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整理大全复习课程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3)《童年》复习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3)《童年》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cf3ae13647d27284b7351b1.png)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3)《童年》复习三《童年》名著阅读复习资料整理.《童年》的基本常识。
本书的作者是______的______。
主人公名叫______。
这是作者的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_____体三部曲之一,另两部是______、______。
答:前苏联高尔基阿廖沙自传《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的内容简介。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如写“我”刚到外祖父家时见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写“我”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刻画了外祖父的贪婪吝啬,外祖母的宽厚善良等等。
.《童年》的故事缩写。
阿廖沙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家。
阿廖沙母亲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
阿廖沙初步认识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
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
阿廖沙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灾乐祸,连母亲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他,只有外婆一人护着阿廖沙。
打过阿廖沙后,外公来看他,给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畔当纤夫时的情景,阿廖沙觉得外公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童话中的大力士。
挨打之后,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时,他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
每逢礼拜六,他带着阿廖沙做各种各样的游戏。
他擅长跳舞,幻想着有一副好嗓子。
阿廖沙非常爱他,但他却被两个舅舅强迫着扛沉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坟地,中间绊倒后,被十字架压在下面,因失血过多死掉了。
茨冈死后,阿廖沙更加依恋外婆。
睡觉前,给外婆开玩笑,外婆给他讲上帝与小鬼的故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与文化文学常识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与文化文学常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ecbc1c3b3567ec102d8ae3.png)
课题:名著导读与文化文学常识(集体备课)主备人:孙乐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尽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二)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名著的基本情节、人物以及任务的主要事迹和性格。
2、提高学生对名著的整体、名著中的一个人物或一个故事情节的评价。
3、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代表作。
4、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和代表作。
5、识记文体知识和文化文学常识。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制作表格、内容回顾与介绍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文体文学常识以及名著内容进行回顾和扩展,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学重点:1、识记文体知识和文化文学常识。
2、了解名著的基本情节、人物以及任务的主要事迹和性格。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名著的整体、名著中的一个人物或一个故事情节的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习题训练法、介绍讲述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习题导入:多媒体展示:歇后语猜人物。
这些人物都出自我国的名著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对作为初中生必须了解的古今中外著作进行一定的了解与研究。
那么我们都应该掌握哪些著作的内容呢?请同学们把《中考总复习指导》翻到第59页,这节课我们进行中考专题复习系列之(七):名著导读。
对名著的考查已成为各省市中考的趋势,并且题型也趋于多样化。
其目的在于促使我们去真正阅读名著,提高文化素养。
二、课标解读及要求:见《指导》P56页1.初步评价作品内涵和思想感情倾向2.初步了解作品情节和人物形象,有自己的体验和认识。
3.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内容分类名著复习内容分类1、寓言类:《伊索寓言》2、诗歌散文类:(1)散文:《朝花夕拾》、《繁星·春水》、《培根随笔》(2)书信:《傅雷家书》(3)诗歌:泰戈尔诗歌3、小说类:(1)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2)中国现代小说:《骆驼祥子》(3)外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童年》、《简爱》、4、传记类:《名人传》5、科普著作类:《昆虫记》三、接下来,我们就结合具体练习来共同研究一下名著类试题的特点和解题规律以及中考复习的切入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汇总
![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0833d83011ca300a7c39099.png)
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汇总(共9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名著导读:七上:《爱的教育》(意大利德·亚米契斯著)冰心诗歌《伊索寓言》七下:《童年》(高尔基著)《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法布尔著)八上:《朝花夕拾》(鲁迅著)《骆驼祥子》(老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著)八下:《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凡尔纳著)《名人传》(罗曼·罗兰著)九上:《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九下:《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著)《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著)印度诗人泰戈尔诗歌课外名著阅读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①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
②猪八戒:憨厚纯朴,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作战勇敢,不畏妖魔,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
③唐僧:是个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有昏庸顽固,是非不分。
主要艺术特色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超凡,夸张神奇,变形荒诞。
精彩片段①孙悟空大闹天宫②真假美猴王③孙悟空三调芭蕉扇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⑤猪八戒高老庄招亲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①宋江: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
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段,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②鲁智深:正直无畏、见义勇为的豪侠。
③林冲: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凶狠泼辣。
④武松:力、勇和正义的象征。
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⑤李逵:淳朴、粗鲁、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游民的典型。
主要艺术特色①全文结构宏伟完整,众多人物一个引一个,每个英雄故事都像一篇英雄传记,传记间一环套有环。
②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形象。
③叙事翔实精彩。
④语言通俗生动,充满个性化特色。
精彩片段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②智取生辰纲③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⑤宋江题反诗⑥真假李逵朝花夕拾作者鲁迅主要艺术特色①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城南旧事》复习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城南旧事》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d90ba5fda38376bae1fae81.png)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城南旧事》复习十五、《城南旧事》1、《城南旧事》的作者简介: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
3岁随父母返台湾,因台湾被日本控制便举家迁往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生活。
25年后英子与夫君何凡扶着妈妈,携着、背着、抱着三个孩子。
1948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湾的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学青年出版了众多学名作。
被称为“台湾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
她已出版了18本书。
散集《窗》[与何凡(夏承楹)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另外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
此外,还有许多学评论、散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肺炎、败血症病发在台北振兴医院病逝,享年83岁。
2、《城南旧事》的主要内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的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思康暗中相爱,后思康回了老家,再也没回。
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于是答应帮秀贞找小桂子。
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极其相似,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
但最终在赶火车时母女二人一同丧命于火车下。
英子发着高烧,昏迷了十天,差点丢了性命。
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a1df2c52ea551810a687e7.png)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一、《朝花夕拾》(一)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
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二)、中考试题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2 分)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3、《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走进名著】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
(4分)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名著导读】精品PPT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名著导读】精品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c175e4ddccda38366baf62.png)
精读细研
主要人物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 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
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俱备、人 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不因有父亲和哥 哥的光环而骄傲。
傅雷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 著,译作达数百万言。内容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被誉为 “傅雷体华文语言”。主要译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 头》《欧也妮·葛朗台》《老实人》等34部。
知识备查
什么是选择性阅读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 增长大大超过个人的接受速度,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就读书而来说,选择性阅读变得更加重要。
的是注重于对学生内心品质的教育,将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
格卓越的国家栋梁。
虽然您对于儿子的管教是严厉的,同样您也很关心儿子的
拓展探究
生活。比如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您都对 儿子做出了详细的解答,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您对儿子的爱真 是溢于言表。
记得您有一封家书是这么说的:“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 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风格,不仅某人某事而已。我 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 的心迹。”您的一封家书,不仅仅启发了您的儿子,也启发了我。您 的话是如此宝贵与真诚,让我受益莫深。
而每当我回家时,父母都是异常的高兴,我忍不住想: “不就是回来一趟吗?以前不是每周都回来一趟吗?用得着 吗?”后来才发现,原来天下的父母都是这样牵挂着孩子,每 当孩子回家的时候,做父母的都会说:“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 感谢,即使我没有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感谢上帝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名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a129b0dd88d0d233d46a6b.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复习一、《童年》:在苦难中长大按住ctrl键点击查看更多中考语文资源 1、作家、作品《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2、内容、人物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
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
这就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另外,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3、主题阿廖沙的成长,是《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
这部作品还有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全面而真实地考察俄罗斯国民性中的强点和弱点。
高尔基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俄国几世纪以来形成的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特征,鞭挞了小市民的卑鄙灵魂。
4、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
5、问题设计A、这部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B、在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阿廖沙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变坏,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二、《鲁滨逊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1、作家、作品英国人,出生于1719。
初中名著导读复习教案
![初中名著导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3941c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9.png)
初中名著导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回顾已学过的名著,加深对作品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的理解。
2. 提高学生对名著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名著中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回顾名著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名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运用名著中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2. 自主阅读名著,提出问题和见解。
教学准备:1. 整理名著复习资料,制作课件。
2. 安排名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准备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名著,分享自己喜欢的名著和原因。
2. 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名著复习资料,介绍名著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二、名著内容回顾(15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名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各小组代表进行分享,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名著分析与欣赏(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名著中的经典片段,探讨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
2. 学生自主阅读名著,提出问题和见解,进行分享和讨论。
四、运用名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教师提出与名著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名著中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分享和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名著阅读的收获和感受,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成长。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出自己在阅读名著时的困惑和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名著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名著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3. 学生运用名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名著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一、《繁星》《春水》(《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1、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2、体裁:诗歌(“小诗”)3、成因: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
4、内容:(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冰心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
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2)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
在冰心看来,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冰心还将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
(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5、诗歌特点:(1)艺术上,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2)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3)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4)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有韵味。
(5)这类小诗常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6、“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冰心的作品《繁星》。
冰心还“为诗人歌德九十年纪念”作了一首诗是《向往》。
二、《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1、作者:伊索,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故事。
2、文学价值:《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两千多年来以独特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3、内容提要:内容十分丰富,影射社会现实;批评为富不仁;表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要尊重自然规律,讽刺好逸恶劳等。
4、艺术特色:篇幅短小,寓意深刻;采用拟人化手法,形象鲜明。
5、精彩情节:《龟兔赛跑》《狼来了》《农夫和蛇》《赫剌克勒斯和财神》《蚊子和狮子》《鼹鼠》等。
《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乌龟和老鹰》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6、流传谚语:“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三、《童年》在苦难中长大1、作者:高尔基(苏联),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体裁:长篇小说。
3、内容:小说讲述阿廖沙(作者原名的昵称)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表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4、人物形象:(1)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2)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拥有宽大的胸怀。
(3)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5、文学价值:小说的基调是严肃,低沉的。
但又有天真烂漫的色彩。
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6、,外祖母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7、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有一次阿廖沙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
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
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
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四、《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1、作者:法布尔(法国)2、又译作:《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3、卷数:十卷4、内容:介绍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使人们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
5、艺术价值:《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昆虫在作者的笔下,都赋予了人的性格。
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
八年级:五、《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1、作者:鲁迅,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书名含义:早上的花,晚上捡拾起来。
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文章。
3、体裁:散文4、《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是“从记忆中抄出的散文”。
5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构成。
6、《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
7、鲁迅生在一个县城里的家境小康的读书人家,遭逢社会的变革和家庭的日渐败落,因此他写的虽是个人生活,却具体生动地凸显了当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留学日本受到的歧视和正直的老师对他的关爱,乃至革命的风气等等。
8、《五猖会》:这篇短文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文章最后一句画龙点睛,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9、练习:《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
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六、《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1、作者:老舍,现当代小说家、戏剧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
2、体裁:长篇小说3、故事梗概:祥子来自农村,如同骆驼一样健壮,坚忍。
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原本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但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最终以惨败告终。
祥子的最大愿望是有一辆自己的人力车,但第一次被大兵抢走,第二次被孙侦探骗走,第三次因虎妞难产而死,卖车葬虎妞。
4、人物性格特征:祥子:由一个老实、健壮、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力气吃饭的老实人力车夫变成了麻木、穷困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车主刘四:残忍霸道虎妞:大胆泼辣、有些变态5、主题:小说无情地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
6、艺术特色:运用肖像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祥子》可以朗读,它的语言是活的)。
小说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7、精彩名句:①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②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准备反抗。
精彩情节:①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
②祥子进城准备拉车为生那一部分对祥子的描写。
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1、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
2、体裁:长篇小说3、创作背景:奥斯特洛夫斯基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故事就取材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 到1930 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在此期间,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
5、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
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渐走上革命道路。
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练,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坚强。
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榻上时,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可以说,在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6、艺术特色: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相当出色。
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7、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八、《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1、作者:凡尔纳(法国),法国著名科幻和冒险小说家。
被称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体裁:科学幻想小说3、内容:《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科幻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发现一艘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尼摩是一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后被阿龙纳斯发现。
4、主题思想:《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5、艺术特色:(1)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2)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
九、《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1、作者:罗曼·罗兰(法国)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2、体裁:传记3、内容: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4、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尽管他们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
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5、价值:自古以来,传记几乎都是记载名人的丰功伟绩,而《名人传》却使我们看到了三位名人和常人一样有他们的痛苦、挣扎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