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事业单位考试一定看)_(2)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事业单位考试一定看)_(2)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给大家方便最佳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50分)。

1、快速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A )。

A.CSMA/CD B.令牌总线C.令牌环D.100VG-AnyLan2、X.25网络是(A)。

A.分组交换网B.专用线路网C.线路交换网D.局域网3、Internet 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起源于(B )A.DECnetB.ARPANETC.NOVELLD.UNIX4、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上,一个网络节点需要传输数据,首先传输到中心节点上,然后由中心节点转发到目的节点,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C )A.总线结构B.环型结构C.星型结构D.网状结构5、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二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C )A.集线器B.路由器C.交换机D.网关6、物理层上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 B ) 。

A. 段B. 位C. 帧D. 报文7、100BASE-T4的最大网段长度是:( B )A.25米B. 100米C.185米D. 2000米8、ARP协议实现的功能是:( C )A、域名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B、IP地址到域名地址的解析C、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解析D、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9、学校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A.PANNC.MAND.WAN10、下列那项是局域网的特征(D )A、传输速率低B、信息误码率高C、分布在一个宽广的地理范围之内D、提供给用户一个带宽高的访问环境11、ATM采用信元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它的长度为( D )。

A、43字节B、5字节C、48字节D、53字节12、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小、信号传输衰减最大、抗干扰能力最弱的一类传输介质是(C )A.双绞线B.光纤C.同轴电缆D.无线信道13、在OSI/RM参考模型中,( A )处于模型的最底层。

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14、使用载波信号的两种不同频率来表示二进制值的两种状态的数据编码方式称为( B )A.移幅键控法B.移频键控法C.移相键控法D.幅度相位调制15、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三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B )A.集线器B.路由器C.交换机D.网关16、数据链路层上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 C ) 。

作业

作业

9、下列有关Internet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A. Internet即国际互联网络B. Internet具有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C. Internet在中国称为因特网D. Internet是局域网的一种10、要在Web浏览器中查看某一公司的主页,必须知道 BA. 该公司的电子邮件地址B. 该公司的主机名C. 自己所在计算机的主机名D. 该公司的URL地址11、由于IP地址难以记忆,人们采用域名来表示网上的主机,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是用_____C___协议进行转换。

A.ARP(地址解析协议)B.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C.DNS(域名解析)D.WINS(WindowsInternet名字解析)12、一个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____C____两部分组成。

A.广播地址B.多址地址C.主机地址D.子网掩码13、网络操作系统种类较多,下面____C____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

A.DOSB.WindowsNTWareD.Unix14、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是实现 AA.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B. 数字信号的编码C. 模拟信号的放大D. 数字信号的整形15、输入一个网址后,浏览器会自动在前面加上http://。

http是什么意思? BA:文件传输协议 B:超文本传输协议 C:顶级域名网址 D:以上都不是16、电子邮件要传输到目的地___。

BA.一般三天后才能到达B.无论远近,立刻到达C.不定,一般数秒到数小时内到达D.一天左右到达17、下列有关WWW叙述不正确的是 CA.WWW的英文全称为World Wide Web。

B.WWW是一个基于超文本方式的信息查询工具。

C.WWW的信息查询主要靠FTP来完成。

D.WWW利用链接从一个站点到达另一个站点,并提供一种友好的信息查询接口,即用户仅需提出查询要求,而到什么地方查询及如何查询则由WWW自动完成。

18、 Internet最初创建的目的是用于_______。

计算机网络练习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练习及答案

1.网络设备工作于OSL参考模型的哪层中继器|——物理层集线器——数据链路层二层交换机——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数据链路层路由器——网络层网桥——网络层调制解调器——数据链路层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利用通信线跑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计算机集合,计算机之间可以借助通信线路传递信息、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

3.局域网的特点是什么?答:①局域网覆盖的范围比较小,通常不超过几十公里,甚至只在一个建筑或一个房间内。

②信息传输速率高(通常在10Mb/s—100Mb/s之间),误码率低(通常低于10e—8e),因此利用局域网进行的数据传输快速可靠。

③网络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属于某个单位,易于维护和管理。

④决定局域网的性技关键技术要素是拓扑结构,传输媒体和媒体的访问控制技术。

4.什么是数据的封装、拆包?答:为了实现对等层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加入特定的协议头(和协议尾),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数据打包或数据封装,同样,在数据到达接收节点的对等层后,接收方将识别、提取和处理发送方对等层增加的数据头部(和尾部)。

接收方这种将增加的数据头部(和尾部)去除的过程叫做数据拆包或数据解封。

5.简述以太网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发送和接收的工作原理。

答:①以太网使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的发送流程可以概括为“先听后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②在接收的过程中凤太网中的各节点同样需要监测信道的状态,如果发现信号畸变,说明信道中有两个或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有冲突发生,这时必须停止接收,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丢弃,如果在整个接收过程,没有冲突,接收节点在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后可对数据进行接收处理。

6.请写出ELA-568B的排线顺序。

答: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7.IP路由表通常包括三项内容,它们是:答:目的网络地址、“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最佳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50分)。

1、快速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A )。

A.CSMA/CD B.令牌总线C.令牌环D.100VG-AnyLan2、X.25网络是(A)。

A.分组交换网B.专用线路网C.线路交换网D.局域网3、Internet 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起源于(B )A.DECnetB.ARPANETC.NOVELLD.UNIX4、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上,一个网络节点需要传输数据,首先传输到中心节点上,然后由中心节点转发到目的节点,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C )A.总线结构B.环型结构C.星型结构D.网状结构5、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二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C )A.集线器B.路由器C.交换机D.网关6、物理层上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 B ) 。

A. 段B. 位C. 帧D. 报文7、100BASE-T4的最大网段长度是:( B )A.25米B. 100米C.185米D. 2000米8、ARP协议实现的功能是:( C )A、域名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B、IP地址到域名地址的解析C、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解析D、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9、学校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A.PANNC.MAND.WAN10、下列那项是局域网的特征(D )A、传输速率低B、信息误码率高C、分布在一个宽广的地理范围之内D、提供给用户一个带宽高的访问环境11、ATM采用信元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它的长度为( D )。

A、43字节B、5字节C、48字节D、53字节12、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小、信号传输衰减最大、抗干扰能力最弱的一类传输介质是(C )A.双绞线B.光纤C.同轴电缆D.无线信道13、在OSI/RM参考模型中,( A )处于模型的最底层。

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14、使用载波信号的两种不同频率来表示二进制值的两种状态的数据编码方式称为( B )A.移幅键控法B.移频键控法C.移相键控法D.幅度相位调制15、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三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B )A.集线器B.路由器C.交换机D.网关16、数据链路层上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 C ) 。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2、一个办公大楼内各个办公室的微机进行连网,这个网络属于()A、WANB、LANC、MAND、GAN3、计算机网络系统必须由相互()的多个计算机构成。

A、通信B、独立C、连接D、分离5、下列协议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A、ICMPB、SNMPC、TelnetD、FTP6、航空和航海中的无线电台和对讲机采用的是()通信方式。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自动7、信道带宽的单位是()A、字节每秒B、位每秒C、兆位每毫秒D、厘米8、TCP的含义是()A、域名B、网际协议C、传输控制协议D、超文本传输协议9、ATM的信元长度是()A、50BB、48BC、53BD、35B10、应用层是OSI的最高层,它直接面向()A、终端B、用户C、工作站D、服务器11、局域网的特点不包括()A、地理范围分布较小B、数据传输率较低C、误码率较低D、协议简单12、利用双绞线连网的网卡采用的接口是()A、AUIB、BNCC、RJ-45D、SC13、网卡工作在OSI模型的()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14、网络层的互连设备是()A、网桥B、交换机C、路由器D、网关15、光纤通信系统是以()为载体、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

A、微波B、电流C、红外线D、光波16、每个网卡拥有一个全球惟一的网卡地址,它是一个长度为()位的二进制数。

A、36B、48C、32D、1617、/news/default.html,此URL地址省略了()部分内容。

A、协议B、主机名C、文件路径D、端口号18、B类地址中用()位来标识网络中的主机。

A、8B、14C、16D、2419、E-mail地址的格式为()A、用户名@邮件主机域名B、@用户名邮件主机域名C、用户名邮件主机域名@D、邮件主机域名@用户名20、下列()不是顶级域名。

A、netB、eduC、orgD、html21、计算机进行互连的目的是实现连网中计算机系统的()A、硬件共享B、软件共享C、数据共享D、资源共享22、在对计算机网络分类时,对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划分是以()为标准的。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传输延迟时间最小的交换方法是( A)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元交换2、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B )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3、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

OSI将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4、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分别是(C )A、报文(Message)、比特(Bit)B、分组(Packet)、报文(Message)C、帧(Frame)、比特(Bit)D、数据报(Datagram)、比特(Bit)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OSI参考模型分层的是( B)A.物理层 B.网络接口层 C.数据链路层 D.网络层6、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c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上述三种均不是7、若信道的复用是以信息在一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不需要另外的信息头来标志信息的身分,则这种复用方式为(c )A、异步时分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同步时分复用D、以上均不对8、( c )是下列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的。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C.光纤 D.以上都好。

9、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则采用(a )比较合适。

(A)光缆(B)同轴电缆(C)非屏蔽双绞线(D)屏蔽双绞线10、局域网体系结构中(b )被划分成MAC和LLC两个子层。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MAC)方式是一种基于软件和硬件的技术,它可以控制计算机网络中节点对网络介质的访问。

MAC在许多现代局域网中被广泛使用,它是一种控制节点访问网络介质的机制,可以有效地抵抗网络中的干扰,允许网络中的节点在有限的带宽情况下进行特定的任务。

MAC方式的定义基于局域网中的服务范围,它是指网络中节点间通信的一种协议,它允许节点访问网络介质,让每个节点都能够顺利传输数据。

MAC是一种特殊的应用层协议,它由应用层协议定义,直接运作在物理层在介质访问控制的机制上,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MAC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分配一个唯一的MAC地址,这个地址可以用来标识终端设备的身份,并在网络上传输数据,可以用来表示某一设备的识别标识。

MAC方式允许每个节点在网络中发送数据,首先发送方需要在网络中广播一条源MAC地址信息,通知接收方让接收方准备接受数据,并确定发送方的位置,这个过程就是MAC方式的工作原理。

在发送数据之前,需要确定网络介质是否空闲,即无其他节点正在传输数据。

根据CSMA/CD(载波侦听多路径系统/检测冲突)的协议,使用的方法是源节点从网络介质中接收信号,如果介质发出信号,表示介质中有其他节点正在发送数据,此时源节点需要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信道空闲,当信道空闲时,源节点才能发送数据。

源节点发送帧信息时,帧中还会包括一组序列号,此序列号可以用来标识此次发送数据的位置,以便接收方确定收到的数据帧的次序。

此外,每个帧信息中还有一个CRC校验和,可以用来检测数据传输时的错误,如果发现错误,接收方就会发送一个错误报文进行错误确认,然后要求发送方再次发送数据,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正确性。

以太网的MAC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网络干扰,保证网络中各节点访问网络介质的有序性,这样就可以实现数据可靠传输,同时还可以保证网络中的节点在有限的带宽情况下完成特定的任务。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试题和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试题和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传输延迟时间最小的交换方法是( A)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元交换2、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B )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3、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

OSI将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4、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分别是(C )A、报文(Message)、比特(Bit)B、分组(Packet)、报文(Message)C、帧(Frame)、比特(Bit)D、数据报(Datagram)、比特(Bit)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OSI参考模型分层的是(B)A.物理层B.网络接口层C.数据链路层D.网络层6、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c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上述三种均不是7、若信道的复用是以信息在一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不需要另外的信息头来标志信息的身分,则这种复用方式为(c )A、异步时分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同步时分复用D、以上均不对8、(c )是下列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的。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以上都好。

9、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则采用(a )比较合适。

(A)光缆(B)同轴电缆(C)非屏蔽双绞线(D)屏蔽双绞线10、局域网体系结构中(b )被划分成MAC和LLC两个子层。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所谓媒体访问控制,就是控制网上各工作站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及出现问题后如何处理等管理方法。

CSMA/CD是英文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ed 的缩写,可把它翻成“载波侦察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或“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所谓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意思是网络上各个工作站在发送数据前都要总线上有没有数据传输。

若干数据传输(称总线为忙),则不发送数据;若无数据传输(称总线为空),立即发送准备好的数据。

所谓多路访问(multiple access)意思是网络上所有工作站收发数据共同使用同一条总线,且发送数据是广播式的。

所谓冲突(collision),意思是,若网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站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辨别不出真正的数据是什么。

这种情况称数据冲突又称碰撞。

为了减少冲突发生后又的影响。

工作站在发送数据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检测自己发送的数据,有没有在传输过程中与其它工作站的数据发生冲突,这就是冲突检测(collision detected)。

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如下:先听后说,边听边说;一旦冲突,立即停说;等待时机,然后再说;听,即监听、检测之意;说,即发送数据之意。

上面几句话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总线是否空闲。

若总线忙,则不发送。

若总线空闲,则把准备好的数据发送到总线上。

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工作站边发送检测总线,是否自己发送的数据有冲突。

若无冲突则继续发送直到发完全部数据;若有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但是要发送一个加强冲突的JAM信号,以便使网络上所有工作站都知道网上发生了冲突,然后,等待一个预定的随机时间,且在总线为空闲时,再重新发送未发完的数据。

网络技术复习题答案

网络技术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2.计算机网络是按一定方式进行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数据通信)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结构、____结构、___结构、____结构和网状结构。

(总线、星型、环型、树状)4.计算机网络的拓扑构型主要是指_______。

(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5.广域网中通信子网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

(传输信息)6.在计算机网络的参考模型中,物理层协议属于_________。

(通信子网)7.网络协议的主要要素为、、。

(语法、语义、时序(同步))8.人们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定义为网络的_________。

(体系结构)9.联网的计算机之间要成功传递数据,必须共同遵守网络协议,这个网络协议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语法、语义、时序)10.用模拟信道传输数字信号时需要___________对信号进行处理。

(调制解调器)11.因特网用户利用电话网接入ISP时需要使用调制解调器,其主要作用是_____。

(进行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变换)12.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需要的设备是_______。

(调制解调器)13.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____。

(比特流)14.在ISO/OSI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可靠的端—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

15.在OSI参考模型中,同一节点内相邻层次之间通过____来进行通信。

(接口)16.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______和_____,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

(TCP、UDP)17.地址转换协议ARP的作用是把连在同一个物理网上计算机的转换成该机的。

(IP地址、MAC地址)18.域名服务系统(DNS)的功能是________。

(实现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19.在应用层协议中,_________(DNS)既依赖于TCP又依赖于UDP。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多介质访问控制方式(Multi-AccessControlMethod),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之一,能够实现多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

它是按照标准IEEE 802.3规定的一种局域网络的网络技术,也可以被称为DIX标准网络或者是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网络。

它的使用最广泛,几乎可以实现链接任何类型的设备,具有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太网的基本原理是传输介质访问控制(CSMA),它是基于信道的“先决权原则”,以确保在单一局域网中,多个节点可以有序地共享网络资源。

如果一个发送站在发送数据之前,访问介质,发现道路被占用,就会等待道路被空闲,减少数据的传输冲突;而当有多个发送站在等待的时候,就会使用随机延时算法(Back-Off Algorithm),按照确定的概率,以最终确定发送站发送数据的时间。

当一个节点发送数据之后,其他等待节点便会听取网络上的信号,发现没有冲突,就会发送数据。

如果发生冲突,CSMA/CD方式会发现,同时终止发送,重新选择发送时机,以防止发生进一步冲突。

以太网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部分:硬件,软件和协议。

硬件的发展是以太网最重要的部分,它包含了使用以太网的物理设备,能将网络节点与以太网连接,比如网卡、网线、路由器等。

软件发展则包括以太网上使用的各种操作系统(比如Unix、Windows、Mac OS)和软件,能够提供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与以太网设备的连接。

协议发展则包括标准协议(如IEEE 802.3、TCP/IP、FDDI等),用于定义数据传输的格式、数据校验等等。

总之,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是基于道路的“先决权原则”,使用的是传输介质访问控制(CSMA)以及随机延时算法,实现多节点之间的有序通信。

在硬件、软件和协议方面,不断推进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使其越来越完善,成为目前使用最多的局域网络技术之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库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库

《计算机⽹络基础》试题库计算机⽹络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1、计算机⽹络系统主要由⽹络通信系统、操作系统和应⽤系统构成。

2、计算机⽹络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和⼴域⽹,其中局域⽹主要⽤来构造⼀个单位的内部⽹。

3、信号是数据的表⽰形式,它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4、为了便于数据传输和处理,必需采⽤数据编码技术。

5、模拟信号是⼀种连续变化的电信号,⽽数字信号是⼀种离散的脉冲序列6、异步传输是以字符为单位的数据传输,同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7、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效率⽽⽆差错传送数据。

8、信噪⽐是指信号与⽩噪声的⽐值,其⽐值越⼤,所引起的差错将会越⼩。

9、差错纠正有反馈重发纠错和前向纠错两种⽅法,绝⼤多数的通信系统采⽤的都是反馈重发纠错。

10、通常我们可将⽹络传输介质分为有线和⽆线两⼤类。

11、双绞线是⼀种最常⽤的传输介质,两根导线相互绞在⼀起,可使线对之间的电磁⼲扰减⾄最⼩,⽐较适合短距离传输。

12、在局域⽹中所使⽤的双绞线有5类双绞线UTP和1类双绞线STP两类,其中5类UTP的传输带宽为100MHz。

13、在低频传输时,双绞线的抗⼲扰能⼒⽐同轴电缆要⾼。

14、在⽹络中通常使⽤线路交换、报⽂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交换技术。

15、常见的⽹络拓扑结构为星型、环型和总线型。

16、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采⽤了层次结构的构造技术。

17、在IEEE802局域⽹标准中,只定义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层。

18、局域⽹中最重要的⼀项基本技术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也是局域⽹设计和组成的最根本问题。

19、TCP/IP协议的全称是传输控制协议和⽹际协议。

20、TCP/IP协议的层次分为⽹络接⼝层、⽹际层、传输层和应⽤层,其中⽹络接⼝层对应OSI的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_应⽤_层对应OSI的会话层、表⽰层和应⽤层。

21、3类UTP的带宽为16MHz,⽽6类的UTP的带宽可达200MHz。

网络技术与应用的作业及答案

网络技术与应用的作业及答案

《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一次作业:(本次作业包括教学大纲的1-2章)一、填空题1.从逻辑上看,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

2.通信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

3.按照网络作用范围,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区域个人网和因特网。

4.在OSI参考模型中,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帧的层次是数据链路层,该模型的最高层是应用层。

二、单项选择题1.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C )。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2.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C )。

(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3.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 B )。

(A)数据链路的访问控制和管理(B)透明地传输比特流(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报文4.下面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B)TCP/IP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对应于OSI体系结构中的表示层和应用层(C)网络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和约定(D)网络协议是“水平”的概念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 )。

(A)协议内部实现细节(B)网络层次(C)每一层使用协议(D)每层须完成的功能三、综合题1.什么是网络协议?由哪几个基本要素组成?答: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经的过程。

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的格式、定时方式、顺序和检错。

一般说,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语义: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

语法: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所谓媒体访问控制,就是控制网上各工作站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及出现问题后如何处理等管理方法。

CSMA/CD是英文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ed 的缩写,可把它翻成“载波侦察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或“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所谓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意思是网络上各个工作站在发送数据前都要总线上有没有数据传输。

若干数据传输(称总线为忙),则不发送数据;若无数据传输(称总线为空),立即发送准备好的数据。

所谓多路访问(multiple access)意思是网络上所有工作站收发数据共同使用同一条总线,且发送数据是广播式的。

所谓冲突(collision),意思是,若网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站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辨别不出真正的数据是什么。

这种情况称数据冲突又称碰撞。

为了减少冲突发生后又的影响。

工作站在发送数据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检测自己发送的数据,有没有在传输过程中与其它工作站的数据发生冲突,这就是冲突检测(collision detected)。

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如下:先听后说,边听边说;一旦冲突,立即停说;等待时机,然后再说;听,即监听、检测之意;说,即发送数据之意。

上面几句话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总线是否空闲。

若总线忙,则不发送。

若总线空闲,则把准备好的数据发送到总线上。

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工作站边发送检测总线,是否自己发送的数据有冲突。

若无冲突则继续发送直到发完全部数据;若有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但是要发送一个加强冲突的JAM信号,以便使网络上所有工作站都知道网上发生了冲突,然后,等待一个预定的随机时间,且在总线为空闲时,再重新发送未发完的数据。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MediumAccessControl,MAC)是针对以太网网络的一种协议,主要负责控制以太网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式,并且定义了不同的网络节点的传输顺序。

它的主要作用是确保以太网网络内部的网络节点所发出的数据被正确地处理,以确保网络内部的数据传输准确无误。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采用了传输介质共享方式(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它是一种无信道分配的协议,通常也被称为“自己感受性的多址控制”(Self-Sensing Multiple Access,SSMA)协议。

在此方式下,网络节点可以自行监测传输介质的状态,而不需要先向中央网络节点申请介质的使用权,也不需要中央网络节点进行任何形式的介质分配。

当网络节点要发送数据时,会通过向传输介质发出“感受信号”来检测传输介质所处的状态,如果介质所处状态为空闲,则可以进行发送;如果介质正在被其他节点使用,则发送方会等待,直到介质空闲再进行发送。

当网络内有多个网络节点同时发送数据时,由于传输介质有限,数据会发生碰撞(collision),此时碰撞的网络节点会停止发送并释放介质,然后重新发起发送,重新进行“感受信号”的检测来决定发送何时。

为了尽量避免发生碰撞,网络节点必须十分小心地选择发送的时机,以使介质空闲能够更长一段时间。

这也就需要网络节点采用“延迟感受法”(Delay Sensing),即网络节点在发出“感受信号”时,先等待一定时间再向传输介质发出“感受信号”,以此来减少碰撞的概率。

此外,在进行发送时,节点还需要采用“乱序发送”(Scrambled Transmission),即网络节点在进行发送时,会随机调整发送的时机,以减少碰撞的概率。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提供了一种准确无误的网络数据传输方式,以保证网络内部的数据传输准确无误。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微课版)曾德生 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微课版)曾德生 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各自有什么特点?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面向终端的单主机远程连接网络,特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较低;多机系统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特点:面向多机互联,通信和资源分别独立,逐渐形成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概念;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特点:为了促进网络产品的开发,各大公司纷纷制定了自己的网络技术标准,最终促成了国际标准的制定。

计算机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特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建立在Internet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Internet被广泛应用,高速网络技术与基于Web 技术的Internet网络应用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对工作和生活的渗透越来越多。

2.计算机网络的通常有什么组成的,有哪些功能?计算机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从组成网络的各种设备或系统的功能看,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两部分(两个子网),一个称为资源子网,一个称为通信子网。

3.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有哪些类型?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主要有4种:总线型、树形、环形、无线与卫星通信型。

在采用点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中,每条通信线路连接一对节点。

采用点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有4类:星形、环形、树形与网状。

二、操作题略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一、选择题1.C2.C3.D4.A5.B6.B二、简答题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数据通信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连接分布在各地的数据终端设备而执行数据传输功能的系统。

2.数据通信的系统模型包括哪些部分?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信道、噪声源、接收设备和信宿 6 个部分。

3.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容量、信道带宽、误码率、吞吐量.4.什么是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串行通信是指只有 1 个数据位在设备之间传输。

并行通信是指多个数据位同时在设备之间进行传输。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络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第⼀章计算机⽹络的基本概念⼀、选择题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络层D.运输层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A.⽹络接⼝层B.互连层C.传输层D.应⽤层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络层对应的是()。

A.⽹络接⼝层B.互联层C.传输层D.应⽤层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B.⽹络层C.会话层D.表⽰层5、计算机⽹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B.主机、外设、软件C.硬件、程序、数据D.主机、程序、数据6、⽹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填空题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2、Internet采⽤_______协议实现⽹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络是利⽤通信线路将具有独⽴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络从⼀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加⼊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7、计算机⽹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络分为从低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七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缩写为MAC)方式是计算机网络中重要的一项技术,它通过网络中的介质访问控制(MAC)来控制网络节点
之间的数据传输,确保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它是一种非常可靠、稳定可行的性能分配方案,在计算机网络中被非常合理地使用。

以太网MAC的原理是使用一种称为广播的机制来确定网络中的
每一个节点的位置和资源,以确保它们正确地发送和接收消息。

通过广播,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将它的信息广播到网络的每一个节点中,以便维护一个全局的视图。

如果一个节点想要发送数据到另一个节点,它只需要根据“知名”发送数据,而不用关心数据是被谁接收的,因为它不会干涉网络中其他节点的活动。

为了支持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首先要建立一种机制来判断哪些节点可以访问介质,以及何时可以访问介质。

控制访问介质的方式有两种:“轮询”和“轮流”机制。

轮询机制是指,每个网络节点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访问介质,而轮流机制是指,每个节点依次访问介质,直到所有的节点都访问完介质,再重新开始循环。

在以太网中,将访问介质的权利交给网络层,并在以太网规范中定义了一种名为“CSMA/CD(也称为CSMA/CA)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即“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

用CSMA/CD控制介质访问的原理是在节点访问介质之前,首先要检查介质的状态,如果介质被占用,则不能访问,如果介质是空闲的,则可以访问介质,开始发送数据。

为了确保CSMA/CD机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太网规范在其中
规定了一些技术措施,如“隐含轮询”和“节点竞争”技术。

隐含轮询是指,当一个节点想要发送数据到其他节点时,其他节点会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轮流尝试访问介质,如果有节点占用了介质,则其他节点只能等待,如果介质是空闲的,则可以访问介质,开始发送数据。

节点竞争是指,当一个节点想要发送数据时,它只需要向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出“竞争信号”,告诉其他节点它想要访问介质,如果
有其他节点也想要访问介质,则会发出“协商信号”,告诉其他节点
它也想访问介质,由所有节点共同协商,最终决定谁先访问介质。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通过采用CSMA/CD机制避免数据
发送的冲突,使得整个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实用性得到了不断提高,从而确保了网络的稳定性。

同时,它也为网络的实时传输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从而使得计算机网络得以实现更加有效的数据传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