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腐败治理的建议

关于微腐败治理的建议
微腐败不仅指基层一线公职人员的贪污腐败行为,也指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可能每次小数额贪污国家钱物的现象。也就是说,微腐败既可能发生在百姓心中的小官身上,如村干部的吃拿卡要行为;也可能发生在百姓心中的大官身上,如领导干部坐公车办私事的现象。
腐败从其属性上来讲没有微巨小大之分。无论贪腐数额多寡,都是腐败行为,都令人民群众厌恶。腐败行为违反法律道德,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如若不被制止,犹如疾病侵身,先是疾在腠里,然后在肌肤,接着疾在肠胃,最后疾在骨髓,后果可想而知。
从家庭角度看,父母身上的微腐败行为,会对子女造成不良影响,会对子女起到坏的模范作用。子女一旦学会并运用,长大后可能因此锒铛入狱。从社会角度看,微腐败一旦形成风气,整个国家的安全运转将会出现问题,给国家带来祸患。因此,我们应提防微腐败的传染性,提防微腐败的无孔不入。全社会公民要形成合力,围剿微腐败。
中国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是国家架构的根基,所以对农村的反腐尤为重要。农民感受最直接的腐败莫过于身边的腐败,即村干部的贪腐行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扶贫资金和惠农补贴下拨到基层,一些村干部趁机将黑手伸向该领域。他们的作案手法有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回扣等等。村干部的这些贪腐行为,使广大农民对为官为政者产生了怀疑,使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念产生了动摇。由于村干部缺乏监督,一些村干部在低保申请、项目申报、种粮补贴、救助款申请等事件中一手包办、暗箱操作,或者优亲厚友,或者对村民索要好处费。
基层稳则国家安。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增强和反腐面的拓展,对农村的反腐不断深入,一些村官巨贪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们知道,反腐与推进法制中国建设相辅相成,不仅能减少基层群众上访事件,还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坚持反腐,才能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才不至于输在“最后一公里”。针对农村的微腐败治理,一是健全完善村干部竞选制度,在用人问题上严格把关。建议国家出台完善相关政策,充分利用每年毕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鼓励他们回农村竞选村官,带领乡亲建设新农村,使新鲜的血液回流到农村。二是公开。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每个村应在村口设立公示栏。凡是低保金、扶贫金、救助金等资金发放要全部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举报,防止他人冒领,防止村干部一手包办。三是在村公共场所设立永

久固定的标牌,上面书写反腐举报电话,反腐信箱,举报网站等内容。这样,既能让反腐意识深入人心,又能彰显党和政府反腐的坚毅决心。同时,制定严格措施,做好举报人保密工作,防止村干部打击报复举报人。四是伴随着国家的精准扶贫,相应的宣传政策也要精准投放,确保扶贫政策宣传到位,防止部分群众不知情。五是对腐败村官要零容忍,严格依照法律进行惩罚,严格缓刑的适用范围。六是政府建立涉农涉贫资金等专项网站,在网上公开这些资金的流向,受益村名,受益人名,受益数额,发放时间等信息,确保全民可查,防止村干部隐瞒欺骗群众。七是加强对村干部、村会计的监督管理,健全村干部工作制度,使村干部的工作行为受到严格约束。八是在镇政府设立镇行政服务中心,低保金、救济款等由困难户直接申请,防止村干部从中作梗,简化申请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