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_原子__离子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专项提高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专项提高练习(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c8dcfa69eae009591bec87.png)
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专项提高练习类型一微观粒子的联系与区别1.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分子和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D.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都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2.下列事实或现象,能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的是()A.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B.走进茶叶店,可闻到茶叶的清香C.冰雪融化D.碳酸受热分解变成二氧化碳和水3.下列有关推理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同种分子构成的C.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中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原子由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4.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D.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5.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C.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类型二物质的组成和构成6.在每个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氧气(O2)分子中含有相同的()A.氧分子数B.氧离子数C.氧原子数D.元素种类7.现有下列5种物质:①二氧化碳②洁净的空气③水蒸气④液氧⑤四氧化三铁,含有氧分子的一组是()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④⑤8.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A.空气B.硫酸铜溶液C.金刚石D.液态氧9.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网络,图为某同学建立的有关物质构成的思维导图。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试题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a9a79a2cc58bd63086bd25.png)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试题1、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四组实验.[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______“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同时还可以说明______.[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______、______.可能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______,______.答案实验一:(2)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会看到溶液变红的现象,故填:溶液变红,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氨水具有挥发性,是因为溶液中的溶质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使酚酞变红,空气中放置的B是为了做对比试验,说明不是空气使酚酞变红,故填: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对比;实验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氨分子的运动,会观察到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故填: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实验三: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且不同的分子间隔不同,将糖溶解在水中,体积会小于糖和水的体积之和,故填:低,分子间有间隔,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实验四:根据描述可知,碘遇淀粉变蓝,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此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为其他物质的分子,故填:碘遇淀粉变蓝,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的物质”是化学科学中的重要观点.按照这一观点讨论下面的问题.(1)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离子.因此,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一定能生成______.(2)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做“过氧基”(下图①中虚线框标出的部分)的结构.据此推测下列②~④的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______.(填序号)①②H-O-H③O═C═O④答案(1)酸溶液中都含有 H+离子;酸溶液与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一定能生成 H2O;故答案为:H+;H2O;(2)根据图①中虚线框标出的部分为过氧基的结构,分析选项可知只有④中有相同的结构;故选④.3、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1)请将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的分子性质写在下面横线上.①A:______;②B:______;③C:______.(2)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①如图是氢气燃烧过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将如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②在该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_.③通过上图可以获取的信息:______;______.(写两条)答案(1)①能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②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混合后体积变小.③闻到花的香味能说明分子不断的运动.(2)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过程,旧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原子的个数和种类都不变,故画: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②在该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保持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生成的新粒子是水分子;③通过上图可以获取的信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故答案为:(1)①分子的体积很小;②分子间有间隔;③分子不断的运动;(2)①;②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水分子;③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4、某无色溶液中只含K+、Na+、NO3-、SO42-四种离子,它们的离子数目之比为1:6:3:2,则该溶液所含的溶质可能是()A.KNO3、Na2SO4B.K2SO4、KNO3、NaNO3C.KNO3、NaNO3、Na2SO4D.K2SO4、Na2SO4、NaNO3答案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溶液不显电性.四种离子数目比要等于1:6:3:2A、硝酸钾和硫酸钠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个数比为1:1,故错误;B、无论三种物质以何种比例混合,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都大于1:2,故错误;C、当三种物质按照分子个数1:2:2的比例混合时离子数目比符合题意,故正确;D、当三种物质按照分子个数1:3:6的比例混合时离子数目比符合题意,故正确.故选CD.5、用分子观点解释漫画图中小女孩的话,正确的是()答案有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是因为香烟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使女孩被动吸烟.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女孩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女孩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与物质是否可分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女孩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女孩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空隙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A.6、下列物质的变化事实与用相关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解释不相符合的是()选项现象解释①浓盐酸敞口放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由于分子不停的运动②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都呈碱性溶液中都存在大量的OH-③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之和小于200mL 分子是有一定质量的④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A、浓盐酸敞口放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造成溶液中溶质减少,故选项解释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都呈碱性,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之和小于200mL,是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和分子质量无关,故选项解释错误;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构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氧分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7、对下列相关的说法解释错误的是()A.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的运动B.酒精与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分子之间有间隔C.盐酸、硫酸溶液均显酸性--溶液中都有酸根离子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答案A、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能够闻到花香,故A解释正确;B、不同的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不同,酒精与水混合后,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间隔不同,酒精分子会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之间,导致体积减小,故B解释正确;C、盐酸、硫酸溶液均显酸性,是由于这两种物质在水中解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不是酸根离子的缘故,故C解释错误;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故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解释正确;故选:C.8、用粒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1)CO和CO2性质不同______(2)稀盐酸,稀硫酸,都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______(3)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______.答案(1)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分子不同性质也不同;(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都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3)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故答案为:(1)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分子不同性质也不同;(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含有氢离子;(3)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9、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分别装入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和无色空气,中间用玻璃片隔开.将玻璃片抽出,让两个集气瓶口紧密对准,一段时间后,发现上下两个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基本相同.该实验说明()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很小C.分子不断运动D.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答案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空气中的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都在运动,最后两瓶中的气体颜色趋于一致.此实验主要说明分子的不断运动.故选C。
化学-分子原子离子测试题
![化学-分子原子离子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27ed02aef8941ea66e0519.png)
分子、原子、离子测试题一、选择题1、水结成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由水的分子变成冰分子的B.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C.水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D.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子没有改变的变化B.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C.无色气体变为淡蓝色液体的变化 D.分子间间隔发生改变的变化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中,不正确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也可以分解成原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在不停地运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一切原子都包含着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D.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原子不显电性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碳原子的质量都相同B.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的C.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是由6个中子构成的碳原子质量的1∕12D.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原子的质子数6、1个氢原子由1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不含有中子,当1个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它不会变成()A.质子;B.原子核C.阳离子;D.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例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微粒运动论解释的是()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的快C.红色的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其它中药混合的药味8、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A .氧元素B .氧分子C .氢元素D .氧原子9、下列1g各种原子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 .氧原子B .铁原子C .氢原子D .氯原子 10、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 .它们的电性不同C .Na比Na+少1个电子D .钠原子变为钠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质量总是大于原子质量;B .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C .分子不带电而原子带电;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不变。
分子、原子和离子练习题
![分子、原子和离子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c68b02f58fb770bf78a5534.png)
分子、原子、离子练习题河南省鹿邑县玄武一中栾志伟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分子没有改变,物质就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液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不见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性质D.分子之间都有间隙2、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2)分子大,原子小(3)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没有(4)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6)分子、原子都在不停的运动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B 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 原子中有带电的微粒,所以原子也带电4、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A 核电荷数B 核外电子数C 中子数D 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和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 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C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6、已知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相对原子质量是16;镁原子的质量是3.986×10-26kg,相对原子质量是24,求镁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之比和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7、已知铁原子的质量是氧原子质量的3.5倍,求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8、指出下列数字的意义2O2-中前面的“2”表示______,后面的“2”表_________。
2O2-表示___________ 。
9、用化学用语表示或写出符号的意义:⑴钠离子⑵氢离子⑶2个氢离子⑷氢原子⑸氢分子⑹2H ⑺2H2⑻S2-⑼2Al3+⑽2Al10、关于氯离子和氯原子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电子数相同C.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D.Cl-的最外电子层是相对稳定结构11、Fe2+核外共有24个电子,则Fe3+核内含有的质子数为()A.24B.25C.26 D27。
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的综合练习题
![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的综合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5ce23c3968011ca3009179.png)
1.某微粒R m-的核电荷数为n,你认为不可能据此推测出的是( )A.该微粒的质子数 B.该微粒所属元素种类 C.该微粒的电子数D.该微粒的相对粒子质量2.元素X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 m+与Y的阴离子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 )A.m+n+a B.m-n-a C.m+n-a D.a-m-n3.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澄江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
碳14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相对原子的质量为14。
下列关于碳14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6 B.核外由两个电子层,第一层有4个电子C.核外电子数为6 D.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4.某粒子由12个质子、12个中子和10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D.阳离子5.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他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C.Na比Na+少一个电子 D.Na+的最外层是相对稳定结构6.X、Y、Z、Q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b、c、d(均小于18),若它们的离子X m+、Y n+、Z m-、Q n-的电子层数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a-b=n-m B.b-d=2n C.c-d=m+n D.a-c=03.原子核外第三电子层与第一电子层的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其质子数为()A.20 B.14 C.12 D.107.某元素的阳离子A3+的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原子量分别为()A.23,53 B.26,30 C.26,56 D.23,468.下列各组数字代表了元素的核电荷数,其中能组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一组是()A.11和7 B.12和17 C.8和12 D.11和169.M元素的离子为M2+,其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a+b+2 B.a+b-2 C.a+b D.b+210.下列微粒中,与Na+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A.F- B.H2O C.NH4+ D.OH-12.某R2+离子中有23个电子,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R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25 B.28 C.30 D.3212.下列各组分子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一组是()A.CO和NO B.NH3和CH4 C.SO2和H2S D.CO2和NH3·H2O13.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氟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7 B.9 C.10 D.1914.近日,某省发现部分大米镉超标,镉超标易引起镉中毒.镉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为112,则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48 B.64 C.112 D.16015.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A.48 B.26 C.4 D.2216、2012年4月,媒体曝光某不法企业用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再制成药用胶囊流向市场.皮革废料中重金属铬超标,危害人体健康.铬(Cr)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4,相对原子质量为52,铬原子的中子数为()A.24 B.28 C.52 D.7618.硒被誉为“抗癌大王”。
(完整版)《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培优专题练习
![(完整版)《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培优专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a6aa660daef5ef7bb0d3c88.png)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培优专题练习1.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儿全死了。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D.凉开水中几乎不舍氧分子2.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C.酒精挥发—-分子间距增大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分子发生了变化3.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A B C D4.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A.打开汽水瓶,有气体逸出B.10 mL水与1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mLC.加热氧化汞得银白色汞与氧气D.水蒸发为水蒸气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由质子与中子构成,原子呈电中性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6.有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C.该粒子是一种阳离子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8.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ac/bd B.bc/12ac C.12bd/ac D.ab/12be9.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B.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电子数不会发生改变D.在任何变化中原子的核都不会发生改变10.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开创“飞秒(10-15s)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
分子原子练习题
![分子原子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669ed3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1.png)
分子原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 物质的最小微粒是:A. 原子B. 分子C. 离子D. 电子2. 原子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A. 原子核和电子B. 质子和中子C. 电子和质子D. 原子核和中子3. 以下哪项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核子4. 一个水分子(H2O)由多少个原子组成?A. 1B. 2C. 3D. 45. 化学变化中,分子的:A. 质量不变B. 种类不变C. 个数不变D. 种类一定改变6.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A. 体积大小B. 能否独立存在C. 质量大小D. 能否再分7. 原子核中一定没有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核子8.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其质量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 分子、原子、离子B. 离子、原子、分子C. 原子、分子、离子D. 离子、分子、原子二、填空题1. 原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2.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________。
3. 原子中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________,而中子数决定了元素的________。
4. 一个氧分子(O2)由________个氧原子构成。
5. 根据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的最小微粒。
三、判断题1.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3. 原子核总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4.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5.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可以不同。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原子和分子的区别。
2. 为什么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五、计算题1. 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O2)的质量是多少?2. 一个水分子(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如果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两个氢原子质量的16倍,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第三单元分子、原子、离子综合练习题
![第三单元分子、原子、离子综合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983213a300a6c30c229ffa.png)
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B.气体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可压缩C.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3、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He-3),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 B.2 C.3 D.44、硼酸常用于治疗小儿湿疹。
右图是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关于硼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是B B.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5、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是不同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表示的是离子6、右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用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B.物质丙的化学式是NH3C.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 D.图示反应属于分解反应8、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9、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分子原子离子练习题
![分子原子离子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b593c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e.png)
分子原子离子练习题1. 以下物质中,哪些是分子,哪些是原子,哪些是离子?a) 水分子 (H2O)b) 氧分子 (O2)c) 氯原子 (Cl)d) 氯离子 (Cl-)2. 写出以下分子和离子的化学式:a) 硫化氢分子b) 氯离子c) 一氧化碳分子d) 氨离子3. 填写以下离子的电荷:a) 铁离子(Fe3+)b) 氧离子(O2-)c) 铝离子(Al3+)d) 锌离子(Zn2+)4. 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性,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 水是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b) 氧气是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
c) 铁离子的电荷是+3。
d) 氯是原子,由一个氯原子组成。
5. 将以下物质分类为分子、原子或离子:a) 氧分子 (O2)b) 氯原子 (Cl)c) 二氧化碳分子 (CO2)d) 铜离子 (Cu2+)6. 铝离子 (Al3+) 和氧离子 (O2-) 的化学式组成什么化合物?a) 氧化铝b) 硫酸铝c) 氯化铝d) 碳酸铝7. 下列化学式中,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分子化合物?a) 氯化钠 (NaCl)b) 硫化氢 (H2S)c) 二氧化硫 (SO2)d) 硝酸 (HNO3)8. 填写以下离子的符号及名称:a) H+b) OH-c) NH4+d) CO3^2-9. 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 水b) 氧气c) 氯气d) 硫酸10. 填写以下离子的电子结构:a) 氯离子 (Cl-)b) 铁离子 (Fe2+)c) 氧离子 (O2-)d) 铝离子 (Al3+)以上为分子原子离子练习题,小题目总结了相关知识点,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巩固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
九年级化学 分子、原子及离子 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 分子、原子及离子 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2cce10767f5acfa1c7cd9c.png)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及离子习题及答案1.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O4是一种新型的氧气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2.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3.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都是带电荷的粒子B.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原子C.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5.质子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是()A.两种不同的元素B.两种性质相同的粒子C.一种是阳离子,另一种是阴离子D.同一种元素或性质不同的两种粒子6.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
下列各级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NO和O2B.CO和N2C.SO2和CO2D.PO43-和SO42-7.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 n+与N元素的阴离子N m-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m+n+aB.m+n-aC.a-n-mD.a+m-n8.三种元素的粒子X m-、Y n+、Z p+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关系为( )A.X=Y=ZB.Y>Z>XC.X>Z>YD.Z=Y>X9.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有的质子数相等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10.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意义:(1)2个氮原子;(2)5个钠离子(3)2Mg2+;(4)氧离子;(5)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参考答案:1.D2.C3.B4.D5.D6.B7.C8.B9.B10(1)2N;(2)5Na+(3)2个镁离子(4) O2-(5)Cl-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ae9a36a1c7aa00b42acbce.png)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一部分。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1 Na 22.912 Mg24.3113 Al26.9814 Si28.09A.A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g B.Si的元素名称是硅,其核电荷数为14 C.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D.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4.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A.B.C.D.6.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从化学角度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很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7.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8.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甲物质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甲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9.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10.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
分子原子离子题型
![分子原子离子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79cb58523b3567ec102d8a95.png)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a 、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a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4、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5、从微粒的观点认识和区分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 :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仅是微粒间的间隙发生了改变,而微粒本身没有改变;但当发生了化学变化时,实质就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6、关于原子结构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电子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和中子数;(3)原子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7、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一个某原子的质量×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单位为1)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8、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9、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上:(1)表示某物质;(2)表示该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分子原子离子专题训练
![分子原子离子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a13c8cc4028915f804dc23d.png)
《分子、原子和离子》专题训练姓名:班级:得分:一、判断题(6分)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比原子大。
()2、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4、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5、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6、一个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变成一个质子。
()二、选择题(45分)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2、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
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
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72 B.电子数为53C.质子数为72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大小和质量不同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D.是否能保持物质的性质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C.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D.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5、能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为原子的事实是()A.氧化汞分解生成氧气B.用自来水制蒸馏水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D.碘升华为碘蒸汽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分子都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的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原子可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纯净物是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物质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锰B.蒸馏水C.高锰酸钾D.空气9、不同原子间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核外电子数不同D.质子数不同10、距地球15~35km处有一处臭氧层,关于臭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臭氧是一种纯净物B.臭氧和氧气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C.臭氧和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D.臭氧转化为氧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11、关于氧气、液态氧、固态氧,下列说法: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⑤它们为不同的物质。
分子和原子、离子练习题(无答案)
![分子和原子、离子练习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5469611ed9ad51f01df26f.png)
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A.碳原子和氧原子B.碳元素和氧元素C.碳原子和氧分子D.二氧化碳分子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B.二氧化碳C.空气D.过氧化氢3.某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粒子不显电性,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13B.14C.27D.404.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成D.水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5.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放出一些特定的粒子。
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6.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的是()A.CaB. NC.2ND.He7.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B. FeC. N2D.H2O8.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A.AlCl3—氯化铝B. 钙离子—Ca2+C. 2个氧元素—2OD. 2个水分子—2H2O9.根据右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B.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1个氖原子 Na B.+2价的铁元素 Fe+2C.4个氢分子 4H D.3个硝酸根离子 3NO3—11.白钨矿(主要成分为CaWO4)是一种重要的含钨矿物,CaWO4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是A.+6 B.+4 C.+2 D.—212.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 镁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D.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13.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14.如图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该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是原子序数为13B.该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克15.在化学反应MnO2+4HCl(浓)====MnCl2+2H2O+Cl2↑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变化最大的元素是()A.Mn B.Cl C.H D.O16.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原子离子(C卷)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钠离子
B、氯离子失去电子后变成氯原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3.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D.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
4.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
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
和2个中子,那么()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5.在下列四种物质中,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
A. 硅
B. Hg
C.H2O2
D. NaCl
6.从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①④属于同种元素B.②③④属于离子C.⑤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D.①⑤的结构不稳定7.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D.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8.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11.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会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
B.相对原子质量? ?
C.中子数? ?
D.化学性质
12.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
B.电子层数不同
C.Na比Na+少一个电子?
D.Na+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
13.Ca2+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是(? ? )
A.钙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B.钙原子有2个电子层
C.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2个钙离子14.下列物质中可能由原子构成的是 ( )
A. 纯净物 B.水银 C.氧化汞 D.酒精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唯一粒子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和分子都发生了变化
16.下列关于氧分子与氧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氧分子大,氧原子小 B.氧气既由氧分子构成,也由氧原子构成
C. 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
D. 在化学反应中,氧分子能再分,氧原子不能
17. 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最近,
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18.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
从图示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 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19.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20.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A. B. C. D.
21.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电子
22.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23.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电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中子
2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B.氢原子结合成氢气
C.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氯化氢分子聚集成氯化氢
D.氯原子和钠原子得失电子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两种离子结合成氯化钠
25.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两种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A B C D
26.已知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原子核内有15个质子,则核内有个中子,核外有个电子。
27.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中子
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
28.某粒子由12个质子、12个中子和10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
A.分子 B.原子C.阴离子D.阳离子
31.(填符号)两个氮原子氧离子两个铝离子镁离子_____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 _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汞是由________构成的。
32.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33. 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 4,易____电子,变成______离子,带______电.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____ 4,易_____电子,变成_____离子,带_____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