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
因此,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能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转变观念,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把握素质教育内涵是落实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首先,在幼儿园保教保育工作中,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
因此,教师主导作用的着眼点首先要落实到幼儿主动学习上,使他们在活动中充分显示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改变过去教师只是为完成教材而“上课”,忽视幼儿主体地位的做法。
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教师从重教材转变为重教育对象,还要认识到幼儿也是一个独立能动的主体,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善于挖掘幼儿的潜能,不失时机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所以,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其次、素质教育的目的使幼儿成为身体健康、能力全面、个性鲜明、品德高尚、意志坚强,自立、自尊、自信、自主等健康人格特征的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扮演好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领者的角色,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去主动体验、发现、探究、创造、思考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做事、做人、学习、分享等诸多知识和道理,这样才能使幼儿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综合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
二、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在教育观方面,教师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系统工程,只有调动三方面力量,形成牢固的“金三角”同步调、同方向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才能全面的、积极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儿童观方面,教师必须学会怎样去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合理要求乃至细微的情感需要,尊重每个儿童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作用,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很大的自我发展潜力。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浅谈学员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当前,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又一次重大改革,课程改革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如何搞好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交叉学科。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辅导员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要落实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立足于。
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深受愚民政策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惟一标准,严重的背离了严重素质教育的转轴,导致小学无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二、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整体素质的优劣,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
要使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
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的教育工作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从事职业技能,对于全面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推进改革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学教师除了要蕴含“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电教知识”等一般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
1.语言。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间接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
小学教师的语言需要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
例如,数学语言是利用一些数学的名词术语、关系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结论论断或说明解题思路的语言。
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增高要求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也能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
例如,把算式(65+35)÷(40-35)读作“65与35的和除以40与35的差,求商是多少”。
这样,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利于逻辑思维进一步提高能力的提高。
总之,语言修养是与思想修养思想沃苏什卡的,每一个教师都要体能训练下功夫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话题。
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们具备一定的理念和方法。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
其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他们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最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整合,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智力、情感、身体和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意义,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们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认真思考和实践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教育目标和教育梦想。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摘要】语文是基础学科,直接影响其他学科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就需要加强语文素养。
当前语文教学现状是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二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三要重视对学生说话、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教学现状素质教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如何做人。
即使我们已长大成人,在搞好工作,学习深造,人际交往等方面也无不用到语文知识。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一)古往今来历史上有杰出成就的人物,无一不是具有深厚语文素无质的人。
两千多年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言而为天下法,匹夫而为百世师。
”他的思想学说,深刻影响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
孔子博学多才,整理古代典籍,一部《论语》就足以使我们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学修养。
现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优选法、统筹法以及其它数学成就,就足以令人望洋兴叹。
但是没读过他的文章、讲话稿的人,何曾料到,我们的数学家做起文章来,语言洗练、文笔优美,“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伟大领袖毛泽东,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
他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统一战线、论持久战等,他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深刻改变了半个世纪的中国,唤醒了亿万中国人民。
我们综观《毛泽东选集》,时时刻刻都会感受到他的文章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有一种不可扭转的磅礴气势。
这是为什么呢?他大量吸收群众语言,如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引用“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一针见血的指出八股文的弊端。
大量引用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在《愚公移山》一文中巧妙运用古代神话,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比做两座大山,将亿万中国人民比做上帝……(二)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所需三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因为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其中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
浅谈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当前,全国素质教育已经由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全面实施推进阶段。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又是人民的重托。
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转变陈旧观念学校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为推动教育思想的转变,要使教师真正从思想上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1.1要认识素质教育的必然性。
素质教育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形势下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实行“两个根本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需要l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1.2要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
能否培养出一代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这是“应试教育”无法实现的,惟有素质教育才能担此重任。
1.3其次,教师要把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统一起来。
要使广大教师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依赖于科技进步,又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学校一方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为科技拔尖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而做好育人工作,这就需要把二者统一在素质教育之中。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2.1教师的素质不仅反映教师个人学识水平、知识结构、创造才能和教育质量上,而且也时刻反映在个人的敬业爱岗、爱生爱校、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和务实求真的工作态度上。
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职业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教育科研素质等。
2.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使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使之既重视基础知识教育也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既重视学生的成绩又重视人格的发展,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看法和思考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看法和思考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实施素质教育是改善我国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就实施素质教育的看法和思考进行浅谈。
首先,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被定义为从人类社会全部文化范畴中的知识、技能、能力、品德和文化等方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
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而是涵盖了知识、技能、品德、文化、身心、审美等多个方面。
那么,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是什么?第一,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社会变化快速,创新能力成为了社会竞争的重要标志。
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第二,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注重知识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开发。
而素质教育则能够让学生在多个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使得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更加坚实、全面。
第三,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了考察学生是否适应社会要求的重要指标。
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那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
首先,教学方法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则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课程设置要更加强调能力的培养。
过于重视考试成绩的教育体系强调的是记忆和应试能力,而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然而,素质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
第一,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较高的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
传统教育重视知识传授,在教师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
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育者有不同的技能和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并不是关键,需要教师有更多的技能,如多元创新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等。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M OT HE RL A ND
素 质教 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李 敏
( 河北省蠡县)
实施 素质 教育 要 求全 面贯 彻 教育 方针 ,全 面提 高 教育 质量 ,做 到 面 向 时. 让学 生 自主地 精 读全 文, 感 受“ 我” 的 内心 活动 , 体会 “ 父 亲” 的话 的 含义 , 并 进 行 讨论 , 使学 生懂 得 同学 之 间应 该 团结友 爱 、相 互 宽容, 全 体 学生 ,促 使 学生 德智 体美 劳诸 方面 全 面发 展 ,使 学生 生动 活 泼 、主动 结 合 身边 的事 例, 并透 过故 事, 认 识世 界, 感 知世 界, 从 中得 到 生活 健 康地 发展 。具 体在 小学 语文 学 科 中如何 实施 素质 教 育 ,这 是对 小语 教师 学 着处 理 同学 间发 生的 问题 , 的启示 . 吸取 成长 的养 分 。 提 出 的新课 题 、新 要求 。 2 . 2在 “ 写” 中 培养 小学 生的素 质 1从 “ 素 质教 育 ”的 视角 。看 小学 语文 教学 写 作是 运用 局面 语言 进行 表达 和交 流和 重要 方式 , 是认 识世 界、认 识 自 “ 素质 教 育是 依据 人的 发展 和社 会发 展 的实 际需要 ,以全 面提 高全 体学 进行 创 造性 表述 的 过程 。作 文教 学 中, 要 特 别重 视鼓 励 自由表 达 , 放 开种 生 的 基本 素质 为 根本 目的, 以尊 重学 生主 体和 主 动精 神 、注 重开 发人 的智 我 , 慧潜 能 、注 重形 成人 的健 全个 性为 根本 特征 的教 育 。” 简言 之 ,是注 重 受教 种 束缚 . 培养 学生创 作 的热情 与 兴趣 。 让学 生学 会 留心观 察身 边 的事物 , 观 察 育 者 基本 素质 发 展 的教育 。人 的 素质 结构 是开 放 的 ,有序 的 、分层 次 的身 生 活 的 良好 习惯 , 从而 发现 自然 、社会 、人 生的“ 真 、善 、美” 。作文 教 学时, 身在 教 室 、心在 室 外 ” , 尽 量布 置 能就 地 取材 、因地 制 宜 的题 目, 心 系 统 。根据 《 中 国教育 改革 和 发展 纲要 》 的提 法 ,可 以整 理成 如下 的 图 要 使 学生 “ 通 过多种 方 式去搜 集 与主题 有 关的 素材 。作文 教学 不仅 示 : 基础层 “ 学校 教育 ,其 涵义 是教 育者 根据 一定 社会 ( 或阶级 )的要 求 , 让 学 生能身 临其 境, 还 要指 导学 生养 成 修 改 习作 有 目的 、有计 划 、有 组织 地对 受 教育 者 的身心 施 加影 响 ,把他 们 培养 成为 要 指 导学 生 通 过搜 集 素材 进 行 创造 性 的表 述 , 的习惯 。让 学 生会 根据 自己的知 识 、经验 去个 性 习作 。从 而 让学 生会 找 出 定 社会 ( 或 阶级 )所 需要 的人 的 活动 。” 其 根本 属性 是“ 培养 人” 。 “ 素质 教 育” 就 是面 向 2 l 世纪 对基 础教 育 的需 求 , 针对 中小学 中一 度普 自 己的缺 点和不 足之 处, 并 学会 如何 去正 视它 、改 正它 。同时 , 要培养 学 生与 使学 生形 成主 动合 作 的精神 。 遍 存 在 的“ 应 试教 育” 的弊端 而提 出的 , 它 明确 了基 础教 育 的出发 点与 归宿 。 他 人交 换修 改 习作 的习惯 , 学 校 课程 是 实现 学校 教育 目标 的 手段 , 教 学是 学校 教 育工 作 的中 心环 节 3小 语教 学落 实素 质教 育的 有效 途径 作 为 义务 教育 中 的重要 基础 学科一 小学 语文 ,在 实施 素质 教育 的进 程 中 , 3 . 1 明确认 识 学科性 质 小学语 文具 有语 言和 思维 的辩 证统 一关 系 ,不但 具有 工具 性、思 想性 、 应 担 负着 极其 重要 的任 务 这种 认 识 , 基 于“ 语文 学 科的 功能 和语 文教 学 的 任 务 是 多维 的 ,既包 含 发展语 言 这一 基本 功 能和 任务 ,又 包 含再现 知 识 、 知 识性 的特 点 ,而 且带 有基 础性 、社会 性 、综 合性 、实 践性 的特 点。正确 、 认 识 世界 、形 成 学 习方法 的功 能 和任 务 ,也还 包 含着 提 高思 想、 陶冶 情感 全 面地 理解 和 把握 小学 语文 学科 的性 质和 特 点 ,是 教好这 门学科 的基 本前 的功 能和 任务 ” 不 难看 出 , 组成 语 文学科 功 能的各 要 素与 人 的素质 结构 各层 提 。 教好这 门学科 ,不 但对 于 学生 学好 各 门学科 十分 必要 ,而且对 于 将来 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 人” 通过个性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形 从 事 工作和 继续 学 习也会 产 生深远 的影 响 。 成 比较稳 定素 养 的过程 中,语文 的学习 必然 会施 以重 大 的影 响。 3 . 2 加强语 文 能力 培养 语 文教 学 的本 质是 提高 学 生 的语 文 素质 :语 文素 质 的行 为特 征是 语文 此外,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素质的特点之一。素质是社会文化 通 过 个 体有 意识 地 反复 交错 进 行 的“ 内化” 和“ 外 化” ,逐 渐 积淀 而成 的身心 能力 。一个人 的语 文素 质 如何 ,可 以通 过 听、说 、读 、写综 合地 表达 出来 。 发展 的 品质 ,而这 种“ 内化” 与“ 外化 ” 的主要 “ 工 具” 是语 言 。 况 且 ,小学 阶段 他 的 思想认 识 ,他 的 知识水 平 ,他 的审 美倾 向 他 的人 品学 问,他 的应变 能力 都可 以在 语言 交 际的过 程 中表现 出来 。然而 ,语文 的听 、说 、读 、写 是整 个学 龄期 语 言和 思维 发展 的最 佳期 。 能力 又是与 他所 掌握 的 语言材 料一 词汇、 旬 式 的获取 情 况 、 语 言技 巧 、知识 2 课堂教 学 与课 外 实践结 合 , 落 实 素质教 育 素 养 、认识 事物 等有 关 。 2 . 1在“ 读” 中培 养小 学生 的素 质 因此 ,语 文教 学要 把重 点放 在提 高 学生 的语 言 能力和 认 识能 力上 。能 现代 的 阅 读观 认 为 阅 读“ 是 搜集 处 理 信 息, 认 识 世 界, 发展 思 维 , 获 得审 判 体 验 的重 要 途径 。” 一 篇优 秀 的文 学作 品 , 必是 作 者洞 察 客观 世 界和 自己 力 是 不能 灌输 的 ,而要 靠训 练才 能 培养 出来 。所 以,语 文课 应加 强语 言文 主 观 意念 的完 善 结合体 , 能体 现 作者 的思 想和 完美 人格 。 只有 读者 通过 阅 读, 字 训 练,使 学生 从语 言表 达 的内容 中学 到知 识 , 受 到 启发教 育和 情感 陶冶 。 与文 本( 作者 ) 进 行对 话, 才 能领 略 到其 中的 真谛, 并被 作品 中思 想和 形象 感染 , 让 学 生尽 可能 多地 参加 语文 实 践活 动 ,在大 量 的听 、说 、读 、写 活动 中获 语文 教学 的实 影响 其 良好 的行 为和 习 惯的养 成 。成 功 的语 文教 师都 会利 用 朗读 、精 读 、 得 锻炼 提 高 ,形 成听 、说 、读 、写 的能 力 。袁 微子 同志 讲 :“ 略读 或 浏览 等 多种 阅读 方法 , 指 导学 生 粗细 相 结合 地 阅读 课文 , 并发 现 问题 , 质 是 语文基 本 功训练 。 探 究 问题 。 最后 通过 同学 间 的讨 论和 教师 的引 导解 决 问题 。 如在 讲授 《 争吵》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内动力。
要有宽松的环境给学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学生才能展开思维,大胆想象,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内动力。
其次,讲究课堂授课艺术。
教师通过授课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揭示数学教材的本身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第三,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尝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在阐述自己的见解时,若有幼稚的观点,教师也要耐心听取,不能不耐烦,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二、要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适时调控学生的认知心理,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
达到这样的要求,关键要抓好教学信息的反馈。
心理学实验证明,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在某项知识形成过程中,一般要进行三、四次的信息反馈,有基础性反馈、理解性反馈、应用性反馈、系统性反馈、前馈性反馈。
通过信息反馈,教师掌握和了解学生“个别差异”,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状况,及时输出不同的信息,以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的发展水平。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在课堂上,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使其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实施学科素质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可制造一些问题悬念,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同学参与和思考;另外要考虑到中差生的参与程度,努力创造一些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并针对差生适当给予鼓励,使他们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
浅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学科 中实施素质教育
●唐 红 霞
当前 ,实施 素质 教育 已成 为中小 学教 育教学 改革 的主旋 律 , 而语 文学科是 实施 素质教 育的基 础学 科 , 文课 堂教 学则 是实施 语 素质教 育的主 阵地 ,所 以搞 好语 文课 堂教 学就显 得愈 来愈 重要 。
那么 , 如何 才能在 语文课 堂教学 中实施素质 教育昵?
不 唯教材。 师生的情 感与个 性融在其 中 , 实的生活 进入课 堂 , 现 学 生 在互动 中 求知 , 活动 中探 索 , 在 既轻松 地 掌握 了知识 , 又潜 移默 化地培 养 了能力。 学生 的整体 素质有 了质的提 高 , 语文课 堂真正焕 发 出它应有 的活力 用扎实 多样的训 练 , 培养 学生 的语 文实践 能力。 死教书 、 教死
养学 生 自主 、 合作 、 究 的学 习方式 , 探 实现 学生 学 习的最 大效 益 ,
最 大限度地 为 师生 “ 互动—— 探究 ” 供课堂 时空。具体做 法是 : 提
1 首先开拓 学生丰 富的想 象力 .
的传递 者转化 为学 习的促 进者 , 超越课 堂的藩 篱 . 将现代 教学 过程 演化 为 “ 养学 习者 ” 培 的过 程 。 现 由“ 之 以鱼 ” “ 之 以渔 ” 实 授 到 授 的 根本转 变。用扎 实多样 的训练 。 多方面提 高学生 的语文 素养 。 努力 培养学 生的语 文实践 能力 , 学生获得 一定的终 身学 习的本 领。 使 教 育 的意 旨并非 知识的 累积 。 而是心 智上 的能力 的发育。 学生在 学校
书不 能适应社 会对教 育的需要 ,新课程 改革正 是对今 天教 师教学 观念 的挑战 。 师应 由知识的 占有者转化 为知识 的组织者 , 教 由知识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主要指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数学观念、知识、能力,尤其是学习数学的能力。
它包括良好的数学意识、科学的思维品质、较强的创造能力以及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能力的能力。
在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在小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将使教师彻底改变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状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素质教育呢?下面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些肤浅的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必须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唯分数”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只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只采劝满堂灌”的教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把教学的着眼点转移到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上来,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破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地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并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坚持教书育人,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
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小学数学教材中,不少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工作都有密切联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索新知,经历”感性--理性--应用”的学习过程,意会人类认识的发展辩证过程;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体会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引导学生沟通数学知识,认识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认识活动中,感知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
二、必须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坚持启发式优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早就强调:要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注入式”,往往不顾学生的知识基储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死记硬背定义、法则,进行大量机械性重复练习。
浅谈如何有效推进中学素质教育
那 怎样做 才能实 现素质 教育 的全 面推行 和落 实到 位 呢?下 面笔者 就针对 这些 问题说说一些粗浅 的看法 。
一
、
提 高教 育工作者 本身的素质
“ 振兴 民族的希望在 教育 , 振兴教育 的希 望在教师 。
建设 一支具 有 良好 的政 治业务 素质 、 构合理 、 对稳 结 相
不错 , 或者他 们有 门路让孩子 上一所好 学校 , 他们也 不 必动脑筋择校 。 因此 ,改变 中考模式 的 同时应该 合理配 置教育 资
源, 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
我们看到 , 近几年 , 育资源经过整合 , 的重 点 教 名义
学校被 取消 , 薄弱学校 的情况 有所改观 , 但是 学校之 间
定 的教师 队伍 , 是教育改革 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 提高教 ”
师素质是保证素质教育 目标 实现的前提条件 。 学生 的思 想道德 、 科学文化 、 身体 、 心理等素质的提高 , 必须建立 在教师素质提高 的基础 之上 。 否则 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 质 的 目标就会成 为一句 空话 。 素质教育 的本质就是发现 问题 , 而应试教育 是解决 问题。 而考试不考发现 问题 。 问题 发现越 多 , 教师答不上 来, 教学就进行不下去 , 考试没法考 。 我们很难想 象一个 自身思 想道德 水平不 高 、 学文化 知识贫 乏 、 科 心胸狭 窄
素质 教育评 价是推动素质教育实施 的重要 动力 。 尽 管 我 国素质教育评价发展 的时间不长 , 但对推动学校 素 质 教育 已经显示 了其特有 的力量 。然而 , 由于多方面 的 原因, 我国现行教育评价 与素质教育评价 的深入贯彻实
鼓励 采用纸 笔测验 、 开卷 考试 、 实验 操作 、 听力测试 、 成 果展 示 以及 面试答辩 等多种 形式 。各 地应 积极创 造条 件 , 步增 加对学 生动手操作 能力 、 逐 实践探究能力 、 创新 思维 能力 的考查和评估 ,并根据考查方 式多样 的特点 , 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应 的管理规范及制度 。 同时要逐步建
浅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抓 ,一 手抓 课 堂 ,一 手 抓课 外 ,把学 校 、家庭 、社会 拧பைடு நூலகம் 一股 绳 , 共 同编 织素 质教 育 的大蓝 图 。
一
三 开展形式 多样 的活动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实践 表 明 ,无 论是 哪 一种 素质 的教 育 ,归 根结底 就 是要 把老 师
传 授 的间接 经 验转 化为 学生 内在 的能 力 和品质 。素 质不 仅仅 是知 识 的东西 ,而且 是 内在 的经得 起考 验 的能力 。把 学生 视 为单 纯接受 知
浅谈素质教育实施途径
而, 加强基础 , 发展 智力 , 培 养能 力 , 开发 非智力 因素 , 就 成为
基础教 育的 主要 内容和基 本任 务。9 0年 代 以来 , 我 国的现 代
二、 国家、 社会 支持实施素质 教育
全面 实施素质教育 , 是一 项全社会 的系统工程 。党 委 、 政
党政 主要 领导要亲 自抓 , 各有 关方面要 通力 配 化 建 设 日益 深入 , 人 们的发 展观 、 教 育观 、 人 才观发 生质 的转 府要 统一领导 , 分工负 责 , 规划 出全面 推进 素质教 育的 重大举 措 , 以及 各 变, 使人们对 基础教 育 的 目标 、 内容 、 方法、 功能 、 作 用 的认识 合 ,
一
、
更新 观念 , 转“ 应试 教育” 为“ 素质教育”
续至今 。1 9 7 8年我国实行 改革开放 以来 , “ 高分 低能 ” 的所 谓
思想统治 着人 的灵魂 。 正是 “ 应试教育 ” 的陈旧观念 , 才使
人才 , 越来越 不适 应改革开 放的社会 主义 现代化建设 , 使 得越 我 国的现行教育存在 着诸多弊端 。 要全面落实 素质教 育 , 首要 对素质 教育有一个 清醒的认识 。 素 质教育 来越多 的人 认识到只 强调知识是不够 的 ,还必 须发展学 生的 的任 务是更新观念 , 智力 。 因此 , 加强 基础 , 发展智力 , 培养能 力 , 成为我国 7 O年代 的实 施不仅是世 界教育改革 的总 趋势 ,也是 我国教育 改革 的 要使我 国的教育有长足 的发展 , 以更好地适 应新形势新 末至 8 O年代 上半 叶教 材建 设和教学 改革 的主导思 想 。8 0年 必然 。
3 、 倡导小组 合作 , 让学生 “ 活” 学。 小组合 作学 习已作 为当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
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与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全面发展。
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大任务之一。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从而有效地实现学习、创新和把握人生。
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为学生提供温馨的教育环境。
环境的优越性将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健康,同时也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环境要求极为严格,以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素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通过指导学生实施适当的教育和
训练来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教师应该提供有效的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技能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同时,要求学生及时反思和改进自己,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推动个人的发展。
此外,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实施身体健康的素质教育,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关心学生的精神健康,督促学生科学体会,坚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善待他人,促进社会融入。
最后,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习精神,督促学生克服困难,经历挫折,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
要引导学生具有创新精神,责任感,努力把握未来,回应社会变革的需求,在学习和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潜力。
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的正确思路是多样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习环境、职业能力、学生健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和投入。
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发展多元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让学生面对未来更加无畏。
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让学生获得更高的发展。
浅谈政治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 , 首先要提高教 师的 自身素质 。 教 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 自身的专业知识 要扎实 、 要更新 , 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
修养 、 道德觉 悟要提高 , 这是 素质教育 的基 础 , 也是 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 要 提高教师素质 , 必须扎
扎实实地做好下面几点 : 第一 , 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 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 , 必须不断学 习, 不断更
、
提 高 教 师 自身 素 质
校教育社会 主义性质 的标志 。 与其他课 程相 比, 思想
政治课 在教学上更应该体现 出情感的渗透 ,否则就 变成空洞 的理论说教 , 枯燥无 味, 不能引起学生 的兴 趣, 更不能达到政治课 的教学效果 。 教师可以从 以下 几点来 实施情感教育 : 第一 , 创设和谐 教学 氛围。和
教 学随笔
素质教育是 中国教育 的发展方 向, 在此背景下 , 如何创新政治教学而使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 结合 , 知与行相 统一 , 是每个政治教师必须面对和深 思 的问题 , 下面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
一
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
三、 合 理 实 施情 感 教 育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的必修课程 , 是学校德育工作 的主渠道 , 是我国学
村 调 查 采 访 。 通过 社 会 访 问调 查 ,开 阔 了 学 生 的 视
质教育 为内涵 的考试 ,除 了摆正手段与 目的的关 系
之 外 ,一 个 重 要 的特 点 还 在 于激 发 学 生 创 造 性 和想
象力 , 并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 达 到全方位发展 和 个性 的结合 。开放型试题一般 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 入点 ,在答题要求和答题设计上增加多样性和灵活 性, 方便学生积极质疑 、 大胆想象 、 各抒 己见 , 寻求解 决 问题 的多种方案 。 教 师要改变过去把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与学生 “ 德” 的考核分 开的做法 , 改变原来衡 量学生 学习思
怎样做好素质教育工作
怎样做好素质教育工作
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教育
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那么,怎样做好素质教育工作呢?本文将从
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
品德修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教师要以身
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履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
健康向上的人格。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体育、美术、音乐等方面。
通过各类实践
活动和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再次,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
想引导,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
教师
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此外,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建立
健康的人格和心态,增强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总的来说,做好素质教育工作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
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综合全方位地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多
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重视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研究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尤其是对素质教育越来越看重。
很多人都对素质教育的了解并不全面,本文就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优点,国家大力支持素质教育的原因以及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素质教育英语教育素质教育实施教育一、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是依据人的未来发展需要以及社会需求,并且以提高学生全体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教育,其特点在于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以形成人的健全个性。
下面就素质教育的特点进行阐述: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长久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侧重于对升学率的追求,所以对学生的教育偏向对成绩的片面追求,尤其是初高中的教育,大多数学生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但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的基本素质,这与应试教育的一面追求学生的成绩所相反。
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品格优良的学生做准备。
1.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偏重学生们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德、体、美和劳上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的特点就体现在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课程所受的教育应使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注重每一位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1.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我国的教育多重视升学率,如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与以往的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即“为人生打基础”的教育。
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所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校教育“奠定做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人的基础”1.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特长与潜能发展的重视。
每一位学生都有其优点与长处,因此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们无限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与创造力,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有机会施展才能以及引导学生们能够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得到充分地发展。
浅谈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来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来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来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可行的改革举措,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改革课堂教学需要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位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拓展课堂教学形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缺乏互动和合作。
为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拓展课堂教学形式,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比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项目研究式学习、实践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关注学生情感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情感素质,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改革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学生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情境设计、关怀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注重跨学科融合传统的学科划分造成知识的割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为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可以注重跨学科融合,打破学科界限,促进知识的交叉应用。
通过跨学科项目学习、跨学科综合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建立有效评价机制传统的考试评价往往偏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包括考试评价、作品展示、实践表现等多种形式。
通过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综合素质和实际表现,促进其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在改革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关键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练习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习题进行学习。加上教师因人而 异的有效辅导,可以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 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此外, 课后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 施以不同的作业, 易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效地提高
了课堂教学效率 。最重要的是 “ 因材施教”可以给予每个学生以充
的 学习兴趣。同时, 通过实验等 形式, 让学生设计一套放大电路, 应用于实际中, 这就会激发学生的 新热情, 养学生的 精神, 创 培 创新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_
(二) 注重分析和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 主性和能动性: 电工
学知识是由 概念、 定理和应用所组成的, 一个结论的得出和应用, 都是建立在对电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要理解相关元件或电路之
划, 也需要在微观上予以落实。要真正实现从 “ 应试教育’向 “ , 素 质教育”的转变,切实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就必须把 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素质教
育真正落到实处呢? 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落 实素质教育。 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给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 生的创造性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特征。学生的能力、情感等素质 更多地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活动得到实现, 而无法在课堂教学中 单靠教师教出来。所以,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
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一) 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考, 善于思考。 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自 己的思维
过程,而不仅仅提供前人的思维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开放 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要求我们的课 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要为每个受教育的人, 创造平等的学习 机会。面向全体,实质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们。就是要求教师 关怀每一个学生,使得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 发展,得到新的提高。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个 性差异, 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 把千差万别的学生反复的打磨, 试 图塑造成一个个标准化的 “ 产品” 这就导致课堂教学面向少数学 , 生, 不能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怎样解 决好这个问题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 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只有贯彻 “ 因材施教”的原则, 面向全体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由 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差异,爱好和长处也各 有千秋。因此他们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千差万别,教师就要 根据这一 “ 差别”来组织和实施好课堂教学, 做到 “ 以人为本,因 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节课要有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好提 高的计划, 并且将实现这种提高的问题进行设计 (写人教案), 每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发表时间:2011-04-12T10:22:58.057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陆林雪[导读]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对学生的负担做一个从数量到质量的限制。
吉林省松原市广播电视大学(138000)陆林雪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上,占主导地位的是选择的教育观,即从教育对象中挑选一定社会、一定行业所需要的人才,而把多数人置于被淘汰的行列,让他们以失败者的身份进入社会。
这种选择的教育观在今天的中国,仍根深蒂固地表现在各级各类教育之中。
另外,在我们的教育思想中,还存在着一种实际上起指导作用的教育观,这就是“功利主义教育观”,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这种
教育观的反映。
这种教育观强调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教育的非功利性。
毋庸置疑,教育具有功利性,而且这种功利性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明显。
然而,我们同时也应看到,教育具有非功利性的一面,即教育在增强人的体质,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确立人的道德、理想、信念,丰富人的文化生活,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观的提出正是对重应试的选择教育观和重实用的功利教育观的扬弃,是以发展的教育观取代选择教育观和功利教育观的一场变革。
这种发展的教育观,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观。
它不是以目前的升学或就业作为自己的直接目标,它的立足点是面向21世纪的需要。
要重视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个别优等生、尖子生的英才教育,也不是平均主义、“一刀切”式的教育;它强调个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的调动,重视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而不是压抑这种能力;它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是抹杀个性。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
1创设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 1.1 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
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非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这就需要摒弃传统的以统一规格去创造“标准件”的教育模式,改变在教育过程中只注意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的基本观念。
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文化环境与氛围,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并启发诱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当作是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
落实素质教育,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鼓励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
1.2 创设课业负担的限制条件。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对学生的负担做一个从数量到质量的限制。
现在中小学生的书包重、补课勤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这大大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创设课业负担限制条件就显得尤其紧迫。
首先,要废除“满堂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次,遏制“补课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当堂学的知识当堂消化;再次,减少作业量,以注重学生发展项目评价代替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数评价,并同时淡化学生间的成绩优劣等级观念,培养学生特长。
随着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对文化必修课的作业量和文化选修课的实践量,要做合理的控制和调整,保证有充足的条件和时间使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
1.3 为人人成才创设条件。
素质教育不求人人升学,但要个个成才。
这就需要有一个成才的条件,而这种条件应当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教育过程使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学有所得,成为合格的又有一定特长的人才,除了要精雕细刻地开发蕴藏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智慧和才能之外,还要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推进”的原则。
所谓“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和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让成绩好的学生“吃饱”、中等程度的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吃好”,达到全面提高。
措施实施过程中,在层次上允许上下滚动,使较低层次的学生有奋斗希望,较高层次的学生有危机感,从而形成你追我赶、人人向上的学习氛围。
2教师必备的素质 2.1 更新观念,认同素质教育,打好基础。
更新教育观念,认同素质教育,是教师的当务之急,要把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上,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尽快地从应试教育的樊笼里跳出来。
不要留恋“走熟的旧路”,要有勇敢的拓荒精神。
“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
不要只把素质教育说在口上,而实际做的仍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
2.2 强化师德,展现人格风采,挺起脊梁。
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首先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
一般来说,学生都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感,他们把教师看成自己学习上的导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无不受益于教师高尚人格的影响。
教师人格的力量还应以先进的思想、优秀的品德、良好的作风、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去追求理想的人格。
总之,真正成功的教学过程,必定是升华为审美境界的艺术欣赏过程;是教与学双方思想交流、感情共鸣,情与理完美统一的过程。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高尚的师德得到张扬,人格风采得到高度展现,渊博的知识积累得到了全面调动。
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纵横捭阖,潇洒自如,尽情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