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海燕》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课海燕 复习要点
04 海燕复习要点
一、重点字词
高傲海鸥飞窜(cuàn)蠢笨熄灭胆怯(qiè)
翡(fěi)翠蜿蜒(wān yán)号(háo)叫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呻吟: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二、文学常识
《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著名散文诗。
高尔基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着。
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
三、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诗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刻画英勇善战、搏击风浪、敢于冲击黑暗的海燕的战士形象,表达了作者渴望无产阶级革命浪潮早日到来的强烈愿望,热情讴歌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四、知识点
1、象征手法
文章中以自然现象隐喻革命,用自然景物及动物象征革命中的各种人物形象,描写巧妙,引人深思。
其中乌云象征沙皇的反动统治,大海象征广大群众,海燕象征革
命的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则象征形形色色的害怕革命的人,暴风雨象征推翻沙皇发动政权的革命运动。
2、多种修辞并用,艺术形象突出
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使海燕等各种艺术形象生动鲜活,具有感染力。
3、有力的对比和烘托
文章以海燕为主要歌颂对象,但却花了大篇幅去写海燕飞翔的环境,同样环境下其他动物的反应,其实都是在与海燕的勇敢斗争做对比。
尤其是恶劣的环境,胆怯的人们,烘托了严肃恐怖的氛围,突出了海燕的勇敢。
高尔基《海燕》学习要点
高尔基《海燕》学习要点一、课文内容分析《海燕》是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创作的著名散文诗,是一篇思想深刻、感情激越的文章。
文章创作了海燕这个具有勇敢、乐观、坚定的战斗精神的革命先驱者形象,描绘了它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在大海上欢快地呼唤暴风雨来临的豪迈雄姿,高度赞扬了它的勇猛、自信和献身的精神。
《海燕》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了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然取得胜利的前景,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全文流露出磅礴的气势和浪漫的艺术风格。
《海燕》一文把海燕放置到大海这个独特的背景上,通过描写大海上风云变幻的景象,刻画了海燕搏击狂风、迎接暴风雨来临的豪迈而英勇的性格特点。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一场暴风雨在孕育着,而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这是何等的无惧无畏和乐观,无怪乎乌云也“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听出了欢乐……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即使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甚至逐渐激化到“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的敌我双方殊死较量的程度,海燕依然故我,“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海燕更是一个饱含战斗激情和坚守必胜信念的革命先驱者,它面对“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的严酷情景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的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的猖獗阵势,勇敢地“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叫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席卷一切黑暗腐朽的气魄酣畅淋漓地倾吐出来,显现了它的昂扬斗志,给人留下激越的情怀。
《海燕》知识延伸
《海燕》知识延伸1、运用象征手法:象征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象征与比喻是有区别的:两者都是“借此言彼”,有几分相似,但适用的程度和表达的范围上明显不同。
比喻只是借助喻体形象化地表现本体;而象征不同,用作象征的事物,既是自身,又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还蕴含着别的意义。
而诗的意图,象征的对象,恰如隐身在那别的意念之中。
所以象征技巧擅长于用单纯的揭示复杂的,用形象的暗示抽象的,是一种托具体形象、寄深远意蕴的艺术手段。
比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只针对一种现象,如“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个比喻突出海燕的敏捷、矫健。
象征是一种创作手法,往往体现在一段或一篇之中,如果孤立的从一句话来看,不容易看出它的象征意义。
如《海燕》作者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把一切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它们分别象征斗争的形势、环境和各种力量,表现了在1905年俄国革命前夜的社会现象,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高尔基说:“在象征下面,可以巧妙地把讽刺和大胆的语言掩藏起来,在象征中可以注入很大的思想内容。
”作品用“苍茫的大海”、“无底的大海”、“怒吼的大海”象征人民群众的力量和觉醒;用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用搏击风云的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等形象,则是象征着害怕革命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机会主义者及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乌云、狂风、雷电等象征嚣张一时的反动势力。
太阳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
2、拟人化的手法:拟人,就是“赋予大自然的自然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能力。
”(高尔基《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海燕》通篇都用拟人化的手法,如“在这鸟儿勇敢地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海鸭也在呻吟着“;“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这些似人化手法的运用,使形象鲜明,有生气,更容易被人们了解。
《海燕》高尔基课文解析集锦
《海燕》课文解析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作家,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出身于木工家庭。
4岁丧父,随母寄居于外祖父家,仅读过两年书。
他当过学徒、饭馆跑堂、码头工、面包师等。
做工之余,勤奋自学。
1882年发表了处女作《马卡什•楚得拉》。
《母亲》是他的奠基作。
他的重要作品还有《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2.作品简介《海燕》是一首著名的散文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斗争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二、写作背景介绍《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发生了工业危机,并蔓延到俄国,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高尔基1901年2月19日参加了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的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的尖锐演说。
3月12日,他回到尼日尼•诺夫格勒特之后,就根据这次斗争经历,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形势,写了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著名的《海燕》就是其中一篇。
三、课文简析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
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海燕>又称<海燕之歌>,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
但后来单独发表,成为广为传抄,极受欢迎的著名的散文诗。
当时的俄国社会受着沙皇的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民不聊生。
人民的革命运动也越来越高涨,高尔基亲自目睹了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出了<海燕>,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
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海燕》学习要点(通用17篇)
《海燕》学习要点(通用17篇)《海燕》学习要点篇1《海燕》高尔基1、高尔基(1868一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高尔基是笔名。
生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今高尔基城)一个木工家庭,四岁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只上过两年学。
他十岁时就被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
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与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
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等;《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发生了工业危机,蔓延到了俄国,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革命斗争正在动摇沙皇统治的根基。
正当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的时候,高尔基在1901年2月19日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他的家乡)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了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反动统治的尖锐演说,还参加了学生的示威游行,在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联名抗议沙皇暴行的公开信上签了名。
3月12日,他回到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之后,就根据这次斗争的经历,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形势,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
《海燕》就是它末尾的一章。
高尔基作品的影响《海燕》一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
《海燕》受到了列宁和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重视和高度称赞。
列宁曾在自己的演说和著作里引述过《海燕》中的诗句。
列宁在1906年8月21日写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一文中,曾经引用《海燕》里关于企鹅的描写,并且还引用“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号召力极为强烈的诗句,作为自己文章的结语。
一篇文学作品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史上是很光辉的一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海燕》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海燕》知识点总结1【主题思想】这首散文诗通过对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深刻地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并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2【文章结构】来临之前,渴望暴风雨逼近之时,迎接暴风雨即将来临,呼唤暴风雨矫健勇猛-乐观自信3【文学常识】海燕是一种海鸟,外形像燕,常在海面上游泳和掠飞。
在俄文中,“海燕”有“暴风雨的预言者”的意思。
作者以“海燕”为题,点明了文章赞美的对象。
《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高尔基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诗。
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
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
此文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分成三部分,描绘了海燕面临狂风暴雨和波涛翻腾的大海时的壮丽场景。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
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并且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4【词汇-6个】词汇拼音造句或解释海鸥hǎi ōu鸟,头和颈部褐色,翅膀外缘白色,内缘灰色,躯干白色,爪黑色。
飞窜fēi cuàn飞逐。
蠢笨chǔn bèn笨拙,不灵便。
熄灭xī miè停止燃烧;灭(灯火):火炬~了。
掠起lüè qǐ轻轻擦过或拂过。
精灵jīng líng鬼怪。
文中指海燕震怒zhèn nù震异常愤怒,大怒。
困乏kùn fá疲乏。
猛烈měng liè强烈;剧烈。
激烈jī liè激越高亢。
5【多音字-2组】词汇拼音词汇释义卷 juǎn席卷像卷起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部卷进去,包括无余。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文4《海燕》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文4《海燕》知识点一、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校正读音:高傲(ào) 呻吟(yín) 翡翠(fěi) 一步掠起(1uè) 困乏(fá) 蜿蜒(wān yán)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精灵:指民间传说中的恶魔鬼怪。
在古代东方某些地方的神话传说中,精灵常指反抗上天统治者的“恶魔”。
这里是指海燕英勇、机智的反抗精神。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
课文比喻海浪。
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
震,情绪过分激动。
号叫:这里形容海燕的极度欢乐。
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预言家:预先说出将来要发生的事情的人。
困乏:疲乏。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二、概括大意:1.(1—6节)暴风雨孕育之际海上景象2.(7—11节)暴风雨迫近之时海上景致3.(12—16节)暴风雨来临之前海上景观三、课堂讨论1.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全文着重描绘了三幅图画。
三幅图画就是全文的三段。
第一段写海燕对暴风雨到来的渴望;第二段写海燕为暴风雨迫近而欢乐,而号叫;第三段,写海燕在暴风雨就要来临时发出了胜利的预言。
全篇在内容结构上层层推进,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它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海燕也被安排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的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海燕的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
3.第一幅画面中海上景象怎样?海燕表现如何?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说明一场暴风雨正在孕育。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表现了海燕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快乐心情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九下语文《海燕》笔记
九下语文《海燕》笔记《海燕》是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一篇著名小说,以下是这篇小说的笔记:一、背景介绍《海燕》创作于1901年,当时俄国正处于沙皇的专制统治之下,人民生活困苦。
高尔基通过这篇小说,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深刻关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二、故事梗概《海燕》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小男孩在暴风雨中奋力前行,最终战胜困难的故事。
小男孩在暴风雨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他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最终,他成功地到达了目的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三、人物形象1.小男孩:勇敢、坚定、善良,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
2.暴风雨:象征着社会的黑暗和苦难,但同时也孕育着希望和力量。
3.家人和朋友:支持小男孩,给予他鼓励和帮助。
四、主题思想1.勇敢面对困难:小男孩在暴风雨中勇敢前行,展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毅力。
2.坚定信念:小男孩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追求梦想,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3.友情与亲情:小男孩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最终战胜困难,体现了友情和亲情的伟大力量。
五、艺术特色1.象征手法: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暴风雨象征社会黑暗和苦难,小男孩象征着勇敢和坚定的人类精神。
2.对比手法:小说中通过对比小男孩与其他人的表现,突出了小男孩的勇敢和坚定。
3.语言简练生动:小说语言简练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六、阅读感悟通过阅读《海燕》,我深刻感受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坚定信念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友情和亲情的伟大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像小男孩一样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不断追求梦想。
同时,珍惜身边的友情和亲情,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支持。
《海燕》相关知识二
《海燕》是高尔基早期革命浪漫主义代表作,是高亢雄浑的乐章,是充满革命激情的战歌。
《海燕》最突出的特色是巧妙运用象征手法,突出表现了所要歌颂和批判的对象,而且加强了诗章的浪漫主义色彩。
通观全诗,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是作为中心形象的海燕,还是其他海鸟和景物,无不有其明白、深刻的象征意义。
一、第一幅画面的象征意义海燕象征着革命的先驱者。
这种鸟翼大健飞,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总要在海面上飞翔,犹如在向人们作预报。
在俄语中,“海燕”这个词就有“暴风雨的报信者”的含义。
以在乌云滚滚、涛声震荡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叫喊的海燕,象征在沙皇专制的高压下勇敢地宣传革命、号召战斗的革命家是十分恰当的。
海燕的象征形象是在斗争中刻画的。
作者把它放在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典型环境中,从它的动作、声音、神态和情绪等方面,进行了生动地丰富多采地描写。
至于作品里描绘的暴风雨,则象征着大规模的殊死的阶级搏斗。
提起暴风雨,人们不禁会联想起它那横扫一切的巨大力量和声势,联想起暴风雨过后那晴空万里的前景。
作品一开始便描绘了一幅暴风雨正在酝酿的画面:在模糊不清、广阔无边的大海上,那带着雷电风云的乌云,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
这为海燕的出场作了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
象征着苦难深重的俄国人民的大海,被乌云重压着。
而在这重压之下,海燕出现了。
它飞得何其敏捷神速:“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它搏击风浪的雄姿多么矫健:低飞,“翅膀碰着波浪”;高飞,“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
它的叫声多么豪迈和雄壮,连乌云也听出了它的欢乐,听出了它“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作者用激动人心、气势雄浑、音韵飞动的语言,突出了“海燕”崇高的精神境界,表现了“海燕”无敌的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怯懦、蠢笨的海鸥、海鸭、企鹅则是丑态百出。
他们害怕暴风雨的来临,吓得“呻吟着”,到处找地方“躲藏”。
作者以这三种惧怕暴风雨的水鸟象征资产阶级自由派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者,揭露了它们丑恶的嘴脸和本质。
海燕课文精讲
海燕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一篇著名散文诗,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之时”和“暴风雨即将来临”。
第一部分(第1至第6段):写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的到来。
可以分为两层,其中第一层(第1至第3段)写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在海面上骄健地飞翔,第二层(第4至第6段)写海鸥、海鸭和企鹅等鸟禽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丑态,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部分(第7至第11段):写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部分(第12至第16段):写暴风雨即将来临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其中第12至第14段写海燕高声的呼唤,第15段写海燕热情的呼唤,第16段写海燕胜利的预言。
这种划分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情节发展。
同时,通过对每个部分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海燕的形象特点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整个文章以“暴风雨”为线索,通过描写海燕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同时,文章也暗示了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和革命斗争的必然胜利。
二、文章赏析《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一篇著名散文诗,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象征手法的运用、对比烘托的塑造、形象生动的描写以及深邃的哲理思考等方面。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海燕》最重要的写作特色。
作者通过描绘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勇敢、无畏和乐观,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同时,作者还将大海、暴风雨、太阳等自然景象赋予象征意义,如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等。
这些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作品在表达上更加含蓄、深刻,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对比烘托的塑造也是《海燕》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比海燕与其他鸟禽的表现,如海燕的勇敢无畏与海鸥、海鸭、企鹅的胆怯、自私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海燕的高大形象和革命精神。
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知识点整理
1、文中各种象征体的象征意义:
“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一组意象群象征了革命的黑暗势力。
文中两次写到了大海和风、云、雷、电展开了殊死搏斗,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
2、对比和烘托在文中的作用:
在塑造“海燕”形象的同时,还刻画了象征了形形色色怯于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者的“海鸥”“海鸭”“企鹅”的形象,它们的胆怯、自私和逃避现实,对比、烘托出了海燕勇敢、执著、不畏强暴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正是在对暴风雨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所形成的鲜明对照中,一个勇敢无私、乐观坚定的海燕形象出现了。
写“风”“雷”“云”“电”也是为了反衬“海燕”矫健、勇猛的战斗雄姿和乐观无畏的革命豪情。
高尔基正是运用形象的对比、烘托,抑恶扬善,鞭挞恶丑,褒扬美善,才塑造出“海燕”这一形象,鼓励民
众勇敢地投入到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去的。
初中语文课课通 海燕知识讲解
9 海燕一、背景知识玛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俄国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于1892年9月发表了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
从此,一颗光芒夺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国文坛。
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底层”社会。
1906年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问世。
在准备“十月革命”的年代里,高尔基完成了自传性的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1914)和《在人间》(1916),第三部《我的大学》于1923年完成。
高尔基不仅是语言艺术家,同时还是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
他的文学论文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大贡献。
散文诗《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当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
二、字词句评析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胆怯:胆小;畏缩。
翡翠(fěi cuì)精灵:①鬼怪。
②〈方〉机警聪明;机灵。
蜿蜒(wān yán):①蛇类爬行的样子。
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三、文章结构分析第一幅画面(1~6)暴风雨孕育之时,狂风卷集着乌云的大海上,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海鸥等仓皇逃窜。
第一层(1~3)风卷云集,海燕高翔。
第二层(4~6)其他海鸟吓得惊慌失措。
第二幅画面(7~11)暴风雨逼近之时,乌云直压海面,海燕奋勇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第一层(7~8)描写暴风雨逼近时的情景第二层(9~11)写海燕迎接暴风雨第三幅画面(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乌云闪电的大海上,海燕反复呼唤暴风雨第一层(12~13)描写大海与闪电激战第二层(14~16)海燕呼唤暴风雨四、写作特色1.充满着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整首诗以宏伟壮丽的大自然作背景,极力渲染恶浪腾空、雷电交加、狂风怒吼、波澜壮阔的紧张气氛,状写出油画般浓烈、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一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蕴蓄着激越的情绪和讽刺的笔调,这些都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的特点,整体上营造了浓郁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氛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海燕》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海燕》知识点一、写作背景海燕是一种海鸟,外形像燕,常在海面上游泳和掠飞。
在俄文中,“海燕”有“暴风雨的预言者”的意思。
作者以“海燕”为题,点明了文章赞美的对象。
本文写于俄国1905年革命前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
当时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
作者敏锐地预感到时代的风云变幻,创造出了“海燕”形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革命者。
二、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列宁曾称赞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其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翡翠:一种珍贵的玉石,颜色多样,以绿色最为常见。
苍cāng茫máng: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海鸥ōu:鸟,头和颈部褐色,翅膀外缘白色,内缘灰色,躯干白色,爪黑色。
常成群在海上或内陆河流附近飞翔。
飞窜cuàn:飞逐,追逐。
蠢chǔn笨:笨拙;不灵便。
熄xī灭:停止燃烧。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对暴风雨到来之前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深刻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并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6段):暴风雨孕育之时,在狂风卷集着乌云的大海上,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的来临,而其他一些动物却仓皇逃窜。
第二部分(第7-11段):暴风雨逼近之时,乌云直压海面,海燕奋勇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第三部分(第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四、思考探究1.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全篇在内容结构上层层推进,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以暴风雨逐渐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海燕也被安排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的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海燕》复习
《海燕》知识要点一、象征手法:海燕:(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暴风雨:(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大海:(革命高潮时)广大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
海鸥、海鸭、企鹅:形形色色怯于革命、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乌云、狂风、闪电、雷声:反革命势力与黑暗的社会环境。
太阳:革命的胜利。
二、修辞:1、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比喻、拟人。
从形和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矫健、勇猛、善战的雄姿2、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拟人。
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比喻。
写出战争的恶劣环境。
3、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拟人。
突出大海的巨大声势和强大力量。
4、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比喻、拟人、反复。
比喻和拟人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反复手法,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的信念。
5、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拟人。
突出了波浪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6、乌云像青色的火焰,闪电活像一条条火蛇。
比喻。
写出了反革命势力嚣张的气焰。
7、“乌云听出了欢乐“”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各和胜利的信心”。
拟人、排比。
渲染了海燕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气概。
8、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反复。
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喜悦之情,预示着黑暗的沙皇统治行将崩溃,一场人民革命行将到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对时代历史剧变的敏锐的预见性。
三、问题1、写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文章抓住它们的声音、行动、情态,状写它们惊恐万状的丑态,反衬海燕非凡的勇气和威猛的形象。
2、写大海与乌云、闪电的激战象征了什么?写大海最终取胜的目的是什么?大海与乌云、闪电激战,象征了革命斗争的进一步激化。
初二语文《海燕》知识点整理
初二语文《海燕》知识点整理
初二语文《海燕》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呻shēn吟
yín飞窜cuàn
胆怯qiè
翡fěi翠
蜿蜒wānyán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3)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2.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高尔基是前苏联作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4课《海燕》知识梳理
海燕【原文】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字音】呻吟(shēn yín)翡(fěi)翠掠(lüè)起困乏(fá)蜿蜒(wān yán)【注释】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海燕》学习要点
《海燕》学习要点《海燕》高尔基1、高尔基(1868一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高尔基是笔名。
生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今高尔基城)一个木工家庭,四岁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只上过两年学。
他十岁时就被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
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与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
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等;《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发生了工业危机,蔓延到了俄国,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革命斗争正在动摇沙皇统治的根基。
正当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的时候,高尔基在1901年2月19日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他的家乡)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了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反动统治的尖锐演说,还参加了学生的示威游行,在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联名抗议沙皇暴行的公开信上签了名。
3月12日,他回到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之后,就根据这次斗争的经历,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形势,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
《海燕》就是它末尾的一章。
高尔基作品的影响《海燕》一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
《海燕》受到了列宁和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重视和高度称赞。
列宁曾在自己的演说和著作里引述过《海燕》中的诗句。
列宁在1906年8月21日写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一文中,曾经引用《海燕》里关于企鹅的描写,并且还引用“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号召力极为强烈的诗句,作为自己文章的结语。
一篇文学作品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史上是很光辉的一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另有散文诗《鹰之歌》和剧本《小市民》等。
二、故事背景《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 年3 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
那时正是俄国1905 年革命前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
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目睹并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这个艺术形象,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为无产阶级革命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这首散文诗也深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三、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校正读音:高傲(ào) 呻吟(yín) 翡翠(fěi) 一步掠起(1uè) 困乏(fá) 蜿蜒(wān yán)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精灵:指民间传说中的恶魔鬼怪。
在古代东方某些地方的神话传说中,精灵常指反抗上天统治者的“恶魔”。
这里是指海燕英勇、机智的反抗精神。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
课文比喻海浪。
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
震,情绪过分激动。
号叫:这里形容海燕的极度欢乐。
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预言家:预先说出将来要发生的事情的人。
困乏:疲乏。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四、概括大意:1.(1—6节)暴风雨孕育之际海上景象2.(7—11节)暴风雨迫近之时海上景致3.(12—16节)暴风雨来临之前海上景观三、课堂讨论1.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全文着重描绘了三幅图画。
三幅图画就是全文的三段。
第一段写海燕对暴风雨到来的渴望;第二段写海燕为暴风雨迫近而欢乐,而号叫;第三段,写海燕在暴风雨就要来临时发出了胜利的预言。
全篇在内容结构上层层推进,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它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海燕也被安排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的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海燕的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
3.第一幅画面中海上景象怎样?海燕表现如何?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说明一场暴风雨正在孕育。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表现了海燕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快乐心情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4.其它海鸟表现怎样?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刻划这些海鸟?这样写有何作用?海鸥在飞窜,十分恐惧;海鸭在呻吟,吓得掩藏了起来;企鹅非常胆怯,躲藏在悬崖底下。
用了呻吟、飞窜、恐惧、掩藏;呻吟、吓坏;胆怯、躲藏等词不达意语来刻划那些海鸟,通过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搏击、藐视恶劣环境的英雄气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鲜明。
5.作者为什么在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与开头呼应,可以让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个是承上启下,原来大海苍茫一片,这时已经“泛起白沫”,由于背景的变化,画面也就变化了,这样很自然地进入了第二段。
6.第二幅画面中海上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
向海面直压下来,雷声轰响、狂风肆虐,把波浪抱起,甩到悬崖上,摔成尘雾和碎末。
大海呢,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波浪还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
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俄国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反动势力猖獗,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激烈。
特别在第8节作者在写狂风与巨浪搏斗时,用了“紧紧”、“恶狠狠地”、“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等词句,进一步说明当时革命与反革命斗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
但是,尽管反动势力猖狂一时,敏感的精灵——海燕已听出了它们的“困乏”。
这告诉我们革命正在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转化。
7.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海燕不畏强暴,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
作者用了“敏感的精灵”、“早就听出”、“深信”等词语来描写海燕,不仅使我们从外在形象上了解了海燕,而且使我们从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感受到了海燕这一形象的高大、可敬。
8.第三幅画面海景有什么变化?海燕表现怎样?这是一幅暴风雨就要来临的图景,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乌云象火焰,闪电象火蛇,而大海呢?勇敢迎战,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并且越战越勇,终于怒吼了。
这一切说明,革命的形势迅猛发展,一切反动势力终于陷落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
这里从“狂风怒吼”到“大海怒吼”,既表明了斗争的激烈残酷,又说明了革命发展的趋势,预示着旧世界必将被人民摧毁,新纪元必将由人民来开拓。
在这幅图画里作者让我们先闻其声,后见其形,最后再闻其声。
这里着重写了海燕的叫喊,三次出现“暴风雨”,一是说明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号召人民要迎接暴风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二是表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
表现了人民对沙皇反动政府的强烈仇恨,迫切地要求推翻沙皇政府。
三是加强了文章的气势,表明人民群众一旦起来以后,其势如急风暴雨,锐不可当,从而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的力量。
9.在文章的结尾,海燕为什么像“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为什么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海燕的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等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等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10.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来表现这只海燕的?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
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
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
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
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11.理解下列语句:①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比喻和拟人。
“黑色的闪电”准确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
②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拟人。
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③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比喻、拟人和反复。
“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12.《海燕》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具有强烈抒情性的语言。
作为散文诗,《海燕》的语句不分行,但它精练、形象、优美,有一定的跳跃性,节奏感强。
例如“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短短一句,以“叫喊”写声,以“黑色的闪电”写形,以“飞翔”“穿过乌云”“掠起波浪的飞沫”写一连串的快速敏捷的行动;有比喻、有夸张(“箭一般地”,比喻中兼有夸张),形象特征鲜明;较多的句中停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琅琅上口。
全诗语言充满激情,使人振奋,如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期盼,呼唤革命的风暴,又是对人民的战斗召唤。
比喻、夸张、拟人(如“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
语言形象、生动、准确。
表现海燕飞翔时的速度和姿态,“像黑色的闪电”,借“黑色”代海燕,以“闪电”喻雄姿,形象鲜明。
刻画海燕动作变化的词语也很准确,开始“直冲”,后来“穿过”,突出更加勇猛、矫健的形象。
表现海燕的声音、神态的词语有“叫喊”“大笑”“号叫”等,突出了海燕对胜利充满信心。
相反,刻画其他海鸟形象时使用的词语则充满贬义色彩,如“呻吟”“蠢笨”“胆怯”“躲藏”等,生动地揭示了这伙害怕革命的家伙们的丑恶嘴脸。
13.本文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的?“海燕”——象征了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
“海鸥”“海鸭”“企鹅”——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老师补充:写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的惊恐万状的丑态,正是为了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
作者对它们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象群象征了反革命的黑暗势力(老师补充:写它们的猖狂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的环境,第二部分写海浪与狂风生死搏斗的激战场面,是以壮阔的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第三部分写风、云、雷、电,正是为了烘托海燕发出战斗号召的豪迈激昂,振奋人心。
)14.作者是怎样塑造海燕这一形象的?直接描写。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冲击于阴云和海浪之间,勇猛地叫喊。
当暴风雨逼近,阴云直压下来时,海燕仍然有如“黑色的闪电”,离弦的箭,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笑着,号叫着,像“暴风雨中的精灵”;当电闪雷鸣、山呼海啸,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终于发出了疾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时代的战斗的宣言,它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表现了一种坚强无畏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豪情万丈,激荡人心。
运用衬托。
用海鸥等的胆怯、自私和逃避现实,对比、烘托出了海燕勇敢、执著、不畏强暴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正是在对暴风雨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所形成的鲜明对照中,一个勇敢无私、乐观坚定、卓然不群的海燕的形象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