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分析及法律对策

合集下载

过度包装的产生根源及对策

过度包装的产生根源及对策

浅谈过度包装的产生根源及对策摘要:商品包装原本目的是用来保护商品、安全储运、方便消费的,包装属于产品整体概念的附加层次,是为核心产品层服务的。

但近年来,商品包装日趋繁复豪华且屡禁不止,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大大的异化了包装的本质功能。

本文通过对过度包装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过度包装的对策。

关键词:过度包装产生根源对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竞争日趋加剧。

我国企业深刻的意识到商品包装对建设品牌、推动销售的重要作用,包装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平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壮大。

如今我国的商品包装不仅告别了包装简陋、形象欠佳,在国际竞争中屡屡受挫的被动局面,而且还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包装大国。

我国包装行业快速成长的同时,并没有快速的走向成熟。

而是由最初的简陋落后,走向了过度豪华的极端。

虽然处于倡导低碳节能环保的社会环境、虽然有对商品包装“强制瘦身”的国家标准,虽然众多消费者对此表示反感抵触,但是豪华包装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大有泛滥成灾之势。

1.过度包装的根源1.1扭曲的消费心理,滋生商品的过度包装理智的顾客在选择商品时,更多注重的是商品的实用价值。

豪华而昂贵的包装毫无疑问的加重了顾客的经济负担,顾客对此心知肚明。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顾客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因此商家无法强迫顾客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顾客无人购买过度包装商品将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的商品无法获取利润,没有利润的过度包装商品,结局自然是黯然退出市场。

但实际情况却是在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多个行业中,顾客主动为商品的过度包装支付额外的费用,豪华包装显档次的昂贵商品,顾客趋之若骛。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现实中大量存在购买者购而不用,使用者用而不购的礼品消费现象。

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自居,面子尤为重要。

礼品作为承载面子的载体,赠送者和接受者的面子都是通过礼品来体现的,包装豪华、价格昂贵、上档次的礼品,一方面暗含了对受礼者的尊敬,同时也带给送礼者一种自尊。

过度包装的解决措施

过度包装的解决措施

过度包装的解决措施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商品的包装也越来越重视。

但是,过
度包装不仅浪费资源,还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
取措施减少过度包装。

二、认识过度包装
1. 定义
过度包装是指商品在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所采用的包装材料和方
式超出了必要的范围。

2. 影响
(1)浪费资源:过度包装会增加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导致资源浪费。

(2)环境污染:大量的废弃包装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增加成本:过度包装会增加商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的成本,最终
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三、解决措施
1. 减少包装材料
(1)合理设计产品包装:将产品与其外层包装材料相匹配,减少空间浪费。

(2)使用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能够在自然条件下分解为无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采用轻量化技术:采用轻量化技术可以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

2. 优化包装方式
(1)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包装:可重复利用的包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2)简化包装流程:简化包装流程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带来的浪费。

3. 加强监管
(1)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过度包装行为进行惩罚。

(2)加强对企业和生产者的管理,促进其自觉遵守环保规定。

四、结语
过度包装是一种不负责任、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

我们应该从个人和社会层面共同努力,通过减少包装材料、优化包装方式以及加强监管等措施来降低过度包装现象,保护地球家园。

商品过度包装的举措与成效

商品过度包装的举措与成效

商品过度包装的举措与成效
商品过度包装是指商品在包装过程中使用过多的包装材料,这
种现象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针对商品过度包
装的举措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包括政府立法、企业自律和消费
者行为等方面。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监管来规范商品包装的标准和要求,限制过度包装的现象。

例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过度包装行为
进行处罚,强制要求企业采取节约包装的措施。

政府还可以通过宣
传教育和奖励机制来引导企业和消费者节约包装、减少浪费。

其次,企业可以自觉地采取措施来减少过度包装。

例如,优化
包装设计,采用轻量化材料,减少包装层次,推广可循环利用的包
装材料等。

企业还可以建立健全的包装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
自律,确保产品包装符合环保要求。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可以发挥作用,他们可以选择支
持环保的产品和品牌,拒绝过度包装的商品,提倡绿色消费理念。

消费者的行为对企业的生产和包装方式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消费者
的理性选择,可以促使企业改变过度包装的习惯。

以上是针对商品过度包装的举措,这些举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品过度包装带来的不良影响。

然而,要取得实质性的成效,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减少过度包装的工作。

只有多方共同参与,才能有效地解决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后果(3篇)

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包装日益丰富多样,然而,过度包装现象也日益严重。

过度包装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商品过度包装进行了规定,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后果。

二、商品过度包装的定义商品过度包装是指商品包装成本过高,包装材料、包装形式等与商品价值不成比例,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后果1.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后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商品的质量,不得使用虚假宣传手段误导消费者。

”过度包装可能导致消费者误认为商品质量更高,从而产生误导。

因此,经营者因过度包装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法律后果《产品质量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保证产品质量,不得使用虚假标识、虚假宣传等手段欺骗消费者。

”过度包装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商品质量产生误解,因此,经营者因过度包装而使用虚假宣传手段,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法律后果《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有毒有害物质,防止环境污染。

”过度包装可能导致大量包装材料被废弃,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经营者因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后果《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虚假宣传、虚假标识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过度包装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商品价格产生误解,从而产生不公平竞争。

因此,经营者因过度包装进行不正当竞争,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法律后果《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

商品过度包装的看法和建议

商品过度包装的看法和建议

商品过度包装的看法和建议
商品过度包装的看法和建议
一、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
商品过度包装是指商品在包装上的过度设计和过度使用包装材料,导致包装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

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浪费资源
过度包装会浪费大量的资源,比如纸张、塑料、木材等,这些资源的浪费会导致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匮乏。

2.环境污染
过度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比如塑料袋、纸箱等包装材料会随意丢弃,造成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3.增加成本
过度包装会增加商品的成本,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导致商品价格的上
涨。

4.不利于物流
过度包装会增加物流的难度,使得物流成本增加,不利于商品的流通和销售。

二、解决商品过度包装的建议
为了解决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监管
政府应该加强对商品包装的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过度包装的商品进行处罚。

2.推广绿色包装
推广绿色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让消费者选择环保的商品,减少过度包装的商品的销售。

4.加强企业的自律
企业应该加强自律,减少过度包装的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推广环保的包装材料。

5.优化物流
优化物流,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综上所述,商品过度包装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过度包装的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便运输、介绍或说明商品的功能要求,即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商品过度包装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相悖,不近浪费资源和能源、污染环境,而且还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利益。为了有效遏制商品过度包装,必须建立起长效机制,完善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生产企业的作用,制定适合本行业的包装标准;加大对包装设计、包装材料、包装工艺设备的技术投入;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及政策约束机制分析

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及政策约束机制分析

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及政策约束机制分析商品过度包装对自然资源、环境等造成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与国际社会、国家所倡导的低碳理念、循环经济相违背。

本文对过度包装的危害进行研究,并通过政策层面分析过度包装的治理机制。

一、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适度包装对保护商品,方便消费,促进销售,保证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过分、夸大的包装不仅会对环境、社会和消费者造成巨大的危害,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浪费资源自然资源具有具有稀缺性,随着消费总量的增加,各种资源的需求总量会不断增加,只有合理的利用和使用资源,才能经济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但商品过度包装消耗了大量资源,但并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

有资料显示,生产月饼的厂家每年需要的一千万个纸月饼盒和包装材料就需要上百万棵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树木。

假如对过度包装不加限制,它对资源的消耗将是惊人的:目前我国每年仅包装盒用纸量就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了168万棵碗口粗的树木。

我国每年可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可以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中,没有得到回收利用的价值达500多亿元,纸木包装每年共计消耗森林面积*****公顷,导致大量的树木被砍伐,森林变成废墟尽管树木属于可再生资源,但生长周期漫长,且制作材料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消耗能源等其他非再生资源,这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污染生态环境生活垃圾是困扰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污染源,包装材料是生活垃圾的组织部分。

有资料显示,在去年中秋节过后的第一天,在广州一天内因为吃月饼产生的月饼盒垃圾可以把2500个足球场铺满。

在北京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中由于过度包装产生的至少有60万吨,而这些垃圾的处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据北京环卫部门资料显示:北京市每年产生的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约为83万吨,其中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

包装用的塑料制品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被土壤吸收,这些化学垃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特别是类似塑料等包装产品,需要200多年才能被土壤吸收,严重地污染了生态环境。

化妆品行业中过度包装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化妆品行业中过度包装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化妆品行业中过度包装问题的分析与建议一、问题分析化妆品行业作为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产品包装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过度包装问题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议题。

过度包装不仅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浪费了资源,并使消费者支付了过高的价格。

本文将从环境影响、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环境影响1. 有害物质释放:某些化妆品过度包装使用塑料或其他材料,其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长期积累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建议:- 化妆品企业应选择可降解材料作为包装材料。

- 加强对化妆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限制和监控。

2. 垃圾处理问题:过度包装导致消费后产生大量废弃物,给废弃物处理带来困扰。

建议:- 鼓励化妆品企业采用可回收材料,并进行回收利用。

- 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废弃物减量化处理。

三、资源浪费1. 能源消耗:化妆品过度包装需要大量的能源进行生产和运输。

建议:- 优化包装设计,减少包装材料使用。

- 提倡节约能源的生产方式并降低运输能耗。

2. 资源耗用:过度包装浪费了原材料,对自然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损耗。

建议:- 制定合理的包装标准,并对企业进行监督。

- 倡导可持续采购,选择符合环境友好性的原材料。

四、经济效益1. 成本提升:过度包装使得化妆品制造商的成本增加,进而推高产品价格。

建议:- 化妆品行业应鼓励简约包装理念,通过更加精致和有特色的设计来形成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

- 提倡共享包装概念,在适当情况下引入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方案以降低成本。

2. 消费者反感:部分消费者认为过度包装是商家在故意制造浪费现象。

建议:- 提供透明的包装信息,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成分和效果,避免过度包装误导消费者。

- 引导消费者关注产品质量和性能,形成追求精致和环保的消费氛围。

五、建议与结论针对化妆品行业中过度包装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化妆品过度包装进行限制和监管。

过度包装现象的问题以及相关应对措施

过度包装现象的问题以及相关应对措施

过度包装现象的问题以及相关应对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过度包装现象的问题及相关应对措施1. 问题概述。

产品过包装的危害性及对策(2)

产品过包装的危害性及对策(2)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产品过包装的危害性及对策(2)
2 防止产品过度包装的法律对策及体系重构
2.1过度包装的合理界定及法律定性
2.1.1过度包装的合理界定
要防止产品过度包装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对包装及过度包装进行合
理的界定。

根据1994年l2月欧盟理事会通过的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所谓的包装是指“一切用来盛装、保护、掌握、运送及展现物品的消耗性
资源”,包括糖果盒、塑料袋、直接与商品系在一起的标签等。

从目前发
达国家的做法来看,对产品包装是否过度主要从包装体积和(或)包装价值两个角度进行规定。

如明确规定产品的包装定位不得超过包装体积的25%,包装成本不得超过产品价值的l5%。

如日本的包装新指引中规定,容器内的空位不应超过容器体积的20%;包装成本不应超过产品出售价的l5‰包装应正确显示产品的价值,以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为配合该指引的实施,日本百货业协会还成立了专责委员会。

另外,日本东京都规定的商品礼盒包装适当化细要))中也有规定:包装容器中的间隙原则上不可超过整个容器的20 0/0.商品与商品之间的间隙必须在l厘米以下;商品与包装箱内壁之间间隙必须保持在5毫米以下;包装费用必须在整个产品价格的l5%以下。

当然,对于某些遇热会发酵和膨胀液体产品,应做出预留容量,比如英国政府规定金属桶盛装液体预留容量的5%。

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包装物不能大于被包装物体积的1/10。

2.1.2过度包装的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商品过度包装论文:我国的商品过度包装及化解对策

商品过度包装论文:我国的商品过度包装及化解对策

商品过度包装论文:我国的商品过度包装及化解对策摘要:适度的商品包装,既能保护和美化商品、促进销售,又可以丰富人们的经济生活。

但我国目前出现的商品过度包装,既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又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因此,我们应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国家、企业、消费者等方面入手,共同治理商品的过度包装。

关键词:商品过度包装原因危害对策上世纪80年代前,中国的出口产品曾因包装薄弱、外观不佳在国际竞争中屡屡受挫,造成每年损失达数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总结学习国内外经验教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包装里面有“黄金”,开始大力发展包装产业,基本上解决了“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落后包装局面。

近年来,中国包装行业以每年约15%的速度递增发展,如今,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包装大国。

但是中国的包装行业刚刚告别一穷二白,就开始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一些企业为追求更高的利益,过分夸大包装的功能,出现了大量包装价值远远超过商品本身价值的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对国家、社会、企业和消费者造成很大危害。

过度包装到底该如何界定?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刘阳生教授认为,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包装空隙率、层数等超过必要程度就是过度包装。

中消协曾明确指出,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10%、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30%,就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

因此,商品过度包装是一种功能与价值过剩的商品包装,在性质上有夸大和欺诈之嫌,主要表现为包装所用材料过多、体积过大、装饰奢华(即过量、过分、不必要),超过保护、销售、美化商品的实际需要,给消费者产生名不副实的感觉,呈现出“鞍比马贵”、“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虚假包装、欺骗包装”现象。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过度包装的泛滥?该如何化解过度包装问题?1.商品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1.1法律规范不完善,缺乏行业自律中国的包装业起步较晚,兴盛于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相关法律法规不是很完善,因此,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无法可依,难以从源头上通过法律手段有效治理商品过度包装。

我国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分析及法律对策(一)

我国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分析及法律对策(一)

我国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分析及法律对策(一)摘要]如何规制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已有成熟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运行机制。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商品过度包装的相关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本文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提出完善立法,形成法律法规标准相配套的比较完善的包装法律体系,建立界定过度包装行为的判断标准、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借鉴“欺骗性包装”的概念,保护消费者权利、明确执法机构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过度包装;生产者责任制;循环经济;绿色包装;法律体系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包装通用术语》中的定义,商品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材料等的总体名称。

商品包装必须根据商品的特性、分别采用相应的材料与技术,使包装完全符合商品理化性质的要求。

包装容器大小与内装商品相宜,包装费用,应与内装商品相吻合。

过度包装是相对正常包装而言。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很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规定,过度包装(excessivepackage)是指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

一、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商品过度包装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消费者抛弃大量包装废弃物,加重对环境的污染。

据环卫部门统计:北京市每年产生的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约为83万吨,其中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

第二,浪费大量资源。

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玻璃、钢铁、塑料等,使用原生材料,来源于木材、石油、钢铁等,这些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

有数据显示,每年仅包装废弃物就白白扔掉2800亿元,这2800亿元相等于筹备7年来直接跟北京奥运相关的总投资额。

第三,同时损害消费者和经营者利益。

过度包装在市场上泛滥,迫使消费者支付额外的巨额包装费;而经营者利用夸大包装装饰功能的方法从消费者身上取得更多的利润,在短期内,企业营利可能会有明显上涨,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各包装法律案例分析(3篇)

各包装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包装行业在促进商品流通、保护商品质量、提高商品附加值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包装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法律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的包装法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包装行业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

一、案例一:包装标识不清晰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案例背景:某消费者在购买一款食品时,由于包装标识不清晰,误将产品当作其他品牌购买。

食用后,消费者发现产品与预期不符,于是向商家投诉。

商家辩称,包装标识虽不清晰,但并未误导消费者。

案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标明商品或者服务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必要信息。

本案中,商家提供的包装标识不清晰,导致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商品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根据法律规定,商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应对策略:1. 商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包装标识清晰、准确。

2.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包装环节的监管。

3.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员工的法律素养。

二、案例二:过度包装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案例背景:某消费者购买了一款电子产品,发现产品包装过于豪华,甚至超过了产品本身的价值。

消费者认为,过度包装浪费了资源,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案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禁止生产、销售过度包装的商品。

本案中,商家过度包装产品,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法律规定,商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应对策略:1. 商家应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减少过度包装。

2. 推广环保包装材料,降低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3. 建立包装回收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案例三:包装设计侵权引发纠纷案例背景:某品牌推出了一款具有独特包装设计的商品,受到市场好评。

然而,另一家企业在未取得授权的情况下,模仿该品牌的设计,生产同类产品。

对于过度包装的建议

对于过度包装的建议

对于过度包装的建议过度包装指的是商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使用了过多的包装材料,不仅增加了商品的成本和运输难度,还对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针对过度包装问题,我有以下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控制。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在生产、销售和运输等环节对过度包装进行限制和监管。

对于违法过度包装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宣传教育消费者。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广告、公益活动等,向消费者宣传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消费者对过度包装的认知。

消费者能够有意识地选择少包装或不包装的商品,降低对过度包装商品的需求。

3. 推广绿色包装材料。

绿色包装材料是指对环境友好、可回收利用、能降解的包装材料。

企业可以选择使用绿色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开发和推广绿色包装材料。

4. 建立回收再利用系统。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政策,推动建立完善的回收再利用系统,对包装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

同时,还可以鼓励企业主动参与该系统,对回收的包装材料进行再加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5. 鼓励减少包装。

企业应该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尽量减少商品包装的数量和用量。

消费者对于包装过度的商品有着明确的偏好,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等方式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包装调整。

6. 引导消费观念转变。

消费者应意识到过度包装不仅加重了企业和社会的负担,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性能,而不仅仅是包装的外观和繁复程度。

消费者需要从追求包装的华丽程度转变为追求实用和环保的消费观念。

总之,解决过度包装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政府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鼓励企业采用绿色包装材料和实行回收再利用制度。

企业应调整产品包装策略,减少包装的用量和数量。

消费者应加强环保意识,选择少包装或不包装的商品。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减少过度包装现象,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开展过度包装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开展过度包装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开展过度包装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开展过度包装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1. 背景在现代社会中,过度包装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执法措施,但在执法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2. 执法困难之一:法规不明确在开展过度包装执法的过程中,执法者往往会遇到法规不明确的问题。

由于过度包装的标准并不明确,导致执法者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难以把握标准,容易出现执法不一致的情况。

这不仅给执法者带来了困扰,也让企业难以遵守相关法规。

3. 执法困难之二:行业反对另外一个执法过程中常见的困难是行业反对。

许多从事包装行业的企业往往对过度包装的执法持反对意见,他们担心过度包装的限制会影响到他们的经营,因此会通过各种途径来阻挠执法的进行,这给执法者增加了许多困难。

4. 执法困难之三:一刀切执法难以实施过度包装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一刀切执法难以实施的问题。

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对于包装的要求不同,采取一刀切的执法方式往往会产生很多争议。

执法者需要在实际执法中进行综合考量,保证执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5. 解决方法针对上述问题和困难,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制定明确的过度包装标准,明确规定各类产品的包装标准,以便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有明确的依据。

应该与行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执法方案。

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应该注重细节,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避免一刀切的执法方式。

总结在开展过度包装执法的过程中,虽然会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但只要采取合适的措施,仍然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过度包装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环境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解决过度包装问题不仅需要执法者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最终解决这一严重的环境问题。

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的措施出台,共同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浅析食品过度包装及控制

浅析食品过度包装及控制

包装世界Packaging World包装工艺浅析食品过度包装及控制柳洋四川省宜宾普拉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商品的种类以及数量也开始越来越丰富,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迎合消费者,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商品生产方不遗余力的对商品进行了大量的外观美化包装,该行为虽然确实让商品变得更加夺人眼球,可过度的食品包装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多的污染隐患。

对此,本文将从商品过度包装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食品包装;过度包装;控制问题一、我国关于过度包装的概论过度包装在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中定义为超出适度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

在我国,过度包装的情况一直存在,过度包装相对正常包装而言,无论从商品的功能保护、材料选用还是生产成本上来看,过度包装在功能性与使用价值方面都属于过剩浪费。

近年来,纸盒包装、塑料包装及复合包装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及酒水包装领域,然而,过度包装现象却日益严重,其形式多为以下几种:1、包装材料结构过度,甚至有些商品被过多的软材料反复包裹多达十几层,大大超过了包装对商品防护限制;2、现在的商品普遍都存在外包装体积过大的情况,商品本身体积较小,但是为了产生视觉上的奢华效果,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不少的商品生产厂家过度的在包装上下文章;3、在过度包装中,装潢过度也属于过度包装的一种,类似于包装袋上的满版印刷、印刷次数过多等现象。

总体来说,过度包装是在内包装与外包装之间增加包装层,虽然这样的商品呈现出来的外观效果华丽,但名不副实,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作用。

而抑制过度包装的工作主体还是应该落实在商品生产厂商的身上。

二、我国食品类过度包装现状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食品类包装其实也属于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从食品商品生产的工业流程上来讲,食品包装可以说也是其中一道重要的工序,食品包装主要的功能是保护食物在离开工厂之后,到达消费者手里之前,免于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外界因素的损害,对商品而言,包装具有稳定食品本身质量的功能,消费者能够更加方便的食用商品,从视觉效果上而言,包装可以将商品的形态更为直观的呈现在消费者眼前,以此来刺激消费者进行消费,因此食品的包装是具有其物质成本以外的价值意义的,所以商品的生产厂家对食品的外包装盒格外重视,包装盒也是食品制造流程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国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分析及法律对策(一)

我国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分析及法律对策(一)

我国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分析及法律对策(一)摘要]如何规制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已有成熟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运行机制。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商品过度包装的相关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本文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提出完善立法,形成法律法规标准相配套的比较完善的包装法律体系,建立界定过度包装行为的判断标准、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借鉴“欺骗性包装”的概念,保护消费者权利、明确执法机构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过度包装;生产者责任制;循环经济;绿色包装;法律体系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包装通用术语》中的定义,商品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材料等的总体名称。

商品包装必须根据商品的特性、分别采用相应的材料与技术,使包装完全符合商品理化性质的要求。

包装容器大小与内装商品相宜,包装费用,应与内装商品相吻合。

过度包装是相对正常包装而言。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很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规定,过度包装(excessivepackage)是指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

一、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商品过度包装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消费者抛弃大量包装废弃物,加重对环境的污染。

据环卫部门统计:北京市每年产生的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约为83万吨,其中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

第二,浪费大量资源。

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玻璃、钢铁、塑料等,使用原生材料,来源于木材、石油、钢铁等,这些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

有数据显示,每年仅包装废弃物就白白扔掉2800亿元,这2800亿元相等于筹备7年来直接跟北京奥运相关的总投资额。

第三,同时损害消费者和经营者利益。

过度包装在市场上泛滥,迫使消费者支付额外的巨额包装费;而经营者利用夸大包装装饰功能的方法从消费者身上取得更多的利润,在短期内,企业营利可能会有明显上涨,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分析及法律对策[摘要]如何规制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已有成熟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运行机制。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商品过度包装的相关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本文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提出完善立法,形成法律法规标准相配套的比较完善的包装法律体系,建立界定过度包装行为的判断标准、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借鉴“欺骗性包装”的概念,保护消费者权利、明确执法机构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过度包装;生产者责任制;循环经济;绿色包装;法律体系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包装通用术语》中的定义,商品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材料等的总体名称。

商品包装必须根据商品的特性、分别采用相应的材料与技术,使包装完全符合商品理化性质的要求。

包装容器大小与内装商品相宜,包装费用,应与内装商品相吻合。

过度包装是相对正常包装而言。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很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规定,过度包装(excessive package)是指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

一、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商品过度包装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消费者抛弃大量包装废弃物,加重对环境的污染。

据环卫部门统计:北京市每年产生的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约为83万吨,其中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

第二,浪费大量资源。

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玻璃、钢铁、塑料等,使用原生材料,来源于木材、石油、钢铁等,这些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

有数据显示,每年仅包装废弃物就白白扔掉2800亿元,这2800亿元相等于筹备7年来直接跟北京奥运相关的总投资额。

第三,同时损害消费者和经营者利益。

过度包装在市场上泛滥,迫使消费者支付额外的巨额包装费;而经营者利用夸大包装装饰功能的方法从消费者身上取得更多的利润,在短期内,企业营利可能会有明显上涨,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伴随着商品包装愈演愈烈之势,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价格扭曲现象。

价格扭曲刺激了商品过度包装,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五,商品过度包装助长奢侈浪费、畸形消费等不正之风,不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宗旨相悖。

从环境法哲学的意义上讲,过度包装行为违背了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

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何者为正当、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界负有什么样的义务等问题。

传统的伦理道德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环境伦理将伦理道德的视野扩展到了自然。

它从本质上就是要建设一种能使全人类可以永续生存和永续发展的道德,并在人与价值观方面实现革命性的变革。

环境伦理观告诉我们: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到头来遭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

传统的工业文明追求经济的高增长和高效率,而环境伦理观则主张“可持续发展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损害的发展。

所以,根据环境伦理,我们必须奉行节约原则。

而过度包装明显与环境伦理背道而驰。

在法律上,过度包装行为也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原则指人们的行为不能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诸如公序良俗即公共道德,以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等都属于公共利益范畴。

商品过度包装浪费资源和能源、污染环境,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相悖,行为本质上违反了公共利益原则。

今天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类在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没有能正确地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所导致的。

新的人类文明方式即“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

世界自然宪章(Wodd CharterforNature)是1982年10月28日国际自然资源保育联盟(IUCN)起草,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并且庄严宣告的重要文件,它确认了国际社会对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及其所应承担的道德义务的承诺。

该文件开宗明义指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应服膺:“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特的,无论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为了给予其他有机体这样的承认,人类必须受行为道德准则的约束,人类的行为或行为的后果,能够改变自然,耗尽自然资源;因此,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到迫切需要维持大自然的稳定和常质,以及养护自然资源”。

二、我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立法现状及缺陷作为环境法中的基本法,***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没有规定。

近两年,政府终于把发展循环经济提上了议程,并开始着手整治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

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条规定“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应当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

企业应当对产品进行合理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

”可见,我们政府已经开始关注过度包装的危害问题了,但该法的宗旨是在宏观上促进清洁生产的形成。

由此可见,对于其中的产品过度包装问题,只有简单的规定,缺乏实际操作性。

2008年8月29日,《循环经济促进法》经过3年的讨论和修改后,终于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法明确规定,设计产品包装物应当执行产品包装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法是一部框架法,不可能对过度包装这一事项作出非常细致的规定,对规范过度包装也缺乏操作性。

值得欣喜的是,最近政府连出重拳。

我国目前有3项针对过度包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

2008年7月30日商务部关于开展适度包装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从流通环节制止月饼、茶叶、酒类、保健品、化妆品等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并在2008年第三季度开展以“适度包装、节约资源”为主题的抑制商品过度包装专项工作。

2008年8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月饼包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通知》提到,包装层次过多、选材用料过度、装潢设计奢华、包装成本过高的月饼既不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又助长奢华之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

并要求各级质检部门要对月饼生产单位以及宾馆、饭店和酒楼等生产月饼的单位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包装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违反有关规定生产、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依法予以下架处理。

月饼过度包装问题进入法律规范的视野,压缩了奢华月饼生存的空间。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数据,作为过度包装商品的代表——月饼,2008年中秋市场上有了明显改善,基本上走简易包装路线,朴实、简单、大方,同时,消费者的选择也更趋于理性,这也充分说明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对于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但是,节日毕竟不只有中秋节一个,送礼佳品也不仅指月饼一种,其他依旧在走奢华路线的商品同样亟待规范。

2008年8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按照国务院法制办立法计划安排,起草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

2008年9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在质检总局举行,共有来自行业协会、企业等各个阶层的27名代表参与了听证。

此次听证会主要针对《草案》与相关国家标准之间的衔接、《草案》中对过度包装的界定的合理性、《草案》规定的相关技术参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商品包装的循环使用、《草案》对监管处罚相关规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等焦点进行讨论。

但条例明显的不足,是仅把商品过度包装看作一个商业问题,寻求的解决之道自然是对企业进行约束以完成监管职责。

其实,过度包装还涉及多项公益问题。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过度包装涉嫌商业欺诈,有损消费者的权益;从社会角度来看,它浪费公共资源。

但在条例中,消费者权益和社会权益都没有得到体现,整个抑制行动也就变成了监管者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虽然违法企业会受到监管部门的罚款惩处,但它并不需要为自己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消费者权益的侵害负上全责。

目前,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包装法,对包装行业所涉及的法律规范散见于环保法、知识产权法以及一些零散的行业法规和规章、标准中,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滞后。

零散的标准和原则性的法律法规,难以对当前豪华包装等商品过度包装问题进行有效规范。

有标准无法律的弊端,在于无法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导致出现多头执法、重复执法,而且一出问题相关部门就容易推诿,节前‘旋风式’例行检查,虽也取得一些成效,但从长远看,仍难以有效解决过度包装的问题。

而且《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草案)》立法层次不高。

要真正能依靠法律及政策去引领市场,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还需要通过更细化的立法及相关措施,以形成包装法体系。

在现有法律呈现空白或不足的背景下,我们要有效地规范商品过度包装行为,就有必要考虑和借鉴他国的相关立法与实践,“采他山之石,攻己山之玉”,将他国的成功经验移植于我国,这样不仅经济,而且有利于高效地遏制过度包装行为。

三、国外关于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立法与制度商品包装过度的现象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引起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重视,德国的《包装条例》、荷兰的《包装盟约》、法国的《包装条例》和比利时的《国家生态法》等等,都是较早制定的专门规范商品包装的单行法。

而在1994年的12月,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更进一步地统一和协调各国的相关立法。

该指令明确指出:“为商品包装立法的目的在于防止包装废弃物的形成和提高包装品的再生利用率。

”在这一指令中,欧盟对包装的定义和种类进行了详细的界定。

所谓“包装”,是指“一切用来盛装、保护、掌握、运送及展现货品的消耗性资源”,包括糖果盒,塑料袋、直接与商品系在一起的标签等;同时要求各成员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包装品管理体系,以提高包装品的回收和再利用率。

多数欧洲国家对于欧盟的这项指令都通过立法和采取配套措施的方式积极地落实,其中尤以德国的立法最成熟、相关设施最完善、成效最佳。

日本自从上世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循环经济”在日本被看成为“社会静脉产业”。

从立法的角度看,虽然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较早,但其是从解决垃圾再利用问题开始的。

而日本在德国的基础上,将循环经济立法大大推进了一步,日本制定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在这个法律之下,又有《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法》和《固体废物处理法》,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关于《食品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废弃建筑物再生利用法》以及《绿色采购法》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