观念或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章ppt课件
•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 物质与意识 • 实践与认识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历史唯物主义
01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它强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认为无产阶级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社会发展。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有时会超前或滞后于社会 存在的发展。
05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
于社会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 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 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具 有客观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从社会 实践出发,深入分析社会 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历史唯物主义要求在分析 社会现象时,要注重深入 到社会经济关系中去寻找 根本原因。
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 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是一个不断深化的 过程。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符合客 观实际的认识。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 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
检验标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 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传统哲学无法 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问题,需 要新的哲学思想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课件
学习意义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 质和建设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和领导水平。
学习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 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03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 律
认识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 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 途。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和实践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 和拓展认识,同时认识也能指导实践不断前进。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为资 产阶级的剥削和统治提供思想支持和制度保障。
06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 律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拓展
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与探索
3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 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实质是维护资 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其核心是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由、平 等、博爱等价值观念,以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道德观念。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第-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第-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 第一章ppt课件
• 引言 •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 物质与意识 • 实践与认识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本章小结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 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 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 确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错误的
社会意识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06
本章小结
重点概念回顾
马克思主义定义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 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 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04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概念和特征
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 质性活动,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实践的特征
实践的种类
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 实践等。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 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概念和特征
认识的概念
0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
实现,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认识的特征
02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认识的种类

马克思主讲义义基本原理ppt(8.22)

马克思主讲义义基本原理ppt(8.22)
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和永恒发展
联系
含义: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作 用、制约。
联系的客观性:是本事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普遍性:普遍联系的整体 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和永恒发展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旧事物相反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 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物质世界和实践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
什么是哲学?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与个人观点的区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性与同一性 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唯物还是唯心、可知还是不可知
会矛盾激化的产物、适应时代要求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 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于实 践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体 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 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我国 人民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理想,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理,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共同理想
新事物优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克服了旧事物消极、过 时的东西,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2024/3/24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4
27
01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02 能够发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两个方面的优势,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0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的。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对 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社 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024/3/24
18
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024/3/24
19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2024/3/24
22
0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24/3/24
23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历程
2024/3/24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以莫尔、康帕内拉等为代表,对理想社会制度进行 初步设想。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以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为代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提出“ 理性王国”构想。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协调 发展,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和方法。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 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4
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套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套课件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2、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2)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存在与虚无》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3、西方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代表著作:《保卫马克思》 • 海德格尔注意到马克 思拒斥形而上学的努 力,认为“随着这一 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 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 颠倒,哲学达到了最 极端的可能性。哲学 进入其终结阶段了” 。
•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格局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尤其是1917年俄 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 了世界历史的格局。此后,在近四分之 三个世纪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世界被 划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陈营, 各自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
• “一球两制”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的基 本格局。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
•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指导思想的马克 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马克 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 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主讲人:
1
第一专题 马克思主义与大学 生成长
•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
•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指引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 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发展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人类取得了历史性的 进步。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课件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㈠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
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
活动的人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
㈠由实践到认识
实践
感性直观
理性思维
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㈠由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 现象、外部联系及其各个方面的认识。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㈡由认识到实践 2.由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 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 环节。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
任何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既是绝对 真理又是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真理,而是同 一个客观真理的两个方面或两种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㈢真理和谬误 2.真理和谬误的联系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谬误是发现真理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从错误 认识中总结经验教训,就会得到正确认识,谬误就 会转化为真理。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正错误而有所发现,是 人们获取真理的基本途径。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㈢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既指人的认识活动是实践和认识的反复循环 过程。 也指对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 的限制,往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 识到实践的反复循环才能完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矛盾的性质不同,其斗争形式也不同,有两种 基本形式,即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43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
26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而多样 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主导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科学实验
27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37
2、事物的永恒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现实意义: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把握我国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38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 和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发展的趋势
21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 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 运动的特殊状态。
15
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相互交织, 形成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16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 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部PPT演示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部PPT演示课件
可见,马克思主义原理就是研究这种共性的东西(哲学: 世界共性。例如:道、绝对精神、物质、理念;政治经济 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跻身会发展的 共性问题),具体科学研究的个性的东西。
11
2020/3/4

马克思给夫人燕妮的信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跟你交谈,
的共性 4、“白马非马”(白
指 颜色,马指形状,颜 色+形状=形状)
10
2020/3/4

小结:
1、所有的概念指的是这一类物的共性,失去这一一共性, 此物也将不存在。
2、共性的特征:无色、无味、无声、无形,但又客观存 在的
3、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一般存在个别之中
4、一般和个别的作用:一般更为重要,精神灵魂,决定 此物的存在,大凡称上“家”的人都能达到一般这种境界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4、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7
2020/3/4

(二)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1、理论联系实际 (世界、国家、个人;过去、现在、未来) 2、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 3、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4、知——理解——运用
8
2020/3/4

复习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能样才能学 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
我却极有用,现在我才懂得,为什么“阴郁的圣母”,最丑陋的圣母像,能
有狂热的崇拜者,甚至比一些优美的像有更多的崇拜者。无论如何,这些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PPT课件
第三,指出了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的共性。 科学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 概念的关系,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 性。
23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 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 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 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 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60 60
形而上学
世 界
辩证法
发展的观点

承认矛盾


孤立的观点


形而上学
静止的观点

否认矛盾
13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4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 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 是历史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 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 是历史唯心主义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 互联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
把握世界发展中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 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发展自身。
56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发展联的系实—质相:互新作事用物—的运产动生—和变旧化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上指升合或乎前历进史—前进发方展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下指降丧或失后历退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15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6
工蜂
雄蜂 蜜蜂
蜂王 蝴蝶 昆虫 动物
斑马
世界是多样的,
花草
生物 石油
有机物 水
又是统一的,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基础原理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基础原理课件
个人与群众的关系
个人与群众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的作用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协作,群众的利益也需要杰出人物的引 领和推动。在历史进程中,个人和群众共同创造着历史。
THANKS
感谢观看
的矛盾运动。
03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实证研究和阶级分析的方法,通过揭示历史发展的规
律,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解放事业提供科学的指导。
社会形态的演进与变革
社会形态的演进
社会形态是指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 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表现为从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 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
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实现自己 的利益诉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受其所属的阶级和社会地位的制约。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他们的作用 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详细描述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本质在不 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可能会得到不同的体现。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道路选择
总结词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依据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来划分的。社会主义道路的 选择取决于各国的国情和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科学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与意识
物质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客观实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概论课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概论课PPT
市场价格
价值供=求 供 求价格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
市场价格的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 价格机制
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各种
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 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 从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数上看,商品价 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市场供求关系也影响价格 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价格与 价值是一致的。
不同质 使用价值
商 品
相同质 无差别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 价值
商 品 二 因 素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具体劳动
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 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 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
抽象劳动
(三)价值量和价值规律
1、价值量 (1)价值量的含义
是体现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劳动 时间 劳动量 价值量
社会分工是指将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经济活动
划分为独立不同的部门和行业。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 的经济形态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三次社会 大分工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 的经济形态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三次社会 大分工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是以分散、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的经济形式。
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原 始 社 会
奴 隶
社 会
封 建 社 会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的而进 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简单商品经济 商 品 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便告诉你,在《奥格斯堡报》(它直接引用了科伦共产党人案件中的我们的通告)上我读到,“似乎”从同一个来源,即从伦敦又发出了一个新的通告。 这是一种捏造,是施梯伯先生按我们的作品摘出来的可怜的改编;这位先生由于近来在普鲁士不大吃香,想在汉诺威装作一个汉诺威的大人物。我和恩格 斯将在奥格斯堡《总汇报》上加以驳斥。
嘉图 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1、西方的马克思主义 2、苏联的马克思主义 3、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 毛泽东思想——革命 邓小平理论——建设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民族的复兴
2021/4/29
( 1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着,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
我却极有用,现在我才懂得,为什么“阴郁的圣母”,最丑陋的圣母像,能
有狂热的崇拜者,甚至比一些优美的像有更多的崇拜者。无论如何,这些阴
郁的圣母像中没有一张象你这张照片那样被吻过这么多次,被这样深情地看
过并受这样的崇拜;你这张照片即使不是阴郁的,至少也是郁闷的,它决不
2、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
有 思维能认识存在
可知论
无 思维不能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
3、哲学的其他派别
<1>一元论和二元论
世界的本原有几个
笛卡尔为二元论认为思维存在同时产生世界没 有先后之分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2 >不可知论、怀疑论
不可知论:否认世界能够为人所认识或者否认世界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小结:
1、所有的概念指的是这一类物的共性,失去这一一共性, 此物也将不存在。
2、共性的特征:无色、无味、无声、无形,但又客观存 在的
3、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一般存在个别之中
4、一般和个别的作用:一般更为重要,精神灵魂,决定 此物的存在,大凡称上“家”的人都能达到一般这种境界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重点:
1、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 2、理解物质的含义 3、掌握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作用 4、掌握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5、怎样在现实中做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
律性的统一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2、《马克思恩格斯传》 4、《红墙内外》 6、《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概念辨析: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 性、一般和个别
1、神和庙的关系 2、看山是山,看山
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3、人、暖瓶(保温)
的共性 4、“白马非马”(白
指 颜色,马指形状,颜 色+形状=形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 解放的科学
本章重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4、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怎能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1/4/29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
忆?甚至我的无限的悲痛,我的无可挽回的损失,我都能从你的可爱的容颜中看出,而当我遍吻你那亲爱的面庞的时候,我也就能克制这种悲痛。“在她 的拥抱中埋葬,因她的亲吻而复活”,这正是你的拥抱和亲吻。我既不需要婆罗门和毕达哥拉斯的转生学说,也不需要基督教的复活学说。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其局限性 一是形而上学性,即把世界上的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和静
止不变的; 二是机械性,即以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
式; 三是不彻底性,即在对自然领域的认识上坚持唯物主义,但
在对社会 历 史领域的认识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复习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能样才能学 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参考书目:
1、《马克思传》 3、《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5、《我的父亲邓小平》 7、《列宁传》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 真理发展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1、中国人缺少科学的深入的理论
作指导 (重想象轻逻辑推理,中国人很
现实) 2、改变思维方式,开拓视野(话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和存在何为第一性
A 思维
存在: 唯心主义 客观
唯心主义 人想象出但不依人
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唯心主义 依人的意志为转 移
B 存在 思维: 唯物主义古代 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你会微笑,我的亲爱的,你会问,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绝?不过,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
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事实上,我甚至能写下诗篇并把奥维狄乌斯的《哀歌》重新以韵文写成德文的《哀书》。奥维狄乌斯只是被迫离开了皇帝奥 古斯都。我却被迫和你远离,这是奥 维狄乌斯所无法理解的。
3、评析: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反对了神创论;
②对世界本原的认识缺乏科学根据,带有自发性、猜测性、
直观性;
③将世界万物归结为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事物
简单化。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B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原子
1、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是世界的本原; 2、评析: ①建立在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及其所取得 的成就的基础之上, 具有进步性, ②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
可见,马克思主义原理就是研究这种共性的东西(哲学: 世界共性。例如:道、绝对精神、物质、理念;政治经济 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跻身会发展的 共性问题),具体科学研究的个性的东西。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给夫人燕妮的信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跟你交谈,
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而日常生活琐事接触密了就会过度地胀大。热情也是如
此。日常的习惯由于亲近会完全吸引住一个人而表现为热情,只要它的直接对象在视野中消失,它也就不再存在。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 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 使其滋长。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 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象巨人一样的面目。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 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 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现在的教养 和教育带给我们的复杂性以及使我们对一切主客观印象都不相信的怀疑主义,只能使我们变 得渺小、孱弱、罗嗦和优柔 寡断。然而爱情,不是对 费尔巴哈的“人”的爱,不是对摩莱肖特的“物质的交换”的爱,不是对无产阶级的爱,而是对亲爱的即对你的爱,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的人。
最后,告诉你几件事。今天,我给艾萨克·埃恩赛德寄去了一组文章中的第一章,并附去( 即附在该急件中)我亲笔写的便条,而且是用我自己的英语写的。 在这篇东西寄走以前,费里德里希读它时不言不语地皱着眉,颇有批评之意,这自然使我不十分愉快。不过他在第一次读时,感到非常惊奇,并高呼这一 重要的著作应该用另一种形式出版,首先用德文出版。我将把第一份寄给你和在德国的老历史学家施洛塞尔。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021/4/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时代的产物:
1、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前人优
秀成果的继承 1、马恩的革命实践活动:共产主义同盟 2、吸收前人优秀成果
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史观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一)创造者成果:马恩创立、后者不断丰富和
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
(二)阶级属性: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
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三)研究对象: 关于自然、社会、思变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本身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四)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 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最根本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