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必修一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章末总结 精品导学案 Word版含解析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1.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明确速度的计算公式、符号和单位.(重点)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难点)3.体会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4.理解速度、速率、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重点)什么叫速度[先填空]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的运动.2.速度(1)定义:物体通过的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2)公式:v=s t.(3)单位:米每秒,符号为 m/s.(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5)特点:速度不仅有大小,还具有方向.[再判断](1)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2)位移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不同.(×)(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后思考]有甲、乙两个物体,甲运动的位移大于乙运动的位移,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吗?【提示】物体的速度是由物体发生的位移和所用的时间共同决定的,如果位移大,但所用的时间长,速度不一定大,所以甲的速度不一定大于乙的速度.[合作探讨]以下有三个物体的运动,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初始位置(m)经过时间(s)末位置(m)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20100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10100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50030 1 250 探讨1:如何比较A和B的运动快慢?【提示】它们经过的位移相同都是100 m,A用的时间长(20 s),B用的时间短(10 s).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时间短的运动得快,即汽车比自行车快.探讨2:如何比较B和C的运动快慢?【提示】它们的位移不同,所用的时间也不同,要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需要计算它们平均每秒钟位移的大小.单位时间内位移大的运动得快.可算得汽车每秒位移大小为10 m,火车每秒位移大小为25 m,火车运动得快.[核心点击]1.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模型,在实际物体的运动中几乎不存在.(2)匀速直线运动中的“相等时间”是指任意选取的相等时间.2.速度(1)大小:速度v=st,即v是位移s对时间t的变化率,其大小为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与位移大小及时间的长短无关,st反映了位移s对时间变化的快慢.(2)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43212010】A.由v=st知,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B.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因为2>-3,所以2 m/s>-3 m/sD.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解析】v是按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v与s、t无关,A错误;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B错误;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C错误;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D正确.【答案】 D2.(多选)关于速度的定义式v=st,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s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 成反比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s和时间t都无关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解析】v=st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C对;此式只说明速度可用位移s除以时间t来求得,并不是说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A错,B对;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D对.【答案】BCD3.小李乘坐高铁,当他所在的车厢刚要进隧道时,看到车厢内显示屏上的示数为216 km/h,他立即观察手表秒针走动,经过20 s车厢出了隧道,则该隧道的长度约为 ( )【导学号:43212011】图12 1A.600 mB.1 200 mC.2 160 mD.4 320 m【解析】由v=st得s=vt其中v=216 km/h=60 m/s,t=20 s代入得s=60 m/s×20 s=1 200 m故选项B正确.【答案】 B对速度的准确认识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其位置变化也越快.2.公式v=st中,s是物体运动的位移,不是指路程.3.公式v=st是速度的定义式,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不能认为v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平均速度[先填空]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2.定义式:v=s t.[再判断](1)平均速度是粗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3)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对应.(√)[后思考]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着不同的路线同时到达另一地点B,请问此过程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吗?【提示】相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甲、乙两人的位移和时间都相同,故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合作探讨]某同学百米比赛用时12 s,前2 s内的位移为12 m,第2个2 s内位移为14 m,第3个2 s内位移为16 m,第4个2 s内位移为19 m,第5个2 s内位移为20 m,第6个2 s内位移为19 m.探讨1:计算上述6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并说明哪段时间运动得最快?8 s末的速度一定等于12 s末的速度吗?【提示】第1个2 s内v1=12 m2 s=6 m/s第2个2 s内v2=14 m2 s=7 m/s第3个2 s内v3=16 m2 s=8 m/s第4个2 s内v4=19 m2 s=9.5 m/s第5个2 s内v5=20 m2 s=10 m/s第6个2 s内v6=19 m2 s=9.5 m/s第5个2 s内运动得最快.不一定.探讨2:通过以上数据,你能知道这个同学的“起跑速度”、“冲刺速度”以及“最大速度”吗?【提示】不能.[核心点击]1.平均速度反映了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上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不能准确反映物体的真实运动情况.2.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一段时间Δt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相同.3.在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上.4.在某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物体不一定静止.4.下列语句的描述中,有关速度的含义是指平均速度的是( )【导学号:43212012】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小球在光滑路面上滑行,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D.“新飞人”张培萌在全国田径大奖赛百米比赛中以10秒04的成绩夺冠,并以10.34 m/s的速度冲过终点【解析】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指子弹经过枪口这个位置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击中目标的速度也是和某一位置相对应,是瞬时速度;小球第 3 s 末的速度是指第3 s末这个时刻的速度,是瞬时速度;张培萌的冲刺速度和某个位置相对应,所以是瞬时速度;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指从甲站到乙站这个过程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答案】 C5.一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10 m/sB.5 m/sC.4.8 m/sD.0【解析】此人沿斜坡往返一次的位移为0,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s t可知,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是0,故D正确.【答案】 D6.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导学号:43212013】【解析】(1)设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则由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前一半时间t2内的位移为Δs1=v1·t2后一半时间t2内的位移为Δs2=v2·t2全程即时间t内的位移为Δs=Δs1+Δs2=(v1+v2)t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Δst=12(v1+v2).(2)设全程位移为s,由平均速度定义知: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t1=s2v1=s2v1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t2=s2v2=s2v2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t1+t2=s2v1+s2v2=s(v1+v2)2v1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st=2v1v2v1+v2.【答案】(1)12(v1+v2) (2)2v1v2v1+v2求平均速度的方法1.公式法: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紧扣其定义式,分别确定位移和时间.2.分段法:将全程时间分段时,应先求出各时间段内的位移;将全程位移分段时,应先求出完成各段位移所用时间.。
高中物理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章末总结 详解(沪科版必修1)
自我检测区
解析 AC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自我检测区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自我检测区
解析
答案 A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自我检测区
ACD
解析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自我检测区
解析
答案 3.5 m/s 2.5 m/s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自高中我物检理·测必修区1·沪科版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学案6 章末总结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网络构建区
形状和大小
质量
怎样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
描述
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物体
的运
动
地面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源自网络构建区两点间的线段
一个点
怎样
位置变化
描述
物体
有向线段
初位置
的运
末位置
动
专题整合区
解析 D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专题整合区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专题整合区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专题整合区
AD
解析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专题整合区
解析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专题整合区
BC
解析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自我检测区
解析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单方向直线
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 自我检测
网络构建区
s
怎
时间
t
时刻
样
描
述
物
变化快慢
(沪科版)物理必修一学案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学案1 Word版含解析
学案1走近运动[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知道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3.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4.了解时刻与时间的区别和联系,会在具体的情景下区分时间和时刻.一、参考系1.参考系: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所以描述物体运动时,需要选取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考系.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二、质点1.定义:在物理学中,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或者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那么就可以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3.理想模型:在原型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理想化客体,叫做理想模型.质点就是一个理想模型.三、位移与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可以用一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这根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位移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路程: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四、用坐标表示位置和位移1.用坐标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置和位移.2.物体做一维、二维、三维运动时,分别用一个、两个、三个坐标来确定它的位置.五、时间和时刻时光流逝过程中的每一瞬间叫做时刻,它没有长短,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叫做时间.一、怎样判断动与静[问题设计]天宫一号空间站绕地球飞行时,以地球为参考系,坐在其中的宇航员如何运动?以空间站为参考系呢?答案以地球为参考系,宇航员在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以空间站为参考系,宇航员处于静止状态.[要点提炼]1.参考系的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参考系的选取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如果题目不做特殊说明,都是选地面为参考系.2.参考系对观察结果的影响(1)对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取决于所选的参考系,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同.(2)相对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参考系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两个物体是相对静止的.平时人们所说的静止的物体,都是指相对静止,绝对静止是没有的.二、怎样对物体进行简化[问题设计]北京时间8月12日,2013年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飞人大战,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大雨和逆风的不利天气条件下,以9秒77逆转摘金.博尔特身上各部分(头、手臂、腿、脚等)运动情况相同吗?在研究博尔特百米决赛所用时间时,能否忽略他的大小和形状,把他看成一个“点”呢?答案不相同;能.[要点提炼]1.质点的特点(1)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物质点,它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等次要因素,而突出了物体具有质量这个主要因素.它与几何中的“点”有本质区别.(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不存在(填“存在”或“不存在”).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延伸思考]是不是很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做质点,而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做质点?请举例说明.答案不是.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而研究乒乓球的发球(如旋转问题)时不能把乒乓球看做质点.三、位移与路程有什么不同[问题设计]1.中考结束后,爸爸带小明去深圳旅游.出发前,爸爸让小明设计出行路线,路线起点:北京,终点:深圳.他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乘长途汽车;二是坐高铁;三是乘飞机.三种出行方式的路程是否相同?位置的变化是否相同?如何描述位置的变化?答案三种方式路程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即都是从北京到深圳,初位置一样,末位置一样,即位置的变化一样.可以用一条从北京到深圳的有向线段,即位移来描述位置的变化.2.分析下列两种情况下的位移和路程,并说明: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吗?什么情况下相等?(1)一位同学参加百米比赛;(2)一位同学沿着400 m的跑道跑一圈.答案(1)参加百米比赛的同学,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是100 m,路程是100 m.(2)沿着400 m的跑道跑一圈的同学,位移是0,路程是400 m.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运动方向不变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要点提炼]四、用坐标表示位置和位移[问题设计]如图1所示,一辆轿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行驶了300 m到达电影院,继续向东行驶了150 m 到达度假村,又向西行驶了950 m到达博物馆,最后回到超市.图1(1)以超市所在的位置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 m,请用直线坐标系表示出超市、电影院、度假村和博物馆的位置;(2)求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位移与路程分别为多少?答案(1)如图所示(2)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位移为s=-500 m-300 m=-800 m,负号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方向向西.其路程为L=150 m+450 m+500 m=1 100 m.[要点提炼]1.物体做直线运动(一维运动)时,只需用一个坐标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可以用末位置的坐标(x)和初位置的坐标(x0)差来表示,即s=x-x0.五、时间和时刻有什么不同[问题设计]爸爸和小明乘坐的火车20∶30准时从北京西站出发,经5小时23分于第二天1∶53到达山东菏泽站,停2分钟后出发,于4∶26到达安徽阜阳站……(1)上一段话中各个时间的含义一样吗?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2)时刻和时间的区别是什么?在时间轴上如何表示时刻和时间?答案(1)不一样.20∶30、1∶53、4∶26是时刻;5小时23分、2分钟为时间.(2)时刻是指一个瞬间,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两点之间的线段表示时间.[要点提炼]1.时刻只能表示某一瞬间,比如一张照片,对应某个时刻.时间表示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比如一段录相,对应某个时间.2.时刻体现在时间轴上为一个点;时间体现在时间轴上为一段线段.[延伸思考]如图2所示,结合所给时间轴,请体会以下几个表述指的是时刻还是时间:第2 s末,2 s末,2 s内,第2 s内.图2答案由题图可知,“第2 s末”和“2 s末”都与时间轴上t=2 s那一点相对应,所以指的是时刻;“2 s内”是从计时开始到2 s末的时间,时间为2 s;“第2 s内”是第1 s末或者说第2 s初到第2 s末的时间,时间为1 s(如图所示).一、参考系与相对运动例1观察图3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解析题图中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由烟囱冒出的烟向左飘,可知此时风向向左(相对于地面而言).甲车上的小旗向左飘,则有三种可能的情况:一是甲车不动,风把小旗向左吹;二是甲车向右运动,风相对甲车向左,风把小旗向左吹;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因此风仍能把小旗向左吹.对于乙车,则只有乙车向左运动并且速度大于风速时,风才能把小旗向右吹.故只有选项D正确.答案 D二、对质点的理解例2分析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研究对象能看做质点的是()A .研究“嫦娥三号”“奔月”的过程B .研究奥运冠军邓琳琳在平衡木上的动作C .研究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的滑行时间D .研究运动员发出的弧旋乒乓球的旋转情况解析 研究“嫦娥三号”“奔月”的过程,其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它看成质点.对邓琳琳在平衡木上的动作进行技术分析,不能把她看做质点.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故可把木块看做质点.弧旋乒乓球在转动,其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研究其旋转情况时不能把它看做质点.答案 AC三、位移和路程的理解及计算例3 某人向东行6 km ,再向北行10 km ,又向南行2 km ,试计算他的路程和位移.(以初始位置为原点,画出坐标图加以说明)解析 坐标图如图所示路程为6 km +10 km +2 km =18 km位移是O 指向C 的有向线段,大小为:s =62+82 km =10 km设OA 与OC 的夹角为θ,则:sin θ=810=45,所以θ=53° 故方向为东偏北53°.答案 见解析四、利用坐标系求位移例4 一质点沿x 轴运动,如图4所示,t 1时刻质点位于x 1=-3 m 处,t 2时刻质点到达x 2=5 m 处,t 3时刻到达x 3=-7 m 处,则:图4(1)质点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2)质点在t 2到t 3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3)质点在t 1到t 3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解析 (1)Δs 1=x 2-x 1=[5-(-3)] m =8 m ,大小为8 m ,方向由x 1指向x 2,沿x 轴正方向.(2)Δs 2=x 3-x 2=(-7-5) m =-12 m ,大小为12 m ,方向由x 2指向x 3,沿x 轴负方向(负号可以用来表示方向).(3)Δs 3=x 3-x 1=[-7-(-3)] m =-4 m ,或Δs 3=Δs 1+Δs 2=[8+(-12)] m =-4 m ,大小为4 m ,方向由x 1指向x 3,沿x 轴负方向.答案 见解析五、时间和时刻的理解例5 如图5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A .t 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 末或第3 s 初,也可以称为2 s 内B .t 2~t 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 内C .t 0~t 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 内或第2 s 内D .t n -1~t n 表示时间,称为第(n -1) s 内解析 此题首先要注意时刻和时间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段距离.其次要注意:(1)第n s 末等于第(n +1) s 初;(2)n s 内不等于第n s 内,n s 内指的是从0至n s 末共n s 的时间,而第n s 内指的是从(n -1) s 末至n s 末共1 s 的时间.故只有B 正确.答案 B走近运动⎩⎪⎪⎨⎪⎪⎧ 参考系质点⎩⎪⎨⎪⎧ 定义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位移和路程⎩⎪⎨⎪⎧ 位移定义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时刻和时间⎩⎪⎨⎪⎧ 时刻和时间的意义时刻和时间在时间轴上的表示方法1.(参考系与相对运动)如图6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图6A .大地B .太阳C .滑板运动员D .步行的人 答案 C解析 摄影师与运动员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并且以运动员为参考系拍摄,这样背景上其他物体看起来就是“运动”的,因而模糊不清.2.(对质点的理解)在以下情况中可将所研究的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A .研究撬棒撬物体时用力大小与支点位置关系B .研究“玉兔”号从“嫦娥”的怀抱中“走”出来,即两器分离过程中“玉兔”一连串技术含量极高的“慢动作”C .研究“玉兔”号巡视器巡视月球时的运动轨迹D .研究旋转的电扇扇叶所受阻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答案 C解析 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它是我们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的一种理想模型.C 情景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因而可看成质点;支点位置影响撬棒用力大小,撬棒不可以看做质点;研究“嫦娥”、“玉兔”两器分离过程中的技术动作时,不能把“玉兔”看成质点;扇叶所受阻力与扇叶的形状、大小有关,不能看做质点.故选C. 3.(时间和时刻的理解)“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她在太空跋涉约13天后,于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以东区域成功软着陆.以上记录时间的数据分别指的是()A.时刻、时间、时刻B.时间、时刻、时间C.都是时刻D.都是时间答案 A解析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和14日21时11分都指的是时刻;13天是时间,故A正确.4.(路程和位移的计算)如图7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点出发前进了100 m到达斜坡底端的B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面前进了100 m 到达C点,求此同学的位移和路程.图7答案173 m,方向由A指向C200 m解析画出该同学的位移矢量图如图所示,该同学的位移为AC,方向由A指向C由直角三角形知识BD=BC cos 60°=100×12m=50 mCD=BC sin 60°=100×32m=50 3 m所以AC=(AD)2+(CD)2=1502+(50 3)2m=100 3 m≈173 m,方向由A指向C,路程s=AB+BC=200 m.题组一参考系与相对运动1.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B.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答案ABC解析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对于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往往不同,实际选取参考系时,应本着便于观测和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来进行.2.如图1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答案 B解析甲、乙两人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A错,B对;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C错;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D错.3.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的公路上向东行驶,已知甲车运动得比乙车快,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在向东行驶B.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在向西行驶C.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东行驶D.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西行驶答案BC解析以地面为参考系,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且甲运动得较快.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后退,即向西运动;若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向前,即向东运动.题组二质点的理解4.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上不存在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C.凡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成质点;凡是大的物体,皆不能看成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成质点答案AD解析质点是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尽管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反映,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它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了简化.5.2013年11月21日13:00时许.由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的“利剑”无人作战攻击机,在西南某试飞中心成功完成首飞.下列可将“利剑”无人作战攻击机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人员测试无人战斗机的飞行速度时B.研究人员观察无人战斗机飞行姿式、测各项技术参数时C.研究人员确定无人战斗机位置时D.研究人员对无人战斗机进行控制时答案AC解析观察无人战斗机飞行速度或确定其位置时,无需考虑其形状和大小,可将其看成质点,A、C正确.而观察无人战斗机飞行姿式或进行控制时,都必须考虑其形状和大小,不能看成质点,B、D错误.6.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时答案BD题组三对时刻和时间的理解7.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的是()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点35分从天津发车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C.我们早上8:00开始上第一节课D.列车到站时间晚点5分钟答案BD8.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较短的一段时间B.第2 s内和前2 s内指的是不相等的两段时间C.“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D.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有方向是矢量答案BC解析时刻不是一段时间,故A错;第2秒内的时间是1 s,前2秒的时间是2 s,故B对;12点整是指时刻,故C对;时间是标量,故D错.9.下列叙述中表示时刻的是()A.第3 s初B.第3 s末C.第3 s内D.前3 s内答案AB解析当出现“初”、“末”等字时往往表示时刻,“内”一般指时间,故选项A、B表示时刻.题组四位移和路程,利用坐标系求位移10.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答案 B解析物体从某位置出发,经一段时间又返回到该位置,此过程位移为零,但它运动了,A 错.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说明它未动,反之物体若静止不动,它运动的路程一定为零,B 对.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C错.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D错.11.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800 m赛跑的起跑点;B点是100 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400 m和800 m比赛,则()图2A.甲的位移最小B.丙的位移最大C.乙、丙的路程相等D.丙的路程最大答案 D12.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出租汽车按路程收费B.出租汽车按位移的大小收费C.在曲线运动中,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绝对值(即大小)D.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答案AC解析出租汽车按路程收费,曲线运动路程一定大于初、末位置间线段的长度,所以曲线运动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所以A、C正确,B错误.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而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任何情况下位移都不能是路程,所以D错误.13.某人站在楼房顶层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A.25 m,25 m B.65 m,25 mC.25 m,-25 m D.65 m,-25 m答案 D解析如图所示,整个过程小球的路程为20 m+20 m+25 m=65 m,但其位移为-25 m,“-”表示其方向竖直向下.14.如图3所示,某人沿半径R=50 m的圆形跑道跑步,从A点出发逆时针跑过3/4圆周到达B 点,试求由A 到B 的过程中,此人跑步的路程和位移.图3答案 m m ,方向由A →B ,与半径AO 的夹角为45°解析 此人运动的路程等于ACB 所对应的弧长,即路程L =34×2πR =34×2××50 m = m 此人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位移大小等于由A 指向B 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即s =2R ×50 m = m ,位移的方向由A →B ,与半径AO 的夹角为45°.。
高中物理:《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教案(沪科版必修1)
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速度变化是有快慢之分的,理解加速度的含义及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定义符号、公式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了解加速度的方向。
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3.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加速度(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生活实例中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感受,以及类比法的探究推理,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强化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及善于区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1.加速度的概念及理解。
★教学难点1.加速度方向的理解。
2.加速度与速度之间有关系吗?★教学过程引入:一、加速度师: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用速度—时间图象可以非常直观反映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几个图象,告诉我它们分别反映了怎么的运动规律。
生:甲:A 以与正方向同向的速度匀速,B 初速度与正方向相反,然后开始减速至零后调头朝着正方向加速度。
乙:AB 均是先加速后匀速;丙:AB 均是先加速后匀速。
师:引入提问:乙丙中AB 均是先加速度后匀速,那它们是完全一样的运动吗?如果不一样,说出它们的区别。
生:乙中:虽然AB 均是先加速后匀速,但它们从零增加到相同的速度所用的时间不同,A 的时间小于B 的时间,也就是说A 的速度增加得比B 的速度增加得快。
tvtvAA BA乙甲CBtv丙B丙中:AB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增加得不一样多,还是A的速度增加得快。
师:好,总的来说就是AB加速过程中速度增加的快慢不同。
那我们应该用哪个物理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不同呢?是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还是A的速度增加量比B的速度增加量多?生:好像可以讲每个时刻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
乙中速度变化量一样,丙中A 的速度变化量比B的速度变化量大。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word学案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word学案[学习目标定位] 1.明白什么是瞬时速度,明白得极短时刻内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近似相等.2.明白得什么是位移—时刻图像(s-t图像),明白如何用图像表示位移和时刻的关系.3.明白得什么是速度—时刻图像(v-t图像),明白如何用图像表示速度和时刻的关系.一、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2.方向:瞬时速度的方向跟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简称速率.二、位移图像1.画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横轴表示时刻t,纵轴表示位移s,把物体各时刻的位置坐标用点表示出来,可作出物体的位移—时刻图像,简称位移图像.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这条直线的斜率反映着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越大,速度越大.三、速度图像1.画法: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轴表示时刻t,用纵轴表示速度v,依照运动物体的速度数据,可作出它的速度—时刻图像,简称速度图像.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在直角坐标系中,可用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来表示.一、瞬时速度[问题设计] 如图1所示,在气垫导轨上A处安装光电门,滑块上分别插上宽度不等的遮光片.每次都从最高点开释滑块,则滑块前沿的P点每次通过A时的运动快慢相同.光电计时器能够记录P从A点通过一段位移Δs所需时刻t(Δs为遮光片宽度).遮光片宽度Δs和所需时刻Δt列表如下:图1Δs /m Δt /s v /(m·s -1)0.05 0.089 0.04 0.075 0.03 0.058 0.02 0.039 0.01 0.02 0.0050.01(1)求出每次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并填入上表.(2)随着Δs 的减小,平均速度的大小有什么特点?这反映了什么物理意义?(3)如何更精确地测定P 点通过A 点的瞬时速度呢?P 点通过A 点的速度更接近上述哪一个速度?答案 (1)0.56 0.53 0.52 0.51 0.50 0.50(2)随着Δs 的减小,平均速度的大小看起来向某个数值靠拢.这说明,随着Δs 的越小,所得的平均速度就越接近P 点通过A 点运动的快慢程度.(3)再缩小遮光片的宽度,即时刻间隔Δt 尽可能小.当Δt 专门小时,ΔsΔt确实是P 点通过A 点的瞬时速度.P 点通过A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0.50 m/s.[要点提炼]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1.在公式v =s t中,若时刻t 专门小,接近于零,就能够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2.矢量性:瞬时速度的方向确实是该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3.瞬时速度能够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 二、位移图像 [问题设计]t /s 0 10 20 30 40 …… s /m3006009001 200……(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横轴表示时刻t ,纵轴表示位移s ,把汽车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在坐标系中用点表示出来,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或直线)连接起来. (2)图像有什么特点?图线的斜率有什么物理意义? 答案 (1)(2)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线的倾斜程度即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即k =ΔsΔt =v .[要点提炼]1.位移—时刻图像(s —t 图像):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刻变化的情形. 2.由s -t 图像能够明白: (1)物体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2)任意时刻内的位移(大小和方向),或发生一段位移所需要的时刻. (3)速度的大小: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的大小.3.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为倾斜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延伸摸索] 假如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2所示.那个图像表示汽车的运动轨迹吗?汽车的速度如何变化?图2答案 s -t 图像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题图可知斜率逐步增大,故汽车的速度逐步增大. 三、速度图像 [问题设计]用横轴表示时刻t ,纵轴表示速度v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依照运动物体的速度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运动物体的v -t 图像,图3所示为某物体的v -t 图像.请同学们观看图像并分析以下问题.图3(1)用v -t 图像表示速度的变化有什么优点?v -t 图像是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从v -t 图像能够明白哪些信息?(2)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有什么特点?答案(1)优点:直观方便.v-t图像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从v-t图像中可知任意时刻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与时刻轴平行的直线,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表示v a=4 m/s,v b=8 m/s.[要点提炼]1.速度—时刻图像(v—t图像):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刻变化的情形.2.由v—t图像能够明白(1)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2)可判定一段时刻内物体速度的变化.(3)速度图像在时刻轴上方表示速度方向沿正方向;在时刻轴下方表示速度方向沿负方向.一、对瞬时速度的明白得例1做直线运动的一质点通过P点时的瞬时速度为1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在通过P点后的1 s内的位移是1 mB.它在通过P点前的1 s内的位移是1 mC.它在以过P点的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位移是1 mD.若从P点开始匀速行驶1 s,它在1 s内的位移是1 m答案 D解析由于不能确定通过P点前、后1 s内的平均速度是否为1 m/s,故也不能确定P点前、后1 s内的位移是否为1 m,A、B错;以P点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1 m/s,这1 s内的位移也不一定等于1 m,C错;从P点开始做速度为1 m/s 的匀速运动,1 s内的位移s=vt=1 m,D对.二、位移—时刻图像例2如图4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A、B两质点的位移—时刻图像,由图可知( )图4A.t=0时,A在B后面B.B物体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C.在0~t1时刻内B的运动速度比A大D.A物体在0~t1做加速运动,之后做匀速运动解析由题图可知,t=0时,B在A后面,故A不对;B物体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B正确;在0~t1时刻内B的斜率小于A,故B的运动速度比A小,C不对;A物体在0~t 1做匀速运动,故D 不对. 答案 B三、速度—时刻图像例3 图5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请回答:图5(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吗?(2)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变化?如何样变化?解析 (1)由题图知t =0时v ≠0,因此物体具有一定的初速度.(2)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0~t 1时刻内逐步增大,t 1~t 2时刻内速度大小不变,t 2~t 3时刻内速度逐步减小,在t 3时刻速度为零,t 3时刻以后,速度反向,但大小在逐步增大. 答案 见解析如何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 意义能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s -t 图像⎩⎪⎨⎪⎧ 意义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v -t 图像⎩⎪⎨⎪⎧意义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斜率表示加速度下节学习1.(对瞬时速度的明白得)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能够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但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 B .瞬时速度等于运动的物体在一段专门短的时刻内的平均速度 C .瞬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D .某物体在某段时刻内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刻内静止 答案 BD解析 瞬时速度是为了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引入的物理量,因此选项A 错.平均速度在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时较粗略,但平均速度中所对应的时刻Δt 越小,越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那一时刻邻近的运动快慢,因此选项B 对.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而瞬时速度是与某时刻相对应的物理量,不能说明它与一段时刻内位移方向间的关系,选项C错.2.(对瞬时速度的明白得)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气象部门说,登陆时,“海燕”连续风速235 km/h,中心最大风速达到314 km/h.其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B.瞬时速度,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答案 A解析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刻或一段位移,而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时刻或某位置,由“连续”知,235 km/h指的是一段时刻的平均速度,314 km/h是指瞬时速度,故A正确.3.(位移图像)如图6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时刻图像,由图像可知( )图6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刻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步减小C.在10 s~25 s这段时刻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步减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答案CD解析甲的动身地离乙的动身地相距20 m,乙比甲晚动身10 s,10 s内两者之间的距离逐步增大,乙动身时距离甲的位置大于20 m,A、B错误;10 s~25 s这段时刻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之间距离逐步减小,25 s时,两者相遇,C、D正确.4.(速度图像)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7所示,则该物体( )图7A.做往复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答案 C解析 由于v 的大小随时刻的变化是先增大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由于v 的方向始终没变,因此物体朝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题组一 对瞬时速度的明白得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v =st,当t 专门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能够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 D .只有瞬时速度能够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 答案 ABD解析 由平均速度定义式v =s t可知,当t 专门小,甚至趋近于零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A 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各段时刻内的平均速度均等于瞬时速度,B 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反映一段时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及方向,C 错误,D 正确. 2.下列几种速度,不是瞬时速度的是( )A .火车以76 km/h 的速度通过“深圳到惠州”这一路段B .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 km/hC .都市繁华路口路标上标有“15 km/h 注意车速”字样D .足球以12 m/s 的速度射入球门 答案 A解析 与某段时刻或过程对应的速度为平均速度,与某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的是瞬时速度,由此可判定A 中描述的是平均速度,B 、C 、D 中描述的是瞬时速度.3.小蒙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 、2 m 、3 m 、4 m ,则( ) A .他4 s 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B .他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C .他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 .他1 s 末的速度为1 m/s 答案 C解析 自行车速度是逐步增大的,无法确定它的瞬时速度,只能求出平均速度,第2 s 内平均速度为21 m/s =2 m/s ;4 s 内的平均速度v =1+2+3+44 m/s =2.5 m/s.题组二 位移图像4.在如图所示的s —t 图像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 AB解析 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表示速度,A 、B 图像中斜率不变,故v 不变.5.如图1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OA 段运动速度最大B .AB 段物体做匀速运动C .CD 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运动4 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 km 答案 C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OA 段表示汽车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OA =s t =15 km1 h=15 km/h ,AB 段汽车静止;BC 段表示汽车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BC =s ′t ′=30-15km1 h=15 km/h ;CD 段表示汽车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CD =s ″t ″=0-30km1 h=-30 km/h ,负号表示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反.4 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0.6.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s 与时刻t 的图像如图2所示,则( )图2A .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动身C .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为零D .甲、乙两物体有两次相遇 答案 D解析 由于题图是s —t 图像,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A不对;甲从原点动身,乙从s0处动身,故B不对;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是曲线乙上的切线与甲平行时,由图能够看出,现在二者对应的位移并不相等,故C不对;由图看出,甲、乙有两个交点,故两物体有两次相遇,D正确.7.在百米赛跑道上,假定四个运动员A、B、C、D均做匀速直线运动训练,其位移图像如图3所示.t=0时,教练员发出起跑令,由图可知( )图3A.最晚起跑的是C运动员B.抢跑的是D运动员C.往回跑的是A运动员D.B运动员比A、C、D运动员跑得快答案CD解析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开始计时时运动员所处的位置,故B是按时起跑的,C是抢跑的;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运动员开始起跑的时刻,故最晚起跑的是D;A是往回跑的;由图可知,B跑完100 m所用的时刻比A、C、D都短,故B比A、C、D跑得快.8.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关系图像如图4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质点在0~20 s内的平均速度为0.8 m/sB.质点在0~20 s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D.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AC解析20 s内的位移为16 m,平均速度为:v=st=1620m/s=0.8 m/s,A正确,B错误;质点在0~20 s内位移—时刻图像的斜率为正,说明质点一直朝正方向运动,由图线的倾斜程度可知质点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正确,D错误.题组三速度图像9.如图5所示,a、b两运动物体的速度—时刻图线互相平行,则下列对两物体运动情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A.它们的速度大小不同B.在t=0往常它们一定差不多上静止的C.它们的动身点一定相同D.它们在相同时刻内的位移不同答案AD10.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运算机结合,能够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像.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刻图像如图6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6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C.小车前10 s朝正方向运动,10 s后朝负方向运动D.小车做曲线运动答案AB解析由v—t图像能够看出,小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大速度约为0.8 m/s,故A、B 均正确.小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一直朝正方向运动,C错误.图线弯曲说明小车速度变化不平均,不表示小车做曲线运动,故D项错误.11.如图7所示,a和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中的a和b所示,从0到t1这段时刻里( )图7A.两个物体在t=0时刻的速度v1、v2的方向相反B.两个物体在t=0时刻的速度的大小关系是v1>v2C.两个物体在t1时刻速度大小相等D.两个物体在t1时刻速度方向相反答案 C解析 依照速度图像可知两个物体在t =0时刻的速度大小v 1<v 2,方向相同;随着时刻变化,a 物体的速度变大,b 物体的速度变小,在t 1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题组四 综合应用12.如图8所示,表示一质点在0~6 s 内的s -t 图像,试据此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形并画出它的v -t 图像.图8答案 见解析解析 s -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因此0~2 s 的速度v 1=6 m -02 s=3 m/s 2 s ~4 s 的速度v 2=04 s ~6 s 的速度v 3=-6 m -6 m 2 s=-6 m/s质点的运动情形:0~2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3 m/s,2 s 末离动身点6 m ;2 s ~4 s 内质点速度为0,静止于离动身点6 m 处;4 s ~5 s 质点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6 m/s ,5 s 末回到动身点,5 s ~6 s 质点连续以6 m/s 的速度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6 s 末位移为-6 m .v -t 图像如图所示.。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目标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如何选取参考系。
2•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教学内容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 将实际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都是相同的,所以研究它上面某一点的运动规律就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了,这时物体也可以当做质点来处理。
经典例题例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体积小就可以视为质点B •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当作质点C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 •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例2在研究下列哪些问题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A. 求在平直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的速度B. 比赛时,运动员分析乒乓球的运动C. 研究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时D .研究自行车车轮轮缘上某点的运动,把自行车看作质点例3研究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哪些可看作质点()A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铁桥所需时间B .研究汽车车轮的点如何运动时的车轮C.被扔出去的铅球D .比较两辆汽车运动的快慢二、参考糸1. 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r -p:“=a-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这种用来作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PN三;WL :f 注-:二:三;:2•选取原则:以观测方便和对运动尽可能简单为原则说明:(1)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2)参考系本身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3)选择不同的物体做参考系,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4)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选择的参考系而言的(5)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参考系。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运动
高中物理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一章如何描绘物体的运动第一节走进运动题型 1.灵巧选择参照系例 1.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流传下来一首诗:“满眼风波多闪耀,看山好似走来迎,认真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分别描绘了“山迎”、“船行”两种运动状况,它们分别以什么为参照系的?1. 我们描绘某个物体的运动时,老是相对必定的参照系A. 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照系B.我们说“地球环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照系C.我们说“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是以太阳为参照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D.坐在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迎面飞驰而来,乘客是以汽车为参照系题型 2.质点的观点例 2.以下对于质点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质点是指很小的物体B.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可视为质点C.巨轮停在海面上某处研究其所办理地点时,可视为质点D.杂技演员做空翻动作时,可视为质点2. 以下状况中的运动物体,不可以被当作质点的是( )A.研究绕地球飞翔时航天飞机B.研究飞翔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状况C.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转时间D.计算在传递带上输送的工件数目题型 3.位移和行程的差别例 3.对于位移和行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行程必定相等B.质点沿不一样路径由 A 到 B ,其位移必定相等C.质点经过必定的行程,其位移不行能为零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行程3.如下图,某质点沿半径为 R 的半圆弧由 a 点运动到 b 点,则它经过的位移和行程分别是( )A.0 , 0B.2R ,向东;πR,向东;πR D.2R ,向东; 2R第二节如何描绘速度的快慢题型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色例 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第 1s 秒内的位移是2m,第 3s 秒内的位移是 2 m.则物体的运动是( ) A. 变速的 B.匀速的C.加快的D.可能是变速的1.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随意 2 s 内的位移必定等于 1 s 内位移的 2 倍B.随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必定等于它的行程C.若两物体运动快慢同样,则两物体在同样时间内经过的位移相等D.若两物体运动快慢同样,则两物体在同样时间内经过的行程相等题型 2.均匀速度的计算体经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均匀速度分别为v110m / s、v215m / 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程中的均匀速度是( )A.13.75 m/sB.12.5 m/sC.12 m/s m/s2.( 1)若前一半的均匀速度v1,后一半的均匀速度v2,全程的均匀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前一半位移的均匀速度v1,后一半位移的均匀速度v2,全程的均匀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 3.利用公式 v=s/t 剖析计算例 3.一列火以54 千米 /的速度通一个地道,共用了 40 秒 ,已知列100 米 ,求(1) 地道的 ;(2)整列火在地道内运的.3.列第四次加速后,出了“星列”,从此中的T14 次列刻表可知,列在蚌埠至南区段运转程中的均匀速率___________km/h.T14 次列刻表抵达刻开刻里程( km )停靠站上海⋯18∶ 000蚌埠22∶ 2622∶ 34484南03∶ 1303∶ 21966北京08∶ 00⋯1463第三节如何描绘速度的快慢 ( 续)题型 1.理解刹时速度的观点例 1.以下不是刹时速度的是(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B.汽车从西安到宝鸡的速度是40 m/sC.汽车经过站牌的速度是72 km/hD.小球在第 3 s 末的速度是 9 m/s1.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某时辰速度为10 m/s,那么这个物体 ( )A. 从这一时辰以前0.1 s 内的位移必定是 1 mB.从这一时辰起 1 s 内位移的必定是10 mC.从这一时辰起10 s 内位移的可能是60 mD.如从这一时辰起开始匀速运动,那么它连续运动100 m 的行程所需时间必定是 10 s题型 2.运用 s—t 图象例 2.小刘以必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书,逗留一会儿,又以同样的速率沿原路返回,以下图中哪些图线能够表示他的运动状况 ( )2.在以下图中能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题型 3.运用 v—t 图象例 3.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能正确表示其速率与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是( )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下图,则该物体做( )A.作来去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向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第四节如何描绘速度变化的快慢题型 1.加快度的观点例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加快度增大,速度必定增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快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快度,速度就增添D.物体速度很大,加快度可能为零1.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加快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的加快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快度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快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不等于零时,速度大小必定变化题型 2.认识速度—时间图象例 2.如图为两个在同向来线上运动的物体 A 和 B 的速度图象,从图可知它们( )A.速度方向同样,加快度方向相反B.速度、加快度方向均同样C.速度方向相反,加快度方向同样D.速度、加快度方向均相反2.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速度图象如下图, 则 ( ) 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快直线运动B.甲物体的加快度比乙物体的加快度大C.甲物体的初速度比乙物体的初速度大D.在 t1 此后的随意时辰, 甲物体的速度大于同时辰乙物体的速度题型 3.加快度的计算例 3.计算以下物体的加快度:(1)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快运动,经10 s 速度达到 108 km/h.(2)高速列车过桥后沿平直铁路匀加快行驶,经 3 min 速度从 54 km/h 提升到 180 km/h.(3)沿圆滑水平川面以 10 m/s 的速度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原速大小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 0.2 s.3.物体做匀加快直线运动,已知加快度为2m/s2,那么在随意1s 内( )A. 物体的末速度必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物体的未速度必定比初速度大 2 m/sC.物体的初速度必定比前 1 s 内的末速度大 2 m/sD.物体的末速度必定比前 1 s 内的初速度大 2 m/s。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docx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2、质点: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3、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运动结果是不同的。
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4、坐标系:由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构成,分为一维坐标、二维坐标、三维坐标等5、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与时间间隔在数轴上的表示举例6、位移和路程7、标量和矢量8、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9、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10、两种打点计时器11、纸带测速度v B=X ACt AC v̅AB=X ABT AB12、加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13、加速度与速度方向14、x-t,v-t图像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①轨迹是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②轨迹是直线,且速度均匀变化(均匀增加或减小)2、。
沪科版必修一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章末总结学案Word版含解析
1速度:学案6章末总结网络•构建区就pD 厨点是对实际詢体的一种科学抽象,它恕幣了笹佯的蜃鯉塑*把鞫体蓟魅为一 f 低甦陆点・ 贞1棉)实际物怵看战庫点的条件岸鞫协的形畅尢小对所BF 究问㈱的举响可鏈略不计一I (1)掃述一个樹t 的迳动也用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休鸿撐老罢.占系(C2)W£^面i 齣体的匡动时,通常注輕为秦考系. 在时间轴上时W 用两点问的线段表示. 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二1處表示.fl'fc 移显捕述物体舌变化的tt 理S,4?£移(©大小等于肓商线段的快度,方向由初位豈指商末位星GO 与JSf 稈的关做单方向立绒盂动時,<^移的大小爭干跻稈. CD 救理盘交,播述物怵运动快悽的物理S.样描述物:一4的远动r 平均邈略与位移或舸相对应「公式I-V-(©分类—-I «吋速度:与&晋或时刻相对嵐(①竝有方向,速率无方向.CO 与®率的医拥和联靈彳②平均徳度=普畜平均逮率=翳 I ③麟时烹度的大小叫瞬fftsK仕)鞫理总义,表示ft 体遽度变化快慢的tt 理量. 住)公式:“=(对方向:与速度变牝a 也一迢方向—氨.⑷ 判晰物犠械抽速运动或捕SI 运动的嵌据’看加速歴与初徳度的方舟关寒. 两种迳动圏像「门)童文=描述谨度随时间变吧的规津.①确定馨时題度‘判斷运动性质.。
静J K 匀建、匀变速) ⑵应用J ②刿斷辰邮方向(」£方向涣方向)一'伽用罔额的料率判新加瓏度的大小.-LT 罔像<11港玄’描述柚移BS 时间变代的规律g 定一 S 时伺内的应用②判斯运动性质f 箭止、匀谨、匀变遽)醐用斜率求速度 f ⑴根据纸带判斷运动情况一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IHfi 匀变連 直绒运动的加速度专题•整合区、速度与速率(羽求两点河的平均谨度=:=令^一O )卓某点«吋速度:一段垃移內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務中IH 时対的瞬时速度[⑷gS 党I ②根据旷『图«軒率求解归纳同買专题 籍竦解题技吗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速率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瞬时速度是当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值. 2. 速率 (1)平均速率=时间.(2)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常称为速率.【例1】如图1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 h = 15 m 的位置,在t = 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 1 s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 5 m 最高处,之后就开始竖直回落,经 0.5 s 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处位置,再经过1.5 s 到达地面•求:h=l5in(1) 前1.5 s 内平均速度是多少.(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 (1)由题图可知:前 1.5 s 小球的位移为:s = H — h ‘ = 5 m — 1.25 m = 3.75 m 所以前1.5 s 内平均速度 V = s = 375 m/s = 2.5 m/st 1.5⑵ 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L = 5 m + 5 m + 15 m = 25 m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 V ‘ = L= 25 m/s ~ 8.3 m/st 3答案 (1)2.5 m/s (2)8.3 m/s二、关于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t — V 0与加速度a 的理解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加速度是速度变化 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称为速度变化率.2.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t — V 0、加速度a 三者的大小无必然联系.(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变 化量也不一定小.(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小,加速度不一定小.3•速度的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了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1)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2)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位移 (1)平均速度=时间.【例2】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物体速度一定减小B .加速度不为零,物体速度一定增加C .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D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解析 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速度不一定减小,因为只有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才减小,故 A 错误•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不一定增加,如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 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故B 错误.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C 错误.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 正确. 答案 D三、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1. S — t 图像(1) s — t 图像反映了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As(2) s — t 图像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V = At ,斜率的正、负反映速度的正、负. (3)s — t 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平行于2. v — t 图像 (1)v — t 图像反映了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Av 一 、(2)v — t 图像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a =云,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v — t 图像不表示运动的轨迹.两个 V — t 图像的交点只表示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不表 示相遇.解析 由两物体的速度图像可知,两物体速度的绝对值都在增大,都在做加速运动,B 错.由两物体运动图线的斜率可知, 物体A 的加速度为1 m/s ,物体B 的加速度为―所以B 的加速度大于 A 的加速度,从而 B 的速度变化比 A 的速度变化快,C 错,D 对. 答案 AD加速度大,故Dt 轴表示物体静止.【例3 如图2所示是A 、B 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 t 图像,贝y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 A 做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 B 做减速直线运动C .物体 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D .物体 B 的速度变化比A 的速度变化快A 对, 2 m/s 2,解析题图中s — t 图像都是直线, 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因t = 0时,甲图线与S 轴的截距为S o ,而乙图线表示乙在原点,所以出发点相距 S o ,故B 正确;因为乙图线的斜率大于甲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所以乙运动速率大于甲运动速率,故 C 正确;从图像中还可以看出甲比乙早出发 t 1的时间,故D 错.自我•检测区检测学习效果炼验咸功快乐1.(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以下对于加速度这个物理量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B .加速度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C .加速度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D •加速度减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也必然随着减小答案 AC解析 加速度大小与速度的大小之间无必然的关系,物体的加速度大,它的速度不一定大, 如匀速运动的高速列车的加速度为零,A 对;加速度很大的物体在较短时间内它的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很大,B 错;加速度很大的物体在减速运动时其速度减小得很快, C 对;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逐渐增加,只是增加得慢了,D 错.2.(S -1图像)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像如图4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J 血 ,龟S -1图A •兔子和乌龟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Si O i\Ti i【例4】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 S — t 图像如图3所示,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 oC .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D •乙比甲早出发t i 的时间答案 BCB .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C .骄傲的兔子在T 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 但由于跑得比乌龟慢, 还是让乌龟先到达了预 定位置S 3D .在T 2〜T 4时间内,兔子比乌龟运动得快 答案 A解析 兔子和乌龟都是从原点出发, A 对;乌龟一直做匀速运动,兔子先是没动, T i 时开始匀速前进,T 2〜T 4时间内又静止,T 4后又开始匀速前进,B 错;兔子虽在 T 4时刻发现落后 奋力追赶,跑得比乌龟快,但由于时间太晚,还是让乌龟先到达了预定位置3. (V — t 图像)一立方体木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深水中,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一时A . 0〜a 段木块的加速度大于 a 〜b 段的加速度B . b 时刻木块达到最深处C . c 时刻木块达到最深处D . d 时刻木块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答案 ACD解析 由V — 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及斜率大的加速度大可知,正,说明木块一直在向下运动; c 时刻后速度为负,说明 c 时刻以后木块向上运动,故 B 错 误,C 、D 正确.4.(速度和速率)一人从甲地向东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以3 m/s 的速度用10 min 行至乙地,然后又以4 m/s 的速度用10 min 向北到达丙地,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率是多 少?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答案 3.5 m/s 2.5 m/s 解析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L = v i t i + v 2t 2= 7X 600 m= 4 200 m所以平均速率 7=L 4-^00t = 1 200 m/s = 3.5 m/s从甲地到丙地的位移 s = P y t i f + (V 2t 2 y = 3 000 m所以平均速度V=s =湍 m/s = 2.5 m/sS 3, C 错;在T 2〜T 4时间内,兔子静止不动,乌龟一直前进,D 错.A 正确.c 时刻前速度均为间图像如图5所示,由图像可知。
高中物理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章末总结学案 沪科版必修1
第1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章末总结一、速度与速率的比较1.速度(1)平均速度=位移时间,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 (2)瞬时速度是当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值,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2.速率:(1)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2)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常称为速率.3.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例1 如图1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 =15 m 的位置,在t =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 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 最高处,之后就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 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 处位置,再经过1.5 s 到达地面.求:图1(1)前1.5 s 内平均速度是多少.(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 (1)由题图可知:前1.5 s 小球的位移为:s =H -h ′=5 m -1.25 m =3.75 m 所以前1.5 s 内平均速度 v =s t =3.751.5m/s =2.5 m/s (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L =5 m +5 m +15 m =25 m ,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 v ′=L t =253m/s ≈8.3 m/s 答案 (1)2.5 m/s (2)8.3 m/s二、对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t -v 0与加速度a 的理解1.速度v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变化量Δv =v t -v 0是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加速度a 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称为速度变化率.2.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t -v 0、加速度a 三者的大小无必然联系.(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小.(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小,加速度不一定小.3.速度的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了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1)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2)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例2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物体速度一定减小B .加速度不为零,物体速度一定增加C .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D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解析 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速度不一定减小,因为只有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才减小,故A 错误.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不一定增加,如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故B 错误.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C 错误.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故D 正确. 答案 D三、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1. s -t 图像(1)s -t 图像反映了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s -t 图像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v =Δs Δt,斜率的正、负反映速度的正、负. (3)s -t 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平行于 t 轴表示物体静止.2.v -t 图像(1)v -t 图像反映了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v -t 图像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a =Δv Δt,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3)v -t 图像不表示运动的轨迹.两个v -t 图像的交点只表示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不表示相遇.例3 (多选)在如图2所示的v -t 图像中,A 、B 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沿一条直线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 、B 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2A.t=1 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t=2 s前后,B质点运动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均发生改变C.A、B同时从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D.在t=4 s时,A、B速度相同解析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速度的正负发生变化,显然在t=1 s时,B质点运动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改变;t=2 s时,B质点运动方向改变,但加速度方向并没发生变化,故A、B错误.由题图可知,t=0时,A、B两质点v=0,此后2 s内v A>0,v B<0,则C正确.t =4 s时,两者速度相同,故D正确.答案CD例4(多选)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s-t图像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C.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解析题图中s-t图像都是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因t=0时,甲图线与s轴的截距为s0,而乙图线表示乙在原点,所以出发点相距s0,故B正确;因为乙图线的斜率大于甲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所以乙运动速率大于甲运动速率,故C正确;从图像中还可以看出甲比乙早出发t1的时间,故D错.答案BC1.(关于加速度的理解)(多选)以下对于加速度这个物理量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很大的物体,速度可以很小B.加速度很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C.加速度很大的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D.加速度减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也必然随着减小答案AC解析加速度大小与速度的大小之间无必然的关系,物体的加速度大,它的速度不一定大,如匀速运动的高速列车的加速度为零,A对;加速度很大的物体在较短时间内它的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很大,B错;加速度很大的物体在减速运动时其速度减小得很快,C对;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逐渐增加,只是增加得慢了,D错.2.(s-t图像)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s-t 图像如图4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兔子和乌龟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跑得比乌龟慢,还是让乌龟先到达了预定位置s3D.在T2~T4时间内,兔子比乌龟运动得快答案 A解析兔子和乌龟都是从原点出发,A对;乌龟一直做匀速运动,兔子先是没动,T1时开始匀速前进,T2~T4时间内又静止,T4后又开始匀速前进,B错;兔子虽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跑得比乌龟快,但由于时间太晚,还是让乌龟先到达了预定位置s3,C错;在T2~T4时间内,兔子静止不动,乌龟一直前进,D错.3.(速度和速率)一人从甲地向东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以3 m/s的速度用10 min行至乙地,然后又以4 m/s的速度用10 min向北到达丙地,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率是多少?平均速度又是多少?答案 3.5 m/s 2.5 m/s解析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L=v1t1+v2t2=7×600 m=4 200 m所以平均速率v=Lt=4 2001 200m/s=3.5 m/s从甲地到丙地的位移s=(v1t1)2+(v2t2)2=3 000 ms t =3 0001 200m/s=2.5 m/s所以平均速度v′=。
新教材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物体运动的描述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综合测验含答案解析
第1章物体运动的描述1.1运动与质点模型..................................................................................................... - 1 -1.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 5 -1.4.1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 8 -1.4.2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 12 -第1章综合测验............................................................................................................ - 15 -1.1运动与质点模型1.质点是物理学中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所要研究的问题决定的。
下列所研究问题中的对象能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时的足球B.研究如何发出“上旋球”或“下旋球”时的乒乓球C.研究如何在翻滚时控制飞行姿态的“歼- 20”隐形战机D.用北斗卫星精准定位行驶中的汽车“香蕉球”时的足球,要考虑足球的转动,所以不能简化为质点,选项A错误;研究如何发出“上旋球”或“下旋球”时的乒乓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否则看不出乒乓球的转动,选项B错误;研究如何在翻滚时控制飞行姿态的“歼-2 0”隐形战机时,战斗机的大小与形状不能忽略不计,否则没有飞行的姿态,故战机不可以简化为质点,选项C错误;用北斗卫星精准定位行驶中的汽车时,汽车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汽车看成质点,选项D正确。
(完整word版)新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华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二、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1. 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相对参考系是否发生位置变化来判断运动或静止。
2. 同一运动,选取不同参考系,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参考系才有意义。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 方便原则(可任意选择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三、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 质点只是理想化模型2. 可看做质点的条件:⑴ 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可代替整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平动时; ⑵ 不是研究物体自转或物体上某部分运动情况时; ⑶ 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路径或运动规律时;⑷ 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小,可以忽略时。
四、时间:在时间轴用线段表示,与物理过程相对应,两时刻间的间隔;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与物理状态相对应,某一瞬间。
区分:“多少秒内,多少秒”指的是时间;“多少秒末、初、时”指的是时刻。
五、路程:标量,表示运动物体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位移:矢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长度为位移大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路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矢量,有大小,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
六、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常用工具。
电磁打点计时器:6V 交变电流,振针周期性振动t=0.02s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 交变电流,放电针周期性放电t=0.02s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研究实验 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1. 限位孔竖直向下将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电路;2. 纸带与重锤相连,穿过限位孔,竖直上提纸带,拉直并让重物尽可能靠近打点计时器;3. 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 单位(/m s ) 转换:11//3.6km h m s =1.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位移S 与时间t 的比值,它的方向为物体位移方向,矢量,/v S t =;2.平均速率:路程S 路与时间t 的比值,标量,/v S t=率路;平均速率一般大于平均速度,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物理必修ⅰ沪科版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教案
§1.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物理学习的核心在于思维,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学好物理的秘诀:多思考,多分析。
【考点自清】现在高考不再是考查知识的再现,而是考查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际问题。
因此,同学们不仅要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还要弄清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
学习物理概念,除了知道它的定义、单位、标矢性,还要知道它的物理意义,掌握其内涵和外延。
有同学认为学习物理不用记概念,只要会做题就行了,对很多概念的定义都不能正确表达出来。
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
我们不用去死记硬背概念,但是如果要完全掌握一个概念就一定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所以不能描述出一个概念的定义就一定没有掌握好这个概念。
一个物理概念的建立是经过数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今天的表述。
在建立概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问题,正是这些问题使人们不断的对概念进行改进和完善。
而前人所发现的问题也常常是我们今天学习时经常出现的错误。
了解了概念的来龙去脉,自然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定义概念,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它和物理规律有什么联系等。
因此,对物理概念我们应当反复的思考才能准确把握。
另外,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得同学们在高三能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旧有的知识。
如学习了极限便能更好地理解瞬时速度;导数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速度、加速度、磁通量的变化率这些概念;三角函数对掌握简谐运动的规律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参考系和坐标系1.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说明:(1)同一个物体,如果以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
(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原则是以使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简单为原则;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则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2.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中学物理中常用的坐标系有直线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分别用来研究物体沿直线的运动和在平面内的运动(如平抛运动)。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第一节走进运动
第一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第一节
走进运动
沪科· 物理· 必修1
课堂导入
沪科· 物理· 必修1
20世纪的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立者之一海森伯 (W.K.Heisenbeng)曾经说过:“为了理解物理现象,首要条件就 是引入适当的概念.只有借助正确的概念,我们才能真正知道观察到 了什么.” (1 (2 (3 (4
沪科· 物理· 必修1
考点3.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 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 末位置.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 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 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 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 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沪科· 物理· 必修1
变式迁移
2. 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 A. B. C. D.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
沪科· 物理· 必修1
题型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例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质点沿不同路径由A到B C. D.
【解析】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做往复运动时,其路程大于位移,位移的大小在任何 情况下都小于或等于路程,不可能大于路程;位移可能等于零,而路程不可能等 于零. 【答案】B
沪科· 物理· 必修1
变式迁移
3. 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 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6章末总结一、速度与速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速率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速度:(1)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2)瞬时速度是当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值.2.速率(1)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2)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常称为速率.例1 如图1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 =15 m 的位置,在t =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 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 最高处,之后就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 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 处位置,再经过1.5 s 到达地面.求:图1(1)前1.5 s 内平均速度是多少.(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 (1)由题图可知:前1.5 s 小球的位移为:s =H -h ′=5 m -1.25 m =3.75 m所以前1.5 s 内平均速度v =s t =3.751.5m/s =2.5 m/s (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L =5 m +5 m +15 m =25 m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v ′=L t =253m/s ≈8.3 m/s 答案 (1)2.5 m/s (2)8.3 m/s二、关于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t -v 0与加速度a 的理解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称为速度变化率.2.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t -v 0、加速度a 三者的大小无必然联系.(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小.(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小,加速度不一定小.3.速度的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了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1)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2)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例2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物体速度一定减小B .加速度不为零,物体速度一定增加C .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D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解析 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速度不一定减小,因为只有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才减小,故A 错误.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不一定增加,如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故B 错误.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C 错误.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故D 正确.答案 D三、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1. s -t 图像(1)s -t 图像反映了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s -t 图像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v =Δs Δt,斜率的正、负反映速度的正、负. (3)s -t 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平行于 t 轴表示物体静止.2.v -t 图像(1)v -t 图像反映了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v -t 图像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a =Δv Δt,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v -t 图像不表示运动的轨迹.两个v -t 图像的交点只表示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不表示相遇.例3 如图2所示是A 、B 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 .物体A 做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B 做减速直线运动C .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B 的加速度D .物体B 的速度变化比A 的速度变化快解析 由两物体的速度图像可知,两物体速度的绝对值都在增大,都在做加速运动,A 对,B 错.由两物体运动图线的斜率可知,物体A 的加速度为1 m/s 2,物体B 的加速度为-2 m/s 2,所以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从而B 的速度变化比A 的速度变化快,C 错,D 对.答案AD例4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s—t图像如图3所示,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C.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答案BC解析题图中s—t图像都是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因t=0时,甲图线与s轴的截距为s0,而乙图线表示乙在原点,所以出发点相距s0,故B正确;因为乙图线的斜率大于甲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所以乙运动速率大于甲运动速率,故C正确;从图像中还可以看出甲比乙早出发t1的时间,故D错.1.(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以下对于加速度这个物理量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B.加速度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C.加速度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D.加速度减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也必然随着减小答案AC解析加速度大小与速度的大小之间无必然的关系,物体的加速度大,它的速度不一定大,如匀速运动的高速列车的加速度为零,A对;加速度很大的物体在较短时间内它的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很大,B错;加速度很大的物体在减速运动时其速度减小得很快,C对;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逐渐增加,只是增加得慢了,D错.2.(s-t图像)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s-t图像如图4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4A.兔子和乌龟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 .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C .骄傲的兔子在T 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跑得比乌龟慢,还是让乌龟先到达了预定位置s 3D .在T 2~T 4时间内,兔子比乌龟运动得快答案 A解析 兔子和乌龟都是从原点出发,A 对;乌龟一直做匀速运动,兔子先是没动,T 1时开始匀速前进,T 2~T 4时间内又静止,T 4后又开始匀速前进,B 错;兔子虽在T 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跑得比乌龟快,但由于时间太晚,还是让乌龟先到达了预定位置s 3,C 错;在T 2~T 4时间内,兔子静止不动,乌龟一直前进,D 错.3.(v -t 图像)一立方体木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深水中,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5所示,由图像可知( )图5A .O ~a 段木块的加速度大于a ~b 段的加速度B .b 时刻木块达到最深处C .c 时刻木块达到最深处D .d 时刻木块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答案 ACD解析 由v -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及斜率大的加速度大可知,A 正确.c 时刻前速度均为正,说明木块一直在向下运动;c 时刻后速度为负,说明c 时刻以后木块向上运动,故B 错误,C 、D 正确. 4.(速度和速率)一人从甲地向东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以3 m/s 的速度用10 min 行至乙地,然后又以4 m/s 的速度用10 min 向北到达丙地,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率是多少?平均速度又是多少?答案 3.5 m/s 2.5 m/s解析 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L =v 1t 1+v 2t 2=7×600 m =4 200 m所以平均速率v =L t =4 2001 200m/s =3.5 m/s 从甲地到丙地的位移s =(v 1t 1)2+(v 2t 2)2=3 000 m所以平均速度v ′=s t =3 0001 200m/s =2.5 m/s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