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美容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医疗美容技术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从业者的关注。

在这个行业里,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作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学生,究竟应该学习哪些课程呢?本文将从基础理论课程到实践技术课程,为您详细介绍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习所需的课程内容。

一、基础理论课程1. 皮肤科学:皮肤是美容技术的基础,学习皮肤科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皮肤组织的结构、功能以及常见疾病等知识,掌握皮肤畸变的识别和处理方法。

2. 美容学原理:学习美容学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容概念、美容手术的原理和技术,以及美容产品的选用和使用方法。

3. 解剖学:学习解剖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体各器官及其位置、功能,为后续的面部整形、注射等技术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4. 医学伦理学:学习医学伦理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意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对待患者和处理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二、实践技术课程1. 美容技术基础:学习美容技术基础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容手术操作技巧,如清洁、导入护理、按摩等,帮助患者保持皮肤健康。

2. 面部整形技术:学习面部整形技术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整形手术和技术,改变面部线条和形态,达到美容效果。

这包括面部填充术、线雕术等。

3. 注射技术:学习注射技术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注射器和各种填充物进行注射,如玻尿酸、肉毒素等,以改善皮肤问题。

4. 激光美容技术:学习激光美容技术可以使学生掌握使用激光仪器进行治疗的技巧,例如激光祛斑、激光脱毛等。

5. 护肤品使用与推广:学习护肤品使用与推广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护肤品的成分、作用机制以及使用方法,以便能够为患者推荐合适的护肤产品。

6. 心理咨询与沟通技巧:医疗美容技术的实践过程中,与患者的沟通和心理咨询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习沟通技巧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提供个性化的美容方案。

三、实习和课外拓展1. 实习: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激光专业知识

激光专业知识
激励源

工作物质 全反射镜
激光输出
激光 部分反射镜
L
光学谐振腔
18
第二章 激光的认识
第一节 激光器的结构图——内部结构图详解
19
第二章 激光的认识
第二节 激光器的结构功能——工作物质
激光作为光学家族的一员,具有波粒二相性,一方面激光是由无数光子组成,具有光的 粒子性;另一方面,其本身也是一种电磁波。
14
第一章 激光的概述
第五节 激光技术的应用——核聚变
激光控制核聚变
15
第一章 激光的概述
第五节 激光技术的应用——激光导航星
天文台(激光导航星)
16
第一章 激光的概述
第五节 激光技术的应用——测距与激光雷达
激光测距与激光雷达
17
第二章 激光的认识
第一节 激光器的结构图——内部结构图

基态和激发态:当原子内所有电子处于可能的最低能级时,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我 们称原子处于基态;当一个或多个原子电子处于较高的能级时,我们 称原子处于激发态。
23
第二章 激光的认识
第四节 激光产生的原理——受激吸收/自发辐射

受激吸收:原子吸收入射光子(h=Eh-El),从低能态(El)跃迁到高能态(Eh)。
一般而言,激光的产生需要3个条件:

工作物质:激光的产生必须选择合适的工作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或半导体。 关键是能在这种介质中实现粒子数反转,就被称为激活介质(active medium) 或工作物质。
20
第二章 激光的认识
第二节 激光器的结构功能——激励源

激励源:为了使工作介质中出现粒子数反转,必须用一定的方法去激励原子体系,使处 于上能级的粒子数增加。如:电激励、光激励、热激励、化学激励等各种激励 方式被形象化地称为泵浦或抽运;只有不断泵浦才能维持上能级粒子数多于下 能级,不断获得激光输出。

皮肤激光美容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皮肤激光美容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皮肤激光美容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背景和目的
激光美容技术在皮肤美容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激光美容技术的高质量服务,我们制定了《皮肤激光美容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该标准旨在对皮肤激光美容技术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技术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

考核内容
1. 理论知识
评估技术人员对激光美容技术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激光原理和技术原理的掌握;
- 不同激光设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皮肤类型和常见病变的基本了解;
- 安全操作规范和事故处理措施的熟悉程度。

2. 操作技能
评估技术人员对激光设备的操作技能和治疗技巧掌握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激光设备的正确设置和调试;
- 激光治疗过程中的操作准确性;
- 对不同治疗项目的熟练度;
-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3. 临床实践能力
评估技术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的业务水平和治疗效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治疗前的评估和沟通能力;
- 病人的应对和沟通能力;
- 治疗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控制;
- 治疗后的效果评估和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评分标准
根据以上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如下:
结束语
《皮肤激光美容技术考核评分标准》是为了保证激光美容技术的高质量服务而制定的。

技术人员通过此标准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帮助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

最终目的是为了给每位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优质的皮肤激光美容服务。

以上为《皮肤激光美容技术考核评分标准》的文档内容。

医学美容技术学

医学美容技术学

医学美容技术学医学美容技术学医学美容技术学是指通过各种医学手段和技术,来改善和修复人体外貌和肌肤的学科。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医学美容技术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医学美容技术学的基本原理、常见技术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美容方式。

一、基本原理医学美容技术学主要依靠医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改变人体外貌和肌肤的结构和功能,来达到美容效果。

其基本原理包括:皮肤结构和功能的分析、病理分析、医学美容原理等。

只有了解人体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和选择医学美容技术。

二、常见技术1. 抗衰技术:抗衰技术主要用于改善面部皮肤松弛、皱纹和老化等问题,包括肉毒杆菌素注射、填充剂注射、射频紧肤、激光美容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面部轮廓、提升皮肤紧致度,使人看起来更年轻。

2. 美容外科技术:美容外科技术主要用于改变和修复人体的外貌,包括隆鼻、隆胸、双眼皮手术等。

这些技术常常需要正规医院或美容机构的专业医生来操作,术后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定风险,请慎重选择。

3. 激光技术:激光技术是医学美容中的重要手段,可用于去除色素沉着、祛斑、脱毛等。

不同的激光器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激光技术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4. 美容仪器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科技美容仪器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技术学中。

如微针、超声刀、冷冻溶脂等。

这些仪器技术可以更精准地作用于皮肤,加速增强治疗效果。

三、注意事项1. 选择正规机构和医生:进行医学美容技术前,请选择正规的医院或美容机构,并确保医生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

不要盲目追求低价和速效,安全和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皮肤问题和需求,因此,在选择合适的医学美容技术之前,请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咨询。

只有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精准的选择,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3. 定期复查和保养:医学美容技术只是改善和修复人体外貌和肌肤的手段之一,为了保持效果,还需要定期复查和定期护理。

periodical__zgjgyx__zgjg2007__0703pdf__070315

periodical__zgjgyx__zgjg2007__0703pdf__070315

激光美容外科(学)雏形何葆华激光美容外科(学)(LaserAestheticSurgery)是利用先进的激光技术及相关的强光、射频、光电等技术结合整形美容外科(aestheticandplasticsurgery)和皮肤外科(dermato.sur—gery)基础,除去体表病灶同时达到美容效果或纯粹美容。

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皮肤疾病的激光美容治疗,如太田痣、葡萄酒色斑等激光治疗;二是激光整形美容手术,如激光眼袋整形手术、激光辅助吸脂塑形术等。

激光是受激后辐射所形成的光放大,lightamplificationbyst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的各单词首个字母组成,la.ser一词由GordonGourd提出,国内钱学森首译成“激光”¨…。

辐射出的光是光的能量,而不是有害的电离放射。

1917年爱因斯坦创导了“辐射量子理论”的假说H],直到1960年Maiman等”1在这理论基础上制成世界上首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rubylaser)。

1961年红宝石激光被用于视网膜剥离的“焊接”(光凝)开创了激光医用的先河。

1963年Goldman等拍。

和1964年Fine等[71报道激光对皮肤作用的病理改变及激光的生物学效应等激光医学基础研究。

1964年起氩离子激光(argonlaser)、Nd:YAG(掺钕钇石榴石)激光和CO:激光等相继问世旧’8o。

至1968年,激光技术真正应用于临床医学。

在这期问,我国于1961年,长春光机所研制成国内首台红宝石激光器,1963年北京同仁医院进行了红宝石激光视网膜凝固的动物实验心j,196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刘炳荣等开始研究红宝石激光和大功率钕玻璃激光对人体器官如眼、大脑、神经等组织的作用,开创了我国激光医学基础领域的研究工作。

同年上海光机所汤里里等为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研制成第一台红宝石激光视网膜裂孔治疗机,1968年杨冠利用此机治疗眼底病取得成功凹J,开辟了国产激光设备临床医学应用研究之路。

激光美容原理及临床应用

激光美容原理及临床应用

激光美容原理及临床应用激光美容原理及临床应用1. 引言在美容领域,激光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美容治疗中。

激光美容技术以其高效、精准和非侵入性的特点,成为人们追求美丽的利器。

本文将详细介绍激光美容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2. 激光原理2.1 激光的基本原理激光是由一束窄而聚焦的光束所组成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单色性。

2.2 激光在皮肤中的相互作用激光在皮肤中的相互作用包括吸收、传导、散射和反射。

其中关键的作用是被组织中的某些色素或水分吸收,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3. 激光美容的临床应用3.1 激光去除毛发激光能够选择性地吸收毛囊中的黑色素,通过产生热量破坏毛囊,从而达到永久性去毛的效果。

3.2 激光祛斑激光美容可以针对皮肤中的黑色素和色素斑点进行选择性破坏,从而改善皮肤色素沉着问题。

3.3 激光去除皱纹激光作用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刺激新的胶原蛋白,从而改善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减少皱纹的产生。

3.4 激光减脂激光能够选择性地破坏脂肪细胞,并促使脂肪细胞释放脂肪酸,从而实现局部减脂效果。

4. 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 激光美容案例照片- 激光美容临床数据统计表格5. 法律名词及注释- 激光:激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光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单色性。

- 皮肤色素沉着:指皮肤出现黑斑、雀斑等问题。

- 胶原蛋白:构成皮肤的主要成分之一,决定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

- 脂肪细胞:人体中储存脂肪的细胞。

6. 结束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激光美容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激光技术在美容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更加美丽和自信的外貌。

如有需求,请联系我们获取进一步的信息。

激光美容学ppt课件

激光美容学ppt课件
等。
激光美容设备与技术
详细阐述了各种激光美容设备 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技术 ,如CO2激光、Er:YAG激光、 Q开关激光等。
激光美容治疗应用
系统介绍了激光在皮肤美容、 毛发管理、塑形瘦身等方面的 应用,包括祛斑、去皱、脱毛 、紧肤等。
激光美容安全与风险
深入探讨了激光美容治疗的安 全性问题,如设备操作规范、 及作用机制
原理
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作用于皮肤中 的靶色基(如黑色素、血红蛋白等) ,使其吸收光能后产生热效应,从而 达到治疗目的。
作用机制
包括光热解作用、光化学作用、光生 物学作用等,可改善皮肤质地、淡化 色斑、去除皱纹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色素性皮肤病(如雀斑、黄褐斑等)、血管性皮肤病(如红血丝、蜘蛛痣等) 、皮肤老化(如皱纹、松弛等)以及痤疮、疤痕等多种皮肤问题。
加强术后护理
及时处理并发症
激光治疗后,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注意 防晒、保湿等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停止激光治疗, 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激光美容学基本原理
介绍了激光的产生、特性及其 在美容领域的应用原理,包括 选择性光热作用、光机械作用
• 无创/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无创或微创 的激光美容技术将继续得到关注和发展。例如,通过改进设备和技术,实现更 精准的能量控制和更小的损伤范围。
• 联合治疗的探索与应用:单一的激光治疗往往难以解决所有的皮肤问题。未来 ,联合治疗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策略,如将激光治疗与其他医美手段(如注 射美容、化学剥脱等)相结合,以达到更全面、更持久的美容效果。

激光基础详解

激光基础详解
532 577-630
694 755 1064 2100 2940 10600
x-rays cosmic rays
UV VISIBLE
2020/12/13
400 nm
700 nm
第三十三页,共62页。
Microwaves TV and radio waves
INFRARED
33
按工作激光波段分类
➢远红外 红外激光 ➢可见光激光器 ➢紫外激光器 ➢X光激光器
3
第三页,共62页。
激光发展史
如同一个人的成长一样,激光的发展也经历了孕育、诞 生、发展、成熟等各个阶段 1916年,爱因斯坦首先提出“受激辐射”的概念。奠定了激光的理论基础; 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ruby激光诞生(美国科学家梅曼); 1961年,红宝石激光被用于对剥离的视网膜进行焊接,开创了医学激光的先河; 1964年,氩离子激光、Nd:YAG激光、CO2激光先后问世;
2020/12/13
28
第二十八页,共62页。
按工作物质分类
➢ 固体激光:Nd:YAG(掺钕-钇-铝-石榴石,1064nm)激光,红宝石激光(694nm),翠绿宝石激光( 755nm), 铒激光(铒-钇-铝-石榴石,2940nm) ,
图-- 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2020/12/13
29
第二十九页,共62页。
激光在人体皮肤组织上的效应
激光与皮肤组织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从而发挥治疗作用,这是一个比较复 杂的生物学过程,与激光的波长、能量以及皮肤组织本身的特性都有密切关系。
2020/12/13
12
第十二页,共62页。
反射
激光照射到皮肤一部分光被皮肤反射,反射的光不进入皮肤,不会产生生物学效应。研究表 明,皮肤对激光的反射与波长有关,在400-700nm的可见光范围内,波长越长,反射越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氧合血红蛋白就有418nm、542nm和577nm,3个吸收峰。
一个理想的激光波长要符合以下3个点: 1、与靶色基的吸收峰尽可能匹配 2、来自其他色基的竞争性吸收尽可能要少 3、有足够的穿透深度
治疗色素增生性皮肤病的调Q红宝石激光(波长694nm)比较好地符合了 上述几点。在这一波长下来自氧合血红蛋白的竞争性吸收就很少,而 该波长既能较好地成为成熟黑素小体吸收,又有一定的穿透深度。
前者是指 光子被吸收后激活了生物分子,被激活的生物分子与周围 其他分子不断碰撞并使其获得振动能和转动能; 后者是指 偶极分子(主要是水分子)吸收了红外光光子后,光能直接 转化为该分子的振动能和转动能。这两种方式均可导致皮肤组织温度 升高,热效应产生。
(2)热弥散: 热效应产生的同时,热弥散即已经开始。通过
A
58
• 黑色素:显微爆破 • 血管内皮:凝固坏死/变性 • 毛囊组织:凝固性坏死/变性 • 胶原组织与纤维母细胞:皮肤年轻化
A
59
长、短波长所携带相同的光能量时 • 短波长、高频率、高能量 • 长波长、低频率、低能量 • 短波穿透较浅、长波穿透较深(在一定范
围内) • 短波光子携带的能量高,治疗较强烈 • 长波光子携带的能量高,治疗较强烈
20世纪90年代进入——脉冲激光年代(美容激光)
A
9
光盘存储器原理—激光刻蚀与读出
A
10
激光全息防伪人民币(建国50周年纪念币)
A
11
激光控制核聚变
A
12
天文台(激光导航星)
来自纳层 的反射光 (高度约 100km)
最大高度 约35km
来自空气 分子的 Rayleigh光
A
13
激光测距与激光雷达
A
61
A
62
A
63
• Medlite C6为例
• 波长1064nm、532nm、调Q模式,4-10ns, (长脉宽模式为ms)
• 532,氧合血红蛋白、黑素 • 调Q模式 适应证:表皮色素性皮肤病、如雀斑、咖啡斑等
532,长脉宽模式
适应证:血管增生性皮肤病,如: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 酒渣鼻(毛细血管扩张性)、蜘蛛痣
A
49
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
选择性光热作用的主要内容是:
当入射激光的波长与靶色基自身固有的吸收峰 匹配,且照射时间短于靶色基的热弛豫时间(TRT) 时,就可选择性地破坏靶色基,而不损伤周围正常 组织或仅造成轻度损伤,从而达到无创伤治疗的效 果。
A
50
A
51
1、合适的波长
每一色基均有自身特有的吸收曲线
A
20
A
21
A
激光器
激励系统 工作物质
激光束
光学谐振腔
A
22
1、工作物质
在热平衡状态下,一般介质中的粒子都满足 玻尔兹曼分布,即低能级的粒子数密度大于高 能级的。要产生激光,必须首先改变粒子的分 布,使高能级的粒子数密度大于低能级的(粒 子数反转)。
只有在特殊的介质中才能实现粒子数反转,目前自然界 中只找到数百种这样的介质,称激活介质,它们是激光 产生的必要条件
A
7
中国第一台激光器(1961)
• 1961年,长春光机所研制了我国的首台红宝石激光器。
A
8
1983年,Anderson RR和Parrish JA提出了选择性 光热作用理论,为美容激光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Q开关技术、倍频技 木、超脉冲技木、电脑扫描技木在激光领域的应 用,使得一些色素性皮肤病(如太田痣),血管 性皮肤病(如鲜红斑痣),多毛症,皮肤老化等 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达到了近乎完美的效果。
激光美容技术
A
1
A
2
A
3
目的要求
1.掌握激光的定义、特性、激光对皮肤的 生物学效应和激光的选择光热性原理;
2.熟悉激光产生条件和过程、激光的分类 ;
3.了解激光的发展史。
A
4
激光技术发展简史
1916年,爱因斯坦在他 的经典著作“关于辐射 的量子理论”中第一次 提出了受激辐射的存在 和光放大的可能,从而 创建了激光的基本原理
A
52
A
53
治疗色素增生性皮肤病的调Q红 宝石激光(波长694nm)比较好地 符合了上述几点。
在这一波长下来自氧合血红蛋白的竞 争性吸收就很少
而该波长既能较好地成为成熟黑素小 体吸收
又有一定的穿透深度。
A
54
A
55
A
56
2、合适的脉宽
短脉冲激光能量释放的持续时间是通过脉宽(脉冲持续时
间)反映出来的。
1064波长长,穿透深,调Q模式
适应证:真皮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太田痣、文身等
长脉宽模式 适应证主要治疗草莓状血管瘤,鲜红斑痣,还
可以脱毛、除皱紧肤
A
64
A
65
Einstein
A
5
激光技术发展简史
1960年美国休斯公司实验室 一位从事红宝石荧光研究的年 轻人,梅曼(Maiman TH)制 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红 宝石(ruby)激光。 梅曼在7 月7日正式演示了世界第一台 红宝石固态激光器;
Maiman
A
6
激光技术发展简史
Maiman的第一台激光器
632.8nm
10.06 m
514.5nm 488nm
902nm
激光激发 闪光灯激发
A
连续、脉冲
585nm (可调谐)
555nm
24
• 2、激励源
• 在工作物质中,要实现粒子数反转,还必须从 外界提供能量,将处于低能级的粒子激发到高 能级上
• 常用的激励源:电能、光能、核能、光化 学能
A
25
光学谐振腔
热弥散,热能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热效应范围进一步扩 大。传导是热弥散的一种主要方式。目前常用热弛豫时间 来表示热弥散的速度。
(3)热效应对皮肤组织的影响:
激光的热效应既包括激光对作用靶的直接热效应,也 包括热能由作用靶向周围组织扩散所产生的继发热效应。
A
42
一般而言,激光的热效应与组织达到的温度和照射时间均有
A
60
光穿透深度与波长的关系
300-1000nm内,波长越长,穿透越深
波长<300nm,由于蛋白质、黑素、尿刊酸及DNA对激光的
强吸收,故穿透浅
>1300nm,由于被水强吸收,穿透表浅
研究表明:对多数激光而言(波长300-1000nm),进入皮 肤的激光约99%被皮肤组织外层3.6mm所吸收,在近紫外 光、可见光、近红外光这一波段范围内,肤色越深,吸收 越多,而在300nm以下及950-2200nm波长范围内,不同 肤色的皮肤组织对激光的吸收无明显差异
根据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脉宽应短于靶色基的 热弛豫时间,这就使激光产生的热能主要局限于 靶色基,而很少弥散到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
A
57
3、足够的能量
这是短脉冲激光治疗的必要条件。
调Q技术使短脉冲激光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高 能量,功率可高达109-1012W,足以摧毁靶色基。如前所 述,短脉冲激光对靶色基的破坏主要是通过热效应与机械 作用来达到的
A
23
分类
工作物质
激励方式
工作方式
激光波长
固体激光器
气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
器 液体激光器
红宝石 掺钕钇铝
石榴石 钕玻璃
氦氖 二氧化碳
氩离子
砷化镓
染料
光泵激发 光泵激发 光泵激发
电激光 电激光 电激光
注入式
脉冲 连续、脉冲
脉冲
脉冲 连续、脉冲 连续、脉冲
连续、脉冲
694.3nm
1.06m 1.06m
A
14
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
A
15
普通光源
普通光源是光的自发辐射。 特点:多波长、任意方向、 不相干。 普通光源向四面八方辐射, 光线分散到4p球面度的立体 角内.
A
16
激光
A
17
光的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传播过程
➢ 具有频率、波长、偏振
粒子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 具有能量、动量、运动质量
A
18
19
光学谐振腔有三个作用:
①提供正反馈,使光放大能在腔内稳定地振腔,为产生高 密度同种受激辐射光子提供保证。 ②将腔内部分激光由部分反射面耦合输出。 ③确保激光的单色性和方向性。
全反射镜
. 激光光束
l
部分透光反射镜
光学谐振腔示意图
A
26
A
27
激光的特性
单色性好:
光的颜色与波长相对应单一波长的光为单色光。
6、脉冲延迟:如果一个脉冲由两个以上子脉冲组成, 则两个相邻子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脉冲延 迟,一般用毫秒来表示。
A
48
7、光斑大小:即激原光束输出时出光
孔或焦点处的光斑大小。是指激光在
正常聚焦状态下的照射范围,不同的激光治 疗手柄可形成不同形状的光斑。如光斑呈圆 形,则往往用光斑的直径来表示光斑的大小。 常用单位为毫米
A
43
A
44
【光机械作用】
主要是指激光的一次光压与二次光压 第一次压强:
即被照处的光压。光照射在物体表面时,光 子与之碰撞所产生的辐射压力。 第二次压强:
当生物组织吸收强激光而出现瞬间高热,急热 致膨胀压强等,称为激光对组织的二次压强。
A
45
A
46
【电磁场效应】
激光是电磁波,激光还以电磁场的形式参与生物 组织的作用
2、功率密度:是指激光照射靶区单位面积上的功率, 常用W/cm2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