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doc
《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一、引言《生产实习》课程是依据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目标和培育要求设计的,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同砚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能够深度了解企业生产运作过程,精通生产实践中的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同砚今后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筹办。
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实践活动,援助同砚稳固教室进修内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企业生产运作的基本观点与流程,精通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精通生产规划制定与生产调度技术,熟识生产作业流程;3. 进修使用基本的生产工具与设备,并了解其操作原理与维护方法;4. 通过实习实践,培育同砚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1. 企业生产运作的基本观点与流程1.1 生产运作管理的观点与作用1.2 生产运作的基本流程:需求分析、生产规划、物料选购、生产调度、生产过程控制与监控、质量控制、成品存储与配送2. 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1 生产规划原理与方法2.2 生产调度原理与方法2.3 质量控制原理与方法2.4 成本控制原理与方法3. 生产作业流程的探究与分析3.1 作业内容与工作指导书3.2 作业流程图与作业指导书编写方法4. 生产工具与设备的使用与维护4.1 常用生产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4.2 常见生产设备的操作原理与维护方法5. 实习实践活动5.1 初步了解实习企业的生产运作状况,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与沟通5.2 参与生产规划制定、生产调度与生产流程控制5.3 进行实际的生产操作与质量控制5.4 撰写实习报告,总牢固习阅历,提出改进意见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援助同砚理解并应用课程内容;2. 实践指导,在实习企业老师的指挥下,同砚参与实际生产操作并精通实践技能;3. 教室谈论,鼓舞同砚沟通思想、分享阅历,培育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习报告和答辩,让同砚总牢固习阅历并向老师汇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生产实习 教学大纲
生产实习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92116Z11课程名称:生产实习/ Production Internship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学时/学分:4周/4先修课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机器学习、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软件工程、大数据编程适用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材、教学参考书:1.(美)Mahmoud Parsian著, 苏金国, 杨健康译. 数据算法HADOOP SPARK 大数据处理技巧,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62.(美)Sandy Ryza著, 龚少成译. Spark高级数据分析,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3. 软件开发技术联盟. Visual C++开发实例大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4. 软件开发技术联盟. Java开发实例大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5. (美) Michael McLaughlin著. 陶佰明, 邓超, 刘颖译. Oracle Database 12c PL/SQL开发指南(第7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生产实习是本专业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把在学校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
生产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进一步增强对专业的感性认识,通过亲身参加专业实践活动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学习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方法和特点,结合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生产实际中具体实现和应用,了解相关的系统结构、功能、集成技术及实现、维护方法等,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如软件工程、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存储、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等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和探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了解、熟悉、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开发工程应用项目的方法。
生产实习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本大纲旨在指导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实习目的1. 使学生了解生产企业的基本运作流程,熟悉生产现场的管理和操作规范。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为今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4.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三、实习时间1. 实习时间为四周,共计20天。
2. 实习时间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实习内容1. 生产现场参观(1)参观企业生产车间,了解企业规模、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
(2)参观企业实验室、研发中心等,了解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2. 生产流程学习(1)学习企业生产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操作、质量检验等。
(2)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学习相关质量管理体系。
3. 生产操作实践(1)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生产设备的操作技能。
(2)参与生产过程,进行实际操作,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生产现场管理(1)学习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生产现场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2)参观企业生产现场,了解生产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
5. 企业文化学习(1)了解企业的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2)学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6. 实习报告撰写(1)根据实习经历,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收获和体会。
(2)实习报告应包括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内容、实习心得体会等。
五、实习考核1. 考核方式:实习报告、实习总结、实习单位评价。
2. 考核标准:(1)实习报告:内容完整、结构清晰、语言表达流畅,实习经历丰富,心得体会深刻。
(2)实习总结: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实习单位评价: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实习态度、技能水平、团队协作等方面。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产实习实践类别:√实习□实训□课程设计课程英文名称:Production practice周数/学分:3/3授课对象:2016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班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开课地点:√校内(集中开展实习动员)√校外(学生选择校外企事业单位开展实习)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党海峰/讲师;谭桂平/副教授教材、指导书:《生产实习规范指导手册(高等学校分册)》,贾恒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教学参考资料:《生产实习教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周永欣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考核方式:提交生产实习鉴定表、生产实习总结报告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在指定教室进行实习前总动员时,可以以全班讨论形式进行答疑;2、实习过程,企业技术人员与学生进行互动答疑。
课程简介:《生产实习》是重要的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模式。
通过生产实习,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对材料加工生产的设备、工艺流程等有更深地了解和认识。
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生产知识,印证、巩固和丰富已学过的专业课程内容,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同时对未来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并对环境工程现状有进一步了解,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有一个初步认识。
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企业生产加工工艺的原理、流程和运行管理情况,并能以可持续发展观点理解和评价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对环境、社会等造成的影响。
2.能够了解功能材料等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3.能够了解材料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遵守职业规范。
4.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5.能够独立撰写实习报告,与行业人员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6.能够运用现代技术获取文献资料,自主学习专业知识。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Production Practice一、实习的性质和任务生产实习是学习《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是:1. 了解本专业在生产实际中所涉及的范围,熟悉实习工厂的生产情况,了解机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上不易学到的专业知识。
2. 向生产实际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加以印证、深化、巩固、充实,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扩大和加深对机械制造过程的感性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3. 了解本专业技术水平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 学习如何接触生产实际和调查研究的方法。
二、实习基本要求1.熟悉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的制造过程及其所用技术文件。
2.深入分析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其所在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
3.深入了解典型零件重点工序所用设备、刀、夹、量、辅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它们的制造过程。
4.了解产品质量检查中所用量具、量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和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
5.了解工厂技术改造和新工艺进展情况,了解计算机在生产中的应用。
6.了解工厂、车间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以及保证生产安全的防护措施。
7.虚心向工人、技术人员请教,充分吸收他们在思想品德、技术专长方面的各种营养。
8.及时纪录并整理好实习日记。
9.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三、实习地点及进行方式实习地点:具有整车设计、生产和装配能力的汽车厂。
进行方式:(1)专题报告在实习开始时,由工厂指派人员作安全实习规程、全厂概况、技术保密等方面的报告,使学生对工厂的生产任务与规模、主要产品及其性能、开发新产品的计划、工厂组织与管理、发展远景等有一初步了解;明确工厂技术保密、劳动纪律,保证实习安全进行。
此外在实习期间将根据情况安排一些专题讲座:①主要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特点。
②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含自动线结构、专用机床、夹具介绍。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MI4121053课程名称:生产实习英文名称:Practice of Production学时: 2周学分:2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微电子学先修课程:半导体物理,双极型器件物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场效应器件物理,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开课学期:Y4开课院系:微电子学院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目标: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生产实践和设计开发能力,进一步掌握和加深微电子技术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缜密思维和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
任务:掌握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并了解当前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动态,该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术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成熟的硅平面工艺进行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工艺设计和独立流片实践。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本实验课程是与《半导体物理》、《双极型器件物理》、《场效应器件物理》、《半导体器件课程设计》、《集成电路课程设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理论课程相配套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前期理论课程教学后集中开设。
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化学生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设计研发、制造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在熟练掌握集成电路单项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微电子超净工艺线独立研制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的半导体器件或集成电路的实践教学环节。
(一) 氧化技术(3学时)1.基本要求学习二氧化硅薄膜的基本物理性质和不同干氧、湿氧条件下热氧化生长二氧化硅薄膜的生长规律,掌握热氧化生长二氧化硅薄膜的工艺流程和薄膜厚度的测试方法,生长出满足质量要求的二氧化硅薄膜。
2.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二氧化硅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重要作用,验证在不同条件下二氧化硅薄膜生长的线性和指数规律,采用干涉法和椭圆偏振仪测量二氧化硅层厚度。
难点:用作杂质定域扩散掩蔽膜的二氧化硅层厚度与杂质浓度、扩散温度和扩散时间的关系,如何减小硅与二氧化硅界面的表面态密度。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表1 课程基本信息表二、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本课程教学目标如下:课程目标1:在实习过程中,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能与工程项目中其他成员有效沟通,能正确认识自已在相应岗位上应承担的职责。
课程目标2:通过毕业实习深入生产实际单位和相关测绘部门,学习测绘新技术,正确认识团队和个人的关系。
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掌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工作的能力。
课程目标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和翻译外文科技资料的能力。
课程目标5:通过深入工程单位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与加深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综合化;课程目标6: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备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7:巩固、加深、扩大已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8:结合毕业设计课题,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研究、生产、使用情况,包括研究历史、现状、国内外概况,研究手段和方法、研究资料以及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础和依据。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如下表所示:表2 课程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支撑度标志:“H”表示“强”,“M”表示“中”,“L”表示“弱”。
每一门课程至少要对一个毕业要求有强支撑三、实习教学内容表3 教学内容与要求四、考核内容与评价标准1、考核方式实习结束,学生提交实习日志(电子档)、实习报告(电子档)材料。
成绩考核分四部分进行:实习表现(包含实习过程中问题后的讨论,时间观念、纪律意识、职业素养,环保政策)、实习周志(每周岗位工作凝练总结)、实习报告(测绘工程相关知识)、考核答辩(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沟通交流能力)。
各项成绩所占比例如下所示:表4 考核方式成绩分配表根据实习表现(包括每次实习结束后的讨论)、实习周志、实习报告的撰写、实习答辩情况四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价。
【2024版】《生产实习》实践教学大纲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生产实习》实践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5005课程名称(中/英文):生产实习/Productive Practice课程类型:实践教学总学时:3W 讲课学时:0 实验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先修课程:金工实习、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制工艺装备设计、切削原理、液气压传动、热工艺与工程材料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制工艺学》课程设计、金属切削刀具、冲压模具设计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一、《生产实习》的性质、目标《生产实习》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工程意识、获得工程实践知识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大好时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印证和巩固已学过的基础技术与专业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实际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并为后继专业理论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目标2、通过对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观察,培养学生建立机械制造专业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以及提高在生产现场中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3、学习了解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了解现场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工作责任感、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观。
本课程所能支撑的毕业要求、以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如下:二、《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要达到以上目标,应从思想上对生产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高度重视、精心进行生产实习的组织和管理,认真制订和执行生产实习计划,具体有以下要求:1、对地点(实习单位)的要求生产实习地点(单位)应为机械制造类企业,其产品的生产过程能够满足生产实习大纲的要求,有常规和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生产工艺,有较为严格的安全生产和管理规范,生产任务较为饱满,有接待高校学生生产实习的意愿和能力,还应专门设有接待实习的下级单位和专职人员,最终保证有较为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
(2021年整理)《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实习教学大纲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实习名称生产实习课程代码 040359 实习周数 2周(60学时)校内/校外校内实习类别(认识、专业、毕业、岗位实习)专业实习编制部门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系编制人吴淑晶编制人职称副教授系、教研室意见系(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学院意见学院领导(签名)年一、实习名称:生产实习二、实习类别(认识、专业、毕业、岗位实习):专业实习三、实习周数:2周四、大纲说明适用专业: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五、实习目的和要求生产实习是工科院校学生工程知识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在掌握化工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可以在理论和工程实践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并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起到一个很好的过渡作用。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302122020 课程类型: 必修课课程名称: 生产实习 学时/学分: 32/2英文名称: Production Practice 考核方式: 实习报告加实习表现选用教材: 详见教学指导书与其他相关教学资源大纲执笔人:万正军大纲审核人:专业教学指导组 先修课程: 精密机械设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测控仪器设计、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等适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1.能够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工程知识有感性认知和深入理解。
2.能够认识到生产实践活动对自身安全、自然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考虑测控仪器及装置可能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并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3.能对工程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老师提出的专业问题做出正确回答。
4.认识测控仪器及装置生产、运行过程中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和经济决策的关联性,结合生产过程中不同学科知识的应用,理解工程管理原理、经济决策方法的复杂性。
5.了解与测控仪器及装置设计、制造及运行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
6.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遵守相关的实习纪律,明确自身的行为在生产活动中所承担的责任,并有相关的法律意识。
7.能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在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主要有实习基地公司管理及技术人员专题介绍,分别为公司介绍和安全教育、管理体系介绍、计量室参观学习等几个部分。
主要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深入工厂、企业,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加工工序,加工方法,掌握几何量测量、动平衡测量及无损伤探伤检测等方面先进的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和手段,熟悉各种测量参数的测量评定标准等。
2.1 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支撑课程目标1、2、3、4、5、6)(一)宁江集团公司介绍和安全教育1.宁江集团公司介绍2.规章制度、入厂纪律及安全教育3.企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二)公司管理体系介绍1.公司管理的发展阶段2.公司管理体系3.企业文化(包括员工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4.企业产品的相关技术标准5.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三) 计量室实习1.熟悉了解针对工厂主要生产产品的各种检测技术2.熟悉各种精密测试仪器的基本性能、结构特点、使用方法及操作规程等3.通过对各种精密仪器的观察比较,总结其典型的结构特征和功能4.熟悉了解计量仪器的操作总则、维护和保养(四) 装配车间的实习1.了解精密自动车床、数控车床、坐标镗床及坐标磨床的结构特点和用途;2.熟悉主要机床产品的装配工序及总装精度检验方法3.了解总装调试工序4.了解机床调试过程中及手工加工工件所用的测试方法和仪器(五) 工模具车间实习熟悉了解部分零件及模具的加工工序和工艺纪律,要求绘制零件加工图。
《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产实习课程类别:课程类别:专业见习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时、学分:2周、2学分一、生产实习的目的通过深入现场的实习,熟悉啤酒、饮料和冰激凌等典型食品加工工艺流程,掌握主要工艺操作过程及主要工艺条件,了解主要设备的结构、原理和作用,体会食品企业对食品卫生质量和安全质量的要求和管理状况。
同时训练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食品加工工艺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的认识,了解食品加工实际生产情况,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习要求组织管理的要求:实习负责人全面负责制,各工艺阶段具体落实到指导每位指导教师。
对教师的要求:组织管理好学生、严格实习纪律,进行安全教育。
对学生的要求:严格遵守实习纪律,按时上下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师长,听从指挥,虚心学习,诚恳求教。
认真做好笔记,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风;严格遵守安全规则,不得擅自操作机器设备;爱护公物,用具有借有还,如有损失按单位及学校的规定处理。
对教学基地的要求:配备至少3名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教学;实习场地符合生产实习教学目标的要求;安全生产要求达标。
三、课程实习内容1.啤酒酿造原料及产品:以大麦、大米、酵母和啤酒花等为原料;发酵生产普通啤酒和精酿啤酒。
所需设备:麦芽粉碎机、啤酒酿造设备、过滤设备、贮存罐、定量灌装设备等。
生产实习场地:食品科学学院2号教学楼一层食品工艺II实验室为主要实习场地。
2.饮料加工原料及产品:以山西特色水果(如红枣、核桃或苹果等)为原料,加工果汁或植物蛋白饮料;饮料类别包括液体饮料和固体饮料。
所需设备:打浆机、压榨机、均质机、杀菌机、灌装机、喷雾干燥器、包装设备等。
生产实习场地:食品科学学院2号教学楼一层食品工艺II实验室主要实习场地。
3.冰激凌加工原料及产品:以饮用水、牛乳、奶粉、奶油(或植物油脂)、食糖为原料,加入适量食品添加剂加工制成;产品类别:冷冻食品。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专业,统计专业生产实习 教学大纲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专业,统计专业生产实习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30004Z11课程名称:生产实习/Production Practice课程类别:实践教育课程(专业课)学时/学分:4周/4先修课程:数学分析(一)、(二),高等代数(一),(二)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专业,统计专业教材、教学参考书:《Visual C++2010入门经典》(第5版),作者ivor horton,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Visual C++.NET技术内幕》(第6版),作者George Shepherd,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第2版),作者(美)巴拉赫,(美)兰宝,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UML和模式应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导论》,作者(美)拉尔曼,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生产实习》是理科大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接触社会,接触数学理论、数学模型、信息科学在工程施工、制造和管理中的应用,增强对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加强信息科学服务于国民经济中的其它产业地位的认识;了解如何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了解工程建设中提出的各种矛盾、实际问题、方针政策、施工规范和解决方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生产实习》主要参与生产管理、服务,数据分析,工艺优化与软件编制的工作。
有下面的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尊重生产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勤于总结,能够抓住重点,分析问题,全面的辨证的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已运行的和正编制的软件的参观、考察、及参加软件建模和编程的实践环节,学生收集分析和掌握原始资料,了解设计意图、设计方案、编程技术、编程组织及管理,学习前人的生产实践经验,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doc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101A004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1. 实习目的:我专业生产学习按排在三年级末。
是学生已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接触实际课题,接触生产与科研项目,加深对专业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热情。
通过生产实习也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产业方向与社会需求,有利于毕业就业的双向选择及选修课的学习。
以上是生产实习的目的。
2. 实习要求:(1) 对实习所生成实际及科学的研究中提出的问题能够概括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
(2) 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或查阅某些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 能够运用计算机编制出合适的程序给出问题的答案。
(4) 学会观察问题,搜索资料,调查研究,整理结果,分析数据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习内容初步拟定为五类1.信息技术类主要选择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制作,数据通信,数据分析与处理,图象压缩,生物信息工程以及网络多媒体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
2.企业管理类主要从事经管类问题,运用统计计算方法制作财会软件及交通信息管理及咨询系统的设计与改良。
3.计算机服务类从事计算机制造、销售、售后服务、计算机技术咨询及计算机使用培训等项目研究。
4.数据库与办公自动化类从事企业产品设计和生产运作等多种文档建立,企事业人事档案管理,财务核算,销售与库存管理,资产管理等实际问题的研究开发。
5.金融经济类从事统计资料处理,经济类问题的数据分析,金融软件的使用及辅助设计等问题。
三、实习方式1.调查研究先弄清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那些数学知识与工具需要查询什么资料,需要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什么问题。
2.归纳思路把问题归结简化,通过创新、移植、改良等办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自己动手动脑能力。
3.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在实习开始后,不断积累撰写,把收集的资料、咨询的问题、自己的办法不断深化积累整理总结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101A004
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1. 实习目的:
我专业生产学习按排在三年级末。
是学生已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接触实际课题,接触生产与科研项目,加深对专业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热情。
通过生产实习也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产业方向与社会需求,有利于毕业就业的双向选择及选修课的学习。
以上是生产实习的目的。
2. 实习要求:
(1) 对实习所生成实际及科学的研究中提出的问题能够概括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
(2) 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或查阅某些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 能够运用计算机编制出合适的程序给出问题的答案。
(4) 学会观察问题,搜索资料,调查研究,整理结果,分析数据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习内容
初步拟定为五类
1.信息技术类
主要选择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制作,数据通信,数据分析与处理,图象压缩,生物信息工程以及网络多媒体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
2.企业管理类
主要从事经管类问题,运用统计计算方法制作财会软件及交通信息管理及咨询系统的设计与改良。
3.计算机服务类
从事计算机制造、销售、售后服务、计算机技术咨询及计算机使用培训等项目研究。
4.数据库与办公自动化类
从事企业产品设计和生产运作等多种文档建立,企事业人事档案管理,财务核算,销售与库存管理,资产管理等实际问题的研究开发。
5.金融经济类
从事统计资料处理,经济类问题的数据分析,金融软件的使用及辅助设计等问题。
三、实习方式
1.调查研究
先弄清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那些数学知识与工具需要查询什么资料,需要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什么问题。
2.归纳思路
把问题归结简化,通过创新、移植、改良等办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自己动手动脑能力。
3.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在实习开始后,不断积累撰写,把收集的资料、咨询的问题、自己的办法不断深化积累整理总结提高。
实习报告要简明扼要,字迹工整,条理清楚,独立完成。
四、实习时间与安排
实习时间为4周,总学时:160,学分:8
具体安排如下:
1.初步了解问题及听取专业人员介绍1~2天。
2.查阅资料,调查研究3~4天。
3.归纳问题,理清头绪8~10天。
4.审阅验证1~2天。
5.撰写实习报告1~2天。
6.考试答辩,总结1天。
五、考核办法与内容
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及相关文件,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考核,考核形式以笔试或口试形式进行,根据实习报告内容质量,结合实习期间思想政治表现,组织纪律,任务完成等方面情况(实习表现20%,实习报告质量40%,答辩考核成绩40%)综合后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评定生产实习成绩。
附: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在考核时能比较圆满地回答问题,并有某些独到见解。
实习态度端正,实习期间无违纪行为。
良好: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
考核时能较圆满地回答问题,实习态度端正,实习期间无违纪行为。
中等: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在考核时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实习态度端正,实习中无违纪行为。
及格:实习态度基本端正,完成了实习的主要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够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考核中能回答主要问题,实习中虽然有较轻的违纪行为,但能够深刻认识,及时纠正。
不及格: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以不及格论。
1.未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马虎潦草或内容有明显错位;考核时不能回答主要问题或有原则性错误。
2.未能参加实习的时间超过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者。
3.实习中有违纪行为,教育不改;或有严重违纪行为;或发生重大事故者,取消其实习资格,实习成绩作不及格处理。
在补作实习期间的一切费用由学生个人处理。
编写责任人:
院系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