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发展政策与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图书馆的馆藏和采编工作

图书馆的馆藏和采编工作
跨领域合作与交流
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如博物馆、科研机构等进行跨 领域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资源建设和服务创新 。
国际图书馆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图书馆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优秀文献 资源,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分类编目
对文献进行分类、编目、加工,建立文献信 息数据库,便于检索和利用。
典藏上架
将加工好的文献典藏、上架,便于读者借阅 和利用。
采编工作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资源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采编工作的难度越来 越大。同时,读者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采编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开展文献评估与剔除工作
定期对馆藏进行评估,剔除无用或过时文献 。
馆藏数字化建设
建立数字化建设标准
统一数字化格式、元数据标准等。
开展数字化加工
对纸本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形成数 字资源。
建设数字图书馆
整合数字资源,提供一站式检索和服 务。
加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确保数字资源的可持久保存和可获取 性。
04
编目实践
依据编目规则,对馆藏图书进行 编目,包括著录、标引等环节, 建立完整的书目数据库。
编目质量控制
对编目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及时 纠正错误和补充遗漏,确保书目 数据库的质量和完整性。
05
图书馆馆藏与采编工作 的发展趋势
馆藏多元化发展
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并重
图书馆馆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书籍和期刊,数字资源如电子 书、数据库、在线期刊等逐渐成为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交叉与跨领域资源
随着学科交叉和跨领域研究的增多,图书馆馆藏资源也呈现多元化 趋势,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

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与发展趋势

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与发展趋势

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与发展趋势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场所,其收藏政策与发展趋势的制定对于满足读者需求、保证知识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一、收藏政策的制定图书馆的收藏政策包含了选择、购买、整理、管理以及淘汰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为读者提供丰富、优质的图书资源。

1. 选择与购买图书馆需根据读者群体的特点与需求,选择适合的图书类型及内容进行购买。

这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读者建议等方式,了解读者对特定主题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

2. 整理与管理图书的整理与管理是保证读者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图书的重要环节。

收藏政策应规定图书的索引分类、编目规则以及图书馆内部的流通与借阅规则,以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

3. 淘汰与替换为了保持图书馆收藏的新鲜与有效,淘汰与替换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图书馆应根据图书的损耗情况、关注度以及内容的时效性,定期清理、淘汰陈旧与损坏的图书,并及时添加新的图书资源。

二、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与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1. 数字化收藏数字化收藏是当前图书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数字化技术,图书馆可以将实体图书转化为电子版,提供在线阅读服务,满足读者的网络阅读需求。

这不仅方便了读者的获取与借阅,也解决了空间有限的问题。

2. 多媒体资源的收藏除了图书,多媒体资源的收藏也逐渐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方向。

音频、视频、电子期刊等多种形式的资源丰富了图书馆的藏品,满足了读者对多样化知识形式的需求。

3. 开放式合作与共享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也倾向于开放式合作与共享的趋势。

一方面,图书馆通过与其他图书馆或机构合作进行资源共享,提供更广泛、多元化的藏书;另一方面,图书馆也鼓励读者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通过读者间借阅、分享等形式,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4. 数据驱动的收藏决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图书馆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读者的阅读行为、偏好等进行分析,从而更准确地预测读者的需求,优化收藏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文化设施,对于推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而信息化建设则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1. 数字化馆藏建设已初见成效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各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了数字化馆藏建设。

通过数字化处理,已经将大量文献、图书及期刊转化为电子资源,方便用户检索和使用。

数字化馆藏的建设也对馆藏资源的长期保存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信息技术的普及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质量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现在的图书馆已经实现了自助借还书、智能检索等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些高校图书馆还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了图书馆APP,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3. 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体系逐步完善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利用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已经实现了对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管理、读者信息管理以及馆藏数据统计等功能。

也为图书馆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管理手段和决策支持。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1. 加快数字化馆藏建设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图书馆将会加快数字化馆藏建设的步伐。

未来,数字化馆藏将不仅仅局限于文献、图书和期刊,还将包括音像资料、地方志、古籍善本等特色馆藏资源,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2. 强化馆藏资源共享未来,高校图书馆将会更加强化馆藏资源的共享。

借助于信息技术,各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共享平台将馆藏资源进行共享,同时也可以借助于云技术将馆藏资源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图书馆进行联动,使得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更加丰富和多样。

3. 推进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未来,高校图书馆将会推进智能化建设,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

江西省博物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江西省博物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丰富的历史文化课程,拓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文创产品开发
深入挖掘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设计开发具有江西特色的 文创产品,如纪念品、艺术品、文创家居等,推动文化创 意产业的发展。
IP授权与合作
积极寻求与其他行业、品牌的IP授权合作,将博物馆的文 化元素融入到更多商品和服务中,实现文化价值的商业化 转化。
人员结构
江西省博物馆拥有一支专业、高效的管理和运营团队,人员 结构合理,包括策展人员、文物保护人员、研究人员、行政 管理人员等。
专业素质
博物馆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他们拥有丰富的历史 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博物馆的各项业务和工作。 同时,博物馆也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专 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文化活动举办
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艺术展览、文化沙 龙等,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文化交流桥梁,提升博 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展览交流
加强与国际博物馆的交流合作,举办国际性的展览交流活动,引进世界各国的优秀展览, 同时也将江西省博物馆的精品展览推向国际舞台。
学术研究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研究合作,与国内外学术机构、高校等开展联合研究项目,提升江西省 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水平。
初始阶段
博物馆成立初期,主要收集和保 存江西地区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
产。
发展历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博物馆不断扩 大规模,增加新的展区和展品, 同时不断完善和更新设施设备。
现状与影响
江西省博物馆现已成为集文物收 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为 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为国内外 游客提供了解江西历史文化的窗
口。
博物馆的展品特色
03

中国档案馆数量、档案细分数量及档案馆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档案馆数量、档案细分数量及档案馆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档案馆数量、档案细分数量及档案馆发展趋势分析一、档案馆分类档案馆是收集、保管档案的机构。

负责接收、征集、管理档案和开展档案利用等。

中国周代的天府,汉代的石渠阁,唐代的甲库,宋元的架阁库,明清的皇史宬等,都是历代保管档案的机构。

建国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档案馆。

二、档案馆现状回顾我国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档案信息化始于档案的计算机化管理。

早在1979年钱学森就在提出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性时,指出计算机应用对档案的收集、存储、终端技术及检索的重要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档案馆数量为4136个,同比下降1.8%;2019年中国档案馆数量为4234个,同比增长2.4%。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也面临着环境的变化。

如档案机构的改革、大数据事业的发展,以及电子文件管理单轨制的到来等,都对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9年国家综合档案馆数量为3337个,同比增长0.7%;国家专门档案馆为256个,同比增长21.3%;部门档案馆数量为140个,同比下降2.1%;企业档案馆数量为181个,同比增长14.6%;事业单位档案馆数量为320个,同比增长3.6%。

《2018-2024年中国档案馆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档案馆建筑面积为10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7%;2019年中国档案馆建筑面积为11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8%。

其中,2019年中国档案馆藏档案数量为82851万卷、万件,同比增长10.4%;中国档案馆开放档案数量为13172万卷、万件,同比增长17.4%。

其中,2018年中国档案馆照片档案数量为2056万张,同比下降12%;2019年中国档案馆照片档案数量为2204万张,同比增长7.2%。

中国档案利用数量基本维持在2000左右万卷、万件次。

2019年中国档案馆利用档案数量为2140万卷、万件次,同比增长17.6%。

自然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自然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自然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近些年来,自然博物馆发展态势迅猛,然而其规模、数量、类型、区域分布、功能等,均与国外同类博物馆存在差距,与国内其他类型的博物馆相比,数量也偏少,较难满足社会需求。

一、自然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一)数量激增,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我国每年新建、改扩建的大中型博物馆均在80座左右。

与整体博物馆建设高速发展同步,我国自然博物馆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

1980年以前,我国独立建制的自然科学场馆不到30座,2010年已有1089座,其中,自然类博物馆412座、科技馆417座、专业科技博物馆260座,在2970座博物馆总量( 国家文物局2010年公布数据) 中,占到了1/3。

预测在“十二五”期间,自然博物馆的场馆建筑总面积将比目前增加60%。

(二)类别逐步丰富,但数量仍显不足随着对自然类博物馆认识的加深,自然博物馆的门类变得丰富。

按照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以下自然类博物馆及相关机构应归入自然博物馆范畴:综合性自然史博物馆、省博物馆自然部、地学类博物馆、自然科学专题博物馆( 生物、生态、人类、天文、中药等类) ,以及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地质公园、人工生态园、水族馆和活体标本馆等。

其中,目前我国全国综合性自然史博物馆只有8 座,占自然类博物馆总数的4.2%,数量仍显不足。

(三)区域分布不均2009年统计的190个我国大陆自然博物馆区域分布情况为: 华东地区53个,华北地区37个,华中地区25个,华南地区18个,东北地区21个,西南地区20个,西北地区17个.其中华东地区最多,占27.4%;其次是华北地区,占19.5%;最少的是西北地区,约占9.0%。

我国大陆自然博物馆的区域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成正比。

作为区域中心级自然博物馆的代表,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 青海)、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开工建设,填补了在自然资源丰富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区无省级自然博物馆的空白,西部地区不均衡的现状会有所改善。

高校馆藏建设的趋势及策略分析

高校馆藏建设的趋势及策略分析

高校馆藏建设的趋势及策略分析摘要:图书馆的长期向上发展,馆藏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有力支持,纵观时代发展,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呈现资源多样化、技术智能化、管理专业化的趋势,如何实施更为科学和系统的馆藏建设是图书馆员重点研究的课题,高校馆藏建设应从读者需求出发,以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及科研方向为建设重点,纸质文献馆藏与数字文献馆藏协调发展,并加强馆际共享共建。

关键词:馆藏建设资源管理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功能上由以往的藏书、借阅、内部服务转变为学校的资源中心、学习中心、学术交流中心。

高校馆藏建设需要长期积累、逐步完善,根据自身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的需求,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印刷型馆藏与数字化馆藏协调发展,为所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首先分析高校馆藏建设发展的趋势,并对高校馆藏建设提出几点意见。

1 高校馆藏建设发展的趋势1.1 资源多样化在当今社会,图书馆由于引入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等方面的技术,使得信息资源向着网络、数字、共享化方面进行发展着,把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资源有机的整合链接在一起,以动态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并提供良好的服务,其中网络的各种信息资源包含了有多媒体资料、数据库、声像资料等方面。

网络资源的发展使图书馆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还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满足读者需要,在图书馆信息资源上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的趋势。

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应包括文献型资源、数据库资源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

1.2 技术智能化由于智能代理、数据挖掘、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的引入,人工智能和信息服务的融合,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更加智能化,如RFID技术与图书管理系统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图书管理流程化繁为简,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借还、查询等智能化服务。

未来要进一步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密切关注相关技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状况,不断探索、引进和应用智能化技术,促进智能化服务的快速发展。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师生提供学习资源、支持教学科研、培养信息素养等重要职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也在不断转变和发展。

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电子图书馆、数字资源库、数字化图书馆等信息化建设项目纷纷涌现,为师生提供了更为便捷、快速的阅读和查询服务。

信息化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还为师生提供了更多元化自主学习的机会。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信息化技术更新换代快,维护成本较高,部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等。

针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研究意义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资源的重要载体和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必然趋势。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研究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在于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探讨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通过研究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趋势,可以为高校图书馆提供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促进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服务方面不断创新和进步。

研究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有助于促进高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推动高校图书馆成为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

深入研究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重大且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有助于推动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的转型与发展。

2. 正文2.1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场馆和学习资源库,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方向。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的前景与挑战是什么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的前景与挑战是什么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的前景与挑战是什么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它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我们来看看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的美好前景。

其一,数字化极大地拓展了博物馆的受众范围。

传统的博物馆受到地理位置和开放时间的限制,只有当地或者特定时间内能够前往参观的人群才能接触到藏品。

而通过数字化,世界各地的人们只需轻点鼠标或滑动屏幕,就能欣赏到珍贵的藏品。

无论是身处偏远乡村还是繁华都市,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随时随地访问博物馆的数字资源,这无疑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大。

其二,数字化为藏品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高精度的数字化扫描和建模技术,可以对藏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记录,即使原物在未来可能因各种原因受损,我们仍能依据数字资料了解其原始风貌。

而且,数字化后的藏品可以方便地被研究人员分析和比较,有助于发现新的历史文化线索和规律。

其三,数字化丰富了藏品的展示方式。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静态陈列,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藏品背后的历史场景,与藏品进行互动,获得更加生动和深刻的体验。

这种沉浸式的展示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其四,数字化有助于博物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

不同博物馆的藏品数字化后,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整合,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和展览活动,促进博物馆行业的整体发展。

然而,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技术难题是其中之一。

要实现高质量的数字化,需要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例如,对于一些易碎、易损的文物,如何在不造成损害的前提下进行精确扫描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而且,数字化过程中的数据存储、管理和维护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资金投入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数字化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包括购买设备、聘请技术人员、建设数字平台等。

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状况调查及实践

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状况调查及实践
2 1 年 3月 01




M a .. 01 r 2 1
21 0 1年第 2期 ( 总第 13期 ) 2

S a x i r r o r a h n i bayJ u n l L
N . ,0 1 I u o 13 o 2 2 1 (s eN . 2 ) s
实践研究 ・
高校 图 书馆 馆 藏 发展 政 策状况 调 查 及实 践
4 9
21 0 1年 3月




M a ., 01 r 2 1
2 1 年 第 2期 ( 01 总第 13期 ) 2
S a x L b ay J u n l h n i i r r o r a
N . ,0 l I u o 1 3 o2 2 1 (s eN . 2 ) s
京 科技 大学 、 中央财 经 大学 、 门大学 等 山西省 内及 厦 省 外共 5 高校 的馆 长 、 0所 副馆 长或 制定 馆藏 政策 的 相关 人员 进 行 了调查 , 回收 了 2 共 l份调 查 问卷 。通 过 对 回收 的问卷 进行 数据 整理 、 析 , 别从 高校 图 分 分
在本 次调查 中 , 调查 者 知 道 图书 馆馆 藏 发 展 被 政 策 的 占总 数 的 9 . % ; 知 道馆 藏 发 展政 策 的 占 05 不
9 5 。如 图 1 示 : .% 所
9 5 % .O

广]
不 知 道 馆 藏 发展政 策
知 道馆藏 发 展政 策
图 1 高 校 图 书馆 对 馆 藏 发 展 政 策 的 认 识 程 度
馆藏 政 策制 定机 构 、 定 原则 、 定人 员及 内容 , 制 制 并对馆 藏 发展 政 策 制 定 实践 中应 该 注 意 的几 个 问题 提 出 了

国内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81 4 % 2 0 . 5 9 % 2 2 . 5 5 % 2 4 . 5 1 %
2 6 . 4 7 % 2 8 . 4 3 %
1 0
文献 资源 建设

2 0
特 色服 务

4 图书馆 特藏 资源研 究 的现状 评价
国 内有 关 图书 馆 特 藏 资源 的研 究始 于 1 9 9 9年 ,经 过 近
和 《 图书馆建设》三种期刊 ,各载 文 7篇 。说明该研究领域
虽 然 数 量 少 ,研 究质 量 还 是 很 高 的 ,尚未 形 成 大 面 积 的研 究
3 . 3 . 5高校特 色馆 藏与学科结合
对高校而言,高校特藏建设不仅能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学
科 领 域 发展 趋 势 , 还 能 体现 该 高 校 的文 化 发 展取 向。 一部 分 学
表 3 图 书馆特 藏资 源研 究领 域期刊 文献 高频 词汇
序 号 l 关键 词 图书馆 词频 序 号 2 9 1 1 关 键词 特 色数据 库 词频 5
表 2 研 究文献 来源 期刊 分布 表 期 刊名 称 载 文 占总文献 累计 累计 文献 数 量 比例 载文 量 数量 比例
科技 情报 开发 与经 济
图书 馆学 刊


高校 图书馆
特色 馆藏
2 4
I 8
l 2
1 3
数字化
特 藏 室




3 . 4 4 8 %
3 . 4 4 8 %

1 4
3 . 4 4 8 %
6 . 8 6 %

5 6 7 8 9

2024年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民间美术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市场也逐渐兴起,并呈现出一定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对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市场进行分析,以探讨其现状。

市场规模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民间美术作品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收藏品。

目前,许多艺术品展览、拍卖会和艺术品交易平台涌现,为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市场特点1.多元化: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市场包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作品,如传统绘画、陶瓷艺术、木雕等。

这些多元的艺术形式吸引了来自不同背景的收藏者和投资者。

2.发展潜力: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人们对传统价值的重新认识,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尤其是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这个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

3.价值认可:一些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民间美术作品,由于其独特性和稀缺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收藏家和投资者的认可。

这使得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市场成为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4.老龄化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作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市场上的作品供应量相对有限,这也进一步增加了民间美术作品的稀缺性和价值。

市场发展态势1.政策支持: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2.企业参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市场。

它们通过与艺术家和收藏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推动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3.艺术市场化: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市场正逐渐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市场上的价格逐渐由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决定,这也为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活力和竞争力。

市场面临的挑战1.保护问题: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在市场中的价值被认可的同时,也面临着受到侵权和伪劣产品的侵害的风险。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是保护市场利益和良好发展的重要措施。

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专业的服务,包括阅读指导、 参考咨询等。
CHAPTER 05
图书馆跨界融合发展
跨界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借阅服务,而是希望图 书馆能够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图书馆需要跨界融合,与其它领域进行 合作,提供更为丰富、新颖的服务。
智能化发展的可行性
技术进步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 化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可以应用于图书馆管理。
01
政策支持
政府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 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图书馆智能 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02
03
市场需求
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服务需求日益提高 ,智能化发展能够满足读者的个性化 需求,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人才储备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些 人才具备跨界融合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可以为图书馆的跨界融合提供强 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跨界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容
服务模式的创新
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数字化转型
图书馆需要改变传统的服务模 式,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例如 ,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移动图 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服 务,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
图书馆将进一步数字化,提供更多的电子资 源和数字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根据读者的 需求和偏好提供定制化服务。
共享资源
图书馆将通过共享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 置和最大化利用。
跨界合作
图书馆将与其他机构进行跨界合作,提供更 广泛的服务和资源。

县级档案事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县级档案事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县级档案事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01
02
03
人才短缺
县级档案事业人才队伍中 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短 缺,导致档案工作难以得 到有效的推进。
培训机制不健全
部分县级档案事业缺乏完 善的培训机制,使新员工 难以快速适应工作要求, 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县级档案事业的地位 和待遇相对较低,一些优 秀的人才难以留住,导致 了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县级档案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01
目前,县级档案事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 些问题。
02
具体来说,县级档案馆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档案
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县级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03 。
02
县级档案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级档案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02
县级档案事业具有基础性、广泛 性的特点,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 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公 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县级档案事业发展历程
县级档案事业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最初的简单收集、整理、保管,到 后来的档案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现 在的多元化、社会化发展。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县级档案事业面 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不断进行着 自我完善和发展。
1 2 3
信息化程度低
部分县级档案事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数字化 、网络化的管理手段,导致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 难以提高。
信息安全性不足
由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问题 也日益突出,一些县级档案事业在信息安全保护 方面存在不足。
信息化设施不完善
部分县级档案事业缺乏必要的信息化设施,如计 算机、网络设备等,影响了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课程案例学习报告《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评析

;课程案例学习报告《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评析

“信息资源共享”课程案例学习报告《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评析报告1.前言1.1总体评价本小组综合运用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理论和手段,结合实际情况,从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进行了评析,并与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对比,思考厦门大学图书馆在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过程中的经验与建议,以更好地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

总体看来,《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2007 年5 月修订版)》是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制定的,以适合实际应用为出发点,从各个方面对馆藏发展予以原则上和方法上的指导、规范,包括馆藏发展目标、采选原则和方法、馆藏评价、资源共享等。

这是一个有着较高使用价值的政策!1本小组的评析报告总体分为三大部分:优点、不足与疑问、思考与建议。

1.2评析方法本小组的评析报告采取“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批注式报告阶段。

本小组经过讨论一致决定采取以一种头脑风暴的方式,通过集体智慧,并结合课本以及相关参考书籍,逐章讨论政策文本的优缺点以及小组的思考和建议,期间还遇到了一些本小组内部也无法解决的疑问,并将小组讨论的结果以批注式报告记录下来。

第二步,细化分工阶段。

本小组根据内部成员各自的特点进行分工,针对第一步所得的批注式报告各个部分进行细化和分工,最后汇总。

第三步,最终修改阶段。

本小组成员针对汇总后的评析报告进行最后的审查,互相查漏补缺。

形成最终版的评析报告。

2.优点2.1“强调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协调发展”前言里面谈到厦门大学响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图书馆应相应地力求建成高水平的研究图书馆,对自身的定位很明确。

不同类型、性质的图书馆有着不同的藏书特点,每一1谭震锐.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评析——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7)个图书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任务与服务对象,而这些是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和唯一依据。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现状趋势

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现状趋势

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现状趋势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是指运用先进技术和理念,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图书馆的功能不断拓展,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将使图书馆更加开放、多样化和服务化,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两个方面介绍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

一、现状分析1. 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特点(1)数字化管理: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将图书馆资源数字化,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馆藏图书、期刊、文献等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馆藏共享和资源整合。

(2)智能化服务: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推荐、查询、借阅等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读者体验。

(3)开放式平台: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将通过开放式接口和互联网技术,与其他系统和服务进行集成,为读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

目前,国内外许多图书馆已经开始采用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图书馆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

例如美国的Ex Libris Alma系统、瑞典的FOLIO系统等,都是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代表。

国内一些大型综合性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也陆续引进了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成功案例为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虽然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具有许多优点,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

其次是成本问题,引进和维护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一定的投入,对一些资源匮乏的图书馆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再次是人才培养,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管理能力,这对图书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出了挑战。

二、趋势预测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将更加注重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

通过对读者借阅行为、图书馆资源利用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图书馆可以精准地把握读者需求,优化馆藏和服务。

中国博物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博物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博物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博物馆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博物馆的发展也经历了各种改变。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情况。

一、中国博物馆的现状:1.数量增长迅速: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数量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截至2024年,全国有博物馆超过5500个,几乎每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的博物馆。

2.藏品丰富多样:中国博物馆的藏品覆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历史文物、艺术品、自然科学等,无论是文物的数量还是内容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文化悠久,各个时期的重要文化遗产充斥着博物馆的陈列室。

3.新建博物馆规模庞大: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与知识需求的增长,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新建博物馆的建设。

很多新建的博物馆占地数量非常庞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展览空间。

4.科技应用广泛: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了文物的展示形式。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参观者可以更加亲近文物,增强了参观体验。

二、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1.社区博物馆的兴起:社区博物馆是近年来中国博物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社区博物馆以更加贴近生活的展品和主题,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参与。

这些小型博物馆通常不收取门票,并且组织各种公益活动,让居民更好地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中。

2.文创产品的推广:中国博物馆逐渐意识到文创产品的潜力,开始积极开发和推广自己的文创产品。

例如,以馆藏文物为原型制作的手办、文具、服饰等产品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

这样的推广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产业,也提高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跨界合作与国际交流:中国博物馆与各领域的跨界合作越来越多。

例如,将博物馆与艺术家、设计师、科技公司等合作,通过创新的展陈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

此外,中国博物馆也积极与国际博物馆开展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自身水平。

总结:中国博物馆在数量、藏品和展示形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参与文化传承的机会。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中国博物馆从社区博物馆、文创产品、数字化建设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文化和知识的需求。

图书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图书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图书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2019-10-24摘要:图书馆是在⼈们求知欲望的促使下诞⽣出来的顺应社会发展的⾃然产物,它是⼈类⾃我求知意识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化产业也如⾬后春笋,逐年复苏并兴旺发展起来,收藏⽂献、供⼈借阅书籍,并阅读图书的图书馆的作⽤⽇渐凸显。

本⽂就以⽬前数量最多的⾼校图书馆为例,对当前⾼校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以下探讨。

关键词:图书管理;管理现状;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书籍是⼈类发展史上⼀切⽂明的起源,是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的播种机,是积累⼈类⽂化的重要⼯具,书籍的出现,带动着⼈类⽂明的发展,图书馆,做为书籍保存的载体,在历史的进程中发挥着巨⼤着的作⽤,图书馆是书籍存放的仓库,是⼴⼤读者借阅书籍的平台,它有着保存⼈类⽂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的职能。

然⽽伴随着当前⼈们⽣活⽔平的不断提⾼的因素影响,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图书管理的现状,在很多⽅⾯都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影响图书管理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图书管理模式能跟上图书馆的发展步调。

⼀、图书管理的概况图书管理是图书馆最基本的⼯作职能,是对图书馆的⽂献资料信息、⼈⼒、物资等通过科学的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过程,来达成有效的图书馆的⽬标活动。

图书馆管理的对象,由⼈员、建筑、设备、经费、⽂献资源和技术⽅法等构成,图书馆的管理是对⼴⼤读者、图书资源和借阅过程的管理,它从整体性、关联性和均衡性三个特点出发,将图书管理变为⼀个运动系统。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们的对知识的求知欲望更加明显,尤其是在⽹络技术的冲击下,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更要重视管理,并且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管理⽀撑,才能让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得到最⼤体现。

就⽬前新疆的⾼校图书馆⽽⾔,在很⼤程度上已经转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虽然新疆的互联⽹络技术总体起步发展较为迟缓,但这绝对没有影响到⽹络技术在新疆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图书管理上的运⽤,⼤部分⾼校的图书馆都已经形成了适应本馆发展的管理系统,将传统的⼿⼯操作,⼈⼯管理转变为计算机系统管理模式。

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与发展趋势

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与发展趋势

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与发展趋势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资源中心,它的收藏政策和发展趋势对于促进读者阅读、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与发展趋势,并分析其中的挑战与机遇。

一、收藏政策的制定原则收藏政策是图书馆建立和发展藏书的指导方针。

一个好的收藏政策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原则:1. 追求学术价值:图书馆的收藏应该以学术价值为导向,优先选择具有研究价值和学术影响力的图书、期刊、文献等。

2. 满足用户需求:图书馆的收藏应该紧密与用户需求相结合,根据读者的借阅情况、建议和反馈来决定收藏的内容。

3. 多元化和平衡发展:图书馆的收藏应该具备多元化和平衡发展的特点,涵盖不同学科领域的图书与文献,以便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

4. 保护与保存:图书馆应该重视图书的保护和保存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图书损坏和丢失,确保收藏资源的长期可用性。

二、发展趋势1. 数字化藏书: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许多图书馆开始将纸质藏书数字化,建立电子图书馆和数据库。

这种趋势可以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的资源。

2. 开放获取运动:开放获取运动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免费获取和共享,这对图书馆的收藏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

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论文数据库采取开放获取模式,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些开放资源丰富自己的收藏。

3. 合作与共享: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共享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通过与其他图书馆建立联盟,共享藏书资源,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4. 数量与质量并重:虽然数字化藏书的发展使得许多图书馆的藏书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但质量仍然是图书馆收藏的重要指标。

图书馆在扩充藏书量的同时,也要关注藏书的学术价值和内容质量,确保收藏的资源具有实质性的研究和学术意义。

三、挑战与机遇1. 版权问题:数字化藏书和开放获取运动增加了图书馆的版权管理压力。

图书馆需要制定合理的版权政策,保障读者和权利人的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资源的学科化建设逐渐引领资源的发展
重视buyer的角色发挥 罗伯特·B·唐斯在论及:后人对我们工作如有所褒贬,决不是因为 完备的目录,精密的分类方法,简便的出纳制度或是完善的参考服务 ,而是针对藏书——究竟从我们的手中留下些什么? 或是忽略掉了什 么?” 与用户衔接更紧密,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找到了利益的最大交集所 在,赢得了用户信任 可以更好地开展资源建设,让馆藏发展从粗放型到集约化,方便地实 现馆藏评价:
1. 资源结构多元化:呈复合型结构
纸本文献的出版数量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纸本文献 + 数字资源(文本类电子资源+多媒体资源) 图书馆实际采访工作中:馆藏印刷型文献、馆藏数字化 文献和网上文献信息三位一体 电子文献的长期保存问题仍在研究之中 开放获取资源渐成馆藏的组成部分 从使用的角度,纸本文献和电子文献各有长处,人们的 阅读习惯呈现多样化
收藏率 满足率 保障率
开展深层次服务奠定基础
4. 资源的学科化建设逐渐引领资源的发展
了解学科发展,调查学科发展需求
参与教学、科研,参加学科内的学术会议
梳理分析本学科资源现状
馆藏对比分析法,文献调研法,用户需求调查,文献保障调查
调查本学科文献资源出版情况
主要的出版社、学协会、常用的开放获取资源
制定学科文献资源发展目标与规划 开展学科文献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 趋势与案例分析
主要内容
一、新认知环境:用户与图书馆管理者 二、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趋势与案例 三、结语
1. 高校图书馆:变化与变革
当前大环境发生了很多改变
大规模的数字化/信息化社会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开放化 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变革 阅读/学习模式的变化
变化是图书馆发展的主题
开放:促进资源共享,创新开放形式 交流:以人为本,畅通交流渠道,激发专业活力 合作:激活资源,延伸图书馆触角
2. 用户从外部对图书馆认知的变化
认知一:
教授们认为:图书 馆更多的是资源的 购买和保存者
认知二:对图书馆的利用趋向多元化
︓ 图 书 馆 的 认 知 度 ︵ ︶
2019/1/2 5 5
OCLC 2010
资源趋向一致性,使得大多数人的一般性需求较容易满足; 同时浩瀚的文献资源海洋变得平淡无奇,图书馆以往凭借资 源占据制高点的优势逐渐丧失。 特色资源在不断产生,突破了以往资源的界定,对图书馆的 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长远的眼光、灵敏的“嗅 觉”和快速的实施。且要有更多的开发与利用。 例如:古文献,手稿,数据,图片,原生多媒体资源
4.图书馆功能发生颠覆性变化
学习中心
信息共享、空间和设施共享、 技术共享、协同学习…
高校图书馆不再 仅仅是提供书刊 资料借阅服务的 地方…
教学服务中心
培训、教参、教学课 件资源…
知识中心
收集、保存、传播知识, 提供科研与创新支持…
文化中心
保存文明、传播文化、信 息交流、社交服务…
4.图书馆功能发生颠覆性变化
2. 文献资源发展政策:重新梳理
从下游到上游, 引领机构开放 出版,拓展资 源边界,变被 动为主动
相比资源发现 途径,用户更 希望图书馆提 供全文和学科 化资源
数据渐成资 源的主要构 成之一
预算压力空前 加大,资源不 再求全,共享 成为资源建设 的途径之一
3. 实体资源:快速数字化、研究化
快速数字化
需求驱动采购(demand-driven acquisition,DDA):
图书馆资源的采购是基于用户因需求而使用资源时的采购。 向用户提供对大范围图书的立即访问,一旦有需求即可采购; 以比传统采购模式更切实的方式呈现更多用户可能使用和购买的图书书目; 如果实施恰当,DDA可使只按需要购买成为可能,图书馆得以节省经费,或以目前 同样的图书经费总额,取得更高的图书使用率。
与科研合作 支持创新
在图书馆馆际 合作之外,跨 界发展,加强 交流与开放, 激励创新,增 强活力。
与用户合作 提升服务
与技术领域合作 加强应用
与公众社区合作 创造环境
与出版商合作 实现共赢
主要内容
一、新认知环境:用户与图书馆管理者 二、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趋势与案例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符合大学本科以上用户需求的、与教学 科研有关的学术性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实体资源和虚体资源。
实体资源:图书、期刊、学位论文、古文献(古籍、拓片、舆图、甲 骨…)、特藏(手稿、地图、名人捐赠、照片、绘画…)、缩微、视听、 磁介质资源(如光盘)等; 虚体资源:通过互联网访问的数字资源,如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 刊、软件工具、OA资源、自建数字特藏以及未来新出现的虚体媒介资源 等。
3. 图书馆管理者从内部出发的新认知
特色馆藏:学术馆藏的相似度越来越高,特色馆藏需要被那些真正能 够充分利用这些馆藏的人们所发现,或者不能被搜索引擎正确描述和 编入索引。 研究支持服务。培养一批 “联络馆员”,以便能够直接联系到教授 并参与到院系的学术项目中去。 数据管理。学术图书馆能够协助管理科研数据,包括一些大型的科学 数据集和个人数据集。 印刷资料的共享管理。怎样使用印刷资料的集中存储,而不是继续管 理各自的地方馆藏。 空间利用率。空间需要被重新规划,以更好地服务于读者,而非馆藏 本身。 人员重组和技能提高。 ----((2013,OCLC调查)
已成为国外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战略中的常见组成部分 与传统的图书馆主导模式相结合,目前主要用于电子资源采购,特别是 电子图书 例如:美国国家标准《图书的需求驱动采购》(Demand Driven Acquisition of Monographs,NISO RP-20-2014)
8. 加大特色资源的建设,强调本馆特点
9. 合作建设馆藏提高了图书馆的资源拥有率和保障率
文献资源建设的明确分工与紧密协作
有利于合理使用经费 保证书刊的补充与合理分配 形成各馆收藏文献的系统性 形成各地区、各系统以至全国收藏的系统性 促进馆际文献资源的整体化建设
包括:
基于文献资源布局的合作:空间和学科的合理分布 为降低成本、费用支出的合作 印本资源合作发展 电子资源协同采购
5. 开放获取资源成为数字资源的组成部分
开放获取模式渐成多元
出版模式:商业出版社,学会/学术机构,图书馆,大学出版社,图 书馆与大学出版社合作,学术出版社,大学出版社与商业出版合作, 个人 运营模式:
双重版本型 学术机构支持型 作者付费型 图书馆导向型:联盟型,授权型,经费补助型 个人募捐集资型
知识产权模式: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CC)
6. 数据也成为文献资源的一部分
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领域,其价值 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图书馆努力开拓新型的数据服务 和数据资源建设:
科研数据支持服务,如科研数据的保存、分享、挖掘等; 数据学习支持服务,如数据素养、数据学习培训等。
7. 用户需求驱动的资源采购方式渐成模式
选择,评估
协助开展学科文献资源的有效组织和揭示 在学科服务中有效利用文献资源 开展学科资源的宣传推广与培训
5. 开放获取资源成为数字资源的组成部分
开放获取资源取得突破性进展(gold and green road,金科玉 律),比例逐渐增加
开放获取期刊(OAJ)逐步增加,已占全球学术期刊的15%,如DOAJ, Biomed Center,PubMed Center,HighWire,J-stage,Open J-gate, FreemedicalJournals,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 开放获取图书(OAB)逐步产生,特别是人文社科领域 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渐入佳境 2013年、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 相继宣布开放获取政策 开放获取学术出版协会(OASPA)加盟单位的开放获取论文量已经达到 543,611种,2014年一年就达到了141,232种
2. 文献资源发展政策:重新梳理
文献资源发展政策(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y):是图 书馆对资源进行选择、购买、采集、加工、整理、管理、 存储、整合、评估的一系列原则、标准与规定。 是资源发展、管理、运行维护体系的基础,以保证数字资 源体系的高质量、系统化、可持续的发展。 是制定学科资源发展政策的基础
好酒也怕巷子深
图书馆营销: 根据用户的需求,运用各种手段,将图书馆的服务提 供给有需要的用户,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用户关系和 用户网络。其功能是多方面的: • 服务用户 • 拓展领域 • 推广服务 • 建立用户网络 • 发现用户新需求 目标:在信息领域占领更多份额 2源发展政策:重新梳理
馆藏发展政策的构成要素 编制目的、背景(introduction) 学校的发展现状与目标 图书馆的使命、目标、馆藏建设职责(core mission) 服务对象(读者群)分析(object user) 馆藏发展对象:范围、方式、载体、语种、级别、复本等 预算和经费管理(budget) 评价选择标准(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服务与可用性(service and accessibility) 资源共享政策(resource sharing) 采访、采集工作流程(workflow) 馆藏存储、管理、维护、剔旧(digital repository,pre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知识产权问题(copyright issue) 馆藏评估(assessment)
期刊:率先开始实现了数字化: Springer、Elsevier、Wiley、 同方、万方,维普… 报纸:实现了在线出版和阅读 特种文献:学位论文数据库,会 议论文在线出版 参考工具书的数字化和内容可检 索化:如Britainica 电子图书占图书出版量的比例逐 步提高 古籍逐步数字化:如《中国基本 古籍数据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