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硕士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本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旅游行业从事高级管理和研究工作的专业人才。
2. 专业课程设置2.1 旅游管理理论与实践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旅游产业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管理理论解决旅游业务中的问题。
2.2 旅游市场开发与策划本课程主要探讨旅游市场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调查、市场分析、目标市场选择以及旅游产品策划与开发。
同时,还会对旅游市场的营销方法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2.3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和开发方式,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能够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4 旅游企业管理本课程主要涉及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在旅游企业中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旅游企业的高级管理职位。
2.5 旅游法律与政策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对旅游法律与政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旅游业务中能够依法合规经营。
2.6 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本课程主要讲解旅游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使其在旅游企业中能够制定并落实有效的战略。
2.7 旅游文化与传媒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与文化、传媒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化的理解和传媒的利用能力,使其能够在旅游营销和传媒策划方面具有竞争力。
3. 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专业设置了以下几个实践教学环节:3.1 实习在第二学年暑假期间,学生将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实习地点包括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相关企业或机构。
3.2 企业调研学生将在第三学年的春季学期进行企业调研,通过跟踪和研究一家旅游企业的发展情况,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实际情况。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或专业代码:125400 授管理学硕士学位)一、学科概况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是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层次而设置的专业学位。
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首次确定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实际,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旅游管理硕士的课程设置充分反映了旅游管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旅游业关联性强、辐射面广和构成复杂的特点,注重旅游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专业见习与实习等方法。
三、研究方向1、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梁旺兵南宇欧阳正宇柴亚林)2、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高亚芳杨阿莉毛笑文)3、旅游产业与新型旅游业态发展(把多勋魏宝祥王耀斌王力)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攻读和在职攻读两种,年限分别为2年和3年,全部实行学分制。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能提前毕业,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
原则上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第二学期末开展中期考核分流工作;在职攻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节假日和寒暑假集中上课学习,原则上第一、二、三、四学期(学习)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五、六学期(学习)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
全日制攻读需至少修满2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2学分、外语2学分)4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不少于10学分;在职攻读专业硕士需至少修满3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2学分、外语2学分)4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不少于12学分。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大学旅游管理学科是XX省省级优秀重点学科和XX省、国家旅游局“省部共建”重点学科。
本学科硕士点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立足XX,面向全国,培养复合应用与创新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课程结构突出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既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也重视学科的特色和方向。
主要课程设置本着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有机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本原则,致力于全面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
旅游管理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实践水平高、项目运作能力较强的学科团队成员,现有教授(研究员)10人,副教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
自2008年以来,旅游管理学科已承担各类科研课题(包括在研)35 项,其中纵向课题20项,横向课题17项,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0项;已出版学术著作16部,其中较高级别(二类出版社以上)学术专著1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提交研究报告47份,发表学术论文130篇,其中核心期刊40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被SCl收录1篇,CSSCI收录17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
多项研究成果已被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广泛采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本专业下设旅游经济理论与运行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管理、旅游文化与服务管理三个方向。
二∖培养目标
通过培养使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扎实的基本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宏观、中观层面的旅游战略及产业政策、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和旅游、文化产业融合互动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旅游产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水平。
旅游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01]
旅游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的是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职业道德与责任感,愿意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力量,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
学生应掌握坚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旅游管理知识,了解国内外旅游管理等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发展趋势和现代技术分析方法,具有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或从事企业(公司)综合管理,或部门经营管理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言,鼓励学习第二门外国语(达到初级以上水平)。
二、研究方向1.旅游规划2.旅游企业管理3.旅游经济4.旅游市场营销5.旅游文化三、学习年限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4年,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实习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
第二学期末开展中期考核分流工作。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设置与学分见下面学习计划。
本专业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7学分的课程(不含非本专业研究生的补修课),其中,全校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8学分)、方法论课(2学分)和专业方向必修课(4学分),选修课(包括系列专题讲座,8学分)。
非本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至少3门本科课程,并记录成绩,补修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五、学位论文研究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论文开题报告得到导师和教研室的认可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
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研究生应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地写出具有较为扎实理论基础,密切联系工商管理实际,并具有一定新意和理论水平的较高质量的硕士学位论文。
进度安排:一年级下学期向硕士生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的理由,论文大纲、撰写计划、参考书目,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开始撰写论文,二年级上学期写出论文初稿,并向指导小组作中期报告;二年级下学期,论文定稿。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为: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旅游管理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毕业后,能够胜任旅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及有关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岗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我院旅游学科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孕育期。
改革开放后部分教师一直在全校开旅游学科的校选棵,极受欢迎,引导了相当部分的学员就业于旅游业,成为开设旅游学科专业教育的历史基础。
1993年正式挂牌招收本科生。
1995年起依托相邻学科,陆续招收旅游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前后3人。
2000年我院被上级单位批准为湖南省第一个旅游管理硕士点单位。
我院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四个:一是旅游企业管理(含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等),二是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三是旅游文化管理,四是旅游与社会发展。
这四个方向与国内外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相比,具有以下特色:(一)部分基础研究领域在全国处领先地位在旅游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中,我们出版了全国第一本《中国旅游发展史》,重点揭示了旅游现象从起源到发展的每一阶段的不同文化内涵和总体上的演化规律,从文化史的角度揭示了旅游现象和旅游科学的文化性。
在旅游规划编制的操作水平方面,我们和国内先进水平是持平的,但基础理论研究有超前,我们出版了《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学界权威人士评论为“第一次对旅游规划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总结”而居领先地位。
我院第一次系统提出了“旅游伦理”的研究框架,在全国旅游学术界引起反响。
此外在区域旅游的研究领域中提出了“非优区理论”、“旅游资源复式评价理论”、“市场导向性旅游规划”等,在全国有创新意义。
(二)面向旅游经济的主战场,应用研究成果的转化率高本院的应用成果多是集中在与旅游地规划、酒店和旅行社设计等的应用性课题上,针对制约旅游企业发展的普遍和突出的现实问题,研究出旅游生产力转化成旅游产业效益的途径,在实证的研究和应用的研究素材上,注意理论的总结,特别是在旅游企业管理模式设计方面,在全国有一定建树。
旅游管理硕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硕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需修完课程学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满足相关综合素质要求;2.培养期限为两年,包括学习两个学年的课程,完成一年的实践和毕业论文写作。
三、培养模式:1.开设专业课程,涵盖旅游管理领域的核心知识和研究方法;2.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3.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术研究和写作能力。
四、课程设置:1.旅游经济学:介绍旅游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探讨旅游经济学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2.旅游规划与管理:讲授旅游规划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能力;3.旅游市场营销:介绍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的能力;4.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介绍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在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5.旅游法律与政策:讲授旅游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在旅游法律和政策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6.旅游地理学:介绍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旅游地理学的了解和应用能力;7.旅游与文化:剖析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在旅游与文化方面的研究能力;8.旅游案例分析: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实践要求:在培养期限内,要求学生完成一年的实践活动,包括实习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旅游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对旅游管理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毕业要求:在培养期限内,学生需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管理领域的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七、综合素质要求:在培养期限内,学生需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学术道德、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八、开设课程的教学团队:九、课程评估与修改:每学年结束后,应对课程进行评估和修改,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效果。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1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1.1研究方向及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旅游管理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当前旅游业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需求。
该课程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市场营销与管理,旅游目的地规划与开发,旅游生态环境管理和旅游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该专业中,学生将掌握旅游管理的理论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学习旅游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掌握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熟悉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开发,了解旅游业的环保建设,掌握制定和执行旅游政策等技能和能力。
1.2培养内容及系统课程1.2.1培养内容该课程涵盖以下内容:-旅游业概述-旅游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旅游目的地规划与开发-组织和管理旅游公司-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政策制定1.2.2系统课程为了确保学生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该专业设置了以下的系统课程:-营销学-管理学-统计学-旅游业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目的地规划学-旅游生态环境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政策制定1.3培养模式及要求该课程采用全日制培养和非全日制培养的方式实现。
全日制硕士学制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制一般为3年。
推荐的学习方式是全日制和业余结合,将课程分为两个学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同时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每个学生必须参加旅游企业或相关机构的实习,以便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生还将被指定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以总结和展示他们所学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2硕士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因为旅游业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许多高薪、稳定的就业机会。
毕业生可在以下行业就业:-旅游公司-酒店和度假村-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旅游咨询公司-政府机构他们可以担任以下职位:-高级管理者-营销和销售经理-项目经理-行销和公共关系经理-分析师和顾问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创业,成立自己的旅游企业。
旅游管理硕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硕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120203 授管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建设需要的高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够胜任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及其他从事旅游行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具体目标为: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掌握坚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础和系统的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规划等相关旅游管理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4、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二、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旅游产业化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企业管理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生修业年限为三年。
其中,课程学习至少为一年半,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为一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硕士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至少修满35学分,其中,公共课8学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不少于12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
硕士生在取得相应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方准予毕业,并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
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由学术带头人任组长。
指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1.参与制定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2.审核学位课的命题及评分结果;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学位论文的进展及质量进行检查;4.协助组织论文答辩。
六、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见下表2.教学方式采用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使硕士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学科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实践方式。
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由导师主持的各项科研课题(在学期间至少参加一项),积极参加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规划等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应用生培养专题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应用生培养专题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一支笔,一张纸,这就是我今天的战场。
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敬畏,但我知道,今天的这份方案,将会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次全新挑战。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旅游产业的高端人才,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专题方案,对于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2.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使其在旅游产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3.国际化视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适应全球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
4.综合素质: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三、培养内容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模块。
(1)公共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外语等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素质。
(2)专业课程: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企业管理等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素养。
(3)实践课程:包括旅游企业实习、旅游规划与策划实践、旅游市场调查等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2.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企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等,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术交流:组织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四、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能力。
2.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等,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是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重要来源。
为了培养具有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人才,各高校制定了相应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专业性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旅游行业相关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知识;2.具备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3.了解国内外旅游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掌握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方法;4.掌握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与推广、旅游组织与管理以及旅游投资与融资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和相关技能;5.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培养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各高校制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如下课程设置:1.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旅游管理基础课程、旅游市场开发课程、旅游资源开发课程、旅游企业管理课程、旅游宣传与推广课程、旅游投资与融资课程等。
旅游管理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法律、旅游地理学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旅游行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这些课程能让学生了解多个学科的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实践环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进行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实践环节包括企业调研、实习、科研等。
其中,实习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领略旅游管理的实际操作。
三、培养特色高校为了区别其他高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中,也有了自己的特色:1. 教学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习、课程设计、企业访问等为手段,让学生充分接触实际操作。
2. 多样化课程: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其他学科的课程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
3. 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增加了开放式课程、大型讲座、创新实验等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旅游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摘要: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管理专业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热门专业。
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方案。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体系,培养方案。
引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逐渐崛起并成为了热门专业之一。
为了满足旅游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是只要具备足够的学术热情和职业追求,这样的努力将会带来丰硕的成果。
一、教育体系教育体系是影响硕士学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完善的教育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学习资源。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教育体系主要包括普通课程和专业课程。
普通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基础,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中的普通课程除了其它专业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外,还有旅游行业的相关知识课程,如宏观旅游政策、旅游市场调研和分析等。
专业课程主要面向旅游行业,包括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市场和销售、旅游资讯等。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除了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参与具体的项目或实践活动,以便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二、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对硕士课程中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适当安排和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潜能,使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性思考、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旅游行业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学术导师辅导学术导师是培养硕士学位的学生的主要指导者。
导师负责监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学术方面的指导。
在导师的帮助下,硕士学位研究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行业。
2、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研究生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它是为了使学生将学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更好地适应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实际,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旅游管理学基本原理,专业思维敏锐、实践技术过硬,能综合应用于某一旅游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旅游资源规划与设计、旅游目的地规划与管理、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组织行为、导游解说系统设计、旅游营销与策划、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旅游投资决策与管理、旅游产业管理、旅游环境设计等。
3、具备开放的国际化视野,能够引领旅游行业某一领域的创新发展。
熟练掌握1门外语,具备外文阅读、写作能力、国际学术交流和实际工作外语语言能力;具有较强的网络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4、具备旅游发展前瞻性战略思维能力,能够把握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包括旅游转型时期的市场分析、产品设计、企业运作等机会捕捉能力,挖掘旅游业管理和开发潜在资源,创造综合效益能力,并能解决旅游运行中出现的关键问题。
5、具备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管理技能,能够开发潜在资源,创造综合效益。
二、招生对象与研究方向(一)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并具有3年或以上实践工作经历人员。
(二)研究方向1、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目的地策划2、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三、学习方式与年限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四、培养方式1、重视加强实践教学,采用多样性培养模式,注重与旅游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事业等单位联合培养,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
2、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
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随着现代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管理学成为了前景非常广阔的一个学科,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前来深造。
为了满足行业对高水平旅游管理学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开设了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培养具备高素质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详细介绍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备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人才。
具体要求是:1.具备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熟练掌握旅游管理的各个领域的运作与管理方法。
3.具备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承担和推动旅游企业的各项工作。
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具备较强的文化和语言素养。
二、培养课程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培养课程。
一般情况下,硕士研究生学习3年,其中2年是课程学习,1年为毕业论文写作。
下面是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常见的培养课程:1.旅游规划与发展2.旅游市场营销3.旅游管理4.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5.景区规划与管理6.旅游经济学7.旅游行业法律法规8.酒店管理9.旅游人力资源管理10.国际旅游管理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到实践环节中去,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比如,学生可以在旅游企业、政府部门、旅游协会等实践场所进行实习,从中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更深刻的行业认知。
四、毕业前综合实践毕业前综合实践是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前的最后一项任务。
学生需要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一份完整的实践研究项目。
该项目可以是市场调研、管理咨询、政策评估等。
五、专业素养培养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培养旅游管理的专业技能,更是要培养职业素养。
因此,研究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职业素养,如礼仪、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等。
这些素养对于日后在旅游业的管理和发展方面非常重要。
宁波大学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宁波大学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宁波大学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培养方案通常包括旅游管理领域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可能涵盖旅游发展与规划、旅游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选修课程则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如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景区管理、休闲与健康旅游等。
2. 实践教学:实践课程和实习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模拟经营等方式,加深对旅游行业的理解,并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 研究课题和论文:研究生培养方案通常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工作。
学生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展示自己对旅游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
4. 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加实践经验,一些培养方案还会安排学术交流活动、参观考察和企业实习等,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旅游管理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培养方案可能会因学校、学院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具体选择该专业时,还需要参考宁波大学的官方网站或相关权威渠道提供的信息,以获取最准确和详细的培养方案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引言旅游业是现代社会中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因此,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和学生提供参考。
二、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视野,能够在旅游业内从事高级管理工作。
其次,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
最后,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为国际旅游市场做出贡献。
三、课程设置1.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旅游市场的能力,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并能进行市场预测和规划。
2. 旅游企业管理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策划等方面的知识。
3.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和研究旅游文化和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以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文化内涵。
4. 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旅游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 旅游法律与政策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法律和政策,以确保旅游业的合法运营和发展。
6. 旅游市场营销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技巧,以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四、实践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还包括一系列实践环节,如实地调研、实习、实训等。
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旅游业务,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五、论文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论文,该论文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性。
论文的选题应与旅游管理相关,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应注意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六、毕业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达到一定的毕业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管理(硕士)()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协作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热爱专业,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方法;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4.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和资料,能够撰写外文论文。
5.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
二、研究方向01旅游开发与规划02旅游经济与文化03旅游生态与环境04旅游区域与企业管理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前一年半用于课程学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后一年半用于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四、课程设置分公共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外语,实践活动和学术活动);业务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必修课考试,选修课考查。
具体见教学计划表。
五、培养方法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使研究生牢固掌握坚实宽广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培养研究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既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发挥整个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优势。
六、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分为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习或野外考察,组织课堂讨论等。
导师负责安排和指导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写出考核评语。
教学实践活动记1学分,在第四学期进行。
导师指导研究生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结束后,组织考核,合格者给予相应学分。
七、学术活动研究生需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在学习期间作学术报告至少1次,听学术报告、讲座等至少10次。
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课题研究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独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
学位论文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选题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在完成一定课程学习和读书报告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选题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应与一定层次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对学科前沿领域或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2.开题报告为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硕士研究生应作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应该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研究生入校后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应在导师和专家参加时公开进行,专家组应对开题报告进行充分论证,并提出是否同意开题的意见;研究生应充分吸取专家意见,及时修改开题报告。
修改后的《开题报告书》经导师签署意见后,交所在学院存档。
3.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环节考核及论文研究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并按照《开题报告》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根据研究结果撰写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安排在每年的5—6月份进行。
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于第四学期中期前确定论文选题,并举行开题报告。
第三学年结束前两个月完成论文,组织答辩。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研究方向:01旅游开发与规划02旅游经济与文化03旅游生态与环境04旅游区域与企业管理学制:三年主要课程介绍课程编号:01 课程名称: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总课时:60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开课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任课教师:导师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全面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组织管理和应用,了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新研究动态。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的概念和应用简况;讲授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组织管理方法;讲授不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案例;介绍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发展动态。
预修课程:管理学,旅游管理主要分支学科,数据库理论及一门可视化开发语言。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邸德海主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2. 薛华成主编,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
3. 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饭店计算机信息系统,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年。
4. 马润洪主编,旅游信息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年。
5. 张海藩主编,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6. 甘仞木初主编,信息系统开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7. 张基稳主编,信息系统开发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8. 方美琪主编,电子商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9. (美)Steven L. Mandeu主编,计算机信息处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课程编号:02 课程名称:旅游管理学理论与实践总课时:60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开课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任课教师:苏勤、章锦河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旅游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为主线,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全方位探讨旅游管理的基本规律,揭示旅游行政管理、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企业管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包括管理动机和目的、管理体制和模式、管理手段和方法、管理内容和要求等。
并理论联系实际,将一般原理与方法同旅游目的地管理结合起来。
预修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管理学原理。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罗伯特.麦金托什主编,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上海出版社,1985年。
2. 肖潜辉主编,中外旅游业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年。
3. 肖洋主编,哈佛经营管理学,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4. (美)朱卓仁,南开大学出版社外语教研室译,休假地的开发及其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年。
5. 吴人韦编著,旅游规划原理,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年。
6. 屈云波编著,旅游业营销,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
7. 何建民编著,现代宾馆管理原理与实务,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课程编号:03 课程名称:旅游科学进展总课时:60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开课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任课教师:黄成林教学要求: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旅游科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动态。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世界和中国旅游科学发展史和主要分支学科研究进展。
预修课程: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本科主要专业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Jafar Jafari.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Eepartment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University of Wisconsin-Sotout. 1990-20012、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4(1-4)3、范业正,陶伟等.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及主要思想方法,地理科学进展,1998(3)课程编号:04 课程名称: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总课时:60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开课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任课教师:陆林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注重旅游规划实践。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讲授旅游规划的法则、条例、内容;介绍旅游规划最新动态;介绍旅游规划优秀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从事旅游规划的具体实践等。
预修课程:旅游学,旅游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Gunn C A. Tourism Planning. 3rd ed.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1994.2. Inskeep E. Tourism Planning: an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 New You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1.3. 爱德华·因斯克普,马克·科伦伯格著,国家旅游局人教司译,旅游度假区的综合开发模式,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年。
4. 世界旅游组织编,国家旅游局统计司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年。
5. 国家旅游局编,旅游规划工作纲要,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年。
6. 同济大学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课程编号:05 课程名称:旅游地图的编制与应用总课时:60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开课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任课教师:凌善金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悉专题地图的一般编制过程,含传统方法与最新方法。
掌握各种旅游地图的特点、设计要求以及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专题地图的一般编制过程,包括传播手工编制和计算机辅助编制。
各种旅游规划图、导游图、旅游科研附图设计要求和编制过程,符号、注记、色彩在地图中的作用,各种编图资料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正确使用旅游地图。
预修课程:地图学基础知识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张克权、黄仁涛编著,专题地图编制,测绘出版社,1980年。
2. 温长恩编著,专题地图制图,地震出版社,1984年。
3. 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地图学的开拓与进展,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4. 蔡孟裔等编著,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5. 张超等,地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课程编号:06 课程名称:旅游文化学总课时:60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开课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任课教师:黄成林教学要求: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旅游文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文化学基础,旅游文化和旅游文化学,旅游审美文化,旅游消费行为文化,旅游企业文化,旅游接待地经营文化。
预修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9年。
2. 郝长海,曹振华等.旅游文化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3. 杨镜江.文化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4. 张岱年,方克兰.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课程编号:07 课程名称:旅游经济学总课时:60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开课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任课教师:章锦河教学要求: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旅游经济学的基本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旅游经济学的有关原理,旅游经济活动,旅游产品,旅游需求与供给,旅游市场,旅游价值理论,旅游消费,旅游经济效益,旅游经济结构和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等。
预修课程:旅游学概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王大悟,魏小安.旅游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