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5篇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5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二课时。
二、【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以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以学生的好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趣味性,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2、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读出度数。
3、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操作活动,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量角器,并正确使用量角器。
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活动时间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出示简笔画、激趣引入2分钟出示简笔画:问:同学们,大家从这两幅简笔画中发现了什么?∠1和∠2谁大,大多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学生仔细观察后汇报:①我发现图中两个人分别在跑和站立;②我发现有我们上节课刚学过的线段和角,还有圆形;③我发现它的手和脚是由锐角、直角或钝角组成的。
根据小学生喜欢简笔画的特点,通过简洁生动的简笔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10分钟那么量角用什么工具呢?(量角器)1、认识量角器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刻度)看着量角器,你想对发明量角器的人提些什么问题呢?2、建立1°角的概念。
让学生看书,自学1°的概念,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度)(课件演示1°角)3、认识几度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教学目的:知识目的:经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看法量角器,正确运用量角器,并能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才干目的:经过各种实际活动,培育先生的观察、入手、表达才干和协作学习才干。
情感目的:经过数学学习活动,让先生取得成功的体验,激起先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正确了解什么状况下读内圈或外圈的刻度。
教学工具:白板课件、白板内的量角器等。
教学进程:一、导入〔一〕、温习师:上一节课我们曾经看法了角,回想一下什么叫做角?生: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追问,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顶点〕这两条射线就是这个角的什么?〔边〕〔二〕、白板出示两个角。
师:请同窗们猜猜这两个角哪个角大?生:2比1大.生:1比2大。
师:刚才同窗们的猜想只是凭眼睛看,能不能想方法验证一下呢?生:应用活动角比一比。
生:可以把两个角重合比一比。
师:同窗们的方法都很好,下面我们就用两个角重合比一比。
〔强调,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也重合,观察,哪个角大?〕生: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也重合,2的另一条边在1的外部,所以,2比1的大。
师:2比1大多少呢?同窗们想不想知道?引入:明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角的度量〕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一致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
而度量工具就是量角器,我们一同来看法看法。
[设计意图:应用白板的功用,拖动1与2重合,了如指掌比拟出2大。
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将一个富有应战性的效果2比1大多少呢?抛给先生,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阅历处置这个效果,一下激起了先生的疑问,激起了先生探求新知的愿望。
]二、探求新课〔一〕、看法量角器〔1〕白板工具栏中选取出量角器。
师:请同窗们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先生观察白板上的或许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什么是角,并学会用度量角的单位。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实际物体理解角的概念,能够准确度量角的大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思维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角的概念及度量。
2.难点:学生对角的理解和度量的准确性。
三、教具准备
1.直尺和圆规
2.角度量表
3.模型角
4.教材中相关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什么是角?你见过角吗?
2. 学习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角度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并理解什么是角。
3. 实践
•学生举手说出不同角度的例子,并用圆规模拟出这些角度。
4. 练习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体会角度大小的比较和度量方法。
第二课时
1. 复习
•回顾上节课所学,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角的度量方法。
2. 学习
•讲解角的度量单位:角度。
介绍角度的定义和符号。
3. 实验
•让学生利用角度量表,测量不同角的大小,并相互核对结果。
4. 练习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角度计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角的度量,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希望同学们通过课后的练习,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角的理解,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内容,希朥望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第【1】篇〗《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用具:活动角、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演示学具)1、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活动角学具)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角的各部分名称2、这两个角哪一个大些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认识量角器。
(演示课件)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
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使用量角器,并能够正确地度量各种类型的角。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并学会用度量工具进行角的度量。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思考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到生活中的角,并能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描述角的大小。
但是,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还没有接触过,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使用量角器。
2.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度量各种类型的角,并能够说出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使用量角器,并能够正确地度量各种类型的角。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各种类型的角。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导入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角,引出角的度量。
2.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示范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度量角,交流心得。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地度量各种类型的角。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量角器、三角板等教具。
2.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2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认识角,并提问:“你们知道角的大小是怎么样的吗?”从而引出角的度量。
2. 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量角器,并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体会量角器的作用。
3. 操练(8分钟)教师分发三角板,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度量角,并记录下来。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角的认识。
4. 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同类型的角,让学生独立使用量角器进行度量,并说出角的大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且能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角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度量,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来学习角的度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能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能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准确地量出角的大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角的度量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剪刀、三角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从而引出角的概念。
2.讲解:通过直观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量角器量出不同形状的角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4.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角的度量方法和结果。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角的度量方法和步骤。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直线、线段和射线,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量角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从而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图片等。
2.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各种角,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知道一个角的大小呢?2.呈现(10分钟)介绍量角器的结构和用法。
用量角器量出给定角的大小,并让学生尝试用量角器量一量身边同学的角。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量角器量各种角的大小,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教室里的角,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中的角之间的联系。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角,并用量角器量出它的大小。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角的度量方法和量角器的用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认识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本课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和直线的知识基础上进行,为后续学习角的分类、三角形的学习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角的度量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实际演练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能够独立完成角的度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积极主动、合作交流、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独立进行角的度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钟表、自行车把手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并试着比划一下角的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是不一样的,需要一个工具来量一量。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量角器,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通过示范,让学生观察并理解量角器的作用。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每组选一个角进行度量,记录度量的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独立使用量角器进行度量,并说出度量的过程和结果。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量角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度量角的大小?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出一些创新的度量方法。
《角的度量》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教材分析五单元窗二,一、解读教材(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角的度量》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7~38页的内容,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从不同的学习角度认识角的度量,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逐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2、使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并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3、使学生经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建立自信心。
通过生活的情境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的内容编排,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制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运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正确理解什么情况下读内圈或外圈的刻度。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于角的大小已有初步的体验,知道角度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已经对量角器有所了解,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体验,具体角的大小概念还没有形成,显得比较抽象。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说教法和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有效降低难点。
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用自主探索,同伴交流等方式来掌握测量角的技能。
2、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容易达到在学生头脑建立各种角的表象。
小学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说课稿
《角的度量》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角的度量》.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后面学习画角、角的分类的基础。
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必要性,认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特征,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二、说学生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量角器虽然被拿在学生的手中,但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线,不同的刻度,会使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样用它测量角的大小,就更显得无从下手了.而且,在实际中,学生似乎没有度量角的需要,他们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少能应用到生活中。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本节课的目标: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能力目标:在测量角大小的活动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情感目标:1、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体会、总结量角的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量角,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因此,本节课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量角的意义和量角的方法,形成度量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角的度量教案(精选多篇)
角的度量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课前交流:师:大家看,这是什么?(线段)师:我想知道他准确想着的长度怎么办?生:用直尺量。
师:直尺就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
板书:工具师:怎么量呢?生:从直尺上的0刻度开始量??师:恩,说的真清楚,这就是我们测量的方法。
板书:方法。
师:如果一端正好指到30上,那就是30 厘米。
师:为什么是30厘米?(你以什么作为单位测量的?厘米)师:含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师:看来我们记录的时候还要用到估测量测长度的单位。
板书:单位。
师:大家看,我们测量长度时,必须要有校准的工具(直尺)、方法、相应的单位。
师:今天我们还是要继续研究课题有关测量的知识。
准备好,我们上课!上课!一、引入课题。
1、引入量角器。
师:我这里有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边。
(板书:顶点,一边,另一边。
)(慢一点)仔细观察,角怎么样了?(变大了)又怎么样了?(变小了)看来,角有大有小。
师:那我想知道这个角有多非常大?怎么办?生:用量角器量一量。
(用半圆仪量一量)师:量角器就是我们测量角的工具。
我帮你记下来。
(板书:量角器。
)请出你的量角器。
(坐好)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1)自学量角器——说明书。
我们在买电视,电脑等产品的时候,都会附带一份产品的说明书,能看懂这个说明书看得懂反映了一个人的能力。
你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工作了一份量角器的说明书,请大家认真的读一读,对照自己的量角器,和你的同位说说,看看你能知道什么。
(2)学生通报自学结果。
师:我这儿有一个有大的量角器,你可以指着我这小的量角器,向大家汇报一下,通过看量角器的说明书,你都知道些什么?生汇报。
师:“这是你认识的”(3)课件展示:现在咱们再看着大屏幕,把刚才我们提及的,再叙述一遍。
这圈刻度叫圆形刻度,它是从这三条刻度开始的?0刻度。
我们一起数一下吧。
这圈刻度叫内圈刻度,它也是从 0刻度线开始的。
数一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单位。
–学习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通过练习,能够准确地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形展示和实物模型的展示,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辅助工具:量角器、直尺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角的度量单位。
3.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4. 测量角的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角的概念和度量单位的理解。
2.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1.测量角的大小时的注意事项。
2.不同角度之间的比较。
四、教学过程第一堂课A. 角的概念引入1.讲解角的概念,以日常生活中的角度为例,让学生感受到角的存在。
2.通过展示几何图形中不同角度的图形,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B. 角的度量单位介绍1.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如度、分等。
2.讲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C. 量角器的引入1.演示如何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
2.让学生亲自尝试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练习。
第二堂课A. 角的度量继续1.继续讲解角的度量单位,加深学生对角度的理解。
2.进行角度测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测量角度的方法。
B. 角的比较1.引导学生学会比较不同角度的大小。
2.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通过比较来确定角度大小。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本节课主要围绕角的概念和度量展开教学,通过生动的示范和实践操作,学生对角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量角器的使用还有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练习。
总体来说,本单元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角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教材通过简单的图形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测量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对测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还没有接触过,对于如何使用量角器,以及如何准确地读取角的大小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的理解也需要通过实例来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正确地量出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观念和测量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正确地量出各种类型的角。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操作教学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直尺、圆规、图形卡片等。
2.学具:量角器、直尺、圆规、图形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角,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角的大小吗?我们怎么知道它们的大小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度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优秀5篇《角的度量》教案篇一设计说明1.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发展空间观念“角的度量”属于“图形与几何”中测量的一部分内容,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角的空间感觉来估计角的大小,很少用到专业的工具去测量一个角的精确度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测量角的大小需要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而且还要把量角与学生头脑中角的大小的表象结合起来,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关注动手操作,以亲身体验的策略展开教学。
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和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用多种方法尝试测量角的大小,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培养估计角的大小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三角尺、用硬纸板剪成的角、一张圆形纸教学过程⊙抛出问题,引入新课1.观图质疑,引发思考。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角,请大家看一看生活中小朋友们玩滑梯的现象。
(出示教材24页滑梯情境图)提问:你能用“角”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学生观察后反馈:第三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大,第一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小)2.引入新课:角有大有小,怎样度量角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角的度量的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一)]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进而很自然地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尝试探究,建构知识1.自主探究,比较测量方法,引发思考。
(1)讨论:如何度量三个角的大小呢?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研究、实践后进行汇报)预设小组1:我们想用直尺度量角的大小,发现无法测量。
小组2:我们是用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的,发现只能测量出角的一部分,还余下一部分无法测量。
小组3:我们是用课前做好的与∠1一样大的角去度量∠2,结果∠2是∠1的2倍多一些,∠3是∠1的3倍多一些,也不够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量角器,正确使用量角器,并能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正确理解什么情况下读内圈或外圈的刻度。
教学工具:白板课件、白板内的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复习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回忆一下什么叫做角?生: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追问,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顶点)这两条射线就是这个角的什么?(边)(二)、白板出示两个角。
师:请同学们猜猜这两个角哪个角大?生:2比1大.生:1比2大。
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测只是凭眼睛看,能不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呢?生:利用活动角比一比。
生:可以把两个角重合比一比。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下面我们就用两个角重合比一比。
(强调,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也重合,观察,哪个角大?)生: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也重合,2的另一条边在1的外部,所以,2比1的大。
师:2比1大多少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引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角的度量)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
而度量工具就是量角器,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的功能,拖动1与2重合,一目了然比较出2大。
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2比1大多少呢?抛给学生,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课(一)、认识量角器(1)白板工具栏中选取出量角器。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观察白板上的或者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么。
(2)让部分学生尝试说一说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称。
生:量角器上有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两行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行从左往右,一行从右往左,中间正好是90度。
生:量角器上有很多刻度。
生:量角器上还有一个中心点。
(3)白板工具栏中选取出荧光笔边画边补充并小结归纳。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量角器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上标一个数。
圆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
外圆刻度(顺时针方向)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内圆刻度(逆时针方向)也是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
追问: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字想一想把量角器平均分成多少份?生:平均分成180份.师: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一度,(从白板工具栏中取出笔在白板中的量角器上边说边画1角)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计作1(板书)。
追问:5份所对的角是几度?10份呢?【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白板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为学生理解和掌握量角的方法作铺垫。
】(二)、会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1、在准备好的纸量角器上找出内圈刻度150的角和外圈刻度100的角2、说一说量角器上的这几个角各是几度?(白板出示指名读出度数)(三)、量角引入:同学们对量角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会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了,我们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呢?请看演示。
(示范量角的过程)【设计意图:利用白板功能,很直观地拖动量角器演示量角的过程。
注重由扶到放,层层递进,很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1、同桌交流讨论量角的步骤。
2、指名上白板操作量角(边操作边说一说量角的步骤)。
生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指的刻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生2:要分清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角的一条边如果和量角器的内圈刻度重合,角的另外一条边所指的刻度就要读内圈的刻度。
【此环操作活动可以在白板上清楚地展示出来,提高了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体现了在玩中学、在做中学、边练边学的特点。
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我发现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教师小结量角的步骤。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为了方便记忆老师把你们的方法归纳成一首儿歌:中心对顶点,零线压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板书)【数学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觉得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和掌握。
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解决数学学科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巧妙编制一些数学儿歌,能很好地突破这个难题。
因为儿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读起来又朗朗上口,让他们备感亲切、生动,所以易学、易记。
】4、利用儿歌练习量一量角。
师:下面我们一起读儿歌,根据儿歌量一量角。
(白板出示一个角)5、(解决质疑问题)角2比角1大多少呢?师:我们已经学会量角了,你们会不会利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呢?生:1=402=50 所以2比1大10(四)、研究角的大小与边长的关系师:同学们都积极动手、动脑研究问题,现在老师还要考考你们的眼力,看你们能发现什么?利用白板的功能直观且形象演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关系,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的功能直观且形象演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通过师生交流取得共识。
力求使数学知识化、情趣化,让学生体验快乐数学、实用数学。
教师始终扮演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也体现出了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生活中的角我们能不能用今天的知识量出它们的大小呢?引导学生量一量钟面上2时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角的度量度1中心对顶点,零线压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教学反思:角的度量是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也是为后面利用量角器画角作准备的。
根据本班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2)会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3)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4)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刚刚接触这内容,比较抽象,对量角器的认识不够深入,部分学生量角器内外圈的读数会混淆,而且学生在量角的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比较多。
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了白板强大的功能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利用白板,促进了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性角的度量比较抽象,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课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因为课件的内容无法更改。
电子白板可随意放大缩小、拖动、复制、粘贴、即写、即画、即擦等多种教学功能,不仅让学生的目光始终集中在白板上,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有助于我们的教学变得易操作,可观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知识。
在这节课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去,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白板,提高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性以往的课堂,因为受所用媒体的限制,有些环节中的互动性受到了很大的约束。
而现在有了电子白板的引进,学生有很多操作活动可以在白板上清楚地展示出来,提高了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如让学生用量角器量角,学生亲自到白板上操作等。
这样的教学带给了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多的互动机会。
三、利用白板,增强了课堂教学中的直观性电子白板的介入,让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很多环节变得更加直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操作验证而得出的结论。
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过程中得到更深刻透彻的理解。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总之,在角的度量这节课中,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效果很好。
特别是白板中的量角器可以旋转、拖拉、缩放、复制、粘贴等强大的处理功能,让学生亲自操作,弥补了很多课件交互性较差的缺陷。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