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0年上学期吉林市蛟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吉林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一下·重庆期中)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
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
”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 井田制开始瓦解B . 商品经济发展C . 小农经济兴起D . 家庭手工业产生2. (2分) (2019高二上·惠东月考) 《乡兴贤能论》里概括某制度的特点:“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他评价的是()A . 宗法制B . 察举制C . 世官制D . 九品中正制3. (2分) (2019高一下·安阳期中) 下面是对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的赞誉之词,按工程修建的先后排序是()①“溢洪流,调分量。
湘漓接,通汉壮……”②“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因命曰郑国渠”③“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④“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A . ①③④②B . ④③①②C . ①③②④D . ③②①④4. (2分) (2020高一上·巩义月考)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受制于外戚、宦官、权臣等,导致了众多的权力变更和社会动荡。
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 . 君权至上的后果B . 中央集权遭到破坏C . 君主专制被颠覆D .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5. (2分) (2019高二下·绍兴期中) 汉代士人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奥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担任郡县佐吏以获得基层吏务经验后才能得到察举。
举至中央时还要接受考试检验后授官。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合考试试卷(新高考)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合考试试卷(新高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20高二下·包头月考) 《左传僖公四年》记载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国攻打楚国的理由,“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意思是楚人没有及时贡奉用来缩酒的茅草,害的周天子无法祭祀祖宗。
上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A . 礼乐制度在齐国得到较好保存B . 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尚存C . 诸侯与天子之间存在义务关系D . 社会秩序面临冲击与重新构建2. (2分) (2020高一上·南京期中) 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
”这一措施:()A . 加强了北方民族交融B . 恢复了北方农业生产C . 加速了北方人民南迁D . 实现了北方的再次统一3. (2分)(2020·西安模拟) 如表是根据《中国货币史》整理的晚明赋役折银及影响进程表,这些进程有助于()A . 中国古代社会逐渐转型B . 中国白银的储备剧增C .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 . 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4.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宋代正处在天下分裂、动荡的环境之下,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理学家“与时偕行”,将《大学》中的“天下平”更改为“平天下”,意为用“平均”的理念去治理国家。
例如陆九渊就曾提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据此可知,宋代理学家()A . 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的权威B . 具有强烈的济世精神C . 重构维护君主专制的道德观D . 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5. (2分) (2018高一下·醴陵期末) 明代时期关于苏南太湖地区生产生活的《便民图纂》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
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讲相当。
吉林省吉林市蛟河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蛟河一中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左传》记载,“鲁宣公九年,春,王使来征聘,夏,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回赠)之.终春秋之世,鲁国四次遣使聘周,遣使出聘齐国十六次。
"这表明当时A。
政治往来礼仪对等 B。
各地经济交流密切C。
齐国成为天下霸主 D。
封建体制趋于动摇2.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3。
据史书记载:“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 B。
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C。
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D。
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4。
下图所示为西汉时期出现的一种耕作方法。
这一耕作方法所具有的优势是A。
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B。
可合理利用农时与节令C。
降低对自然条件的依赖 D。
扩大了土地的耕作面积5.下图为《东汉洛阳城平面图》。
根据考古发现,东汉的礼制建筑群有太学辟雍(皇家弟子学习六艺之地)明堂(天子的太庙)、灵台(观天象望气之所)等,彼此相距不远。
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第一中学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第一中学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左传》记载,“鲁宣公九年,春,王使来征聘,夏,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回赠)之。
终春秋之世,鲁国四次遣使聘周,遣使出聘齐国十六次。
"这表明当时A.政治往来礼仪对等B.各地经济交流密切C.齐国成为天下霸主D.封建体制趋于动摇2.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3.据史书记载:“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
"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B.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C.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D.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4.下图所示为西汉时期出现的一种耕作方法。
这一耕作方法所具有的优势是A.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B.可合理利用农时与节令C.降低对自然条件的依赖D.扩大了土地的耕作面积5.下图为《东汉洛阳城平面图》。
根据考古发现,东汉的礼制建筑群有太学辟雍(皇家弟子学习六艺之地)明堂(天子的太庙)、灵台(观天象望气之所)等,彼此相距不远。
2020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4.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15年.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这表明A.专制皇权日益膨胀 B.群臣思想保守顽固C.传统文化力量强大 D.改革面临政治风险25.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等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A.加剧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B.地方的自保避战最终导致中国战败C.激化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地方实权派开始介入国家外交事务26.公元前8世纪,雅典的英雄崇拜兴起,崇拜的对象是史诗里的英雄、建城者或某个具有神奇经历和业绩的死者,他们被认为即使死后仍然有能力保护在周围居住的人,因此每一个点的周围都能聚集一个崇拜群体由此构建起村庄、部落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英雄崇拜( ) A.反映了直接民主制弊端暴露 B.具有极强的血缘和宗法色彩C.顺应了城邦意识形态的发展 D.旨在维护雅典民主政治体制27.行政长官告示是古罗马万民法最重要的渊源.行政长官告示一般包括三种因素:地中海商人通用的早已存在的商法;那些剔除了形式主义成分的公民法规定;行政官自己所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观念.据此可知,万民法( )A.实现了公民与外邦人的平等 B.适应了帝国统治的现实需要C.强化了传统立法成果的权威 D.是行政长官牟取私利的工具28.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C.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2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C.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D.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30.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以拒绝.”此观点旨在说明( )A.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 B.邦联政府阻碍了国家政治独立C.美国面临严重的国外势力威胁 D.美国正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中31.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将此作为“效力”的方向.黄兴也曾表示“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这些主张( )A.对民国形势的评判过于乐观 B.直指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C.加速了国内和平时期的到来 D.指明了民主革命的新方向32.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33.1941-1942年,中共根据当时政治局面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这一变化( )A.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说明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的变化C.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D.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34.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认为:“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B.儒家伦理纲常的价值体系没有被打破C.中国社会结构没有重新分化组合 D.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各自的代理人35.西方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其所著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中认为,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作者意在说明()A. 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 B. 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减弱C. 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D. 文化碰撞引发新的地区矛盾冲突Ⅱ卷非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其中43、44小题为选做题.共160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商西周时代的“先王”们都是“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他们“临事设刑,不豫设法”的做法,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法的历史推进到成文法时代.春秋人之所以频繁的引用制、常、典、则等多种法律形式,说明他们的时代不存在大规模的法典.到了战国时期,平民数量急剧上升,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平民已经有了诉讼要求,在这样的时代,法治思想就不应再表现为当政者的“临时制刑”,而应当是事前“为刑辟”,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形式较为统一的成文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摘编自徐祥民《法家法律思想研究》材料二在中国法律思想发展过程中,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种特别的司法制度,就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思想越来越多受到以“礼”为核心的纲常原则的指导.“以礼制刑,礼法合一”是对唐朝法律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今天,“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等法治思想已经深入到国民的意识当中.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法律的制定修订中,把历史上的或者外国的制度拿来加以改造以为我所用.古代中国的法律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古代法治理论,在选择新的治国方略中,它与领会西方法治理论对我们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 ——整理自张苏阳《论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商西周时代至汉唐中国法律演变的趋势并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律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10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代表人物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或评价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东方文化是一切文化和一切智慧的摇篮.”公元4世纪希腊史学家马尔塞林“赛里斯国疆域辽阔,沃原千里……物产也很丰富,有五谷杂粮、干鲜水果、牛羊牲畜,真是应有尽有,品繁而量众.’公元1304年法国传教士孟特高维诺“世界上没有任何国王能够以其帝国的辽阔疆域、人数众多的居民及其巨额财富而与大汗相媲美.”他服膺于中国人的宽容.公元1739年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广阔、最美丽、人口最多、管理得最好的国家”.“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公元1793年英方使华代表马戛尔尼“如果中国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英军只需几艘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公元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欧洲主要国家的统治者们不约而同地收到一幅寄送的油画,幅名叫《黄祸》的画上,代表德、俄、英等7个西方国家的女神,正拿着式器准备抵御即将来临的来自东方的进攻.在远方滚滚烟尘中,类似佛陀的恶神驾驭东方恶龙正在逼近.公元1993年美国学者芒罗“中国龙已经觉醒,全世界将面临威胁.”公元1997年日本学者观堂义宪“面向21世纪,中国朝着再度成为世界中心的目标迈出了一步.”——摘编自《世界新闻报》文章《外国人看中国2500年——西方眼中中国形象的变迁》上表为公元前5世纪~公元20世纪外国人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从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从中唐开始,藩镇和一些势力较大的州郡常常以种种借口和手段,截留应该上缴中央政府的赋税,久而久之,形成了财政上的“留使”“留州”制度.到了五代时,藩镇节度使甚至直接派自己的亲信武将管理场(征收赋税的场所)务,赋税大权落入节度使手中.赵匡胤发布诏令,要求各州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贡赋中属于货币的部分要全部奉送到京,不得无故截留.同时,赵匡胤还以中央支付给大藩“公使钱”为条件,废除了“留使”“留州”制度,收回了藩镇所控制的部分财权.此后,赵匡胤还在中央设立了分管财政的三司,设三司使和三司副使,总管各地贡赋和中央财政,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些措施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稳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河洛税史寻幽:北宋立国行新制,中央“集财”国库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财政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措施.(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财政制度改革的影响.(6分)历史参考答案1.C2.A3.C4.B5.C6.D7.A8.A9.A10.D11.A12.A【答案】41.(1)趋势:由因事临时设法到固定的成文法;法律形式由多种化到走向统一;古代法律指导思想逐渐儒学化;礼法合一,突出伦理.原因:夏商西周的统治者因事临时设法的弊端;战国时期,阶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封建经济发展,原有的法律形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推动了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众多法家学者对法律思想的整理,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思想体系;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趋于完善等.(2)影响:对中华民族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或有利于中华民族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法律的制定和修订提供了借鉴;有利于我们对中西法治理论取长补短,选择符合现代中国国情的治国方略.42..论题:外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和评价受多种因素影响.阐述:地理交通自然因素.古代交通不便,外国人对中国认知较为模糊不准确,近代以来世界市场形成,世界连为-体,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逐渐清晰.中国的国家实力.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发达,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外国人大多对中国充满好感和美慕;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基于自身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大多轻蔑诽谤中国;现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大大提升,西方国家对中国既肯定又疑惧,态度较为复杂.民族利益和阶级立场.伏尔泰赞美中国的重要原因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对抗法国封建王权和教权,宣扬启蒙思想;美国学者芒罗宜扬“中国威胁论”是美国霸权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体现.总之,我们应坚持中国道路,维护中国国际形象,辩证看待外国人对我国的评价.【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公元前5世纪~公元20世纪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从材料中的“东方文化是一切文化和一切智慧的摇篮.”“世界上没有任何国王能够以其帝国的辽阔疆域、人数众多的居民及其巨额财富而与大汗相媲美.”等信息可以看出,对古代中国,外国人大多充满好感和羡慕;从材料中的“欧洲主要国家的统治者们不约而同地收到一幅寄送的油画,名叫《黄祸》的画上,代表德、俄、英等7个西方国家的女神,正拿着式器准备抵御即将来临的来自东方的进攻.在远方滚滚烟尘中,类似佛陀的恶神驾驭东方恶龙正在逼近”可以看出,近代时期外国人大多轻蔑诽谤中国;从材料中的“中国龙已经觉醒,全世界将面临威胁.”“面向21世纪,中国朝着再度成为世界中心的目标迈出了一步.”来看,在当代,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比较复杂.据此首先确定论题“外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和评价受多种因素影响.”或“外国人对中国形象认知和评价的变化”,选定一个论题,然后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进行论证.论题要明确,论述过程要做到中外关联,史论结合.45..答案要点:(15 分)(1)背景:唐末五代时期,地方截留中央财赋,威胁中央政府;北宋建立后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地方除留下必要经费外,其余财赋中的货币部分全部上交;通过中央支付大藩“公使钱”收回地方财权;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总管全国财赋.(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地方自主权.。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20高二下·凌源月考)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 .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C .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2. (2分)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表中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 . 注重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 . 精耕细作模式形成并发展C . 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 . 注重农业经验总结及推广3. (2分) (2018高二下·温州期末) 西晋傅咸赞美中国古代某项重大发明:“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该项发明是()A . 印刷术B . 造纸术C . 指南针D . 火药4. (2分) (2019高二下·平坝期中) 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 . 秦朝郡县制度削弱了地方的力量B . 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C . 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 . 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5.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模拟) 唐咸通六年(865年),日本著名僧人宗睿归国携回图书、经卷134部。
其中包括“西川印子(成都出版商)《唐韵》一部五卷,同印子《玉篇》一部三十卷”。
吉林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吉林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2题;共64分)1. (2分)商朝信仰天帝的权威,《礼记》则有“君天下曰天子”的记载,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的注释“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
由此可见周朝“礼”的文化()A . 有效维护了分封制和宗法制B . 为周取代商提供了社会基础C . 使神权王权的结合更为密切D . 为强化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2.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期末) 《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
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
”下面对“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正确的表述是()①唐三省六部制②宋“中书门下”③元行省制度④清军机处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③④3. (2分)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 . 焚书坑儒B . 推行郡县制C . 实行三公九卿制D . 修筑长城4. (2分) (2019高二下·绍兴期中)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遭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原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
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给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A . 雅典的法庭没有公平和正义B . 雅典法庭审判违背了民主的原则C . 雅典的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D . 公元前四世纪后雅典阶级矛盾尖锐5. (2分) (2016高一上·遵义期中) 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热情地赞美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
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校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对这句话理解最精确的是(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所谓“天”就是天理C.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D.该制度带有神奇色调2.分封制又叫“分土封侯制”,是古代中国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由此可推断( )A.分封制产生于东周B.古代历朝都实行分封制C.分封的核心是土地D.封侯有义务爱护周天子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心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
”此处“封建”是指(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4.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饮水思源”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 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5.西周初年兼并多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
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
材料表明“封建制度”()A.有助于消退地方与中心的冲突 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 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6.《左传》中介绍古代政治制度时说:“王后无嫡,则择立长;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
”这里“古之制”是指( )A.等级制B.宗法制C.分封制D.恩荫制7.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
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
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
这一变更( )A.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C.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 D.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别8.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始终持续到明清。
吉林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9月份)试卷D卷
吉林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9月份)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78分)1. (4分) (2019高二上·唐山期中) “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
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
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罗马也有这种情况。
一抢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乱。
”该学者认为()A . 宗法制有其积极的历史作用B . 中国古代的世袭制度是最好的C . 中国古代没有内部争斗和战争D . 游牧民族没有实行分封制导致分裂2. (4分) (2020高二下·大同月考) “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
异姓纳入周的宗盟()A . 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C . 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D . 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3. (4分) (2019高二上·靖宇月考) 春秋战国时,社会上出现特殊群体——游侠、游士,他们是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的士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形成尚武重义轻死的侠义之风。
促成这群体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 .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度被破坏B . 争霸战争导致尚武精神的兴盛C . 儒家的重义传统观念得到弘扬D . 兼爱思想促进侠义品格的形成4. (4分) (2019高一上·合肥月考)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
”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 . 宗法血缘关系B . 家国同构观念C . 中央集权意识D . 安土重迁理念5. (4分) (2019高一上·泗县月考)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认为,某制度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
吉林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吉林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20高一上·揭阳月考) 《三字经》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其中“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反映的是()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礼乐制2. (2分) (2017高一上·静海月考)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 . 有利于秦朝的强大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B . 有利于国家统一C . 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D .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3. (2分)(2016·成都模拟)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
”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
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
据此可知,“差序格局”()A . 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B . 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C . 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D . 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4. (2分) (2020高三上·庄浪月考) 宋代外省官分“亲民”与“釐务”两种,“亲民官皆由京朝官差遣,不设正官;而釐务官则专治一事,直属中央”。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 . 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B . 官员相互配合提高效率C . 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 . 提高官员素养缓和矛盾5. (2分) (2019高一上·大名月考)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经历了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历史人物与政治制度的结合,错误的是()A . 皇帝制度——秦始皇B . 刺史制度——唐太宗C . 内阁制度——明成祖D . 军机处——雍正帝6. (2分) (2020高二下·任丘开学考) 明朝,“天子与阁臣不常见,有所谕,则令内监先写事目付阁撰文”。
吉林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I)卷
吉林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一上·嘉祥月考) 2015年12月13日,为第二次“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
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 . 当年受害者的控拆材料B .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C .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 . 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2. (2分) (2020高二下·宁波月考) 秦始皇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
下列秦王蠃政(秦始皇)统一过程中的重大史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命蒙恬北击匈奴②攻灭齐国③开凿灵渠④设立象郡A . ①②③④B . ①③④②C . ②①③④D . ②①④③3. (2分) (2019高二上·桐城期中) 玄学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西晋时,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不仅以“空无”宗旨与玄学的“虚无”相呼应,而且模仿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
这一现象说明()A . 三教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B . 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C . 佛教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D . 佛教为当时主要宗教4. (2分) (2019高二上·辽宁月考)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因具有使人们排遣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而繁荣,但佛教徒主张佛法的“六度”与儒学的“五常”名异实同。
梁代僧人顺更讲,“释氏(释迦牟尼)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妻和柔。
”这反映了()A . 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B .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C .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D . 三教合流的趋势已出现5. (2分)某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
吉林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吉林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宗法制度是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主要是贵族之间()A . 权力和财产分配原则B . 政治交往的原则C . 处理日常关系的原则D . 贸易往来的原则2. (2分)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
它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 . 秦汉时期B . 隋唐时期C . 宋元时期D . 明清时期3. (2分) (2019高一上·淮安期末) 下图为2014年2月发行的报纸,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宗法制4. (2分) (2019高一上·高邮期中)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朝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 . 嫡长子继承制B . 礼乐丧葬制C . 部族联姻制D . 功臣分封制5. (2分) (2016高三下·泰安模拟)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
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明代提升为正二品。
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 . 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 . 中枢机构设置调整,六部地位提高C . 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 . 官员数量减少,行政待遇提高6. (2分)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于2010年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
拜年内容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 . 宗法制B . 郡县制C . 分封制D . 内外服制7. (2分) (2017高二下·南沙月考) 古代雅典可能具有公民资格的是()A . 妇女B . 奴隶C . 成年男子D . 外邦人8. (2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月考)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吉林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A卷
吉林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20高一上·珠海期中) 战国时期,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曾评论当时各家思想,指陈其特点。
这一现象()A . 源于铁犁牛耕技术的全面推广B . 促使地主阶级统治得以确立C . 有助于构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D . 不利于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2. (2分)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按职能归类正确的一组是()A . 丞相、殿阁大学士、军机大臣B . 御史大夫、刺史、监察御史C . 三司使、转运使、按察使D . 太尉、枢密使、军机大臣3. (2分) (2017高三上·阳高月考) 家族受封,有自己的领地,有自己的国号,这是家族的历史。
后来家族有人做了皇帝,家族变成了王朝,原来的国号成了新王朝的国号,这叫“化家为国”。
下列朝代不属于化家为国的是()A . 秦B . 汉C . 曹魏D . 北宋4. (2分) (2019高三上·杭州期末)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的商业经济发展较之宋代更是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下列选项中关于明清商业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 . 商业区“千街错绣”,灯火连昼B . 远离城镇稍远之处出现“草市”C .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D . 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5. (2分) (2017高二上·六安开学考) 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
对上述悖论的解释合理的是()A . 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B . “盐铁官营”等政策成为了商业发展的最大动因C .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繁荣无关D . 古代明清商业发展因其闭锁状态被西欧打破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 (2分)明朝人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王,未必转谏为谀也。
2020-2021学年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校高二上学期1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
蛟河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既反对“大攻小,强执弱”的兼并战争,又反对“众暴寡,富辱贫,贵傲贱”等阶级压迫,宣传不同阶级与阶层的人“兼相爱,交相利”,并要求向“农与工肆之人”开放政权。
这主要反映出他们A.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B.注重倡导人们舍生取义C.提出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D.向统治者推崇民本思想2.董仲舒认为“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所以君主应当使“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
这一思想A.阐述了天人对立的关系B.有利于约束君主的行为C.突破了先秦儒学的范畴D.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3.理学家都比较重视宗族团结和建设,如范仲淹率先在本宗族建立义庄,以主持救贫恤孤、管理公有财产和实行义务教育等宗族事务。
朱熹、王守仁任职地方时,通过订立乡约、号召德业相劝等手段,来组织乡村联防等地方事务。
这些做法主要反映了理学A.强调封建等级秩序B.以稳固家族为根本C.成为官方哲学思想D.利于稳定社会秩序4.顾炎武说:“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
”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
”这说明他们A.勇于追求真理B.批判理学虚伪C.肩负社会责任D.揭露封建专制5.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
这说明他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6.有人评价达・芬奇说:“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
”这表明A.古典主义成为主流B.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觉醒C.人文主义为人称颂D.理性原则获得民众认同7.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卢梭等人编写的《百科全书》于1751年到1772年共计出版17卷文字和11卷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