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练习题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互 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理解: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烟笼寒水月笼沙 理解: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 主人下马客在船 理解: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主人和客人都在船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 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 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 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 寻味的艺术效果。
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 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 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第四句“疑有碧桃千树花”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 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 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 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 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 三、四句以实写虚,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 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 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 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 • • •
• 夜雨寄北 •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参考答案】诗中两次写到“巴山夜雨”。第一 次实写,是作者身临其境之景;第二次虚写,是 作者想像团聚时刻、西窗共话时的回忆之景。由 此来表现作者对对方的思念之情。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1赏析表达技巧一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1赏析表达技巧一

练案61 赏析表达技巧(一)一、(2023·浙江高三联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梅花绝句①陆游其一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其二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②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这里所选二首,都是诗人老年赋闲于家乡山阴之作。

②自分:甘愿。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其一开篇由“闻道”领起,说明诗人得知梅花已经盛开,但并未亲眼见到,引出后文的内容。

B.其一次句,诗人通过对漫山遍野的大雪情形的描绘,从侧面烘托出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

C.其二首句写梅花的处境艰难:梅生幽谷,本已是不顺之境,更何况花枝又朝向背阴的北面。

D.其二后两句使用设问手法,对梅的赞美由隐到显,“层冰积雪”为“高标逸韵”作了映衬。

2.“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与柳宗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所用手法相似而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二、(2023·吉林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9分)湘春夜月黄孝迈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①,剪断心上愁痕。

:指并州的剪刀,以锋利著称。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湘春夜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近清明”交代了时间,词人描述的是清明前在湘江边月下的所见所闻所感。

B.翠禽鸣声仿佛一首美妙的清歌,本应让人愉悦,但最终“都付与黄昏”,这让词人忧伤之感更显深重。

C.词人想要将自己的心事诉诸柳花,却又担心柳花轻薄,无法理解“伤春”之意,突出了词人愁思之深。

D.下片写景虚实相生,既虚写青山不语、残照当门,又实写了翠玉楼前水波隐隐、水天摇荡,突出整个画面的静寂。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10)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10)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答案)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组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在诗歌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2.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用了《虞美人》中哪两句?试比较两者在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上异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化用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修辞手法相同:都运用了比喻手法,都以水喻愁,将满腔愁绪比作江水,表现愁绪之多,绵延不断.抒情效果不同:欧阳修词借迢迢春水表达了渐生渐深离愁别绪,画面真切,意境优美;李煜词则借一江春水表达了国恨家仇忧伤情感,境界开阔,意境深远.3.(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秦中吟·歌舞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注】狱,中有冻死囚.【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惨状.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诗歌前十六句详尽铺写朝廷贵官生活,共描写了两个场面:开头八句记叙朝官们雪中退朝场面;下面八句紧承“追游”,转入特写,具体描绘秋官、廷尉歌舞宴饮场面.上面两个场面,已经将秋官、廷尉这帮官僚们腐朽糜烂、醉生梦死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末尾“冻死”一词极写囚犯之惨状,简洁而有力,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答案: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对比,震撼人心.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样子.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表达方式技巧能力.审题干,题干中“情景关系角度”,提示我们应该选择抒情技巧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明确之后,再结合前两联诗句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描写了什么样景,是何意境,表达了怎样情.答案: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春江晚景,色彩艳丽,景象清新,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心情.5.(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注】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简要赏析颔联、颈联写景艺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既然是写景艺术,那就要先将所写景物找出来;再思考所用手法,回忆此类题目解答时所用术语(也可结合写景散文相关知识),这样可以推测有铺陈描写、移步换景等;最后考虑艺术手法,联想(想象)或虚实结合等.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解析这首诗用了托物言志手法,借“凤凰”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命运无奈和壮志难酬苦闷心情.阮籍以隐约曲折诗风著称,此诗犹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描写“凤凰”遭遇抒发自己哀伤与无奈,具有强烈生命孤独感.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悲伤情怀.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寄校书七兄李冶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不知芸阁吏①,寂寞竟何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②,莫忘几行书.【注】①芸(yún)阁(gé)吏:即校书郎,此处代指七兄.②大雷岸:即《水经》中所说大雷口,也叫雷池,在今安徽望江县.南朝宋诗人鲍照受临川王征召,由建业赴江州途经此地,写下了著名《登大雷岸与妹书》.有人赞本诗颈联“盖五言之佳境也”,请从艺术技巧角度对其进行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这两句想象(或回忆,或虚写)七兄行程.上句写水程,水“远”舟“浮”,当是作者回忆或想象中目送七兄征帆情景;下句写陆程,“使车”惟“寒星”相伴,则兼有披星戴月、旅途辛苦等意;整句诗以景写情,更形其寂寞,惹人思念.题组二综合练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1)~(2)题.(11分)苏幕遮·草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①年最少,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注】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仅任过州中主簿等职;①庾郎,指南朝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②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低级官员穿青色章服.(1)下列对这首词赏析,其中不正确两项是()(5分)A.上阕前四句表现浓郁春意和蓬勃生机,为下文少年出场作铺垫. B.“窣地春袍”,指拂地青色官服,这里用来表现宦游少年风采. C.“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厌倦,用自怨自艾语调表达了强烈归思.D.“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作者以自然界春色,暗示了自己仕途上顺畅,寄寓了个人身世之感.E.“翠色和烟老”写诗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解析D项,“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作者以自然界春色匆匆归去,暗示了自己仕途上春天正在消逝.E项,应为“暗寓伤春之意,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答案:DE(2)这首词突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①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苦闷情绪寄寓于暮春之草凄凉衰败之中.②对比:将初春之草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暗含伤春之意.③衬托:春草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宦游少年春风得意.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1)~(2)题.(11分)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①苏轼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②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1)下列对这首词赏析,其中不正确两项是()(5分)A.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时间、地点、气候,说明夫妻间思念之深. B.词上片引入了《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手法,而“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绝妙好辞.C.词下片转写夜晚,“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是在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做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D.词结尾三句词人将妻子与“姮娥”对比,虚实相衬,通过描写姮娥有双燕相伴画面,衬托出梁下无伴妻子之孤苦、凄冷.E.词人假托妻子在杭思己,以实衬虚,以实证虚,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一往情深,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心魂.解析D项,“衬托出梁下无伴妻子之孤苦、凄冷”不恰当.姮娥怜爱双栖燕子,把她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燕巢,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而更思念远方亲人.E项,应为“以虚衬实,以虚证实”.答案:DE(2)有人说,这首词构思“有点特别”,“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本诗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以“代人寄远”形式,从对方着笔,借思妇想念奔波在外丈夫口吻来表达自己思归之情.上片以思妇之口,诉说丈夫离家已久,当归未归;下片写思妇对酒邀月以慰寂寞,不意反惹惆怅情景.这样写就把自己思念亲人感情表达得婉曲动人.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赴洛道中作[晋]陆机①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②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注】①陆机:西晋文学家.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②案辔:案,同“按”.按辔,手抚驭马缰绳,任马慢步行走.(1)下列有关内容是对这首诗理解,其中不正确两项是()(5分) 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远游”中历经了艰辛跋涉.B.“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风尘仆仆,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释然.C.“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悲”来修饰风,突出诗人情感中孤寂和落寞.D.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嵩丘、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独特感受.E.全诗直抒胸臆,语句精练而流畅,格调清丽凄清,形象鲜明,意蕴深远,悲楚动人,富有韵味.解析B项,在风尘仆仆、高山莽原之中,并没有提到“释然”之情,只有孤独和忧愁.E项,全诗应是“借景抒情,曲折委婉”而非“直抒胸臆”.答案:BE(2)“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描写了周围幽雅清丽之景,结尾却转而抒发“不能寐”“独长想”之情,如何理解这样写效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认识.(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解析题干提示了“优雅清丽之景”与“不能寐”“独长想”之情关系,那只能是以乐景写哀情了.结合全文来看,这也是全诗漫长艰难、孤独寂寞意境升华.答案:采用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使哀情更加突出.全诗通过山川、崇丘、平莽、嵩岩、悲风等一系列意象铺陈出旅途之艰,又以“抱影衔思”勾勒出抒情主人公孤独忧愁形象,结尾哀情,正是这一系列意象升华.此时,月光明亮是扰人入眠直接原因.“月”作为古诗中常见意象,也更加突出了作者远离家乡、无心赏景、只剩愁思绵绵孤苦心态.。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柯子·怅望梅花驿范成大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①洲。

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②远,题红片叶③秋。

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④。

【注】①杜若,一种香草。

②缄素,古人用帛写信,因称书信为缄素;双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用双鱼指代书信。

③题红片叶,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试,偶得一片红叶,上有诗云:“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后卢渥娶得一宫女,恰是当年题红叶之人。

此以“题红叶”表示书信。

④“欲寄”二句见白居易“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下阕分别从男、女主人公的角度起笔,两阕遥相呼应,如叹如诉,抒发离情别绪。

B.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二句描摹男主人公遥望远方的情态,表现了他的惆怅之情。

C. 下阕前两句中“远”“秋”二字点出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音讯断绝的愁绪,平添悲凉意味。

D. 全词未用“思”字,却充满思念之情,既凸显了离愁主旨,又保持了词作朴实自然的特点。

16.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15. D16. ①多处运用典故、化用名句,如“双鱼”“题红叶”的典故。

最后两句化用白居易的诗句,表现了女主人公无奈的心情。

②想象,想象之中描写女主人公盼望与情人通信,把思念寄托于江水,但江水却往东流,表达了女主人公思念到近乎绝望的心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D.“朴实自然的特点”错误,从创作风格看,此词抒写游子思归的相思之情,虽未用“思”字,却道出了思念的真切,情韵悠长,具有清远空灵的特点。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双鱼”“题红”两句用的是书信往来的典故,原意都形容书信传情,平安抵达对方手中,而作者却以“远”、“秋”二字平添了悲剧的韵味,颇有新意。

2024届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表达技巧、语言特色)练习(含答案)

2024届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表达技巧、语言特色)练习(含答案)

【2024一轮】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表达技巧、语言特色)配套练习(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吴中田妇叹(节选)苏轼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茅苫一月陇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①,西北万里招羌儿①。

龚黄①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①。

【注】①王安石“新法”实行以来,国家赋税收钱不收米,造成钱荒米贱的现象。

②本诗作于熙宁五年,宋神宗要灭西夏,采用王韶的“平戎三策”,用钱币去“招抚”沿边的羌人部落。

③龚遂、黄霸是汉代两个有名的好官。

④“河伯妇”指《史记·西门豹传》里的故事:巫婆借水神河伯娶妇来向百姓敲诈,西门豹为民除害把巫婆掷在河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以一个农民的视角切入,围绕一个“叹”字展开全诗,塑造了饱受诸般苦楚的农民形象。

B.“汗流肩赪”劳作的艰辛与“如糠粞”回报的低廉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想见农人心理落差之大。

C.“卖牛纳税”“要钱不要米”,反映了国家税收政策对农人的伤害,表明疾苦的根源更在于“人祸”。

D.“西北万里招羌儿”写出了国家对外政策的高瞻远瞩,抚绥沿边,开疆辟土才是英明国君的要务。

2.传统诗歌讲究“曲笔”,指运笔旁侧迂曲,意在言辞之外,结合全诗赏析本诗“曲笔”的艺术。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3~4题。

捣衣诗(节选)柳恽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①木叶下①,陇首①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

②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

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第10练 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课件)-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全国通用)

第10练 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课件)-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全国通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B.“三四句实写落花飞举飘扬”分析错误,三四句意 思是“又像随落花飘飞,像在梦中飞到了西江”,这是虚写,不是实写。故选B。
2. 《宋诗三百首评注》评价本诗“想象悠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答案】①诗歌首句以春草起兴,通过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畅想,表达了 诗人对门人前途无限的美好祝福;②紧承首联,第三句以落花为比,形 象生动地想象出门人漂泊江西的羁旅生活;③最后四句,诗人借典抒情, 合理联想门人在江西的游学,既有作为老师对门人善自择居、慎于交友 的谆谆嘱咐,又有对门人不负所学、施展抱负、早日折桂的美好祝愿。
【参考答案】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写景艺术:由远及近,由外到内。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意象 丰密,色彩和谐。“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以动 写静,动静结合。如“苔径逐篱斜”。 叙事艺术:对比衬托。如“蓑翁”与“健饭”。铺陈写实。如“高话”以 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如“汲水自浇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想着过上‘骑黄鹤’而逍遥世外、逃避现实 的生活”分析错误。故选C。
4.首联是如何写景的?首联的写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首联通过视听结合来写景。第一句侧重于视觉描写,写天色青苍,寒气 无处不在;第二句侧重于听觉描写,描写北风“抽打”枯桑,发出凄厉的 声响。 作用:①寓情于景,通过对冬日凄寒景色的描写,表达作者内心的愁苦 与凄冷。②照应诗歌题目,奠定了诗歌凄苦的基调。
直接抒情
【识记清单】
又称直抒胸臆,即以 第一人称“我”为抒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情主体,直接表达作 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一吐

2022语文第2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检测含解析 (1)

2022语文第2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检测含解析 (1)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寓居吴兴曾几①相对真成泣楚囚②,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低回又作荆州③梦,落日孤云始欲愁.【注】①曾几:两宋之际诗人.此诗作于宋室南迁之后.②楚囚:《世说新语·言语》载晋室南渡后,士大夫多聚会新亭相视流泪,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③荆州:指汉末王粲见天下大乱,遂去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典,慨叹自己只能徒作楚囚相对,无计克复神州,流露出诗人极大的无奈.B.颔联连用两个比喻,由国事到伤感自己颠沛流离,无处栖托,表达惆怅不平之情。

C.颈联内容上紧承颔联,直写国家沦亡后南北音讯断绝,诗人不能滞留风雨中的凄清。

D.尾联写国事和家事如此,自己又漂泊落魄如此,诗人不由得徘徊低迷,心怀郁郁.解析:选C C项,“紧承颔联”错,从内容上看,应该是承接首联的,尾联是承接颔联的。

2.有论者认为诗中的“秋风秋雨"“落日孤云"具有某种象征意味,简要说说你的理解.答案:四个意象都是诗人眼前的真实自然之景,但还有抽象意义。

①“秋风秋雨”象征了当时混乱而让人心伤的政治形势,寄寓了诗人悲秋的愁闷,愁绪如风雨般侵袭笼罩;②“落日孤云”象征了诗人漂泊无依而不知归宿何处的处境。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南安军【注】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注】公元1279年,南宋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

作者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庾岭(梅岭),经南安军时作此诗.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写行程中的时间与景色,借“梅花”与“风雨"对照,突出了作者心情的沉重.B.颔联写作者以拘囚身份途经故乡,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悲苦之情跃然纸上.C.颈联将山河依旧与城郭一时沦陷作对比,突出作者的亡国之痛和恢复大宋江山的坚定信念。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构思立意典型例题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构思立意典型例题

构思立意典型例题例1.(2011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开门见山]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例2. (2017天津)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以景结情]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例3.(2001全国)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照应]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幕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仁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

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微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例4.(2016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铺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高中语文必修下 专题09 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解析版)

高中语文必修下 专题09 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解析版)

专题09 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解析版)(2021·福建莆田市·莆田一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秦娥①李之仪清溪咽。

霜风洗出山头月。

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

凌歊②望断音尘绝。

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①宋徽宗崇宁二年,词人因替范纯仁草遗表获罪,被贬太平州,这首词作于居太平期间。

②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避暑离宫。

1.下列对两首词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忆秦娥》一词的上片写景,清溪哽咽,霜风料峭、山月皎洁,白云飘浮,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清秀淡远的景色。

B.《卜算子》一词借水寄情,全词假托女子之口,以滔滔江流写绵绵情思,不敷粉,不着色,而自成高致。

C.《忆秦娥》全词不加雕琢,感情含蓄隽永,韵味悠长,谪居远地,空怀盼想之念,感情幽怨哀婉,缠绵悱恻。

D.《卜算子》一词采用民歌中常用的决绝语,将女主人公缠绵而又深挚的感情表现得透人心骨,同时也使全词呈现出一股俊逸的风韵与优美的旋律。

★2.这两首词中的划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词句分析其效果【答案】1.C2.相同: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忆秦娥》借对清溪、霜风、山月的景物描写,表达了盼回帝京的心怀。

《卜算子》借对长江水的绵绵不绝的描述,抒发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不同:①《忆秦娥》采用了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咽”字写出了“清溪”湍流的状态;“洗”字,赋予了“霜风”以人的动作和意识,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山头月”的皎洁。

②《卜算子》:采用了比喻(比兴、直抒胸臆)手法,以江水之永无竭时,比喻离恨之永无绝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相思离别之恨的沉重与绵长。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

C.“不加雕琢”错误。

词的上片写到清溪、月、云,这些景物的描写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感,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018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抒情方式练习

2018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抒情方式练习

• 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 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乐景衬哀情
• 4.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
日是归年?
乐景衬哀情
•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哀景衬哀情
•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
哀景衬哀情
• 7.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 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哀景衬哀情
景与情的关系有四种: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前两种一般直接写“借景抒情”,后两种必须写“乐景衬哀情”“ 哀景 衬乐情”或 “反衬”。
①“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正面烘托)。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景之中饱含着清 新喜悦之情;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场景描 写之中,寄寓着词人内心的凄苦愁怨。
练习 2 判断下列诗句所采用的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
• •
12..安 落红能不摧眉是无折情腰事物,权化贵作,使春我泥不更得护开花心。颜借 托物物言抒志情、
•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 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寓意
• 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 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借景抒情
(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抒情方式: 用典抒情 思想感情: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豪情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 思想感情: 羁旅异乡之苦
(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抒情方式:叙事(细节)抒情 思想感情:离别之苦、不舍之情 (7)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思想感情: 边关乡愁 (8)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 亡国之痛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试题(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篇章手法)(解析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试题(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篇章手法)(解析版)

第23天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试题(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篇章手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①杨巨源两河②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

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

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圣代止戈资庙略③,诸侯不复更长征。

(注)①自玄宗后期重用宦官以来,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严重威胁到大唐帝国的稳定。

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裴度被宪宗任用为宰相,三年内平定了藩镇割据,唐朝再次实现了统一。

这首诗是观看平叛军队回来时的唱和之作。

②两河:唐安史之乱后,称河南、河北二道为两河。

③庙略:皇室宗庙的功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了“征人回”的背景,从“万方清”三字可见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

B.颈联说战争结束了,部队回原驻地;旆旌寄回了家乡,和平已到来。

C.尾联诗人以喜悦的心情歌颂平藩战争的丰功伟绩,总括全诗,深化主题。

D.整首诗激越豪迈、雄浑悲凉,展现了征人的风采,给人雄健昂扬的感受。

2.颔联是怎样刻画征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通过“立马”“望云”“射雕”等细节刻画(动作描写),凸显了征人矫健的身姿与昂扬的气概。

②以宁静的“秋塞”、傍晚晴丽的天空、秋水等美的意象,衬托征人美的形象。

③以点带面。

通过个体征人形象的细致刻画,表现群体征人的精神面貌。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整首诗激越豪迈、雄浑悲凉”错误,这首诗观看平叛军队回来时的唱和之作,表达了作者所处时代人民期盼和平的共同心愿。

没有体现“悲凉”。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

颔联“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承首句“万方清”荡开,“立马”“望云”“射雕”等,对征人的细节刻画,凸显了征人矫健的身姿与昂扬的气概。

秋塞静、晚天晴、秋水美,以具象兴抽象,衬托征人美的形象。

对句射雕临水,因对仗和平仄而倒装,实际意思是临水射雕。

专题17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原卷版)

专题17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原卷版)

专题17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古代诗歌阅读(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浙东献郑大夫李频圣主东忧涨海滨,思移副相倚陶钧①。

楼台独坐江山月,舟楫先行泽国春。

遥想万家开户外,近闻群盗窜诸邻。

几时入去调元化①,天下同为尧舜人①。

(注)①副相:御史大夫的别称。

陶钧:比喻治理国家。

①调:燮调,指宰相的政务。

①语本《孟子•告子》:“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既指出了郑大夫调任浙东的原因,又间接地赞美了郑大夫的治理才能。

B.颔联叙事写景,大夫乘舟巡行所主之地,政事之暇独坐楼台欣赏江山美景。

C.五句想象,在郑大夫的治理下,浙东千家万户,定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D.六句从境内盗贼逃窜侧面表现郑大夫政绩,也隐含对其未能广施教化的遗憾。

2.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试简要分析。

(2021·辽宁朝阳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①黄庭坚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①东来数百觞。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一百八盘①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

注:①新喻:今江西新余县南。

元明:黄大临,字元明,黄庭坚之兄。

本诗为黄庭坚探望其兄黄元明别后在新喻道中所作。

①孤负:同“辜负”。

①一百八盘:地名,在蜀中巫山境内,此地为当年黄大临送黄庭坚赴贬所途经之地。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是说作者人到中年因病戒酒,以至于这次东归不能与其兄畅饮而遗憾。

B.颔联两句平实地记录了在新喻道中的所见:煎茶迎客的店家和午风吹拂的稻田。

C.颈联两句是向兄长嘱咐,只要家中安好就不用写信,显示出作者对家心无挂碍。

D.颈联后句源自杜甫“来书细作行”,体现诗人善化用诗句“点石成金”的诗风。

4.请从虚实的角度鉴赏尾联。

[周六小练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

[周六小练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

[周六小练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古诗鉴赏: 2011-04-08 21:06【语文周六小练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阅读下面各首诗歌,完成诗后面的问题。

一、鉴赏诗歌形象1.事物形象精卫[清]顾炎武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诗中塑造的“精卫”形象有哪些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2.人物形象浣溪纱①[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写作此词时其妻子卢氏已早逝。

②被酒醉酒。

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

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上阕是如何刻画出思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3.景物形象闺情[唐]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①朝来鹊喜声。

注①不忿不满,恼怒。

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二、鉴赏诗歌语言4.关注“诗眼”送魏万之京[唐]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御苑,皇家宫苑,指京城。

此诗以长于炼字为后人称道,第三联中的“催”“向”二字更见推敲之功,请你选择其中一字分析其妙处。

答5.关注句子诗经•国风•王风•采葛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分析这首诗歌的结构艺术。

答6.关注语言风格【中吕】普天乐[元]张养浩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

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

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这首小令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

答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7.修辞手法蜀道后期[唐]张说①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
一、田园山水诗
1. 江村即事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诗题是“江村即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表现“江村”的?写出了“江村”怎样的特点?
2. 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庭中栀子花。

1.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描绘的景象
60字)
2
3表现手法。

简说此句描写的意义。

3.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3.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赠友别离诗
4. 喜见外弟又言别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第二、三句连续用“问、惊、称、忆”四个动词,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诗题指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
2.说说诗中哪个词最富表现力,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这首诗在抒情方法上有何特点?
6.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二句写景,它与送客有何联系?
7.武昌阻风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着飞花忘却愁。

这首诗由“无穷归思”写到“忘却愁”形成强烈反差,这样的手法叫什么?试分析诗人这样写的目的和意义。

三.思乡怀人诗
8.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最后一句描述了一个十分生动的细节,联系全诗,简述诗人为何“又开封”?
的是,“艰辛”又是指。

9.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诗题中“十五夜”应指什么时间?何以见得?
2 .世称此诗结句妙绝,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解说其妙处。

.
10.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人言诗人的乡思之情尽在一“望”字中。

请谈谈你的理解。

11.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为何“泪不干”?联系全诗试作解说。

四、咏物感怀诗
12.北陂杏花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1.第二句“各占春”显然指两种形象,它们分别是
2.第三句“纵被”一词表明,下面都是诗人由眼前景引发的联想,其作用是
3.简要说说后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寄托着作者怎样感情?
13.白梅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用桃杏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蒸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第一句写白梅生长的环境,意在表现梅花
3.三、四句是写的想象之景,诗人借梅写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14. 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一、二两句里“未有”“初惊”两句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三、四句写春雪是新奇之笔。

试简述其在抒发感情和结构全诗上的奇妙之处。

五、边塞军旅诗
15. 小重山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4.有人评岳飞词“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而不露),诸君细读《小重山》。


16.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三、四两句是写征人的心理设想,从语气上看,这位军人的胸襟
个双音节词回答)柳宗元说:“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痛哭。

”联系诗句简述这两句诗的表达技巧。

17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试评述第三句诗包含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

六、咏史怀古诗
18.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朱雀桥、乌衣巷是东晋贵族聚居游乐的地方,王谢即王导、谢安。

1.一、二句是从朱雀桥、乌衣巷的形象写起,它已是一
2.三、四句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慨,而是用燕子寻不到旧巢这一典型变化来反映
3.本诗在表达技巧上两个显著特点是
19.越中览古唐·李白
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20. 途经秦始皇墓唐·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试述“崩”字在文中的含义及诗人借之抒发的感情。

2.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有何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